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18:55:19
  • GB/T21714.3-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1714.3-2008

  • 标准名称:

    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4-24
  • 实施日期:

    2008-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3.22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DT IEC 62305-3:2006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32013
  • 页数:

    108页
  • 标准价格:

    56.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7-01
  • 计划单号:

    20051108-T-469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8-04-24
  • 起草人:

    李冬根、陈水明、谢琦、肖小军、刘新建、罗志毅、张晶魁、王庆海、罗新会、孙巍巍
  • 起草单位:

    中国电信湖南省电信公司、清华大学、天津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雷电 防护 建筑物 物理 损坏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GB/T21714—2008《雷电防护》分为4个部分,本部分为GB/T21714—2008第3部分。本部分规定了以下要求:通过采用雷电防护系统(LPS)来防止建筑物的物理损坏,避免LPS附近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引起的生命危险。本部分适用于:a)任意高度建筑物的LPS设计、安装、检查和维护;b0)对接触和跨步电压引起的人身危害提供保护措施。 GB/T 21714.3-2008 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GB/T21714.3-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
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Part 3 : Physical damage tostructures and life hazard
(IEC 62305-3:2006.IDT)
2008-04-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伤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利定义
4雷电防护系统(LPS)
4. 1 LPS 分类
4. 2 LPS 设计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钢结构的连续性4. 3
5外部防需装置
5.2接闪器
.5.3引下绒
接地装置
构件·
5.6 材料和尺寸
6内部防雷装置·
总测…
等电位连接·
6.3外部LPS的电气绝缘
7LPS的维护和检查
7. 1检查应用
7.2检查猩序
7.3维护
8关于接触和跨步电压引起人身伤害的防护措施8.1接触电压的防护措施
8.2跨步电玉的防护措施·
录A(规范性附录)接闪器的定位次
GB/T 21714.3—2008/1EC 62305-3:2006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进线电缆屏蔽层为防止火花所婆求的最小截面积附录C(资料性附录)引下线中雷电流的分配附录D(资料性附录)存在爆炸危险建筑物的LPS 加信息附录E(资料性附录)LPS 的设计、施工、维护和检查指南参考文献
CB/T21711—2008《需电防护》分为4个部分。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风险管理;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言
GB/T 21714.3-2008/IEC 62305-3:2006本部分为GB/T21714—2008的第3部分,等采用IEC62305-3:2006%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
筑物的物理损坏利生命危险》(英文版)。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荫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出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湖南省电信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冬根、陈水明.谢琦、肖小军、刘新建、罗志毅、张品魁、王庆海、罗新会、孙巍魏。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GB/T 21714.3--2008/IEC 62305-3:2006引
本部分针对建筑物内部及同用出于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物理损坏和生命危害提出保护措施对建筑物的物理损弃,最主要及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为需电防护系统(LPS>。LPS 通常由外部LPS和内部LPS构成
外部 LPS 的作用:
截收对建筑物的直击凿闪(使用接闪器);引导暂电流安全入地(使用引下线);分散需电流入地(使用接地极)。内部LPS通过进行等电位连接,或使外部LPS部件(定义见3.2)和建筑物内其他导电部件保持一定隔距(达到电气绝缘)来防建筑物内部出现危险火花,防止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的人身伤害采取的主要猎施:通过绝缘外露导体或增大壤表面电阻率,来诚小通过人体的电流!通过物理限制或替告标识,来减少出现危险的接触和跨步电压。在新建筑物的初始设计阶段,就应考虑I.PS的类型及安装位置,因而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电气导电元件。这样可使一体化装置的设计和施工变得简单,也能改善建筑物的儿何外观,同时,能以最小的投资提高LPS的效能。
为形或有效的接地网,需与大地连接及适当利用地基的钢结构,一且开始施工,这些就很可能无法实施了,因此,在工程的最早期,应考土壤电阻率和土壤特性。土壤电阻率对于地网设计是关键的,工影响建筑物的地基设计。为了以最小投资获得最大效益,L.PS的设计人员、安装人员、建筑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有必要进行定期协商。
如果需在现有廷筑物内加装新的 LPS,应保证 LPS 符合术部分的相关准则。另外,LPS 的类型和安装位置应考虑现有建筑物的特点,F
1范围
GB/T 21714.3
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
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2008/IFC 62305-3:2006
本部分提出了以下要求:通过采用雷电防护系统(LPS)来防山:建筑物的物理损坏,避免LPS附近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引起的牛命危险。本部分适用于
