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焊接工艺质量控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05 18:51:33
  • HB5363-199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HB 5363-1995

  • 标准名称:

    焊接工艺质量控制

  • 标准类别: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5-12-13
  • 实施日期:

    1996-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56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材料与工艺>>V16热加工工艺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8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郝俊明、刘效方、朱金荣、张维琴、虔文军
  • 起草单位:

    六二一研究所
  • 归口单位: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材料、热工艺标准化技术
  • 提出单位: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材料、热工艺标准化技术
  • 发布部门: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 相关标签:

    焊接 工艺 质量 控制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焊件的接头等级、生产环境、设备、工装、材料、工艺、人员、文件和资料等质量控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航空焊件焊接的质量控制。 HB 5363-1995 焊接工艺质量控制 HB5363-199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标准
HB 5363-95
焊接工艺质量控制
1995—12—13发布
199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标准
焊接工艺质量控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函
HB5363—95
代替HB5363-86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焊件的接头等级、生产环境、设备、工装、材料、工艺、人员、文件和资料等质量控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焊件焊接的质量控制。2引用标准
GB 131
GB1469
GB3375
机械制图
焊缝代号
电焊机名词术语
焊接名词术语
GB4457~4460
HB5354
HB5425
HB5299
HBI 5-86
3接头等级
机械制图
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
航空制件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航空工业手工熔焊焊工技术考核规程航空工业工厂照度标推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接头等级,由设计部门根据焊件的受力情况、重要程度、材料和工艺特点划分,并会同冶金(工艺)部门确定。
一级接头:承受较大的静载荷、动载荷、交变载荷,接头破坏会危及乘员的生命安全。二级接头:承受较大的静载荷、动载荷、交变载荷,接头破坏会导致系统失效,但不危及乘员的生命安全。
三级接头:承受静载荷或较小动载荷的一般接头。4环境
4.1焊接车间(工段)的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16℃。焊接超高强度钢和特殊材料的焊接间(封闭式单间),温度不低于20℃,相对湿度不大于60%。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5一12一13发布1996—01—01实施
HB 5363-95
4.2弧焊工作区域的最大风速不大于0.46m/s。4.3焊接间光照度应符合HBJ586的规定。4.4焊接间噪声不大于85dB。
4.5焊机冷却水的压力不低于0.15MPa,水温不高于30℃。4.6供焊接设备及工装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不低于0.5MPa。焊接场地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在害气体及粉尘的浓度和射线的泄漏量应符合TJ36的规4.7
4.8焊接场地应防止弧光和热幅射及焊接喷溅对人体的危害。4.9防火、技安、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必须符合国家法规、法令、标准及有关文件的规定。4.10爆接车间应有合用或专用的以下辅助设施a,焊工休息室;
b.工夹具存放处;
c.焊接材料及焊接试片存放处;d.零件存放处:
e。不合格产品隔离保管处;
f.浴案。
5设备、仪表及工装
5.1焊接设备由机动部门、治金(工艺)部门和使用单位按技术条件验收,并由机动部门签发合格证。
5.2正确选用和维护焊机,并保证设备运行良好。焊机应由专人保管。5.3设备主管部门应建立焊接设备使用和维修技术档案,制定使用和维修说明书,填写设备定期检查证书。
5.4电阻焊设备应按所焊接接头等级进行分级,规定焊接高等级接头的设备可以焊接低等级的接头。
5.5供给焊接设备的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的管道上,必须在明显位置安装满刻度为0.8~1.0MPa的气压表和满刻度为0.5MPa的水压表。5.6焊接间应安装量程为0~500V的电压表,以显示电源网路电压。5.7大功率电阻焊机宜设专用电源变压器供电。5.8熔焊
5.8.1熔焊设备的电源网路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额定值的土10%。5.8.2焊接一级、二级接头的焊机应满足下列要求。a.网路电压波动士10%时,焊接电流波动不大于士1%,b.有电流递增递减装置时,时间和电流递增递减率的可调范围应满足工艺要求。5.8.3焊机应装有显示焊接参数的精度不低于1.5级的电流表、电压表。5.8.4氩弧焊机和等离子焊机应装有自动引弧装置、稳弧装置、电流衰减装置和具有提前送气、滞后断气功能。
