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
- QJ 3089-1999 氦质谱正压检漏方法
标准号:
QJ 3089-1999
标准名称:
氦质谱正压检漏方法
标准类别: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9-02-14 -
实施日期:
1999-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53 MB

部分标准内容:
1范围
中国航关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氮质谱正压检漏方法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氮质谱正压检漏的一般要求及检漏方法。1.2适用范围
QJ3089-99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及其分系统、组件、部件的氨质谱正压检漏,最小可检氮漏率为1×10-3~1×10-8Pa·m3/s。其它结构用氮质谱正压检漏,可参照使用。引用文件
GB/T13979-92氨质谱检漏仪
QJ2040.1-91标准漏孔的校准方法绝对校准方法QJ2040.2-91标准漏孔的校准方法相对校准方法QJ3088-99正压标准漏孔校准方法3定义
3.1氮质谱正压检漏
在被检系统中,充人高于个大气压的一定氨气浓度的气体,采用氨质谱检漏仪,用吸枪在大气环境条件下获得示漏氮气,进行检漏的方法(以下简称正压检漏)。3.2比对装置
一种在特定的压力、温度和气体条件下,已知漏率的装置(其结构形式、几何形状及积累容积,应与被检漏点的状态基本致)。通过它在氨质谱检漏仪上产生的信号值与被检查点在同一检漏仪上产生的信号值进行比对。可以给出被检漏点的漏率大小。3.3积累时间
在给定的漏率,给定的结构条件下,被检部位泄漏的氨气进行积累,达到检漏仪有明显输出指示所需要的时间。
4一般要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02-14批准1999-07-01实施
4.1环境条件
QJ3089-99
4.1.1检漏工作场地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0%。4.1.2检漏工作场地不得有较大的空气流动,用直测法进行检漏时,不得有明显的空气流动。
检漏工作场地应清洁,不得有氨气污染。4.1.3
4.1.4检漏工作场地附近应无强磁场干扰,无较大的震动。4.2氮质谱检漏仪(以下简称检漏仪)的使用4.2.1检漏仪应满足GB/T13979规定的技术要求。4.2.2检漏仪应具有吸枪检漏功能。4.2.3检漏仪在检漏前后应对其最小可检漏率进行校准(应不大于1×10-10Pa·m3/s)。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4.2.4校准检漏仪用的校准标准漏孔,应按QJ2040.1~QJ2040.2规定由计量部门进行定期校准,标明漏率值,并附有合格证。4.3正压标准漏孔的使用
4.3.1正压标准漏孔应按QJ3088要求进行校准。4.3.2正压标准漏孔应进行定期校准,并由计量部门出具合格证。4.3.3正压标准漏孔在与比对装置组合前,应用检漏仪的吸枪检查是否良好。4.3.4正压标准漏孔的结构为金属压扁型时,校准合格后应用塑料袋抽真空封存保管。保管条件为温度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0%,使用前启封。4.3.5正压标准漏孔使用时的压力与校准压力一致,氨气浓度应与被检系统一致。4.4比对装置
4.4.1比对装置的包封材料、结构形式、探测时间等均应与被检漏点的状态一致。4.4.2比对装置与被检漏点的积累容积状态基本一致。4.4.3正压标准漏孔放人比对装置积累容积后,其探测部位的数量和方法,应根据比对装置积累容积大小,相对于漏孔位置而确定。4.4.4比对装置的积累时间,应与被检漏点的时间(不含泄漏由结构内腔到结构最外边界的时间)相同。
4.5积累时间构成
4.5.1被检结构影响时间,泄漏由结构的内腔到结构的最外边界空间所需要的时间。4.5.2在积累容积中,积累达到检漏仪有五倍噪声的时间。在实施中应根据具体结构由试验得出积累时间数据。
4.6包封材料
4.6.1包封材料应有对氮气的积累特性(氨浓度有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特性)。4.6.2包封材料应有较好的工艺性,便于对被检部位实施包封。4.7被检系统
4.7.1氨质谱正压检漏前,被检系统应有常规方法检查合格的结论,被检点应用乙醇或其他方法清洗干净。
4.7.2被检系统的检漏压力,应符合设计和工艺文件的规定。2
QJ3089-99
被检系统配氨气时,其浓度比应按绝对压力进行计算,浓度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4.7.32
选定:
当被检系统容积较大而且在低浓度氨气能满足最小可检漏率时,可选低浓度的氨a.
