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标准(GB)】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1 19:28:13
- GB/T22696.3-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22696.3-2008
标准名称: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12-3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99 MB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29.020电气工程综合中标分类号:
电工>>电工综合>>K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给出了依据GB/T 22696.1对电气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中,有关危险源识别的实际操作,推荐用于相关程序和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给出了评估中的有关示例。 GB/T 22696.3-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 GB/T22696.3-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696.3-—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
危险事件的示例
Electrical equipment safety--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reduction-Part 3 : Example of hazards, hazardous situations and hazardous events2008-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9-11-01实施
GB/T 22696.3—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识别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4.1危险源的识别
4.2通过使用表格的危险源识别
4.3方法的描述
5危险源识别的示例
表1危险源识别表
表2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目
GB/T22696《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本部分是GB/T22696的第3部分。GB/T22696.3-—2008
本标准旨在给所有为各类电气设备提供专业安全标准的技术委员会使用,以帮助产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用ISO/IEC导则50、51和71,并且为系统地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程序给出了实际指导。在制定相关标准中的安全要求前,专业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责任对其所考虑产品的所有相关危险借助本标准实施系统的风险评估。在产品相关标准中没有风险评估规定或制造商决定不使用其他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本标准可以为设计产品的制造商所应用。
本部分依据GB/T22696.1和GB/T22696.2的有关原则,针对电气设备进行识别危险的实际操作,推荐用于相关过程或步骤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列举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供电气设备的设计者、技术人员或安全标准专家参考使用。本部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邦协、李锋、季慧玉、刘江、包革、张亮、何才夫、陈开泰、曾雁鸿。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
危险事件的示例
GB/T22696.3—2008
1.1本部分给出了依据GB/T22696.1一2008对电气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中,有关危险源识别的实际操作,推荐用于相关程序和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给出了评估中的有关示例。1.2本部分期望的使用者是关于将安全融人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或改进的设计者、技术人员或安全标准专家。
