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2 16:49:31
  • GB/T18851.1-200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8851.1-2005

  • 标准名称: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5-06-08
  • 实施日期:

    2005-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78.18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试验>>19.100无损检测
  • 中标分类号:

    机械>>机械综合>>J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SO 3452:1984,IDT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26531
  • 页数:

    16开, 页数:11, 字数:22千字
  • 标准价格:

    12.0 元
  • 出版日期:

    2005-12-01
  • 计划单号:

    20021012-T-604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5-06-08
  • 起草人:

    金宇飞、宓中玉
  • 起草单位:

    上海材料研究所、苏州美柯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验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无损 检测 渗透 总则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8851的本部分规定了材料和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和使用中实施渗透检测的方法通则,例如观场检测。本部分不涉及验收或拒收的等级,它们宜在另外的标准或有关各方的协议中规定。渗透检测适用于确定材料或工件的表面开口的不连续——例如重叠、折叠、裂纹(龟裂)、孔洞的裂继等的位置。渗透技术能适用于任何物理性质的材料,仅规定其表面对渗透过程是正常的非吸收体和相容的;参见6.1。 GB/T 18851.1-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18851.1-200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1CS19.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851.1--2005/ISO 3452:1984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Non-destructive testing-Penetrant testing-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ISO 3452:1984.IDT)
2005-06-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12-01实施
GB/T18851&无损检测诊透检测\分为5个部分: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
—第3部分:参考试块:
一第4部分:设备;
一第5部分:验证方法。
KAorKAca
CB/T18B51.1-—2005/IS0 3452:1984其中“第3部分:参考试块”发布时的标编专秘名称为GB/T18851-2002%无趣检测警谭检验标准试块》,经修改单的修改,标准编号和名称改为GB/T18851.3--2002%无揽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修改后的该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不变。本部分为(G3/T18851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S03452:1984《无损检测掺透检测总则》(英文
版)。