气如5%~10%;
b.当被检系统容积较小,最小可检漏率要求较小时,可选高浓度的氨气如50%~100%。
4.7.4检漏点在被检系统配氮气后,应有一定的积累时间,并应符合4.5.1及4.5.2的规定。
4.8检漏程序
检漏程序见附录A(补充件)。
5详细要求
5.1直测法
5.1.1工作原理
用吸枪在大气中从被检部位直接获得示漏氨气,从而在检漏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3~1×10-5Pam3/s(估计值)。5.1.2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的氨气a.
b。按预先规定的待检时间待检;c,待检时间结束后,用吸枪在垂直于被检部位缓慢移动,吸探头距被检件表面1~3mm,探头移动速度不大于10mm/s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5.1.3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规定进行:
a.用吸枪在已知漏率的正压标准漏孔上,按5.1.2中c的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
b.用被检件上测得的净输出值与正压标准漏孔上测得的净输出值比对,可粗略判别漏率大小;
c.对于吸枪不可及的漏孔,不采用此法;d.此方法不做定量检漏。
5.2容器积累法
5.2.1工作原理
用吸枪在积累容器中获得从被检部位泄漏示漏氨气,从而在检漏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8Pa·m3/s,检漏示意图见图1。5.2.2积累容器的要求
积累容器本身的密封性要求满足被检件的漏率要求;a.
一定浓度氮气
积累容器
被检件
QJ3089-99
检漏孔
检漏仪
b。积累容器所用材料对氨气的吸附量要小或已知所用材料对氨气吸附量的数值。5.2.3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被检件置于积累容器内;
将积累容器封闭: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的氮气;d。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对于大型容器应考虑泄漏氨气在容器中的扩散均度,必要时应加气体搅拌器;e.
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容器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的净输出值f.
5.2.4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已知漏率为9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与被检件相同的积累容器中;将积累容器封闭:
积累与被检件相应的时间(不含结构影响时间);对于大型容器应考泄漏氨氮气在容器中的扩散均度,必要时应加气体搅拌器;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容器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的净输出值当△I大于△1。时,应对被检件上各被检漏点应逐个进行检测。5.2.5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1:
式中:9一被检件实际总漏率,Pa,m3/s;Qo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s;△I。一在积累容器中正压标准漏孔测得的净输出值;△一在积累容器中被检件测得的净输出值。5.3罩盒积累法
(1)
5.3.1工作原理
QJ3089-99
用吸枪在积累罩盒中获得从被检部位泄漏氨气,从而在氨质谱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氮漏率为1×10-5~1×10-7Pa·m/s,检漏示意图见图2。吸枪
检漏仪
一定浓度氮气
被检件
5.3.2罩盒的要求
罩盒的要求同5.2.2中积累容器的规定。5.3.3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系统充以一定浓度的氮气;用罩盒将被检部位进行封闭;
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罩盒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1。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已知漏率为O.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与被检部位相同的罩盒中;a.
将罩盒封闭;
积累与被检系统积累时间相应(不含结构影响时间);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罩盒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A1ocd.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2:
g=g·ll
式中:9被检部位实际漏率,Pa·m3/s;Q。一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2/s;△I一在罩盒中正压标准漏孔测得的净输出值;△I一在罩盒中被检件测得的净输出值。5.4结构预置容积积累法
5.4.1工作原理
(2)
QJ3089-99
用吸枪在被检结构预置容积中获得泄漏氨气,从而在氨质谱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5~1×10-8Pa·m3/s,检漏示意图见图3。吸枪
检漏孔
-定浓度氮气
5.4.2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预置积累容积
被检件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的氨气;将结构上的检漏孔封闭;
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检漏仪
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结构上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规定进行:
将已知漏率为O.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模拟件(模拟被检件)预置容积中;a.
