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煤炭行业标准(MT) >>
- MT 275-1994 氧气检测管

【煤炭行业标准(MT)】 氧气检测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18:38:20
- MT275-1994
- 现行
标准号:
MT 275-1994
标准名称:
氧气检测管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05-01 -
实施日期:
1994-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4.12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氧气检测管的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比长式氧气检测管(以下简称检测管)。 MT 275-1994 氧气检测管 MT275-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国工业气体网
ww.cngases.com
MPTUJPURMPTU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测“管
MT 275--94
本标准规定了氧气检测管的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比长式氧气检测管(以下简称检测管)。2引用标准
GB7230气体检测管装置
GB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3结构
3.1检测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氧气检测管示意图
1—管尖,2—起始端衬塞,3-除水层;4-除干扰层;5—隔离层,6—指示粉;7—玻璃管;8—保护层;9—衬塞3.2检测管测量范围为1%~~21%,最小分度值为1%。4技术要求
4.1检测管填充物的各层界面应整齐。4.2检测管的分度线应清晰、牢固。4.3每盒检测管的长度差应不超过5mm。4.4检测管起始端衬塞与管尖的距离应不小于5mm。4.5隔离层与指示粉之间的界面沿管壁纵向最长端与最短端之差应不超过1mm。4.6测定后,指示粉变色部分与未变色部分之间的界面沿管壁纵向最长端与最短端之差应不超过两者平均值的20%。
4.7检测管经跌落试验后其填充物应紧密,且衬塞与保护层之间应无空隙。4.8检测管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5%。4.9检测管精密度(C.V.)小于或等于10%。4.10检测管准确度在室温大于15℃的条件下,应符合表1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5-01批准1994-10-01实施
检测范围
>8~17
>17~21
4.11检测管的有效期应不少于3年。MT 275--94
测定值的相对误差
推确度
4.12检测管必须与符合GB7230中3.2条要求的专用采样器配套使用。5试验方法
5.14.1、4.2条用感官检查。
5.24.3~4.6条用分度值为0.5mm的钢板尺测量。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误差
5.3跌落试验
自样品中随机抽取10支检测管进行跌落试验。试验时将检测管起始端向下捆成一束,自25mm高处向5mm厚的橡胶板上自由跌落10次,然后对其内部填充物进行检查。5.4最小检测浓度检验
自样品中随机抽取10支检测管,使用浓度为0.5%士0.1%的标准气样,在室温大于15℃温度下,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检查其变色是否明显。标准气样的不确定度为士3%(以下同)。5.5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
自样品中随机抽取30支检测管,使用表2中规定的标准气样,在室温大于15℃温度下,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对每种浓度的标准气样重复试验10次。检测管的测定值按式(1)计算:
式中:X—-检测管的测定值,%;L—指示粉变色长度的测量值,mm;c,检测管接近标准气样浓度的分度线的浓度,%;L。一一检测管分度线起始端到接近标准气样浓度的分度线的长度,mm。检测管的精密度按式(2)计算:
C. V. (%) :
式中:α——标准偏差;
X—一检测管测定值的平均值,%。检测管的精密度按式(3)和式(4)计算:× 100
式中:A,
一测定值的相对误差,%;
(2)
(3)
MT 275 -* 94
一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误差,%,X—检测管的测定值,%;
一检测管测定值的平均值,%;
标准气样浓度,%。
检验范阖
>8~17
>17~21
5.6检测数据处理
5.6.1在计算检测管测定值时,有效数字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标催气样浓度
12.5±0.5
19.0±0.5
5.6.2在计算检测管精密度和准确度时,运算至小数点后两位,修约至小数点后1位。6检验规则
产品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出厂检验
6.1.1产品应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1.2每批出厂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4.1~4.10条。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藏老产品转广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检验,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f.
