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冷冲压安全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9 13:59:57
  • GB13887-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3887-2008

  • 标准名称:

    冷冲压安全规程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2-12-14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1.88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劳动安全技术>>C68生产设备安全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32页
  • 标准价格:

    24.0 元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计划单号:

    20062562-Q-450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2-12-14
  • 起草人:

    王野青、邓雪松、李春兰、安太玉、陆振东
  • 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8)
  • 提出单位: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相关标签:

    安全 规程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代替GB 13887-1992《冷冲压安全规程》。本标准是对GB 13887-1992的修订。本标准规定了冷冲压安全的术语、定义和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冲压件结构、工艺、压力机、安全装置和冲模等方面的安全细则。本标准适用于冷冲压生产领域。本标准与GB 13887-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更新了引用的国家标准;——增加了术语的英文对应词,修改了定义的形式;——增加了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安全要求;——增加了螺旋压力机的安全要求;——增加了上气垫或弹簧垫的安全要求;——删除了原标准中已过时的内容;——对其他章节的内容也作了增补与完善。 GB 13887-2008 冷冲压安全规程 GB13887-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887—2008
代替GB13887--1992
冷冲压安全规程
Safetycodes forcold pressing2008-1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0-01实施
GB13887-—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对冲压件结构和工艺的安全要求对压力机的安全要求
对安全装置的要求
对冲模设计和制造的安全要求
对冲模安装和调试的安全要求…….8
压力机过载和过热的防止·
10振动和噪声的防治
11对操作规范的安全要求
12对装备检查和修理的安全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
冲模安装图
附录B(资料性附录)冲模主要技术参数铭牌次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GB13887—2008
本标准代替GB13887—1992《冷冲压安全规程》。本标准是对GB13887—1992的修订。本标准与GB13887一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更新了引用的国家标准;增加了术语的英文对应词(本标准的第3章),修改了定义的形式(本标准的第3章);一增加了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安全要求(本标准的5.2.3.14、5.2.3.15和5.2.3.16);—增加了螺旋压力机的安全要求(本标准的5.2.5.4);一增加了上气垫或弹簧垫的安全要求(本标准的8.7.6);一删除了原标准中已过时的内容(如:图7限制式安全控制装置之一例和图8带安全销的限位装置之一例);
对其他章节的内容也作了增补与完善。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野青、邓雪松、李春兰、安太玉、陆振东。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2008年第一次修订。I
1范围
冷冲压安全规程
GB13887—2008