1.3本部分除适用于设计阶段、制造和试运行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外,还可用于在电气设备的技术改进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或评估现有的电气设备,以及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发生意外事故或故障时的危险源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GB/T22696的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2696.1一2008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1部分:总则GB/T22696.2--2008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3术语和定义
GB/T22696.1--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2696的本部分。3.1
供应商supplier
提供与集成制造系统(IMS)或该系统的一部分相关的设备或服务的实体,例如设计者、制造商、承包商、安装者、集成者等。
4危险源识别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4.1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识别根据GB/T22696.2一2008的4.3.2推荐的危险源识别方法和使用的工具,4.3.4归纳的电气设备危险源清单及分类,采用文字、表格来表示。4.2通过使用表格的危险源识别
采用GB/T22696.2一2008的4.3.4归纳的电气设备危险源清单及分类不能认为是全面而详尽的,但可作为识别有关危险的起点。因此,为保证较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应进一步考虑其他资源,例如法规、标准、工程知识等。
电气设备由于其功能、用途和结构各不相同,不一定都存在GB/T22696.2一2008的4.3.4所列的危险源,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的危险源的识别,应具体分析。电气设备危险源的识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丰富,识别能力、水平、1
GB/T22696.3—2008
也随之完善、提高。
使用列表识别危险源的方法可适用于电气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4.3方法的描述
电气设备危险源的识别,应考虑电气设备的限制,确定系统分析的范围,例如电气设备生命周期的阶段,电气设备的零部件,或其功能。应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中,对电气设备相互作用,或接近电气设备的人执行的任务,或电气设备操作时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源,参照GB/T22696.2一2008的4.3.4的分类,加以识别。针对每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组件、部件(危险区)的任务或操作,与任务或操作相关的危险及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进行分析,指出可能发生的伤害。如果起点是潜在伤害(后果),则可采用自上而下法来识别,如果起点是危险源,则采用自下而上法。电气设备潜在危险的识别过程,需要找出电气设备或其构成的具有潜在危险零部件产生危险的物理状态,发生危险时的处境,形成的危险事件以及可能的伤害,并将上述因果按照GB/T22696.22008的4.3.4的危险状态分类,列人表1中。表1的格式可用于危险源识别的结果文件。表1危险源识别表
危险源识别
资源(初步设计文
件、技术文件、构造
文件)
范围(生命周期阶
段、电气设备零部
件/功能)
5危险源识别的示例
危险区
危险处境
方法/工具
分析员
目前意见
危险事件
5.1表2是以列表形式给出的电气设备的共性危险源识别的示例。可能的伤害
5.2表2给出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举例,以明确概念,帮助设计者分析危险的起因及危险可能造成的伤害,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5.3表2给出的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并不详尽,其顺序并不代表危险发生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伤害的广度。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找出存在的任何其他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5.4表2中将危险按照电击、着火、机械、运行、电场、磁场和电磁场进行分类和归类;将各类危险可能造成的伤害归结为电流通过人体,灼伤造成的对人的健康、生命的危害和过热、电弧引发着火、损坏或烧毁电气设备造成对财产的损失。但就造成的伤害,示例中不反映伤害的程度。例如电流通过人体并没2
打印日期:2009年3月19日
GB/T22696.3-—2008
