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露地果菜类作物地杂草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23:13:36
  • GB/T17980.46-200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7980.46-2000

  • 标准名称: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露地果菜类作物地杂草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0-02-01
  • 实施日期:

    2000-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89.98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65.100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7农药管理与使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5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0-05-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0-02-01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农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除草剂防治露地果菜类作物地杂草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除草剂防治果菜类作物,包括西红柿、甜椒、茄子、黄瓜和其他葫芦科蔬菜等地杂草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GB/T 17980.46-2000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露地果菜类作物地杂草 GB/T17980.46-200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17980.46--2000
出间药效试验是我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为规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并与国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向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的田间试验验证而制定的。果菜类蔬菜在整个生长期内受到各种杂草的为害,造成很大的损失,生产上经常需用除草剂进行防治。为了确定防治果菜类蔬菜地杂草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蔬菜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农药登记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系列标准之一,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富勤、叶贵标、魏福香、刘学、王焕民。54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
除草剂防治露地果菜类作物地杂草Pesticide--
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 I )--Herbicides against weeds in outdoor fruit vegetablesGB/T 17980.46—2000
本标准规定了除草剂防治露地果菜类作物地杂草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除草剂防治果菜类作物,包括西红柿、甜椒、茄子、黄瓜和其他葫芦科蔬菜等地杂草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2试验条件
2.1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
记录露地果菜的种类和栽裁培类型,试验的品种为当地有代表性的常规品种,或按协议要求的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试验对象杂草的选择
试验地中须具备果菜类蔬菜地有代表性的各种杂草种群,且分布均匀一致,杂草群落组成必须同试验的除草剂的杀草谱相一致(禾草、莎草、阔叶草,一年生、多年生),记录各种杂草的中文名及拉丁学名。2.3栽培条件
所有试验小区耕作条件(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摘情、肥力、耕作、灌溉情况等)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记录前茬作物及前茬用过何种除草剂,避免选择用过对后茬蔬菜有残留药害作用的除草剂地块。如有灌溉,记下灌溉时间、水量和方法。记录田间耕作、蔬菜管理(垫作及生长时间)等情况。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试验药剂
注明试验药剂的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设高、中、低及中量的倍量四个剂量(设倍量是为了评价对蔬菜的安全性)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量。
3.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安全性和除草效果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2-01批准2000-05-01实施
GB/T 17980.46—2000
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和处理方法,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区。
3.2小区安排
3.2.1小区排列
试验不同处理小区,一般采用随机排列。特殊情况如防除多年生杂草的试验,为了避免多年生杂草覆盖分布不均匀的干扰,小区需根据实际情况而采用相应的不规则排列,并加以说明。3.2.2小这面积和重复
小区净面积:10~20m,小区包括至少4行蔬菜。重复次数:最少4次重复。
3.3施药方法
3.3.1使用方法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进行,常用喷雾或颗粒剂撤施等方法。施药方法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
3.3.2施药器械的类型
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器械,用压力稳定的扇形喷头进行施药,保证使药剂均匀分布到整个小区,或使药液准确、定向落到应该受药的地方,记录所用器械类型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喷头类型和高度、喷孔口径、混土深度)等全部资料。施药应保证药量准确,用药量偏差超过士10%的要记录,并记录影响药效、持效期和选择性的因素。
