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23 11:17:51
  • JGJ138-200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GJ 138-2001

  • 标准名称: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 标准状态:

    现行
  • 实施日期:

    2002-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4.08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结构>>91.080.40混凝土结构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工程结构>>P25混凝土结构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页数:

    21页
  • 标准价格:

    13.0 元
  • 出版日期:

    2002-0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孙慧中、姜维山、赵世春、王祖华、袁必果
  •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为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和发展型钢混凝土组织结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非地震和抗震设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 JGJ 138-200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200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concrete composnte structuresJGJ138——2001
J130-2001
2002北
第1页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concrete composnte structuresJGJ138—200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1月1日
第2页共2页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型钢混凝
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通知
建标[2001]214号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发送<一九八八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计综[1987]239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其中1.0.2,4.2.6,5.4.5,6.2.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标准编号为JGJ138一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10月10日
第3页共3页
术语、符号
设计基本规定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连接构造
施工及质量要求
附录A
配置十字形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
本规程用词说明
第4页共4页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12390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系统的试验,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
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适用范围、结构体系、配筋形式:2抗震及非抗震的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构造、连接节点、施工要求等。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本规程参加单位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是:孙慧中、姜维山、赵世春、王祖华、袁必果第5页共5页
1总则
1.0.1为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和发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
1.0.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6页共6页
2 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1.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混凝土内配置型钢(轧制或焊接成型)和钢筋的结构。2.2 符 号 
2.2.1材料性能
E。一混凝土弹性模量:
Es一钢筋弹性模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Ea一型钢弹性模量:
fek、f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y、fy一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v一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k、f'yk一钢筋抗拉、抗压强度标准值:fa、f’a一型钢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ak、f’ak一型钢抗拉、抗压强度标准值。2.2.2作用和作用效应
N一轴向力设计值:
M一弯矩设计值:
V一剪力设计值:
αs、α’s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纵向钢筋的受拉、受压应力:αa、αa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型钢翼缘的受拉、受压应力:amax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最大裂缝宽度2.2.3几何参数
as、a's一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截面近边的距离:aa、α’a一型钢受拉翼缘截面重心、型钢受压翼缘截面重心至混凝土截面近边的距离:
b一混凝土截面宽度:
h一混凝土截面高度:
ho一型钢受拉翼缘和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第7页共7页
hos、hof一纵向受拉钢筋、型钢受拉翼缘截面重心到混凝土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a一型钢截面高度:
bf一型钢翼缘宽度:
t一型钢翼缘厚度:
hw一型钢腹板高度:
tw一型钢腹板厚度:
e一轴向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和型钢受拉翼缘合力点之间的距离:ei一初始偏心距:
eo一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o=M/N:ea一附加偏心距:
s一箍筋间距:
x一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c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Ac、Aa、As、A’s、Aaf、A’af、Aaw一分别为混凝土全截面、型钢全截面、受拉钢筋总截面、受压钢筋总截面、型钢受拉翼缘截面、型钢受压翼缘截面、型钢腹板截面的面积:
Bs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截面短期刚度:B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截面长期刚度:I一混凝土截面惯性矩:
Ia一型钢截面惯性矩。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n一偏心受压构件考虑挠曲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一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x/ho:ps、p,s一纵向受拉钢筋、受压钢筋配筋率。第8页共8页
33材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型钢材料宜采用牌号0235-3.1.12
B.C.D级的碳素结构钢,以
及牌号Q345-B.C.D.E级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951的规定。3.1.2型钢可采用焊接型钢和轧制型钢。型钢钢材应根据结构特点选择其牌号和材质,并应保证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冲击韧性合格和硫、磷、碳含量符合使用要求。型钢焊缝和坡口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当焊接型钢的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50mm,并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的规定,其附加板厚方向的断面收缩率不得小于该标准Z15级规定的允许值。考虑地震作用的结构用钢,其强屈比不应小于1.2,且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和良好的可焊性。3.1.3型钢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按表3.1.3的规定采用。表3.1.3
钢材厚度
>16~40
>40~60
>60~100
>16~35
>35~50
>50~100
型钢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强度标准值、强度极限值(N/mm2)
强度设计值
抗拉、抗压、抗弯
fa、f'
强度标准值
抗拉、抗压、抗弯
fay、f'
型钢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表3.1.4的规定采用。表3.1.4
弹性模量E
(N/mm2)
2.06×105
型钢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
剪变模量 G
(N/mm2)
79×103
3.1.5型钢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线膨胀系数α
(/℃)
12×10-6
强度极限值
质量密度p
(kg / m2)
1手工焊接用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焊条》GB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第9页共9页
2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的规定。焊缝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1.6的规定采用。3.1.6
焊接方法
焊条型号
自动焊、半自
动焊和E43××
型焊条的手工焊
焊接方法
焊条型号
自动焊、半
自动焊和E50X
X型焊条的手焊
焊缝强度设计值(N/mm2)
对接焊缝强度设计值
钢板厚度
>16~40
>40~60
>60~100
钢板厚度
>16~35
>35~50
>50~100
抗拉、抗弯JW
级、二级
对接焊缝强度设计值
抗拉、抗弯f
级、二级
注:表中所列一级、二级、三级指焊缝质量等级。三级
角焊缝强度
设计值
抗拉、抗压
抗剪W
角焊缝强度
设计值
抗拉、抗压
抗剪W
3.1.7构件中设置的栓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柱头焊钉》GB10433的规定。栓钉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1.7的规定。表3.1.7
栓钉力学性能(N/mm2)
屈服强度f
≥240
3.1.8型钢使用的螺栓、锚栓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抗拉强度fs
≥400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A和B级》GB5782和《六角头螺栓-C级》GB5780的规定:
2锚栓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规定的Q235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规定的Q345钢:3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T1228-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3632-GB3633的规定:
4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高强度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值,以及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钢材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的规定第10页共10页
采用。
3.2钢筋
纵向钢筋宜采用Ⅱ级、ⅡⅢ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采用I级、Ⅱ级热轧钢筋,其3.2.1
强度指标应按表3.2.1的规定采用。表3.2.1
热轧钢筋
钢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N/mm2)fyk
ⅡI级
ⅢI级
fy或f'y
注:热轧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的规定。钢筋弹性模量Es应按表3.2.2的规定采用3.2.2
钢筋弹性模量(N/mm2)
I级钢筋
ⅡI级钢筋
ⅢI级钢筋
3.3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应按表3.3.1-1、表3.3.1-2的规定采用表3.3.1-1
强度种类
轴心抗压 fek
轴心抗拉 ftk
表3.3.1-2
强度种类
轴心抗压 f
轴心抗拉f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3.3.2混凝土弹性模量Ec应按表3.3.2的规定采用表3.3.2
强度等级
弹性模量Ec3.0×104
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3.15×104
13.25×104
3.45×104
3.55×104
3.60×104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混凝土最大骨料直径宜小于型钢外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1/3,且不宜大于25mm。
第11页共11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