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J 08-58-1997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标准号:
DBJ 08-58-1997
标准名称: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06-12 -
实施日期:
1997-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上海市标准
Q7988672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
CONCRETESTRUCTUREREINFORCED
WITHCOLD-ROLLEDANDTWISTEDBARSDBJ08-58-97
1997年上海
上海市标准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CONCRETESTRUCTUREREINFORCED
WITH COLD ROLLED AND TWISTED BARSDBJ08-58-97
985672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1997年8月1日
1997年·上海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沪建建(97)第0526号
关于批准《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上海市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我委沪建设(92)第437号文下达的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要求,由同济大学主编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标准。该标准统一编号为DBJ08-58-97,自1997年8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由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同济大学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二日
主要符号
混凝土
冷轧扭钢筋
基本设计规定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免费标准bzxz.net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基本构造规定
般规定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冷轧扭钢筋的原材料质量
冷轧扭钢筋的质量
结构构件的质量
附录A: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系数表·
附录B:冷轧扭钢筋计算截面面积、计算强度和实际面积、实用计算强度对比表
附录C:每米板宽用冷轧扭钢筋配筋替换I级钢筋表附录D: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26)
1.0.1为了使冷轧扭钢筋在混凝土结构构件应用中贯彻执行国家和上海市技术政策,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上海地区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与施工。1.0.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以板类及中小型梁类受弯构件为主,当冷轧扭钢筋应用于其它受力较复杂的构件时,应通过结构试验,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证明安全后方可采用。1.0.4对处于有侵蚀介质、构件表面温度高于100℃,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构件设计与施工,尚应符合专门规范的规定。1.0.5本规程是对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4-92),在采用冷轧扭钢筋时的专门补充;本规程未涉及的内容,均按以上二本规范的规定执行。
主要符号
2.1材料性能
2.1.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材料性能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E。—混凝土弹性模量;
fek fe
femk fem
fth、f,
fyk、fy
冷轧扭钢筋弹性模量;
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0N/mm2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冷轧扭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冷轧扭钢筋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2.2作用和作用效应
2.2.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作用和作用效应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弯矩设计值:
-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按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V——剪力设计值;
o——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纵向冷轧扭钢筋受拉应力;
考虑裂缝宽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荷载长期效应组B-
合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
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
2.3几何参数
2.3.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几何参数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一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br、br
hr、ho
T形、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宽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直径;
截面高度;
截面有效高度;
T形或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高度;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计算跨度;
一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混凝土界限受压区高度;
A、A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构件截面面积;
2.4’计算系数及其它
2.4.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计算系数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3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度增大的影响系数;一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3材
3.1混凝土
3.1.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以及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值都应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执行。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也不宜大于C40。
3.2冷轧扭钢筋
3.2.1冷轧扭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Q235或Q215热轧圆盘条,按规定的工艺参数,经一次加工轧扁、扭曲呈连续螺旋状的冷强化钢筋。
图3.2.1冷轧扭钢筋及截面形式
b-截面最大宽度;t-截面厚度;L-节距标志直径(mm)
冷轧扭钢筋截面厚度、节距
截面厚度t(mm)
节距L(mm)
3.2.2冷轧扭钢筋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按表3.2.2条取用。
冷轧扭钢筋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3.2.2强度设计值
标志直径
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
3.2.3冷轧扭钢筋的符号以表示。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E
1.95×105
1.95×105
3.2.4冷轧扭钢筋主要用于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3.2.5在同一构件中,冷轧扭钢筋允许和I级、Ⅱ级、Ⅱ级钢筋混合使用。
4基本设计规定
4.0.1本规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规定,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度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4.0.2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可分下列两类:4.0.2.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4.0.2.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4.0.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应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4.0.4在同一构件中,当冷轧扭钢筋和I、Ⅱ、Ⅲ级钢筋混合使用时,在配筋计算中,冷轧扭钢筋占1/3或1/3以上时,应按本规程有关规定设计。
