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 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10:42:06
  • GB12706.1-1991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2706.1-1991

  • 标准名称: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 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1-01-19
  • 实施日期:

    1991-10-01
  • 作废日期:

    2003-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27.10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电线和电缆>>29.060.20电缆
  • 中标分类号:

    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3电缆及其附件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7.0 元
  • 出版日期:

    1991-10-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蒋佩南、刘大钟
  • 起草单位:

    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
  • 归口单位:

    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材料、技术要求、验收规则、包装及贮运。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或铝芯聚乙烯、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绝缘塑料护套电力电缆。本标准必须与GB 12706.2,GB12706.3等一起使用。 GB 12706.1-1991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 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12706.1-199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Copper or aluminiun conductor extruded plasticinsulated power cable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35 kyPart .Generel
GB 12706. 191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502(1983)《额定电压1kV~30kV塑料挤包绝缘电力电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材料、技术要求、验收规则、包装及运。
本标准适用丁交流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或铝芯聚氯乙烯、案乙烯或交联聚乙烯绝缘塑料护套电力电缆。
本标准必须与GB12706.2,GB.12706.3等一起使用。电缆的额定电压应适合于使用电缆的系统的运行状况,用U/U(U)表示,均为有效值.单位为kV。。—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与屏蔽或金属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一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n
设备最高电压(使用设备的系统最高电压的最大值)三相系统用电缆的额定电压如表1规定。表1
第1类电维
第2类电缆
注:U。按系统接地故障持续时间不同分为两类,具体分类如下:一用于单相接地故障时间每一次一般不人于1min的系统,亦可用于最长不超过8h,每年累计不第1类电缆
超过 125 h 的系统。
第2类电缆一一用于接地故障时间更长的系统,对电缆绝缘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也应采用第2类。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1-19批准1991-10-01实施
2引用标准
GB 2951.19
GB 2951. 23
GB 2952. 1
GB 2952. 2
GB 2952. 3
GB 2952. 4
GB3953
GB 3955
GB3957
GB 4005
GB 12706.1 -91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弯曲试验方法
电缆外护套第-部分:总则
电缆外护套
电缆外护套
电缆外护套
电工圆铜线
电工圜铝线
第二部分: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套第三部分:非金属电缆通用外护套第四部分:铅套充油电缆特种外护套电力电缆、铝导电线芯
电线电缆交货盘
GB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第三部分,电线电缆别标志
GB6995.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五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GB 8170
数值修约规购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2·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GB12706.2
力电缆
GB 12706. 3
3术语
3.1标称值
额定电压35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3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制造时必须保证的规定值,且都有规定公差。3.2假设直径
为确定电缴护层各组成部分的厚度而规定的数值。3.3近似值
基既不要保证又不要检查的数值,为计算其它尺寸时所采用。3. 4测量值
用规定方法测量或试验所获得的数值。4产品命名和代号
4.1代号
铜导体
铝导体
聚氣乙烯绝缘或护套!
聚乙烯绝缘或护套
交联聚乙烯绝缘
外护层代号
注:1)有外护层的电缆,代号表示内衬层。4.2产品表示方法
4.2.1产品用型号、规格(额定电压、芯数、标称截面)及标准编号表示。4.2.2举例
(T)省略
按 GB 2952规定
a.铜芯氮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继,额定电压为 0.6/1kV,三芯标称截面240 mm,表示为:
GB 12706. 1
VV-0.6/13X240GB12706.2
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21/35kV,三芯,标称截面b.
150mt,表示为:
YJLV23-21/353X150GB12706.3
5材料
5.1导体
铜,铝应分别符合GB3953及GB3955规定,5.2绝缘
聚氯乙烯绝缘料,代号 PVC-I1,分为 A,B两类:a.