本部分等尚翻译I503453:1984.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推”一词改为“本部分\或\GB/T18851的本部分”;b)删国际标准的前言:
()在第2童中插人GB,T1.1→2000规定的引导。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B和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无摄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FC56)归口。本部分起草革旋:上海材料研究所、苏州美栅达探器材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宇飞、必中友。范围
GB/T 18851.1—2005/IS0 3452:1984无损检测漆透
第1部分:总则
1.1GB/T18851的本部分规定了材料和工件在工过程中和使用中实施渗透检测的方法通则,例观场检测。
1.2本部分不涉及验收或拒收的等级,它们宜在另外的标准或有关各方的协议中规定。1.3掺透检测适用于确定材料或工件的表面开口的不连续例如熏叠,折登、裂纹(龟裂)、孔润和裂缝等的位置。
渗透技术能适用于任何物理性质的材料,仪规定其表面对渗透过程是止常的非吸收体和相容的:参见6.1。
1.4在实施渗透检测时,若需对其进行验证,宜参照GB/T18851.5。注:CGB/T18851的本部分所适用的术语和定义由GB/T12604.3-2005/1SO12706,20004无报检测术语透检测\始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8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据断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送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5097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GB/T5097—1985,eqV1SO3059:1974)GB/T18851.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验证方法(ISO3453:1984,IDT)3原则
渗透检测有下述基本操作顺序:a)对材料或工件的表面进行预清洗和清除油污以作检测准备:b)将透剂施加在准备好的表面,并停留段时间,让渗透剂渗人该表面上开的不连续;)去除多余的渗透剂,们其方法必须确保渗透剂能滞留在不连续内;d)将显像剂施加在该表面,月的是为了吸出不连续内的渗透剂,以得到一个放大了的不连续的显示,
在适当够观察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测和评价;f)对检测过的表面进行清洗,如有必要,附加防阐蚀处理。宜注意的是,检测时的温度若与该渗透检测材料的规定不同,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4安全提示
4.1渗透检测技术可允许使用有毒的、易燃的和易挥发的材料,固而应遵循所用各种材料相关的适用1)GB/T5097-1985与IS()3050:1974相比,除了在文本结构方面存在翌异外,两者所述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本文引用G13/15097与引用ISO)3059 在技术上是等同的,另,[S0 3059+1974 自前已被IS03059:201所代替.而GB/T5097—1985也将裁B/T5097—2C05/IS03059.2001代替。GB/T 18851.1—-2005/IS0 3452:1984范围和预防措施。工作区域应充分通风和远离热源、明火和燃烧物。KAorKAca
4.2应注意养成这样的习惯,即保证不用眼睛言接对准未被过滤的来自紫外辐射源的韬射。应始终在安全的条件下工作,即紫外辐射源,无论是灯的体还悬分体部分都要经过过滤。(参GB/T5097)4.3应按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来使用渗透检测材料和设备。5谭检测材料的分类
5.1概述
渗透检测材料是根据被检材料或工件及其表面条件,以及根据所实施检测的条件等情况进行配制或选择的。