有明确是电流通过人体效应中产生的肌肉反应,还是心脏纤维颤动。前者是发生二次事故的因子,后者却是直接致死原因。电流对人体的效应由电流强度、电流的途径、通过时间、人体阻抗、接触面积等因素组合的效应的体现。
5.5各类危险往往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例如电气设备的机械零部件的强度不够、疲劳、结构不合理等引起直接对人体和设备的损害,也有机械故障的间接引起的电击事故,同样有由于电气故障引起失控造成的机械危险事故。
表2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危险
电击危险
电气绝缘危险
直接接触危险
间接接触危险
危险处境
泄漏电流太大,绝缘介质击
穿,绝缘结构受潮、老化等
绝缘损坏使外壳对地带工
作电压
外壳损坏,或破裂
与电源联接错误
接地故障:
接地系统的联接及可靠性;
接地连接的接点发生电
腐蚀;
接地电阻值太大;
无保护接地标志;
危险事件
电气设备外壳带电
外壳对地电压超过特低电压
限值,人体中流过电流超过允
许电流
潮气或水进人,使绝缘性降低
或失效,造成泄漏电流过大,
或外壳对地电压超过特低
电压;
异物进人,或人的肢体触及带
电体,或运动部件
电源插头误插人不同等级电
压的插座;
电源插头的相线、中线、接地
导体相互误接,导致I类电气
设备外壳带电
I类电气设备在绝缘失效时,
外壳对地的电位升高,超过接
地保护设计的故障电压值,流
过外壳对地的故障电流减少,
使故障电压、故障电流的切断
遇到困难,甚至不动作,引起
保护接地线未采用绿/黄组危害
合色专用线
绝缘结构失败,Ⅱ类电气设手持操作的Ⅱ类电气设备的备错误的保护接地
外壳带电而导致操作者道到
电击;
Ⅱ类电气设备的接地会造成
由于接人同一电网的电气设
备发生接地故障引起的故障
电压的扩散而引发正常工作
的Ⅱ类电气设备的操作者避
到电击危险
可能的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引发
摔伤等二次事故
电流通过人体
电流通过人体;
电流通过人体引起
人体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损坏,
甚至烧毁电气设备
电流通过人体引发
着火危险
GB/T22696.3—2008
着火危险
非金属材料的
耐热性、阻燃
性、耐漏电起痕
性引发的着火
导电联结接触
不良引发着火
过电流、短路引
发的着火
接地故障引发
的着火
危险处境
表2(续)
用作结构部件的非金属材
料的耐热性差;
支持带电零件的绝缘材料
或工程塑料的耐电痕性、耐
燃性差;
既作结构件,又作支撑带零
件的工程塑料的耐热性、耐
电痕性、耐燃性差;
由于导电联结点的松动、接
触不良在联结点电阻过大
而过热、电流的不连续而发
生电弧、火花,引燃周围的
易燃材料而着火
由过负荷产生的过电流,短
路产生的短路电流使电气
设备不正常的发热而产生
热和热辐射,使外壳温度显
著上升,如果散热措施不
当,电气设备内部的导电体
高温而点燃易燃材料而发bzxz.net
生着火
接地故障引起的着火由故
摩电流、故障电压和连接不
良等因索造成。由于接地
回路的电阻比短路回路的
电阻要大得多,所以故障电
流要比短路电流小得多,接
地回路的各联结点的松动
或接触不良导致接触电阻
过大又限制了故障电流,而
使过电流保护电器不能及
时切断电源,联接端子处的
高温或产生电弧、电火花,
可能引燃可燃物质而着火。
故障电压由导电部分与带
电电位的金属构件磕碰、摩
擦等引发火花,或拉出电弧
造成着火
危险事件
结构部件丧失应有的机械
强度;
可能的伤害
电气设备丧失功能,
甚至损坏;
由于材料的阻燃性差达不到
烧毁绝缘,甚至电气
耐火等级而使火焰延;
破坏电气设备的结构、绝缘材
料丧失功能,着火、且火焰
由电弧、火花引燃易燃材料引
起着火,并延
外壳过热,且产生热辐射;
绝缘材料过热而降低电气设
备或部件的功能;
引起着火、损坏,甚至烧毁部
件和电气设备
故障电流引起着火;
PE线、PEN线接线端子联接
不良引起着火;
故障电压引起着火
设备;引发着火,燃
烧散发的有害物质
危及健康;
电气设备丧失功能,
并着火
损坏、甚至烧毁电气
灼伤人员;
降低或烧毁电气
设备;
引发着火,散发的有
害气体影响人员的
造成着火,并蔓延,
烧毁电气设备
机械危险
运行危险
外壳防护失效
机械结构危险
运动部件危险
联接危险
触及危险部件
危险物质排放
振动、噪声排放
危险处境
表2(续)
异物进人;肢体进人触及带
电部件,或运动部件;
潮气或水侵人使绝缘受潮、
变质,性能降低
主要承载部件的强度和刚
度不能适应功能要求;
可触及表面粗糙,有锐边和
棱角;
不稳定
旋转、往复部件的甩出,作
业工具、刀具、刃具的保护;
气体、液体的溢出;
不平衡质量在运动中产生
的振动、噪声
机械联接件的脱落,或
失效;
电气联接件的脱落,或
失效;
既作机械联接又作电气联
接的联接件脱落,或失效
人体触及;
危险部件在运行中甩出、飞
逸伤害人体
电气设备在运行使用的危
险物质,如气体、液体、尘
埃、雾气、蒸汽等排放,可能
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旋转体
的不平衡质量,部件间的摩
擦,通风冷却系统、共振会
产生振动和噪声,危及周围
人员的健康
危险事件
GB/T22696.3-2008
可能的伤害
人员肢体触及带电零件而遭
受电击,触及运动部件而损伤
肢体;
电气设备受潮,绝缘变质,性
能下降,甚至不能工作
不能正常工作、操作过程
中断;
刺伤、刺穿皮肤,身体受损伤;电气设备倾翻或失去稳定性
直接伤害人员;
物质的排放可能有害;
对人员产生生理影响