4.0.5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荷载设计值进行计算。
预制构件尚应进行运输、吊装时的验算。对现浇构件,必要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4.0.6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采用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控制构件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表4.0.6的允许值。4.0.7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按荷载的短期效应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的影响,控制最大裂缝不应超过表4.0.7的允许值。7
构件名称
梁板和楼梯
受弯构件的挠度允许值
使用要求
一般房屋
对室内装修要求较高房屋
最大允许挑度
(以计算跨度1。计算)
1。/200
1。/250
注:悬臂构件的挠度允许值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一般可按表中相应数量乘以2.0取用。
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最大允许值(mm)构件工作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
裂缝宽度最大允许值
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5.1正截面受弯承截力计算
5.1.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5.1.1.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5.1.1.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5.1.1.3混凝土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取抛物线加水平直线,当压应变e≤0.002时,应力与应变关系为抛物线;当>0.002时,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呈水平线,其极限压应变,取0.003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fom5.1.1.4钢筋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极限应变取0.01。5.1.2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可简化成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其高度可取等于按平截面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0.8,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可取为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5.1.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其强度设计值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应取0.37。5.1.4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1.4):M≤fembx(h。x/2) + f,A,(h。a,)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fembx = f,A, f,A,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尚应符合下列要求:x≤0.37h。
(5.1.4-1)
(5.1.4-4)
M-—弯矩设计值:
fem—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表2.1.4确定:巧、—冷轧扭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按本规程表3.2.2确定。
图5.1.4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1.5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图5.1.5),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情况计算:5.1.5.1当符合下列条件时
f,- A,≤fem'bih + ff·A,
则按宽度为b:的矩形截面计算;(5.1.5-1)
5.1.5.2当不符合公式(5.1.5-1)的条件时,计算中应考虑截面中腹板受压的作用,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M≤fembx(h. x/2) + fom(b: b)hi(h. hi/2)+fA(h。-a)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按下列公式确定:10
fom[bx + (b b)h,] = fA, f,A,(5.1.53)
按以上公式计算T形截面受弯构件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仍应符合公式(5.1.4-3)、5.1.4-4)的要求。b
图5.1.5T形截面受弯构件受压区高度位置a,x≤h,
b,x>hi
5.1.6T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表4.1.7所列各项中的最小值取用。
5.1.7在计算中考虑受压钢筋时,如不满足公式(5.1.4-4)的条件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5.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5.2.1矩形、T形和1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V≤o.25f.bh。
V≤o.2f.bh。
<6时,按直线内插法取用
(5.2.1-1)
(5.2.1-2)
V-—剪力设计值;
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截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5.2.2计算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4.2.2条~第4.2.9条进行。5.2.3承受均布荷载的中、小跨板类构件,一般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2.4计算受冲切承力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4.4.1条~第4.4.3条进行。5.2.5构件中不宜采用冷轧扭钢筋作为弯起钢筋和箍筋。配置时,在计算中不考虑其作用。
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6.0.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使用阶段应验算裂缝宽度。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所求得的最大裂缝宽度m不应超过表4.0.7规定的允许值6.0.2·在矩形、T形、I形和倒L形截面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考虑裂缝宽度的不均均性和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其最大裂缝宽度(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7℃+0.75 号)
0mx=2.1中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中按下列公式计算:0.65fk
(6.0.2-2)
当<0.4时,取中=0.4;当>1时,取中=1.0。以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冷轧扭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e按下列规定计算:
(6.0.2-3)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积At,取Ae=0.5bh+(b-b)hfo式中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按本规程第6.0.3条的规定计算;
-一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表面的特征系数,取=0.7。
6.0.3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下受弯构件纵向受拉冷轧扭筋的等效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Q7988672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
CONCRETESTRUCTUREREINFORCED
WITHCOLD-ROLLEDANDTWISTEDBARSDBJ08-58-97
1997年上海
上海市标准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CONCRETESTRUCTUREREINFORCED
WITH COLD ROLLED AND TWISTED BARSDBJ08-58-97
