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0502-1994 CD5型矩形连接器

【电子行业标准(SJ)】 CD5型矩形连接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8:06:22
- SJ/T10502-1994
- 现行
标准号:
SJ/T 10502-1994
标准名称:
CD5型矩形连接器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4-04-11 -
实施日期:
1994-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97.85 KB
替代情况:
SJ 969-7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10502-94
CD5型矩形连接器
RectengularconnectorsTypeCD51994-04-11发布
199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CD5型矩形连接器
RectengularconnectorstypeCD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SJ/T10502-94
代替SJ969-75
本标准规定了CD5型矩形连接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CD5型矩形连接器,该连接器额定电压不大于500V(交流,50Hz),额定电流不大于4A。
2引用标准
GB191-85
GB2421--89
GB2828—87Www.bzxZ.net
GB5095.2-86
GB 5095.4—86
GB5095.5--86
GB5095.6-86
GB 5095.7-86
GB5095.8-86
3结构、分类、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二部分般检查、电连续性、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应力试验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四部分动
态应力试验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五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静负荷试验(固定元件)、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六部分气
候试验和锡焊性试验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械操作试验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接器、接触件及接端的机械试验3.1连接器的结构、外形及连接尺寸应符合图1至图5和表1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04-11批准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1994-10-01实施
SJ/T10502-94
CD5-14
CDS-20T
CD5-24
CDS - 327
接触件数
3.2型号及标志
SJ/T10502-94
3.2.1型号
型号组成如下:
主称代号
结构类型序号
接触件数目(数字表示)
SJ/T10502-94
产品类型(T一插头连接器,Z一插座连接器)镀金(镀银不标)
3.2.2标志
在设计文件中,产品标志由名称、型号及本标准编号组成。例如:
插头连接器CD5-—8TSJ/T10502-94插座连接器CD5—8ZSJ/T10502-9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除非另有规定,各项试验和测量均应在GB2421规定的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4.2结构尺寸
4.2.1要求
连接器的外形、安装和连接尺寸应符合3.1条的规定。4.2.2检查方法
按GB5095.2的试验1b进行。
4.3外观
4.3.1要求
连接器零件表面应清洁,不得有锈蚀、裂纹或其它机械损伤。标志应保持清晰。4.3.2检查方法
按GB5095.2的试验1a进行。
4.4接触件编号
4.4.1要求
连接器的绝缘体表面,应有清晰的接触件数字编号。4.4.2检查方法
目视法检查。
4.5互换性
4.5.1要求
同一型号、品种、规格的连接器,应能互换。4.5.2检查方法
用配对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进行插配检查。4.6单脚分离力
4.6.1要求
连接器每一接触对的单脚分离力应为0.50~2.00N。4
4.6.2测量方法
SJ/T10502-94
按GB5095.8试验16e的规定进行。标准规如附录A所示,4.7总分离力
4.7.1要求
连接器的总分离力应在(0.63~2.50)nN(n为接触对数)范围内,寿命试验后不小于0.5nN。
4.7.2测量方法
用同一规格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按GB5095.7试验13a的规定进行。拔出速率不小于25mm/s
4.8接触电阻
4.8.1要求
连接器每一接触对的接触部位之间的接触电阻为:初始:不大于0.0052;
寿命试验后:不大于0.030。
4.8.2测量方法
按GB5095.2中方法2a进行。
4.9绝缘电阻
4.9.1要求
连接器所有相邻接触对之间,以及任一接触对与固定装置之间的绝缘电阻为:初始:不小于1000MQ;
高温试验后:不小于100MQ;
恒定湿热试验后:不小于100MQ。4.9.2测量方法
按GB5095.2中试验3a进行,试验电压为500±50V。4.10耐压
4.10.1要求
连接器所有相邻接触对之间,以及任一接触对与固定装置之间应能承受下述试验电压作用1min,而无击穿和飞弧。
初始:2000V(交流,50Hz):
恒定湿热试验后:500V(交流,50Hz);低气压(4kPa):400V(交流,50Hz)。4.10.2试验方法
