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2068-2008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商检行业标准(SN)】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00:26:19
- SN/T2068-2008
- 现行
标准号:
SN/T 2068-2008
标准名称: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4-29 -
实施日期:
2008-1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4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068—2008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Surveillance codes for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infection at entry-exit port2008-04-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SN/T2068—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80X12301/16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08年7月第一版
2008年7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18935
定价8.00元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2068—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承宁、朱海、景怀奇、杨泽、朱玉兰、林继灿、刘志明、叶立青、冯子力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1范围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SN/T2068—2008
本标准规定了出人境口岸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监测对象、监测内容和方法、结果判定、疫情处置和预防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出人境口岸对人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SN/T1560—2005出境船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yersiniosi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潜伏期4d~7d,病程为7d~21d。其症状与被感染者年龄相关。儿童常有发热、胃痛和腹泻。成人常呈隐性感染,但也可有右下腹腹痛和发热,症状在约21d后消失,后期有时可见皮肤结节或关节痛,并可持续数月。4监测对象
4.1出人境旅客及交通员工,重点是水样腹泻病人。4.2出人境口岸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4.3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
4.4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或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嫌疑的饮用水、可疑食品、有关动物、媒介昆虫和外环境。
5监测内容和方法
5.1信息收集
国外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ttp://who.int及《流行病学周报》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http://cdc.gov。国内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http://ciq.gov.cn及《国际传染病疫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疫情月报》和当地卫生部门的疫情信息。5.2日常监测
5.2.1监测点
发现国内外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时,应设立监测点。口岸监测点设施和物资准备参见附录A。
SN/T2068—2008
5.2.2监测方法
国内外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时,对来自疫区的出人境人员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监测。在口岸或相邻地区发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时,对口岸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以及相关场所的饮用水、可疑食品和外环境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5.3疫情监测
5.3.1个案调查
5.3.1.1发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疑似病人,通过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发病日期、临床症状及体征。5.3.1.2使用《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询问病人病史,调查病人发病前7d内的旅行史、接触史及饮食情况,推测可能受染的机会,分析传染源及传播途径。5.3.1.3调查密切接触者,登记名单和联系方式,了解接触者的基本情况和可能传播所及的范围5.3.2爆发调查
