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9489-2008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GB)】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07:54:49
- GB19489-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 19489-2008
标准名称: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4-04-05 -
实施日期:
2009-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6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 19489-200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代替GB 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与GB 19489-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标准要素的划分进行了调整,明确区分了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删除了2004年版的部分术语和定义;———修订了2004年版的部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新的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危害程度分级;———修订和增加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要求;———修订了对实验室设计原则、设施和设备的部分要求;———增加了对实验室设施自控系统的要求;———增加了对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增加了对管理的要求;———删除了部分与GB 19781-2005《医学实验室 安全要求》重复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GB 19489-2008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489-2008
代GB19489—2004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Laboratories--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iosafety2008-12-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7-01实施
术语和定义
3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实验室设计原厕及基本要求
6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6,1 BSL-I实验室
6.2RSI-2 实验室
6. 3 BSL-3 实验室
BSL-4实验室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7管理要求
7.1组织和臂理
7.2管理责任…
7.3个人责任
7.4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5文件控制.
7.6安全计划
安全检查
7.8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
7.9纠正措施
7.10预防措施
持续改进
内部审核
肾理评审
实验室人员管理
实验室材料管理
实验室活动管理
7.17实验室内务管理
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
废物处置
7.20危险材料运输
应急措施
消防安全
事故报告
GB 19489—2008
CR 19489200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附录B(瓷料性附录)
酶录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实验室围护结构严密性检测和排风HEPA过滤器检漏方法指南生物安金实验室良好工作行为指南实验室生物危险物质溢酒处理指南23
GB 19489—2008
本标准的第 3, 1. 10,6. 3. 1. 5,6. 3, 10,4,6,3. 10. 5,6. 5. 1. 4 和 6,5, 1, 9 条为推荐性条款,H余为强剧性条款
本标推代替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标准与GB19489—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标准琴素的划分进行了调整,明确区分了技术要素和誉遇要素(2004年版的第6章室第20章本版的第5章至第?章),
一谢除了2004年版的部分术语和定义(2004年版的2.2、2.3.2.8和2.11);—修订了 2004年版的部分术诺和定义(2004 年版的 2.1、2. 4.2. 6、2.7、2.9、2.10、2、12、2. 13、2.14和2.15)
一增加了新的术语和定义(本版的2.2、2.8、2.9、2.11、2.12、2.14.2.17、2.18和2.19)删除了危害程度分级(2004年版的第3章);订和增加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询的要求(2001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3章);修订了对实验室设计原则,设施和设备的部分求(2004 年版的第 6 章、第 7 章和 9.3节,本版的第5章和第6章);
一增加了对实验案设施自控素统的要求(本版的6,3.8)-增加了对从享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本版的6.5.5):一增加对管理的要求(本版的7.4、7.5、7.8、7.9、7.10、7.11、7.12和7.13);一删除了部分与GB19781一2005《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重复的内(2004年版的第3章,第 12 章、第13 章、第 14 章、第 15 章和第 17 章》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标难的某些内容川能及专利权问题,本标推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权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和附录 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天津国察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华人属斐和国珠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关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本标雅要起草人:宋桂些、吕京、武珍、吴东来、王继伟、王宏伟、钱军、祁建城、何兆伟、鹿建春、薄清如、王健伟、础兵.魏强、侯艳梅、关云涛沈纹。本标准所代替标难的历欧版本发布情况为:GB19489-2004。
GB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的绝不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会给人群、动物植物带来不可颜计的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的发生是以完全避免的,重要的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事先了解所从享活动的风险及应在风险已控制在可接受的状态下从事相关的活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识但不应过分依赖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作用,绝人多数生物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上物安全意识利疏于管理。
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卫上组织于2004年出版了第三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世界标准化纠织丁2006年启动了对ISO1G190一2003≤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的修订程序,一些重要的国际专业组织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新的文件,我国于2004年11月12日发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密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应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经过近5年的实践,国内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衰设,运行和管理的需求及相应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新的共识,为适应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促进发展,有必要修订GB19489一2001。1范围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19489—2008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上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雅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秘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推。2.1
气溶胶
acrosols
悉浮于气体介质中的检径一般为0.001加~100以址的固态惑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2.3
气锁 air Ine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道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和生物活性懂
生物安全柜bielogical safety cahinct,BSc其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架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耍时,设暨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其有互攻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定向气流directionalairn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娥的受控制的气流、2.8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价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1
GB 19489—2008
危险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2. 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b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通常以0.3m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09.97%的空气过滤器。2. 11
事件ineidc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实验宝laboratory
肢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功接受的损客,符合相关送规、标推等对实验室生安全贵任的要求。2. 14
实验室防护区laoratorycontainumentaree实验室的数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带对实验的华面设计,国护结樽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这域,2. 15
材科安全数据单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ISns详细提供某材料的危险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的技术报,2. 16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e equipment,PPE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2. 17
风险risk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2.18