将检漏孔封闭;
积累与被检件积累相应的时间(不含结构影响时间):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预置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d.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3:
=g·Alo
式中:9一被检件实际漏率,Pa·m3/s;Qo一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s;△1一在预置积累容积中正压标准漏孔测得的净输出值;△1一在预置积累容积中测得的净输出值。5.5简易包封积累法
5.5.1工作原理
QJ3089-99
用吸枪在包封积累容积中获得从被检部位泄漏氨气,从而在氨质谱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4~1×10-7Pa·m3/s,检漏示意图见图4。吸枪
包装材料
被检件
一定浓度氮气
5.5.2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a.用选定的包封材料,对被检部位实施积累包封;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氨气;b.
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c.
检漏仪
d。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穿过包封材料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5.5.3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步骤进行:
用选定的包封材料,对被检部位的模拟件进行包封;a.
将已知漏率为9。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模拟件包封容积中(或被检件包封容积b.
积累与被检件积累相应的时间(不含结构影响时间);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穿过包封材料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置△1o。d.
5.5.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4:
Q=Q·AlAlo
式中:O一被检件实际漏率,Pa·m3/s:Qo一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3/s;△1。一在包封容积中测量的正压标准漏孔的净输出值;△一在被检件包封容积中测得的净输出值。:(4)
A1检漏仪准备
QJ3089-99
附录A
检漏程序
(补充件)
检查检漏仪开关,并校准检漏仪的最小可检漏率。A2吸枪最小可检漏率校准
A2.1正压标准漏孔准备:配气压力按校准值,氨气浓度为纯氨。A2.2记录吸枪组装后仪器处于最佳状态时的噪声In。A2.3吸枪最小可检漏率校准。将吸枪对准正压标准漏孔记录检漏仪净输出指示△1o。最小可检漏率按如下计算:
Qxmin=Qo·IAlo
式中:Qxmin吸枪最小可检漏率,Pa·m3/s;Qo—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3/s;In一检漏仪噪声;
△I。一吸枪停留在正压标准漏孔的净输出。A3被检件检测Www.bzxZ.net
被检件检测按第5章要求进行。
A4检漏仪复校
对检漏仪的最小可检漏率进行复校。A5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第五章的规定。
检漏报告
检漏后,应填写检漏报告,其内容包括:检漏点部位名称;
设计允许最大漏率;
正压标准漏孔漏率:编号、氨漏率、校准压力;吸枪最小可检漏率;
正压标准漏孔比对装置净输出值;(AI)
被检件净输出值;
QJ3089-99
被检件实际漏率(被检件净输出值为0时,应填写最小可检漏率值);检漏点合格结论;
操作、检验签名;