本标准规定了冷冲压安全的术语、定义和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冲压件结构、工艺、压力机、安全装和冲模等方面的安全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冷冲压生产领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该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2893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4053.1
GB/T4205
GB4584
GB5083
GB5091
GB5092
GB50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人机界面(MMI)-—
一操作规则
压力机用光电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要求
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压力机用手持电磁吸盘技术条件GB5226.1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8176—1997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GB/T13914
GB/T13915
GB/T13916
GB/T15055
GB17120
冲压件尺寸公差
冲压件角度公差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JB/T1829
JB/T2547.1双盘摩擦压力机技术条件JB3350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JB/T3818液压机技术条件
JB3915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JB/T4378.1金属冷冲压件结构要素JB/T4378.2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JB/T6056冲压车间环境保护导则1
GB13887--2008
JB8780螺旋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JB/T9175.1精密冲裁件结构工艺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safety
压力机及其装暨、装备(保换装置和冲模等)的机械设备安a)
压力机的操作者的人身耍全;
与压力机有关的工维人员(例如维修人员和冲模安装调整工等)的从身安全;c)
由于机械设备产虚的偏然敌障或事故而危及到的人身安全,d)
操作上的方便性或不过多地耗费体力。safetypfesses
安全压力机
符合下列各项件的两项即为安全压力机;液压机或装有璀擦离合器的压力机,a)
装有双那安金置;
急报警装置联锁的传感式安全装置或可移式隔栏:c)装有失效晰
装有联锁减朗全罩。
安全装置
stfelydevice
安全保护装造和安全保护控制装置的总称。3.4
dangerobe
危险区
由于冲压操作面有同能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的区域4对冲压件结构和工艺的家全要求4.1一般要求
4.1.1必须按照JB/T43781B/T4378.2、GB/T15055、GB/T13915、GB/T13916、GB/T13914及JB/T9175.1等标准的要求,确设计冲压件的结构和工艺。4.1.2冲压件的结构应与其功能(包括外观功能)和使用条件相适应。4.1.3冲压件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和进行冲压生产的安全性。优先考虑安全性。4.1.4
必须在冲压件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阶段,对一切可能产生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4.2结构设计
绝对避免与功能和使用条件无关的锐边、尖角和突起结构。应尽量用整体结构件取代个别分散的小型件。选用的材料除了适应工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成形过程中塑性变形的要求。成形、压弯和拉深工件应采用塑性大的材料。应避免轮廊有狭长切口或切槽(切口切槽宽度小于或等于2倍的板料厚度)的复杂外形结构。4.2.4
应避免冲裁宽度小于或等于板料厚度且沿长度方向宽度不变的结构。孔件结构应符合下列各点:
在不同材料厚度和强度条件下,允许的最小冲孔直径;a)
充边室弯件弯边的最小距离;
孔边至外廊的最小距离;
d)孔与孔之间的最小距离。
GB13887—2008
4.2.7压弯件的弯边最小高度必须大于2.5倍的板料厚度。折弯件的最小折边高度则必须大于4倍的板料厚度;
4.2.8压弯件、成形件和拉深件,必须考虑工序中固定毛坏的工艺基准,并使其定位稳定。4.3工艺设计
