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机械行业标准(JB) >>
- JB/T 6205-2007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机械行业标准(JB)】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7 18:17:32
- JB/T6205-2007
- 现行
标准号:
JB/T 6205-2007
标准名称: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8-28 -
实施日期:
2008-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48 MB
替代情况:
替代JB/T 6205-199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KSB、KSD、KSG、KSJ和KSY系列的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的各项要求,包括产品分类、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技术分级及订购和供货等。本标准适用于与SX、SK和SG系列实验用箱式、管式、坩埚式电阻炉配套的温控器。 JB/T 6205-2007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JB/T6205-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25.180.10
备案号:2172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2052007
代替JB/T6205—199.1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Temperature controllers of laboratory resistance furnaces2007-08-28 发布
200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品种和规格
4.2型号...
4.3外形尺寸..
4.4主要参数...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2对设计和制造的补充要求
5.3性能..
5.4安全.
5.5成套要求
试验方法。
-般规定.
绝缘电阻测量
介电强度试验
通电试验.
温升测量
控温精度测量
功率调节试验,
输出电压调节试验
主回路波形检查
保护系统检查.
检验规则和技术分级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订购和供货,
JB/T6205—2007
JB/T6205—2007
本标准代替JB/T62051992《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本标准与JB/T6205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前言”;
一增加了术语“晶闸管交流电力开关”、“晶闸管交流调功器”、“晶闸管交流调压器”、“控温精度”的英文词条;
一删除“5.2.4涂漆”中JB/Z146的引用,增加了具体内容;“5.2.5.6控温仪表”中修改了数字显示高度;一“7检验规则和等级划分”中“等级划分”修改为“技术分级”;在9.2“对包装的特殊要求”中修改了引用GB/T10067.4的条款。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电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超英。bZxz.net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2898—1981,JB/T6205—1992;—JB/T3118—1982,JB/T6205—1992。Ⅱ
1范围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JB/T6205-2007
本标准规定了KSB、KSD、KSG、KSJ和KSY系列的实验用电阻炉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的各项要求,包括产品分类、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技术分级及订购和供货等本标准适用于与SX、SK和SG系列实验用箱式、管式、埚式电阻炉配套的温控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094.1一1996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eqVEC60076-1:1993)GB1094.2—1996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eqvEC60076-2:1993)GB1094.3一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EC60076-3:2000,MOD)
GB1094.5一2003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IEC60076-5:2000,MOD)GB/T2900.23电工术语工业电热设备(GB/T2900.23—1995,neqEC60050-841:1983)GB/T402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GB/T40252003,IEC60073:1996,IDT