a)任意高度建筑物的LPS 设计、安装、检查和维护;b)对接触和跨步电压引起的人身危害提供保护措施。注1:对处于存在燥炸危险的建筑物内的LPS、其特殊要求正在研究中。附录E中的附加资料可作过遗便月,注2:LPS不对建筑物内电气电子系统由于过压引起的失效提供保护。CB/T21714.1一2C08针对这种情况有专门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71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惨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刷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2893.1—2004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ISO3864-1:2002,MOD)GB/T18802.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SPD)篇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IFC61643-12:2002,IDT)
GB/T21714,1-2008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IFC62305-1:2006,IDT)GB/T21711.2—2008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IEC62305-2:2006,IDT)GB/T21714.4—2008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了系统(IEC62305-4;2006,IDT)-第10 部分:危险区域的分类
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一IEC 60079-10:2002
IEC60079-14.2002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区域内(矿山除外)的电气设备
IEC61241-10;2004在易燃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使用—一第10部分;对存在或可能出现易燃尘埃区域的分类
IEC61241-14:2004在易燃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使用--·-第14部分:选择和安装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714的本部分,3. 1
雷电防护系统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以减少某建筑物因雷击引起物理损坏的整套系统。注:由外部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威,3.2
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的一部分,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GB/T21714.3—2008/IEC 62305-3:20063.3
与受保护建筑物分离的外部LPSexternal LPS isolated from the structure to beprotected由接闪器和引下线组成的 LPS,其安装位置使雷电流通道与受保护建筑物没有任何接触。注:一个分离的LPS可避免LPS与建筑物之间出现危险火花。3.4
与受保护建筑物非分离的外部LPSexternal LPS not isolated from the structure to he protected由接闪器利引下线组成的LPS,其安装位置使雷电流通道可与受保护建筑物直接接触。3.5
内部防雷装置in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nLPS的一部分,山雷电等电位连接和外部LPS电气绝缘组成。3.6
接闪器air-ternination yste
外部LPS的一部分,用于色击的金属构件,如杆状接闪器、网格导线或悬链线。3.7
ndictoysystem
引下线down-con
分,将接闪器雷电流传导室
外部 LPS 的-
环形导体
nductor
一个回路的导体
周形技
围绕建筑物四
接地装置
外部 LPS 的
接地极
rmination system
,将雷电流
地装置
与引下线相连,分散雷电流。
和分散人地。
lectrode
通过它与大地直接相连,并将雷电济接地装置的
环形接地极
在建筑物四周的
earthing electrode
层或地表形成
分散人地
的接地极
earthing electrode
基础接地极
指地基的混凝十制箭或顾地在建筑物混凝土中用作接地极的其他导体。3.13
常规接地阻抗
conventional earth impedar
接地休电压蜂值与电流峰值的比值。通常两者峰值不会同时出现3. 14
接地装置电压earth-termination voltage接地装置与远方大地间的电位差。3.15
LPS的自然构件
natural component of LPS
不是为防雷而专门安装的导电部件,可用于 LPS,或在某些情况下,能具备 LPS 的一个或几个功能。注:自然构件包括:
自然接闪器:
自然引下线
自然接地板。
连接部件connecting component外部LPS的一部分,用于导体间连接或连接到金属装置。3. 17
固定部件fixing component
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外部LPS中的一部分,用于将LPS部件固定到受保护建筑物上。3.18
金属装置metal installations
受保护建筑物内部可延续的金属构件,可形成雷电流通道。例如:管道、楼梯、电梯扶手,升降机导轨、通风装置、加热或空调管道以及互联制筋等3.19
外部导体构件extermal condnctive parts出入受保护建筑物,接带部分雷电流的可延续的金属构件。例如:管道金属电缆、金属导管等。3.20
电气系统
asystem
装有低压供电都件及可能的电子部件的系统3.21
电子系统electronic system
装有敏感中部件的系统,例如
各等。
内部系统ra syse
建筑物内
气和电子系线
算机、接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和电力电子设雷电等电位连接(EB)lighntning equipontential
电邮件的LPS
连接至分离
等电位连接排o
onding
直接连接或通过浪涌保护器连接,可减小电流产生的电位差。为了防雷装置微等电连接,需要接地的金属装置、外部导电部件、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可与之连接
连接导体 bonding conduet
用于将分离导电部件与LPS进行连接的导体。3.26
互联钢筋interconnecled reinforcing steel混凝土建筑物内的钢结构,在电气上被认为是连续的3.27
危险火花dangerous sparking
由雷电引起的放电,可能会对受保护建筑物引起物理损坏3.28
separation distance
使两个导体之间不会出现危险火花的距离,GB/T 21714.3
-2008/IEC 62305-3:2006