6.2.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4.1~4.10条。6.3抽样
6.3.1出厂检验抽样
应从同批已包装成盒推备出厂的产品中按GB10111规定的方法以盒为单位,抽取150支。6.3.2型式检验抽样
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GB10111规定的方法以盒为单位,抽取150支。6.3.3从样品中先随机抽取3盒进行4.3条检验;再将各盒检测管混合后随机抽取10支进行4.1、4.2、4.4、4.5条检验;随机描取10支进行4.7条检验;随机抽取10支进行4.8条检验;随机抽取20支进行4.9和4.10条检验;然后以检测较高浓度准确度用过的检测管再进行4.6条检验。6.4判定规则
6.4.1对于4.3条,如有2盒达不到要求,判定为不合格。6.4.2对于4.1、4.2、4.4、4.5条,如有3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3对于4.6、4.7条,如有2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4对于4.8条,如有2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1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应加倍数量复验,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判庭为不合格。6.4.5对于4.9条,如达不到要求,判定为不合格。167
MT 275 94
6.4.6对于4.10条,如2项均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1项达不到要求,应加倍数量复验,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产品标志
每支检测管上的标志应包括:
计量器具标志;
商标;
批号。
7.1.2包装标志
检测管包装盒上的标志应包括:制造厂名称:
产品名称和型号:
数量;
商标;
批号;
有效期,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
仪器仪表检验合格证编号;
安全标志及其编号。
包装箱上应有“易碎”“小心轻放”标志。包装
检测管按一定数量包装于硬质盒内,用柔软物固定,不应具动。盒内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7.3运输
寄运时应避免摔砸,按易碎物品发运。7.4贮存
检测管应贮存在常温、干燥的室内,严防日光照射。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出。本标准由煤科学研究总院扰顺分院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和鹤壁矿务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赵草人杨文正、陈兴业、叶占英。本标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解释。1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ww.cngases.com
MPTUJPURMPTU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测“管
MT 275--94
本标准规定了氧气检测管的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比长式氧气检测管(以下简称检测管)。2引用标准
GB7230气体检测管装置
GB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3结构
3.1检测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氧气检测管示意图
1—管尖,2—起始端衬塞,3-除水层;4-除干扰层;5—隔离层,6—指示粉;7—玻璃管;8—保护层;9—衬塞3.2检测管测量范围为1%~~21%,最小分度值为1%。4技术要求
4.1检测管填充物的各层界面应整齐。4.2检测管的分度线应清晰、牢固。4.3每盒检测管的长度差应不超过5mm。4.4检测管起始端衬塞与管尖的距离应不小于5mm。4.5隔离层与指示粉之间的界面沿管壁纵向最长端与最短端之差应不超过1mm。4.6测定后,指示粉变色部分与未变色部分之间的界面沿管壁纵向最长端与最短端之差应不超过两者平均值的20%。
4.7检测管经跌落试验后其填充物应紧密,且衬塞与保护层之间应无空隙。4.8检测管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5%。4.9检测管精密度(C.V.)小于或等于10%。4.10检测管准确度在室温大于15℃的条件下,应符合表1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5-01批准1994-10-01实施
检测范围
>8~17
>17~21
4.11检测管的有效期应不少于3年。MT 275--94
测定值的相对误差
推确度
4.12检测管必须与符合GB7230中3.2条要求的专用采样器配套使用。5试验方法
5.14.1、4.2条用感官检查。
5.24.3~4.6条用分度值为0.5mm的钢板尺测量。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误差
5.3跌落试验
自样品中随机抽取10支检测管进行跌落试验。试验时将检测管起始端向下捆成一束,自25mm高处向5mm厚的橡胶板上自由跌落10次,然后对其内部填充物进行检查。5.4最小检测浓度检验
自样品中随机抽取10支检测管,使用浓度为0.5%士0.1%的标准气样,在室温大于15℃温度下,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检查其变色是否明显。标准气样的不确定度为士3%(以下同)。5.5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
自样品中随机抽取30支检测管,使用表2中规定的标准气样,在室温大于15℃温度下,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对每种浓度的标准气样重复试验10次。检测管的测定值按式(1)计算:
式中:X—-检测管的测定值,%;L—指示粉变色长度的测量值,mm;c,检测管接近标准气样浓度的分度线的浓度,%;L。一一检测管分度线起始端到接近标准气样浓度的分度线的长度,mm。检测管的精密度按式(2)计算:
C. V. (%) :