HB5363-95
5.8.5自动焊焊接速度和自动、半自动焊的送丝速度应能平稳无级调节。5.8.6熔焊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记入设备定期检查证书中。5.8.7熔焊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压力表、流量计、量具、夹具等应定期进行校验。5.9电阻焊
5.9.1电阻焊机的网路电压的波动应在额定值的土5%以内。5.9.2网路电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时,焊机控制系统应能保证焊机工作稳定可靠。5.9.3下列电阻焊机应进行性能稳定性鉴定:a.新安装的焊机;
b.经搬迁后的焊机;Www.bzxZ.net
c.动力线更改的焊机;
d.大修后的焊机;
e。控制系统或机械系统有较大改动的焊机;f.工作不稳定的焊机;
g,启用闲置的焊机。
5.9.4焊机性能稳定性鉴定的内容和方法按被焊材料有关焊接标准的规定进行。5.9.5焊机鉴定合格后应填写电阻焊机鉴定合格证书。5.9.6焊机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测定电极压力、焊接脉冲时间、二次回路电流和电阻,并检查焊机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5.9.7电阻焊机每年中修一次,3~5年大修一次。5.9.8电阻焊夹具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造,并保证焊接件装配要求。5.9.9电阻焊车间应配备有示波器、微欧计、电流检测仪、表面电阻测试仪、压力计、试样切割机、拉力试验机,抛光机、低倍金相检查仪器等。5.10钎焊
5.10.1钎焊用加热炉和真空针焊炉的技术要求不低于HB5425和HB5354中III类炉子的要求。
5.10.2高温下使用的焊接夹具必须保证在钎焊温度下使用的要求。6材料
6.1母材和焊接材料按产品图样和(或)技术文件选用。6.2焊接材料应定点供应。
6.3母材和焊接材料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入厂后应按规定的标准文件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4焊接材料必须妥善保管,严防混料。6.4.1焊条、焊丝、焊剂、钎料和针钎剂要有明显的识别标记,可以打上牌号钢印、挂标签或涂色漆标志。
6.4.2焊条应严防受潮,存放处应干燥、通风,室温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大于60%,离地距离大于500mm,距墙大于300mm3
HB5363-95
6.4.3焊条使用前必须烘于,烘干后应放在焊条保温箱内随取随用。6.4.4焊剂、钎剂在保管期应防止受潮变质。6.4.5焊接用气体、钨丝和电极材料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氧、氢、氮、氯、氮、氨和乙炔气体,每瓶都应有出广合格证,入厂后按合格证验收使用。二氧化碳气体除必须有合格证外,入厂后进行复验。使用时,在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焊枪之前应经过干燥过滤。
6.4.6焊接施工现场必须有符合工艺要求的焊接材料分类存场所和烘干设施。并建立产格的保管、清洗、烘干和使用制度。必须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料头,以防混料。6.5采用新牌号的焊接材料必须进行试验,提出试验报告,经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批准后方可使用。
7工艺 
7.1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
7.1.1航空产品焊件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均应经工广冶金(工艺)部门进行焊接工艺审查并会签。
7.1.2焊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焊接工艺特点。一级、二级接头的设计图样至少应标注以下内容:
a.焊件的材料牌号;
b.热处理状态;
c.焊接方法;
d.焊丝、焊条或钎料牌号
e:接头等级;
f.特种检查方法;
g.接头型式和尺寸(需要规定时);h.焊缝代号。
7.2工艺文件
7.2.1工艺文件主要包括:
a.焊接工艺及质量检查标准;
b.有关焊接技术文件;
c.焊接工艺规程(包括焊接作业指导书)。7.2.2制定航空产品焊接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的主要依据是:a,设计和使用要求;
b.母材和焊接材料的焊接性能;c.焊接工艺技术水平。
7.2.3工艺文件的图样、字体和名词术语,应符合GB4457~4460、GB131、GB3375、GB1469和GB324的规定。文件应内容准确,言简意明,书写清楚。7.2.4工艺规程按组合件图号编制,内容包括零件焊前准备、使用设备、工装、焊接材料、焊接4
HB 5363-95
规范参数、焊接顺序、焊后处理和焊接质量检验要求等。7.2.5结构复杂或焊接技术难度大的一级、二级接头,应编制《焊接工艺规程》,明确规定各施工工序的要求和操作方法,以控制加工质量。7.2.6工艺文件须审查、批准、方可使用。焊接工艺规程及质量检验标准应经工厂主管部门审定。
7.2.7现场使用的工艺必须是有效版本,工艺文件更改必须办理更改单。重要更改应经工艺试验,必要时须装机考核,并经工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更改。7.3变形与校正
焊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应考虑防止或控制焊件变形。校正变形必须保证焊件质量。7.4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审查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须经工艺和生产试验,提出试验报告、技术总结及工艺和质量标准等文件,报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部门或工厂冶金(工艺)部门审查鉴定。7.5熔焊