结构损坏、运动部件甩出、喷
射、飞逸等;
导电体脱落,引起短路、外壳
带电,爬电距离、电气间源减
人体触及带电部件或运动部
件,而致残或避电击;
砂轮、刀具、刃具的破损、爆
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碎片
甩到,或飞逸到人体造成伤亡
易爆、易燃的气体、液体、尘埃等物质的溢出造成爆炸、着
火、室息、过敏、中毒等;
高温的雾气、蒸汽溢出发生灼
伤人体等
超过标准限值的振动会使操
作人员和周围人员产生疲倦
不适、骨关节错位、雷诺氏症、创伤性血管痉挛症等;
超过标准限值的噪声会使操作
人员和周围人员产生讲话困
难、形成耳鸣、烦躁。神经紊乱电流通过人体;
损伤人员肢体;
电气设备受损
损坏电气设备;
损害人员健康;
压伤人员,甚至发生
死亡事故
危及健康和生命
安全;
呼吸困难、室息、过
敏、中毒;
疲劳、不适、精神紊
乱、骨关节错位、脊
柱损伤、失去知觉、
听觉、平衡,耳鸣等
损伤人员、损坏
设备;
电流通过人体;
电流通过人体,着
火,电气设备损坏
伤残人体,甚至致人
发生爆炸、着火,危
及人体健康、生命
影响人体健康
GB/T22696.3—2008
运行危险
辐射危险
静电积聚危险
操作、错误功能
的安全
电场、磁场和电
磁场的危险
危险处境
表2(续)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易在高
分子材料,例如工程塑料,
或高速运动,且相互摩擦的
材料上积聚静电荷。该静
电荷如无释放回路,则积累
到一定能量时可能会发生
误操作;
意外运动,停止;
无法起动、工作
电气设备自身产生的无用
杂散无线电颜率范围(RF)
电磁波的发射会污染电磁
环境,对无线电接受、通讯、
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造
成电磁干扰(EMI);对人体
的健康可能会造成一定影
响,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源
系统的污染,干扰接图同一
电网的电子电气设备形成
干扰;电气设备自身产生的
无用极低频率(LEF)的电
场、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危险事件
由高电位的静电荷产生火花,
引起着火,或引爆,发生爆炸、着火事件
由人员失误导致设备损坏、人
员伤害;
由外界因素例如供电、电磁干
扰导致设备的突然起动、突然
停机造成的事故;
由设备自身的因索例如硬件
和软件的逻辑错误引起无法
超过无线电频率范围(RF)的
传导骚扰限值,辐射骚扰限
值、极低值(LEF)限值规定的
电气设备的电磁发射;电气设
备的传输入电网的超过谐波
电流限值的才认为是构成危
险的事件
可能的伤害
引发着火、爆炸
不能正常工作,设备
受损、财产损失
使电子电气设备产
生错误功能,不能正
常工作,可能影响人
体健康
GB/T 22696.3-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
危险事件的示例
GB/T 22696.3-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09年3月第一版
:字数16千字
印张0.75
2009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5956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4.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696.3-—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
危险事件的示例
Electrical equipment safety--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reduction-Part 3 : Example of hazards, hazardous situations and hazardous events2008-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9-11-01实施
GB/T 22696.3—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识别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4.1危险源的识别
4.2通过使用表格的危险源识别
4.3方法的描述
5危险源识别的示例
表1危险源识别表
表2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目
GB/T22696《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本部分是GB/T22696的第3部分。GB/T22696.3-—2008
本标准旨在给所有为各类电气设备提供专业安全标准的技术委员会使用,以帮助产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用ISO/IEC导则50、51和71,并且为系统地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程序给出了实际指导。在制定相关标准中的安全要求前,专业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责任对其所考虑产品的所有相关危险借助本标准实施系统的风险评估。在产品相关标准中没有风险评估规定或制造商决定不使用其他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本标准可以为设计产品的制造商所应用。