按GBS095.2中试验3a的方法B进行。4.11低气压
4.11.1要求
连接器在低气压下应能承受4.10条规定的试验电压作用1min,而无击穿和飞弧。4.11.2试验方法
按GB5095.6的试验11K的规定进行。4.12恒定湿热
4.12.1要求
SJ/T10502-94
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恒定湿热作用48h,试验后绝缘电阻、耐压应符合4.9、4.10的规4.12.2试验方法
插合连接器,按GB5095.6的试验11C规定进行。试验后,按4.9条测量绝缘电阻(在箱内测),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2h,按4.10条检查耐压。4.13高温
4.13.1要求
连接器在温度为85±2℃持续2h高温作用后,绝缘电阻应符合4.9条规定,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
4.13.2试验方法
按GB5095.6试验11i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箱内测量绝缘电阻,从箱内取出后,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1h,按4.3条检查外观。4.14温度急变
4.14.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55~85℃的3次温度循环作用,在极限温度下,保持时间30min。试验后,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
4.14.2试验方法
按GB5095.6的试验11d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1h,按4.3条检查外观。
4.15振动
4.15.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振频10~500Hz、振幅0.75mm(100m/s)、每个方向2h,3个方向共6h的振动作用,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和电接触不良。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4.15.2试验方法
按GB5095.4试验6d规定进行。将插座连接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牢固地固定在振动台上。试验时,应模拟正常使用情况,用附加锁紧装置把连接器锁紧后进行试验。试验时,通6.3V、0.1A交流电,用示波器监测有无电接触不良现象,按4.3条检查外观。4.16碰撞
4.16.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40~80次/min,加速度为250m/s,脉冲持续时间6ms,三个方向各1000土10次的碰撞作用而无机械损伤和电接触不良,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4.16.2试验方法
按GB5095.4试验6b的规定进行。试验时,通6.3V、0.1A交流电,用示波器监测有无电接触不良现象。按4.3条检查外观。4.17机械寿命
4.17.1要求
连接器在无电负荷的情况下,应能承受500次插拔作用,试验后,接触电阻、分离力、外观应分别符合4.8条、4.7条、4.3条的规定。4.17.2试验方法
按GB5095.5中试验9a进行。插拔速率为每分钟25~30次。试验后,分别按4.8条、6-
SJ/T10502-94
4.7条、4.3条检查接触电阻、总分离力和外观。4.18可焊性
4.18.1要求
连接器的焊接端试验区应容易被锡焊料润湿,润湿面积不小于75%。4.18.2试验方法
按GB5095.6中试验12a的要求进行。试验后,用4~6倍放大镜按4.3条检查外观。5检验规则
5.1连接器检验分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5.2所有检验均应在制造厂和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检验单位进行。制造厂和检验单位应提供检验所需的设备和条件。
5.3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是对一种型号的若于样品进行的一系列完整的检验,其目的在于确定制造者是否有能力生产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品,但当主要设计、工艺、材料及零部件变更后或停产后恢复生产时也应进行。
5.3.1试验样品数
应提供8套样品进行鉴定检验。全部样品应按表2规定的顺序经受0组各项检验,然后分为4组,每组2个样品,按顺序进行各组试验。5.3.2受试样品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失效,则鉴定检验不合格。5.3.3经过鉴定检验的样品不得作为成品交货。表2
结构尺寸
接触件编号
互换性
分离力
接触电阻
绝缘电阻(常态)
压(常态)
低气压
温度变化
恒定湿热
可焊性
机械寿命
4.6、4.7
5.4质量一致性检验
SJ/T10502-94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5.4.1逐批检验
5.4.1.1抽样
按GB2828中的一次抽样检查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随机抽取样品。5.4.1.2程序
试验项目、顺序及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3规定。表3
试验项目
结构尺寸
接触件编号
互换性
分离力
接触电阻
绝缘电阻(常态)
5.4.1.3合格
压(常态)
条款号
4.6、4.7
若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产品判为合格。5.4.1.4不合格
合格质量水平(AQL)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此时,对该批产品可以进行返修,剔除不合格品后再进行复验。复验应采用加严检查。复验仍不合格,则整批退回,不得再次提交。