7.5.1零件和焊丝在焊前均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表面清理。7.5.2钛合金和铝合金零件清洗后,应妥善存入在专用零件箱或零件架内,以防止污染。7.5.3钛合金和铝合金零件装配焊接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7.5.4零件的坡口和装配间隙应符合图样、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在工艺规程中注明。7.5.5铝合金焊接应优先采用氩弧焊,气焊原则上限用三级接头。7.5.6级、二级或有专门规定的接头应控制焊接规范,将规范参数和产品检验结果存档。7.6电阻焊
7.6.1电极的工作表面按工艺规程规定的形状和尺寸用机床加工。电极的工作表面可用细砂布打磨清除氧化物。
7.6.2检验工应用样板检查电极工作面的球面半径或直径,不许有明显的碰伤或表面不平,当工作面的直径比规定尺寸大15%时,则应更换电极,电极应保持清洁。7.6.3焊接前,焊工应检查焊机的电气和机械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电源电压、压缩空气压力、冷却水压力和温度是否符合要求。7.6.4铝合金、钛合金焊前推荐采用表面化学清理,清理后要要善保管,防止污染。7.6.5焊接零件以前,应先用工艺试样做工艺试验,对焊接参数进行验证。工艺试样的材料牌号、厚度、热处理及表面状态应与焊件一致。工艺试验合格后应用同一台焊机焊接零件。7.6.6定位焊后,零件的装配间隙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7.6.7焊接时,焊工应检查:
a。电源电压和电极压力的变化;b.电极工作面的形状和尺寸是否正常,表面是否清洁;c电极是否冷却良好,出水温度不得超过40℃。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焊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7.6.8电阻焊每班(批)焊前应做工艺试验,对一、二级接头还应每隔2h做一次工艺试验,合格后方可焊接。焊接终了时,也应作工艺试验。每次工艺试验的工艺参数及检验结果应记录和5
存档。
7.7钎焊
HB5363-95
7.7.1钎焊件和钎料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应无油脂等污物。装配时必须戴清洁手套。7.7.2应根据不同材料和针料的要求选择钎焊间隙并严格控制。7.7.3应根据针料选择钎剂。钎料和钎剂牌号应在工艺规程中注明。7.7.4钎焊时,焊工应做到:
a.火焰针焊时应选择中性火焰或稍带还原性火焰并控制温度;b.炉中钎焊或真空钎焊时,热电偶应按规定的位置放置,以测量零件的温度,时应控制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保持真空度的要求;c.炉中钎焊和真空钎焊时,应采用阻流剂,防止针料流失或与夹具焊在一起;d,感应钎焊时应正确使用感应器,并控制温度。7.7.5钎焊后将残余针剂清理干净。7.7.6应记录钎焊工艺参数及检验结果并存档。7.8补焊
补焊工艺方法、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及允许补焊次数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执行并作记录和存档。
8检验
8.1检验标准
航空产品的焊接质量按航空行业标准或国家军用标准、企业标准进行检验。8.2检验职责
8.2.1每批焊件必须执行“首件三检”制度。8.2.2焊工应对所焊产品焊缝质量负责,焊接工序完成后,应按规定标注焊工印记。产品检验合格后,检验工按规定标注检验印记。8.2.3焊接车间的焊接专职检验人员对焊接质量全面监督。并有权检查焊工操作证书,当焊接质量不稳定时有权停止焊工操作。8.2.4焊接缺陷由质量部门确认,有疑问时会同冶金(工艺)部门确定。8.2.5成批或重复出现的焊接质量问题,焊接车间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查清责任,采取改进措施。8.2.6经检验不合格的焊件,应做出明显标记,并隔离保管,由工厂质量部门组织处理。9人员 
9.1焊接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航空产品焊接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焊接专业培养。9.2焊工
9.2.1从事航空产品焊接的熔焊工的考核,应按HB5299标准执行。其他焊工由工厂组织考核发证。持有《焊工技术合格证书》的焊工才允许焊接航空产品。6
9.3焊接检验工
HB 5363—95
9.3.1从事航空产品焊接检验的检验工,应由从事焊接工作五年以上有经验的焊工担任,或经专门培训的焊接检验工担任。9.3.2焊接检验工应了解焊接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焊件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并经培训和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10 文件与资料
10.1必备的技术文件
焊件生产应具有零部件图样、技术条件、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和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10.2文件资料的管理
10.2.1所有技术文件及资料均应分类管理和存档。10.2.2本标准第7章和第8章涉及的原始记录、工艺参数、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期一般不少于10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材料、热工艺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六二一研究所负责,四一○〇厂,一三二厂参加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郝俊明、刘效方、朱金荣、张维琴、虔文军。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