检漏日期及件号(或型号、序号);检漏仪型号、出厂号。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七O八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一一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君强、梁进忠、李树德、蔡香越、杨智涵、王振武。本标准主要审查人:黄应坤、丁鹏飞、邓武、刘庆堂、陈忠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国航关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氮质谱正压检漏方法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氮质谱正压检漏的一般要求及检漏方法。1.2适用范围
QJ3089-99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及其分系统、组件、部件的氨质谱正压检漏,最小可检氮漏率为1×10-3~1×10-8Pa·m3/s。其它结构用氮质谱正压检漏,可参照使用。引用文件
GB/T13979-92氨质谱检漏仪
QJ2040.1-91标准漏孔的校准方法绝对校准方法QJ2040.2-91标准漏孔的校准方法相对校准方法QJ3088-99正压标准漏孔校准方法3定义
3.1氮质谱正压检漏
在被检系统中,充人高于个大气压的一定氨气浓度的气体,采用氨质谱检漏仪,用吸枪在大气环境条件下获得示漏氮气,进行检漏的方法(以下简称正压检漏)。3.2比对装置
一种在特定的压力、温度和气体条件下,已知漏率的装置(其结构形式、几何形状及积累容积,应与被检漏点的状态基本致)。通过它在氨质谱检漏仪上产生的信号值与被检查点在同一检漏仪上产生的信号值进行比对。可以给出被检漏点的漏率大小。3.3积累时间
在给定的漏率,给定的结构条件下,被检部位泄漏的氨气进行积累,达到检漏仪有明显输出指示所需要的时间。
4一般要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02-14批准1999-07-01实施
4.1环境条件
QJ3089-99
4.1.1检漏工作场地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0%。4.1.2检漏工作场地不得有较大的空气流动,用直测法进行检漏时,不得有明显的空气流动。
检漏工作场地应清洁,不得有氨气污染。4.1.3
4.1.4检漏工作场地附近应无强磁场干扰,无较大的震动。4.2氮质谱检漏仪(以下简称检漏仪)的使用4.2.1检漏仪应满足GB/T13979规定的技术要求。4.2.2检漏仪应具有吸枪检漏功能。4.2.3检漏仪在检漏前后应对其最小可检漏率进行校准(应不大于1×10-10Pa·m3/s)。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4.2.4校准检漏仪用的校准标准漏孔,应按QJ2040.1~QJ2040.2规定由计量部门进行定期校准,标明漏率值,并附有合格证。4.3正压标准漏孔的使用
4.3.1正压标准漏孔应按QJ3088要求进行校准。4.3.2正压标准漏孔应进行定期校准,并由计量部门出具合格证。4.3.3正压标准漏孔在与比对装置组合前,应用检漏仪的吸枪检查是否良好。4.3.4正压标准漏孔的结构为金属压扁型时,校准合格后应用塑料袋抽真空封存保管。保管条件为温度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0%,使用前启封。4.3.5正压标准漏孔使用时的压力与校准压力一致,氨气浓度应与被检系统一致。4.4比对装置
4.4.1比对装置的包封材料、结构形式、探测时间等均应与被检漏点的状态一致。4.4.2比对装置与被检漏点的积累容积状态基本一致。4.4.3正压标准漏孔放人比对装置积累容积后,其探测部位的数量和方法,应根据比对装置积累容积大小,相对于漏孔位置而确定。4.4.4比对装置的积累时间,应与被检漏点的时间(不含泄漏由结构内腔到结构最外边界的时间)相同。
4.5积累时间构成
4.5.1被检结构影响时间,泄漏由结构的内腔到结构的最外边界空间所需要的时间。4.5.2在积累容积中,积累达到检漏仪有五倍噪声的时间。在实施中应根据具体结构由试验得出积累时间数据。
4.6包封材料
4.6.1包封材料应有对氮气的积累特性(氨浓度有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特性)。4.6.2包封材料应有较好的工艺性,便于对被检部位实施包封。4.7被检系统
4.7.1氨质谱正压检漏前,被检系统应有常规方法检查合格的结论,被检点应用乙醇或其他方法清洗干净。
4.7.2被检系统的检漏压力,应符合设计和工艺文件的规定。2
QJ3089-99
被检系统配氨气时,其浓度比应按绝对压力进行计算,浓度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4.7.32
选定:
当被检系统容积较大而且在低浓度氨气能满足最小可检漏率时,可选低浓度的氨a.