浪通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种用来限制瞬时过电压和转移浪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3.30
测试接头test joint
用于电气测试和LPS部件测量的点。3.31
LPS 类型 class or LPS
根据设计中的雷电附护水平,用来标识I.PS分类的数字3.32
防雷设计人员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er能熟练进行 LPS 设计的专业人员。3.33
防蕾安装人员lightning protection installer能熟练安装 LPS 的人员。
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
储存固体爆炸性材料的建筑物或处于IEC 60079-10和 IEC61241-10中定义的危险区域的建筑物。4雷电防护系统(LPS)
4. 1LPS 分类
根据受保护建筑物的特性及凿电防护水平来定义LPS的特性。对应GJB/T21714.1—2008中定义的雷电防护水平,本部分定义了4类LPS(I~IV)(见表1),表 1雷电防护水平(LPL)和 LPS类型(见 CB/T 21714. 1—2008)之间的关系LPL
决定LPS特性分奖的参数:
a)LPS分类的决定性数据:
雷电参数(见GB/T21714.1—2008中的表3和装4)滚球半径,网格尺寸和保护角(见5.2.2);引下线新环形导体间的典型距离(见5.3.3);避免危险火花的隔距(见6.3):接地极的最小长度(见5.1.2)。b)LPS分类的非决定性数据:
等电位连接(见6.2);
接闪装置中金属板和金属管道的最小序度(见5.2.5);LPS的材料和使用条件(见5.5);LPS类型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见5.6):连接导体的最小尺寸(见6.2.2)。各类 LPS的性能见 GB3/T 21714,2—2008的附录 B。GB/T 21714.3-2008/IEC 62305-3:2006根据危险评估结果来选择所需的LPS类型(见GB/T21714.2-2008)。4.2LPS设计
如果LPS的设计、施工步骤能与受保护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步骤相互协调,则可以获得无论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最优的 ILPS 设计。特别地,建筑物术身的设计应利用建筑物内的金属部件作为LPS部件。
对现有建筑物,1,PS的类型和安装位置应考虑现有条件的限制。LPS 设计文本中应包含所有便丁其正确安装的信息,详细资料参见附录 E。4.3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钢结构的连续性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内部,如果垂直连接帮和水平连接带主要连接部分经过了焊接或进行其他可靠连接,可认为钢结构在电气上连续的。垂直连接带应焊接、夹接或搭接(重盏部分尺寸最少应为其首径的20倍)和绑扎或进行其他可靠连接。对新的建筑物,钢筋部件之间如何连接,应和施工人员,工程师进行合作,由设计人员或安装人员来确定。对使用钢筋握凝土(包括预制的、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模块》的建筑物,钢筋连接带的电气连续性可通过其最上部和地面之间的电气测量来确定。选择合适的测试仪表,测试直流电阻值应不大于0.2如果电阻值达不到募求或不能实施电气测量,则钢筋不应作为5.3.5中所提到的自然引下线。这时,建议采用外部引下线。预制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内,各相邻预制混凝,十模块问应建立电气连接。注:混凝土筋建筑物中,关于更多的钢结构连续性信息见附录 E。5外部防雷装置
5.1总则
5. 1. 1 外部 LPS 的应用
外部LPS用于截收建筑物的真击雷(包括建筑物侧面的闪络),将雷电流从雷击点引导人地。同时将雷电流分散人地,避免产生热效应或机损坏,以及在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地方产生危险火花。5. 1. 2外部 LPS 的选择
火多数情况下,外部LPS可固定到受保护建筑物上。当雷击点或通过雷电流的导线发生致热效应和爆炸效应,可能引起建筑物损环或建筑物内部损坏时(见附录 E),应考虑采用分离的外部 I.PS。常见的例子包括:采用易燃凝盖物的建筑物;采用易燃材料墙壁的建筑物;存在爆炸危险和火灾危险的区域。注:当预计因建筑物本身、内部物体及用途会发生变动,可能婆求改造LPS时,为方便态见,建议采用分离的外部LPS。
当建筑物内部敏感的物体要求降低引下线中需电流电磁脉冲产生的辐射电磁场时,可考虑采用分离的外部 LPS。
5.1.3自然构件的使用
永久保留在建筑物中或建筑物上,且不会发生变动的金属材料构成的自然构件(例如:五埃钢筋、建筑物金属钢架等)Ⅲ作为LPS部件。其他自然构件应视为附加在LPS上的部件。注:更多信息可参见附录E。
5.2接闪器
5.2.1总则 
安装设计适当的接闪器,能人火减少雷电流侵人建筑物的概率。接闪器可由以下任一部件组成: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杆状接闪器(包括独立支座);a)
悬链线;
网状导体,
本部分规定,所有类型的接闪器都应按5.2.2、5.2.3和附录A的要求进行安装。位于屋项的独立的杆状接闪器应互相连接,以利于分散雷电流,不允许采用具有放射性的接闪器。5.2.2位置
接闪幕应安装在建筑物的角上、暴露在外的点、边缘(特别是屋顶边缘)。接闪器的定位通常有三种方式:
保护角法;
滚球法;
网格法。
滚球法适用于任何场合
保护角法适用于外形简单的建筑物,但受到表2中所指出的接闪器商度的限制。网格法适用于对平百保护。
各种LPS的保护角大示滚球半怪和网格尺寸见表2。接闪器安装的详维资料见附录A。表
LPS类型
各种LPS的保护角大小、滚球半径和网格尺寸防护方法
滚球半径
网格良寸w
注1:LIS类型超出黑点时不能采川保护角法。此时,仅可采用液球法和网格法、注2:五为接闪器顶部与被保护区域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注3:h小于2m时,保扩角不会变化。5.2.3用于高层建筑防侧面闪络的接闪器保护角()
包下图
LPs等级
高于S0 m的建筑物,侧面可能会发生闪络,特别是表面的角、点及边缘。注:一胶来说,高层建筑物遭受的闪络中,侧面闪络仅占百分之几,且侧面的重电参数值比质部的小许多,因此侧面闪络的危险比较小。但是,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上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可能会被电流峰值较低的需电内所损坏。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为保护高层建筑的上部(大于建筑物高度的80%)及建筑物上安装的设备(见附录A),应安装接闪器。
建筑物上部的保护,同样可应用屋顶上接闪器的定位原则。此外,对高度超过120m的建筑物,超过120m并可能遭到损坏的所有部分应加以保护。5.2.4施工
与受保护建筑物非分离的LPS,其接闪器可按以下方式安装:如果屋顶由非易燃材料构成,则接闪器可安装在屋面上如果屋顶由易燃材料构成,应考总接闪器与易燃材料的间距。对没有钢筋支撑的茅草屋顶,隔距为0.15m就足够了。其他易燃材料与接闪器的距离应大于0.1 m。受保护建筑物的易燃部不应与外部LPS部件直按接触,也不应放在可能被雷电击穿的屋顶隔板下面(见5.2.5%。
施工时,还应考虑采用非易燃的隔板(例如:木板)时的情况。接闪器的发装位置应高于最大积水位量注:在屋顶上可能山现积永
5.2.5自然构件
下列构件可视为自然接问
根据5.1.3,建筑初!
