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
- MH 4008-2000 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8 21:50:13
- MH4008-2000
- 现行
标准号:
MH 4008-2000
标准名称:
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
标准类别: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标准状态:
现行-
实施日期:
2000-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4.52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200
7179-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4008-2000
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
The standard for air traffic control radar data and coordination &transferdataamongairtrafficcontrolcenterinstallation馆藏资料业务专用章
2000-03-15发布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0-06-01实施
MH4008-2000
引用标准
缩略语
雷达报文格式
单雷达数据传输
单雷达气象信息传输·
综合雷达数据传输·
综合雷达气象信息传输·
管制中心设施间管制协调移交信息种类及数据规定管制协调移交信息格式…
管制协调移交数据应用运行响应要求管制协调移交信息电报拍发与接受程序飞行状态的转换
管制协调移交信息电报拍发
附录A(标准的附录)001类标准数据项附录B(标准的附录)002类标准数据项附录C(标准的附录)003类标准数据项附录D(标准的附录)008类标准数据项附录E(标准的附录)009类标准数据项附录F(提示的附录)
MH4008-2000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航空管制中心设施间数据通信(AIDC)和欧洲雷达数据传输标准(ASTERIX),参照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制定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雷达数据传输规范》等有关资料并结合民航实际而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玲、邓敏、高毅、王蜀群、朱志强。本标准于2000年3月15日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MH4008-2000
The standard for air traffic control radar data and coordination & transfer data among airtrafficcontrol centerinstallation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以下简称“空管”)单雷达和综合雷达数据(包括雷达气象数据)的传输格式及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以下简称“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的数据格式。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空管雷达数据信息的交换以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信息的交换。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MH4007—1998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数据块datablock
在通信介质上传输的报文信息可以按照应用要求分离成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单元,这个信息单元叫做数据块。一个数据块包含
3.2数据种类datacategory
或更多的相同数据种类的数据记录。把数据按用途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名称,以便进行辨识。3.3数据字段datafield
为了通信,要把数据项赋予各数据字段,每一个数据字段都有严格的定义和明确的含义,并且具有字段引用号,是信息传输的最小单元。3.4数据项dataitem
包含在每种数据种类中的最小信息单元;每一个数据项都是定义的标准数据项。3.5
数据记录record
由字段说明定义的具有相同数据种类的数据字段的总和。3.6数据项目录cataloguedataitems相同数据种类中的全部数据项的目录。用户应用相关表userapplicationprofile3.7
规定了数据字段和数据项的对应关系,它包含了全部需成功传输的标准化信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96-06-17批准
1996-10-01实施
缩略语
内容见表1。
中文名称
预计边界信息报
自动相关监视报
管制移交接收报
