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煤炭行业标准(MT) >>
- MT 491-1995 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

【煤炭行业标准(MT)】 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21:36:25
- MT491-1995
- 现行
标准号:
MT 491-1995
标准名称:
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5-12-18 -
实施日期:
1996-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52.38 KB
中标分类号:
矿业>>矿山机械设备>>D98煤矿专用设备器材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防爆特殊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简称铅酸电机车);煤矿防爆特殊型碱性蓄电池电机车(简称碱性电机车);煤矿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简称隔爆电机车)。以上不同种类的电机车统称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简称电机车)。 MT 491-1995 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 MT491-199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防爆蕃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MT 491-1995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防爆特殊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简称铅酸电机车),煤矿防爆特殊型碱性蓄电池电机车(简称碱性电机车);煤矿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简称隔爆电机车)。以上不同种类的电机车统称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简称电机车)。2引用标准
GB 191
GB 282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893
安全色
GB 3836.1
GB 3836. 2
GB 3836. 4
GB4208
GB4695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1”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窄轨机车车辆车轮踏面形状与尺寸浙开线圆柱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GB6443
GB10095
GB11365
GB12371
GB 13306
GBI 213
浙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
锥齿轮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ZB S35 001
ZBK63002
窄轨架线式工矿电机车基本技术条件牵引电器基本技术条件
ZBK63003牵引电器基本试验方法JB1093
JB2000
JB3114
JB3267
JB3269
JB3942
JB4258
JB4398
JB6480www.bzxz.net
牵引电机基本试验方法
主令控制器
直流工矿电机车试验规则
窄轨工矿电机车闸瓦
窄轨工矿电机车轮对系列
蓄电池电机车用隔爆型插销连接器技术条件隔爆型接线盒
牵引车辆电子设备规则
旋转牵引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12-18批准18
1996-05-01实施
TB304机车用总风缸技术条件
MT 491-1995
MT113煤矿井下用非金属(聚合物)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MT333煤矿机车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334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名词术语
3.1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
由符合MT334要求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箱、连接线、隔爆型插销连接器等组成的装置称为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
采用铅酸蓄电池的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称为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采用碱性蓄电池的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称为碱性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3.2隔爆型电源装置
电源装置除电池箱为隔爆型结构外,在箱内装有催化剂对蓄电池消氢;用减压装置通风:在箱外采用监视氢气量,自动断电报警等技术措施的电源装置称为隔爆型电源装置。3.3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在煤矿使用的电机车除电源装置为防爆特殊型外,其他电气部件均属防爆产品,这种电机车被称为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采用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防爆特殊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采用碱性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防爆特殊型碱性蓄电池电机车。3.4煤矿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
在煤矿使用的电机车除电源装置为隔爆型外,其他电气部件均属防爆产品,这种电机车被称为煤矿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
采用铅酸蓄电池隔爆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采用碱性蓄电池隔爆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隔爆型碱性蓄电池电机车。3.5蓄电池电力牵引
由装在动力车或拖车上的蓄电池供给电能的牵引方式。3.6小时速度
a。电动机在小时工作制的旋转速度b。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的小时定额下的列车速度(本速度适用半磨耗状态动轮的动力车)。
除非另有说明,给定励磁即指额定满磁场。3.7牵引力
电机车在牵引时,牵引电动机作用于动轮轮缘踏面的力。3.8车钩牵引力
在动力车车钩处测得的牵引力,除非另有说明,系指在平直轨道上的车钩牵引力。3.9小时牵引力
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下,发出小时功率时的牵引力(本牵引力适用半磨耗状态车轮的动力车)。除非另有说明,本牵引力是指在满磁场时测定的。3.10起动阻力
在列车全部车轮开始运动前瞬间的最大阻力值。3.11轴重
整备电机车静止在水平轨道上,通过每轮对作用于道轨上的正压力。3.12整备质量
MT491—1995
机车质量、乘务人员质量和正常运行需要的各种物资(砂、救援设备、工具、润滑油等)的质量的总3.13总牵引运输量
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牵引的质量总和之乘积。3.14吨·公里
对应于运输一吨质量通过一公里路程的运输单位。3.15列车制动距离
列车以额定小时速度运行,司机开始制动,至列车完全停止时,不应发生爬轨或脱轨现象的最小距离,列车制动距离包括空行程距离和实际制动距离。3.16车辆
用以表示装有动力源的,或不装动力源的车辆。3.17电机车
在轨道上运行,用来拖动其他车辆而不带任何营业载荷的电力车。3.18单机运行
机车不拖挂车列,单独地运行。4技术要求
4.1电机车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使用条件:
4.2.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4.2.2环境温度在20~十40℃。
4.2.3最湿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同月平均最低温度不大于+25℃)。4.2.4在空气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4.2.5相对于电机车的垂向、纵向和横向具有频率为1~50Hz的正弦振动,其振幅不大于A(mm):(当1≤f<10Hz)
250(当 104.2.6相应于电机车的纵向,具有加速度不大于30m/s2的冲击。(1)
·(2)
4.2.7窄轨轨道道床和道岔铺设质量应符合GBJ213及《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的有关规定。4.2.8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第321条和第322条规定的场所使用。4.3电机车外形尺寸极限偏差:
4.3.1长度尺寸极限偏差士0.5%(大于3m包括3m在内为士1%)。4.3.2宽度尺寸极限偏差士0.5%。4.3.3高度尺寸极限偏差_1.5%。4.3.4
整备质量时车架前后两端板上平面距轨道踏面高度之差不大于10mm。4.3.5车轮滚动圆直径之差:
单电机驱动的同一电机车各轮径之差不超过1mm;多电机驱动的同一电机车各轮径之差不超过0.75mm。4.3.6车轴平行度,不应超过轴长的0.2%。20
4.3.7牵引高度极限偏差:
MT 491-
—1995
电机车与矿车连接均有二个尺寸,距轨道踏面的高度极限偏差为:320+mm
435±imm
4.3.8电机车车架底部距轨道踏面的最小距离尺寸不应小于100mm。4.4电机车质量极限偏差:
4.4.1电机车整备质量的极限偏差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表1整备质量极限偏差
公称粘着质量,
整备质量极限偏差,%
4.4.2电机车在整备状态下,任一轴的实际轴重对实际平均轴重的极限偏差:a.对一端司机室的极限偏差为士5%;b.对两端及中央司机室的极限偏差为土3%。4.5电机车性能要求。
4.5.1轮缘踏面牵引力极限偏差:16.0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小时电流时,电机车的轮缘踏面牵引力应不小于额定小时牵引力95%;a.
轮缘踏面最大牵引力应不小于公称粘着质量的25%(粘着系数为0.25)。b.
4.5.2在额定电压和小时电流时,电机车的小时速度极限偏差不大于士5%。4.5.3电机车牵引矿车或单机额定速度不大于7km/h,按小时额定速度通过各型机车规定的轨道最小曲率半径,不允许电机车有爬轨,与牵引车辆干涉、拉紧电缆线、管线及轨道发生永久变形等现象。电机车速度大于7km/h时,按7km/h速度通过各型机车规定最小曲率半径。4.5.4.空压系统的气密性与液压系统的泄漏要求:空压系统在充气到达工作气压,各气阀均处在中间位置时,经过16.5min后,管路压力下降应a.