5.3.2.1发现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爆发时,立即了解临床症状及体征,统计病例数,对病人逐个进行个案调查,了解爆发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病例的主要人群分布特点。5.3.2.2通过资料统计分析描述疾病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特点,调查水源、饮食和环境卫生状况找出传染源,推断传播途径。
5.3.2.3调查密切接触者,登记名单,了解接触者的基本情况和可能传播所及的范围。5.4样本采集
5.4.1样本采集原则
5.4.1.1应采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疑似病人及该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的粪便以及可疑食品和饮用水作细菌分离培养,有脓肿的病人还应采集脓液;采集血液样本检查血常规和血沉,采集发病后药1周左右和恢复期的血液样本检查抗体。5.4.1.2粪便标本宜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应注意对冷藏食品的样本采集。5.4.1.3刮取直肠粘膜培养优于粪便培养。5.4.1.4需要进行流行病学监测与调查时,可适当采取水样、可疑食品和外环境样本。5.4.1.5采集样本时,应戴上乳胶手套和口罩。样本采集完毕,尽快消毒洗手。5.4.1.6需要了解相关动物与病媒昆虫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情况时,采集猪、狗、猫等家畜、鼠类和苍蝇、跳蚤等昆虫样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5.4.2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5.4.2.1粪便样本
5.4.2.1.1取一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干燥的容器并做好唯一性标识。5.4.2.1.2尽量使用座厕。指导病人将厨用塑料围裙挂在座厕后背上,将围裙体部置于座厕坐板上,使能更方便地获得粪便样本,但应避免尿液混合。尽可能多地将粪便样本采集到上述容器中(推荐采集到10mL以上).置4℃保存并于2h内送检。5.4.2.1.3如果没有座厕,可使用糖瓷便盆。指导病人使用将围裙体部置于便盆上(如果便盆经过高压消毒,也可不用围裙),使能更方使地获得粪便样本,但应避免尿液混合。5.4.2.1.4如果是使用了纸尿布且不会使用座厕的婴幼儿,可将塑料围裙沿着纸尿布边缘放人纸尿布中,如果放置得当,可使粪便和尿液的混合减到最少,从而获得一个较好的样本。5.4.2.1.5采样时没有厨用塑料围裙时.也可用其他等效材料代替。5.4.2.2直肠粘膜
用灭菌棉拭子沾取少量生理盐水小心插入直肠,沿着直肠壁刮取直肠粘膜样本,放灭菌试管中,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
5.4.2.3脓液
用灭菌棉拭子沿着脓肿肉芽壁刮取脓液样本,放灭菌试管中,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5.4.2.4血液样本
SN/T2068—2008
5.4.2.4.1取两支螺旋式密封、已消毒的试管做好唯一性标识,以无菌操作取10mL静脉血分置两支试管中,立即送检或制备血清送检。一支进行血常规检查,应预先加入EDTA·K2,加入血样后应充分混匀:一支制备血清检验抗体。5.4.2.4.2制备血清送检时,可用离心机离心;如果没有离心机,可将血样放于室温或36℃水浴箱中贮存,直到血样凝固释出血清,用移液器移取到另两支空的、已消毒并做好唯一性标识的螺旋口容器中送检。
5.4.2.4.3采集血样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时,取13mm×100mm试管一支,在2mL容量处刻上标记,加109mmol/L枸橡酸钠溶液0.4mL。以无菌操作采集静脉血后,取下针头,加血至刻度,旋转混合后尽快送检。
5.4.3水样本
5.4.3.1采集自来水时,先将水龙头彻底消毒,然后打开水龙头,放水5min以上,再用灭菌容器采集至少500mL水样,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5.4.3.2露天水于水面下10cm~15cm深处采集,流动水要采取靠岸边或水流中心处取水样。井水用已灭菌容器采集至少500mL水样,河湖水、泉水、游泳池水、污水至少采集100mL水样,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
5.4.4可疑食品样本
食物中毒剩余食物用无菌镊子或汤匙采取,放入无菌平Ⅲ内,若无剩余食品,可用灭菌棉拭子涂抹用过的盛食物的容器,放入无菌试管中送检。一般日常监测样品按GB/T4789.1一2003中第3章进行采样,置4℃保存并立即送检。
5.4.5环境样本
使用灭菌棉拭子,涂抹污染对象,然后放入灭菌试管中送检。5.4.6动物样本
5.4.6.1家畜样本
发现家畜有腹泻时,取一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干燥并做好唯一性标识的容器采集尽可能多的粪便样本(推荐采集到10mL以上),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5.4.6.2鼠类和昆虫样本
鼠类和昆虫样本采集遵照SN/T1560—2005中5.2要求进行。6结果判定
6.1判定依据
6.1.1流行病学资料
6.1.1.1家畜家禽接触史。
6.1.1.2与患者和感染人群接触史。6.1.2临床表现
6.1.2.1潜伏期4d~7d。
6.1.2.2肠炎型急性胃肠炎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最普通的临床型,典型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发热,婴幼儿占优势。腹泻为黄水样便、粘液便,重者可出现血便,腹泻每日3次~10次,可持续1周~2周。发热为骤起发热,38℃~40℃,常在发病后4d~5d恢复至正常,或持续几周的低热。可伴有腹痛和呕吐。
