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轻工行业标准(QB)】 工业用缝纫机 电脑控制刺绣机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14:21:17
  • QB/T2151-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B/T 2151-2006

  • 标准名称:

    工业用缝纫机 电脑控制刺绣机

  • 标准类别:

    轻工行业标准(Q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9-14
  • 实施日期:

    2007-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715.74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服装工业>>61.080服装工业用缝纫机和其他设备
  • 中标分类号:

    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钟表、自行车、缝纫机>>Y17缝纫机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页数:

    15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7-05-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张兴国、耿彬、黄顺赤、张学军、曹希临、陈培康、陈政铭、张健
  • 起草单位:

    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中纺机电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缝纫机标委会
  • 提出单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缝纫机 电脑 控制 刺绣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电脑控制刺绣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缝制锁式线迹的工业用缝纫机电脑控制刺绣机。 QB/T 2151-2006 工业用缝纫机 电脑控制刺绣机 QB/T2151-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1893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151-2006
代替QB/T2151-1995
工业用缝纫机
电脑控制刺绣机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uter control embroidery machine2006-09-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5-01实施
本标准是对QB/T2151一1995《工业用缝纫机微机控制刺绣机》的修订。本标准与QB/T2151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有:原标准名称改为“工业用缝纫机电脑控制刺绣机”;对原标准的第2章引用标准作了修改:-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章节;
-增加了“连接和布线”要求:
一原标准的“接地”改为“保护接地”;一删去了“抗干扰”和“防触电保护”要求-增加了产品标准标志和警示标志;-检验规则按GB/T2828.1一2003、GB/T2829—2002的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QB/T2151-2006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岛益合电脑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天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经纬纺机集团合力公司三厂、浙江飞鹰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盛名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国、耿彬、黄顺赤、张学军、曹希临、陈培康、陈政铭、张健。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2151-1995《工业用缝纫机微机控制刺绣机》。
1范围
工业用缝纫机电脑控制刺绣机
QB/T2151-2006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电脑控制刺绣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缝制锁式线迹的工业用缝纫机电脑控制刺绣机(以下简称“刺绣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GB5226.1-2002
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dtIEC60204-1:2000)GB5226.4一2005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1部分:缝纫机、缝制单元和缝制系统的特殊安全和EMC要求(idtIEC60204-31:2001)GB/T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6835-1997
GB/T6836-1997
GB 9969.1-1998
GB/T16469—1996
QB/T1177-—1991
QB/T1572—1992
QB/T2251—1996
QB/T2505-2000
QB/T2528—2001
3术语和定义
棉缝纫线
