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电力行业标准(DL)】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5:05:32
- DL/T5154-2002
- 现行
标准号:
DL/T 5154-2002
标准名称: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2-04-27 -
实施日期:
2002-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44 MB
替代情况:
SDGJ 94-1990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的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的设计,通信杆塔设计可参照采用。临时送电线路的杆塔结构可参照本规定设计,但标准可适当降低。原有送电线路的升压改造和改建,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参照本规定进行杆塔结构的验算和设计。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5154-2002

部分标准内容:
户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T1.7T 5145—2002
中国电力出版社版.发行
(北享一里阿路6号10004hip://ww.cepp.xom.cn
北京道大印刷印刷
2002年9月第版
2002车9月指京第一次印刷
850毫米~1158毫米32开本11.875印张303千字印0001—300册
卡号155083-619
版权专有
定价4.H元
翻印必究
(本如有印装质量间题,我社安行部负责跟换)ICS27.100
备案号:J17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145—2002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
技术规定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pulvcrize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n offossil-fired powerplant
2002- 04- 27 发布
2002 - 09 -01 实施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煤和煤粉特性
设计原始数据
煤的可磨性
煤的糜损特性
煤的燃烧特性
煤粉的爆炸特性
3.6煤和煤粉的水分
3.7原煤粒度和摔煤尺寸
3.8煤粉细度
3.9煤和煤粉的密度
3.10煤和煤粉的平均比热容
4磨煤机和制粉系统炎型及其选择4.1磨煤机类型.
4.2制粉系统类型
4.3磨煤机及制粉系统类型的选择5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和台数的确定5.1性能参数
5.2钢球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
DL/T5145—2002
5.3轮式(MIPS类型)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5.4碗式煤机(RP、HP型)性能参数计算5.5球环(E型)糜煤机性能参数计算..5.6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26
DL/ T 5145 — 2002
5.7风扇磨煤机性能参数算
5.8磨煤机台数和出力裕量的选择6制粉系统热力计算.
6.1总则
6.2初始干燥剂最的确定
6.3热平衡·
6.4干燥剂初温和终温的确定·
6.5十燥剂的比热容
6.6初始断面下燥剂的组成及份额.6.7终端干燥剂的状态参数、空气份额、露点和含氧量·
6.8下燥参数计算
6.9干燥出力核算和制粉系统风机容最·7制粉系统的空气动力计算
7.1总则.
7.2管道摩僚力
7.3管路元件的局部阻力
7.4设备和部件的阻力
7.5煤粉提升的压头损失
7.6煤或煤粉加速损尖
7.7气体人口处负压和入口阻力
7.8制粉系统的自生通风
7.9制粉系统的总阻力和全压降
7.10并列送粉管道的阻力系数的均衡制粉系统风机计算压头的确定
8制粉系统附属设备和部件的选择8.1原煤仓
8.2煤粉仓
8.3给煤机·
:161
:162
8.4给粉机
8.5输粉机
8.6锁气器
8.7粗粉分离器
8.8细粉分离器
8.9节流元件
煤粉分配器
煤粉混合器
8.12木块分离器与术屑分离器
8.13制粉系统的风机..·
8.14补偿器
9制粉系统管道布置和其他
9.1制粉系统管道布置原则及要求9.2原煤管道布置
9.3制粉管道布置
9.4送粉管道布置
9.5制粉系统防爆的技术措施
9.6管道及部件强度要求
9.7热工测点布置及位置
10称号:
DL/ T 5145 — 200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示煤质分析结果的基质换算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埋论空气量和烟气量与成分计算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制粉系统类型示例附录D(规范性附录)磨煤机参数系列211
:221
附录E(资料性附录)FW双进双出磨煤机计算片法. 231
附录 F(资料性附录)SVFDAI.A 双进双出钢球麻煤机设计选型(举例说明)
:245
DL/T5145·-2002
附录G(资料性附录)钢球磨煤机参数算图附录H(资料性附录)制粉系统部分附属设备、部件示例与带用风机特性
附录」(资料性附录)一些气体的部分物性参数附录K(规范性附录)90对称形一通纯气休下阻力系数
附录L(规范性附录)标准筛孔基本尺寸条文说明…