6.1.2.3类阑尾炎型。又称末端回肠炎型。突然发热,右下腹痛或压痛,可伴腹泻或无腹泻。6.1.2.4关节炎型。关节炎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最常见的肠外型疾病,常见于成人,女性居多,关节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关节囊液渗出。关节炎发病频率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3
SN/T2068—2008
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胸锁关节和骼关节。典型病例是关节发病一个接一个地相继出现。
6.1.2.5结节性红斑型。结节性红斑或多形性红斑多在肠炎后感染1周~2周出现,但也有部分缺乏胃肠症状,结节部有压痛、痒感和灼烧感,数周内红色结节形成斑块状,此症女性居多,约占80%。常见部位为腿的前部,其次为前臂。6.1.2.6其他肠外型感染。较少见,主要有败血症型,心肌炎、骨髓炎、脑膜炎、肺炎、肝炎、尿路感染、虹膜炎、结膜炎、咽喉炎、蜂窝组织炎、胆道感染、淋巴结炎和皮肤化脓症等6.1.3实验室检验结果
6.1.3.1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和革兰氏阴性球杆菌。6.1.3.2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常上升,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6.1.3.3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6.1.3.4细菌分离培养。在急性感染病人检材中可分离出该菌,但在出现合并症时常从病人粪便中消失。但此时病人血清中出现高滴度抗体。发现有毒力时,表明该菌株可致病。6.1.3.5血清抗体检验。取急性病人发病后一周左右的血清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如发现凝集素滴度在80倍以上时,可作为诊断依据。早晚期双份血清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时,可作为确诊依据。6.2判定结果
6.2.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疑似病例6.2.1.1具有发热和腹泻的病人,尤其是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或含粘液,腹泻每日3次~10次,可持续7d~14d,短期高热到持续几周的低热不等的病人。6.2.1.2先有腹部症状,然后出现肺部感染等肠外型感染的病人。6.2.1.3有腹痛和疑似阑尾炎的病人。6.2.1.4关节炎或结节性红斑的病人,如果同时出现腹部症状或不久前出现发热和腹泻等6.2.1.5表现为黄疽但黄疽前期有发热、关节痛和皮疹,黄疽出现于发热和中毒症状的高峰期,疼痛局限于脐周和右髂窝部,有腹泻等症状6.2.2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确诊病例6.2.2.1符合6.2.1,且从病人标本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2.2.2符合6.2.1,急性病人发病后1周左右的血清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发现凝集素滴度在80倍以上,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增长6.2.2.3在流行区内,经确认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密切相关,并排除其他疾病的疑似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6.2.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密切接触者在7d内与6.2.1和6.2.2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员。7疫情处置
7.1疫情报告
发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或疑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后,应在24h内按照《检验检疫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有关传染病疫情的保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报告,并填写《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7.2医学措施
7.2.1对病人实施隔离治疗或转送当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7.2.2对密切接触者从到达时算起实施不超过7d的随访观察7.3卫生措施
7.3.1预防
7.3.1.1作好三管一灭工作。
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水源,防止病原污染。7. 3. 1.2
注意饮食卫生
7.3.1.4日常生活中避免与感染动物接触SN/T2068—2008
厨房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处理家畜小肠等生肉后要注意用肥皂消毒手和指甲,并用流动水7.3. 1.5
冲洗。
密切接触病人者应勤洗手
作好疫区消毒、病人隔离以及传染病报告,患者排泄物及时消毒处理,患者调离饮食、护理和幼托工作。
7.3.1.8提醒相关单位和人员积极治疗或宰杀病畜,严防污染周围环境、水源和食物。7.3.2消毒
参见附录B。
监测和处理报告
统计、汇总监测数据。根据个案调查和爆发调查资料,分析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其他流行病学特征,预测流行趋势。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总结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经验,写成监测和处理报告。