GB/T4026人机界面标志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GB/T4026—2004,IEC60445:1999,IDT)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eqvIEC60529:1989)GB4884绝缘导线的标记(GB4884—1985,eqvIEC391-72)GB7947导线的颜色或数字标识(GB7947—2006,IEC60446:1999,IDT)GB/T10066.1一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部分(EC60398:1999,Industrialelectroheating installations-General test methods,MOD)GB/T10067.1-2005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部分JB/T8195.7一2007间接电阻炉第7部分:SX系列实验用箱式炉间接电阻炉第8部分:SK系列实验用管式炉JB/T8195.8—2007
JB/T8195.92007
间接电阻炉第9部分:SG系列实验用埚式炉JB/T9329一199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晶闸管交流电力开关thyristora.cpowerswitch以随机或选择方式控制电路通断的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器。3.2
晶闸管交流调功器thyristora.cpowerregulator以周波数方式控制功率的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器。JB/T6205—2007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thyristora.cvoltageregulator以相位方式控制电压的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器,3.4
控温精度
temperaturecontrolaccuracy
温控器在接上按本标准规定的实验炉并通电达到实验炉的最高工作温度后控制控温点温度的能力4产品分类
4.1品种和规格
温控器按最高控制功率、执行器件和控制方式,分为五个品种和多个规格,具体的品种规格和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最高控温功率
品种代号
(KSB8)
(KSB12)
KSDD10
(KSD8)
(KSD12)
KSGD10
(KSG8)
(KSG12)
KSJD10
(KSJ8)
(KSJ12)
KSYD10
(KSY8)
(KSY12)
电源电压
220或380
220或380
注:表中打括号的品种规格为保留产品。2
执行器件
变压器和接触器
晶闸管交流
电力开关
晶闸管交流
调功器
接触器
晶闸管交流
调压器
控制方式
通断式
连接式
4.2型号
温控器的型号应按以下规定编制,其中的技术级别代号按7.4确定KS
企业代号
技术级别
最高温度,单位为℃
最高控制功率,单位为kW
单相电源
类型或特征代号
实验电阻炉温控器
型号中,类型或特征代号用字母B、D、G、J、Y表示。它们的含义如下:B一一执行器件为变压器和交流接触器的通断式控制;执行器件为晶闸管交流电力开关的通断式控制:D
G—执行器件为晶闸管交流调功器的通断式控制;J—执行器件为交流接触器的通断式控制;Y—执行器件为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连续式控制。最高温度用其值除以100,去掉小数后来表示。4.3外形尺寸
温控器推荐选用下列外形尺寸(宽×深×高):a)336mm×335mm×240mm
b)420mm×370mm×250mm
c)500mm×450mm×250mm
d)560mm×325mm×1000mm
e)760mm×560mm×1000mm
4.4主要参数
在企业产品标准中,对各个型号的温控器应列出以下各项内容:a)电源电压,单位为V;
b)电源相数;
c)电源频率,单位为Hz;
d)最高控制功率,单位为kW:
e)最高输出电压,单位为V;
f)最大输出电流,单位为A;
g)最高温度,单位为℃;
h)控温精度,单位为℃;
i)外形尺寸(宽×深×高),单位为mm×mm×mm;j)重量,单位为kg。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JB/T6205—2007
JB/T6205—2007
温控器应符合GB/T10067.1一2005中第5章的有关规定,当该标准规定与本标准有差异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5.2对设计和制造的补充要求
5.2.1总体设计
温控器可以单独成箱或与炉子连为一体。温控器上可由箱(台)体、框架及各种电气元器件和仪表等组成。温控器的设计应能确保各电气元件动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振动、磁场或电场不得相互影响各自的正常功能5.2.2箱(台)体
温控器一般为单独的箱(台)体,也可在炉子的底部或左、右侧与炉子连成一个整体。温控器的门或顶盖应有暗扣或内销,并能灵活转动,其开启角度不得小于90°,在开启过程中不应使电气元件和仪表受到撞击。
箱(台)体上对热电偶引出接线应单独开孔。5.2.3安装
温控器内安装的各个元器件和仪表应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安装。安装时必须按设计要求留有足够的拆修距离。其接触器、仪表等应分别根据需要设有适当的防振措施(例如:加装弹簧垫圈或适当厚的橡胶垫)。导线引出孔应有绝缘出线环。5.2.4涂漆