二进制编码
数据种类
国家编码数据
紧急报
发送/显示周期结束符
字段引用号
字段说明
字段扩展指示符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国际标准化组织
数据块长度标识
最低有效位
协调取消报
多用途电报
最高有效位
动目标显示
有序排列
预先激活报
一次监视雷达
雷达数据处理
随机排列
随机排列标识符
MH4008-2000
表1缩略语对照表
英文名称
advancedboundaryinformation
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acceptofcontrol
binary coded decimal
data category
data country code
emergency
endofa transmission/displaycyclefield reference number
field specification
field extension indicator
highlevel data linkcontrol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lengthindicator
least significant bit
coordination cancellation
miscellaneous
most significant bit
moving target indicator
ordered field sequencing
pre-activation
primarysurveillanceradar
radar data processing
random field sequencing
random sequence indicator
缩略语
拒绝报
中文名称
源区域代码
源标识代码
发送/显示周期开始符
专用指示符
二次监视雷达
航迹定义报
管制移交报
监视数据移交服务报
用户应用相关表
世界协调时
2的N次幂
雷达报文格式
5.1数据块格式
rejection
MH4008-2000
表1(续)
英文名称
sourcearea code
source identification code
startof a transmission/display cyclespecial purpose indicator
secondarysurveillance radar
trackdefinition
transferofcontrol
surveillance general
user application profile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缩略语
在通信介质上传输的雷达报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各个数据块可以属于不同的数据种类。一个数据块由数据种类(CAT)、数据块长度标识(LEN)以及若干个记录组成。数据块的格式见表2。
数据块格式
1个字节
5.2数据种类
2个字节
数据记录(1)
可变字节长度
数据记录(2)
可变字节长度
数据记录(n)
可变字节长度
数据种类是表明传输的数据所属的类别,在传输格式中占一个字节长度。把不同用户间通过5.2.1
通信介质交换的信息分成256类,其分类原则规定如下:a)000127数据种类作为军航和民航标准的雷达数据;b)128~240数据种类作为军航特殊应用预留;c)241~255数据种类作为军航和民航非标准的雷达数据预留。5.2.2本标准规定如下5类:
a)001类,单雷达目标报告;
b)002类,单雷达服务报告;
c)003类,综合雷达数据;
d)008类,单雷达气象信息;
e)009类,综合雷达气象信息。5.3数据块长度
数据块长度规定如下:
MH4008—2000
a)数据块长度为数据种类字段、数据块长度标识字段以及数据记录的长度之和;b)数据块长度标识字段在传输格式中占用2个字节长度;c)数据块的长度是可变的,始终是以8位字节为单位的整倍数。5.4数据记录
5.4.1数据项
5.4.1.1数据项和数据记录的关系每一个数据块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记录,每一个数据记录应包含一组相同数据种类的雷达信息,把这些雷达信息定义成一个个标准化的数据项,对于每一个数据种类,其数据项目录也应是标准化的。数据项和数据记录的关系见图1。相同数据种类的雷达数据
数据记录(1)
数据项(A)
数据项(B)
数据项(P)
数据记录(2)
数据项(A)
数据项(C)
数据项(Q)
图1数据项和数据记录的关系
注:一个数据记录所包含的数据项只属于本数据种类的标准数据项目录。5.4.1.2数据项引用名
数据记录(n)
数据项(B)
数据项(D)
数据项(E)
为了在标准数据项目录内无二义性地标识其数据项,应该给每一个数据项定义一个惟一的引用名,引用名由8个字符组成,其形成为Innn/AAP,其含义是:a)I:表明其含义为数据项;
b)nnn:是一个3位十进制数字,表明数据项所属的数据种类;c)AA:是一个2位十进制数字,表明数据项的类型(位置、速度等);d)P:是一个1位十进制数字,表明数据项的10种不同表示法。5.4.2数据记录的格式
数据记录的格式见表3。
数据记录格式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A)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C)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N)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Q)
一个或