SN/T2068—2008
体格检查和调查准备
隔离室;
体检床;
听诊器;
一体温计;
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
出人境人员传染病报告卡;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口岸监测点设施和物资准备
隔离服、帽子、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A.2采样的物资准备
普通冰箱和冰袋;
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干燥的容器;塑料围裙;
糖瓷便盆;
-5mL注射器;
酒精棉球和灭菌棉签;
螺旋式密封、已消毒、无抗凝剂的试管;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加有枸橡酸钠抗凝剂的试管;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加有EDTA·K2抗凝剂的试管;一离心机或水浴箱;
移液器;
0.5L或1L灭菌玻璃瓶;
食品采样袋。
A.3消毒的物资准备
一碘伏;
过氧乙酸;
漂白粉;
碳酸钠。
排泄物及
呕吐物
残余食品
及食物性
废弃物
感染者与
疑似感染
者的衣服
毛毯等
墙壁门窗
及交通
漂白粉
按吐泻量
的五分之
一加人药
量加盖作
加人水量
的1%作用
加万分之
五作用1h
漂白粉
澄清液
吐泻物两
倍5%溶
液搅勾后
加盖作用
5%溶液
30min~
两倍于食
物量的5%
溶液混合
作用2h
后弃去
液浸泡
溶液擦拭
溶液擦拭
3%溶液
喷雾或洗
刷作用
液浸泡
2.5%溶液
混合作用
2h后弃去
液擦拭
液擦拭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消毒方法
表B.1消毒方法
药物剂量、作用时间、使用方法二氯异氟
尿酸钠
液浸泡
液擦拭
液擦拭
液浸泡
0.2%溶液
混合作用
2h后弃去
加方分之
五作用1h
0.1%溶液
液擦拭
液擦拭
溶液喷雾
或洗刷作
用30min
2%溶液浸
泡30min
每升水加
10 mg有效
碘作用
浸泡(喷
雾)30min
福尔马林
环氧乙酸
薰蒸消毒
SN/T2068—2008
茂二醛
0.1%溶液
SN/T2068—2008
手与皮肤
塑料橡
胶制品
漂白粉
漂白粉
澄清液
1%溶液浸
泡30min
1%溶液浸
泡30min
3%浴液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喷雾作用
SN/T 2068-2008
2.5%溶液
表B.1(续)
药物剂量、作用时间、使用方法二氯异氰
尿酸钠
0.5%格液
0.5%溶液
0.2%溶液
洗2min
0.2%落液
0.1%溶液
0.2%溶液
溶液喷雾
作用2h
1%溶液
洗2min
2%溶液
福尔马林
环氧乙酸
薰蒸消毒
戊二醛
2%碱性
溶液浸泡
li10min
书号:155066·2-18935
定价:
—890 L/NS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Surveillance codes for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infection at entry-exit port2008-04-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SN/T2068—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80X12301/16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08年7月第一版
2008年7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18935
定价8.00元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2068—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承宁、朱海、景怀奇、杨泽、朱玉兰、林继灿、刘志明、叶立青、冯子力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1范围
出入境口岸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感染监测规程
SN/T2068—2008
本标准规定了出人境口岸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监测对象、监测内容和方法、结果判定、疫情处置和预防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出人境口岸对人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SN/T1560—2005出境船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yersiniosi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潜伏期4d~7d,病程为7d~21d。其症状与被感染者年龄相关。儿童常有发热、胃痛和腹泻。成人常呈隐性感染,但也可有右下腹腹痛和发热,症状在约21d后消失,后期有时可见皮肤结节或关节痛,并可持续数月。4监测对象
4.1出人境旅客及交通员工,重点是水样腹泻病人。4.2出人境口岸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4.3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
4.4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或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嫌疑的饮用水、可疑食品、有关动物、媒介昆虫和外环境。
5监测内容和方法
5.1信息收集