不超过0.01MPa3
b.主风缸应符合TB304的规定;
c.液压系统在1.5倍工作压力下,经过5min凡管路接口处不应漏油。4.5.5空压机的外部表面温度与出口温度应不超过150℃,空压机须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并具有防爆合格证。
4.5.6轴承温度与密封:
单机运转试验,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95℃(当环境温度为40℃时),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0.6乘环境温度+50℃;
电机车的任何轴承处不得有漏油、渗油现象。4.5.7制动:
电机车具有停车、工作、紧急制动的功能,b。制动装置的闸瓦应符合JB3267的规定。制动时闸瓦应均匀贴靠车轮踏面;制动率:手制动不小于70%;动力制动不小于80%;气制动或液压制动不小于85%;最大不超c.
过100%;
单机在试验台上或平直轨道上,以规定的最大速度运行施行制动,其制动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d.
公称粘着质,t
制动距离≤m
MT491--1995
表2单机制动距离
电机车牵引额定载荷,以小时速度运行在5%以下直线下坡道上施行制动,其制动距离不得超e
过40m,被牵引车辆不应发生爬轨或脱轨等现象;f.车轮制动后,车轮或制动轮及闸瓦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4.5.8电机车必须设计安装简单可靠的司机棚和门。4.5.9电机车所有敷设电缆线均应选用耐酸(碱)阻燃橡胶电缆线;塑料软管应符合MT113的规定。4.5.10电机车的防爆标志,“Ex\标志应符合GB3836.1的规定;安全标志\MA\应符合能源技[1990]690号文件的规定;标牌应符合GB13306的规定。4.5.11电机车所有电气的防爆标志、Ex\标志、安全标志“MA”与产品铭牌应齐全、固定牢靠。4.5.12电机车的安全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机车应装有蓄电池过放电指示装置;a.
b.铅酸电机车、碱性电机车及隔爆电机车应有安装沼气报警断电装置的空间位置(用户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决定是否安装);c.12t以上电机车应装有过载保护,超速保护、里程速度表、漏电保护等装置或装有具备同等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d.煤矿隔爆电机车必须设置氢气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e.电机车应携带灭火装置。
4.5.13双电机驱动的电机车,其中一个电机发生故障时,应具有单电机驱动功能。4.6机械部件:
4.6.1减速装置:
4.6.1.1减速装置应采用闭式齿轮传动、齿轮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
圆柱齿轮的精度应不低于GB10095的9-8-8级规定,齿厚偏差按图样规定;圆弧锥齿轮或锥齿轮的精度应不低于GB11365的9-8-8级规定;图样上应注明的齿轮数据应按GB6443和GB12371的规定。减速装置做空载试验,以最大转速正、反转各30min,应达到下列要求:4.6.1.2
各连接件,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减速装置的旋转面和接合平面应密合,不得有漏油、渗油现象;运转应平稳,不得有冲击现象、霞动和异常响声,减速装置的最大噪声值不大于85dB。4.6.1.3减速装置以额定载荷、额定速度试验时,应达到下列要求:a.
机械效率不低于85%;
油池平衡油温:当环境温度为40士2℃时,最高油温不得超过80℃;减速装置在额定载荷、额定速度、油温升至平衡油温情况下,正反转运行不得小于1000h,(即正反转各运行500h,检查齿面接触长度和高度,表面的点蚀、粘合剥落等现象)。4.6.1.4当油温升至平衡油温并超载(1.25倍的电动机额定功率)10min后,不允许出现断齿及齿面损坏现象。
4.6.2制动装置:
闸瓦材料一般选用灰铸铁HT150或相同性能的其他材料;a.
闸瓦选用非金属材料时,应具有阻燃与抗静电性能,并符合MT113的规定。b.
4.6.3撒砂装置:
MT491-1995
a,撤砂口不应被砂堵住,砂应准确落在轨道踏面上;b。砂箱不得有进水或渗水现象;c.操作时开闭灵活、可靠。
4.6.4警铃装置:
警铃装置(包括电喇叭等)的声压级在距离电机车40m处,不小于70dB4.6.5司机室:
司机室应使司机有良好的视野,能观察车前后轨道和讯号;操纵方向规定:单司机室、司机座向a.
应垂直于电机车的运行方向;双司机室,司机座向应与电机车运行方向一致;b。司机室前方应有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周边不应进水。4.6.6连接缓冲装置:
电机车两端的连接缓冲装置应装有金属或橡胶缓冲器,连接器距电机车前端板(即碰头长度)不小于100mm;b.
连接器的插销安全系数不小于10。c.
4.6.7轮对:
轮对应符合JB3269的规定;
b.车轮踏面形状应符合GB4695中A型的规定。4.7电气部件:
电机车的电气部件必须具有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颁发的“防爆合格证”。对于单独执行安全标志的部件应具有国家指定单位发放的安全标志注册编号。4.7.1电源装置:
4.7.1.1防爆特殊型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应符合MT334的规定,4.7.1.2防爆特殊型碱性蓄电池电源装置应符合《煤矿碱性蓄电池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制造检验暂行规定》。
4.7.1.3隔爆电源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源箱应符合GB3836.1.GB3836.2、GB3836.3及GB4208的规定;b.电源箱应装设消氢装置,应有贮存足够数量的催化剂和电热措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源箱内部氢浓度不得大手0.8%
消氢装置中的电热器必须用发光信号监视,以保证电热器正常工作;c.
d。在机车上必须装有连续测氢仪,随时监测电源箱内四个角的氢气浓度,e.电源箱必须设有防爆性能的减压装置;f.电源装置应有排液措施。
4.7.1.4电源装置应具有起吊或横向移动的结构或两者皆有。4.7.2电机车运行时,电机车的漏电电流应不大于20mA。4.7.3电机车的电气设备均应符合GB3836.1~3836.4、ZBK63002、ZBK63003的规定;采用电子设备的牵引电器应符合JB4398的规定。4.7.4牵引电动机:
牵引电动机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6480的规定;a.
b.牵引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应为F级。4.7.5司机控制器:
司机控制器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2000的规定;司机控制器在0.7~1.1倍额定电压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司机控制器换向手柄与调速之间必须设有联锁机构;双司机室前后司机控制器亦必须设有联23
锁机构;
电压;
MT 491--1995
采用波控制调速方式时,必须有失控保护措施;调速范围应不小于10%~90%的额定输入斩波调速的控制器应进行轻载、重载及重复起动试验;司机控制器主回路和控制电路应分开进行敷线;司机控制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控制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4.7.6插销连接器:
插销连接器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3942规定;插销连接器应设有防止骤然拔脱的徐动装置;插销连接器的隔爆面必须具有保护措施。直流变压器:
直流变压器应为隔爆型;
直流变压器在0.7~1.1倍的额定电源电压时,其输出电压范围为95%~~105%的额定输出电照明灯:
电机车向前运行时,应前有照明,后有红灯;b.