4.3.1工艺设计时,应按4.2各项规定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4.3.2选择压力机时,应特别注意公称力、滑块行程、装模高度、工作台面和滑块行程调节量及有效功等主要技术参数。
4.3.3必须选用安全压力机。
4.3.4工艺设计时,应注意防止压力机的过载,深拉深件应注意拉深力(详见第9章)。4.3.5工艺设计时,还必须遵照GB/T8176-1997中6.1、6.2和6.4各项规定。4.3.6当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形式及其附展装置等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又无相应压力机替代时,应提出说明和建议,供压力机制造厂家参考。4.3.7采用手工操作时,应考虑工件的送进、定位和取出的方向性,并便于安全操作。4.3.8采用的安全装置、安全操作手工具、安全操作方式及其注意事项,应同压力机一样列入工艺文件中。
5对压力机的安全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压力机必须按GB5083的有关要求,提供防止伤害的安金装暨。压力机供应商必须对不消除危险的地方提出警示或说明。5.1.1.1下列运动部件可能对人造成伤害,必须采用防护罩防护,防止人体误人:a)飞轮、齿轮、皮带轮和靠近人身的轴端等旋转件;b)啮合的齿轮、皮带轮和传动链的夹紧点;滑块和相对静止部分之间的夹紧点。防护罩应装设把手、挂钩或其他便于手提的装置。固定或支撑防护罩的托架,至少应能承受防护罩重量2倍的静载荷。5.1.1.2下列现象中零部件可能发生断裂、松动、脱落或机械能的释放而对人造成伤暂,必须采用防护罩(套)或防松装置和措施:
a)由于轴的断裂引起电机皮带轮、飞轮、离合器、齿轮或其他运动件的脱落或飞出:由于螺栓的松动或断裂引起电动机、保护罩、其他固定件的脱落或飞出;b)
由于弹簧的断裂引起的飞出;
露于设备外部的均应装设有效的防护罩或防护盖,大型机床某些部件受条件限制时,可设留d)
防止人员触及的防护栏;
e)移动工作台应有扫轨器,避免出现因轨道中有杂物造成飞溉引起事故。5.1.1.3危险区对操作者引起的伤害,必须采取专门的措施加以防止。除了对压力机提供可靠而安全的操纵、监控与制动系统外,需要专门处理(见第6章)。5.1.2除本标准外,压力机的安全要求还应符合GB17120、JB3350和JB/T1829等的规定。5.1.3压力机的人机工程设计必须符合GB/T8176一1997中7.2和有关标准规定。5.1.4必须在压力机的设计阶段,对一切可能产生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防范。3
GB13887-—2008
5.2传动控制装置
5.2.1一般规定
5.2.1.1压力机须有可靠而灵敏的传动控制装置。5.2.1.2传动控制装置必须便于操纵和监控。5.2.2刚性离合器与制动器
5.2.2.1采用刚性离合器传动的机械压力机,须有单次行程机构,如其动作由弹簧控制,则应采用压贫,弹资由导杆或孔(管)导向。单次行程循环结束时,曲柄应停止在上死点,其实际误差不应大于士5°。5.2.2.2可以采用脚踏操纵装留或双手式操纵装暨,但两者应择其一5.2.3摩离合器与制动器
5.2.3.1采用靡擦离合器传动的压力机,必须具有以下特性,即当离合器接合的外部条件消除或在断电(气)后,离合器立即脱开,厨时制动器立即接合。5.2.3.2气动靡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控制系统,应采用具有安全监控装置的压力机安全联锁阀。5.2.3.3在离合器、制动器控测系统中,须有急停按钮。在执行停机控制的瞬时动作时,必须保证离合器立即脱开、制动器立即接合离合器的盘新接合必须按选定的操纵方式进行。5.2.3.4急停按钮的止作应优先于其他控制装置,5.2.3.5大型压力机各立柱应设置急停按钮,按钮应具有自锁功能。急停按钮应设置在控制点、给料点附近,人手可巡速触吸且不会产生误动作之处。5.2.3.6在离合馨。勘器控制系统中,必须设有行程选择器,以便选择压力机选转模式。但采用直接传动的低速大型深拉探压力机和商速小型专用压力机则不在此限。5.2.3.7行程选择翻应有“脱开”“寸动”、单次行程\和“连续行程运转模式,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bzxZ.net
5.2.3.8行程选器在“脱开”位置时,所有运转必须停止,滑块不能启动。5.2.3.9“寸动”打以来用单手或双手控制。“单次行程”必须双手控制。5.2.3.10单次行程循环结束时,曲柄应停止在上死点,其实际误差一般不大于丹5°~一10°。5.2.3.11当筛要续行程”时,必须使操作者先作一次预控动作。连续行程的电路和显示,应便于管理部门监测。
5.2.3.12当既可用手文可用脚两种操纵方式时,须有手、脚控制选择器,而阻两者择其一后,另一种操纵方式必须失效。
此限。
所有选择器应用销感作为转换开关并能互锁。但公称力在000/N以下的压力机不在离合器动作灵敏、靠无连冲:
刚性离合器的转键、键柄和直键应无断裂:a)
操纵器的杆件、销钉或弹簧应无裂纹、折断;b)
