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DB)】 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03:47:38
  • DB46/T94-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46/T 94-2007

  • 标准名称:

    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8-30
  • 实施日期:

    2007-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83.73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07-10-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46/T 94-2007 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DB46/T94-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150bZxz.net
备案号:21191-2007
方标准
DB46/T94-2007
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Tilapia Bree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2007-08-30发布
2007-10-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942007
众所周知,罗非鱼家族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相互间容易混交产生后代,给其制种和分类带来十分不便。为了稳定与提高我省罗非鱼苗种的质量,实行对罗非鱼制种单位依法开展有效的技术监督,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松、郑冠雄、陈基新、程儒仿本标准2007年6月首次制定
1范围
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DB46/T942007
本标准规定了罗非鱼(Tilapia)苗种场的基本要求、繁殖环境条件、亲鱼来源、鉴别与培育,鱼苗繁殖,苗种培育、越冬,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奥尼、奥吉、吉富罗非鱼苗种繁育,其它品系罗非鱼苗种繁育可供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1989
GB/T18407.4
NY5051
NY5071
NY5072
SC/T1008
SC 1027-1998
SC1042-2000
SC/T1044.3
SC1045-2001
GS03001-1997
3定义
渔业水质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评价要求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尼罗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鱼苗、鱼种奥利亚罗非鱼亲鱼
吉富罗非鱼(国家品种登记号)3.1奥尼罗非鱼Tilapiasarotherodonsp是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i母本与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父本杂交所获得的子一代(F)。3.2吉富罗非鱼(GeneticImprovementofFarmedTilapia)是由世界鱼类中心与挪威、菲律宾等国家研究机构合作,在亚洲、非洲八个国家和地区收集的尼罗罗非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合成基础群并进行培育产生的子代。
3.3繁殖根据鱼类自然繁殖习性,在自然或人工创造的良好生态环境内,通过挑选优良亲本进行配对,采用人工控制技术使其发育、成熟、产卵和孵化的技术过程。3.4鱼苗卵黄囊基本消失,充气,有主动摄食及自营生活能力,亲鱼停止护幼行为,全长2厘米以下,此阶段的稚鱼称鱼苗。3.5鱼种鱼苗生长发育至全长2厘米以上,并全身披鳞,鳍条形成,外观具有成鱼基本特征的幼鱼称鱼种。
4产地环境
4.1建场条件
场址选择要求交通便利、供电可靠、且要求远离罗非鱼养殖区,同时设置隔离设施,禁止闲杂人员自由出入。持有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的苗种生产许可证。4.2环境条件
a)水源为地下水、河水、水库水,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b)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要求。1
c)底质应符合GB/T18407.4-2001中第3.3条的要求。e)培育池要求见表1
表1培育池要求
亲鱼池
繁殖池
池塘培育池
面积或规格
2.4~6(亩)
2.4~6(亩)
5~8(亩)
网箱培育池
10米(长)×2米(宽)×1米(深)水泥池培育池8米(长)×5米(宽)×1米(深)5繁育
5.1亲鱼
5.1.1亲鱼选择
淤泥厚度
(厘米)
DB46/T942007
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
配备充气系统
配备供水充气系统