照明灯为隔爆型,在放电电压为0.875倍的额定电源电压时,照射距离在40m处的光照度不小于2lx。
4.7.9电阻器:
电阻器应为隔爆型;
电阻器应能承受正常的起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电阻器的外壳温度应符合GB3836.1第4章的规定,且电阻器元件和连接线无松动、变形和过热现象;c.
电阻器应能有效防止电阻器各部分特别是接触面的腐蚀。4.7.10接线盒:
接线盒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4258的规定;b.接线盒尺寸须便于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线盒应留有适合导线弯曲半径的空间,在接通负载电流时,各连接元件的温度应不超过规定c.
监控仪表:
监控仪表(包括:蓄电池过放电指示装置、氢气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漏电保护装置、沼气自动报警断电装置、电流表、电压表、速度表、里程表等)应为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b。监控仪表和附件所有线路与外壳及其线路的绝缘性能应达到频率50Hz正弦波交流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或闪烁。试验电压见表3;表3、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
31~300
试验电压
监测仪表安装在电机车上时,必须有缓冲减振措施。c.
4.8电机车电路:
施加部位
相互绝缘的带电部分之间及对地4.8.1电机车电路的绝缘性能及耐压性能(电源装置、照明灯及含电子元件的装置除外);电机车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不小于表4的规定;a.
111~500
MT491-1995
表4绝缘电阻
阻,Mo
b.电机车电路耐压试验的电压值应等于电路具有最低试验电压的部件所规定的单个装置试验电压值的85%。
4.9其他要求:
4.9.1涂漆:
电机车除车轮踏面、制动丝杆、闸瓦摩擦表面外,其他金属表面均应有防锈、防腐保护;b.电源装置底部及电机车的各部件外露金属表面,均应涂耐酸漆;c.表面涂漆颜额色应符合GB2893的规定。5试验方法
5.1称重试验
用轮重测量装置测量轮重。电机车在通过一段带有不同坡度的线路,以使一系列悬挂装置起作用后,减速缓行到称重位置,使前轮轴置于测量轨道中心,测得前轴的轮重以后,再徐徐开动电机车,使后轮轴置于测量轨道中心,测出后轴的轮重。在称重期间,不许改变或调整电机车状态,也不许人为地采用打击、摇动或其他方法改变由于悬挂各部件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车体和悬挂装置的状态。应连续4次进行完整的称重操作,电机车应在两个方向各运行2次。取两个方向轮重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轮重测量值。将同一轴的两轮重相加,便可求出轴重,全部轮重相加即为整备质量。若无轮重测量装置,可暂时采用另一种称重方法代替,将电机车吊至称重场地,然后垂直下落至称重机上,此种称重方式须经检验单位认可。电机车整备质量的极限偏差应符合本标准4.4.1条的规定,电机车整备状态下,任一轴的实际轴重对实际平均轴重的极限偏差应符合本标准4.4.2条的规定。5.2制动试验
5.2.1静止制动试验:
试验在运行制动试验前进行。
a,用压力传感器直接测出作用在闸瓦上的压力,对于只有手制动的电机车,可用力矩扳手测量所施加的力,根据制动机构的结构参数,计算出拉杆受力数据,得出闸瓦总压力。试验不得少于5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用在闸瓦上的总压力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值,但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0%,制动装置的制动率应由(3)式确定,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5.7条c规定;电机车的制动率=电机车整备质量闸瓦压力
b.采用气压制动的电机车应测量气压系统气密性,其管路压力下降值应符合4.5.4条a的规定;℃.采用液压制动的电机车应测量液压系统的泄漏量,其值应符合4.5.4条c的规定。5.2.2运行制动试验:
a.试验前应检查制动操作系统动作是否准确可靠。检查闸瓦是否贴靠车轮踏面,否则电机车应进行适当磨合运行,以达到试验要求。装有间隙调整器的电机车应用新闸瓦进行试验,没有间隙调整器的电机车应用磨耗到允许极限值的闸瓦进行试验;电机车每一种制动形式至少应检测3次,每次检测应以相同的方法通过相同的运行方式来进b.
MT491-—1995
轨道铺设应符合GBJ213第264条的规定;C
d.试验以额定牵引载荷和小时速度在5%.以下的下坡道上进行(制动时允许撒撤砂);电机车牵引额定载荷以小时速度运行,在通过施加制动的标志之前,应断开牵引电动机电源,以额定小时速度惰行,当机车前端到达标志时,施行所要求的制动方式;e.应该精确测量每次试验实际制动距离,并取其算术平均值。车列的制动距离应符合本标准4.5.7条e的规定;
f.电机车单机制动试验在试验台上进行或在平直轨道上进行时,电机车以规定的最大速度运行施行制动,其制动距离应符合本标准4.5.7条d的规定,g.列车制动后,应立即测定其车轮踏面及闸瓦摩擦表面的温度,其值应符合标准4.5.7条f的规定。
5.3减速装置试验
电机车进行形式试验时应按表5对减速装置进行测试。表5减速装置试验项目表
5.4撒砂装置的试验
试验项目
空载运转试验
性能试验
超载试验
试验规范
以最大转速、正、反向空运转
各30min
以额定转速,施加额定负载,
连续运转直至油箱油温达到热
平衡。正、反向各一次
当油温升至平衡油温并超载
(1.25倍的电动机额定功率)
按本标准4.6.1.2条的规定
按本标准4.6.1.3条的规定
按本标准4.6.1.4条的规定
检查撤砂效果。在起动运行时应将筛选(网格每25mm不得少于10目)的烘干或晒干砂准确的撤在电机车轮轮缘前方的轨道踏面上。电机车在进行出厂试验时,检查撒砂装置的动作状态应能灵活动作(不装砂)。5.5警声传播距离试验
型式试验可在环境噪声比警号发音总噪声小于3dB的空旷场地上进行。工业性试验须在直巷道上进行。在距离电机车40m且距轨道面上1.7m处,用声级计测量电机车警号声,顺风、逆风各测3次,取其测量6次的算术平均值,应符合本标准4.6.4条的规定。根据环境噪声大小,按式(4)修正其声压级。=-
式中:Ix
修正的声压级,dB;
警号发音总噪声声压级,dB;
L—修正值,取警号发音总噪声与环境噪声声压级(h)的差值按表6选取。表6
修正值对应表
5.6运行试验
5.6.1试验前的准备:
(4)
a.检查行走部是否灵活良好;
MT 491--1995
b.检查电器元件的连接有无异常,各种辅助电路中的开关装置的动作是否正确;c.检查电机车制动装置是否有效。5.6.2电机车以小时速度向前、后方向各运行30min,即测量其轴承温度,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5.6条a的规定。二项运行动作应连续进行。5.7牵引特性试验
5.7.1牵引特性试验:
在平直轨道上进行牵引特性试验,轨道铺设应符合GBJ213中第264条的规定。将被试电机车与装有测力装置等仪器设备的测试车、载荷(可用陪试电机车代替)连接在一起。将各种测试仪器放置在测试车中带吸振装置的工作平台上,电机车在整备状态下拖动载荷,在额定电压下,逐步调节牵引力,使牵引电机在额定磁场级小时制电流下等速运行,待被试电机车已均衡运行时,立即用示波器摄取其牵引力、电流、电压、速度等信号波形,以后被试电机车每增加一-定负载,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被试电机车电流达两倍小时制电流或车轮打滑为止。试验应至少测出5组数据。
在线路上进行牵引特性试验时,摄取的各参数示波图必须经过整理计算,如车钩牵引力应换算成轮缘踏面牵引力即电机车牵引力。轮缘踏面牵引力等于车钩牵引力与电机车运行阻力之和,电机车阻力试验见5.7.2条。待被测参数分析整理计算后再绘制出F=f(v)的电机车特性曲线。其小时牵引力和小时速度应符合4.5.1条a和4.5.2条的规定。5.7.2运行阻力试验:
用溜放法测量在无风的天气,在平直轨道上使机车惰行,记录电机车在惰行过程中的减速度、时间、距离,由式(5)求得电机车运行阻力:W。i·g-1000(1+y)
式中:W。—一在一定速度下电机车的单位基本运行阻力,N/t,i-坡度,mm/m,上坡为\-”,下坡为\+”;A
Aw/A一一在坡度上的惰行如速度,m/s\,上坡为“一”,下坡为“+”;g—重力加速度,取g=9.8m/s\;1+-—转动质量惯性系数、取1.20~1.40。·(5)
5.8最大牵引力测定