温控器漆膜表面不得有皱纹、流痕、针孔、气泡等缺陷。温控器的外表面漆膜应表面丰满、色彩鲜艳、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伤痕、修正痕迹和明显的机械杂质及斑痕等;温控器的内表面漆膜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C级温控器的外表面应为烤漆或环氧粉末喷涂等,如有特殊要求时(见9.2),可由供需双方商定。5.2.5电气系统
5.2.5.1电源
温控器的电源参数按表1的规定。5.2.5.2导线
温控器内的连接导线应接线正常、牢固,排列应整齐美观。导线截面积应按规定的载流量选择,单芯铜绝缘线一般不小于0.75mm2,多芯铜绝缘线一般不小于0.5mm2。接至各接头上的连接导线端部,一般应压有铜制裸压接线头。每根导线的中间不得有插接或焊接的过渡连接。
温控器内的绝缘导线标记应符合GB4884的规定。标记应用打号机打印,字迹应清晰耐久,以便使用和维修。
温控器内的导线颜色应符合GB7947的规定。5.2.5.3接线端子
温控器内的接线端子的识别和字母数字符号标志应符合GB/T4026的规定。5.2.5.4指示灯和按钮
温控器所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4025的有关规定。5.2.5.5印刷线路板
温控器所用的印刷线路板的制作及其元器件的焊接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2.5.6控温仪表
C级温控器应配备各温度指示精确度不低于0.25级,设定精确度不低于土0.5%,分辨率不低于1℃(不包括显示误差)的带有微处理器的数字显示程序控温仪表。数字显示应清晰可辨,其高度不宜低于15mm,仪表应备有外接插座,以便需要时可连接记录仪或打印机。B级和A级温控器应配备温度指示精确度不低于0.5级,设定精确度不低于土1%的温控仪表。4
JB/T6205—2007
当另有规定时(见9.2),A级温控器也可配备温度指示精确度为1级,设定精确度不低于土1%的温控仪表。
5.2.5.7电工仪表
温控器应配备必要的电压表、电流表,当有要求时(见9.2),也可配备其他的电工仪表,电工仪表的精确等级应不低于2.5级。
5.2.5.8超温控制系统
当有要求时(见9.2),温控器应配有超温控制系统。超温控制系统应符合JB/T8195.7、JB/T8195.8、JB/T8195.9—2007中5.2.6或5.2.7的有关规定。5.2.5.9变压器
KSB系列温控器配用的变压器应符合GB1094.1、GB1094.2、GB1094.3、GB1094.5中有关干式变压器的规定。
5.2.5.10其他的规定
根据需要,温控器内可设有与配套实验炉有关的其他控制装置,并在企业产品标准和(或)合同中作出相应的规定。
5.3性能
5.3.1绝缘电阻
温控器内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2。5.3.2介电强度
温控器内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接地)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2所规定的相应介电试验电压。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U≤60
601252505.3.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介电试验电压
温控器内各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接地)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额定绝缘电压U
U;≤300
3005.3.4温升
电气间隙
当温控器在额定条件下正常运行时,其各部位的温升不得高于表4的规定,肥电距离
JB/T6205—2007
铜母线接头
操作手柄
可能会触及的壳体
5.3.5控温精度
连接外部绝缘导线的接头
接触处无防蚀被覆层
接触处塘锡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铝母线接头
金属的
绝缘的
金属表面
绝缘表面
晶闸管表面
电器元件
单位:K
符合电器元件的各自标准
温控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控温精度按A、B、C技术分级应分别不超过土8℃、土3℃、土0.5℃。5.3.6功率调节
KSG系列温控器的功率调节范围应为0%~100%。5.3.7输出电压调节
KSB、KSY系列温控器的输出电压应能在设计最低工作电压到最高工作电压之间连续调节。5.3.8主回路波形要求
适用于阻性负载的KSG系列温控器,其主回路电压波形应无明显的缺口;适用于感性负载的KSG系列温控器,其主回路电压波形允许有不大于10℃的缺口,其电流波形在主回路接通时应无明显的冲击现象。
5.3.9保护系统性能
5.3.9.1过电流保护
KSG、KSY系列温控器应有过电流保护措施,其过电流指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3.9.2短路保护
温控器应有短路保护措施,以便当温控器发生短路后迅速断开电路,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5.3.9.3过电压保护
KSG和KSY系列温控器应有过电压保护措施,其过电压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3.10抗干扰性能
KSD、KSG和KSY系列温控器的设计,应保证它们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具有抗电网干扰、电磁场干扰和多台间相互干扰的功能。
对带有微处理器的温控器,其抗串模干扰、抗共模干扰等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4安全
5.4.1接地
温控器应有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应位于便于接地的位置,并与外壳可靠连接,接地导体截面积应符合表5的规定。
5.4.2外壳防护等级