多个字节
5.4.3数据字段
5.4.3.1一般规定
MH4008-2000
每个数据字段应具有一定的长度和一个字段引用号(FRN)。数据字段有隐含长度数据字段和显式长度数据字段两种格式,隐含长度数据字段又分为固定长度数据字段、可扩展数据字段、重复数据字段三种格式。
隐含长度数据字段和显式长度数据字段都应是标准数据字段。非标准数据字段是指不包含在标准数据项目录中的数据字段,这种数据字段的格式与显式长度数据字段的格式应相同,其内容由用户间约定。当字段说明(FS)中的专用指示符(SP)为“1”时,非标准数据字段才应该传输,否则不应该传输。
5.4.3.2隐含长度数据字段
5.4.3.2.1固定长度数据字段
固定长度的数据字段格式见表4。表4固定长度数据字段格式
字节1
5.4.3.2.2可扩展数据字段
字节2
字节n
数据字段包含一个预定长度的主要部分和可扩展的次要部分,可扩展数据字段格式见表5。表5可扩展数据字段格式
主要部分(N个字节)
“第一次要部分
第二次要部分
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最后一个字节的最底有效位(LSB)应是扩展指示符(FX)。主要部分由N个字节组成,FX为“1”时,则第一次要部分存在;当第一次要部分的FX为“1”时,则第二次要部分存在;依次类推,直到一个次要部分的FX为“0”时结束。5.4.3.2.3重复数据字段
重复数据字段的开头有个重复系数N,表示其后有N个连续相同的分字段,每个分字段的长度应是固定的,并且长度相等。重复数据字段格式见表6。表6重复数据字段格式
分字段 (1)
5.4.3.3显式长度数据字段
分字段(2)
分字段(N)
数据字段应由一个长度说明字节开头,表明数据字段的总字节长度。显式长度数据字段格式见表7。
表7显示长度数据字段格式
字段长度
5.4.4字段排序
5.4.4.1—般规定
MH4008-2000
对一个数据记录内可能传输的各个数据应进行合理排序,使频繁传输的数据项排在前面,不经常传输的数据项排在后面。一个记录的排列顺序可能是有序排列的标准排列,或是有序排列、随机排列和非标准数据字段的混合排列。5.4.4.2有序排列(OFS)
有序排列是记录构成的标准方法,其具体格式与表3一致,在记录的开头有一个字节长度可变的FS,FS为一个内容表,表明该记录有哪些数据字段以及数据字段的排列顺序。FS格式见表8。表8FS格式
1FS至少为1个字节长度,每一位按传输先后分别为F1,F2,,F和FX;2F,=0:对应的数据字段不存在(i=1、2、3);F,=1:对应的数据字段存在(i=1、2、3);FX=0:扩展结束;
FX=1:其后有扩展字节,第一个扩展字节的各位为F8,Fg,,F14和FX,如果第一个扩展字节FX=0,则扩展结束;
3Fi,F2,…,FX分别对应着用户相关表中的字段引用号1,2,,FX。5.4.4.3随机排列(RFS)
在FS的字节长度过长时,可以使用RFS作为有序排列的补充。RFS字段格式见表9。表9
RFS字段格式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N:表明有N个数据字段构成RFS字段,长度为1个字节;1
2FRN:字段引用号,长度为1个字节;FRN
数据字段
3在FS中的RS位为“1”,则在有序排列中应存在一个RFS字段,此时一个记录是含OFS和RFS的混合排列,如果为“0”,则不应存在RFS字段。5.4.5用户应用相关表(UAP)
用户应用相关表格式见表10。
数据项
数据项(1)
数据项(2)
数据项(K)
数据项(K+1)
数据项(Q+1)
MH4008-2000
数据字段
用户应用相关表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1用户应用相关表规定了字段引用号、数据项和数据字段的对应关系。它规定了FS中F1,F2,,F7,F8,,等每位具体代表数据项目录中哪一个数据项,以及数据项的长度和具体格式;2数据项按相应的UAP表中的FRN规定的序排列。数据项排列顺序决定了传输的先后顺序,某些数据项是必须传输的,则相对应的FS相应位置“1\;某些数据项是有条件传输的,当条件满足时,FS相应位置“1”,才在记录中传输,否则,FS相应位置“0\;3UAP表中,SP位是为传输不包括在UAP表中非标准的数据字段以及特殊的信息而设:RS位是为传输RFS字段而设。
5.5报文传输
5.5.1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顿格式应用HDLC的通用顿结构来传输雷达数据,HDLC顿格式见表11。表11
HDLC顿格式
标志位
01111110
控制字段
雷达报文
8位或8位的倍数
1标志位作为HDLC的开标志和关标志,其比特组合为“01111110”;2、地址在本标准中被设置为设备地址,长度为1个字节:顿检序列
3控制字段的长度为1个字节,用于表示命令和响应的种类,本标准应使用信息顿格式;4:雷达报文是按照本标准编码的雷达信息,其长度总是以8位字节为单位的整倍数;5顿检验序列的长度为16位,产生原则和方法应符合HDLC协议。5.5.2差错控制
HDLC应使用循环究余检验。
5.5.3传输约定
标志位
01111110
5.5.3.1在通信介质上,雷达报文应以同步方式以顿为单位进行传输。传输顺序是:标志位→地址7
→控制字段→报文→顿检验序列→标志位。MH4008-2000
5.5.3.2报文传输应按字节1、字节2,,字节n(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传输。5.5.3.3传输每个字节时,应先传输最低有效位位1,再传输最高有效位(MSB)位8。5.5.3.4单雷达数据应在雷达扫描跨越指定的方位扇区时发送。5.5.3.5按照可调系统参数的要求对气象信息(单雷达气象信息和综合雷达气象信息)进行传输,缺省时则要求5分钟发送一次。