5.4.1.5样品处理
经过逐批检验合格的样品,可以按合同或订单交货。5.4.2周期检验
5.4.2.1周期
周期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在改变结构、改进工艺和更换材料时或停产半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亦需进行。
5.4.2.2抽样
从当前生产的并经逐批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接触件最多的8套样品。5.4.2.3程序
全部样品按表4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若有不合格品,应以用合格品换取,同时应分析原因,载入周期试验报告,但不作为判定依据。然后,将样品分为4组,每组2套样品进行试验。8
5.4.3不合格
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
低气压
恒定湿热
温度变化
可焊性
机械寿命
SJ/T10502-94
条款号
如有一套样品一项试验不合格,则周期检验不合格。该批产品应停止验收,同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消除疵病,重新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才能恢复验收。5.4.4样品处理
经过周期检验的样品不得作为合格品交货。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在产品上,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应分别标出制造厂商标、型号和生产年月。6.2包装
6.2.1连接器应用塑料袋或其它类似的材料包好放在硬纸盒内。6.2.2装有连接器的包装盒应装在干燥、防潮、防尘和防霉的箱中,包装盒在箱内塞紧而不晃动。箱内应放有装箱单。
6.2.3包装箱、包装盒及装箱单,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标准号、数量及包装者、日期、检验印章等。包装箱上应有符合GB191的标志。6.3包装成箱的连接器,应在避免雨雪直接淋袭的条件下,可用任何工具运送。6.4贮存
包装成箱的连接器,应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空气没有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存。9
试验标准规应符合图A1规定
材料:T8AYB5-59;
硬度:HRC55~60。
附加说明:
SJ/T10502-94
附录A
试验标准规
(补充件)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和济南无线电九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利、吴霞芬。—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T 10502-94
CD5型矩形连接器
RectengularconnectorsTypeCD51994-04-11发布
199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CD5型矩形连接器
RectengularconnectorstypeCD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SJ/T10502-94
代替SJ969-75
本标准规定了CD5型矩形连接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CD5型矩形连接器,该连接器额定电压不大于500V(交流,50Hz),额定电流不大于4A。
2引用标准
GB191-85
GB2421--89
GB2828—87Www.bzxZ.net
GB5095.2-86
GB 5095.4—86
GB5095.5--86
GB5095.6-86
GB 5095.7-86
GB5095.8-86
3结构、分类、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二部分般检查、电连续性、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应力试验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四部分动
态应力试验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五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静负荷试验(固定元件)、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六部分气
候试验和锡焊性试验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械操作试验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接器、接触件及接端的机械试验3.1连接器的结构、外形及连接尺寸应符合图1至图5和表1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04-11批准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1994-10-01实施
SJ/T10502-94
CD5-14
CDS-20T
CD5-24
CDS - 327
接触件数
3.2型号及标志
SJ/T10502-94
3.2.1型号
型号组成如下:
主称代号
结构类型序号
接触件数目(数字表示)
SJ/T10502-94
产品类型(T一插头连接器,Z一插座连接器)镀金(镀银不标)
3.2.2标志
在设计文件中,产品标志由名称、型号及本标准编号组成。例如:
插头连接器CD5-—8TSJ/T10502-94插座连接器CD5—8ZSJ/T10502-9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除非另有规定,各项试验和测量均应在GB2421规定的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4.2结构尺寸
4.2.1要求
连接器的外形、安装和连接尺寸应符合3.1条的规定。4.2.2检查方法
按GB5095.2的试验1b进行。
4.3外观
4.3.1要求
连接器零件表面应清洁,不得有锈蚀、裂纹或其它机械损伤。标志应保持清晰。4.3.2检查方法
按GB5095.2的试验1a进行。
4.4接触件编号
4.4.1要求
连接器的绝缘体表面,应有清晰的接触件数字编号。4.4.2检查方法
目视法检查。
4.5互换性
4.5.1要求
同一型号、品种、规格的连接器,应能互换。4.5.2检查方法
用配对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进行插配检查。4.6单脚分离力
4.6.1要求
连接器每一接触对的单脚分离力应为0.50~2.00N。4
4.6.2测量方法
SJ/T10502-94
按GB5095.8试验16e的规定进行。标准规如附录A所示,4.7总分离力
4.7.1要求
连接器的总分离力应在(0.63~2.50)nN(n为接触对数)范围内,寿命试验后不小于0.5nN。
4.7.2测量方法
用同一规格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按GB5095.7试验13a的规定进行。拔出速率不小于25mm/s
4.8接触电阻
4.8.1要求
连接器每一接触对的接触部位之间的接触电阻为:初始:不大于0.0052;
寿命试验后:不大于0.030。
4.8.2测量方法
按GB5095.2中方法2a进行。
4.9绝缘电阻
4.9.1要求
连接器所有相邻接触对之间,以及任一接触对与固定装置之间的绝缘电阻为:初始:不小于1000MQ;
高温试验后:不小于100MQ;
恒定湿热试验后:不小于100MQ。4.9.2测量方法
按GB5095.2中试验3a进行,试验电压为500±50V。4.10耐压
4.10.1要求
连接器所有相邻接触对之间,以及任一接触对与固定装置之间应能承受下述试验电压作用1min,而无击穿和飞弧。
初始:2000V(交流,50Hz):
恒定湿热试验后:500V(交流,50Hz);低气压(4kPa):400V(交流,50Hz)。4.10.2试验方法
按GBS095.2中试验3a的方法B进行。4.11低气压
4.11.1要求
连接器在低气压下应能承受4.10条规定的试验电压作用1min,而无击穿和飞弧。4.11.2试验方法
按GB5095.6的试验11K的规定进行。4.12恒定湿热
4.12.1要求
SJ/T10502-94
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恒定湿热作用48h,试验后绝缘电阻、耐压应符合4.9、4.10的规4.12.2试验方法
插合连接器,按GB5095.6的试验11C规定进行。试验后,按4.9条测量绝缘电阻(在箱内测),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2h,按4.10条检查耐压。4.13高温
4.13.1要求
连接器在温度为85±2℃持续2h高温作用后,绝缘电阻应符合4.9条规定,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
4.13.2试验方法
按GB5095.6试验11i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箱内测量绝缘电阻,从箱内取出后,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1h,按4.3条检查外观。4.14温度急变
4.14.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55~85℃的3次温度循环作用,在极限温度下,保持时间30min。试验后,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
4.14.2试验方法
按GB5095.6的试验11d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1h,按4.3条检查外观。
4.15振动
4.15.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振频10~500Hz、振幅0.75mm(100m/s)、每个方向2h,3个方向共6h的振动作用,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和电接触不良。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4.15.2试验方法
按GB5095.4试验6d规定进行。将插座连接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牢固地固定在振动台上。试验时,应模拟正常使用情况,用附加锁紧装置把连接器锁紧后进行试验。试验时,通6.3V、0.1A交流电,用示波器监测有无电接触不良现象,按4.3条检查外观。4.16碰撞
4.16.1要求
连接器应能承受40~80次/min,加速度为250m/s,脉冲持续时间6ms,三个方向各1000土10次的碰撞作用而无机械损伤和电接触不良,外观应符合4.3条规定。4.16.2试验方法
按GB5095.4试验6b的规定进行。试验时,通6.3V、0.1A交流电,用示波器监测有无电接触不良现象。按4.3条检查外观。4.17机械寿命
4.17.1要求
连接器在无电负荷的情况下,应能承受500次插拔作用,试验后,接触电阻、分离力、外观应分别符合4.8条、4.7条、4.3条的规定。4.17.2试验方法
按GB5095.5中试验9a进行。插拔速率为每分钟25~30次。试验后,分别按4.8条、6-
SJ/T10502-94
4.7条、4.3条检查接触电阻、总分离力和外观。4.18可焊性
4.18.1要求
连接器的焊接端试验区应容易被锡焊料润湿,润湿面积不小于75%。4.18.2试验方法
按GB5095.6中试验12a的要求进行。试验后,用4~6倍放大镜按4.3条检查外观。5检验规则