电磁阀牵引电磁铁触点无粘连,中间继电器触点接触可靠;滑块从上死点距下死点25mm的行程范围内需要制动时,离合器应能立即滑块制动;d>
滑块行程次数>200r/min的压力机不能使用滑销、转键离合器;e)
离合器安装紧固,动作可靠,确保滑块无连冲。0
5.2.3.15制动器工作可靠,与离合器相互协调联锁:制动器松开时,制动闸瓦与制动轮各处间隙应基本相等,制动带最大开度(单侧)应≤1mm,a)
制动带摩擦垫片(闸皮)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应大于理论接触面积的70%;b)
制动器各活动销轴应转动灵活,无退位、卡位、锈死等现象,开口销齐全;c)
制动器小轴或心轴表面应率火,不许用普通螺栓代替,制动瓦摩擦垫片和制动轮表面均不许d)
有油污或其他缺陷;
GB13887—2008
制动器杠杆、拉杆、制动臂或套板有裂纹,弹簧出现塑性变形或断裂,制动带摩擦片厚度已磨损e)
达原厚度的50%,铆钉头埋头深度小于摩擦片厚度的50%,销轴和轴孔磨损达原直径的5%时该零件应报废;
f)制动轮有裂纹应报废,轮面凸凹不平≥1.5mm,应重新车光,当制动轮轮缘磨损达原厚度的40%时应报废制动轮;
制动器和离合器必须相互协调与联锁,开机时制动器先松开,离合器稍滞后再结合;g)
h)联锁或连接均应准确、紧固,工作时稳定、协调;i)行程限位装置、控制装置正确,动作完好有效。5.2.3.16离合器、制动器气路上必须有压力继电器,防止通往离合器、制动器管路系统压缩空气压力低于规定工作压力而造成制动器脱不开,离合器传递扭矩不足造成事故。5.2.4液压控制系统
5.2.4.1液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必须具有以下特性,即当液压泵启动后,只有操纵滑块启动装,润块才能动作。
5.2.4.2液压控制系统中,须有急停按钮。当急停控制的瞬时动作一且发生,必须使块立即停止运动。
5.2.4.3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必须设有供选择压力机运转规范的行程选择器。但只有“脱开”和“连续行程”功能的液压机不在此限。行程选择器应有“脱开”、“寸动”、“单次行程”和“连续行程”运转模式,按顺时针方向依次5.2.4.4
排列。
当既可用手又可用脚两种操纵方式时,必须设有一个手、脚控制选择器,两者择其一后,另一种操纵方式必须失效。
5.2.4.6急停按钮、行程选择器和手、脚控制选择器的功能和要求,分别参照5.2.3.4~5.2.3.13规定。
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必须使单次行程和/或连续行程在一次循环过程中具有下列特性:5.2.4.73
滑块空程快速下降;
滑块慢速趋近工件;
滑块负载慢速工作行程;
滑块空程快速上升。
多泵传动的液压机,应有液泵控制机构,保证各泵只能依次进行启动。5.2.4.8
液压控制系统应能保证当滑块以最大速度下降时,“急停”控制能在最短瞬间内实现,其惯性下降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液压机滑块充许的惯性下降值液压机类型
液压折弯机以外的各种液压机
液压折弯机
液压机公称力/
>500~3000
>3 000
≤1000
>1000~5000
>5 000
允许的惯性下降值/
GB13887-—2008
5.2.4.10液压机必须具有防止柱塞(或滑块)超过工作行程的限位装置,除机械限位装置或机构外,液压控制系统中应有电器或液压或两者兼有的限位保险装暨。5.2.4.11液压机中必须有滑块锁止装置,以保证关闭电源,液压动力消失时,滑块不意外向下运动。5.2.4.12液压机其他部分参照JB3915相关标准。5.2.5其他传动控制
5.2.5.1摩擦盘传动的压力机(摩擦压力机)、气压传动的压力机(气动压力机)和采用手工或脚踏传动的压力机(统称手动压力机),只允许单次行程。行程长度应可调。5.2.5.2前条规定的压力机的传动控制装置,应为直接操纵的杆(柄),可以是手控式或是脚控式,可以是单手控制或双手控制。但手控或脚控两者择其一后,另一种操纵方式必须失效。5.2.5.3糜擦压力机应有制动器。5.2.5.4螺旋压力机应符合下列要求:a)防护罩:对外露的运动部件,一般应设置防护罩,防护罩与运动部件间不得形成伤害人体的夹紧点;
b)离合器与制动器:当滑块下行制动时,制动行程不应大于全行程的1/2,滑块上行时,在任何一个位置均可制动,且使滑块不得与横梁发生刚性冲突。制动器一般不应采用气、液或电作为制动动力;
滑块行程缓冲装置:压力机应设置缓冲装置,防止当制动器失灵时滑块运动至极限上位与机身c)
刚性撞击;
d)脚踏操纵装置:脚踏操纵与手动操纵应联锁,脚踏操纵不得用于自动工作规范和调整工作规范。脚踏板或活动踏板应与电气防护装连接;c)其他部分参照JB8780及JB/T2547.1相关标准。5.3滑块平衡装置
5.3.1一般规定
短行程、高速小型压力机的滑块应采用弹赞平衡装置,大、中型压力机的滑块须有气动平衡装置。5.3.2弹簧平衡装置
5.3.2.1弹簧平衡装置应对称分布。5.3.2.2平衡装置的弹簧,如在滑块上部应采用拉簧;如在滑块下部采用压簧。5.3.2.3弹簧必须由导杆或导管(孔)导向。5.3.3气动平衡装置
5.3.3.1气缸压力必须采用调压阀调压,以根据不同质量的上模调节平衡力。5.3.3.2平衡气缸的储气罐须有足够的容积,其值至少应为气缸容积的4~5倍。储气罐必须采用单向阀与气源连接。