涤纶缝纫线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缝纫机包装
工业用缝纫机噪声级的测试方法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缝纫机型号编制规则
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花样原点designorigin
花样起绣点位置。
针码stitchcode
花样数据代码,按不同功能分为数据针码、换色针码、结束针码、跳跃针码、越框针码、停针码。3.3
针杆数numberofneedle
QB/T2151-2006
单个机头刺绣针杆的数量。
绣线embroiderythread
刺绣用的线。
机头数numberofhead
一台完整刺绣机的机头数量。
机头间距spacebetweentwoneighbouringheads同一台刺绣机两个相邻机头的中心距离。3.7
绣(断)线检测threadbrokendetect任意机头当前刺绣针杆的绣线用完或断线,系统自动检测并报警显示,3.8
补绣darning
刺绣时,某机头当前刺绣针杆的绣线用完或断线后,刺绣机断线检测并报警。绣框从停绣位置按漏绣针数回退后,该机头重新刺绣,其余机头不落针,当该机头刺绣到停绣位置时,其他机头开始自动同步刺绣。
刺绣范围embroideryarea
单个机头所能刺绣的最大面积(x行程×y行程)3.10
跳跃jump
主轴转,针杆锁在上针位,绣框从当前刺绣点移动到下一刺绣点。3.11
换色colorchange
变换针杆,改变所刺绣花样的颜色。3.12
越框:over-frame
主轴停在100°位置,绣框从当前刺绣点移动到下一刺绣点。3.13
低速空走low-speedidling
正常运行时,主轴停在100°位置,绣框按数据针码一针一针移动。3.14
高速空走high-speedidling
正常运行时,主轴停在100°位置,绣框按数据针码累计针数一次移动到位3.15
电控系统electriccontrolsystem<缝制机械>用数值数据的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值数据,从而实现刺绣过程的自动控制。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器和驱动装置。3.16
电控箱
controlbox
<缝制机械>用来安装电控系统元、部件,可以防护某些外来影响和防止任何方向直接触电的壳体。2
保护特低电压ProtectiveExtraLowVoltage(PELV)由隔离电源提供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Va.c.或直流60Vd.c.的安全电压。3.18
环境温度ambienttemperature
应用电气设备处的空气或其他介质的温度。[GB5226.1—2002,定义3.2]
直接接触directcontact
人与带电部分的接触。
注:改写GB5226.1-2002,定义3.1。3.20
外露可导电部分exposedconductivepart易触及的、平时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可导电部分。[GB5226.1—2002,定义3.21]
外部可导电部分extraneousconductivepart不是电气装置组成部分且易引入电位(通常是地电位)的导电部分。[GB5226.1-2002,定义3.22]
保护接地电路protectivebondingcircuit参与防护接地故障不良后果的完整的保护导线和导体件系统。[GB5226.12002,定义3.42]
保护导线protectiveconductor
防止电击措施中所需用的一种导线,用于下列部分之间的的电气连接:外露可导电部分:
外部可导电部分:
总接地端子。
[GB5226.1—2002,定义3.43]
4分类
4.1型式
QB/T2151-2006
本机为框架式机体,单个或多个机头配置,凸轮挑线,旋梭勾线,电脑控制实现x一v方向送料,形成锁式线迹,可进行单色或多色刺绣。4.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按下列要求:
a)最高刺绣速度:不小于750针/分(针距4mm时):b)基本数据格式:二进制、三进制;c)最大针迹距:二进制不大于12.7mm,三进制不大于12.1mm:d)针迹分辨率;0.1mm;
e)贮存针迹数:不少于500000针;f)贮存花样数:不小于99个:
QB/T2151-2006
g)采用机针:Nm75~Nm110
h)采用绣线:14.5tex/2sz棉缝纫线(按GB/T6835-1997),14.8tex/2sz涤纶缝纫线(按GB/T6836-1997)或类似绣线。
4.3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源电压:220Va.c./380Va.c.+10%~-10%(单相或三相):b)电源频率:(50±1)Hz:
c)环境温度:0℃~40℃;
d)相对湿度:30%85%(无凝露)。4.4产品型号
按QB/T2251一1996的规定表示;也可按企业在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备案登记的编制细则表示。5要求
5.1外观质量和结构
5.1.1涂装件表面
涂装件表面应符合QB/T2528一2001中的5.1规定。5.1.2电镀件表面
电镀件镀层表面应符合QB/T1572一1992中的6.1.1规定。5.1.3发黑件表面
发黑件表面应符合QB/T2505一2000中的3.1规定。5.1.4机头外露件表面
机头外露零、部件及螺钉头部应无毛刺。5.1.5塑料件表面
同台同类各塑料件表面应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缩凹和划伤。5.1.6台板表面
台板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脱胶,无污斑和明显划痕。5.1.7电控箱表面
电控箱表面应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凹痕、擦伤、裂纹和变形。5.1.8框架表面
绣框表面应光滑、色泽基本一致,不应划伤和变形。5.1.9标志