985672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1997年8月1日
1997年·上海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沪建建(97)第0526号
关于批准《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上海市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我委沪建设(92)第437号文下达的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要求,由同济大学主编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标准。该标准统一编号为DBJ08-58-97,自1997年8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由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同济大学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二日
主要符号
混凝土
冷轧扭钢筋
基本设计规定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免费标准bzxz.net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基本构造规定
般规定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冷轧扭钢筋的原材料质量
冷轧扭钢筋的质量
结构构件的质量
附录A: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系数表·
附录B:冷轧扭钢筋计算截面面积、计算强度和实际面积、实用计算强度对比表
附录C:每米板宽用冷轧扭钢筋配筋替换I级钢筋表附录D: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26)
1.0.1为了使冷轧扭钢筋在混凝土结构构件应用中贯彻执行国家和上海市技术政策,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上海地区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与施工。1.0.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以板类及中小型梁类受弯构件为主,当冷轧扭钢筋应用于其它受力较复杂的构件时,应通过结构试验,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证明安全后方可采用。1.0.4对处于有侵蚀介质、构件表面温度高于100℃,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构件设计与施工,尚应符合专门规范的规定。1.0.5本规程是对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4-92),在采用冷轧扭钢筋时的专门补充;本规程未涉及的内容,均按以上二本规范的规定执行。
主要符号
2.1材料性能
2.1.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材料性能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E。—混凝土弹性模量;
fek fe
femk fem
fth、f,
fyk、fy
冷轧扭钢筋弹性模量;
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0N/mm2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冷轧扭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冷轧扭钢筋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2.2作用和作用效应
2.2.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作用和作用效应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弯矩设计值:
-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按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V——剪力设计值;
o——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纵向冷轧扭钢筋受拉应力;
考虑裂缝宽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荷载长期效应组B-
合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
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
2.3几何参数
2.3.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几何参数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一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br、br
hr、ho
T形、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宽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直径;
截面高度;
截面有效高度;
T形或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高度;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计算跨度;
一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混凝土界限受压区高度;
A、A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构件截面面积;
2.4’计算系数及其它
2.4.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时,代表计算系数的符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3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度增大的影响系数;一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3材
3.1混凝土
3.1.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以及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值都应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执行。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也不宜大于C40。
3.2冷轧扭钢筋
3.2.1冷轧扭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Q235或Q215热轧圆盘条,按规定的工艺参数,经一次加工轧扁、扭曲呈连续螺旋状的冷强化钢筋。
图3.2.1冷轧扭钢筋及截面形式
b-截面最大宽度;t-截面厚度;L-节距标志直径(mm)
冷轧扭钢筋截面厚度、节距
截面厚度t(mm)
节距L(mm)
3.2.2冷轧扭钢筋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按表3.2.2条取用。
冷轧扭钢筋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3.2.2强度设计值
标志直径
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
3.2.3冷轧扭钢筋的符号以表示。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E
1.95×105
1.95×105
3.2.4冷轧扭钢筋主要用于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3.2.5在同一构件中,冷轧扭钢筋允许和I级、Ⅱ级、Ⅱ级钢筋混合使用。
4基本设计规定
4.0.1本规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规定,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度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4.0.2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可分下列两类:4.0.2.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4.0.2.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4.0.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应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4.0.4在同一构件中,当冷轧扭钢筋和I、Ⅱ、Ⅲ级钢筋混合使用时,在配筋计算中,冷轧扭钢筋占1/3或1/3以上时,应按本规程有关规定设计。
4.0.5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荷载设计值进行计算。
预制构件尚应进行运输、吊装时的验算。对现浇构件,必要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4.0.6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采用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控制构件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表4.0.6的允许值。4.0.7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按荷载的短期效应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的影响,控制最大裂缝不应超过表4.0.7的允许值。7