风险评估 risk asgesg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2.19
风险控制
risk coatrol
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3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3.1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逃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3.1.1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2
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摘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造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b)
GB 19489—2008
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人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免费标准bzxz.net
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人员相关的风捡,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f)
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
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
风险的范凋,性质和时限性:
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
k)可催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肾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亲风险m)
的评估;
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道用时,应急猎施及预期效果评估: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并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P
Q)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I)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3.1.2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答等的风险进行评估,
3. 1.3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3.1.4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抵告,权威资料、数据等。
3.1.5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3.1.6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的设施、设、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7操作超带规量或从事特殊洁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3.1.B当发生事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9当相关敛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10采取风险控措施时宜音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3.1.11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没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3.1.12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
3.1.13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相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得以实施。3.2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所存在危险的特性,适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3.3风险评估报告应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GB194B9—2008
3.4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求取的风险控制猎施安全操作规塞等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标推等为依据;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对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维。3.5风险评估报告应得到实验宰所在机构生物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未刻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推。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4.1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扩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级、二级、三级和吗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半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a)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族病的微上物:
b)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版,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数治疗和赖防措施府微生: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d)
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布消灭的微生物。4.2以 BSL-1、BSL-2,BSL-3,BSL-4(bio-sfcty lecvr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3以 ABSL-1、ARSI-2、ABSI-3、ABSL-4(animal bin-safety Icvcl,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宰的相应生安全防护水平。4,4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实验室分以下情况:4.4.1揉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4.2可有效利用安全陷离装置(如:牛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了的实验室4.4.3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4.4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5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5实验设计原则及盐本要求
5.1实验室选比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5.2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您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吋,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5.3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板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营理规定和要求。5.4实验室的建筑材科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5,5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问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5.6实验宰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5.7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5.B
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手内部快速打并。5.9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人口处应有警示和进人限制。5.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4
敢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
5.11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诸、转运驳集、处理和处查危险物料的安全。GB 19489—2008
5.12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躲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剂卫生等相关要求。5.13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下效学要求。5.14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齿动物进入的措施。5.15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幽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
5.16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坐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有适当防护水平的、适用于动物的饲养设施、实验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施等。5.17不得循环使用勃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5.18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解部室、笼具等应考虑动物实验及动物福利的要求。5.19适用时,动物实验室还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标准的要求。6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6. 1 BSL-1 实验室
6.1.1实验案的门应有可规窑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6.1.2应设洗手池,宜设罩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6.1.3在实验室门几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6.1.4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府化学品和消拳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紡滑+个应铺设耻毯。
6.1.5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6.1.6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6.1.7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6.1.8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案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五十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巡生和急激。
6.1.9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如果有可开启的密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6. 1. 10