DL/T5145--2002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部《关于下达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项目的通知》(技综【1995”44号文制定的。以往我国制粉系统的设计大都沿用国外的设计计算方法(标催),这些方法现在已远不能适应我国电力T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也存在着与中国煤种适应性的间题,1989年原能源部下达了“磨煤机优化选型与制粉系统合理设布置方法的研究”课题,以便通过此项研究,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制订规范、统一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火电广制粉系统设训计算方法,建立电力行业标准,以规范火电厂制粉系统的设计计算,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和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经承担该研究课题的原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所(现热工研究院)(负责)、电力建设研究所、华东电力设计院和东北电力设计院多年务力,究成预定的各项专题研充,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标准)”试用稿,通过了鉴定并获得1997年度电力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原电力部下达了编制火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标准方法的任务,以便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该项电力行业标准,为广便于管理,1997年将该项目归出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管辖,并将该标催的名称改定为“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筛技术规定”,以便与以往的其他类似行业标准统一本标准系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的延伸,故在总体上应服从后者的各项规定。本标准与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TL/T5121一2000)的少数内容有所重复:但为保持本标准的完整性及使用方便起见,仍保留「有关内容,且基本原则完V
IL/T5145—2002
全.致。
本标准表示量的性质、状态、类别等的下角标主要参照IFC27.11992(Part14),其中没有的以及表示量斯属的介质利设备所属的下角标按英文导出。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K、附录L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C、附录E、附录 F、附录G、附录H、附录J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资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可华东电力设计院、国家中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仲琥、张安国、王文光、梁辉、1范
DL/T5145—2002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容量为65t/h~2000t/h级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设计计算
DL/T5145—200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谁,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565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大法)GB/T3715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T7562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15458煤磨损指数测定力法
DL435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防爆规程DL465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DL466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I.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12I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计技术规程SI)328KM-88型仪测定VT1可磨性指数的方法IEC27.-1 1992 (part 1 4) Letter symbols to be used inelectrical lechmolcgy
DL/T5145-2002
3煤和煤粉特性
3.1设计原始数据
3.1.1制粉系统设计应具有下列关于煤和煤粉的特性的原始数据:
煤的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元素分析(碳、氢、氧、氨、硫),发热量以及煤的可磨性指数,煤的磨损指数,煤的着火性能,燃尽指数,煤的爆炸指数,煤的黏结指数,煤的粒度,煤和煤粉的密度和比热容。3.1.2应注意表示煤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的基准(如收到基、空气于燥基、于燥基、下燥尤灰基等)。各种基质的换算方法见附录 Ac