构件名称
梁板和楼梯
受弯构件的挠度允许值
使用要求
一般房屋
对室内装修要求较高房屋
最大允许挑度
(以计算跨度1。计算)
1。/200
1。/250
注:悬臂构件的挠度允许值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一般可按表中相应数量乘以2.0取用。
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最大允许值(mm)构件工作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
裂缝宽度最大允许值
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5.1正截面受弯承截力计算
5.1.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5.1.1.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5.1.1.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5.1.1.3混凝土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取抛物线加水平直线,当压应变e≤0.002时,应力与应变关系为抛物线;当>0.002时,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呈水平线,其极限压应变,取0.003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fom5.1.1.4钢筋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极限应变取0.01。5.1.2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可简化成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其高度可取等于按平截面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0.8,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可取为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5.1.3冷轧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其强度设计值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应取0.37。5.1.4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1.4):M≤fembx(h。x/2) + f,A,(h。a,)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fembx = f,A, f,A,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尚应符合下列要求:x≤0.37h。
(5.1.4-1)
(5.1.4-4)
M-—弯矩设计值:
fem—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表2.1.4确定:巧、—冷轧扭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按本规程表3.2.2确定。
图5.1.4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1.5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图5.1.5),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情况计算:5.1.5.1当符合下列条件时
f,- A,≤fem'bih + ff·A,
则按宽度为b:的矩形截面计算;(5.1.5-1)
5.1.5.2当不符合公式(5.1.5-1)的条件时,计算中应考虑截面中腹板受压的作用,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M≤fembx(h. x/2) + fom(b: b)hi(h. hi/2)+fA(h。-a)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按下列公式确定:10
fom[bx + (b b)h,] = fA, f,A,(5.1.53)
按以上公式计算T形截面受弯构件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仍应符合公式(5.1.4-3)、5.1.4-4)的要求。b
图5.1.5T形截面受弯构件受压区高度位置a,x≤h,
b,x>hi
5.1.6T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表4.1.7所列各项中的最小值取用。
5.1.7在计算中考虑受压钢筋时,如不满足公式(5.1.4-4)的条件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
5.2.1矩形、T形和1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V≤o.25f.bh。
V≤o.2f.bh。
<6时,按直线内插法取用
(5.2.1-1)
(5.2.1-2)
V-—剪力设计值;
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截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5.2.2计算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4.2.2条~第4.2.9条进行。5.2.3承受均布荷载的中、小跨板类构件,一般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2.4计算受冲切承力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4.4.1条~第4.4.3条进行。5.2.5构件中不宜采用冷轧扭钢筋作为弯起钢筋和箍筋。配置时,在计算中不考虑其作用。
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6.0.1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使用阶段应验算裂缝宽度。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所求得的最大裂缝宽度m不应超过表4.0.7规定的允许值6.0.2·在矩形、T形、I形和倒L形截面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考虑裂缝宽度的不均均性和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其最大裂缝宽度(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7℃+0.75 号)
0mx=2.1中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中按下列公式计算:0.65fk
(6.0.2-2)
当<0.4时,取中=0.4;当>1时,取中=1.0。以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冷轧扭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e按下列规定计算:
(6.0.2-3)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积At,取Ae=0.5bh+(b-b)hfo式中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按本规程第6.0.3条的规定计算;
-一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表面的特征系数,取=0.7。
6.0.3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下受弯构件纵向受拉冷轧扭筋的等效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
- DB13/T1144-2009 无公害果品 蜜梨
- DB13/T978-2008 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法(GTM)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DB53/T246.18-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病虫害预测预报
- DB53/T264.7-2008 苍源木薯种植综合标准 第7部分:木薯质量标准
- DB14/T513-2008 太原市绿色道路交通管理导则
- DB34/T1000-2009 泥鳅亲本选择与培育技术
- DB13/T921-2007 无公害果品 蜜梨生产技术规程
- DB13/T1145-2009 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DB34/T828-2008 尿液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DB11/T902-2012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制备及质量要求
- DB14/T2429—2022 春播玉米无覆膜旱作技术规程
- DB4209/T23——2021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孝感早蜜桃
- DB53/68-2008 珠宝玉石、贵金属饰品标签标识
- DB62/T1735-2008 白牦牛熟肉制品
- DB44/T362-2006 苦瓜种子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