3.3.3施药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药剂处理时间和杂草及蔬菜的出苗时间(或栽植时期)有关。a)蔬菜播种前或移栽前(混土或不混土);b)蔬菜出苗前或移植后(混土或不混土);c)蔬菜出苗后或移栽后(全面或定向喷雾)。记录用药时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杂草和蔬菜两者的生长状态(萌芽、生育期)。用药时间如果在标签或协议上没有特别注明,应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药剂作用特点进行施药,同一药剂可一次或分次用药,记录用药次数和时间。
3.3.4使用剂量和用水量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施药量和用水量进行施药。通常药剂的剂量以有效成分g/hm(克/公项)表示,用水量以L/hm(升/公)表示。协议上没有说明用水量时,可根据试验药剂的作用方式,喷雾器类型,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用水量3.3.5防治病虫和非靶标杂草所用农药的资料要求如使用其他药剂,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对象和蔬菜无影响的药剂,并对所有小区进行均一处理,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使这些药剂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准确数据(如名称、时期、剂量等)。
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应从试验地或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雨(降雨类型、降雨量以mm表示)、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C表示)、风力、阴晴、光照和相对湿度等资料,特别是施药当日及前后10天的气象资料。
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如严重或长期干旱、大雨、冰苞等均须记录。4.1.2土资料
GB/T 17980.46--2000Www.bzxZ.net
记录·十壤类型及成分,有机质含量、七壤pH值、水分(如于、湿、淹水)及苗床耕作质量。4.2田间管理资料
记录整地、浇水、施肥等资料。需测产时,不宜施农家肥,应施化肥。4.3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3.1杂草调查
详细地描述造成杂草伤害的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以准确说明药剂作用方式。记录小区的杂草种群量,如杂草种类、株数、覆盖度或杂草重量等,用绝对值法或估计值法。4.3.1.1绝对值调查法
调查每种杂草总株数或重量,对整个小区进行调查或在每个小区随机选择3~4个点,每点0.25~1 m2进行抽样调查。在某些情况下,调查杂草的器官(例如禾草分数等)。4.3.1.2估计值调查法
每个药剂处理区同邻近的空白对照区或对照带进行比较,估计相对杂草种群量。这种调查方法包括杂草群落总体和单种杂草,可用杂草数量、覆盖度、高度和苗壮长势例如实际的杂草量)等指标。估计方法快速、简单,其结果可以用简单的百分比表示(0为无草,100%为与空白对照区同等),也可等量换算成表示杂草防除百分比效果(0为无防治效果,100%为杂草全部防治)。还应记录空白对照区或对照带的杂草株数覆盖度的绝对值。为了克服准确估计百分比和使用齐次方差的困难,可以采用下列分级标准进行调查:
1级无草;
2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0~2.5%;3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2.6%~5%;4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5.1%~10%;5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10.1%~15%;6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15.1%~25%;7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25.1%~~35%;8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35.1%~67.5%;9级:相当于空白对照区的67.6%~~100%。调查人员使用这种分级标准前须进行训练。本分级范围可直接应用,不需转换成估计值百分数的平均值。
4.3.2调查时间和次数
a)苗前处理
第一次调查:处理后2周(目测)。第二次调查:处理后4周(调查株防效)。第三次调查:处理后6周(调查株防效和鲜重防效)。b)苗后处理
第次调查:基数调查。
第二次调查:处理后2周(调查株防效)。第三次调查:处理后4周(调查株防效和鲜重防效)。4.3.3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按式(1)计算:
防治效果(%)=
式中:PT--—处理区残存草数(或鲜重);CK—-一空白对照区活草数(或鲜重)。1 - CK - PT
4.4作物调查
4.4.1调查方法
GB/T 17980.46-2000
观察药剂对蔬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可按下列要求记录:a)如果药害能被计数或测量,则用绝对数值表示,例如植株数或植株高度b)在其他情况下,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的程度和频率:1)按药害分级方法给每个小区药害定级打分:1级:蔬菜生长正常,无任何受害症状;2级:蔬菜轻微药害,药害少于10%;3级:蔬菜中等药害,以后能恢复,不影响产量;4级:蔬菜药害较重,难以恢复,造成减产;5级:蔬莱药害严重,不能恢复,造成明显减产或绝产。2)将药剂处理区同空白对照区比较,评价药害百分率。同时,要准确描述蔬菜药害的症状(生长抑制、褪绿、畸形等)。记录在所有情况下蔬莱的生长状况,观察试验药剂对蔬菜结果的影响。观察药害和逆境因素(如栽培方法、倒伏、病虫害的侵扰、长久高温或冷冻害等)之间的相互作用。4.4.2调查次数
在施药后不久及蔬菜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如出苗、开发、结果等,调查药剂对蔬菜生长状况的影响。4.5副作用观察
记录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6作物产量和质量的记录
根据试验协议规定或试验目的而定。挂牌定株收获,每小区10~15株。计算单位面积的总产量,并统计畸形果数。
收获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实践按下列三种方法进行:a)每隔2天或3天收获一次;
b)定期收获,每隔10~15天或3周收获一次;c)蔬菜成熟时--次收获。
5结果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殊情况用相应的生物统计学方法。写出止式试验报告,并对结果加以分析说明,提出应用效果评价(产品特性、关键应用技术、适用时期和剂基、杀草谱、药效、药害)及经济效益评价(成本、增产、增效、品质)的结论性意见。试验报告应列出原始数据。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蔬菜生长有不良作用时应进行专门的选择性和品种敏感性试验。如果试验地能留到第二年,要观察对后作物的影响。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