温控器的外壳防护应不低于GB4208中IP31等级的要求。5.4.3联锁
根据需要,温控器应与实验电阻炉的炉门开启、超温控制系统等进行联锁,以防发生危害人身或设6
备安全的意外事故
相导体截面积S(Cu)
s≤16
16JB/T6205—2007
单位:mm2
接地导体的最小截面积(Cu)
注:当接地导体为别的金属材料时,须将其换算到铜的截面积后再选定5.5成套要求
在企业产品际准中应列出供方规定的温控器成套供应范围。其中包括:a)箱(台)体(包括控温仪表,执行元件等);b)变压器(适用于KSB系列);c)使用说明书:
d)备件(包括熔断器等)。
在企业产品标准中,应列出上述各项的具体内容,包括型号、规格和数量需方如对供方规定供应的项目有不同要求时,可按9.2提出。6试验方法
6.1一般规定
温控器的试验应方法应符合GB/T10066.1的规定和以下的补充规定试验时,对专用温控器应接上相应的专用实验炉。对标准温控器,所接箱式实验炉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温控器最高控制功率的70%~100%,其最高工作温度应与温控器的最高温度相当。测量用的实验炉应是经检验部门检验过的合格品、控温热电偶的使用应与实验炉正常工作时的测温条件相同,一般应带有保护套。
6.2绝缘电阻测量
用500V兆欧表接在温控器内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测量,对不能承受500V兆欧表电压的元器件应在测量前断开或短接6.3介电强度试验
介电强度试验在测量绝缘电阻后进行。介电试验电压是工频正弦波形,此电压施加在温控器正常工作时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之间,后者应连接在一起并接地介电试验电压应从表2所规定的电压值的一半开始,在10s内逐渐升至全值,然后保护1min,不得产生闪络或击穿现象:
不能承受上述介电试验电压的仪表和元器件应在试验前断开或短接6.4通电试验
试验时应把温控器接在其额定功率为温控器最高输出功率的50%~100%的电阻器上。在电源接通后,检查各电气元件和仪表的动作是否正常6.5温升测量
温升测量应在温控器正常运行至各部位温度达到热平衡后进行6.6控温精度测量
在实验炉达到其最高工作温度30min后,对控温热电偶的温度进行至少30min的连续跟踪监测,记录整个监测期间每个温度调节或波动周期的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取其中五个较大的最大值的平均值和五个较小的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得的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在上述跟踪监测期间应同时对控温热电偶的温度做每隔3min的定时记录,以求得该期间温度的平7
JB/T6205—2007
均值(为至少11个温度记录值的平均值)。上述测得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中的大值即为温控器的控温精度6.7功率调节试验
适用于KSG系列温控器。
在温控器接上本章规定的空载实验电阻炉并通电后,手动调节输出功率,使主回路电流表指示值从最小至最大,然后平滑减小至零。如此重复三次,应无异常现象。6.8输出电压调节试验
适用于KSB、KSY系列温控器。
在温控器接上本章规定的空载实验电阻炉并通电后,手动调节输出电压,其值应能在5.3.7规定的范围内调节。
6.9主回路波形检查
接通控制回路和主回路后,用示波器检查主回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其波形应符合5.3.8的要求。必要时对用于感性负载的温控器可拍摄主回路接通瞬间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照片。6.10保护系统检查
6.10.1过电流保护检查
适用于KSG和KSY系列温控器。
将温控器的过电流保护系统的过电流整定值设定到规定值,然后使主回路通过等于该整定值的电流,检查过电流保护系统能否正常动作。6.10.2短路保护试验
适用于KSG和KSY系列温控器。
人为造成主回路输出线路短路,这时,快速熔断器应熔断,温控器内各元器件不应有损坏。6.10.3过电压保护检查
适用于KRG和KRY系列温控器。
温控器的过电压来源于开关元器件的通断和过电流、短路保护的断开等。因此,该检查应与6.4、6.10.1和6.10.2的试验和检查同时进行,检查后的温控器内各元器件不得损坏。7检验规则和技术分级
7.1温控器的检验和技术分级应按GB/T10067.12005中第7章和以下各条规定进行。7.2温控器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以下各项:a)一般检查: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电强度试验;
d)通电试验:
e)输出电压调节试验(适用于KSB和KSY系列);f)过电流保护检查(适用于KSG和KSY系列);g)配套件的检查,包括型号、规格、出厂合格证件的检查;h)供货范围检查,包括出厂技术文件完整性的检查;i)包装检查。
7.3温控器的型式试验项目应包括以下各项:a)全部出厂检验项目(在型式试验条件下);b)功率调节试验(适用于KSG系列);c)温升测量;
d)保护系统检查;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172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2052007
代替JB/T6205—199.1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Temperature controllers of laboratory resistance furnaces2007-08-28 发布
200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品种和规格
4.2型号...