本部分依据GB/T22696.1和GB/T22696.2的有关原则,针对电气设备进行识别危险的实际操作,推荐用于相关过程或步骤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列举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供电气设备的设计者、技术人员或安全标准专家参考使用。本部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邦协、李锋、季慧玉、刘江、包革、张亮、何才夫、陈开泰、曾雁鸿。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
危险事件的示例
GB/T22696.3—2008
1.1本部分给出了依据GB/T22696.1一2008对电气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中,有关危险源识别的实际操作,推荐用于相关程序和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给出了评估中的有关示例。1.2本部分期望的使用者是关于将安全融人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或改进的设计者、技术人员或安全标准专家。
1.3本部分除适用于设计阶段、制造和试运行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外,还可用于在电气设备的技术改进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或评估现有的电气设备,以及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发生意外事故或故障时的危险源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GB/T22696的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2696.1一2008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1部分:总则GB/T22696.2--2008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3术语和定义
GB/T22696.1--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2696的本部分。3.1
供应商supplier
提供与集成制造系统(IMS)或该系统的一部分相关的设备或服务的实体,例如设计者、制造商、承包商、安装者、集成者等。
4危险源识别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4.1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识别根据GB/T22696.2一2008的4.3.2推荐的危险源识别方法和使用的工具,4.3.4归纳的电气设备危险源清单及分类,采用文字、表格来表示。4.2通过使用表格的危险源识别
采用GB/T22696.2一2008的4.3.4归纳的电气设备危险源清单及分类不能认为是全面而详尽的,但可作为识别有关危险的起点。因此,为保证较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应进一步考虑其他资源,例如法规、标准、工程知识等。
电气设备由于其功能、用途和结构各不相同,不一定都存在GB/T22696.2一2008的4.3.4所列的危险源,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的危险源的识别,应具体分析。电气设备危险源的识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丰富,识别能力、水平、1
GB/T22696.3—2008
也随之完善、提高。
使用列表识别危险源的方法可适用于电气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4.3方法的描述
电气设备危险源的识别,应考虑电气设备的限制,确定系统分析的范围,例如电气设备生命周期的阶段,电气设备的零部件,或其功能。应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中,对电气设备相互作用,或接近电气设备的人执行的任务,或电气设备操作时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源,参照GB/T22696.2一2008的4.3.4的分类,加以识别。针对每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组件、部件(危险区)的任务或操作,与任务或操作相关的危险及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进行分析,指出可能发生的伤害。如果起点是潜在伤害(后果),则可采用自上而下法来识别,如果起点是危险源,则采用自下而上法。电气设备潜在危险的识别过程,需要找出电气设备或其构成的具有潜在危险零部件产生危险的物理状态,发生危险时的处境,形成的危险事件以及可能的伤害,并将上述因果按照GB/T22696.22008的4.3.4的危险状态分类,列人表1中。表1的格式可用于危险源识别的结果文件。表1危险源识别表