5.5.3.6按照可调系统参数的要求对综合雷达数据进行传输,缺省时则应是综合雷达数据更新周期(伪周期)。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5.5.3.7各种报文的长度(每的长度)建议小于或等于256个字节。5.5.3.8不同数据种类的雷达报文信息应在不同的顿结构中传输。5.6约定
5.6.1位编码
除了FS字段中段中一个字节的每位是按由左到右从1开始连续编码,其他字节的各位均应按由右到左从1开始连续编码:位1为LSB位,位8为MSB位。接收端的数据顺序应与发送端传输顺序相同。5.6.2二进制数
有正负号的二进制数应使用最左一位(MSB位)作为符号位,用数的补码形式表示负数,即符号位为“0”时表示正数,为“1”表示负数。5.6.3计量单位
5.6.3.1距离
用直角坐标表示目标的位置时,X、Y的计量单位为1/32km;用极坐标表示目标的位置时,距离(e)的计量单位为1/64km。表示云图的极矢量坐标时,距离(e)的计量单位为2E(-6+f)km;表示云图的笛卡尔矢量和轮廊点坐标时,X、Y的计量单位为2E(-5+f)km;f为同步传输的比例因子。
5.6.3.2方位角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360°/2E16=0.00555.6.3.3速度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2E-13)km/s。5.6.3.4高度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10m。
5.6.3.5爬升(下降)速率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0.1m/s。
5.6.3.6时间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2E-7s=1/128S。5.6.4时间标记
5.6.4.1从空管雷达站到处理中心的数据传输,空管雷达站的时间标记应用表示绝对时间的世界协调时(UTC),这个时间标记应由数据发送方(雷达头)加上,与目标报告一起传输。每个点迹和航迹都应使用各自的时间标记。
5.6.4.2处理中心之间的综合雷达数据传输,时间标记同上,接收方一般不使用此信息。5.6.5雷达数据的地理坐标
各空管雷达站以其本身的坐标向处理中心(管制中心)发送雷达信息。5.7编址
5.7.1编址格式
雷达数据源(如空管雷达站、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服务器)应在全国统一编址,使其具有惟一的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7179-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4008-2000
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
The standard for air traffic control radar data and coordination &transferdataamongairtrafficcontrolcenterinstallation馆藏资料业务专用章
2000-03-15发布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0-06-01实施
MH4008-2000
引用标准
缩略语
雷达报文格式
单雷达数据传输
单雷达气象信息传输·
综合雷达数据传输·
综合雷达气象信息传输·
管制中心设施间管制协调移交信息种类及数据规定管制协调移交信息格式…
管制协调移交数据应用运行响应要求管制协调移交信息电报拍发与接受程序飞行状态的转换
管制协调移交信息电报拍发
附录A(标准的附录)001类标准数据项附录B(标准的附录)002类标准数据项附录C(标准的附录)003类标准数据项附录D(标准的附录)008类标准数据项附录E(标准的附录)009类标准数据项附录F(提示的附录)
MH4008-2000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航空管制中心设施间数据通信(AIDC)和欧洲雷达数据传输标准(ASTERIX),参照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制定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雷达数据传输规范》等有关资料并结合民航实际而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玲、邓敏、高毅、王蜀群、朱志强。本标准于2000年3月15日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MH4008-2000
The standard for air traffic control radar data and coordination & transfer data among airtrafficcontrol centerinstallation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以下简称“空管”)单雷达和综合雷达数据(包括雷达气象数据)的传输格式及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以下简称“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的数据格式。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空管雷达数据信息的交换以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信息的交换。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MH4007—1998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数据块datablock