4.3外形尺寸..
4.4主要参数...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2对设计和制造的补充要求
5.3性能..
5.4安全.
5.5成套要求
试验方法。
-般规定.
绝缘电阻测量
介电强度试验
通电试验.
温升测量
控温精度测量
功率调节试验,
输出电压调节试验
主回路波形检查
保护系统检查.
检验规则和技术分级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订购和供货,
JB/T6205—2007
JB/T6205—2007
本标准代替JB/T62051992《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本标准与JB/T6205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前言”;
一增加了术语“晶闸管交流电力开关”、“晶闸管交流调功器”、“晶闸管交流调压器”、“控温精度”的英文词条;
一删除“5.2.4涂漆”中JB/Z146的引用,增加了具体内容;“5.2.5.6控温仪表”中修改了数字显示高度;一“7检验规则和等级划分”中“等级划分”修改为“技术分级”;在9.2“对包装的特殊要求”中修改了引用GB/T10067.4的条款。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电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超英。bZxz.net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2898—1981,JB/T6205—1992;—JB/T3118—1982,JB/T6205—1992。Ⅱ
1范围
实验电阻炉温度控制器
JB/T6205-2007
本标准规定了KSB、KSD、KSG、KSJ和KSY系列的实验用电阻炉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的各项要求,包括产品分类、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技术分级及订购和供货等本标准适用于与SX、SK和SG系列实验用箱式、管式、埚式电阻炉配套的温控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094.1一1996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eqVEC60076-1:1993)GB1094.2—1996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eqvEC60076-2:1993)GB1094.3一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EC60076-3:2000,MOD)
GB1094.5一2003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IEC60076-5:2000,MOD)GB/T2900.23电工术语工业电热设备(GB/T2900.23—1995,neqEC60050-841:1983)GB/T402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GB/T40252003,IEC60073:1996,IDT
GB/T4026人机界面标志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GB/T4026—2004,IEC60445:1999,IDT)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eqvIEC60529:1989)GB4884绝缘导线的标记(GB4884—1985,eqvIEC391-72)GB7947导线的颜色或数字标识(GB7947—2006,IEC60446:1999,IDT)GB/T10066.1一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部分(EC60398:1999,Industrialelectroheating installations-General test methods,MOD)GB/T10067.1-2005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部分JB/T8195.7一2007间接电阻炉第7部分:SX系列实验用箱式炉间接电阻炉第8部分:SK系列实验用管式炉JB/T8195.8—2007
JB/T8195.92007
间接电阻炉第9部分:SG系列实验用埚式炉JB/T9329一199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晶闸管交流电力开关thyristora.cpowerswitch以随机或选择方式控制电路通断的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器。3.2
晶闸管交流调功器thyristora.cpowerregulator以周波数方式控制功率的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器。JB/T6205—2007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thyristora.cvoltageregulator以相位方式控制电压的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器,3.4