6.1.11实验室内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6.1.12若探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m内设洗限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6.1.13茗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6.1.14若使用高荐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箱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图家,地方的相关规和要求。
6.1,15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6.1.16应设应急照明装置。
6.1.17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6.1.18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案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6.1.19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6.1.20应配备适用的应意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材、急救器材等。6.1.21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6.1.22必要时,应配备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5
GB19489—200B
6.2BSI-2实验室
6.2.1适用时,应合6.1的要求。6.2.2实验室主人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人口的门应有进入控谢措寇。
6.2.3实验室工作区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6.2、4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6.2,5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商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6.2.6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色.2.7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衡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其备通风英气的系件:如果使用需婴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拒,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
6.2.8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6. 3BSL-3 实验室
6.3.1乎面布局
6.3.1.1实验宰应明确区分辅助工作区和防护区,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或为独立建筑物,应有出入控制。
6.3.1.2防护区中直接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工作间为核心工作间,人员应通过缓冲问进人核心工作间。6.3.1.3适用于4.4.1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缓冲间(可兼作脱防护股间)及核心工作问。6.3.1.4适用于1.1.2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淋溶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问、缓冲问及核心工作间。6.3.1.5适用于4.4.2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不宜直接与月他公共区域相邻,6.3。1.6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案闲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并具备对传递窗内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必要时,应设置具备送风或自净化功能的传递窗,排风应经HEPA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6.3.2围护结构
闽护结构(包括墙体)应符合国家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要求和防火要求。6. 3.2. 1
6.3.2.2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莆应易清清和消毒灭菌。6,3.2.3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资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6.3,2.4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内装面应光滑、耐腐处、水,以氨于清洁和消毒灭菌。6.3.2. 5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地面应防渗痛、完整、光洁,防滑,耐腐蚀、不起尘6.3.2.6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需要时,应设观察窗门的开启方向不应妨褥逃生。6. 3.2.7实验室内所有窗户应为密闭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6.3.2.8实验室及设备间的高度应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应有维修和清洁空间。6.3.2.9在道风空谢系统正常运行决态下,采用烟穿测试等回视方法检查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树的严密性时,所有缝隙应无可见泄漏(参见附录A)。6. 3. 3通风空调系统
6.3.3.1成案装独立的实验常送排风系统,应确保在实验室运行时气流由低险区间商风险区流动,同时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HEPA过滤器过滤后经专用的排风管道排出,6.3.3.2实验室防护区店问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符合定向气流的原则,利于减少房间内的祸流和气流死角,送排风应不影间其他设备(如:工级生物安全柜)的正常功能。6.3.3.3不得循环使用实验室防护区出的空气。6
GB 19489—2008
6.3.3.4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生物安全柜和其排风替道,可以将生赖安全柜排出的空气排人实验室的排风道系统。
6.3.3.5实验室的送风应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宜同时安装初效和中效过滤据。6,3.3.6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相对于送风口),与送风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2m,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效。
6.3.3.7HFPA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送风管道在实验内的送风口端和排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排风口,
6.3.3.8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参见附录A),6.3.3.9如在实验室防护区外使用高效过滤器单元,其结构应牢固,应能承受2500Pa的压力;高效过滤器单元的整体密封应这达到在笑阅所有通路并缝持腔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茶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1000Fa时,腔室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腔掌净容积的0.1%。6.3.3.10应在实验室防护区送风和排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应在实验室送凤和排风总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润,必要时,可完全关闭。6.3.3.11尘物型密闭阀与实验室防护区相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牢固、易消毒灭菌、耐腐蚀、抗老化,宜使用不锈钢管道:道的密封性应达到在关用所有路并维持管道内的溢度在设计范国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500Pa时,管道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管道内净容积的0.2%。6.3.3.12应有备用排风机。应尽可能减少排风机后拜风管道正压段的长度,该段苔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6.3.3.13不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安装分体空调。6.3.4供水与供气系统
6.3.4.1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实验间的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洗于设施;如果实验室不具备供水条件,应设非手动手消毒灭菌装登。6.3.4.2应在实验室的给水与市政给水系统之间设防回流装置。6.3.4,3进出实验室的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应牢固,不渗漏、防锈、耐压、耐温(玲或热),耐腐蚀。应有足够的空间满洁、维护和维修实验室内暴露的管道,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截止阀、防回流装置或HEPA过滤器等。
6.3.4.4如景有供气(滋)等,应放在实验室防护区外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安装牢固,不应将不相容的气体或羧体放在一起。
6.3.4.5如果有点空装暨,应有防止真空装鲁的内部被污染的措施,不应将真空装置安装在实验场所之外。
6.3.5,污物处理及消毒灭菌系统6.3.5.1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置尘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群。宜安装专用的双罪高压灭菌器,其土休应安装在易维护的位置,与围护结构的连接之处应可靠密封,6.3.5.2对实验室防护区内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应有其他消举灭菌措施。6.3.5.3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气流,6.3.5.4如果设置传理物品的波渡槽,应使用强度符合要求的耐腐蚀性材料,并方便更换消毒灭菊液。6.3.5,5淋浴间或缓冲间的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有防液体回流的装置。6.3.5.6实验室防护区内如果有下水系统,应与建筑物的下本系统完全隔离下水应直接通向本实验室专用的消毒灭菌系统,
6.3.5.7所有下水管道应有足够的倾斜度和排量,确保借道内不存水,管道的关键节点应按需要安装防回流装置,存水弯(深度应适用于空气压差的变化或密闭阀门等,下本系统应符合相应的耐压、耐热、耐化学魔蚀的要求,安装牢固,无泄漏,便丁维护清沾和检查,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489-2008
代GB19489—2004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Laboratories--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iosafety2008-12-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7-01实施
术语和定义
3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实验室设计原厕及基本要求
6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6,1 BSL-I实验室
6.2RSI-2 实验室
6. 3 BSL-3 实验室
BSL-4实验室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7管理要求
7.1组织和臂理
7.2管理责任…
7.3个人责任
7.4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5文件控制.