3.2煤的可磨性
3.2.1煤的可率性应以(GB/2565--1987測得的可磨性指数HGI或SD328—1989测得的可糜性指数KvH1为依据。指数KvI用于钢球磨煤机的设计计算,指数HIGI用于除钢球磨煤机以外的其他所有磨煤机的设计计算。为判别煤的可磨性,表3.2.1列出了以哈氏可磨性指数划分的可糜性分级。
3.2.2可磨性指数HGI和K可近似用下式进行换算:Kvr = 0.0149HG + 0.32
但在进行磨煤机出力计算时,应以实测的可磨性数据为准。3.2.3混煤的可磨性宜实测,也可按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确定。
DL/T5145—2002
表3.2.1煤的可磨性分级(G/T7562-—1998)序号
阶氏鹿性指数HGT
40-·60
GO -80
3.3煤的磨损特性
制粉系统设计所需煤的磨损特性按IDL465一1992进行3.3.1
测定,所得果以冲别磨损指数K,表示。必要时还可用B/115458--1995测得的研磨磨损指数AI为参考。3.3.2
煤的磨损特性和冲刷磨损指数K。的关系见表3.3.2。表3.3.2煤的磨损性和冲刷损指数的关系煤的冲喇磨摄指数
K.-.0-2.0
K。-2.0--3.5
K=3.5.-5.0
3.4煤的燃烧特性
解损性
煤的燃烧特性可以按GB/T7562—[998(表3.4.1)所3.4.1
列的煤的挥发分、灰分、水分含量等级并结合发热量来初步判定。挥发分等级高的煤燃烧性能好,灰分、水分等级高的煤燃烧性能差。
3.4.2进行制粉系统选择时,应按着火试验炉在特定的条件下确定的煤粉气流着火温度T(C)来判断煤的燃烧性能(表3.4.2)
按挥发分
(及相应发热量)
分美等毁
按发热质
分类等级
接灰分分
类等级
楼水分分
类等级
DL/T51452002
发电厂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tGB/1 7562-1998)
6.5-10.00
10.01~20.00
21.01 -·25.00
8.1--12.0
12.1--20.0
17.01-21.00
15.51~17.00
20,01 -~ 30, 00
30,01 -~40,00
DL/T5145
按霾分分
类等级
浓煤灰熔融性
若火温度IT
800--900
6X3~700
表3.4.1(续)
1150 --1250
1260 -·13.50
1360~1450
>1450)
n.51.-1.00
1.01--2.00
2.01:-3.00
煤著火温度与著火性能的关系
君火等级
3.5煤粉的爆炸特性
着克性
极滩若火
中等若火性
易者火
极易着火
3.5.1煤粉的爆炸特性与煤的易燃性、灰分、水分、煤粉细度、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和浓度、气粉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等因素有关,着火温度IT()综合了煤的易燃性和灰分的影响,叮大致代表煤在煤粉的水分、煤粉缅度,浓度、温度、气粉混合中含氧量相同情况下煤粉的爆炸特性,表3.5.1反峡爆炸特性和若火温度的关系。
着火温度IT
800-- 900
600 - 700
3.5.2)。
表 3.5. 1 煤的烯炸特性
燥炸等级
爆炸性
被难爆炸
雄爆炸
中等爆性
易爆炸
极易爆炸
DL/T5145-2002
著火性
枇难薯火
难着火
中等者火
易著火
钣易著火
煤粉的爆炸性也可用煤的挥发分含量近似判定(表表3.5.2
可燃其挥发分Va
10·-25
煤的挥发分与煤的爆烊性
爆炸等级
爆炸性
极雄燥炸
难爆炸
中等燥炸性
极易螺炸
注:东分高十40%的煤按其挥发分所定的煤炸性降一个等级。3.6煤和煤粉的水分
设计制粉系统时原煤的水分可根据煤样分析结果并参照3.6.1
该煤种水分变化范围来确定,
3.6.2煤粉的水分M,和设备的终端温度以及原煤水分有关,煤粉水分一般的范围为
Mpc - (0.5-1.0) Ma
具体数值可按图3.6.2选取。
DL/T5145—2D02
DL/ T 5145—2002
3.7原煤粒度和碎煤尺寸
供给磨煤机的碎煤粒径不宜大F30mm。当采用锤击式碎煤机碎煤时,煤块打碎后的尺寸R53.7.2
Rto、d..x之间的关系可由图3.7.2查得。60
图3.7.2RsRu,d之间的关系(经过锤击式碎煤机后)3.8煤粉细度
不同粒径下的煤粉细度换算式为:fR.
Rr-1000
式中:
(3.8.1-1)
DEL/T5145—2002
一煤粉细度,%;
颗粒尺寸,m;
煤粉的均勾性系数,取决于制粉设备的型式和煤种。(一般情况下,配离心式分离器的制粉设备,r=1.0~1.1:配旋转式分离器的n=1.1~1.2;烧褐煤采用双流式惯性分离器的 1=1.0,单流惯性式的 \=0.8)根据式(3.8.1-1)可导出100-1glnR
lglnRe
(3.8.1-2)
根据公式(3.8.1-1) 求得的R与 Rz的对应关系如表3.8.1所示(当 n=1.1时)。
3.8.2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用烟煤时,煤粉细度按下式选瑕:
Rg0=4+0.5nVar
(3.8.2-1)
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用贫煤时,煤粉细度按下式选取:Ron=2+0.5+Vaaf
(3.8.2-2)
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用无烟煤时,煤粉细度按下式选取:R=0.5nVlaf
式中:
(3.8.2-3)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煤扮在90um筛孔筛子余留量占总量的百分数,%;煤的于燥无灰基挥发分,%;
煤粉的均匀性系数。
当燃用高灰分低热值烟煤吋(灰分为A:级、发热量为Q4级),煤粉细度按下式选取:
Rgm=5+0.35Vdf
当燃用褐煤及油页岩时,煤粉细度为:10
(3.8.2-4)
DI./ T 51452002
Rg0=35%~50%(排发分高取大值,拆发分低取小值)R1<1%~3%