在规定的粘着条件(轨面干燥撒砂的平直轨道,粘着系数为0.25)下电机车牵引使车轮打滑的载荷(或将电机车一端固定),然后逐级起动到电机车车轮发生打滑或过载继电器动作,用传力计或者通过传感器测量此过程中的最大牵引力。电机车应在轨道不同位置上正、反向各测量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其值不应小于4.5.1条b的规定。
5.9通过允许轨道最小曲率半径运行试验轨道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轨道铺设应符合GBJ213第264条的规定。电机车牵引额定载荷按照本标准4.5.3条的规定来回通过规定的最小曲率半径的弯道,如弯道不是“S\形,则应调转车头重复以上试验,往返各3次。每次均要符合4.5.3条的规定。5.10减速装置噪声试验
当减速装置达到设计要求转数时,距减速装置1m处测量正、反转各方向不少于2次的噪声,其平均值应符合4.6.1.2条d的规定。5.11电机车电路绝缘、耐压试验(蓄电池、照明灯、电子元件免予试验)由绝缘等级不同的几个电路组成的线路,应分别单独进行对地耐压试验,而其他电路应予接地。27
MT 491—1995
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由于电容电感效应而可能在某些点出现的异常电压。电路绝缘试验时,应拆除指示仪表,拔下插销,将照明电路和主电路断开,将控制器接线盒中所有接线端子可靠地用导线短接,用500V兆欧表测量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8.1条a的规定。电路耐压试验时,试验线路短接方法同上,电压频率50Hz近似正弦波形,施加在电路与地之间,时间为1min,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8.1条b的规定。5.12电气部件试验
5.12.1司机控制器试验:
5.12.1.1应在0.7~1.1倍额定电压范围内检查司机控制器主电路和各种辅助电路的开关装置动作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可靠。
5.12.1.2波控制调速性能试验。控制器用电感(L)及电阻(R)作负载,负载回路时间常数应为被控主电机时间常数L/R,输入电压为0.7~~1.1倍额定电压,调速手柄从零位至调压位进行调节,负载端输出电压在0.1~0.9倍输入电压范围内连续均匀可调,当调速手柄至全压位(晶闸管被短接)时,负载端输出电压应接近或等于输入电压。
5.12.1.3斩波控制器轻载试验:控制器用电阻作负载,输入额定电压,在导通比α=1时,以0.2倍电动机额定小时电流运行3min调速手柄从零位经调压位至全压位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5.12.1.4波控制器重载试验:
控制器用L.R作负载,负载回路时间常数r,输入0.7倍额定电压,在导通比α=0.8时,通以1.5倍电动机额定小时电流,历时1min调速手柄从零位经调压位至全压位,控制器应正常工作。5.12.1.5斩波控制器重复起动试验:控制器用L.R作负载,负载回路时间常数为t,输入额定电压,在α=1时负载电流为电机的小时额定电流。调速手柄从零位经调压位到全压位,再返回零位,往返操作五次,每周期1min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12.1.6本标准5.12.2.1条至5.12.1.5条各项试验如用发电机组或其他形式电源时,应外加L.C滤波器。滤波器的参数一般由(6)、(7)式计算得出:1
L=元· f。 tg元/2 · fo]
C. tgn/2 . folf
ZUCama
4元·f。
式中:L。—滤波电感,H;
滤波电容,F;
f。滤波自振频率,Hz;
f滤波器工作频率,Hz,
Im—最大负载电流,I;
AUComax
般取:
电容电压脉动量,V。
1/3≤f。/f≤1/2AUComx≤20%电源电压试验线路图见下图
(6)
:(7)
5.12.2隔爆照明灯照度试验:
MT 491—1995
型式试验可在无其他光源干扰的地面环境中进行。亦可在工业性试验的井下直巷道中进行。调整照明灯,使灯光处于良好的聚光状态,然后对准设置在距照明灯40m处的白色测量牌,牌的面积为(0.5×0.5)m2,在牌上均匀分成九格,在放电电压为0.875倍的电源额定电压时,用照度计测量牌上每一格中心点照度,取其平均值。光照度应符合本标准4.7.8条b的规定。5.12.3电源装置试验:
5.12.3.1铅酸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试验应符合MT334的规定。5.12.3.2碱性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试验应符合《煤矿碱性蓄电池式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制造检验行规定》。
5.12.3.3煤矿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试验应符合GB3836.1及GB3836.2的规定。另外还应做以下试验:
消氢能力试验
电源装置以额定电流的1.25倍进行放电(5h放电制),在消氢装置工作过程中及放电终了氢(H2)浓度小于0.8%。试验进行3个周期(每1次充放电为1个周期);b.绝缘试验
以500V摇表测量任一蓄电池极柱与隔爆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1min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0Mα,耐压试验
以交流2000V测蕃电池组任一极柱与隔爆外壳之间电强度,1min无击穿现象;d.振动试验
将电源装置(包括消氢系统)置于具有振幅6mm,上下振动频率不大于3Hz和振幅25mm,上下振动频率不大于0.5Hz的振动台上进行2h振动试验后,所有紧固件不得松动,消氢装置的催化剂不得脱落或损坏,
排液阀耐酸试验
排液阀在浓度为1:30的稀硫酸中浸泡72h后,其防爆性能应符合GB3836.1、GB3836.2、GB3836.3的规定;
f.电源装置衬里的耐酸绝缘性能试验用1:30的稀硫酸置箱体内24h后不得有渗漏腐蚀现象,将稀硫酸倒出后,施以交流电压10kV,1h不得有击穿现象;
g.冲击试验
电热监测器的玻璃窗的冲击试验应按照GB3836.1中21.1条的规定进行。5.13试验用测量仪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煤矿防爆蕃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MT 491-1995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防爆特殊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简称铅酸电机车),煤矿防爆特殊型碱性蓄电池电机车(简称碱性电机车);煤矿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简称隔爆电机车)。以上不同种类的电机车统称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简称电机车)。2引用标准
GB 191
GB 282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893
安全色
GB 3836.1
GB 3836. 2
GB 3836. 4
GB4208
GB4695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1”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窄轨机车车辆车轮踏面形状与尺寸浙开线圆柱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GB6443
GB10095
GB11365
GB12371
GB 13306
GBI 213
浙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
锥齿轮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ZB S35 001
ZBK63002
窄轨架线式工矿电机车基本技术条件牵引电器基本技术条件
ZBK63003牵引电器基本试验方法JB1093
JB2000
JB3114
JB3267
JB3269
JB3942
JB4258
JB4398
JB6480www.bzxz.net
牵引电机基本试验方法
主令控制器
直流工矿电机车试验规则
窄轨工矿电机车闸瓦
窄轨工矿电机车轮对系列
蓄电池电机车用隔爆型插销连接器技术条件隔爆型接线盒
牵引车辆电子设备规则