国外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ttp://who.int及《流行病学周报》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http://cdc.gov。国内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http://ciq.gov.cn及《国际传染病疫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疫情月报》和当地卫生部门的疫情信息。5.2日常监测
5.2.1监测点
发现国内外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时,应设立监测点。口岸监测点设施和物资准备参见附录A。
SN/T2068—2008
5.2.2监测方法
国内外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时,对来自疫区的出人境人员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监测。在口岸或相邻地区发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时,对口岸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以及相关场所的饮用水、可疑食品和外环境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5.3疫情监测
5.3.1个案调查
5.3.1.1发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疑似病人,通过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发病日期、临床症状及体征。5.3.1.2使用《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询问病人病史,调查病人发病前7d内的旅行史、接触史及饮食情况,推测可能受染的机会,分析传染源及传播途径。5.3.1.3调查密切接触者,登记名单和联系方式,了解接触者的基本情况和可能传播所及的范围5.3.2爆发调查
5.3.2.1发现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爆发时,立即了解临床症状及体征,统计病例数,对病人逐个进行个案调查,了解爆发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病例的主要人群分布特点。5.3.2.2通过资料统计分析描述疾病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特点,调查水源、饮食和环境卫生状况找出传染源,推断传播途径。
5.3.2.3调查密切接触者,登记名单,了解接触者的基本情况和可能传播所及的范围。5.4样本采集
5.4.1样本采集原则
5.4.1.1应采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疑似病人及该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的粪便以及可疑食品和饮用水作细菌分离培养,有脓肿的病人还应采集脓液;采集血液样本检查血常规和血沉,采集发病后药1周左右和恢复期的血液样本检查抗体。5.4.1.2粪便标本宜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应注意对冷藏食品的样本采集。5.4.1.3刮取直肠粘膜培养优于粪便培养。5.4.1.4需要进行流行病学监测与调查时,可适当采取水样、可疑食品和外环境样本。5.4.1.5采集样本时,应戴上乳胶手套和口罩。样本采集完毕,尽快消毒洗手。5.4.1.6需要了解相关动物与病媒昆虫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情况时,采集猪、狗、猫等家畜、鼠类和苍蝇、跳蚤等昆虫样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5.4.2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5.4.2.1粪便样本
5.4.2.1.1取一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干燥的容器并做好唯一性标识。5.4.2.1.2尽量使用座厕。指导病人将厨用塑料围裙挂在座厕后背上,将围裙体部置于座厕坐板上,使能更方便地获得粪便样本,但应避免尿液混合。尽可能多地将粪便样本采集到上述容器中(推荐采集到10mL以上).置4℃保存并于2h内送检。5.4.2.1.3如果没有座厕,可使用糖瓷便盆。指导病人使用将围裙体部置于便盆上(如果便盆经过高压消毒,也可不用围裙),使能更方使地获得粪便样本,但应避免尿液混合。5.4.2.1.4如果是使用了纸尿布且不会使用座厕的婴幼儿,可将塑料围裙沿着纸尿布边缘放人纸尿布中,如果放置得当,可使粪便和尿液的混合减到最少,从而获得一个较好的样本。5.4.2.1.5采样时没有厨用塑料围裙时.也可用其他等效材料代替。5.4.2.2直肠粘膜
用灭菌棉拭子沾取少量生理盐水小心插入直肠,沿着直肠壁刮取直肠粘膜样本,放灭菌试管中,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
5.4.2.3脓液
用灭菌棉拭子沿着脓肿肉芽壁刮取脓液样本,放灭菌试管中,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5.4.2.4血液样本
SN/T2068—2008
5.4.2.4.1取两支螺旋式密封、已消毒的试管做好唯一性标识,以无菌操作取10mL静脉血分置两支试管中,立即送检或制备血清送检。一支进行血常规检查,应预先加入EDTA·K2,加入血样后应充分混匀:一支制备血清检验抗体。5.4.2.4.2制备血清送检时,可用离心机离心;如果没有离心机,可将血样放于室温或36℃水浴箱中贮存,直到血样凝固释出血清,用移液器移取到另两支空的、已消毒并做好唯一性标识的螺旋口容器中送检。
5.4.2.4.3采集血样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时,取13mm×100mm试管一支,在2mL容量处刻上标记,加109mmol/L枸橡酸钠溶液0.4mL。以无菌操作采集静脉血后,取下针头,加血至刻度,旋转混合后尽快送检。