气如5%~10%;
b.当被检系统容积较小,最小可检漏率要求较小时,可选高浓度的氨气如50%~100%。
4.7.4检漏点在被检系统配氮气后,应有一定的积累时间,并应符合4.5.1及4.5.2的规定。
4.8检漏程序
检漏程序见附录A(补充件)。
5详细要求
5.1直测法
5.1.1工作原理
用吸枪在大气中从被检部位直接获得示漏氨气,从而在检漏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3~1×10-5Pam3/s(估计值)。5.1.2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的氨气a.
b。按预先规定的待检时间待检;c,待检时间结束后,用吸枪在垂直于被检部位缓慢移动,吸探头距被检件表面1~3mm,探头移动速度不大于10mm/s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5.1.3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规定进行:
a.用吸枪在已知漏率的正压标准漏孔上,按5.1.2中c的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
b.用被检件上测得的净输出值与正压标准漏孔上测得的净输出值比对,可粗略判别漏率大小;
c.对于吸枪不可及的漏孔,不采用此法;d.此方法不做定量检漏。
5.2容器积累法
5.2.1工作原理
用吸枪在积累容器中获得从被检部位泄漏示漏氨气,从而在检漏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8Pa·m3/s,检漏示意图见图1。5.2.2积累容器的要求
积累容器本身的密封性要求满足被检件的漏率要求;a.
一定浓度氮气
积累容器
被检件
QJ3089-99
检漏孔
检漏仪
b。积累容器所用材料对氨气的吸附量要小或已知所用材料对氨气吸附量的数值。5.2.3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被检件置于积累容器内;
将积累容器封闭: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的氮气;d。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对于大型容器应考虑泄漏氨气在容器中的扩散均度,必要时应加气体搅拌器;e.
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容器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的净输出值f.
5.2.4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已知漏率为9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与被检件相同的积累容器中;将积累容器封闭:
积累与被检件相应的时间(不含结构影响时间);对于大型容器应考泄漏氨氮气在容器中的扩散均度,必要时应加气体搅拌器;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容器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的净输出值当△I大于△1。时,应对被检件上各被检漏点应逐个进行检测。5.2.5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1:
式中:9一被检件实际总漏率,Pa,m3/s;Qo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s;△I。一在积累容器中正压标准漏孔测得的净输出值;△一在积累容器中被检件测得的净输出值。5.3罩盒积累法
(1)
5.3.1工作原理
QJ3089-99
用吸枪在积累罩盒中获得从被检部位泄漏氨气,从而在氨质谱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氮漏率为1×10-5~1×10-7Pa·m/s,检漏示意图见图2。吸枪
检漏仪
一定浓度氮气
被检件
5.3.2罩盒的要求
罩盒的要求同5.2.2中积累容器的规定。5.3.3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系统充以一定浓度的氮气;用罩盒将被检部位进行封闭;
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罩盒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1。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已知漏率为O.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与被检部位相同的罩盒中;a.
将罩盒封闭;
积累与被检系统积累时间相应(不含结构影响时间);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罩盒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A1ocd.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2:
g=g·ll
式中:9被检部位实际漏率,Pa·m3/s;Q。一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2/s;△I一在罩盒中正压标准漏孔测得的净输出值;△I一在罩盒中被检件测得的净输出值。5.4结构预置容积积累法
5.4.1工作原理
(2)
QJ3089-99
用吸枪在被检结构预置容积中获得泄漏氨气,从而在氨质谱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5~1×10-8Pa·m3/s,检漏示意图见图3。吸枪
检漏孔
-定浓度氮气
5.4.2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预置积累容积
被检件
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的氨气;将结构上的检漏孔封闭;
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检漏仪
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结构上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规定进行:
将已知漏率为O.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模拟件(模拟被检件)预置容积中;a.