A类'用于Ua/U≤1.8/3kV电缆
B类用于 Us/U>1.8/3kV电缆
b.聚乙烯绝缘料,代号 PE。
c。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代号XLPE5.3护套
a.聚氯乙烯护套料,分为S1、S2两类:S1类代号PVC-S1,用于正常运行导体最高额定温度为70和80℃的电缆。S2类代号PVC-S2,用于正常运行导体最高额定温度为 90C的电缆。b。聚乙烯护套料,代号PE-S,用于正常运行导体最高额定温度为70C和80C的电缆。5.4铠装钢带及钢丝
应符合GB2952规定。
6导体
6.1导体应符合GB3957的规定。
6.2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6.3截面为1000,1200mm2的导体应符合表2规定。表2
导体中单线最少根数
标称截面
非紧压圆形
紧压圆形
形绞合导体最小和最大外径
最大外径
紧压铝芯
最小外径
最大外径
20℃时直流电阻,2/km
不大于
0. 017 60. 029 1
0. 015 10. 024 7
6.4四芯电缆的截面有等截面和不等截面(3十1芯)两种,不等截面的第四芯截面应符合表3规定。主线芯
7绝缘
第四芯
GB 12706. 1—91
主线芯
第四芯
7.1应按GB12706.2和GB12706.3的规定选择绝缘料。主线芯
第四芯
7.2标称绝缘厚度应符合GB12706.2和GB127.06.3的规定,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J规定的标称值,绝缘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90%一0.1mm厚度测量结果应按GB8170规定修约。导体和绝缘外面的任何隔离层或半导电屏蔽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内。7.3绝缘线芯的识别标志应符合GB6995.5的规定。8导体屏鼓与绝缘屏鼓
应按GB12706.2,GB12706.3的规定选择导体屏蔽与绝缘屏蔽。9缆芯、内村层及填充物
.9.1各种具有铠装层,同心导体或金属屏蔽层的多芯电继,在缆芯上一般应有-内衬层。9.2额定电压0.6/1kV以上的非径向电场电缆的内衬层及填充应采用非吸材料。9.3额定电压0.6/1kV以上,在缆芯上只有绕包金属屏蔽的径向电场电缆的内村层应采用半导电材料,填充物亦可用半导电物。
9.4既无铠装层,又无同心导体或绕包金属屏蔽层的0.6/1kV多芯电缆,以及1kV以上分相金离屏蔽电缆只要电缆外形圆整,且绝缘线芯与护套不粘连,可以省去内衬层。如缆芯中圆形绝缘线芯的导体截面不超过10 mm2,其热塑性护套允许嵌入绝缘线芯间。假使仍加内衬层,其厚度可不按规定考核。9.5额定电压0.6/1kV电只有当金属带标称厚度不超过0.3mm时,金属带可直接绕包在缆芯上而省去内衬层,且成品电缆应符合第16.3.16条特殊弯曲试验要求。9.6内衬和填充物应符合下述规定:a。内村层可以挤包或绕包,非铠装电缆内衬层厚度应符合表4规定。铠装电缆内衬层厚度按第11章规定,
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各绝缘线芯间内用基本上成型的填芯填充时才允许采用绕包型内衬层;
内衬层及填充物应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并对绝缘材料无有害影响:c
缆芯在挤包内衬层前允许采用合适的带子以间隙螺旋绕包扎紧;缆芯假设直径
GB 12706. 191
内村层厚度(近似值)
拼包型
e。无金属屏蔽的单芯铠装电缆,在铠装层下应有挤包或绕包内衬层。10同心导体1》
注:1)在考虑中。
11铠装
11.1钢带与钢丝铠装结构尺寸应符合GB2952规定。绕包型
11.2应采用钢带铠装时,内衬层应采用包带层如强,绕包型内补层与包带层的总厚度应符合GB2952规定。
11.3当金属屏蔽外有铠装时,在金属屏蔽上应挤包不透水的内衬层,也称隔离套。隔离套材料应符合5.3条规定,其厚度应符合GB2952.3规定。11.4如采用隔离套或挤包内衬层,不必加包带垫层。挤包内衬层厚度应符合表4规定。12非金属外护套
12.1应按GB12706.2,GB12706.3规定选择护套材料。12.2除非另有规定,电缆塑料护套标称度应符合GB2952规定。12.3无铠装单芯电缆塑料护套标称厚度应按GB2952.3规定计算,标称厚度允许小于1.8mm,但应不小于1.4mm。
12.4直接挤包在单芯非铠装电光滑圆柱体表面如内护套或绝缘上的护套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任一点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一0.1mm。13试验条件
13.1除非另有规定,电压试验的环境温度为20士15C,其它项目试验的环境温度为20士5℃。13.2交流电压试验的频率为49~61Hz,电压波形基本上应是正弦波形。13.3冲击电压试验波形规定波首为 1~~5,波尾为40~60 us。14例行试验(试验类型代号R)
14、1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14.1.1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GB3957及表2的规定。14.1.2多芯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应在成盘电缆的所有导体上进行。14.2局部放电试验
GB12706.1--91
14.2.1额定电压Uo为3.6kV以上聚氟乙烯绝缘电缆和额定电压Uo为1.8kV以上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电缆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14.2.2多芯电缆的局部放电试验应在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上进行。14.2.3试验应在成盘电缆上进行。施加交流电压1.5U。时,策氯乙烯绝缘电缆的放电量应不大于40 pC。额定电压U为18kV及以下的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电缆放电量应不大于20 pC;额定电压 \为18kV以上的交联骤乙烯绝缘电筑放电量应不大于10pC。14.3交流电压试验
14.3.1试验应在成盘电缆上进行。试验可采用交流电压,也可采用直流电压,电缆按14.3.2规定施加电压,持续5 min,试验过程中绝缘应不发生击穿。14.3.2交流试验电压按下列规定确定:额定电压U。为3.6kV及以下电缆:2. 5 U,+2 kV,kV
额定电压U。为3.6kV以上电缆:2. 5 Uo,ky.