5.4.3水样本
5.4.3.1采集自来水时,先将水龙头彻底消毒,然后打开水龙头,放水5min以上,再用灭菌容器采集至少500mL水样,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5.4.3.2露天水于水面下10cm~15cm深处采集,流动水要采取靠岸边或水流中心处取水样。井水用已灭菌容器采集至少500mL水样,河湖水、泉水、游泳池水、污水至少采集100mL水样,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
5.4.4可疑食品样本
食物中毒剩余食物用无菌镊子或汤匙采取,放入无菌平Ⅲ内,若无剩余食品,可用灭菌棉拭子涂抹用过的盛食物的容器,放入无菌试管中送检。一般日常监测样品按GB/T4789.1一2003中第3章进行采样,置4℃保存并立即送检。
5.4.5环境样本
使用灭菌棉拭子,涂抹污染对象,然后放入灭菌试管中送检。5.4.6动物样本
5.4.6.1家畜样本
发现家畜有腹泻时,取一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干燥并做好唯一性标识的容器采集尽可能多的粪便样本(推荐采集到10mL以上),置4℃保存并尽快送检5.4.6.2鼠类和昆虫样本
鼠类和昆虫样本采集遵照SN/T1560—2005中5.2要求进行。6结果判定
6.1判定依据
6.1.1流行病学资料
6.1.1.1家畜家禽接触史。
6.1.1.2与患者和感染人群接触史。6.1.2临床表现
6.1.2.1潜伏期4d~7d。
6.1.2.2肠炎型急性胃肠炎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最普通的临床型,典型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发热,婴幼儿占优势。腹泻为黄水样便、粘液便,重者可出现血便,腹泻每日3次~10次,可持续1周~2周。发热为骤起发热,38℃~40℃,常在发病后4d~5d恢复至正常,或持续几周的低热。可伴有腹痛和呕吐。
6.1.2.3类阑尾炎型。又称末端回肠炎型。突然发热,右下腹痛或压痛,可伴腹泻或无腹泻。6.1.2.4关节炎型。关节炎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最常见的肠外型疾病,常见于成人,女性居多,关节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关节囊液渗出。关节炎发病频率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3
SN/T2068—2008
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胸锁关节和骼关节。典型病例是关节发病一个接一个地相继出现。
6.1.2.5结节性红斑型。结节性红斑或多形性红斑多在肠炎后感染1周~2周出现,但也有部分缺乏胃肠症状,结节部有压痛、痒感和灼烧感,数周内红色结节形成斑块状,此症女性居多,约占80%。常见部位为腿的前部,其次为前臂。6.1.2.6其他肠外型感染。较少见,主要有败血症型,心肌炎、骨髓炎、脑膜炎、肺炎、肝炎、尿路感染、虹膜炎、结膜炎、咽喉炎、蜂窝组织炎、胆道感染、淋巴结炎和皮肤化脓症等6.1.3实验室检验结果
6.1.3.1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和革兰氏阴性球杆菌。6.1.3.2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常上升,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6.1.3.3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6.1.3.4细菌分离培养。在急性感染病人检材中可分离出该菌,但在出现合并症时常从病人粪便中消失。但此时病人血清中出现高滴度抗体。发现有毒力时,表明该菌株可致病。6.1.3.5血清抗体检验。取急性病人发病后一周左右的血清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如发现凝集素滴度在80倍以上时,可作为诊断依据。早晚期双份血清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时,可作为确诊依据。6.2判定结果
6.2.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疑似病例6.2.1.1具有发热和腹泻的病人,尤其是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或含粘液,腹泻每日3次~10次,可持续7d~14d,短期高热到持续几周的低热不等的病人。6.2.1.2先有腹部症状,然后出现肺部感染等肠外型感染的病人。6.2.1.3有腹痛和疑似阑尾炎的病人。6.2.1.4关节炎或结节性红斑的病人,如果同时出现腹部症状或不久前出现发热和腹泻等6.2.1.5表现为黄疽但黄疽前期有发热、关节痛和皮疹,黄疽出现于发热和中毒症状的高峰期,疼痛局限于脐周和右髂窝部,有腹泻等症状6.2.2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确诊病例6.2.2.1符合6.2.1,且从病人标本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2.2.2符合6.2.1,急性病人发病后1周左右的血清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发现凝集素滴度在80倍以上,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增长6.2.2.3在流行区内,经确认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密切相关,并排除其他疾病的疑似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6.2.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密切接触者在7d内与6.2.1和6.2.2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员。7疫情处置