式(3.8.2-1~4)适用于300MW及以上机组,对于200MW以下机组,Rm要在上述基础上.适当下降。还必须考虑低NO,燃烧时对煤粉细度的要求,进口机组可以按照国外相应的要求进行选取。装3.8.1
Rg与K元对应关系表(n1.1)
DL/T5145—2002
计算:
3.9煤和煤粉的密度
煤的视在密度ec可用仪器测定,也可按下式进行简化100pr.m
10k) - M
Psp= T00+ (pe.-1) M*100-Ma
武中:
式中:
煤的视在密度,t/m;
(3.9.1-1)
煤含水饱和时的极限水分,可近似采用燃料的最大水分Mmax,%;
煤收到基水分,%;
煤的真密度,t/m,可用实测法或接式(3.9.1-2)近似地确定,
100-Adl
(3.9.1-2)
A——煤的干燥基灰分,%;
除去矿物质(灰分)的“纯煤”的真密度,t/m。Po
对于贫煤和无烟煤
Po=0.56Cadaf +5Hdaf
对于贫煤、无烟煤以外的其他煤种100
Po=0.334Car+ 4.25HAast + 23
武中:
(3.9.1-3)
分别为煤的于燥无灰基碳、氢含量,%,Calaf、Hdaf
3.9.2当原煤粒度R5.0=20%~30%时,堆集密度0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pe.h-0.63pc.ap
一原煤堆集密度,t/m2
DL/T5145-2002
3.9.3对中等密实程度的煤粉(例如在煤粉仑中),其自由堆巢密度ere.b可按下式计算:
Pjk.b=0.35pr - + 0.004Ryl
煤粉的堆集密度,1/m:
(3.9.3-1)
煤粉细度,即残留在筛孔为90um筛子上的白分率,%;
Pe.sc—-煤的真密度,t/m2,按式(3.9.1-2)确定:聚积起来的煤粉密度较式(3.9.3-1)计算的大15%~20%,而疏松煤粉(例如在给粉机中)的堆集密度可按式(3,9.3-2)计算:
Qμ.lh=0.3pe,.(1-0.01M)10.004Rgo(3.9.3-2)3.10煤和煤粉的平均比热容
3.10.1煤和煤粉的比热容与煤的挥发分、灰分和水分有关,在进行制粉系统热平衡计算时,原煤和煤粉的比热容统-按煤粉的比热容来选用。
3.10.2煤粉的平均比热容c按下式确定:Cu=0.01 [cd (100-M,) +4.187MJ(3.10.2-1)中:
煤粉的平均比热容,kl/(kg.);M
煤粉水分,按3.6.2选用,%:
干燥煤的平均比热容,kJ/(kg-t),按式(3.10.22)确定
cd=0.01 Fc (100-A) 「cAAa)
(3.10.2-2)
DL/ T 5145 — 2002
A——干燥基灰分,%;
cA—灰的平均比热容,按式(3.10.2-3)确定。ca=0.754+1.465t×10 4
(3.10.2-3)
co—-纯煤(煤的可燃物质部分)的平均比热容,kJ/(kg℃),按式(3.10.2-4)和式(3.10.2-5)确定,Vl>0%时:
co=0.74+2.05tX10-3+(0.66+t×10-3)Vdaf10%时:
(3.10.2-4)
co=0.691+0.71:×10-#+(1.15+1.44×102
(3.10.2-5)
式中t为温度。
DL/T5145—2002
4磨煤机和制粉系统类型及其选择4.1磨煤机类型
4.1.1常见的磨煤机有以下儿种类型:1钢球磨煤机,属低速磨煤机,如MTZ(LTM)等2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旗低速磨煤机,如BBD,T)等碗式磨煤机。属中速磨煤机,如RP、HP’等。3
轮式磨煤机,属J1速磨煤机,如MPS(或2GM、MP)、4
MBF等。
球环磨煤机,属中速磨煤机,如E(或ZQM)等。5
平盘摩煤机。属小速磨煤机,如LM等。6
风扇磨煤机。属高速磨煤机,如S(或FM)、N等:7
常用磨煤机参数系列见附录D。
4.2制粉系统类型
我国常见的制粉系统类型有如下几种:钢球磨煤机贮仓式乏气送粉制粉系统,钢球磨煤机贮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2
钢球磨煤机贮仓式开式制粉系统。3
双逊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4
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热:-次风机制粉系统。5
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6
风扇磨煤机直吹式一介质干燥制粉系统。风扇磨煤机直吹式二介质干燥制粉系统。8
带煤粉浓缩的直吹式制粉系统。4.2.2
常用制粉系统类型示例见附录C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T1.7T 5145—2002
中国电力出版社版.发行
(北享一里阿路6号10004hip://ww.cepp.xom.cn
北京道大印刷印刷
2002年9月第版
2002车9月指京第一次印刷
850毫米~1158毫米32开本11.875印张303千字印0001—300册
卡号155083-619
版权专有
定价4.H元
翻印必究
(本如有印装质量间题,我社安行部负责跟换)ICS27.100
备案号:J17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145—2002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
技术规定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pulvcrize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n offossil-fired powerplant
2002- 04- 27 发布
2002 - 09 -01 实施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煤和煤粉特性
设计原始数据
煤的可磨性
煤的糜损特性
煤的燃烧特性
煤粉的爆炸特性
3.6煤和煤粉的水分
3.7原煤粒度和摔煤尺寸
3.8煤粉细度
3.9煤和煤粉的密度
3.10煤和煤粉的平均比热容
4磨煤机和制粉系统炎型及其选择4.1磨煤机类型.