控温精度
temperaturecontrolaccuracy
温控器在接上按本标准规定的实验炉并通电达到实验炉的最高工作温度后控制控温点温度的能力4产品分类
4.1品种和规格
温控器按最高控制功率、执行器件和控制方式,分为五个品种和多个规格,具体的品种规格和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最高控温功率
品种代号
(KSB8)
(KSB12)
KSDD10
(KSD8)
(KSD12)
KSGD10
(KSG8)
(KSG12)
KSJD10
(KSJ8)
(KSJ12)
KSYD10
(KSY8)
(KSY12)
电源电压
220或380
220或380
注:表中打括号的品种规格为保留产品。2
执行器件
变压器和接触器
晶闸管交流
电力开关
晶闸管交流
调功器
接触器
晶闸管交流
调压器
控制方式
通断式
连接式
4.2型号
温控器的型号应按以下规定编制,其中的技术级别代号按7.4确定KS
企业代号
技术级别
最高温度,单位为℃
最高控制功率,单位为kW
单相电源
类型或特征代号
实验电阻炉温控器
型号中,类型或特征代号用字母B、D、G、J、Y表示。它们的含义如下:B一一执行器件为变压器和交流接触器的通断式控制;执行器件为晶闸管交流电力开关的通断式控制:D
G—执行器件为晶闸管交流调功器的通断式控制;J—执行器件为交流接触器的通断式控制;Y—执行器件为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连续式控制。最高温度用其值除以100,去掉小数后来表示。4.3外形尺寸
温控器推荐选用下列外形尺寸(宽×深×高):a)336mm×335mm×240mm
b)420mm×370mm×250mm
c)500mm×450mm×250mm
d)560mm×325mm×1000mm
e)760mm×560mm×1000mm
4.4主要参数
在企业产品标准中,对各个型号的温控器应列出以下各项内容:a)电源电压,单位为V;
b)电源相数;
c)电源频率,单位为Hz;
d)最高控制功率,单位为kW:
e)最高输出电压,单位为V;
f)最大输出电流,单位为A;
g)最高温度,单位为℃;
h)控温精度,单位为℃;
i)外形尺寸(宽×深×高),单位为mm×mm×mm;j)重量,单位为kg。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JB/T6205—2007
JB/T6205—2007
温控器应符合GB/T10067.1一2005中第5章的有关规定,当该标准规定与本标准有差异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5.2对设计和制造的补充要求
5.2.1总体设计
温控器可以单独成箱或与炉子连为一体。温控器上可由箱(台)体、框架及各种电气元器件和仪表等组成。温控器的设计应能确保各电气元件动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振动、磁场或电场不得相互影响各自的正常功能5.2.2箱(台)体
温控器一般为单独的箱(台)体,也可在炉子的底部或左、右侧与炉子连成一个整体。温控器的门或顶盖应有暗扣或内销,并能灵活转动,其开启角度不得小于90°,在开启过程中不应使电气元件和仪表受到撞击。
箱(台)体上对热电偶引出接线应单独开孔。5.2.3安装
温控器内安装的各个元器件和仪表应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安装。安装时必须按设计要求留有足够的拆修距离。其接触器、仪表等应分别根据需要设有适当的防振措施(例如:加装弹簧垫圈或适当厚的橡胶垫)。导线引出孔应有绝缘出线环。5.2.4涂漆
温控器漆膜表面不得有皱纹、流痕、针孔、气泡等缺陷。温控器的外表面漆膜应表面丰满、色彩鲜艳、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伤痕、修正痕迹和明显的机械杂质及斑痕等;温控器的内表面漆膜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C级温控器的外表面应为烤漆或环氧粉末喷涂等,如有特殊要求时(见9.2),可由供需双方商定。5.2.5电气系统
5.2.5.1电源
温控器的电源参数按表1的规定。5.2.5.2导线
温控器内的连接导线应接线正常、牢固,排列应整齐美观。导线截面积应按规定的载流量选择,单芯铜绝缘线一般不小于0.75mm2,多芯铜绝缘线一般不小于0.5mm2。接至各接头上的连接导线端部,一般应压有铜制裸压接线头。每根导线的中间不得有插接或焊接的过渡连接。
温控器内的绝缘导线标记应符合GB4884的规定。标记应用打号机打印,字迹应清晰耐久,以便使用和维修。
温控器内的导线颜色应符合GB7947的规定。5.2.5.3接线端子
温控器内的接线端子的识别和字母数字符号标志应符合GB/T4026的规定。5.2.5.4指示灯和按钮
温控器所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4025的有关规定。5.2.5.5印刷线路板
温控器所用的印刷线路板的制作及其元器件的焊接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2.5.6控温仪表
C级温控器应配备各温度指示精确度不低于0.25级,设定精确度不低于土0.5%,分辨率不低于1℃(不包括显示误差)的带有微处理器的数字显示程序控温仪表。数字显示应清晰可辨,其高度不宜低于15mm,仪表应备有外接插座,以便需要时可连接记录仪或打印机。B级和A级温控器应配备温度指示精确度不低于0.5级,设定精确度不低于土1%的温控仪表。4
JB/T6205—2007
当另有规定时(见9.2),A级温控器也可配备温度指示精确度为1级,设定精确度不低于土1%的温控仪表。