旋转牵引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12-18批准18
1996-05-01实施
TB304机车用总风缸技术条件
MT 491-1995
MT113煤矿井下用非金属(聚合物)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MT333煤矿机车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334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名词术语
3.1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
由符合MT334要求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箱、连接线、隔爆型插销连接器等组成的装置称为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
采用铅酸蓄电池的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称为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采用碱性蓄电池的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称为碱性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3.2隔爆型电源装置
电源装置除电池箱为隔爆型结构外,在箱内装有催化剂对蓄电池消氢;用减压装置通风:在箱外采用监视氢气量,自动断电报警等技术措施的电源装置称为隔爆型电源装置。3.3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在煤矿使用的电机车除电源装置为防爆特殊型外,其他电气部件均属防爆产品,这种电机车被称为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采用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防爆特殊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采用碱性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防爆特殊型碱性蓄电池电机车。3.4煤矿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
在煤矿使用的电机车除电源装置为隔爆型外,其他电气部件均属防爆产品,这种电机车被称为煤矿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
采用铅酸蓄电池隔爆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电机车。采用碱性蓄电池隔爆型电源装置的电机车称为煤矿隔爆型碱性蓄电池电机车。3.5蓄电池电力牵引
由装在动力车或拖车上的蓄电池供给电能的牵引方式。3.6小时速度
a。电动机在小时工作制的旋转速度b。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的小时定额下的列车速度(本速度适用半磨耗状态动轮的动力车)。
除非另有说明,给定励磁即指额定满磁场。3.7牵引力
电机车在牵引时,牵引电动机作用于动轮轮缘踏面的力。3.8车钩牵引力
在动力车车钩处测得的牵引力,除非另有说明,系指在平直轨道上的车钩牵引力。3.9小时牵引力
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下,发出小时功率时的牵引力(本牵引力适用半磨耗状态车轮的动力车)。除非另有说明,本牵引力是指在满磁场时测定的。3.10起动阻力
在列车全部车轮开始运动前瞬间的最大阻力值。3.11轴重
整备电机车静止在水平轨道上,通过每轮对作用于道轨上的正压力。3.12整备质量
MT491—1995
机车质量、乘务人员质量和正常运行需要的各种物资(砂、救援设备、工具、润滑油等)的质量的总3.13总牵引运输量
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牵引的质量总和之乘积。3.14吨·公里
对应于运输一吨质量通过一公里路程的运输单位。3.15列车制动距离
列车以额定小时速度运行,司机开始制动,至列车完全停止时,不应发生爬轨或脱轨现象的最小距离,列车制动距离包括空行程距离和实际制动距离。3.16车辆
用以表示装有动力源的,或不装动力源的车辆。3.17电机车
在轨道上运行,用来拖动其他车辆而不带任何营业载荷的电力车。3.18单机运行
机车不拖挂车列,单独地运行。4技术要求
4.1电机车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使用条件:
4.2.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4.2.2环境温度在20~十40℃。
4.2.3最湿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同月平均最低温度不大于+25℃)。4.2.4在空气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4.2.5相对于电机车的垂向、纵向和横向具有频率为1~50Hz的正弦振动,其振幅不大于A(mm):(当1≤f<10Hz)
250(当 10
·(2)
4.2.7窄轨轨道道床和道岔铺设质量应符合GBJ213及《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的有关规定。4.2.8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第321条和第322条规定的场所使用。4.3电机车外形尺寸极限偏差:
4.3.1长度尺寸极限偏差士0.5%(大于3m包括3m在内为士1%)。4.3.2宽度尺寸极限偏差士0.5%。4.3.3高度尺寸极限偏差_1.5%。4.3.4
整备质量时车架前后两端板上平面距轨道踏面高度之差不大于10mm。4.3.5车轮滚动圆直径之差:
单电机驱动的同一电机车各轮径之差不超过1mm;多电机驱动的同一电机车各轮径之差不超过0.75mm。4.3.6车轴平行度,不应超过轴长的0.2%。20
4.3.7牵引高度极限偏差:
MT 491-
—1995
电机车与矿车连接均有二个尺寸,距轨道踏面的高度极限偏差为:320+mm
435±imm
4.3.8电机车车架底部距轨道踏面的最小距离尺寸不应小于100mm。4.4电机车质量极限偏差:
4.4.1电机车整备质量的极限偏差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表1整备质量极限偏差
公称粘着质量,
整备质量极限偏差,%
4.4.2电机车在整备状态下,任一轴的实际轴重对实际平均轴重的极限偏差:a.对一端司机室的极限偏差为士5%;b.对两端及中央司机室的极限偏差为土3%。4.5电机车性能要求。
4.5.1轮缘踏面牵引力极限偏差:16.0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小时电流时,电机车的轮缘踏面牵引力应不小于额定小时牵引力95%;a.
轮缘踏面最大牵引力应不小于公称粘着质量的25%(粘着系数为0.25)。b.
4.5.2在额定电压和小时电流时,电机车的小时速度极限偏差不大于士5%。4.5.3电机车牵引矿车或单机额定速度不大于7km/h,按小时额定速度通过各型机车规定的轨道最小曲率半径,不允许电机车有爬轨,与牵引车辆干涉、拉紧电缆线、管线及轨道发生永久变形等现象。电机车速度大于7km/h时,按7km/h速度通过各型机车规定最小曲率半径。4.5.4.空压系统的气密性与液压系统的泄漏要求:空压系统在充气到达工作气压,各气阀均处在中间位置时,经过16.5min后,管路压力下降应a.
不超过0.01MPa3
b.主风缸应符合TB304的规定;
c.液压系统在1.5倍工作压力下,经过5min凡管路接口处不应漏油。4.5.5空压机的外部表面温度与出口温度应不超过150℃,空压机须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并具有防爆合格证。
4.5.6轴承温度与密封:
单机运转试验,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95℃(当环境温度为40℃时),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0.6乘环境温度+50℃;
电机车的任何轴承处不得有漏油、渗油现象。4.5.7制动:
电机车具有停车、工作、紧急制动的功能,b。制动装置的闸瓦应符合JB3267的规定。制动时闸瓦应均匀贴靠车轮踏面;制动率:手制动不小于70%;动力制动不小于80%;气制动或液压制动不小于85%;最大不超c.