用于特定用途的互相相容的材料构成了组(称之为“系统”,见附录A),每组包括(部分或全部)崧透剂:
…去除剂
显像剂。
并以配方表中给出的数据表征((见附录B)。注1:构成一组透检测的材料不宣对被检材料或工件产生有害的影响。注2:用于表面预清恍的材料不把它看作是渗透检测材料。5. 2渗递剂
本部分适用的渗透剂,分为:
荧光渗透剂;
b)着色渗透剂;
e)两用(荧光/着色)漆透剂:
)特殊用途渗透剂。
5.3去除剂
去除剂分成:
a)水。
b)乳化翘:
1)亲油性乳化剂;
2)亲水性乳化剂。
c)液体状游剂。
5.4显像剂
显像剂有:
a)干粉。
b)悬浮或溶解于水中:
1)水悬浮;
2)水溶性。
)悬浮于非水挥发性溶剂中,
1)本叫燃的:
2)可燃的。
5.5渗透系统的分类
本部分将渗透系统分为:
按检测的方法分:
荧光渗透检测;
着色渗透检测:
,两用(荧光/着色)渗透检測。
--·按渗透剂的类型(去除多余渗透剂的方法)分·水洗型;
。后乳化型;
:溶剂去除型,
G#/T 18851.1—2005/ISO 3452:1984注1:不宜推论到同类型的各种游透检影材料,对于一种方法必须要完全可互换或有类似的敏度,不推荐将不间制造商生产的材料混合使用。当选排透材料树宜注意其功效,从而确保它们互相之问是相容的并可有效使用。
注2:荧光渗透检测不宜在着色渗透检测之后进行,除非该步骤是事先经鉴定认可的。注3建议制道商和用户双方都采用相同的分类系统。6检测条件
6.1材料的相容性
6.1.1对于被检材料,各种透检测材料应是相容的,另外特别要注意长期腐蚀问题。6,1.2为了检验相容性,可能需要实施-项特别的检验,检验的性质视被检材料而定。6.1.3对于渗透检测材料,在有燃料,润滑油、水压液体等污染物的地方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因此应特别理意检测府的清洗操作,参见11.16.1.4在预清洗、清除油污和干燥等操作中应当心,以确保不影响检测结果。6.2预清洗和表面准备
6.2.1所有的清洗材料及其工序与渗透检测材料以及被检材料等应是相容的。为了去除防护性的涂层,如油漆层,宜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装饰物进入到表面的不连续中。6.2.2应清洗表面及其1.面的不连续,使其没有污染物。表面的整洁和粗糙情况宜符合规定要求。注1:化学方法更适合于去除污染物,可以狠穿易地去涂任何位置的污染物。物理方法主要去除表面和般的污架物,不能去除在面不连续重面的污染物。物理清洗方法,如喷丸,会使金屑表面产牛塑性变形,可能会完全或部分地封堵住不连续.以至于阻碍或限制渗透剂的落人:注2:若有可能,在使用了物理方法之后,推荐再用漫蚀法去除污染物。作为建议,预消洗剂的使用可以提商检測灵度,尤其是对曾经受压过的不连续更是如此。为使渗透剂的性能不产生有害影响,残留的授蚀液经化学中和以及进行后续去除尽必要的。6.3清除油亏
施加渗透剂前,应对被检表面进行油污清除,并耳所用的除油剂不存在不相容现象。清除油污后,应作短时捡验,以确认温度与7.1.1所规定的相一致,然后再施加渗透液。6.4干燥
镀检表面经清洗后,必须给予彻底地于燥,以免水或溶剂滞留在不连续的单面或子面而阻得渗透剂的渗人。为减少干燥时间,可慢慢地在其上面局部区域加热,或用暖空气吹(见7.1.1)。7检测步骤
7.1施加渗逐剂
7.1.1施加的温度
通常,被检表面和渗透检测材料的温度不宜超过所使用的这组材料说明书中所标明的范函(见附录A),其他温度条件时,若得到制造渐的认可,则可在该条件下使用其材料。7.1.2施加的方法
渗透剂应彻底地和均匀地润湿被检表面。渗透剂可以用刷、喷募或用静电喷射、浇注、浸没等方法进行施加。
GB/T18851.1—2005/IS03452:19847.1.3滚透时间
KNrKAca
渗透时间与透剂的性能、检测时温度、被检材料和具体的缺陷等有关,在渗透时间内,渗透剂不应干爆;如果需要,应便用渗透剂反复润湿被检裹面。谚透剂在表面停留并完全润湿的时间不应低于该渗透剂制造商所推荐的渗透时间:渗透时间长不会降低荧敏度,但通常,较长的渗透时问可以使不连续有较清晰的显示。
7.2施加乳化剂
7.2、1对于某些有特别要求的渗透剂类型,在过了谚透时间之后,应在被检表面上施加相应的乳化剂,施加方法可用漫没,浇注或喷射等,7.2.2乳化时间是关键的,其与当时的条件、表面结构以及所要寻找的不连续的类型等有关。因此,应遵循制造商的指导。通常,乳化时间应充足,以便被检表面可有效地进行水洗,但也不应过分,那样可能会乳化掉不连续中的渗透剂。
7.3多余游透剂的去除
7.3.1概述