4.2制粉系统类型
4.3磨煤机及制粉系统类型的选择5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和台数的确定5.1性能参数
5.2钢球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
DL/T5145—2002
5.3轮式(MIPS类型)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5.4碗式煤机(RP、HP型)性能参数计算5.5球环(E型)糜煤机性能参数计算..5.6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26
DL/ T 5145 — 2002
5.7风扇磨煤机性能参数算
5.8磨煤机台数和出力裕量的选择6制粉系统热力计算.
6.1总则
6.2初始干燥剂最的确定
6.3热平衡·
6.4干燥剂初温和终温的确定·
6.5十燥剂的比热容
6.6初始断面下燥剂的组成及份额.6.7终端干燥剂的状态参数、空气份额、露点和含氧量·
6.8下燥参数计算
6.9干燥出力核算和制粉系统风机容最·7制粉系统的空气动力计算
7.1总则.
7.2管道摩僚力
7.3管路元件的局部阻力
7.4设备和部件的阻力
7.5煤粉提升的压头损失
7.6煤或煤粉加速损尖
7.7气体人口处负压和入口阻力
7.8制粉系统的自生通风
7.9制粉系统的总阻力和全压降
7.10并列送粉管道的阻力系数的均衡制粉系统风机计算压头的确定
8制粉系统附属设备和部件的选择8.1原煤仓
8.2煤粉仓
8.3给煤机·
:161
:162
8.4给粉机
8.5输粉机
8.6锁气器
8.7粗粉分离器
8.8细粉分离器
8.9节流元件
煤粉分配器
煤粉混合器
8.12木块分离器与术屑分离器
8.13制粉系统的风机..·
8.14补偿器
9制粉系统管道布置和其他
9.1制粉系统管道布置原则及要求9.2原煤管道布置
9.3制粉管道布置
9.4送粉管道布置
9.5制粉系统防爆的技术措施
9.6管道及部件强度要求
9.7热工测点布置及位置
10称号:
DL/ T 5145 — 200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示煤质分析结果的基质换算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埋论空气量和烟气量与成分计算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制粉系统类型示例附录D(规范性附录)磨煤机参数系列211
:221
附录E(资料性附录)FW双进双出磨煤机计算片法. 231
附录 F(资料性附录)SVFDAI.A 双进双出钢球麻煤机设计选型(举例说明)
:245
DL/T5145·-2002
附录G(资料性附录)钢球磨煤机参数算图附录H(资料性附录)制粉系统部分附属设备、部件示例与带用风机特性
附录」(资料性附录)一些气体的部分物性参数附录K(规范性附录)90对称形一通纯气休下阻力系数
附录L(规范性附录)标准筛孔基本尺寸条文说明…
DL/T5145--2002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部《关于下达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项目的通知》(技综【1995”44号文制定的。以往我国制粉系统的设计大都沿用国外的设计计算方法(标催),这些方法现在已远不能适应我国电力T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也存在着与中国煤种适应性的间题,1989年原能源部下达了“磨煤机优化选型与制粉系统合理设布置方法的研究”课题,以便通过此项研究,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制订规范、统一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火电广制粉系统设训计算方法,建立电力行业标准,以规范火电厂制粉系统的设计计算,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和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经承担该研究课题的原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所(现热工研究院)(负责)、电力建设研究所、华东电力设计院和东北电力设计院多年务力,究成预定的各项专题研充,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煤粉制备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标准)”试用稿,通过了鉴定并获得1997年度电力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原电力部下达了编制火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标准方法的任务,以便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该项电力行业标准,为广便于管理,1997年将该项目归出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管辖,并将该标催的名称改定为“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筛技术规定”,以便与以往的其他类似行业标准统一本标准系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的延伸,故在总体上应服从后者的各项规定。