5.2.5.7电工仪表
温控器应配备必要的电压表、电流表,当有要求时(见9.2),也可配备其他的电工仪表,电工仪表的精确等级应不低于2.5级。
5.2.5.8超温控制系统
当有要求时(见9.2),温控器应配有超温控制系统。超温控制系统应符合JB/T8195.7、JB/T8195.8、JB/T8195.9—2007中5.2.6或5.2.7的有关规定。5.2.5.9变压器
KSB系列温控器配用的变压器应符合GB1094.1、GB1094.2、GB1094.3、GB1094.5中有关干式变压器的规定。
5.2.5.10其他的规定
根据需要,温控器内可设有与配套实验炉有关的其他控制装置,并在企业产品标准和(或)合同中作出相应的规定。
5.3性能
5.3.1绝缘电阻
温控器内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2。5.3.2介电强度
温控器内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接地)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2所规定的相应介电试验电压。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U≤60
601252505.3.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介电试验电压
温控器内各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接地)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额定绝缘电压U
U;≤300
3005.3.4温升
电气间隙
当温控器在额定条件下正常运行时,其各部位的温升不得高于表4的规定,肥电距离
JB/T6205—2007
铜母线接头
操作手柄
可能会触及的壳体
5.3.5控温精度
连接外部绝缘导线的接头
接触处无防蚀被覆层
接触处塘锡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铝母线接头
金属的
绝缘的
金属表面
绝缘表面
晶闸管表面
电器元件
单位:K
符合电器元件的各自标准
温控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控温精度按A、B、C技术分级应分别不超过土8℃、土3℃、土0.5℃。5.3.6功率调节
KSG系列温控器的功率调节范围应为0%~100%。5.3.7输出电压调节
KSB、KSY系列温控器的输出电压应能在设计最低工作电压到最高工作电压之间连续调节。5.3.8主回路波形要求
适用于阻性负载的KSG系列温控器,其主回路电压波形应无明显的缺口;适用于感性负载的KSG系列温控器,其主回路电压波形允许有不大于10℃的缺口,其电流波形在主回路接通时应无明显的冲击现象。
5.3.9保护系统性能
5.3.9.1过电流保护
KSG、KSY系列温控器应有过电流保护措施,其过电流指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3.9.2短路保护
温控器应有短路保护措施,以便当温控器发生短路后迅速断开电路,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5.3.9.3过电压保护
KSG和KSY系列温控器应有过电压保护措施,其过电压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3.10抗干扰性能
KSD、KSG和KSY系列温控器的设计,应保证它们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具有抗电网干扰、电磁场干扰和多台间相互干扰的功能。
对带有微处理器的温控器,其抗串模干扰、抗共模干扰等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4安全
5.4.1接地
温控器应有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应位于便于接地的位置,并与外壳可靠连接,接地导体截面积应符合表5的规定。
5.4.2外壳防护等级
温控器的外壳防护应不低于GB4208中IP31等级的要求。5.4.3联锁
根据需要,温控器应与实验电阻炉的炉门开启、超温控制系统等进行联锁,以防发生危害人身或设6
备安全的意外事故
相导体截面积S(Cu)
s≤16
16
单位:mm2
接地导体的最小截面积(Cu)
注:当接地导体为别的金属材料时,须将其换算到铜的截面积后再选定5.5成套要求
在企业产品际准中应列出供方规定的温控器成套供应范围。其中包括:a)箱(台)体(包括控温仪表,执行元件等);b)变压器(适用于KSB系列);c)使用说明书:
d)备件(包括熔断器等)。
在企业产品标准中,应列出上述各项的具体内容,包括型号、规格和数量需方如对供方规定供应的项目有不同要求时,可按9.2提出。6试验方法
6.1一般规定
温控器的试验应方法应符合GB/T10066.1的规定和以下的补充规定试验时,对专用温控器应接上相应的专用实验炉。对标准温控器,所接箱式实验炉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温控器最高控制功率的70%~100%,其最高工作温度应与温控器的最高温度相当。测量用的实验炉应是经检验部门检验过的合格品、控温热电偶的使用应与实验炉正常工作时的测温条件相同,一般应带有保护套。
6.2绝缘电阻测量
用500V兆欧表接在温控器内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壳体之间测量,对不能承受500V兆欧表电压的元器件应在测量前断开或短接6.3介电强度试验