内器或商
建筑物上的金属薄板,要求
覆盖在
名部分间具有永久的电气连续性(即通过针接、焊接接、卷边、合缝、钉或螺栓连接):如需重点考虑防击穿或下方易燃材料的引燃,金属薄板的厚度不小于表3所规定的值
如必须考虑防击穿和发热点等问题。金属
海板没有用绝缘材料灌盖。
薄板的厚度不小于表3所规定的值;接闪器中,金属薄板或金属管道的最小厚度材料
钳(木锈钢.镀锌铜)
防止击穿、热熔艾烧
b仅适用于可不防止身熟咨或燃燃的金属板。厚度t/mm
厚度ht/mm
)当非金属屋顶不在建筑物的受保护范围内时,非金属屋质下方的金属部分(构架,互联钢筋等)。b)
金属构件,例如:装饰品、栏杆、管道、栏杆覆盖层等,其藏面积不小于标准接闪器部件的规定值。
屋顶的金属管道和容器,其材料厚度和截面积符合表6要求。d)
输送易燃或易爆混合物的金属管道和容器,假设其材料厚度不小于表3中规定的:值,且击击e)
点处内部表面的温升不会造成危险(详细信息见附录E)如果厚度达不到求,管道和容器应集成安装到受保护建筑物中。如果法兰连接的密封垫圈为非金属材料,或法兰边没用其他方法适当连接,则输送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不应作为接闪器的自然构件注:薄的保护漆涂层、约1mm的沥青或0.5mm的PVC不应视为绝缘体。详细资料见附录F5.3引下线
5.3.1总则
为减少由于雷电流通过LPS引起损坏的概率,引下线的布放可按以下儿种方式从雷击点连接至GB/T 21714.3—2008/IEC 62305-3;2006大地:
有儿个并嵌雷电流通道存在;
电流通道的长度保持最小;
按6.2的要求,建筑物导电部件逃行了等电位连接,注 1:振端表 4,弓下线在地面横向连接和每隔 10 m20 m高度进行横向连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好方法引下线和环形导体的几何形状影响隔距(见6,3)。注2:应尽可能家的布放引下线,用环形导体等间弱相连,以識少危险火花的产生概率,并利于建筑物内部装皆的保护(见CB/T21714.4—2008)。在金属框架建筑物内及互联钢筋具有电气连续性的钢筋混慢土建筑物中可以实现这一点。
引下线之间,水孚坏形导体之间的典型问距见表4。附录C提供了雷电流沿引下线分配的豆多内容。5.3.2分离LPS的配置
如果接闪器位于多个(或:个)分离支续杆上(支撑杆不为金属材料或五联钢筋),每个支撑杆a)
至少应安装一根引下线。支撑杯为金属材料或互.联钢筋,则不需另外的引下线。如果接闪器为悬链线(或一根导线),则每一悬链支点至少需要一根引下线。)
个导线网格,则每一支撑线的末端至少需要一根引下线。如果接闪器形成了
5.3.3非分离 LPS 的配置
-个非分离 LPS,引下线的数量不应少于 2 根,且应分布在受保护建筑物的周围。引下线最好绕建筑物周边等间隔设置。引下线之间的典型距离在表1中给出。注: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与6,3中给出的距离有关,表4各类LPS的引下线之间以及环形导体之间的典型距离L.PS类型
引下线应尽可能沿建筑物暴露在外的墙角设置。5.3.4施工
典型距离/m
实践中,引下线安装后,将形成接闪器导体的延伸部分引下线应走直线垂直安装,以提供最短、最直接的入地路径。应避免形成环路:在无法避免的地方,应使距离 (导线上两点的隔距)及这些点之间的导线长度1(见图 1)符合 6. 3 的要求。XE
图1 引下线内的环路
即使引下线有绝缘层,也不应安装在沟槽中或下水管中GB/T 21714.3—2008/IEC 62305-3:2006注:沟槽中避气的影响会引起引下线严重腐蚀。因此,布放引下线时,应使引下线与沟槽及任-门窗之间的隔距符合 6.3的要求.