用于苗种生产的亲鱼必须由国家发放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提供。所选亲鱼的种质,尼罗罗非鱼应符合SC1027(尼罗罗非鱼)的规定;奥利亚罗非鱼形态特征应符合SC/1042规定,奥利亚罗非鱼亲鱼应符合SC/T1045的规定;吉富罗非鱼应符合GS03001-1997规定。用于繁殖的尼罗罗非鱼雌亲鱼要求个体应在400克以上,奥利亚罗非鱼雄亲鱼要求个体应在400克以上,吉富罗非鱼雌、雄亲鱼要求个体应在400克以上。为了保证苗种的质量,要求上述亲鱼使用年限为4年。亲鱼的形态特征如附录A。5.1.2雌雄鉴别
当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吉富罗非鱼性成熟后,可用肉眼区分雌雄。雌鱼腹部有三个开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泄尿孔。泄尿孔在生殖突起的顶端,生殖孔开在泄尿孔和肛门之间。雄鱼腹部只有二个开孔,即肛门和泄尿生殖孔。它的泄尿孔和生殖孔合为一个开口,统称为泄尿生殖孔。罗非鱼雌、雄生殖器外型见附录B。
5.1.3亲鱼培育
5.1.3.1培育池
培育池要求见表1,按每5亩水面1台的标准配置水车式增氧机(功率1.0KW一1.5KW),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要求。亲鱼入塘前按SC/T1008中5.2规定清塘消毒,进水用80~100目筛绢布过滤。同时,培育池应远离其他养殖池,其周边不得饲养其他品系罗非鱼。实行苗种、成鱼、亲鱼专池养殖方法。
5.1.3.2选育方法
选育应采用单养疏放、分批筛选、专人负责的方法。培育池鱼种放养量为每亩1000~1500尾;当饲养至100克时进行第一次筛选,选留率为50%;养至250克时进行第二次筛选,选留率为60%养至500克时进行第三次筛选,选留率为70%,此后应实行雌雄分塘培育。5.1.3.3饲养管理
a)水质调节,在低温天气时,适当加深水位,使水深达到2米以上。在高温季节,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使池水保持清、爽、嫩。平时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3,并使用一次沸石粉、微生物制剂、石灰、底质改良剂等改善底质、水质。b巡池,每天巡池一次,观察水质,水温变化和亲鱼的活动情况。c)档案管理,坚持专人专管,亲鱼登记档案制度。即记录亲鱼来源地、品种名称、放养、投饲、用药、水温、溶解氧、pH值、每次筛选时间、巡池观察情况等。d)定时投饲,每日二次,上午8~9时、下午5~6时。e)饲料要求,粗蛋白质含量为30~35%,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规定。f)投饲定量,日投饵量为亲鱼体重的1~3%。2
5.2繁殖
5.2.1繁殖池准备
DB46/T942007
繁殖池以土池为宜,池坡度为1:3~3.5,具体要求见表1。亲鱼放养前按SC/T1008中5.2规定清塘消毒,然后用80~100目筛绢过滤进水。5.2.2合塘与配组
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可将分塘饲养的雌雄亲鱼合塘,即放养于繁殖池中,投放时应一次性放足,亲鱼放养密度为600-800尾/亩。当采用人工采卵网箱培育方式时,亲鱼放养密度为150~200克m。亲鱼雌雄配比为3:1或5:2。5.2.3产卵
当水温保持在22℃以上,天气晴朗时,可看到池塘四周亲鱼发情,挖窝交配等现象,约一周后,可见成群鱼苗围绕雌鱼游动。
5.2.4捞苗
当发现池塘周边鱼苗营自由生活、尚未散群时,应及时将鱼苗捞起。其方法是,每天用40目筛绢布制成的三角抄网或3~4米长的拖网沿池塘四周捕捞,操作要轻巧,避免鱼苗损伤,每次尽可能将池内鱼苗捞完:当发现有少量鱼苗漏网时,一般每隔5~7天用条网捕苗一次。捞苗时间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8~10时或下午3~6时进行。如在夜晚捞苗,可利用鱼苗趋光的特点,用100瓦以上照明灯诱捕。
6鱼苗培育
池塘培育
每亩投放鱼苗量1620万尾,培育方法按SC/T1008规定执行。6.2网箱培育
要求培育池塘水深2米以上,每亩水面设置网箱面积200~300米2,网箱规格为10米×2米×1米,网箱内设置鼓风机充气增氧系统。同时,每亩池塘水面还配置功率为1kw~1.5kw的车轮式增氧机1台。投苗量0.6~0.8万尾/米。每天投喂饲料4~5次,要求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饲料品种可用罗非鱼粉状料或粉状鳗鱼料或蝌蚪料。网箱培育法的日常管理,每星期清洗或更换网衣1~2次,当鱼苗长至全长2厘米左右时可进行分箱喂养。6.3水泥池培育
规格为8米×5米×1.5米,采用充气增氧的方法,每平方米投苗0.3~0.4万尾,饲料营养要求与喂养管理方法按6.2执行。
7苗种越冬
7.1放养密度
越冬池塘要求与培育池相同,其清塘消毒按SC/T1008中5.2规定执行。池水深度要求2米以上,苗种个体大小要整齐,规格要求3厘米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一次性投足,放养密度5~6.5万尾/亩。
7.2管理
视水质情况更换新水,每次换水量为20~30%,阴雨天要注意增氧。当水温上升到18℃时,应投喂粗蛋白质含量35%以上的饲料,当水温低于18℃时,少投料或停料。投饵量应视天气变化、苗种摄食情况而定,一般要求80%以上苗种食饱离开食场为好。在越冬期间容易发生病害,如车轮虫,水霉病、小瓜虫病等,防治方法参照表3规定执行。8病害防治
8.1苗种主要病害与防治方法见表3。3
流行季节与条件
初冬、初春、初夏
阴天多雨天气易发
水温低于18℃
早春冬季
高温天气密度过
大,水质老化。
低温天气水质恶化