7.6安全计划
安全检查
7.8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
7.9纠正措施
7.10预防措施
持续改进
内部审核
肾理评审
实验室人员管理
实验室材料管理
实验室活动管理
7.17实验室内务管理
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
废物处置
7.20危险材料运输
应急措施
消防安全
事故报告
GB 19489—2008
CR 19489200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附录B(瓷料性附录)
酶录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实验室围护结构严密性检测和排风HEPA过滤器检漏方法指南生物安金实验室良好工作行为指南实验室生物危险物质溢酒处理指南23
GB 19489—2008
本标准的第 3, 1. 10,6. 3. 1. 5,6. 3, 10,4,6,3. 10. 5,6. 5. 1. 4 和 6,5, 1, 9 条为推荐性条款,H余为强剧性条款
本标推代替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标准与GB19489—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标准琴素的划分进行了调整,明确区分了技术要素和誉遇要素(2004年版的第6章室第20章本版的第5章至第?章),
一谢除了2004年版的部分术语和定义(2004年版的2.2、2.3.2.8和2.11);—修订了 2004年版的部分术诺和定义(2004 年版的 2.1、2. 4.2. 6、2.7、2.9、2.10、2、12、2. 13、2.14和2.15)
一增加了新的术语和定义(本版的2.2、2.8、2.9、2.11、2.12、2.14.2.17、2.18和2.19)删除了危害程度分级(2004年版的第3章);订和增加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询的要求(2001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3章);修订了对实验室设计原则,设施和设备的部分求(2004 年版的第 6 章、第 7 章和 9.3节,本版的第5章和第6章);
一增加了对实验案设施自控素统的要求(本版的6,3.8)-增加了对从享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本版的6.5.5):一增加对管理的要求(本版的7.4、7.5、7.8、7.9、7.10、7.11、7.12和7.13);一删除了部分与GB19781一2005《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重复的内(2004年版的第3章,第 12 章、第13 章、第 14 章、第 15 章和第 17 章》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标难的某些内容川能及专利权问题,本标推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权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和附录 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天津国察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华人属斐和国珠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关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本标雅要起草人:宋桂些、吕京、武珍、吴东来、王继伟、王宏伟、钱军、祁建城、何兆伟、鹿建春、薄清如、王健伟、础兵.魏强、侯艳梅、关云涛沈纹。本标准所代替标难的历欧版本发布情况为:GB19489-2004。
GB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的绝不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会给人群、动物植物带来不可颜计的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的发生是以完全避免的,重要的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事先了解所从享活动的风险及应在风险已控制在可接受的状态下从事相关的活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识但不应过分依赖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作用,绝人多数生物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上物安全意识利疏于管理。
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卫上组织于2004年出版了第三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世界标准化纠织丁2006年启动了对ISO1G190一2003≤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的修订程序,一些重要的国际专业组织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新的文件,我国于2004年11月12日发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密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应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经过近5年的实践,国内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衰设,运行和管理的需求及相应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新的共识,为适应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促进发展,有必要修订GB19489一2001。1范围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19489—2008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上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雅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秘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推。2.1
气溶胶
acrosols
悉浮于气体介质中的检径一般为0.001加~100以址的固态惑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2.3
气锁 air Ine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道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和生物活性懂
生物安全柜bielogical safety cahinct,BSc其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架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耍时,设暨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其有互攻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定向气流directionalairn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娥的受控制的气流、2.8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价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1
GB 19489—2008
危险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2. 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b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通常以0.3m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09.97%的空气过滤器。2. 11
事件ineidc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实验宝laboratory
肢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功接受的损客,符合相关送规、标推等对实验室生安全贵任的要求。2. 14
实验室防护区laoratorycontainumentaree实验室的数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带对实验的华面设计,国护结樽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这域,2. 15
材科安全数据单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ISns详细提供某材料的危险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的技术报,2. 16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e equipment,PPE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2. 17
风险risk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2.18
风险评估 risk asgesg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2.19
风险控制
risk coatrol
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3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3.1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逃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3.1.1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2
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摘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造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b)
GB 19489—2008
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人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免费标准bzxz.net
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人员相关的风捡,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f)
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
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
风险的范凋,性质和时限性:
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
