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水产行业标准(SC) >>
- SC/T 1033.4-1999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虾饲养技术

【水产行业标准(SC)】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虾饲养技术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1 03:33:44
- SC/T1033.4-1999
- 现行
标准号:
SC/T 1033.4-1999
标准名称: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虾饲养技术
标准类别:
水产行业标准(S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9-10-13 -
实施日期:
2000-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8.1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饲养食用虾的池塘条件、虾、鱼混养、饲养管理、虾鱼捕捞及池塘产量指标本标准适用于池塘饲养食用虾生产。 SC/T 1033.4-1999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虾饲养技术 SC/T1033.4-1999

部分标准内容:
SC/T1033.4:1999
食用虾饲养是罗氏沼虾养殖的主要目的。为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技术,提离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中的第四个标准,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李增崇、余晓丽、唐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虾饲养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iant freshwater prawn culturePrawn cultivation techniques1范围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SC/T1033.4-1999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饲养食用虾的池塘条件、虾、鱼混养、饲养管理、虾鱼捕捞及池塘产量指标:本标准适用于池塘饲养食用虾生产。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带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3池塘条件
3.1面积和水深
面积1300~6667m2,水深1.5m左右。3.2塘堤与底质
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池底平坦,以沙质土为好,淤泥厚度为5~10 cm。3.3水源和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4隐蔽物
池塘设置必要的隐蔽物,如种植水生植物或沿塘边水中挂网、投放树枝等。隐蔽物的设置面积为池塘面积的五分之--至四分之~—。3.5清塘消毒
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当水深1m时,每667m2采用生石灰100~~125kg或用生石灰与40~50kg茶粕混合泼洒,待野杂鱼虾游靠岸边,随邸再用晶体敌百虫0.75kg溶水后沿塘边泼洒,以彻底清除野杂鱼虾类和病原体。经7-10d,以少量虾苗试水,证明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正式放养虾菌。4虾鱼混养
4.1虾苗放养
每667m放养体长1.5cm以上的幼虾1.2×10*~1.5×10*尾或放养体长为0.7cm左右的淡化虾苗2.0×10*~4.0×10尾。规格-致,一次放足。虾苗放养时,池塘水温应稳定在20C以上。4.2混养鱼类
每667m混养体长14~16cm鲢、鋪鱼种100~150尾,两者比例3:1,在虾苗下塘15d左右-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9-10-13批准410
2000-01-01实施
放足,
5饲养管理
5.1投饲和施肥
5.1.1投饲
SC/T1033.4—1999
投喂粗蛋自含量在32%以上的配合颗粒饲料.也可投喂其他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日投量在小虾阶段(尾重3g以下)占虾总重的8%10%;中虾阶段(尾重3~10g)日投量占5%8%;大虾阶段(尾重11g以上)E投量占3%~5%。日投量按3:3:4的比例分别在早上、中午、晚上投喂。全塘撒投,白天深水区多投.晚上则转向浅水区多投。5.1.2施肥
清塘后可施放基肥,培育水质,施放发酵有机肥50100kg/667m;虾鱼放养后视水质变化情况,养殖初期可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20~50kg/667m2左右,而养殖中后期用尿素或碳酸氢铵等化肥2~3kg/667m,以促进浮游生物持续生长繁殖,增加天然饵料。5.2水质管理
定期进行池水理化因子测定,及时冲注新水或机械增氧。2000~~3500m2水面配置-台1.5kW的增氧机,保证池水溶氧量在4mg/1以上。储备化学增氧剂,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泛塘事故发生。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左右。养殖前期水深0.8m即可,中后期水深为1.5m左右5.3虾体测量
每半个月进行次抽样检查虾生长情况,测量全长、体长和体重,掌握其生长情况,调整投饲量。5.4病害防治
勤巡塘,及时清除塘中敌害生物,定期用生石灰杀菌防病。养殖前期每隔10d用生石灰5kg/667m2.中期每隔10~15d用10kg/667m2,后期每隔20~30d用15kg/667m2全池泼酒。发生病害期间,应隔天轮换用生石灰或三氯异额尿酸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分别为20×10-6和0.4×10-6,:·个疗程2~3次。
6虾鱼捕捞
6.1捕大留小
幼虾经3个月左右饲养,有部分虾体重达到15g以上,应及时捕捞,与此同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随捕起,实行捕大留小,有利于饲养后期虾鱼稀养快长,提高单产。6.2干塘收虾
当水温下降至17~18C时,宜干塘收虾先部分排水,用疏网将鱼捕起,再用密网捕虾,最后排干池水,将虾全部捕完。
7池塘产量指标