9苗种质量与计数
苗种质量
表3鱼苗种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寄生于鱼的鳃,皮肤,鳃上粘液增多,局部发白,鳃丝肿胀。
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胞襄。
病鱼伤处灰白色,有棉絮状菌丝,病鱼体表发黑,焦躁不安。
体色变黑,腹部膨胀,肛门发红眼球突出,腹腔积水,肝、脾、肾有白色小颗粒,有腐臭味
(1)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部膨胀,有腹水
(2)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
DB46/T942007
防治方法
(1)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酒,每立方米水体0.7克,
(2)车轮虫杀灭(按说明使用)
(1)辣椒粉和鲜生姜每立方米水体各用4克混合煮沸后全池泼洒,连用三天。
(2)福尔马林,每平方米水面用15~20克全池泼酒
(1)操作时避免鱼体损伤
(2)水霉净全池泼酒(按说明使用)(1)水体消毒:漂白粉1克/米泼酒连续三天
(2)每于克鱼体用10毫克氟苯尼考拌料投喂,连用7天。
(1)注意调节水质;
(2)二氯异氰尿酸钠每立方米水体0.3克。
(3)氟苯尼考拌料投喂,每千克鱼体重用10mg,连用7天。
a)鉴别标准应符合SC/T1044.3的规定。其质量识别方法:(1)将苗种盛于白色瓷盆中,用手搅水使其成为旋涡,当苗种能逆水而游动者;(2)在吊池中通过池中冲水或增氧的方式,当苗种能逆水往池水上面密集者。
b)在进行罗非鱼全雄单性苗种生产时,用药必须按照《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有关规定执行。所生产的单性罗非鱼苗种雄性率应达到95%以上。表4为不同规格苗种的全长、体重标准。
鱼筛规格
筛目宽度
(毫米)
鱼筛规格与罗非鱼苗种全长、体重的标准全长(厘米)
(克/尾)
0.02±0.003
0.14±0.005
0.27±0.007
1.3±0.03
2.27±0.02
4.16±0.06
注:以九江筛为标准计算
每千克重量总尾数
58000~43000
7407~6897
3802~3610
787751
444~436
243~236
157155
9.2苗种计数
a)干容量计数法
DB46/T94—2007
在同一规格的苗种中,随意取二、三杯(碗),经点数后取平均值,乘以总杯(碗)数。b)开间计数法
计数时将苗种集中于吊池内,分成若干份,再其按上述方法连续分几次,直到认为较为方便计算为好。
10苗种运输
苗种过境手续与检疫
应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2运输前的准备工作
苗种运输前应停食12小时以上;苗种入池吊水时间应大于6小时以上:苗种清池过筛、分类点数时,池内水温应低于30℃。
10.3塑料袋充氧封口运输法
在规格为80厘米×55厘米的塑料袋内装水3~5公斤,当水温为20~26℃时(高于26℃时加冰降温),运输时间为8~12小时。不同的规格苗种装袋数量如下:5朝以下每袋可装1~1.5万尾:6朝每袋可装2500~3000尾;7朝每袋可装2000~2500尾;8朝每袋可装1000~1500尾;9朝每袋可装500~800尾。
10.4水车增氧运输法
主要适用于10朝以上规格鱼种的运输,每立方水体装苗80100公斤。车顶要安装遮阳布,配备专用增氧设备,运输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水温高于30℃时应用冰块降温,切忌中午高温天气运输苗种。
10.5苗种下池
将装有苗种的塑料袋放入池浸泡15~30分钟,使其与池水温接近,解开袋口,装入塘水与之混合,然后将苗种迅速放入池中。5
体形、体色
背鳍边色
胸鳍色
喉胸部色
背鳍条
臀鳍条
腹鳍条
胸鳍条
侧线条
鳃外侧粑数
侧线鳞
体长/体高
体长/头长
体长/尾柄高
体长/尾柄长
头长/吻长
头长/眼间距
头长/眼径
尼罗罗非鱼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亲鱼的形态特征
奥利亚罗非鱼
体侧扁、背高、各鳍都较
大,口小唇薄。一般情况
下,体呈黄棕色,体侧9
条黑色纵纹,背鳍下方7
条,尾鳍2条。雌鱼腹部
后方紧邻有三个开口,前
为肛门,中间为生殖孔,
后为泄尿孔。
末端钝圆不分叉,终生有
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10
条左右
粉红透明
平直或微隆起
XV~XVIII12~13
HHI9~11
18~24/12~22
2.39~2.42
形似尼罗罗非鱼,体呈蓝绿色、背部较深,具金属光泽,鳃盖后缘有一古铜斑块。体侧呈纵纹不规则,宽而不明显。雄鱼腹部后方有两个开口,前面为肛门,后为泄殖孔。
后缘平截不分叉,略带淡桔黄
色,边缘色深,鳍上布有黄色斑点,但终生不形成明显条纹。
粉红色
淡灰透明
灰白色
XV~XXIV11~13
20~21/12~14
7.0—8.5
DB46/T942007
吉富罗非鱼
体高、侧扁、鲈形、体
披栉鳞,体侧有不连续
的侧线两行和黑色纵
纹。背鳍,臀鳍及尾鳍
上均有黑白相间的斑
点。尾鳍有垂直状条纹
13-17条。
圆形,不分叉
呈红色
粉红色
XN~XV11-12
21/150
1.19—1.20
16~21/12~24
3.16—3.17
9.74—10.18
2.71~2.75
2.52~2.53
4.66~5.4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罗非鱼雌、雄生殖器外型
肛门生殖突起
泄殖孔
生殖孔
泄尿孔
图1罗非鱼雌雄生殖器外形
DB46/T942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