危险源识别
资源(初步设计文
件、技术文件、构造
文件)
范围(生命周期阶
段、电气设备零部
件/功能)
5危险源识别的示例
危险区
危险处境
方法/工具
分析员
目前意见
危险事件
5.1表2是以列表形式给出的电气设备的共性危险源识别的示例。可能的伤害
5.2表2给出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举例,以明确概念,帮助设计者分析危险的起因及危险可能造成的伤害,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5.3表2给出的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并不详尽,其顺序并不代表危险发生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伤害的广度。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找出存在的任何其他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5.4表2中将危险按照电击、着火、机械、运行、电场、磁场和电磁场进行分类和归类;将各类危险可能造成的伤害归结为电流通过人体,灼伤造成的对人的健康、生命的危害和过热、电弧引发着火、损坏或烧毁电气设备造成对财产的损失。但就造成的伤害,示例中不反映伤害的程度。例如电流通过人体并没2
打印日期:2009年3月19日
GB/T22696.3-—2008
有明确是电流通过人体效应中产生的肌肉反应,还是心脏纤维颤动。前者是发生二次事故的因子,后者却是直接致死原因。电流对人体的效应由电流强度、电流的途径、通过时间、人体阻抗、接触面积等因素组合的效应的体现。
5.5各类危险往往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例如电气设备的机械零部件的强度不够、疲劳、结构不合理等引起直接对人体和设备的损害,也有机械故障的间接引起的电击事故,同样有由于电气故障引起失控造成的机械危险事故。
表2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危险
电击危险
电气绝缘危险
直接接触危险
间接接触危险
危险处境
泄漏电流太大,绝缘介质击
穿,绝缘结构受潮、老化等
绝缘损坏使外壳对地带工
作电压
外壳损坏,或破裂
与电源联接错误
接地故障:
接地系统的联接及可靠性;
接地连接的接点发生电
腐蚀;
接地电阻值太大;
无保护接地标志;
危险事件
电气设备外壳带电
外壳对地电压超过特低电压
限值,人体中流过电流超过允
许电流
潮气或水进人,使绝缘性降低
或失效,造成泄漏电流过大,
或外壳对地电压超过特低
电压;
异物进人,或人的肢体触及带
电体,或运动部件
电源插头误插人不同等级电
压的插座;
电源插头的相线、中线、接地
导体相互误接,导致I类电气
设备外壳带电
I类电气设备在绝缘失效时,
外壳对地的电位升高,超过接
地保护设计的故障电压值,流
过外壳对地的故障电流减少,
使故障电压、故障电流的切断
遇到困难,甚至不动作,引起
保护接地线未采用绿/黄组危害
合色专用线
绝缘结构失败,Ⅱ类电气设手持操作的Ⅱ类电气设备的备错误的保护接地
外壳带电而导致操作者道到
电击;
Ⅱ类电气设备的接地会造成
由于接人同一电网的电气设
备发生接地故障引起的故障
电压的扩散而引发正常工作
的Ⅱ类电气设备的操作者避
到电击危险
可能的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引发
摔伤等二次事故
电流通过人体
电流通过人体;
电流通过人体引起
人体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损坏,
甚至烧毁电气设备
电流通过人体引发
着火危险
GB/T22696.3—2008
着火危险
非金属材料的
耐热性、阻燃
性、耐漏电起痕
性引发的着火
导电联结接触
不良引发着火
过电流、短路引
发的着火
接地故障引发
的着火
危险处境
表2(续)
用作结构部件的非金属材
料的耐热性差;
支持带电零件的绝缘材料
或工程塑料的耐电痕性、耐
燃性差;
既作结构件,又作支撑带零
件的工程塑料的耐热性、耐
电痕性、耐燃性差;
由于导电联结点的松动、接
触不良在联结点电阻过大
而过热、电流的不连续而发
生电弧、火花,引燃周围的
易燃材料而着火
由过负荷产生的过电流,短
路产生的短路电流使电气
设备不正常的发热而产生
热和热辐射,使外壳温度显
著上升,如果散热措施不
当,电气设备内部的导电体
高温而点燃易燃材料而发bzxz.net
生着火
接地故障引起的着火由故
摩电流、故障电压和连接不
良等因索造成。由于接地
回路的电阻比短路回路的
电阻要大得多,所以故障电
流要比短路电流小得多,接
地回路的各联结点的松动
或接触不良导致接触电阻
过大又限制了故障电流,而
使过电流保护电器不能及
时切断电源,联接端子处的
高温或产生电弧、电火花,
可能引燃可燃物质而着火。
故障电压由导电部分与带
电电位的金属构件磕碰、摩
擦等引发火花,或拉出电弧
造成着火
危险事件
结构部件丧失应有的机械
强度;
可能的伤害
电气设备丧失功能,
甚至损坏;
由于材料的阻燃性差达不到