外露的电气线路和接插件安排应整齐、牢固。电控箱内的接线端子排、保险座、保护接地端子应有明确的标志。标志应牢固、清晰、耐久。5.1.10连接和布线
连接和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有连接,尤其是保护接地电路的连接应牢固,没有意外松脱的危险;连接方法应与被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及导线的性质相适应:-为满足连接、拆卸电缆和电缆束的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只要可能就应将保护导线靠近有关负载的导线安装,以便减少回路阻抗;-布线通道与导线绝缘接触的锐角、焊碴、毛刺应清除,过孔处应加护口防护没有封闭通道保护的电线、电缆在敷设时应使用PVC绝缘套管或绝缘缠绕带保护。5.2机器性能
5.2.1绣线张力控制
绣线的张力应能调节。
5.2.2停车精度
停车5次,主轴转角应为100°,重复停车精度允差应为土2.5°5.2.3绣(断)线检测
绣(断)线检测应正确、可靠。5.2.4调速
手动调速和自动调速应正确、可靠。5.3刺绣性能
5.3.1普通刺绣
普通刺绣的花样应与输入花样相符,不应浮面线、断针、断线和跳针。5.3.2薄料刺绣
QB/T2151-2006
薄料刺绣的花样应与输入花样相符,不应浮面线、断针、断线和跳针,缝料不应明显皱缩。5.3.3连续刺绣
连续刺绣的花样应与输入花样相符,不应浮面线、断针和跳针,刺绣机的断线次数应不大于总机头数的1/2次;最多不大于20次,且每个机头断线次数应不大于2次。注:断线次数不能整除时进位取整。5.4运转性能
5.4.1运转正常
工作时,运转应正常,不应有机件卡轧、零件脱落及松动。5.4.2噪声
最高刺绣速度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85dB(A)。5.5功能要求
5.5.1花样数据的输入及贮存
通过磁盘或U盘,花样数据的输入及贮存应正确、可靠。5.5.2花样数据的输出
电控系统中贮存的花样输出到磁盘或U盘应正确、可靠。5.5.3贮存花样针数
贮存花样针数应符合4.2e)要求。5.5.4赠存花样个数
贮存花样个数应符合4.2f)要求。5.5.5补绣
断线或绣线用完时,刺绣机应能补绣,动作正确。5.5.6跳跃
刺绣机跳跃应位置正确、动作可靠5.5.7越框
刺绣机越框应位置正确、动作可靠。5.5.8自动换色
自动换色10次(具有自动剪线功能的刺绣机应自动剪线)应动作平稳、位置正确。5.5.9手动换色
手动换色10次应动作平稳、位置正确。5.5.10自动剪线
换色、越框、跳跃或刺绣结束时,刺绣机应自动剪断绣线且勾起,缝料正面不应留有线头。5.5.11高速空走
高速空走5次应正确、可靠。
QB/T2151-2006
5.5.12低速空走
低速空走5次应正确、可靠。
5.5.13手动移框
手动移框10次应正确、可靠。
5.5.14状态显示
刺绣机的显示装置应正确显示当前工作参数和状态。5.5.15内存花样的删除
刺绣机应能删除内存中的单个花样或一次性删除内存中所有花样5.5.16断电记忆
刺绣中途断电,当前花样的刺绣进程应保存,通电后应继续刺绣。5.5.17返回花样原点
刺绣过程中停车5次或刺绣结束后,绣框应返回花样原点,动作正确。5.6电气安全性能
5.6.1保护接地
5.6.1.1保护接地电路
下列部分组成保护接地电路:
-PE端子:www.bzxz.net
-电气设备和机械的可导电结构部件;机械设备上的保护导线。
5.6.1.2保护导线
保护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保护导线全长应采用黄/绿双色组合:保护导线应采用铜导线,保护导线的截面积与有关相线截面积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设备供电相线的截面积S/mmz
S≤16
16<≤35
5.6.1.3保护导线连接点
保护导线连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外部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S/mm2S
引入电源点,连接外部保护导线的端子应使用字母标志PE来指明;-用于连接机械元件(部件)和保护接地电路的端子应使用GB/T5465.2-1996中5019:标记。5.6.1.4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
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2002中8.2.3要求。5.6.1.5禁止开关电器接入保护接地电路禁止开关电器接入保护接地电路应符合GB5226.1-2002中8.2.4要求。5.6.2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
5.6.3耐电压强度
电源输入端和保护接地端之间应经受交流1kV(50Hz)、至少1s的耐压试验(工作在或低于PELV电压的电路除外),试验泄漏电流不大于10mA,试验结果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6
5.7.附件与备件
每台刺绣机配备的附件和备件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的规定。6
试验方法
外观质量和结构
在正常工作环境下,目测和手检判定,6.2机器性能
6.2.1绣线张力控制
绣线张力调节在刺绣性能试验中进行。6.2.2停车精度
全部机头正常刺绣过程中目测判定。6.2.3绣(断)线检测
人为造成绣线用完或断线,目测判定。6.2.4调速
目测距离为300mm。
QB/T2151-2006
手动调速,目测刺绣速度应有变化。自动调速,在普通刺绣试验中,目测刺绣速度应有变化。6.3刺绣性能
6.3.1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前的准备按下列要求:
a)试验前将机头外表擦净,清理各部位的布屑和污物。按说明书加注润滑油,以最高刺绣速度的80%运转5min,再按表2规定的试验条件逐项试验;b)试验前允许调节绣线的张力,但在正式试验时不允许再调节:c)试验前允许调节压脚压力、绣线张力,并可试绣,但正式试验中不允许再调节。6.3.2普通刺绣
按表2要求刺绣不小于5000针的花样,目测判定。6.3.3薄料刺绣