与受保护建筑物非分离的LPS,其引下线川按以下方式安装:如果壁为非易燃材料,引下线可安装在墙表面或墙内;如果墙壁为易燃材料,且雷电流通过时引起的温升不会对瑙壁产生危险,引下线可安装在增面上;
如果墙壁为易燃材料:且雷电流通过时引起的温外会对墙壁产生危险,安装引下线时,应保证引下线与墙壁间的距离始终大于0. 1 m。安装支架与墙壁接触。当引下线与易材料间的距离不能保证大于 0. 1 m 时,引下线的横截面不应小于 100 mmz。5.3.5自然构件
建筑物内下列构件可视为自然引下线:a)满足以下条件的金装置:
各部件间具有永久的电气续性,符合5.5.2的要求;尺寸(大小)至少等丁表6所规定的标准引下线的值如果管道法兰连接的密封垫为非金属树料或者法兰边没有用其他方法适当连接,则输送易燃或易爆混合物的管道不应用作引下线的自然构件。注 1:金属装受可以镀绝缘材料,电气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架结构的建筑物中的金属。注2:对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焖筋之间建立多个五联连按点很章要。同时,钢筋混炭土各五联连接点之间应用导线连接,这点同样重要,在安装期间,应将独立的弃部件进行相连(见附录E)注3:对预应力泥凝土,应注意由于雷电流或因与防雷系统相连可能会造成不可承受的机械影响。c)建筑物内互联的钢筋框架。
注4:如界建筑物内的金局握架或互联钢前被用作引下线,则不必使川环形导体。dl)满足下列条件的表面部件、用栏等:尺寸符合引下线要求(见5.6.2),金属薄板及金属管道厚度应不小于0.5mms垂直方向的电气连续性符合5.5.2的要求。注 5:更多的信息见附录 E,
5.3.6测试接头
接地系统连接时,每一引下线应预留一测试接头。自然引下线与基础接地体联合使用的情况除外。为便于测量,接头应能用工具打开:通带处于接通状态。5.4接地装置
5.4.1总则
将富电流(高频特性)分散人地时,为使任何潜在的过电斥降到最小,接地装置的形状和尺寸很重要。一般来说,建议采用较小的接地电阻(如果可能,低频测量时小于10Q)从防重观点来看,接地装置最好为单一、整体结构,可适用于任意场合(例如:防暂保护,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
接地装置应按6.2的要求连接
注1:不同材料的接地装凸相连,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腐蚀。6.4.2常用的接地装置
有两种基本类型的接地装置。
A型接地装置
包括安装在受保扩建筑物外,且与引下线相连的水乎接地极与垂直接地极。A 型接地装胃,接地极总数不应小于 2。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在引下线的底部,每个接地极的最小长度为:水平接地极为
垂直接地极(或倾斜)为0.5/。
其中,11为水平接地极的最小长度,见图2。对组合(垂直或水平)接地极应考虑总长度如果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小于10Q(为测量值,为避免干扰,测量频率应不为工频及工题的倍数),则可不考虑图2中的最小长度。注1:延长接地极可减小接地电阻,实践中,接地极最长可送60m注2:更详纠的资科参见附录T。[类等级
类等级
—IV类摩级
注:类型Ⅲ和IV与土爽电阻率无关。s
图2各种类型LPS的接地极的最小长度3000
5.4.2.2B型接地装置口
B型接地装置可以是建筑物外面且总长度至80%与土壤接触的环形导体成基础接地体。接地体可以是网状。
对环形接地体(或基础接地件
所在区域的半径不应小于1:
...(1)
其中,1按LPS类型(I、ⅡⅡ和分别表示在图2中。如果1大于r则应另外附加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或倾斜)接地体,且每个水平接地体的长度(2,)和垂直接地极的长度(t.)分别由下式给出:l=l-re
t (-/2
附加接地体的数量不应小于引下线的数量,最少为2个。附加接地体应在引下线的连接点处与坏形接地体相连,并尽可能进行多点等距离连接。5.4.3接地体的施工
.(2)
(3)
外部环形接地体(B型装置)的埋深至少为0.5m与外墙周围相隔约1m接地体(A型装置)顶部埋深至少为0.5m,并尽可能均勾分布,使土壤中的电气耦合效应最小。接地体的安装应便丁在施工中进行检查。接地体的类型利埋深应尽可能使腐蚀影响、土壤干燥和冰冻的影响减到最小,从而使接地电阻值保10
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持稳定。本部分认为垂直接地体处于冻十层的部分在结冰情况下是无效的。注:对垂直接地体,应在5.4.2.1和5.4.2.2中计算出的长度1的基础上,加上0.5m,对裸露的坚硬岩石,建议仅使用B型接地装置。对安装有电了系统或存在高火险的建筑物(见GB/T21711.2—2008),优先采用B型接地装置5.4.4自然接地极