k)可催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肾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亲风险m)
的评估;
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道用时,应急猎施及预期效果评估: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并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P
Q)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I)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3.1.2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答等的风险进行评估,
3. 1.3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3.1.4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抵告,权威资料、数据等。
3.1.5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3.1.6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的设施、设、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7操作超带规量或从事特殊洁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3.1.B当发生事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9当相关敛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10采取风险控措施时宜音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3.1.11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没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3.1.12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
3.1.13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相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得以实施。3.2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所存在危险的特性,适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3.3风险评估报告应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GB194B9—2008
3.4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求取的风险控制猎施安全操作规塞等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标推等为依据;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对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维。3.5风险评估报告应得到实验宰所在机构生物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未刻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推。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4.1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扩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级、二级、三级和吗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半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a)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族病的微上物:
b)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版,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数治疗和赖防措施府微生: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d)
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布消灭的微生物。4.2以 BSL-1、BSL-2,BSL-3,BSL-4(bio-sfcty lecvr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3以 ABSL-1、ARSI-2、ABSI-3、ABSL-4(animal bin-safety Icvcl,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宰的相应生安全防护水平。4,4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实验室分以下情况:4.4.1揉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4.2可有效利用安全陷离装置(如:牛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了的实验室4.4.3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4.4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5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5实验设计原则及盐本要求
5.1实验室选比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5.2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您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吋,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5.3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板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营理规定和要求。5.4实验室的建筑材科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5,5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问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5.6实验宰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5.7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5.B
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手内部快速打并。5.9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人口处应有警示和进人限制。5.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4
敢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
5.11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诸、转运驳集、处理和处查危险物料的安全。GB 19489—2008
5.12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躲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剂卫生等相关要求。5.13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下效学要求。5.14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齿动物进入的措施。5.15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幽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
5.16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坐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有适当防护水平的、适用于动物的饲养设施、实验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施等。5.17不得循环使用勃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5.18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解部室、笼具等应考虑动物实验及动物福利的要求。5.19适用时,动物实验室还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标准的要求。6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6. 1 BSL-1 实验室
6.1.1实验案的门应有可规窑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6.1.2应设洗手池,宜设罩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6.1.3在实验室门几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6.1.4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府化学品和消拳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紡滑+个应铺设耻毯。
6.1.5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6.1.6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6.1.7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6.1.8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案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五十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巡生和急激。
6.1.9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如果有可开启的密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6. 1. 10
6.1.11实验室内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6.1.12若探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m内设洗限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6.1.13茗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6.1.14若使用高荐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箱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图家,地方的相关规和要求。