介电强度试验在测量绝缘电阻后进行。介电试验电压是工频正弦波形,此电压施加在温控器正常工作时不同带电体之间以及各带电体与金属之间,后者应连接在一起并接地介电试验电压应从表2所规定的电压值的一半开始,在10s内逐渐升至全值,然后保护1min,不得产生闪络或击穿现象:
不能承受上述介电试验电压的仪表和元器件应在试验前断开或短接6.4通电试验
试验时应把温控器接在其额定功率为温控器最高输出功率的50%~100%的电阻器上。在电源接通后,检查各电气元件和仪表的动作是否正常6.5温升测量
温升测量应在温控器正常运行至各部位温度达到热平衡后进行6.6控温精度测量
在实验炉达到其最高工作温度30min后,对控温热电偶的温度进行至少30min的连续跟踪监测,记录整个监测期间每个温度调节或波动周期的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取其中五个较大的最大值的平均值和五个较小的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得的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在上述跟踪监测期间应同时对控温热电偶的温度做每隔3min的定时记录,以求得该期间温度的平7
JB/T6205—2007
均值(为至少11个温度记录值的平均值)。上述测得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中的大值即为温控器的控温精度6.7功率调节试验
适用于KSG系列温控器。
在温控器接上本章规定的空载实验电阻炉并通电后,手动调节输出功率,使主回路电流表指示值从最小至最大,然后平滑减小至零。如此重复三次,应无异常现象。6.8输出电压调节试验
适用于KSB、KSY系列温控器。
在温控器接上本章规定的空载实验电阻炉并通电后,手动调节输出电压,其值应能在5.3.7规定的范围内调节。
6.9主回路波形检查
接通控制回路和主回路后,用示波器检查主回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其波形应符合5.3.8的要求。必要时对用于感性负载的温控器可拍摄主回路接通瞬间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照片。6.10保护系统检查
6.10.1过电流保护检查
适用于KSG和KSY系列温控器。
将温控器的过电流保护系统的过电流整定值设定到规定值,然后使主回路通过等于该整定值的电流,检查过电流保护系统能否正常动作。6.10.2短路保护试验
适用于KSG和KSY系列温控器。
人为造成主回路输出线路短路,这时,快速熔断器应熔断,温控器内各元器件不应有损坏。6.10.3过电压保护检查
适用于KRG和KRY系列温控器。
温控器的过电压来源于开关元器件的通断和过电流、短路保护的断开等。因此,该检查应与6.4、6.10.1和6.10.2的试验和检查同时进行,检查后的温控器内各元器件不得损坏。7检验规则和技术分级
7.1温控器的检验和技术分级应按GB/T10067.12005中第7章和以下各条规定进行。7.2温控器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以下各项:a)一般检查: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电强度试验;
d)通电试验:
e)输出电压调节试验(适用于KSB和KSY系列);f)过电流保护检查(适用于KSG和KSY系列);g)配套件的检查,包括型号、规格、出厂合格证件的检查;h)供货范围检查,包括出厂技术文件完整性的检查;i)包装检查。
7.3温控器的型式试验项目应包括以下各项:a)全部出厂检验项目(在型式试验条件下);b)功率调节试验(适用于KSG系列);c)温升测量;
d)保护系统检查;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 JB/T5729-1991 单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 JB/T6382.4-2007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9186-1999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
- JB/T9853-1999 向上式凿岩机
- JB/T10296-2001 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 JB/T7273.7-1994 内波纹手轮
- JB/T6382.2-2007 锥密封焊接式55°非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2967.2-2010 横截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 JB/T3771-2008 移动式压缩机底盘 技术条件
- JB/T6358-2006 带可换导柱可转位平底锪钻
- JB/T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
- JB/T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 JB/T6067-1992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 技术条件
- JB/T2858.3-1999 螺纹磨床 精度检验
- JB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