本标准与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TL/T5121一2000)的少数内容有所重复:但为保持本标准的完整性及使用方便起见,仍保留「有关内容,且基本原则完V
IL/T5145—2002
全.致。
本标准表示量的性质、状态、类别等的下角标主要参照IFC27.11992(Part14),其中没有的以及表示量斯属的介质利设备所属的下角标按英文导出。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K、附录L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C、附录E、附录 F、附录G、附录H、附录J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资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可华东电力设计院、国家中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仲琥、张安国、王文光、梁辉、1范
DL/T5145—2002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容量为65t/h~2000t/h级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设计计算
DL/T5145—200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谁,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565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大法)GB/T3715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T7562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15458煤磨损指数测定力法
DL435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防爆规程DL465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DL466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I.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12I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计技术规程SI)328KM-88型仪测定VT1可磨性指数的方法IEC27.-1 1992 (part 1 4) Letter symbols to be used inelectrical lechmolcgy
DL/T5145-2002
3煤和煤粉特性
3.1设计原始数据
3.1.1制粉系统设计应具有下列关于煤和煤粉的特性的原始数据:
煤的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元素分析(碳、氢、氧、氨、硫),发热量以及煤的可磨性指数,煤的磨损指数,煤的着火性能,燃尽指数,煤的爆炸指数,煤的黏结指数,煤的粒度,煤和煤粉的密度和比热容。3.1.2应注意表示煤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的基准(如收到基、空气于燥基、于燥基、下燥尤灰基等)。各种基质的换算方法见附录 Ac
3.2煤的可磨性
3.2.1煤的可率性应以(GB/2565--1987測得的可磨性指数HGI或SD328—1989测得的可糜性指数KvH1为依据。指数KvI用于钢球磨煤机的设计计算,指数HIGI用于除钢球磨煤机以外的其他所有磨煤机的设计计算。为判别煤的可磨性,表3.2.1列出了以哈氏可磨性指数划分的可糜性分级。
3.2.2可磨性指数HGI和K可近似用下式进行换算:Kvr = 0.0149HG + 0.32
但在进行磨煤机出力计算时,应以实测的可磨性数据为准。3.2.3混煤的可磨性宜实测,也可按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确定。
DL/T5145—2002
表3.2.1煤的可磨性分级(G/T7562-—1998)序号
阶氏鹿性指数HGT
40-·60
GO -80
3.3煤的磨损特性
制粉系统设计所需煤的磨损特性按IDL465一1992进行3.3.1
测定,所得果以冲别磨损指数K,表示。必要时还可用B/115458--1995测得的研磨磨损指数AI为参考。3.3.2