在通信介质上传输的报文信息可以按照应用要求分离成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单元,这个信息单元叫做数据块。一个数据块包含
3.2数据种类datacategory
或更多的相同数据种类的数据记录。把数据按用途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名称,以便进行辨识。3.3数据字段datafield
为了通信,要把数据项赋予各数据字段,每一个数据字段都有严格的定义和明确的含义,并且具有字段引用号,是信息传输的最小单元。3.4数据项dataitem
包含在每种数据种类中的最小信息单元;每一个数据项都是定义的标准数据项。3.5
数据记录record
由字段说明定义的具有相同数据种类的数据字段的总和。3.6数据项目录cataloguedataitems相同数据种类中的全部数据项的目录。用户应用相关表userapplicationprofile3.7
规定了数据字段和数据项的对应关系,它包含了全部需成功传输的标准化信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96-06-17批准
1996-10-01实施
缩略语
内容见表1。
中文名称
预计边界信息报
自动相关监视报
管制移交接收报
二进制编码
数据种类
国家编码数据
紧急报
发送/显示周期结束符
字段引用号
字段说明
字段扩展指示符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国际标准化组织
数据块长度标识
最低有效位
协调取消报
多用途电报
最高有效位
动目标显示
有序排列
预先激活报
一次监视雷达
雷达数据处理
随机排列
随机排列标识符
MH4008-2000
表1缩略语对照表
英文名称
advancedboundaryinformation
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acceptofcontrol
binary coded decimal
data category
data country code
emergency
endofa transmission/displaycyclefield reference number
field specification
field extension indicator
highlevel data linkcontrol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lengthindicator
least significant bit
coordination cancellation
miscellaneous
most significant bit
moving target indicator
ordered field sequencing
pre-activation
primarysurveillanceradar
radar data processing
random field sequencing
random sequence indicator
缩略语
拒绝报
中文名称
源区域代码
源标识代码
发送/显示周期开始符
专用指示符
二次监视雷达
航迹定义报
管制移交报
监视数据移交服务报
用户应用相关表
世界协调时
2的N次幂
雷达报文格式
5.1数据块格式
rejection
MH4008-2000
表1(续)
英文名称
sourcearea code
source identification code
startof a transmission/display cyclespecial purpose indicator
secondarysurveillance radar
trackdefinition
transferofcontrol
surveillance general
user application profile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缩略语
在通信介质上传输的雷达报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各个数据块可以属于不同的数据种类。一个数据块由数据种类(CAT)、数据块长度标识(LEN)以及若干个记录组成。数据块的格式见表2。
数据块格式
1个字节
5.2数据种类
2个字节
数据记录(1)
可变字节长度
数据记录(2)
可变字节长度
数据记录(n)
可变字节长度
数据种类是表明传输的数据所属的类别,在传输格式中占一个字节长度。把不同用户间通过5.2.1
通信介质交换的信息分成256类,其分类原则规定如下:a)000127数据种类作为军航和民航标准的雷达数据;b)128~240数据种类作为军航特殊应用预留;c)241~255数据种类作为军航和民航非标准的雷达数据预留。5.2.2本标准规定如下5类:
a)001类,单雷达目标报告;
b)002类,单雷达服务报告;
c)003类,综合雷达数据;
d)008类,单雷达气象信息;
e)009类,综合雷达气象信息。5.3数据块长度
数据块长度规定如下:
MH4008—2000
a)数据块长度为数据种类字段、数据块长度标识字段以及数据记录的长度之和;b)数据块长度标识字段在传输格式中占用2个字节长度;c)数据块的长度是可变的,始终是以8位字节为单位的整倍数。5.4数据记录