经过适当的渗时间(如果有的话也包括乳化时间)之后,应去除表面一层渗透剂和乳化剂。不充分的去除将留下一个背景,从而影响以后的不连续的显示,容易产生错误显示。但也应避免过分的清洗,因为这将去除掉一些较大的表面不连续中的渗透剂。对于荧光渗透检测,应在紫外辐射下控制清洗。对于着色渗透检测,应持续地进行清洗,直至看不到有渗透剂颜色的痕迹滞留在被检表面上为止。7.3.2溶剂去除型渗剂
分两个阶段进行去除更为可取:a)用清洁、干燥,吸的无绒毛的布或纸巾擦去大部分渗透剂;b)再用相应的溶剂略微地沾混无绒毛的布纸巾,擦去滞留在表面的诊透剂薄层,直至多余渗透剂的滞留痕迹都被去除掉为止。不排斥使用其他的去除方法,但对于各种情况,应注意尽可能少地去除不连续中的渗透剂,7.3.3水洗型和后乳化型渗透剂
应用水冲洗、擦洗或喷酒米去除。推荐使用激水,但其温度不应超过渗透剂制造商推荐的范围。对于荧光渗透剂,冲洗应在紫外辐射下进行,以确保充分清洗所有表面(见8.1)。对于着色渗透剂,冲洗应进行至看不到有渗透剂颜色的衰迹滞留在被检表面上为止(见8.2)。如果某一部分不能完全被水洗掉,那是因为渗透剂的乳化不足,则该部分宜重做,即干燥,重新清洗,再施加参透和乳化剂。
7.4干燥
7.4.1在去除多余潜透剂之后和麵加显像剂之前,应选择下列之一种方法对表面进行干媒:a)清洁、于燥、无绒毛的布或纸巾;b)清洁、于碟、经过滤的压缩空气:c)强制循环暖空气;
d)循环热空气烘箱。
注:通常,被检表面和空气的温度不宜超过所用的这组材料说明书中所标明的范围(见附录A)。其他温度条件谢,若得到制造的认可,则可在该条件下使用其材料,7.4.2若使用干粉或非水湿式显像剂,干燥应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当表面潮湿并始消失,才接近显示所要求的十燥度。
7.4.3为防止不连续中的渗透剂被蒸发掉,应避免干燥时间过长或温度和气压过高。7.4.4若同类型的溶剂去除型和水洗型渗透剂与溶剂型和水基型湿式显像剂连同使用,则不蒂要于燥,
7.5施加显像剂
7.5.1干粉显像剂
GB/T18851.1—2005/IS0 3452:1984被检表面经于燥后,应立即把与渗透剂相容的显像剂均匀地施加到被检表逝1。应采用可使被检表面呈现外观为粉末和无成团粉末的均勾薄层的方法进行施加例如用静电喷射,7.5.2液体显剂
经干燥后,在不超过制造商推荐的间隔期内,与渗透剂相容的显像剂应均勾地施加到被检表面上,按制造商的搬荐,显像剂的施加能用喷募.静电喷射.飘拂技术或毅没等方法,使用前,应剧烈地摇动液体显像剂,以确保载中的固体粉未创分散,应避免液体显像剂形成郁积和厚层,这种结果而能会掩盖显示。应确定在干燥后需要得到一均匀的白色的表面覆盖层的显像条件和显像剂量。注:显像剂下后,在被检表面上留下一层粉末。显像剂液体是恩浮液,通影有良好的被透性能,故在取像剂被稳定在被检表面工之前,可能偶尔会去除不连续(尤其恐开口较大的不连续绒)中的渗透剂。其结果就越渗透剂在被梳表面上蔓延,引起模糊显示。前采取这释一种施期显像剂的方然来防正这种事情发张,郎显像剂到达被检表面时它已经快于了。这是可以做到的,如增大喷射距离或选择在允的范围上随以内的温度环境中操作。7.6显像时间
施加显像剂后(如果是液体的,应允许进行十燥),被捡工件应等待足够的时间(显像时问),以使出现显示。这个时间与所使用的检测介质、被检材料和缺陷显示的种类等有关。小普怎样,通常对细微的不连续,它大约最谬矮时阅(见学.13)的0%真到整个透时闻,标唯的最显像时间道常是两橘的渗透时间。过长的显像时间可能会引起较大的,深的不连续中渗透刻的回渗,由此会产生宽而模糊的品示。
8观察条件
8.1荧光渗透剂
当使用荧光谬透剂时,检测室或现场应布置得较暗,但可以用一邀暗淡的琥珀色灯照明,被检表面的检测应在320 nm至400 nm被长之间的紫外辐射下进行。检测之前,应确认紫外线灯能得到极其明亮的荧光。检测前,至少应有5min时间让眼睛适应变化的光线环境,检测时被检丧面上的紫外辐射强度不做低于GB/T509?中的要求,拍且以米制的于瓦每平方厘米为单位,8.2精色透剂
当使用者色渗透剂时,检测现场宜使用照度不低于5001x的日光或灯光进行照明,以便能够怡当地评定被检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显示。述观察条供应避开眩目闪耀的光线。8.3辅助观察
如有必要,宾提供放大和反差眼镜。该眼镜用钠玻璃透镜制成,它使荧光渗透剂产生…个增强反差,还可遮挡对人不利的紫外线或蓝色光线,特别适用于检测具有高反射率表面的工件。戴眼镜人员通常可用夹子夹镜片的方式戴着。往1:宜事先考密到由于操作疲劳会引起的检测效率降低,往2:不宦将光敏校滞透镜用于荧光渗透检测。9检测和解释
9.1检測