满足5.6要求的混凝土地基中的互联钢筋或其他地下金属结构应优先作为接地极。当混凝上钢筋作为接地极时,应注意小心地进行互联,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机械裂纹。注1:对预应力混凝上,应考虑需电放电电流通过时的影狗,需电流放电可能会产生不可承受的机械应力注2:如果使用基础接地体,接地电阻可能会长时间的逐渐增大注3:更多内容参见附录E
5.5构件
I.PS构件应能承受需电流的电磁效应及可预见的意外应力而不被损坏。LPS构作可采用表5的标料及其他具有同等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防腐蚀性能的材料注:非金属材料构件可用于防声部件的固定。PS材料及使用条件
热镀锌钠
不锈钢
作为涂层
作为涂)
不适用
不适用
土中国
学环境中
在低浓度萌化
物和氧化物中
在高浓度硫酸
盐环境中,适用
增人的原固
硫化物
有机物bzxz.net
高浓度氨化物
高浓度氨化物
碱性土
酸性土场
可能会因与下列
材料电流翡合而
不锈钢
特殊情况下应考虑抗腐蚀要求(见附录E)注1:该表仅作般性参表
注2:绞线比条状导线更睿易由于魔蚀而损坏。而且教钱在出入十壤的地方容易被损坏,这也是建议土壤中不使川镀锌钢绞线的原因
注3:在粘土层和潮湿的土壤中,镀锌钢可能被腐例注4:由于混凝土外面的钢容易被膚蚀,混凝土中的镀锌钢不应进人土壤,注5:某些情况下,镀锌钢与钢筋接触,可能会引起混凝土损坏,注6:出于坏境考虑,土囊中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铅材料,5.5.1
接闪器与引下线应牢固固定,在出现电动力、意外的机械力(例如:振动、积雪滑移和热膨胀等)时,不会使导线断裂或松脱(见GB/T21714.1-2008附录D)。5.5.2连接
导线上的接头数应尽可能少。连接应牢靠,可通过钉接、焊接、夹接、折弯、缝焊、螺钉或螺栓连接,GB/T 21714.3—2008/IEC 62305-3:2006筋混凝土建筑物中,钢结构的连接应符合4.3的要求。5.6材料和尺寸
5.6.1材料
选择防雷部件的材料、尺寸时,应考虑建筑物或 LPS 被腐蚀的可能性。5.6.2 尺寸
接闪器导体、杠状接闪器、引下线的形状及最小横截面见表6。接地极的形状与最小尺寸见表7表 6接闪器导体,杆状接闪器,引下线的材料,形状及最小截面积材料
镀锡编1
斜合金
热镀锌
不锈钢>
实心带状
实心圆状
实心圆状3.4
实心带状
实心画状了
实心带状
实心状
实心带状
实心状
实心圆状
实心带状
实心圆状
实心圆状9.4)、)
实心带状”
实心测状”
实心可状
1)热镀或电镀层厚度最小为 1 (mm。最小截面积\un2
2)键层应光滑、连续:防锈层厚度至少为50 μmL最小原度 2 mms
直径8mmz
绞线每段的最小直径为1.7mm:
直径为 16 mm
最小厚度2 mm;
直径8mms
绞线每段的最小直径为1.7 mm
最小厚度3 mm
直径8 mn;
绞线每股的最小直径为1.7mm
最小厚度2.5mm;
径8mI:
数线每股的最小直径为 1. 7 mml直径为15 mm
最小厚度3.5mm;
直径 8 mm;
效毁每股的最小占径为1.7 1n
点径为16m
最小厚度2.5 mm;
直径8mn;
绞线每股的最小直径为 1.7 mm
直径为 16 mm
3)仅适用于杆状接闪器,实际应用中。在机碱应力(例如,风力)不积严重的地方,采用-根带有固定装置、育径为 10 mm,最长为1 的杆状接闪即可。4)仅适用于接地引人棒。
3)铬≥16%,镍25%,碳≤0.07%6)对预埋在混凝土内的不锈钢,剂/或与易燃材料直接接触的不锈钢如果为实心圆状,应将显小尺寸增大到78mm(直径 10 mm),实心带状则增大到 75 mm(最小厚度 3 mm)。7)在对机械强度不作要求的地方,50 mm2(直径8 nim)可减少到 28 mm2(直径6 mm),在这种情改下,应考虑减小加固点的间隔。
8)对实心带状和实心圆状,在需重点考虑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地方,应分别增加到60 mm2和78 mm29)当能量达 100 000 lJ/α 吋.为邀免熔化,最小截面积分别为:销 15 mm,铝 25 mm2,钢50 mm2,不锈射50 mm。参见附录 E。
表中的厚度,宽度和直径充许+10%。12
不锈钢?
绞线3
实心圆31
实心带状3
实心圆
续心板
骼状叛
链锌实心圆11,2
镀锌售状12
镀锌实心带状11
链锌实心板\”
镀锌格状板”
饲涤层实心画状1
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表7接地极材料、形状及最小尺寸最小尺小
接泄板
接地棒
裸群实心圆状5)
裸露或镀锌实心带状>0
镀锌绞线51.6
镀锌截而!