过100%;
单机在试验台上或平直轨道上,以规定的最大速度运行施行制动,其制动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d.
公称粘着质,t
制动距离≤m
MT491--1995
表2单机制动距离
电机车牵引额定载荷,以小时速度运行在5%以下直线下坡道上施行制动,其制动距离不得超e
过40m,被牵引车辆不应发生爬轨或脱轨等现象;f.车轮制动后,车轮或制动轮及闸瓦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4.5.8电机车必须设计安装简单可靠的司机棚和门。4.5.9电机车所有敷设电缆线均应选用耐酸(碱)阻燃橡胶电缆线;塑料软管应符合MT113的规定。4.5.10电机车的防爆标志,“Ex\标志应符合GB3836.1的规定;安全标志\MA\应符合能源技[1990]690号文件的规定;标牌应符合GB13306的规定。4.5.11电机车所有电气的防爆标志、Ex\标志、安全标志“MA”与产品铭牌应齐全、固定牢靠。4.5.12电机车的安全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机车应装有蓄电池过放电指示装置;a.
b.铅酸电机车、碱性电机车及隔爆电机车应有安装沼气报警断电装置的空间位置(用户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决定是否安装);c.12t以上电机车应装有过载保护,超速保护、里程速度表、漏电保护等装置或装有具备同等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d.煤矿隔爆电机车必须设置氢气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e.电机车应携带灭火装置。
4.5.13双电机驱动的电机车,其中一个电机发生故障时,应具有单电机驱动功能。4.6机械部件:
4.6.1减速装置:
4.6.1.1减速装置应采用闭式齿轮传动、齿轮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
圆柱齿轮的精度应不低于GB10095的9-8-8级规定,齿厚偏差按图样规定;圆弧锥齿轮或锥齿轮的精度应不低于GB11365的9-8-8级规定;图样上应注明的齿轮数据应按GB6443和GB12371的规定。减速装置做空载试验,以最大转速正、反转各30min,应达到下列要求:4.6.1.2
各连接件,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减速装置的旋转面和接合平面应密合,不得有漏油、渗油现象;运转应平稳,不得有冲击现象、霞动和异常响声,减速装置的最大噪声值不大于85dB。4.6.1.3减速装置以额定载荷、额定速度试验时,应达到下列要求:a.
机械效率不低于85%;
油池平衡油温:当环境温度为40士2℃时,最高油温不得超过80℃;减速装置在额定载荷、额定速度、油温升至平衡油温情况下,正反转运行不得小于1000h,(即正反转各运行500h,检查齿面接触长度和高度,表面的点蚀、粘合剥落等现象)。4.6.1.4当油温升至平衡油温并超载(1.25倍的电动机额定功率)10min后,不允许出现断齿及齿面损坏现象。
4.6.2制动装置:
闸瓦材料一般选用灰铸铁HT150或相同性能的其他材料;a.
闸瓦选用非金属材料时,应具有阻燃与抗静电性能,并符合MT113的规定。b.
4.6.3撒砂装置:
MT491-1995
a,撤砂口不应被砂堵住,砂应准确落在轨道踏面上;b。砂箱不得有进水或渗水现象;c.操作时开闭灵活、可靠。
4.6.4警铃装置:
警铃装置(包括电喇叭等)的声压级在距离电机车40m处,不小于70dB4.6.5司机室:
司机室应使司机有良好的视野,能观察车前后轨道和讯号;操纵方向规定:单司机室、司机座向a.
应垂直于电机车的运行方向;双司机室,司机座向应与电机车运行方向一致;b。司机室前方应有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周边不应进水。4.6.6连接缓冲装置:
电机车两端的连接缓冲装置应装有金属或橡胶缓冲器,连接器距电机车前端板(即碰头长度)不小于100mm;b.
连接器的插销安全系数不小于10。c.
4.6.7轮对:
轮对应符合JB3269的规定;
b.车轮踏面形状应符合GB4695中A型的规定。4.7电气部件:
电机车的电气部件必须具有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颁发的“防爆合格证”。对于单独执行安全标志的部件应具有国家指定单位发放的安全标志注册编号。4.7.1电源装置:
4.7.1.1防爆特殊型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应符合MT334的规定,4.7.1.2防爆特殊型碱性蓄电池电源装置应符合《煤矿碱性蓄电池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制造检验暂行规定》。
4.7.1.3隔爆电源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源箱应符合GB3836.1.GB3836.2、GB3836.3及GB4208的规定;b.电源箱应装设消氢装置,应有贮存足够数量的催化剂和电热措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源箱内部氢浓度不得大手0.8%
消氢装置中的电热器必须用发光信号监视,以保证电热器正常工作;c.
d。在机车上必须装有连续测氢仪,随时监测电源箱内四个角的氢气浓度,e.电源箱必须设有防爆性能的减压装置;f.电源装置应有排液措施。
4.7.1.4电源装置应具有起吊或横向移动的结构或两者皆有。4.7.2电机车运行时,电机车的漏电电流应不大于20mA。4.7.3电机车的电气设备均应符合GB3836.1~3836.4、ZBK63002、ZBK63003的规定;采用电子设备的牵引电器应符合JB4398的规定。4.7.4牵引电动机:
牵引电动机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6480的规定;a.
b.牵引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应为F级。4.7.5司机控制器:
司机控制器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2000的规定;司机控制器在0.7~1.1倍额定电压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司机控制器换向手柄与调速之间必须设有联锁机构;双司机室前后司机控制器亦必须设有联23
锁机构;
电压;
MT 491--1995
采用波控制调速方式时,必须有失控保护措施;调速范围应不小于10%~90%的额定输入斩波调速的控制器应进行轻载、重载及重复起动试验;司机控制器主回路和控制电路应分开进行敷线;司机控制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控制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4.7.6插销连接器:
插销连接器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3942规定;插销连接器应设有防止骤然拔脱的徐动装置;插销连接器的隔爆面必须具有保护措施。直流变压器:
直流变压器应为隔爆型;
直流变压器在0.7~1.1倍的额定电源电压时,其输出电压范围为95%~~105%的额定输出电照明灯:
电机车向前运行时,应前有照明,后有红灯;b.
照明灯为隔爆型,在放电电压为0.875倍的额定电源电压时,照射距离在40m处的光照度不小于2lx。
4.7.9电阻器:
电阻器应为隔爆型;
电阻器应能承受正常的起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电阻器的外壳温度应符合GB3836.1第4章的规定,且电阻器元件和连接线无松动、变形和过热现象;c.
电阻器应能有效防止电阻器各部分特别是接触面的腐蚀。4.7.10接线盒:
接线盒应为隔爆型并符合JB4258的规定;b.接线盒尺寸须便于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线盒应留有适合导线弯曲半径的空间,在接通负载电流时,各连接元件的温度应不超过规定c.