5.4.1数据项
5.4.1.1数据项和数据记录的关系每一个数据块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记录,每一个数据记录应包含一组相同数据种类的雷达信息,把这些雷达信息定义成一个个标准化的数据项,对于每一个数据种类,其数据项目录也应是标准化的。数据项和数据记录的关系见图1。相同数据种类的雷达数据
数据记录(1)
数据项(A)
数据项(B)
数据项(P)
数据记录(2)
数据项(A)
数据项(C)
数据项(Q)
图1数据项和数据记录的关系
注:一个数据记录所包含的数据项只属于本数据种类的标准数据项目录。5.4.1.2数据项引用名
数据记录(n)
数据项(B)
数据项(D)
数据项(E)
为了在标准数据项目录内无二义性地标识其数据项,应该给每一个数据项定义一个惟一的引用名,引用名由8个字符组成,其形成为Innn/AAP,其含义是:a)I:表明其含义为数据项;
b)nnn:是一个3位十进制数字,表明数据项所属的数据种类;c)AA:是一个2位十进制数字,表明数据项的类型(位置、速度等);d)P:是一个1位十进制数字,表明数据项的10种不同表示法。5.4.2数据记录的格式
数据记录的格式见表3。
数据记录格式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A)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C)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N)
一个或
多个字节
数据字段(Q)
一个或
多个字节
5.4.3数据字段
5.4.3.1一般规定
MH4008-2000
每个数据字段应具有一定的长度和一个字段引用号(FRN)。数据字段有隐含长度数据字段和显式长度数据字段两种格式,隐含长度数据字段又分为固定长度数据字段、可扩展数据字段、重复数据字段三种格式。
隐含长度数据字段和显式长度数据字段都应是标准数据字段。非标准数据字段是指不包含在标准数据项目录中的数据字段,这种数据字段的格式与显式长度数据字段的格式应相同,其内容由用户间约定。当字段说明(FS)中的专用指示符(SP)为“1”时,非标准数据字段才应该传输,否则不应该传输。
5.4.3.2隐含长度数据字段
5.4.3.2.1固定长度数据字段
固定长度的数据字段格式见表4。表4固定长度数据字段格式
字节1
5.4.3.2.2可扩展数据字段
字节2
字节n
数据字段包含一个预定长度的主要部分和可扩展的次要部分,可扩展数据字段格式见表5。表5可扩展数据字段格式
主要部分(N个字节)
“第一次要部分
第二次要部分
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最后一个字节的最底有效位(LSB)应是扩展指示符(FX)。主要部分由N个字节组成,FX为“1”时,则第一次要部分存在;当第一次要部分的FX为“1”时,则第二次要部分存在;依次类推,直到一个次要部分的FX为“0”时结束。5.4.3.2.3重复数据字段
重复数据字段的开头有个重复系数N,表示其后有N个连续相同的分字段,每个分字段的长度应是固定的,并且长度相等。重复数据字段格式见表6。表6重复数据字段格式
分字段 (1)
5.4.3.3显式长度数据字段
分字段(2)
分字段(N)
数据字段应由一个长度说明字节开头,表明数据字段的总字节长度。显式长度数据字段格式见表7。
表7显示长度数据字段格式
字段长度
5.4.4字段排序
5.4.4.1—般规定
MH4008-2000
对一个数据记录内可能传输的各个数据应进行合理排序,使频繁传输的数据项排在前面,不经常传输的数据项排在后面。一个记录的排列顺序可能是有序排列的标准排列,或是有序排列、随机排列和非标准数据字段的混合排列。5.4.4.2有序排列(OFS)
有序排列是记录构成的标准方法,其具体格式与表3一致,在记录的开头有一个字节长度可变的FS,FS为一个内容表,表明该记录有哪些数据字段以及数据字段的排列顺序。FS格式见表8。表8FS格式
1FS至少为1个字节长度,每一位按传输先后分别为F1,F2,,F和FX;2F,=0:对应的数据字段不存在(i=1、2、3);F,=1:对应的数据字段存在(i=1、2、3);FX=0:扩展结束;
FX=1:其后有扩展字节,第一个扩展字节的各位为F8,Fg,,F14和FX,如果第一个扩展字节FX=0,则扩展结束;
3Fi,F2,…,FX分别对应着用户相关表中的字段引用号1,2,,FX。5.4.4.3随机排列(RFS)
在FS的字节长度过长时,可以使用RFS作为有序排列的补充。RFS字段格式见表9。表9
RFS字段格式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N:表明有N个数据字段构成RFS字段,长度为1个字节;1
2FRN:字段引用号,长度为1个字节;FRN
数据字段
3在FS中的RS位为“1”,则在有序排列中应存在一个RFS字段,此时一个记录是含OFS和RFS的混合排列,如果为“0”,则不应存在RFS字段。5.4.5用户应用相关表(UAP)
用户应用相关表格式见表10。
数据项
数据项(1)
数据项(2)
数据项(K)
数据项(K+1)
数据项(Q+1)
MH4008-2000
数据字段
用户应用相关表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1用户应用相关表规定了字段引用号、数据项和数据字段的对应关系。它规定了FS中F1,F2,,F7,F8,,等每位具体代表数据项目录中哪一个数据项,以及数据项的长度和具体格式;2数据项按相应的UAP表中的FRN规定的序排列。数据项排列顺序决定了传输的先后顺序,某些数据项是必须传输的,则相对应的FS相应位置“1\;某些数据项是有条件传输的,当条件满足时,FS相应位置“1”,才在记录中传输,否则,FS相应位置“0\;3UAP表中,SP位是为传输不包括在UAP表中非标准的数据字段以及特殊的信息而设:RS位是为传输RFS字段而设。