按表2要求刺绣不小于3000针的花样,目测判定。6.3.4连续刺绣
按表2要求,任意选定某一针杆刺绣不小于15000针的花样,目测判定。表2
普通刺绣
薄料刺绣
连续刺绣
采用机针
6.4运转性能
6.4.1运转正常
采用绣线
针线:
14.8tex/2sz
涤纶缝纫线
14.5tex/2sz
棉缝纫线
试验条件
采用花样
一幅花样应有不同长度线迹和跳跃线迹,针数不小于5000针
一幅花样应有不同长度线迹和跳跃,针数不小于3000针
三幅图案构成的花样,第一图案针数不小于9000针,第二图案和第三图案的针数分别不小于3000针。三个图案之间应有相对位置,整个图案不换色
刺绣性能试验项目中耳听、目测判定。刺绣速度/(针/分)
中平布
加无纺布
涤棉布
加无纺布
中平布
加无纺布
QB/T2151-2006
6.4.2噪声
6.4.2.1单头刺绣机的噪声试验按QB/T1177—1991的规定。6.4.2.2两头以上(含两头)的刺绣机噪声试验按QB/T1177一1991的规定进行,测点位置按以下方法确定,取各测点噪声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6.4.2.2.1机器包络面为垂直于地面,高度不低于2m并沿机头移动所形成的假想包络面,包络面的俯视图呈矩形。机器外廓个别不发声的突出点可不包容在机器包络面内,机器上高度超过1.5m的起伸件及其他附件,如噪声低于机器最大噪声10dB(A)时,则不包容在机器包络面内。6.4.2.2.2测量线是距机器包络面0.5m,距地面1.5m且平行于地面的等距线。6.4.2.2.3测量线组成的平面十字中心线与测量线的四个交点和最高A声级的测点为基本测点。测量线是矩形的机器,机器长度(或宽度)大于1m时,应加4个角测点,相邻两测点距离不得大于2m,否则应增加附加测点,测点应分布均匀。测点位置俯视示意图见图1。致
机器包络询
X一基本测点;一最高A声级(测量线上测得最高的A声级的测点,也属基本测点):·-角测点:O一附加测点:d=0.5m图1
6.5功能要求
6.5.1花样数据的输入及贮存
从磁盘或U盘读取二进制或三进制花样并刺绣,目测判定。6.5.2花样数据的输出
将一幅内存花样输出到磁盘或U盘后,再按磁盘或U盘中的花样进行刺绣,目测判定。6.5.3存花样针数
向内存输入若干个完整花样,所有花样针数的累计值加剩余针数的值应符合5.5.3要求,目测判定。6.5.4存花样个数
向内存输入不大于500针的花样,输入花样个数应符合5.5.4要求,目测判定。6.5.5补绣
刺绣性能试验中,人为断线后拉杆回退若干针停车,拉杆启动,目测判定。6.5.6跳跃
设置跳跃针码、大于12.7mm(二进制)或12.1mm(三进制)针距,刺绣机应跳跃,目测判定8
6.5.7越框
QB/T2151-2006
设置越框针码或另外起点,刺绣机应越框(具有自动剪线功能的刺绣机应自动剪线),目测判定。6.5.8自动换色
设置换色针码,目测判定。
6.5.9手动换色
停车时,通过按键选择机头中的任一针杆为当前刺绣针杆进行刺绣,目测判定6.5.10自动剪线
按剪线测试花样进行刺绣,目测判定。6.5.11高速空走
刺绣时,使针杆和绣框不动,拉杆起绣,针数向前或向后累计空走至少200针后拉杆停车,绣框移到当前针数对应的位置并停止,目测判定。6.5.12低速空走
刺绣时,使针杆不动,拉杆起绣,针数向前或向后一针一针空走至少50针后拉杆停车,绣框移到当前针数对应的位置并停止,目测判定。6.5.13手动移框
停车时,通过按键使绣框在允许的移框行程范围内移动至任意位置,目测判定。6.5.14状态显示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目测判定。6.5.15内存花样的删除
删除单个花样数据或全部花样数据,目测剩余内存的增加花样针数应等于删除花样针数。6.5.16断电记忆
刺绣过程中人为切断电源3min后,再接通并继续刺绣,目测判定。6.5.17返回花样原点
刺绣过程中的任意停车,进行返回花样原点试验。手动移框至任意位置后,进行返回花样原点试验目测判定。
6.6电气安全性能
6.6.1保护接地
按以下方法进行保护接地试验:目测判定5.6.1.1、5.6.1.2、5.6.1.3、5.6.1.5;-用接地电阻检测仪按GB5226.1一2002中19.2要求,对5.6.1.4进行试验。6.6.2绝缘电阻
将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不要接入电网),按GB5226.1-2002中19.3和GB5226.4-2005中20.3要求进行。
6.6.3耐电压强度
将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不要接入电网),按GB5226.1-2002中19.4和GB5226.4-2005中20.4要求进行。
6.7附件与备件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逐项清点检查,符合规定数。7检验规则
7.1出厂条件
产品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合格证。7.2功能要求
QB/T2151-2006
在进行抽检项目前,本标准规定的功能要求应全检合格。7.3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3.1出广检验
产品交货时,收货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验收7.3.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一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年应周期性进行一次;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一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3.3不合格分类及检验分类
不合格分类及检验分类见表3。
检验项目
涂装件表面
电镀件表面
发黑件表面
机头外露件表面
塑料件表面
台板表面
电控箱表面
框架表面
连接和布线
绣线张力控制
停车精度
绣(断)线检测
警通刺绣
薄料刺绣
连续刺绣
试验方法
不合格分类
检验分类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