5.3.3.3平衡气缸气路必须有压力继电器,保证滑块行程时平衡气缸正常工作,防止因制动器失灵或连杆折断时,滑块坠落而产生事故。5.4操纵器
5.4.1一般规定
5.4.1.1操纵器应灵敏、可靠,便于操纵。5.4.1.2制造者应对采用双手操纵器(按钮、操纵杆或柄)或脚踏控制操纵器(脚踏按钮、踏板或杠杆)的必要性提供说明。踏板(见图1)是采用脚踏电气开关操纵电磁阀或气阀或脚踏操纵气阀,控制离合器或离合器制动器控制系统的脚踏控制机构。踏杆(见图2)是采用机械连杆操纵刚性离合器的脚踏操纵机构。脚踏按钮是采用脚踏电气开关操纵电磁阀或气阀,其作用与手动按钮一样。6
图1踏板之二例
橡胶软管
图2踏杆之二例
GB13887—2008
用较商强度钥板例作
固定于地坪上
金长应尽西能大于瞻杆控谢替
5.4.1.3脚控操纵器只能用于需要双手同时操持工件,操纵频率不超过20min-1的情况下,并只能采用一种形式。
5.4.1.4立姿工作时,应尽可能采用手控操纵器,而不用脚控操纵器。5.4.1.5除气动分配阀手柄可以左右移动外,其他手控操纵杆(柄)的操纵方向只能是上下运动,并须与滑块的上升和下降动作一致。控制电气设备操作件的运动方向应符合GB4205的有关规定。5.4.1.6压力机手控行程操纵器(不包括选择器)的形式,只允许采用按钮式或杠杆式,不允许采用山柄把手或手轮式、旋钮式、翻转杠杆切换开关等形式。调节部件不在此限。5.4.2操纵力、行程或角度和适应性5.4.2.1操纵器的操纵力,系指操作者对操纵器操纵部分施加的作用力,与启闭控制系统的切换力不一定等值。
操纵器的操纵力和行程(或角度)以及主要外形尺寸推荐采用表2规定的数值。5.4.2.3
手控操纵杆(柄》的手握部位的形状与结构应与人手的形状和操纵要求相适应。脚控操纵器的踏压表面应防滑,如镶嵌防滑垫,其面积不应小于50cm2。脚控操纵器应采用前脚掌踏压方式,不推荐采用全脚的或卿跟踏压方式。表2操纵器的操纵力、行程和主要外形尺寸操纵力/
操纵器类型
分配阀杆
操纵杆
一般按钮
急停按钮
10~20*
≥100
运动范围
行程或摆橘/
150~200
摆动角度/
150~500
主妥外形尺寸/mm
25~30
30~50
GB13887-2008
操纵器类型
一按钮
操纵力/
40~60b
30~50
表2(续)
运动范围
行程或摆韬/
双手操纵时,总操纵力应乘以1.5的系数,b立姿操纵时,操纵力应为100N。5.4.3安装位置
摆动角度/
20~28
(倾角为30)
110~220
110~220
(脚踏长)
主要外形尺寸/mm
70~90
5.4.3.1手动按钮在压力机上的安装高度应符合GB/T81761997中4.6.3c)和4.6.4a)规定。由多按钮组成的控制板的平均高度,亦应符合GB/T81761997中4.6.3c)和4.6.4a)规定。5.4.3.2手动操纵杆在压力机的安装高度:坐姿(座位高度大于400mm)时为650mm;立姿时为1000mm。5.4.3.3与压力机刚性连接的脚踏操纵杆,须有固定位置。允许在床身的开口处布置固定式脚踏板(杆)。5.4.3.4电气遥控或可移式脚控操纵装置,应安放在不影响自由活动的工作场所。电气遥控踏板或按钮的安装位置必须考到当踏压动作时,不使操作者进人危险区。可移式踏杆,当使用时必须固定在操纵杆上并与其联动,当不使用时应能被拆除。5.4.4防护及其他
5.4.4.1除急停按钮外,所有手动按钮不得高出操纵面板或面板护圈。5.4.4.2手动操纵杆必须装有弹资棘爪或类似止动装置,以防意外扳动。当一台压力机具有一个以上操纵杆时,各操纵杆之间必须联锁,只有全部操纵杆同时动作,才能启动压力机。5.4.4.3脚控操纵装置的上部及两侧,必须设有防护罩,其全长应大于操纵装置。防护罩应能承担所加工签部件载荷而不产生永久变形。尖棱的前缘应镶嵌橡胶软管,脚踏开关踏面应有可靠的防滑措施:a)脚踏开关为脚踏杠的,在整个长度上均应安装防护罩(可在伸脚操作侧面开孔);b)
防护留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与开关有机的连接,以便于开关的检修;脚踏开关的自由行程应≥15mm,开关内弹资应是确保复位的压簧;c
d)脚踏开关与防护罩均应PE(接地保护线)可靠,动作灵敏可靠,且防高温触及,无水浸泡。5.4.4.4采用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脚控操纵装置,应有一个单次行程机构,使其在每次行程后断开;当要求连续行程时,该机构应失去作用。5.4.4.5操纵器还应符合有关标准和人机工程要求。5.5信息显示装置、铭牌、信号和标志5.5.1一般规定
5.5.1.1压力机须有反映机器运转(运行)情况的信息装置和提示使用者和操作者注意的铭牌、信号及标志。5.5.1.2信息显示装置、铭牌、信号和标志的规格和数目,应因压力机的型式、功能而异。5.5.1.3所有的信息显示装置、铭牌、信号和标志,必须与其显示或警示的工况、目的和作用相符,其结构和安装位置应符合人机工程要求。5.5.2信息显示装置
5.5.2.1根据需要,压力机除了一般机所具有的通用信息显示装置(例如电流表、电压表、压力表等)外,还应具有下列专用视觉信息显示装置:a)曲轴转角指示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