6.1,15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6.1.16应设应急照明装置。
6.1.17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6.1.18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案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6.1.19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6.1.20应配备适用的应意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材、急救器材等。6.1.21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6.1.22必要时,应配备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5
GB19489—200B
6.2BSI-2实验室
6.2.1适用时,应合6.1的要求。6.2.2实验室主人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人口的门应有进入控谢措寇。
6.2.3实验室工作区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6.2、4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6.2,5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商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6.2.6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色.2.7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衡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其备通风英气的系件:如果使用需婴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拒,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
6.2.8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6. 3BSL-3 实验室
6.3.1乎面布局
6.3.1.1实验宰应明确区分辅助工作区和防护区,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或为独立建筑物,应有出入控制。
6.3.1.2防护区中直接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工作间为核心工作间,人员应通过缓冲问进人核心工作间。6.3.1.3适用于4.4.1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缓冲间(可兼作脱防护股间)及核心工作问。6.3.1.4适用于1.1.2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淋溶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问、缓冲问及核心工作间。6.3.1.5适用于4.4.2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不宜直接与月他公共区域相邻,6.3。1.6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案闲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并具备对传递窗内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必要时,应设置具备送风或自净化功能的传递窗,排风应经HEPA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6.3.2围护结构
闽护结构(包括墙体)应符合国家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要求和防火要求。6. 3.2. 1
6.3.2.2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莆应易清清和消毒灭菌。6,3.2.3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资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6.3,2.4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内装面应光滑、耐腐处、水,以氨于清洁和消毒灭菌。6.3.2. 5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地面应防渗痛、完整、光洁,防滑,耐腐蚀、不起尘6.3.2.6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需要时,应设观察窗门的开启方向不应妨褥逃生。6. 3.2.7实验室内所有窗户应为密闭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6.3.2.8实验室及设备间的高度应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应有维修和清洁空间。6.3.2.9在道风空谢系统正常运行决态下,采用烟穿测试等回视方法检查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树的严密性时,所有缝隙应无可见泄漏(参见附录A)。6. 3. 3通风空调系统
6.3.3.1成案装独立的实验常送排风系统,应确保在实验室运行时气流由低险区间商风险区流动,同时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HEPA过滤器过滤后经专用的排风管道排出,6.3.3.2实验室防护区店问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符合定向气流的原则,利于减少房间内的祸流和气流死角,送排风应不影间其他设备(如:工级生物安全柜)的正常功能。6.3.3.3不得循环使用实验室防护区出的空气。6
GB 19489—2008
6.3.3.4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生物安全柜和其排风替道,可以将生赖安全柜排出的空气排人实验室的排风道系统。
6.3.3.5实验室的送风应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宜同时安装初效和中效过滤据。6,3.3.6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相对于送风口),与送风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2m,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效。
6.3.3.7HFPA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送风管道在实验内的送风口端和排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排风口,
6.3.3.8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参见附录A),6.3.3.9如在实验室防护区外使用高效过滤器单元,其结构应牢固,应能承受2500Pa的压力;高效过滤器单元的整体密封应这达到在笑阅所有通路并缝持腔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茶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1000Fa时,腔室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腔掌净容积的0.1%。6.3.3.10应在实验室防护区送风和排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应在实验室送凤和排风总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润,必要时,可完全关闭。6.3.3.11尘物型密闭阀与实验室防护区相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牢固、易消毒灭菌、耐腐蚀、抗老化,宜使用不锈钢管道:道的密封性应达到在关用所有路并维持管道内的溢度在设计范国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500Pa时,管道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管道内净容积的0.2%。6.3.3.12应有备用排风机。应尽可能减少排风机后拜风管道正压段的长度,该段苔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6.3.3.13不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安装分体空调。6.3.4供水与供气系统
6.3.4.1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实验间的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洗于设施;如果实验室不具备供水条件,应设非手动手消毒灭菌装登。6.3.4.2应在实验室的给水与市政给水系统之间设防回流装置。6.3.4,3进出实验室的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应牢固,不渗漏、防锈、耐压、耐温(玲或热),耐腐蚀。应有足够的空间满洁、维护和维修实验室内暴露的管道,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截止阀、防回流装置或HEPA过滤器等。
6.3.4.4如景有供气(滋)等,应放在实验室防护区外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安装牢固,不应将不相容的气体或羧体放在一起。
6.3.4.5如果有点空装暨,应有防止真空装鲁的内部被污染的措施,不应将真空装置安装在实验场所之外。
6.3.5,污物处理及消毒灭菌系统6.3.5.1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置尘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群。宜安装专用的双罪高压灭菌器,其土休应安装在易维护的位置,与围护结构的连接之处应可靠密封,6.3.5.2对实验室防护区内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应有其他消举灭菌措施。6.3.5.3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气流,6.3.5.4如果设置传理物品的波渡槽,应使用强度符合要求的耐腐蚀性材料,并方便更换消毒灭菊液。6.3.5,5淋浴间或缓冲间的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有防液体回流的装置。6.3.5.6实验室防护区内如果有下水系统,应与建筑物的下本系统完全隔离下水应直接通向本实验室专用的消毒灭菌系统,
6.3.5.7所有下水管道应有足够的倾斜度和排量,确保借道内不存水,管道的关键节点应按需要安装防回流装置,存水弯(深度应适用于空气压差的变化或密闭阀门等,下本系统应符合相应的耐压、耐热、耐化学魔蚀的要求,安装牢固,无泄漏,便丁维护清沾和检查,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