显像时间过「之后(见7.6),被检表面应在适当的观察条件下进行观察(见第8章)。如果背景不利于显示的解释,该被检表面应全部重新检测(见0.1),有品示的位置应做标记,对有关的不连续班按约定的验收等级进行评定。
注:特别情说下,在显像期间以及在此之后的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观察被检表面上的显示有无变化,这是一种较适古2)作必指导,这相于用80机荧光灯管照射在距离天药:m处之所得。GB/T 18851.1--2005/IS0 3452: 1984的检测。
9.2结果解释
iKAoNrKca-
不连续所显示出的点或线,随显像时间而不断增大。显示的特征(如迅速地显像以及形成的终形状和尺寸).提供了揭示不连续性质的信息。有问题或可疑的显示区应重新检测(见10.1),以确认不连续是否真的存在。
10进一步检测
10. 1重新检测
如果需要重新检测,应重复整个步骤,即使用相同的材料并包括相同的清洗过程(见6.2),如果重新检测是在第一钦检翘后过一段时润再进行,应特别注意进行特定的清洗,因为先前检测时留在不莲续中的残余渗透剂,会阻碍新的渗透剂进人,10.2后续检测
如果在后续检测中使用的是不同的渗透剂,检测步骤应包括一个确保完全去除那些先前用过防腐剂和最初用过渗透剂的不连续的清洗过程。宜注意的是,残余的着色渗透剂会与荧光渗透剂起化学反应,这将导致荧光全部或部分地熄灭。11捡测后的溃洗
11.1检测后,若有碍后续工序或使用要求,渗透剂和显像剂的去除将是必要的。如果残留的检测材料与使用中的其他因素丑相影响可能产生魔蚀作用,因此检测后的清洗是特别重要的。对于水基型液体显像剂,推荐的做法是在检测后当场进行消洗,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去掉显像剂。11.2显像剂和渗透剂去除之后,被检上件应进行干燥,如有必要,再附加防腐处埋。12检测的灵敏度
12、1渗透检测过程的灵敏度是很商的,例如能显示只有10-I1宽的微小裂纹,通带,越是周密的检測技术工艺,越能检测出更细或更小的不连续,总之,渗透剂常被用来快速和可靠地确定不连续的位置,尽臀用眼崩邸可见,但如有必要,也可使用光学辅助器材来确定不连续的位置,当然这需要增加时问和劳动。
12.2灵敏度根据特定材料上-个特定类型的不连续的性质而定,例如细裂纹或开口裂纹,深裂纹或浅裂纹。特定的渗透剂和技术工艺将必然得到一个特定的灵敏度,在实际操作中,常使用人工制造的参考试块或对比试缺即含有符合要求的人工缺陷和白然缺陷一一通常是裂级状的试样。13结果报告
13.1数据衰述
若需要出具透检测报告,则应包括如下信息:a)检测颈目所引用的标准;
b)检测的日期;
c)检测负责人的资格和签名;
d)技术工艺,环境温度和所用的渗透检测材料及制造商的名称;e)所有相显示的形状和位置(附带一个应的草图和采取的措施。13.2工卡
实施渗透检测的每项具体操作(连向其他所有相关数据)应表述在工艺卡上。渗透检测工艺卡宜为A1纸大小,宜垒少包含有附录C中的条目。工艺卡具体的编排宜得到有关各方的认可,工艺卡上的附加说明栏中所要表述的内容,通常包括有关透剂、去除剂、显像剂的数据。使用对象和条件
(参照5.2、5.3、5.4)bzxZ.net
制造商的标识
包装方式
(气募或其)
制造制
相关的标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GB/T 18851,1—2005/ISO 3452:1984组激透检測材料的说明书
被检材料和(或)工件的说明
表面粗糙度参数
温度范围
其他数据
参透检测材料
渗透剂
(透剂、去除剂,显像剂)
制造商
(名称、地址)
皮分(例如质量和体积的比例):272
制备和贮存说明
使用说明:
安全提示上
附录R
(规范性录)
去除剂
渗透检薄材料配方表
避透检测材料
熙像剂
型号(参照 5. 2、5. 3.5. 4)
制造商的标识
(相关的标准)
(相关的标准)
(相关的标准)
(相关的标推)
(关的标推)
GB/T 18851.1—2005/ISO 3452:1984参透检工艺卡
工件,
制造商:
交付地点:
抢测目的
被检部位:
验收标准:
有关文件:
特别预防措施
附加说明
附桑C
(规范性臀录)
准检测工卡(示例)
公司名称和地址
制定:
批准:
去除剂
预清洗
清除油污
施加渗透剂
施加去除剂
施加显像剂
3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或)行业标准。百
工艺卡缩号:
工件号:
KAoNrKAca
工件材料的规格:
日期:
日期:
显像荆
透时间
接触时间
显像时间
故大率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