式中:α——标准偏差;
X—一检测管测定值的平均值,%。检测管的精密度按式(3)和式(4)计算:× 100
式中:A,
一测定值的相对误差,%;
(2)
(3)
MT 275 -* 94
一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误差,%,X—检测管的测定值,%;
一检测管测定值的平均值,%;
标准气样浓度,%。
检验范阖
>8~17
>17~21
5.6检测数据处理
5.6.1在计算检测管测定值时,有效数字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标催气样浓度
12.5±0.5
19.0±0.5
5.6.2在计算检测管精密度和准确度时,运算至小数点后两位,修约至小数点后1位。6检验规则
产品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出厂检验
6.1.1产品应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1.2每批出厂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4.1~4.10条。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藏老产品转广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检验,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f.
6.2.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4.1~4.10条。6.3抽样
6.3.1出厂检验抽样
应从同批已包装成盒推备出厂的产品中按GB10111规定的方法以盒为单位,抽取150支。6.3.2型式检验抽样
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GB10111规定的方法以盒为单位,抽取150支。6.3.3从样品中先随机抽取3盒进行4.3条检验;再将各盒检测管混合后随机抽取10支进行4.1、4.2、4.4、4.5条检验;随机描取10支进行4.7条检验;随机抽取10支进行4.8条检验;随机抽取20支进行4.9和4.10条检验;然后以检测较高浓度准确度用过的检测管再进行4.6条检验。6.4判定规则
6.4.1对于4.3条,如有2盒达不到要求,判定为不合格。6.4.2对于4.1、4.2、4.4、4.5条,如有3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3对于4.6、4.7条,如有2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4对于4.8条,如有2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1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应加倍数量复验,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判庭为不合格。6.4.5对于4.9条,如达不到要求,判定为不合格。167
MT 275 94
6.4.6对于4.10条,如2项均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1项达不到要求,应加倍数量复验,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产品标志
每支检测管上的标志应包括:
计量器具标志;
商标;
批号。
7.1.2包装标志
检测管包装盒上的标志应包括:制造厂名称:
产品名称和型号:
数量;
商标;
批号;
有效期,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
仪器仪表检验合格证编号;
安全标志及其编号。
包装箱上应有“易碎”“小心轻放”标志。包装
检测管按一定数量包装于硬质盒内,用柔软物固定,不应具动。盒内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7.3运输
寄运时应避免摔砸,按易碎物品发运。7.4贮存
检测管应贮存在常温、干燥的室内,严防日光照射。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出。本标准由煤科学研究总院扰顺分院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和鹤壁矿务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赵草人杨文正、陈兴业、叶占英。本标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解释。1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 MZ/T150-2020 行政区域界线数据交换格式
- MZ/T149-2020 行政区域界桩数据交换格式
- MT818.1-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MT/T1131-2011 矿用以太网
- MT/T1063-2008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技术条件
- MT/T1064-2008 矿用窄轨架线式工矿电机车技术条件
- MT/T839-1999 石门揭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测定方法
- MT/T1119-2011 煤矿坑道钻探用往复式泥浆泵
- MT/T342.2-1994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1112-2011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MT/T1132-2011 管道式煤浆预处理器
- MT/T342.1-1994 冶金焦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252-1991 煤矿水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测定方法
- MT/T603.2-1996 冶金焦用华蓥山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782.2-1998 煤矿机电设备温度传感器开关量信号输出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