对应各额定电压的单相试验电压值如表5规定。表5
额定电压
试验电压
若用三相变压器对三芯电缆进行试验时,相间试验电压应为表5规定值的1.73倍。采用直流电压试验时,其数值应为表5规定值的2. 4. 倍。15抽样试验(试验类型代号S)
15.1抽样试验的频度
15.1.1结构尺寸检查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及规格电缆中的根制造长度电缆上进行,其数量应不超过交货批长度数量的10%。
15.1.2交货批中多芯电继总长度超过2km,单芯电缆总长度超过4km,可根据表6确定抽取的试样数。
电续交货长度 L,km
多芯电缆
10≤≤20
余类推
15.2结构检查
单芯电缆
20≤40
余类推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5.2.1导体结构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15:2.2绝缘厚度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标称截面相等的3芯或1芯电缆,可取任意3个绝缘线芯进行捡查。15.2.3铠装及非金属外护套结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11及12章规定。试样数
余类推
GB 12706. 1 91
15.2.4如果用户有要求,应提供电缆外径的实测数据。15.34 h交流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 U。为 3. 6 kV 以上电缆应进行 4 h 交流电压试验。除终端外,成品电缆试样长度应不少于5m,按表7规定施加交流电压(试验电压为4),持续时间4h,试验过程中绝缘应不发生击穿。表7
额定电压U
试电压
15.4热延伸试验
交联聚乙烯绝缘应进行热延伸试验。试验条件及要求符合表16的规定。16型式试验(试验类型代号T)
16.1额定电压I/为3.6kV以上聚氧乙烯绝缘电缆和额定电压V。为1.8kV以上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电气性能试验。
16.1.1试样
16. 1. 1. 1 试样为一段成品电缆。除附件外,试样长度为 10~15 m。16.1.1.2除第16.1.3条规定外,所有第16.1.2条规定的试验应依在同试样上进行。16.1.1.3多芯电缆的每项试验或测量应在所有的绝缘线芯上进行。16. 1. 2试验顺序
正常试验顺序规定如下:
局部放电试验
弯曲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tgs 与电压关系试验;
tg与温度关系试验
热循环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及交流电压试验;f.
g4h交流高电压试验
16.1.3特殊规定
16.1.3.1试验项目c和d可以不在用作第16.1.2策所规定正常试验程序的试样上进行,可以另取试样进行试验。
16.1.3.2试验项目g可以另取试样,但试样应已预先进行过b和e两项试验。16. 1. 3. 3额定电压 U。为 6 kV 以下的电缆,不需要进行 c和 d两项试验。额定电压 。为 18 kV 以上电缆,不需进行和 d 项试验,但需进行U。卜的 tgd 及电容测量。16.1.4局部放电试验
试验应在短段电缆试样上进行。施加交流电压1.5c时,案氯乙烯绝缘电缆的放电量应不大于40 pC。额定电压n为18kV及以下的交联案乙烯、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放电量应不大于 20 pC,额定电压(为 18 kV以.L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放电量应不大于5 pC。16.1.5弯曲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验16.1.5.1弯曲试验
试验应在室温下,按 GB 2951.23规定进行。弯曲试验用圆柱体直径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单芯电缆
多芯电缆
GB12706.1—91
20(D +a)±5%,mm;
15(D+a)±5%,mm。
一试样的实际外径,mm;
式中:-
试样导体的实际外径.mm。
对于非圆形截面导体电缆d-1.13/smm,S为导体标称截面mm216.1.5.2局部放电试验
试验应在经过弯曲试验后的试样上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16.1.4条的规定。16.1.6tgs与电压关系试验
16.1.6.1额定电压U。为6kV及以上,18kV及以下电缆应进行馆与电压关系试验.试验应在经过第16.1.5.1条规定的弯曲试验后的试样上进行,在室温下分别在0.5Uc.\,和2U。交流电压下测量试样的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U。时go×10-4
不大于
0. 5 , 与 2 U, 之间 atg8× 10- 不大于