放养淡化虾苗2.0×10+~4.0×10°/667m2,经5~~6个月饲养,虾的成活率在40%,平均体重15g以l,虾产量可达120~240kg/667m2,另收商品鱼100~200kg。4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食用虾饲养是罗氏沼虾养殖的主要目的。为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技术,提离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中的第四个标准,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李增崇、余晓丽、唐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虾饲养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iant freshwater prawn culturePrawn cultivation techniques1范围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SC/T1033.4-1999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饲养食用虾的池塘条件、虾、鱼混养、饲养管理、虾鱼捕捞及池塘产量指标:本标准适用于池塘饲养食用虾生产。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带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3池塘条件
3.1面积和水深
面积1300~6667m2,水深1.5m左右。3.2塘堤与底质
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池底平坦,以沙质土为好,淤泥厚度为5~10 cm。3.3水源和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4隐蔽物
池塘设置必要的隐蔽物,如种植水生植物或沿塘边水中挂网、投放树枝等。隐蔽物的设置面积为池塘面积的五分之--至四分之~—。3.5清塘消毒
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当水深1m时,每667m2采用生石灰100~~125kg或用生石灰与40~50kg茶粕混合泼洒,待野杂鱼虾游靠岸边,随邸再用晶体敌百虫0.75kg溶水后沿塘边泼洒,以彻底清除野杂鱼虾类和病原体。经7-10d,以少量虾苗试水,证明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正式放养虾菌。4虾鱼混养
4.1虾苗放养
每667m放养体长1.5cm以上的幼虾1.2×10*~1.5×10*尾或放养体长为0.7cm左右的淡化虾苗2.0×10*~4.0×10尾。规格-致,一次放足。虾苗放养时,池塘水温应稳定在20C以上。4.2混养鱼类
每667m混养体长14~16cm鲢、鋪鱼种100~150尾,两者比例3:1,在虾苗下塘15d左右-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9-10-13批准410
2000-01-01实施
放足,
5饲养管理
5.1投饲和施肥
5.1.1投饲
SC/T1033.4—1999
投喂粗蛋自含量在32%以上的配合颗粒饲料.也可投喂其他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日投量在小虾阶段(尾重3g以下)占虾总重的8%10%;中虾阶段(尾重3~10g)日投量占5%8%;大虾阶段(尾重11g以上)E投量占3%~5%。日投量按3:3:4的比例分别在早上、中午、晚上投喂。全塘撒投,白天深水区多投.晚上则转向浅水区多投。5.1.2施肥
清塘后可施放基肥,培育水质,施放发酵有机肥50100kg/667m;虾鱼放养后视水质变化情况,养殖初期可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20~50kg/667m2左右,而养殖中后期用尿素或碳酸氢铵等化肥2~3kg/667m,以促进浮游生物持续生长繁殖,增加天然饵料。5.2水质管理
定期进行池水理化因子测定,及时冲注新水或机械增氧。2000~~3500m2水面配置-台1.5kW的增氧机,保证池水溶氧量在4mg/1以上。储备化学增氧剂,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泛塘事故发生。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左右。养殖前期水深0.8m即可,中后期水深为1.5m左右5.3虾体测量
每半个月进行次抽样检查虾生长情况,测量全长、体长和体重,掌握其生长情况,调整投饲量。5.4病害防治
勤巡塘,及时清除塘中敌害生物,定期用生石灰杀菌防病。养殖前期每隔10d用生石灰5kg/667m2.中期每隔10~15d用10kg/667m2,后期每隔20~30d用15kg/667m2全池泼酒。发生病害期间,应隔天轮换用生石灰或三氯异额尿酸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分别为20×10-6和0.4×10-6,:·个疗程2~3次。
6虾鱼捕捞
6.1捕大留小
幼虾经3个月左右饲养,有部分虾体重达到15g以上,应及时捕捞,与此同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随捕起,实行捕大留小,有利于饲养后期虾鱼稀养快长,提高单产。6.2干塘收虾
当水温下降至17~18C时,宜干塘收虾先部分排水,用疏网将鱼捕起,再用密网捕虾,最后排干池水,将虾全部捕完。
7池塘产量指标
放养淡化虾苗2.0×10+~4.0×10°/667m2,经5~~6个月饲养,虾的成活率在40%,平均体重15g以l,虾产量可达120~240kg/667m2,另收商品鱼100~200kg。4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水产行业标准(SC)标准计划
- SC/T3309-2016 调味烤酥鱼
- SC/T3220-2016 干制对虾
- SC/T3502-2016 鱼油
- SC/T3602-2016 虾酱
- SC/T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 SC/T9420-2015 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底泥)中多溴联苯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SC/T9422-2015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鲆鲽类
- SC/T9416-2014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 SC/T3208-2017 鱿鱼干、墨鱼干
- SC/T3216-2016 盐制大黄鱼
- SC/T7218.2-2015 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页形指环虫病
- SC/T9418-2015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鲷科鱼类
- SC/T3205-2016 虾皮
- SC/T7204.1-2007 对虾桃拉综合征诊断规程 第1部分:外观症状诊断法
- SC/T9410-2012 水族馆水生哺乳动物驯养技术等级划分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