监控仪表:
监控仪表(包括:蓄电池过放电指示装置、氢气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漏电保护装置、沼气自动报警断电装置、电流表、电压表、速度表、里程表等)应为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b。监控仪表和附件所有线路与外壳及其线路的绝缘性能应达到频率50Hz正弦波交流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或闪烁。试验电压见表3;表3、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
31~300
试验电压
监测仪表安装在电机车上时,必须有缓冲减振措施。c.
4.8电机车电路:
施加部位
相互绝缘的带电部分之间及对地4.8.1电机车电路的绝缘性能及耐压性能(电源装置、照明灯及含电子元件的装置除外);电机车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不小于表4的规定;a.
111~500
MT491-1995
表4绝缘电阻
阻,Mo
b.电机车电路耐压试验的电压值应等于电路具有最低试验电压的部件所规定的单个装置试验电压值的85%。
4.9其他要求:
4.9.1涂漆:
电机车除车轮踏面、制动丝杆、闸瓦摩擦表面外,其他金属表面均应有防锈、防腐保护;b.电源装置底部及电机车的各部件外露金属表面,均应涂耐酸漆;c.表面涂漆颜额色应符合GB2893的规定。5试验方法
5.1称重试验
用轮重测量装置测量轮重。电机车在通过一段带有不同坡度的线路,以使一系列悬挂装置起作用后,减速缓行到称重位置,使前轮轴置于测量轨道中心,测得前轴的轮重以后,再徐徐开动电机车,使后轮轴置于测量轨道中心,测出后轴的轮重。在称重期间,不许改变或调整电机车状态,也不许人为地采用打击、摇动或其他方法改变由于悬挂各部件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车体和悬挂装置的状态。应连续4次进行完整的称重操作,电机车应在两个方向各运行2次。取两个方向轮重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轮重测量值。将同一轴的两轮重相加,便可求出轴重,全部轮重相加即为整备质量。若无轮重测量装置,可暂时采用另一种称重方法代替,将电机车吊至称重场地,然后垂直下落至称重机上,此种称重方式须经检验单位认可。电机车整备质量的极限偏差应符合本标准4.4.1条的规定,电机车整备状态下,任一轴的实际轴重对实际平均轴重的极限偏差应符合本标准4.4.2条的规定。5.2制动试验
5.2.1静止制动试验:
试验在运行制动试验前进行。
a,用压力传感器直接测出作用在闸瓦上的压力,对于只有手制动的电机车,可用力矩扳手测量所施加的力,根据制动机构的结构参数,计算出拉杆受力数据,得出闸瓦总压力。试验不得少于5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用在闸瓦上的总压力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值,但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0%,制动装置的制动率应由(3)式确定,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5.7条c规定;电机车的制动率=电机车整备质量闸瓦压力
b.采用气压制动的电机车应测量气压系统气密性,其管路压力下降值应符合4.5.4条a的规定;℃.采用液压制动的电机车应测量液压系统的泄漏量,其值应符合4.5.4条c的规定。5.2.2运行制动试验:
a.试验前应检查制动操作系统动作是否准确可靠。检查闸瓦是否贴靠车轮踏面,否则电机车应进行适当磨合运行,以达到试验要求。装有间隙调整器的电机车应用新闸瓦进行试验,没有间隙调整器的电机车应用磨耗到允许极限值的闸瓦进行试验;电机车每一种制动形式至少应检测3次,每次检测应以相同的方法通过相同的运行方式来进b.
MT491-—1995
轨道铺设应符合GBJ213第264条的规定;C
d.试验以额定牵引载荷和小时速度在5%.以下的下坡道上进行(制动时允许撒撤砂);电机车牵引额定载荷以小时速度运行,在通过施加制动的标志之前,应断开牵引电动机电源,以额定小时速度惰行,当机车前端到达标志时,施行所要求的制动方式;e.应该精确测量每次试验实际制动距离,并取其算术平均值。车列的制动距离应符合本标准4.5.7条e的规定;
f.电机车单机制动试验在试验台上进行或在平直轨道上进行时,电机车以规定的最大速度运行施行制动,其制动距离应符合本标准4.5.7条d的规定,g.列车制动后,应立即测定其车轮踏面及闸瓦摩擦表面的温度,其值应符合标准4.5.7条f的规定。
5.3减速装置试验
电机车进行形式试验时应按表5对减速装置进行测试。表5减速装置试验项目表
5.4撒砂装置的试验
试验项目
空载运转试验
性能试验
超载试验
试验规范
以最大转速、正、反向空运转
各30min
以额定转速,施加额定负载,
连续运转直至油箱油温达到热
平衡。正、反向各一次
当油温升至平衡油温并超载
(1.25倍的电动机额定功率)
按本标准4.6.1.2条的规定
按本标准4.6.1.3条的规定
按本标准4.6.1.4条的规定
检查撤砂效果。在起动运行时应将筛选(网格每25mm不得少于10目)的烘干或晒干砂准确的撤在电机车轮轮缘前方的轨道踏面上。电机车在进行出厂试验时,检查撒砂装置的动作状态应能灵活动作(不装砂)。5.5警声传播距离试验
型式试验可在环境噪声比警号发音总噪声小于3dB的空旷场地上进行。工业性试验须在直巷道上进行。在距离电机车40m且距轨道面上1.7m处,用声级计测量电机车警号声,顺风、逆风各测3次,取其测量6次的算术平均值,应符合本标准4.6.4条的规定。根据环境噪声大小,按式(4)修正其声压级。=-
式中:Ix
修正的声压级,dB;
警号发音总噪声声压级,dB;
L—修正值,取警号发音总噪声与环境噪声声压级(h)的差值按表6选取。表6
修正值对应表
5.6运行试验
5.6.1试验前的准备:
(4)
a.检查行走部是否灵活良好;
MT 491--1995
b.检查电器元件的连接有无异常,各种辅助电路中的开关装置的动作是否正确;c.检查电机车制动装置是否有效。5.6.2电机车以小时速度向前、后方向各运行30min,即测量其轴承温度,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5.6条a的规定。二项运行动作应连续进行。5.7牵引特性试验
5.7.1牵引特性试验:
在平直轨道上进行牵引特性试验,轨道铺设应符合GBJ213中第264条的规定。将被试电机车与装有测力装置等仪器设备的测试车、载荷(可用陪试电机车代替)连接在一起。将各种测试仪器放置在测试车中带吸振装置的工作平台上,电机车在整备状态下拖动载荷,在额定电压下,逐步调节牵引力,使牵引电机在额定磁场级小时制电流下等速运行,待被试电机车已均衡运行时,立即用示波器摄取其牵引力、电流、电压、速度等信号波形,以后被试电机车每增加一-定负载,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被试电机车电流达两倍小时制电流或车轮打滑为止。试验应至少测出5组数据。
在线路上进行牵引特性试验时,摄取的各参数示波图必须经过整理计算,如车钩牵引力应换算成轮缘踏面牵引力即电机车牵引力。轮缘踏面牵引力等于车钩牵引力与电机车运行阻力之和,电机车阻力试验见5.7.2条。待被测参数分析整理计算后再绘制出F=f(v)的电机车特性曲线。其小时牵引力和小时速度应符合4.5.1条a和4.5.2条的规定。5.7.2运行阻力试验:
用溜放法测量在无风的天气,在平直轨道上使机车惰行,记录电机车在惰行过程中的减速度、时间、距离,由式(5)求得电机车运行阻力:W。i·g-1000(1+y)
式中:W。—一在一定速度下电机车的单位基本运行阻力,N/t,i-坡度,mm/m,上坡为\-”,下坡为\+”;A
Aw/A一一在坡度上的惰行如速度,m/s\,上坡为“一”,下坡为“+”;g—重力加速度,取g=9.8m/s\;1+-—转动质量惯性系数、取1.20~1.40。·(5)
5.8最大牵引力测定
在规定的粘着条件(轨面干燥撒砂的平直轨道,粘着系数为0.25)下电机车牵引使车轮打滑的载荷(或将电机车一端固定),然后逐级起动到电机车车轮发生打滑或过载继电器动作,用传力计或者通过传感器测量此过程中的最大牵引力。电机车应在轨道不同位置上正、反向各测量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其值不应小于4.5.1条b的规定。