案氣乙烯绝缘
交联豪乙烯
绝缴电缆
聚乙烯绝缘
16.1.6.2额定电压V。为18kV以上的电缆,不需进行tgd与电压关系试验,应在90土5时,测量在U时试样的tgd,应不大于10×10~*。16.1.7tg与温度关系试验
额定电压U。为6kV及以上,18kV及以下电缆应进行增与温度关系试验。应分别在室温和规定的最高额定温度下用2kV交流电压测量试样的o。采用B类聚氯乙烯绝缘的电缆,试验温度应依次逐渐升高至60℃,70℃(导体最高额定温度),80℃和85C,并在每一规定温度土2C范围内保持2h后测量tgo和电容。试验结果应符合表9的规定。
试验项目
室温时tgo×10-
不大于
电缆最高额定温度时 tgs×10-
不大于
聚乳乙烯绝缘
交联案乙烯
绝缘电缆
聚乙烯绝缘
注:1)对采用B类绝续的藻氟乙烯电蕴,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乘积,在环境温度到85C的湿度范圈内,应不超过0.75,此外-R0℃时tg0值应不超过60C的tgs值。16.1.8热循环试验后局部放电试验在经过上述正常顺序试验的电缆试样导体上通以加热电流,使试释导体达到稳定的温度,此温度应比电缆最高额定温度高10汇。多芯电缆试样的加热电流应通过所有的导体。施加加热电流的吋间应不少于2h,接着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冷却的时间应不少于4h。如此循环重复三次,随后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16.1.4条的规定。16.1.9冲击电压试验及交流电压试验16.1.9.1冲击电压试验
GB 12706. 1—91
将电缆试样加热,使试样导体温度比电缆最高额定温度高5,接着按表10规定对电缆试样施加冲击电压,正负极性各10次,试样应不击穿表10
额定电压V。
试验电压
16.1.9.2交流电压试验
试验应在经过冲击电压试验的试样上进行。8.7
在室下,按表 5 规定对电缆试样施加交流试验电压 15 min,电缆试样应不击穿。16.1.104 h 交流高电压试验
按表7规定对电缆试样施加交流试验电压4h,电缆试样应不击穿。ky
16.2额定电压 U为 3. 6 kV及以下聚氟乙烯绝缘电缆和额定电压 U为1.8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电气性能试验。16.2.1试样
16.2.1.1试样为一段成品电缆,试样长度为10~15m。16.2.1.2所有第16.2.2条规定的试验应依次在同一试样上进行。16.2.1.3试验的绝缘线芯数应不超过三芯。16.2.2试验顺序
试验顺序规定如下:
室温下绝缘电阻试验;
b最高额定温度下绝缘电阻试验;c、4h交流高电压试验。
16.2.3绝缘电阻试验
16.2.3.1体积电阻率p及绝缘电阻常数Ki的计算2iLR
LR× 10-1
式中:.—绝缘电阻测量值,2
L-试样长度,cm;
d—绝缘内径,mm;
D—绝缘外径,mm。
10-11 × 0. 367 p(M2 + km)
注:导体概面非画形的绝线芯,其D/a比值是绝缘表面的周长与导体表面周长的比值。16.2.3.2室温下绝缘电阻试验
(2)
试验应在未经过任何其它电气试验的试样上进行。试验前,去除所有外包覆层,将绝缘线芯浸人室温水中,时间应不少于 1 h,如有要求,试验应在20士1℃下进行。试验时在导体与水间施加直流电压80~500V,施加电压时间应足够长以达到毯态后测量,即应在」~~5 min 间。
由绝缘电阻测量值按第16.2.3.1条公式进行计算,其结果应符合表11的规定。16.2.3.3最高额定温度下绝缘电阻试验试验前,去除所有外包覆层将绝缘线芯试样浸入规定温度水中,时间应不少于」h。GB12706.1—91
试验时在导体与水间施加流电压80~500V,加压时间为1~5min,由绝缘电阻测量值按第16.2.3.1条公式进行计算,其结果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
体积电阻率 p,α·cm
试验项目
在 20℃最小
在最高额定温度最小
在20℃最小
绝缘电阻常数Ku,M·km
在最高额定温度最小
16.2.44h交流高电压试验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交联案乙烯绝缘电缆
试验前去除所有外包覆层,将绝缘线芯浸入室温水中,浸水时间应不少于1h。按表7规定对绝缘线芯试样施加交流试验电压4h,试样应不击穿。16.3机械物理性能试验
16.3.1老化前和老化后绝缘机械性能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2的规定。16.3.2老化前和老化后护套机械性能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16.3.3成品电缆段的附加老化试验为了检查运行中电缆绝缘及护套同电缆其它材料接触时有无促进老化的倾向。所有类型的电缆均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成品电缆附加老化试验。血
试样制备
取200mm长的戒品电缆试样三段,尽量靠近未老化的拉力试验用试样处取样:b.老化试验