烧毁绝缘,甚至电气
耐火等级而使火焰延;
破坏电气设备的结构、绝缘材
料丧失功能,着火、且火焰
由电弧、火花引燃易燃材料引
起着火,并延
外壳过热,且产生热辐射;
绝缘材料过热而降低电气设
备或部件的功能;
引起着火、损坏,甚至烧毁部
件和电气设备
故障电流引起着火;
PE线、PEN线接线端子联接
不良引起着火;
故障电压引起着火
设备;引发着火,燃
烧散发的有害物质
危及健康;
电气设备丧失功能,
并着火
损坏、甚至烧毁电气
灼伤人员;
降低或烧毁电气
设备;
引发着火,散发的有
害气体影响人员的
造成着火,并蔓延,
烧毁电气设备
机械危险
运行危险
外壳防护失效
机械结构危险
运动部件危险
联接危险
触及危险部件
危险物质排放
振动、噪声排放
危险处境
表2(续)
异物进人;肢体进人触及带
电部件,或运动部件;
潮气或水侵人使绝缘受潮、
变质,性能降低
主要承载部件的强度和刚
度不能适应功能要求;
可触及表面粗糙,有锐边和
棱角;
不稳定
旋转、往复部件的甩出,作
业工具、刀具、刃具的保护;
气体、液体的溢出;
不平衡质量在运动中产生
的振动、噪声
机械联接件的脱落,或
失效;
电气联接件的脱落,或
失效;
既作机械联接又作电气联
接的联接件脱落,或失效
人体触及;
危险部件在运行中甩出、飞
逸伤害人体
电气设备在运行使用的危
险物质,如气体、液体、尘
埃、雾气、蒸汽等排放,可能
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旋转体
的不平衡质量,部件间的摩
擦,通风冷却系统、共振会
产生振动和噪声,危及周围
人员的健康
危险事件
GB/T22696.3-2008
可能的伤害
人员肢体触及带电零件而遭
受电击,触及运动部件而损伤
肢体;
电气设备受潮,绝缘变质,性
能下降,甚至不能工作
不能正常工作、操作过程
中断;
刺伤、刺穿皮肤,身体受损伤;电气设备倾翻或失去稳定性
直接伤害人员;
物质的排放可能有害;
对人员产生生理影响
结构损坏、运动部件甩出、喷
射、飞逸等;
导电体脱落,引起短路、外壳
带电,爬电距离、电气间源减
人体触及带电部件或运动部
件,而致残或避电击;
砂轮、刀具、刃具的破损、爆
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碎片
甩到,或飞逸到人体造成伤亡
易爆、易燃的气体、液体、尘埃等物质的溢出造成爆炸、着
火、室息、过敏、中毒等;
高温的雾气、蒸汽溢出发生灼
伤人体等
超过标准限值的振动会使操
作人员和周围人员产生疲倦
不适、骨关节错位、雷诺氏症、创伤性血管痉挛症等;
超过标准限值的噪声会使操作
人员和周围人员产生讲话困
难、形成耳鸣、烦躁。神经紊乱电流通过人体;
损伤人员肢体;
电气设备受损
损坏电气设备;
损害人员健康;
压伤人员,甚至发生
死亡事故
危及健康和生命
安全;
呼吸困难、室息、过
敏、中毒;
疲劳、不适、精神紊
乱、骨关节错位、脊
柱损伤、失去知觉、
听觉、平衡,耳鸣等
损伤人员、损坏
设备;
电流通过人体;
电流通过人体,着
火,电气设备损坏
伤残人体,甚至致人
发生爆炸、着火,危
及人体健康、生命
影响人体健康
GB/T22696.3—2008
运行危险
辐射危险
静电积聚危险
操作、错误功能
的安全
电场、磁场和电
磁场的危险
危险处境
表2(续)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易在高
分子材料,例如工程塑料,
或高速运动,且相互摩擦的
材料上积聚静电荷。该静
电荷如无释放回路,则积累
到一定能量时可能会发生
误操作;
意外运动,停止;
无法起动、工作
电气设备自身产生的无用
杂散无线电颜率范围(RF)
电磁波的发射会污染电磁
环境,对无线电接受、通讯、
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造
成电磁干扰(EMI);对人体
的健康可能会造成一定影
响,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源
系统的污染,干扰接图同一
电网的电子电气设备形成
干扰;电气设备自身产生的
无用极低频率(LEF)的电
场、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危险事件
由高电位的静电荷产生火花,
引起着火,或引爆,发生爆炸、着火事件
由人员失误导致设备损坏、人
员伤害;
由外界因素例如供电、电磁干
扰导致设备的突然起动、突然
停机造成的事故;
由设备自身的因索例如硬件
和软件的逻辑错误引起无法
超过无线电频率范围(RF)的
传导骚扰限值,辐射骚扰限
值、极低值(LEF)限值规定的
电气设备的电磁发射;电气设
备的传输入电网的超过谐波
电流限值的才认为是构成危
险的事件
可能的伤害
引发着火、爆炸
不能正常工作,设备
受损、财产损失
使电子电气设备产
生错误功能,不能正
常工作,可能影响人
体健康
GB/T 22696.3-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
危险事件的示例
GB/T 22696.3-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09年3月第一版
:字数16千字
印张0.75
2009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5956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4.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