将检漏孔封闭;
积累与被检件积累相应的时间(不含结构影响时间):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通过预置的检漏孔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d.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3:
=g·Alo
式中:9一被检件实际漏率,Pa·m3/s;Qo一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s;△1一在预置积累容积中正压标准漏孔测得的净输出值;△1一在预置积累容积中测得的净输出值。5.5简易包封积累法
5.5.1工作原理
QJ3089-99
用吸枪在包封积累容积中获得从被检部位泄漏氨气,从而在氨质谱仪上显示泄漏大小,最小可检漏率1×10-4~1×10-7Pa·m3/s,检漏示意图见图4。吸枪
包装材料
被检件
一定浓度氮气
5.5.2检漏步骤
检漏按如下步骤进行:
a.用选定的包封材料,对被检部位实施积累包封;按规定的检漏压力给被检件充以一定浓度氨气;b.
按预先规定的积累时间进行积累:c.
检漏仪
d。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穿过包封材料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值△/。5.5.3比对定量
比对定量按如下步骤进行:
用选定的包封材料,对被检部位的模拟件进行包封;a.
将已知漏率为9。的正压标准漏孔,置于模拟件包封容积中(或被检件包封容积b.
积累与被检件积累相应的时间(不含结构影响时间);积累时间结束后,用吸枪穿过包封材料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漏仪净输出置△1o。d.
5.5.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公式4:
Q=Q·AlAlo
式中:O一被检件实际漏率,Pa·m3/s:Qo一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3/s;△1。一在包封容积中测量的正压标准漏孔的净输出值;△一在被检件包封容积中测得的净输出值。:(4)
A1检漏仪准备
QJ3089-99
附录A
检漏程序
(补充件)
检查检漏仪开关,并校准检漏仪的最小可检漏率。A2吸枪最小可检漏率校准
A2.1正压标准漏孔准备:配气压力按校准值,氨气浓度为纯氨。A2.2记录吸枪组装后仪器处于最佳状态时的噪声In。A2.3吸枪最小可检漏率校准。将吸枪对准正压标准漏孔记录检漏仪净输出指示△1o。最小可检漏率按如下计算:
Qxmin=Qo·IAlo
式中:Qxmin吸枪最小可检漏率,Pa·m3/s;Qo—正压标准漏孔漏率,Pa·m3/s;In一检漏仪噪声;
△I。一吸枪停留在正压标准漏孔的净输出。A3被检件检测Www.bzxZ.net
被检件检测按第5章要求进行。
A4检漏仪复校
对检漏仪的最小可检漏率进行复校。A5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第五章的规定。
检漏报告
检漏后,应填写检漏报告,其内容包括:检漏点部位名称;
设计允许最大漏率;
正压标准漏孔漏率:编号、氨漏率、校准压力;吸枪最小可检漏率;
正压标准漏孔比对装置净输出值;(AI)
被检件净输出值;
QJ3089-99
被检件实际漏率(被检件净输出值为0时,应填写最小可检漏率值);检漏点合格结论;
操作、检验签名;
检漏日期及件号(或型号、序号);检漏仪型号、出厂号。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七O八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一一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君强、梁进忠、李树德、蔡香越、杨智涵、王振武。本标准主要审查人:黄应坤、丁鹏飞、邓武、刘庆堂、陈忠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QJ 3088-1999 正压标准漏孔校准方法
- 下一篇: QJ 3090-1999 焊接材料复验规定
- 热门标准
-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 QJ2616A-2004 石英谐振器筛选要求
- QJ797.2A-1997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Ⅱ型胶接安装钻套
- QJ1931.5A-2005 电气简图绘制规则 第5部分:接线图
- QJ1092A-1998 科技档案管理表格
- QJ326A-2004 紧固件包装与贮存
- QJ3199-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通用规范
- QJ1181.3A-1995 软磁合金的热处理 铁铝软磁合金的热处理
- QJ3200-2004 航天产品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规定
- QJ1279A-1995 红外导引头术语
- QJ908A-1998 电子产品老炼试验方法
- QJ1714.1A-1999 航天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总则
- QJ1453A-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通用规范
- QJ2774.2A-1998 物资分类与代码 非金属材料部分
- QJ2997A-2004 抗剪单齿钛合金环槽铆钉铆接工艺规范
- QJ1004A-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静止试验程序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