钧涤层实心圆状41
实心圆状
实心带状
50×50×3
接地导体
50 mm2
500×500
600×600
直径10mn
90 mm2
500X500
600×600
直径10 mm
直径10 mm
接地绞线直径 1.7 mm
直径8mm
厚度 2 mm
普壁厚度 2 nm
厚度2mm
横截面 25 mm×2 mm
最小网格长度为4,8m
肯壁厚2 mm
厚度3mm
横截面 25mm×2 mm
最小网格长度为 4. 8 m
99.9%铜涂层半径为 250 μm
厚度3amn
接地绥线直径1.7 mut
99. 9%谢绘层半径为 250 μm
厚度2mn
1)涂层应光滑、连续、有防锈层。对圆形材料,防锈层最小厚度为 50 μm;对扁平材料;防锈层最小厚度为70um.
2)镀锌前,钢管已进行螺纹礼碱如工,3)也可以镀锡。
4)铜涂层应与钢良好连接,
5)仪适用于完全埋人混凝土的情说。6)仅适用于当地基中自然钢结构至少每5 m进行正确连接的情况,7)铬≥16%,锦≥5%.钥≥2%,碳≥0.08%。6内防雷装置
6.1总则
当需电流流经外部LPS 或建筑物其他导体部分时,利用内部LPS可避免建筑物内出现危险火花。危险火花可能出现在外部LPS与其他以下部仆之间:金属装置:
内部系统:
与受保护建筑物相连的外部导体、导线。注1:具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内,出现火花会很危险。这时,需深取附如防护措施,这典措施正在考虑中(见附录E)。注2;关于内部系统的过良压防护。见 GB/T 21714,4—2008。采用以下方法可避免不同部件间出现危险火花:13
GB/T21714.3—2008/IEC 62305-3:2006按6.2的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或按6.3的要求,进行各部件间的电气绝缘。6.2等电位连接
6.2.1总则
将LPS与以下部件互联可实现等电位:建筑物的金属部件,
金属装置;
内部系统;
与建筑物相连的外部导体、导线。与内部素统等电位连接后,应考部分告电流可能会流人内部系统面产生的影响互联方法:
在自然连接不能获得更气年续连的地方,采用连接导线;在用导线进行直接产拉
行的地方,采用浪涌保护器(SPD)。实现等电位连接的方恶很重要,由于各方的要求有可力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
员或管理部门进行讨论
SPD的安装应便于以后格查。
注:在系统设计时应考LPS安装后,安保护建等电位连接。
金属装置的等电位连接
对分离的外部 I
能在地面!
任冲突,必须与通信网络的工作人员,电的金属框架可能会受到影响外部全属框架也需进行电位连接
对非分离的外部出,等电位连接可建立存以下位置在建筑物基接近地平面位置
人员很容易楼近并进行检
20m),如果相互间进行了互联,可当达不到绝
连接导线连接到连接排工
应与接地装置相连
安装多个
连接排
时(见6.
等电位连接尽可能线,连接线尽可能矩注:建筑物内导电部件连接后,不同连接排之间的连
应者虑部分雷电流生
人建筑物所产
连接排的施工与安装应能允许
寸于大型建筑物(般长度人于
的影响
间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见表8。线、连接
美排和接地装置之
自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见表9。内部金属装置和连接邦
表8连接排间连接排和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S
LPS类型
表9内部金属装置和连接排之间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LPS类型
截面积/mm
截面积/mm
在受保护建筑物内,如果气休管线或水管使用了绝缘部件,应该经水气供应商同意后,绝缘部件间采用SPD进行桥接。
SPD应满足如下要求:
GB/T21714.3—2008/IEC 62305-3:2006「类测试;
Impk.k.I为流经外部LPS部件的雷电流(见附录C);保护电压等级低于部件间绝缘的冲击耐受水平:其他特性符合GB/T18802.12—2006。6.2.3外部导电部件的等电位连接对外部导电部件,等电位连接应尽可能在靠近建筑物人口位置实施。连接导线应能承受流经的部分雷电流1(电流大小按GB/T21714.1-2008附录E计算)。如果不允许直接连接,则使用以下特征的SPD【类测试
1mpI,L为流经外部导电部件的击电流(见GB/T21714.12008附录F)保护电压等级应U低于部件间绝缘的冲击耐受水平:其他特性符合G
2.122006。
F不需安装LPS时,可使用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GT21714.2—2008提供了注:在要求递行等电位连接
品安装
在何种情况下不
S的村
内部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必须按6.2.2
.2b)进
行等电位连接
如果内部系统的导我有屏敲层·或布放存录B)。
注:屏截层与管延Q度时,可能会因与导线
在金属管道内,则只需与屏蔽层和管道进行连接(见附连设备的过函而不可避免地引起故障,对这类设备的保护参见GB/T如果内部系统
线没有屏蔽层
设放在金属管道内,则必须
顾通过SPD连接。
在TN 系统中,PE
和PEN导线应直接到LPS或通过
SPD连接到PS
SPP均应具有与
连接导线和
只所的相同特性
如果要求对内部系统进行防过压保护SPD也应符合GBT2171
14.4—2008中第7章要求。
6.2.5与受保护建物相连线路的等电位连接电力线路、通信
每条线路的所有
上。在TV系统中,P
活的等电位连接接6.2.3的受求进行帮应直接相连或通过
SPD相连
带电导线只能通过SPD连接到连接排N导
如果线路有屏蔽层或教
T连接到连接排
直接或通过
金属管道内,屏蔽层和管道应进行连接。如果屏层或管道的截面积Se
不小于附录B估算的最小值?