7.1疫情报告
发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或疑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疫情后,应在24h内按照《检验检疫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有关传染病疫情的保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报告,并填写《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7.2医学措施
7.2.1对病人实施隔离治疗或转送当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7.2.2对密切接触者从到达时算起实施不超过7d的随访观察7.3卫生措施
7.3.1预防
7.3.1.1作好三管一灭工作。
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水源,防止病原污染。7. 3. 1.2
注意饮食卫生
7.3.1.4日常生活中避免与感染动物接触SN/T2068—2008
厨房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处理家畜小肠等生肉后要注意用肥皂消毒手和指甲,并用流动水7.3. 1.5
冲洗。
密切接触病人者应勤洗手
作好疫区消毒、病人隔离以及传染病报告,患者排泄物及时消毒处理,患者调离饮食、护理和幼托工作。
7.3.1.8提醒相关单位和人员积极治疗或宰杀病畜,严防污染周围环境、水源和食物。7.3.2消毒
参见附录B。
监测和处理报告
统计、汇总监测数据。根据个案调查和爆发调查资料,分析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其他流行病学特征,预测流行趋势。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总结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经验,写成监测和处理报告。
SN/T2068—2008
体格检查和调查准备
隔离室;
体检床;
听诊器;
一体温计;
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
出人境人员传染病报告卡;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口岸监测点设施和物资准备
隔离服、帽子、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A.2采样的物资准备
普通冰箱和冰袋;
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干燥的容器;塑料围裙;
糖瓷便盆;
-5mL注射器;
酒精棉球和灭菌棉签;
螺旋式密封、已消毒、无抗凝剂的试管;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加有枸橡酸钠抗凝剂的试管;螺旋式密封、已消毒、加有EDTA·K2抗凝剂的试管;一离心机或水浴箱;
移液器;
0.5L或1L灭菌玻璃瓶;
食品采样袋。
A.3消毒的物资准备
一碘伏;
过氧乙酸;
漂白粉;
碳酸钠。
排泄物及
呕吐物
残余食品
及食物性
废弃物
感染者与
疑似感染
者的衣服
毛毯等
墙壁门窗
及交通
漂白粉
按吐泻量
的五分之
一加人药
量加盖作
加人水量
的1%作用
加万分之
五作用1h
漂白粉
澄清液
吐泻物两
倍5%溶
液搅勾后
加盖作用
5%溶液
30min~
两倍于食
物量的5%
溶液混合
作用2h
后弃去
液浸泡
溶液擦拭
溶液擦拭
3%溶液
喷雾或洗
刷作用
液浸泡
2.5%溶液
混合作用
2h后弃去
液擦拭
液擦拭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消毒方法
表B.1消毒方法
药物剂量、作用时间、使用方法二氯异氟
尿酸钠
液浸泡
液擦拭
液擦拭
液浸泡
0.2%溶液
混合作用
2h后弃去
加方分之
五作用1h
0.1%溶液
液擦拭
液擦拭
溶液喷雾
或洗刷作
用30min
2%溶液浸
泡30min
每升水加
10 mg有效
碘作用
浸泡(喷
雾)30min
福尔马林
环氧乙酸
薰蒸消毒
SN/T2068—2008
茂二醛
0.1%溶液
SN/T2068—2008
手与皮肤
塑料橡
胶制品
漂白粉
漂白粉
澄清液
1%溶液浸
泡30min
1%溶液浸
泡30min
3%浴液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喷雾作用
SN/T 2068-2008
2.5%溶液
表B.1(续)
药物剂量、作用时间、使用方法二氯异氰
尿酸钠
0.5%格液
0.5%溶液
0.2%溶液
洗2min
0.2%落液
0.1%溶液
0.2%溶液
溶液喷雾
作用2h
1%溶液
洗2min
2%溶液
福尔马林
环氧乙酸
薰蒸消毒
戊二醛
2%碱性
溶液浸泡
li10min
书号:155066·2-18935
定价:
—890 L/NS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标准计划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4453-2016 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SPA基因分型方法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 SN/T3698-2013 辐射骚扰测试系统期间核查方法
- SN/T4529.1-2016 供港食品全程RFID溯源规程第1部分:水果
- SN/T2268-2009 漆包线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4426-2016 出口食品加工卫生表面取样技术方法
- SN/T4454-2016 出口植物油中胆甾二烯、菜甾二烯、豆甾二烯、豆甾三烯含量的测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