煤的磨损特性和冲刷磨损指数K。的关系见表3.3.2。表3.3.2煤的磨损性和冲刷损指数的关系煤的冲喇磨摄指数
K.-.0-2.0
K。-2.0--3.5
K=3.5.-5.0
3.4煤的燃烧特性
解损性
煤的燃烧特性可以按GB/T7562—[998(表3.4.1)所3.4.1
列的煤的挥发分、灰分、水分含量等级并结合发热量来初步判定。挥发分等级高的煤燃烧性能好,灰分、水分等级高的煤燃烧性能差。
3.4.2进行制粉系统选择时,应按着火试验炉在特定的条件下确定的煤粉气流着火温度T(C)来判断煤的燃烧性能(表3.4.2)
按挥发分
(及相应发热量)
分美等毁
按发热质
分类等级
接灰分分
类等级
楼水分分
类等级
DL/T51452002
发电厂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tGB/1 7562-1998)
6.5-10.00
10.01~20.00
21.01 -·25.00
8.1--12.0
12.1--20.0
17.01-21.00
15.51~17.00
20,01 -~ 30, 00
30,01 -~40,00
DL/T5145
按霾分分
类等级
浓煤灰熔融性
若火温度IT
800--900
6X3~700
表3.4.1(续)
1150 --1250
1260 -·13.50
1360~1450
>1450)
n.51.-1.00
1.01--2.00
2.01:-3.00
煤著火温度与著火性能的关系
君火等级
3.5煤粉的爆炸特性
着克性
极滩若火
中等若火性
易者火
极易着火
3.5.1煤粉的爆炸特性与煤的易燃性、灰分、水分、煤粉细度、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和浓度、气粉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等因素有关,着火温度IT()综合了煤的易燃性和灰分的影响,叮大致代表煤在煤粉的水分、煤粉缅度,浓度、温度、气粉混合中含氧量相同情况下煤粉的爆炸特性,表3.5.1反峡爆炸特性和若火温度的关系。
着火温度IT
800-- 900
600 - 700
3.5.2)。
表 3.5. 1 煤的烯炸特性
燥炸等级
爆炸性
被难爆炸
雄爆炸
中等爆性
易爆炸
极易爆炸
DL/T5145-2002
著火性
枇难薯火
难着火
中等者火
易著火
钣易著火
煤粉的爆炸性也可用煤的挥发分含量近似判定(表表3.5.2
可燃其挥发分Va
10·-25
煤的挥发分与煤的爆烊性
爆炸等级
爆炸性
极雄燥炸
难爆炸
中等燥炸性
极易螺炸
注:东分高十40%的煤按其挥发分所定的煤炸性降一个等级。3.6煤和煤粉的水分
设计制粉系统时原煤的水分可根据煤样分析结果并参照3.6.1
该煤种水分变化范围来确定,
3.6.2煤粉的水分M,和设备的终端温度以及原煤水分有关,煤粉水分一般的范围为
Mpc - (0.5-1.0) Ma
具体数值可按图3.6.2选取。
DL/T5145—2D02
DL/ T 5145—2002
3.7原煤粒度和碎煤尺寸
供给磨煤机的碎煤粒径不宜大F30mm。当采用锤击式碎煤机碎煤时,煤块打碎后的尺寸R53.7.2
Rto、d..x之间的关系可由图3.7.2查得。60
图3.7.2RsRu,d之间的关系(经过锤击式碎煤机后)3.8煤粉细度
不同粒径下的煤粉细度换算式为:fR.
Rr-1000
式中:
(3.8.1-1)
DEL/T5145—2002
一煤粉细度,%;
颗粒尺寸,m;
煤粉的均勾性系数,取决于制粉设备的型式和煤种。(一般情况下,配离心式分离器的制粉设备,r=1.0~1.1:配旋转式分离器的n=1.1~1.2;烧褐煤采用双流式惯性分离器的 1=1.0,单流惯性式的 \=0.8)根据式(3.8.1-1)可导出100-1glnR
lglnRe
(3.8.1-2)
根据公式(3.8.1-1) 求得的R与 Rz的对应关系如表3.8.1所示(当 n=1.1时)。
3.8.2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用烟煤时,煤粉细度按下式选瑕:
Rg0=4+0.5nVar
(3.8.2-1)
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用贫煤时,煤粉细度按下式选取:Ron=2+0.5+Vaaf
(3.8.2-2)
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用无烟煤时,煤粉细度按下式选取:R=0.5nVlaf
式中:
(3.8.2-3)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煤扮在90um筛孔筛子余留量占总量的百分数,%;煤的于燥无灰基挥发分,%;
煤粉的均匀性系数。
当燃用高灰分低热值烟煤吋(灰分为A:级、发热量为Q4级),煤粉细度按下式选取:
Rgm=5+0.35Vdf
当燃用褐煤及油页岩时,煤粉细度为:10
(3.8.2-4)
DI./ T 51452002
Rg0=35%~50%(排发分高取大值,拆发分低取小值)R1<1%~3%
式(3.8.2-1~4)适用于300MW及以上机组,对于200MW以下机组,Rm要在上述基础上.适当下降。还必须考虑低NO,燃烧时对煤粉细度的要求,进口机组可以按照国外相应的要求进行选取。装3.8.1
Rg与K元对应关系表(n1.1)