5.9通过允许轨道最小曲率半径运行试验轨道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轨道铺设应符合GBJ213第264条的规定。电机车牵引额定载荷按照本标准4.5.3条的规定来回通过规定的最小曲率半径的弯道,如弯道不是“S\形,则应调转车头重复以上试验,往返各3次。每次均要符合4.5.3条的规定。5.10减速装置噪声试验
当减速装置达到设计要求转数时,距减速装置1m处测量正、反转各方向不少于2次的噪声,其平均值应符合4.6.1.2条d的规定。5.11电机车电路绝缘、耐压试验(蓄电池、照明灯、电子元件免予试验)由绝缘等级不同的几个电路组成的线路,应分别单独进行对地耐压试验,而其他电路应予接地。27
MT 491—1995
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由于电容电感效应而可能在某些点出现的异常电压。电路绝缘试验时,应拆除指示仪表,拔下插销,将照明电路和主电路断开,将控制器接线盒中所有接线端子可靠地用导线短接,用500V兆欧表测量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8.1条a的规定。电路耐压试验时,试验线路短接方法同上,电压频率50Hz近似正弦波形,施加在电路与地之间,时间为1min,其值应符合本标准4.8.1条b的规定。5.12电气部件试验
5.12.1司机控制器试验:
5.12.1.1应在0.7~1.1倍额定电压范围内检查司机控制器主电路和各种辅助电路的开关装置动作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可靠。
5.12.1.2波控制调速性能试验。控制器用电感(L)及电阻(R)作负载,负载回路时间常数应为被控主电机时间常数L/R,输入电压为0.7~~1.1倍额定电压,调速手柄从零位至调压位进行调节,负载端输出电压在0.1~0.9倍输入电压范围内连续均匀可调,当调速手柄至全压位(晶闸管被短接)时,负载端输出电压应接近或等于输入电压。
5.12.1.3斩波控制器轻载试验:控制器用电阻作负载,输入额定电压,在导通比α=1时,以0.2倍电动机额定小时电流运行3min调速手柄从零位经调压位至全压位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5.12.1.4波控制器重载试验:
控制器用L.R作负载,负载回路时间常数r,输入0.7倍额定电压,在导通比α=0.8时,通以1.5倍电动机额定小时电流,历时1min调速手柄从零位经调压位至全压位,控制器应正常工作。5.12.1.5斩波控制器重复起动试验:控制器用L.R作负载,负载回路时间常数为t,输入额定电压,在α=1时负载电流为电机的小时额定电流。调速手柄从零位经调压位到全压位,再返回零位,往返操作五次,每周期1min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12.1.6本标准5.12.2.1条至5.12.1.5条各项试验如用发电机组或其他形式电源时,应外加L.C滤波器。滤波器的参数一般由(6)、(7)式计算得出:1
L=元· f。 tg元/2 · fo]
C. tgn/2 . folf
ZUCama
4元·f。
式中:L。—滤波电感,H;
滤波电容,F;
f。滤波自振频率,Hz;
f滤波器工作频率,Hz,
Im—最大负载电流,I;
AUComax
般取:
电容电压脉动量,V。
1/3≤f。/f≤1/2AUComx≤20%电源电压试验线路图见下图
(6)
:(7)
5.12.2隔爆照明灯照度试验:
MT 491—1995
型式试验可在无其他光源干扰的地面环境中进行。亦可在工业性试验的井下直巷道中进行。调整照明灯,使灯光处于良好的聚光状态,然后对准设置在距照明灯40m处的白色测量牌,牌的面积为(0.5×0.5)m2,在牌上均匀分成九格,在放电电压为0.875倍的电源额定电压时,用照度计测量牌上每一格中心点照度,取其平均值。光照度应符合本标准4.7.8条b的规定。5.12.3电源装置试验:
5.12.3.1铅酸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试验应符合MT334的规定。5.12.3.2碱性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试验应符合《煤矿碱性蓄电池式电机车用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制造检验行规定》。
5.12.3.3煤矿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试验应符合GB3836.1及GB3836.2的规定。另外还应做以下试验:
消氢能力试验
电源装置以额定电流的1.25倍进行放电(5h放电制),在消氢装置工作过程中及放电终了氢(H2)浓度小于0.8%。试验进行3个周期(每1次充放电为1个周期);b.绝缘试验
以500V摇表测量任一蓄电池极柱与隔爆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1min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0Mα,耐压试验
以交流2000V测蕃电池组任一极柱与隔爆外壳之间电强度,1min无击穿现象;d.振动试验
将电源装置(包括消氢系统)置于具有振幅6mm,上下振动频率不大于3Hz和振幅25mm,上下振动频率不大于0.5Hz的振动台上进行2h振动试验后,所有紧固件不得松动,消氢装置的催化剂不得脱落或损坏,
排液阀耐酸试验
排液阀在浓度为1:30的稀硫酸中浸泡72h后,其防爆性能应符合GB3836.1、GB3836.2、GB3836.3的规定;
f.电源装置衬里的耐酸绝缘性能试验用1:30的稀硫酸置箱体内24h后不得有渗漏腐蚀现象,将稀硫酸倒出后,施以交流电压10kV,1h不得有击穿现象;
g.冲击试验
电热监测器的玻璃窗的冲击试验应按照GB3836.1中21.1条的规定进行。5.13试验用测量仪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MT 48-1987 煤和岩石抗剪试验方法
- 下一篇: MT 49-1987 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方法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 MZ/T150-2020 行政区域界线数据交换格式
- MZ/T149-2020 行政区域界桩数据交换格式
- MT/T1131-2011 矿用以太网
- MT818.1-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MT/T1063-2008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技术条件
- MT/T1064-2008 矿用窄轨架线式工矿电机车技术条件
- MT/T839-1999 石门揭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测定方法
- MT/T1119-2011 煤矿坑道钻探用往复式泥浆泵
- MT/T342.2-1994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1112-2011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MT/T1132-2011 管道式煤浆预处理器
- MT/T342.1-1994 冶金焦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252-1991 煤矿水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测定方法
- MT/T603.2-1996 冶金焦用华蓥山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782.2-1998 煤矿机电设备温度传感器开关量信号输出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