则不需进行等电位连接
电缆屏蔽层或管道的等电位维接应在靠近进入建筑物的位置进行。连接导线及SPD应具有与62.3所指的相同特性如果内部系统需进行浪涌保扩,SPD协调保护\应符合GB/T21714.4—2008中第7章的要求。注:在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但不需安装 LPS附可伸用低压出气装登的接地装置。GB/T 21714. 2—2008提供了在何种情况下,不需安装 1.PS 的相关资料外部LPS的电气绝缘
接闪器之间、引下线和建筑物的金属部件、金属装置及内部系统间的电气绝缘可以通过使每各部分之间的距离d大于隔距:来实现,其中:s=
式中:
取决于所选择的LPS类型(见表10);取决于流经引下线的實电流(见表11):(4)
GB/T 21714.3—2008/IEC 62305-3; 2006k
取决于电气绝缘材料(见表12):接闪器或引下线上,需考虑隔距的点到最近等电位连接点的长度,m。表10外部LPS的绝缘
L.PS类型
而和N
表 11 外部 LPS的绝缘一
引下线的效目
3根和3根以上
3根和3根以上.5X5的网格接闪系统的连续金属薄板系数k:的值
系数k的值
详细值(见表 C, 1)
注:如每一接地极其有相同的接地电阻值,则对B型接地装骨和A型接地装罩均适用。如果单一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明显不同,则。=1
表12外部LPS的绝缘
钢筋混凝土,砖瓦
注1:当有多种绝缘材料串接时,值取各种材料中较低的值。注2:其他绝缘材料的使用正在考虑中。系数km的值
当线路或外部导电部件与建筑物连接时,必须保证在建筑物人口处进行等电位连接(直接相迹或通过 SPD 相连)。
金属材料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混凝土框架电气连续,互联时,则不需考虑隔距要求。7 LPS 的维护和检查
7.1检查应用
,通过检查,确定以下内容:
a)LPS设计符合本部分要求
b)LPS的所有部件状态正常,能实现设计功能,且没被蚀;c)所有新增加的服务设施或建筑已并入LPS系统。7.2检查程序
根据7.1,按以下顺序进行检查:在建筑物施工阶段,检查被理接地极;安装完成后:检查 LPS 的情况;调期性检查。检查周期应根据受保护建筑物的特性来决定,例如:腐蚀问题、LPS类型等,注:详纠资料见附录E.7。
建筑物改造或继修后,或建筑物遭受雷击后。16
周期性检查时,应重点检查以下项日;接闪器部件、导线和接头的劣化或被腐蚀情况;接地梭被魔蚀情视;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连接情况、等电位连接情况和固定情况。7.3维护
GB/T21714.3—2008/IEC62305-3:2006定期检查是IL.PS进行可靠性维护的基本条件。所有检查结果应通知业主,且业主应立即组织维修,
关于接触和跨步电压引起人身伤害的防护措施8.1接触电压的防护措施
某些情况下,即使LPS的设计和施工符合上述要求,在建筑物外面、邻近LPS引下线附近区域还是可能会对人身产生危害。
来取下列任一措施,可将危弈降低到河以容许的程度:a)诚少人接近的概率,或减少在筑物外停留的时间及接近引下载的时间;b)自然引下线由建筑物延伸的金属框架及建筑物内互联钢结构的几个刚柱构成时,保证自然引下线的电气连续性:
引下线3m范围内,L壤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km。注:一般来说,5 cm厚的青(或 15 cm 厚的砂>绝缘材料,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以上条件均不能满足,则可采取以下措施:将外露的引下线绝缘,使其具有100 kV、1.2/50一给出物理限制/或告警指示,减少人触摸引下线的概率。所有防护措施应符合有关标准。8.2跨步电压的防护措施
某些情况下,即使LPS的设计和施工符合上述要求,在建筑物外面,邻近LPS引下线附近区域还是可能会对人烹产生危害,
采取下列任措施,可将危害降低到可以容许的程度:a)引下线3㎡以内区域,人接近的概率很低且在危险区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引下线3m以内区域,土壤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k-mb)
注:一般来说,5 em厚的沥青(或15cm厚的砂弥)绝缘材料,可以满足这要求,如果以上条件均不能满足,则可采取以下措施:用网状接地装置实现等电位:
引下线附近3㎡范围内,给出物理限制和/或警告指示,减少接近危险区城的概率。所有防护措施应符合有关标准。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