DL/T5145—2002
计算:
3.9煤和煤粉的密度
煤的视在密度ec可用仪器测定,也可按下式进行简化100pr.m
10k) - M
Psp= T00+ (pe.-1) M*100-Ma
武中:
式中:
煤的视在密度,t/m;
(3.9.1-1)
煤含水饱和时的极限水分,可近似采用燃料的最大水分Mmax,%;
煤收到基水分,%;
煤的真密度,t/m,可用实测法或接式(3.9.1-2)近似地确定,
100-Adl
(3.9.1-2)
A——煤的干燥基灰分,%;
除去矿物质(灰分)的“纯煤”的真密度,t/m。Po
对于贫煤和无烟煤
Po=0.56Cadaf +5Hdaf
对于贫煤、无烟煤以外的其他煤种100
Po=0.334Car+ 4.25HAast + 23
武中:
(3.9.1-3)
分别为煤的于燥无灰基碳、氢含量,%,Calaf、Hdaf
3.9.2当原煤粒度R5.0=20%~30%时,堆集密度0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pe.h-0.63pc.ap
一原煤堆集密度,t/m2
DL/T5145-2002
3.9.3对中等密实程度的煤粉(例如在煤粉仑中),其自由堆巢密度ere.b可按下式计算:
Pjk.b=0.35pr - + 0.004Ryl
煤粉的堆集密度,1/m:
(3.9.3-1)
煤粉细度,即残留在筛孔为90um筛子上的白分率,%;
Pe.sc—-煤的真密度,t/m2,按式(3.9.1-2)确定:聚积起来的煤粉密度较式(3.9.3-1)计算的大15%~20%,而疏松煤粉(例如在给粉机中)的堆集密度可按式(3,9.3-2)计算:
Qμ.lh=0.3pe,.(1-0.01M)10.004Rgo(3.9.3-2)3.10煤和煤粉的平均比热容
3.10.1煤和煤粉的比热容与煤的挥发分、灰分和水分有关,在进行制粉系统热平衡计算时,原煤和煤粉的比热容统-按煤粉的比热容来选用。
3.10.2煤粉的平均比热容c按下式确定:Cu=0.01 [cd (100-M,) +4.187MJ(3.10.2-1)中:
煤粉的平均比热容,kl/(kg.);M
煤粉水分,按3.6.2选用,%:
干燥煤的平均比热容,kJ/(kg-t),按式(3.10.22)确定
cd=0.01 Fc (100-A) 「cAAa)
(3.10.2-2)
DL/ T 5145 — 2002
A——干燥基灰分,%;
cA—灰的平均比热容,按式(3.10.2-3)确定。ca=0.754+1.465t×10 4
(3.10.2-3)
co—-纯煤(煤的可燃物质部分)的平均比热容,kJ/(kg℃),按式(3.10.2-4)和式(3.10.2-5)确定,Vl>0%时:
co=0.74+2.05tX10-3+(0.66+t×10-3)Vdaf10%时:
(3.10.2-4)
co=0.691+0.71:×10-#+(1.15+1.44×102
(3.10.2-5)
式中t为温度。
DL/T5145—2002
4磨煤机和制粉系统类型及其选择4.1磨煤机类型
4.1.1常见的磨煤机有以下儿种类型:1钢球磨煤机,属低速磨煤机,如MTZ(LTM)等2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旗低速磨煤机,如BBD,T)等碗式磨煤机。属中速磨煤机,如RP、HP’等。3
轮式磨煤机,属J1速磨煤机,如MPS(或2GM、MP)、4
MBF等。
球环磨煤机,属中速磨煤机,如E(或ZQM)等。5
平盘摩煤机。属小速磨煤机,如LM等。6
风扇磨煤机。属高速磨煤机,如S(或FM)、N等:7
常用磨煤机参数系列见附录D。
4.2制粉系统类型
我国常见的制粉系统类型有如下几种:钢球磨煤机贮仓式乏气送粉制粉系统,钢球磨煤机贮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2
钢球磨煤机贮仓式开式制粉系统。3
双逊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4
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热:-次风机制粉系统。5
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6
风扇磨煤机直吹式一介质干燥制粉系统。风扇磨煤机直吹式二介质干燥制粉系统。8
带煤粉浓缩的直吹式制粉系统。4.2.2
常用制粉系统类型示例见附录C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474.2-2018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直流高电压试验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961-2019 火力发电厂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 DL/T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 DL/T5442-2010 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
- DL/T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