试样应垂直悬挂在老化箱的中部,被此间距离应不小于20mm,试样体积占老化箱的容积应不大于2%。老化试验温度为电缆最高额定温度加10℃(温度偏差土2℃)试验持续时间为7×24h:老化后的机械性能试验
老化结束后,立即从烘箱中取出电缆试样,并放置于环境温度下至少16h,避免月光直接照射然后开三段电继试样,分别从电缆护套和每个绝缘线芯各取2个试片。若试片需要削平或磨平到厚度不大于2 mm时,磨削操作应尽可能不影响到试片在电缆中与不同炎型材料接触的一面,若试片与不同类型接触面的凸背必须磨平或削平时,则应尽量少磨削掉一些,以适度平整即可。
老化前和老化后绝缘及护套机械性能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2、表13的相应规定。16.3.4PVC.S2型聚氯乙烯护套失重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4的规定,16.3.5聚乙烯绝缘和护套高温压力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台表14的规定。16.3.6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低温性能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4的规定。16.3.7聚氟乙烯绝缘和护套抗开裂(热冲击)试验GB 12706.1—91
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4 的规定。16.3.8B类聚氯乙烯绝缘热稳定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衍合表 14 的规定。16.3.9聚氨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吸水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分别符合表14、15、16的相应规定。16.3.10象乙烯绝缘和护套熔体指数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5的规定。
16.3.11聚乙烯护套碳黑含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5的规定。
16.3.12'聚乙烯绝缘和交联聚乙烯绝缘收缩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分别符合表15和表16相成规定。16.3.13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延伸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6 规定。16.3.14半导电层剥离试验
可剥离半导电层应经受剥离试验。取带有外半导电层的绝缘线芯0.5m,沿轴向将外半导电层平行切割成两条至绝缘层的深痕,间距10mm。用力拉已切割成条的外半导电层,力的方向应垂直于轴心,力的大小应不小了8N且不大丁40N,绝缘应不拉坏,且无半导电层残留在绝缘表面上。16.3.15聚氧乙烯护套不延燃试验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应符合GB2951.19的规定。16.3.16特殊弯曲试验
试验仅适用于第9.5条规定的电缆;a
弯曲试验用圆柱体直径为7刀,D为电缆试样的实际外径:b.
将绕在圆柱体上的经过弯曲试验后的试样放入加热到电缆最高额定温度的烘箱中,保持24h!d
从烘箱中取出电缆试样,冷却后按第14.3条的规定对处于弯曲形态下的电缆试样进行电压试电缆试样应不发生击穿,外护套应无开裂,16. 4印刷标志耐擦试验
按GB6995.3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进行表12绝缘机械性能试验
试验项目
导体最高额定温度,C
老化前桃被性能
抗张强度,N/mm2最小
断裂伸长率,%最小
PVC-T1
GB 12706. 1—91
续表12
试验项目
空气箱·老化后机接性能
处理条件:温
度,℃
温度偏差,℃
持续时间,d
抗张强度,N/mm2最小
变化率,%最大
断裂伸长率,%最小
变化率,%最太
注:1)商密度案乙烯为75℃。
PVC I1
表13护套机械性能试验
老化前机械性能
武验项目
抗张强度,N/mm2最小
断裂伸长率,%最小
空气箱老化后机械性能
处理条件:温
度,(偏差±2℃)
持矮时间,d
抗张强度,N/mm2最小
变化率,%最大
断裂伸长率,%最小
变化率,%最大
PVc-S!
表14PVC绝缘和护套特殊试验
试验项目
失重试验
处理条件:温度,C(偏差二2C)
持续时间,d
失重,Mg/cm2最人
高温压力试验
试验温度,℃(偏差+2'℃)
乐痕深度,%最大
低温性能试验
.末老化前的低温卷绕试验
冷弯试验电缆直径,mm最大
试验温度,℃(偏差±2℃)
PVC-S2
PVC-$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