5.5报文传输
5.5.1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顿格式应用HDLC的通用顿结构来传输雷达数据,HDLC顿格式见表11。表11
HDLC顿格式
标志位
01111110
控制字段
雷达报文
8位或8位的倍数
1标志位作为HDLC的开标志和关标志,其比特组合为“01111110”;2、地址在本标准中被设置为设备地址,长度为1个字节:顿检序列
3控制字段的长度为1个字节,用于表示命令和响应的种类,本标准应使用信息顿格式;4:雷达报文是按照本标准编码的雷达信息,其长度总是以8位字节为单位的整倍数;5顿检验序列的长度为16位,产生原则和方法应符合HDLC协议。5.5.2差错控制
HDLC应使用循环究余检验。
5.5.3传输约定
标志位
01111110
5.5.3.1在通信介质上,雷达报文应以同步方式以顿为单位进行传输。传输顺序是:标志位→地址7
→控制字段→报文→顿检验序列→标志位。MH4008-2000
5.5.3.2报文传输应按字节1、字节2,,字节n(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传输。5.5.3.3传输每个字节时,应先传输最低有效位位1,再传输最高有效位(MSB)位8。5.5.3.4单雷达数据应在雷达扫描跨越指定的方位扇区时发送。5.5.3.5按照可调系统参数的要求对气象信息(单雷达气象信息和综合雷达气象信息)进行传输,缺省时则要求5分钟发送一次。
5.5.3.6按照可调系统参数的要求对综合雷达数据进行传输,缺省时则应是综合雷达数据更新周期(伪周期)。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5.5.3.7各种报文的长度(每的长度)建议小于或等于256个字节。5.5.3.8不同数据种类的雷达报文信息应在不同的顿结构中传输。5.6约定
5.6.1位编码
除了FS字段中段中一个字节的每位是按由左到右从1开始连续编码,其他字节的各位均应按由右到左从1开始连续编码:位1为LSB位,位8为MSB位。接收端的数据顺序应与发送端传输顺序相同。5.6.2二进制数
有正负号的二进制数应使用最左一位(MSB位)作为符号位,用数的补码形式表示负数,即符号位为“0”时表示正数,为“1”表示负数。5.6.3计量单位
5.6.3.1距离
用直角坐标表示目标的位置时,X、Y的计量单位为1/32km;用极坐标表示目标的位置时,距离(e)的计量单位为1/64km。表示云图的极矢量坐标时,距离(e)的计量单位为2E(-6+f)km;表示云图的笛卡尔矢量和轮廊点坐标时,X、Y的计量单位为2E(-5+f)km;f为同步传输的比例因子。
5.6.3.2方位角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360°/2E16=0.00555.6.3.3速度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2E-13)km/s。5.6.3.4高度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10m。
5.6.3.5爬升(下降)速率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0.1m/s。
5.6.3.6时间
标准的计量单位为2E-7s=1/128S。5.6.4时间标记
5.6.4.1从空管雷达站到处理中心的数据传输,空管雷达站的时间标记应用表示绝对时间的世界协调时(UTC),这个时间标记应由数据发送方(雷达头)加上,与目标报告一起传输。每个点迹和航迹都应使用各自的时间标记。
5.6.4.2处理中心之间的综合雷达数据传输,时间标记同上,接收方一般不使用此信息。5.6.5雷达数据的地理坐标
各空管雷达站以其本身的坐标向处理中心(管制中心)发送雷达信息。5.7编址
5.7.1编址格式
雷达数据源(如空管雷达站、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服务器)应在全国统一编址,使其具有惟一的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标准计划
- MH/T6058-2009 水抽取型地毯清洗剂
- DB32/4148-202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MH/T6059-2009 飞机维护用化学品全浸泡腐蚀试验方法
- MH/T1020-2013 锂电池
- MH/T1029-2009 货物航空运输代码
- MH5013-2008 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
- MH/T1027.1-2009 运输文件和电报中使用的装载信息代码 第1部分:普通代码
- MH/T5106-2008 民用机场航站楼行李处理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 MH/T6057-2009 行李处理系统 转盘
- MH/T1026-2009 飞机施用农药规范
- MH/T1028-2009 航空运输集装货物外形轮廓尺寸
- MH6021-2000 飞机维护用航空化学产品与飞机材料的相容性试验
- MH/T6052-2009 行李处理系统 弯道带式输送机
- MH/T6056-2009 行李处理系统 推板分流器
- MH/T0031-2009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