5.1连接器检验分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5.2所有检验均应在制造厂和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检验单位进行。制造厂和检验单位应提供检验所需的设备和条件。
5.3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是对一种型号的若于样品进行的一系列完整的检验,其目的在于确定制造者是否有能力生产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品,但当主要设计、工艺、材料及零部件变更后或停产后恢复生产时也应进行。
5.3.1试验样品数
应提供8套样品进行鉴定检验。全部样品应按表2规定的顺序经受0组各项检验,然后分为4组,每组2个样品,按顺序进行各组试验。5.3.2受试样品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失效,则鉴定检验不合格。5.3.3经过鉴定检验的样品不得作为成品交货。表2
结构尺寸
接触件编号
互换性
分离力
接触电阻
绝缘电阻(常态)
压(常态)
低气压
温度变化
恒定湿热
可焊性
机械寿命
4.6、4.7
5.4质量一致性检验
SJ/T10502-94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5.4.1逐批检验
5.4.1.1抽样
按GB2828中的一次抽样检查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随机抽取样品。5.4.1.2程序
试验项目、顺序及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3规定。表3
试验项目
结构尺寸
接触件编号
互换性
分离力
接触电阻
绝缘电阻(常态)
5.4.1.3合格
压(常态)
条款号
4.6、4.7
若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产品判为合格。5.4.1.4不合格
合格质量水平(AQL)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此时,对该批产品可以进行返修,剔除不合格品后再进行复验。复验应采用加严检查。复验仍不合格,则整批退回,不得再次提交。
5.4.1.5样品处理
经过逐批检验合格的样品,可以按合同或订单交货。5.4.2周期检验
5.4.2.1周期
周期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在改变结构、改进工艺和更换材料时或停产半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亦需进行。
5.4.2.2抽样
从当前生产的并经逐批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接触件最多的8套样品。5.4.2.3程序
全部样品按表4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若有不合格品,应以用合格品换取,同时应分析原因,载入周期试验报告,但不作为判定依据。然后,将样品分为4组,每组2套样品进行试验。8
5.4.3不合格
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
低气压
恒定湿热
温度变化
可焊性
机械寿命
SJ/T10502-94
条款号
如有一套样品一项试验不合格,则周期检验不合格。该批产品应停止验收,同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消除疵病,重新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才能恢复验收。5.4.4样品处理
经过周期检验的样品不得作为合格品交货。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在产品上,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应分别标出制造厂商标、型号和生产年月。6.2包装
6.2.1连接器应用塑料袋或其它类似的材料包好放在硬纸盒内。6.2.2装有连接器的包装盒应装在干燥、防潮、防尘和防霉的箱中,包装盒在箱内塞紧而不晃动。箱内应放有装箱单。
6.2.3包装箱、包装盒及装箱单,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标准号、数量及包装者、日期、检验印章等。包装箱上应有符合GB191的标志。6.3包装成箱的连接器,应在避免雨雪直接淋袭的条件下,可用任何工具运送。6.4贮存
包装成箱的连接器,应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空气没有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存。9
试验标准规应符合图A1规定
材料:T8AYB5-59;
硬度:HRC55~60。
附加说明:
SJ/T10502-94
附录A
试验标准规
(补充件)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和济南无线电九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利、吴霞芬。—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347-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
- SJ/T11345-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测量方法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67-1995 钎焊、封接的代号及标注方法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42-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通用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