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似无害的聊天应用,如今已演变成情感替代品。成长于社交环境割裂时代的青少年,正日益依赖AI伴侣获取联结、支持甚至情感慰藉。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青少年曾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三分之一承认将其视为知己或情感寄托。
数据惊人却非意外。AI伴侣并非被动应答机器——它们能记忆、共情并模拟爱意。这正是吸引力所在。对话可以显得真实甚至亲密,对许多年轻用户而言,AI朋友比父母或同龄人更少评判。
但随着这些系统愈发拟人化,无害消遣与情感操控的界限正急速模糊。

OpenAI将于12月推出年龄验证机制,作为"视成年用户为成年人"原则的一部分,允许已验证成年人访问情色内容。来源:X
《GUARD法案》("守护子女免受不安全AI侵害"的缩写)直接回应了日益增多的未成年人沉迷AI聊天机器人事件,其中不乏悲剧案例。多起知名诉讼指控AI公司玩忽职守——有青少年在与聊天机器人讨论自杀后结束生命。
该法案将禁止18岁以下用户使用模拟友谊或情感亲密的AI系统,聊天机器人需持续明确声明自身非人类身份。若面向未成年人的AI产品生成性内容或鼓励自残,涉事企业将面临刑事起诉。
这对奉行"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行业而言堪称急转弯。

Grok的女性伴侣Ani,来源:X
嗅到监管风暴将至,AI公司正仓促整顿——或至少做足表面功夫。
OpenAI近期披露了尴尬数据:每周约120万用户与其模型讨论自杀。作为回应,该公司成立了由心理学家、伦理学家和非营利领袖组成的"健康与AI专家委员会",并测试实时危机检测功能以引导用户获取心理健康资源。
但OpenAI面临结构性问题。ChatGPT本非为处理心理创伤设计,却已成为数百万人的"急救员"。管理层坚称不愿充当"全球心理医生",但这个角色已然形成——因为需求真空无人填补。
Character.AI(以定制化AI角色闻名的初创公司)采取了最激进措施:悄悄禁止18岁以下用户,并推行严格身份验证。此前有报道称未成年人与平台角色进行露骨对话。该公司虽强调其非约会或心理健康应用,但模糊的使用场景昭示着事实。
与此同时,Meta正试图遏制其AI情感问题。在曝出未成年用户与"Meta AI"及名人聊天机器人进行暧昧对话后,该公司部署了内部称为"情感阻尼器"的方案——调整底层语言模型以避免对年轻账户使用情绪化措辞,并测试"AI家长监督"工具。
这引发了AI战争的新战线:年龄验证。《GUARD法案》将强制企业采用政府ID、人脸识别或第三方工具等严格验证机制。
隐私噩梦由此开始。批评者指出这可能制造新的数据风险——未成年人需向立法者试图保护他们远离的平台上传身份信息。但别无选择,AI模型无法"感知"年龄,只能凭凭证设限。
部分企业探索"行为验证"等更隐蔽方式,通过对话模式推测年龄区间。但风险在于:系统可能误判早熟的12岁少年为大学生,反之亦然。
《GUARD法案》不仅是儿童保护,更是对我们理想社会的公投。
AI伴侣的兴起非凭空而来。它们繁荣于我们造就的"孤独世代"——数字互联却情感匮乏。若青少年在算法对话中寻求意义,问题不仅在于代码,更在于迫使他们如此的文化环境。
是的,AI需要监管。但若只禁止数字陪伴却不解决根本的人际关系缺失,如同禁用止痛药却不治疗疼痛根源。
《GUARD法案》很可能以某种形式通过——两党支持与道德恐慌为其背书。但其影响将远超儿童安全范畴,它将定义西方世界情感AI的合法形态。
若美国划出硬界限,企业可能转向仅限成人的亲密平台,或将开发转移至监管宽松的海外。而欧洲正构建情感AI的"人权框架",强调知情同意与透明度而非全面禁止。
可以肯定:无监管的AI亲密时代已终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而人类越来越依恋。立法者终于意识到科技界早已知晓的真相——情感AI并非噱头,而是人际关系的革命。而所有革命,总在文明之前先经历混乱。
CertiK:Base上某未经验证合约遭攻击,此前授权该合约用户损失55枚WETH
昨日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出4.707亿美元,以太坊现货ETF净流出8140万美元
万币比特币巨鲸Owen Gunden再次向Kraken转入395.8枚BTC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平台StandX上线做市商计划,每月500万StandX代币奖励池
链上理财收益:ZEROBASE稳定币APY达12%、Syrup USDC池APY达7.19%
Bitget已上线U本位KITE盘前合约,杠杆区间1-25倍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MegaETH公售募集金额已突破10亿美元,超额认购20倍
CopyRight 2025 www.bzx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5141790号-2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若您认为其中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将在核实后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