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5172-1985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国家标准(GB)】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5 05:54:45
- GB5172-1985
- 现行
标准号:
GB 5172-1985
标准名称: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Particle accelerator radiation protection regulation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5-05-10 -
实施日期:
1986-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52.1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定适用于加速粒子的单核能量低于100MeV的粒子加速器(不包括医疗用加速器和象密封型中子管之类的可移动加速器)设施。凡有粒子加速器的单痊,必须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加速器的特点,制定出实施细则。 GB 5172-1985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GB5172-1985

部分标准内容:
1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The rul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of particle accelerators
UDC 621.384.6
: 614.898.5
GB 5172-85
1.1为加强对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工作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邻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根据G8一74,《放射防护规定》,参照国际辑射防护有关标准,并结合国内加速器的辐射防护状况,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加速粒子的单核能量低于100MeV的粒子加速器(不包括医疗用加速器和象密封型中子管之类的可移动加速器)设施。1.凡有粒子加速器的单位,必须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加速器的特点,制定出实施细则。
1.4在加速器辐射防护工作中,应当在降低剂量所获得的效益和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使该设施运行中产生的集体剂量当量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证个人所接受的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剂量当量限值。1.5新建、扩建和改建加速器设施的单位,必须编写该设施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评价报告,报请当地环境保护部1批准,否则不得设计和(或)施工。与此同时,还必须向当地公安部门登记。1.6要关心在加速器上工作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强健康管理。这类人员应当享受劳动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规定的劳保待遇。
1.7本规定由当地辐射防护主管部门1监督执行。2剂量当量限值
2.1职业放射性.1.作人员全身受到均匀照射的剂量当量或全身受到不均匀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均不得超过每年50mSv(5rem)公众中的个人,均不得超过每年5mSv(0.5rem)。2.2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眼晶体的剂量当量不得超过每年50mSv(5rem),其他组织或器官的剂量当量均不得超过每年500mSv(50ren),公众中的个人,任何器1或组织的剂量当量均不得超过每年50mSy(5rem).
2.3在只受到外照射的情况下,深部剂量当量指数应低于每年50mS(5rcm)。2.4在只受到内照射的情况下,每年摄人的放射性物质数量应低于附录C(补充件)所列ALI。2.5在受到内外合并照射的情况下,为保证不超过年剂当最限值,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公式:Hd
武中:
Hd—年深部剂量当量指数,Sv(rem)Ht—年深部剂量当限值,Sv(rem)——第i种放射性核素的年摄人量,Bq(Ci)国家标准局1985-05-10发布
(2)
1986-01-01实施
GB 5172-85
(ALI),—第j种放射性核素的年摄人量限值,Bq(Ci)His—年浅表剂量当量指数,Sv(rem)HskL———皮肤的什剂量量限值,500mSv(50rem)。2.6必要时经辐射安全机构批准,可允许职业放射性1作人员接受出过年剂低当量限值的照射。但1次非件接受的剂量或剂当负相,不得超过年限值的2倍:一牛这种照射总氏接受的剂量当或剂量当证货壮,不得大于代限值的5倍。具有生育能力的如1女和未满18周岁者,不得接受这种照射。2.7从事放射性1.作的欠、授乳妇以及年龄在16~18周岁的实习人员。应在1年的照射不超过年剂针当量限值3/10的条件下工作,并要求剂量当量率比较均匀。未满16周岁者,禁止从事放射性1.作。2.8从争加速器1作的全体放射性工作人员,年人均剂量当量应低于5mSv(0.5rem)。2.9放射性物质污染面的水平应低于附录D(补充件)所列数值。2.10加速器产/的杂散辐射、放射性气体和放射性废水等,对关键居比组中的个人造成的有效剂当量应低于每年0.1mSv(10mrem)。3辐射防护设施的设计原则
3.1总的要求
3.1.1加速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必须对辐射防护设施的内容给予充分考患,其中包括所蔽体、所需设备、实验室和人员编制等。3.1.2加速器的辐射防护设施,必须与士体「程同时设计,向时施[、同时投产。3.1.3加速器设施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该加速器今后可能会加大束流,提高能量和扩大应用等,所以辐射防护设施应留有适当的余地。3.1.4加速器设施的设让,应有辐射防护上程师参加:施阶段,辐射防护人员应对辐射防护设施的程质最进行检否,以保证设计要求。3.2辐射开蔽
3.2.1川速器的屏蔽体厚度必须根期加速粒广的种类、能量和束流强度以及靶材料等综合考虑,按其可能的最人辐射输出逃行设计。3.2.2加速器的屏蔽体厚度还应根据相邻区域的类型及其人口数确定,使其群体的集体剂当品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并须保证个人所接受的剂比当品不得超过相应的剂品当放限值。
3.2.3在计算蔽厚度时,需给于2倍安全系数。3.3辐射安食系统
3.8.1决定加速器产生辐射的主要控制系统应该用开关饥匙控制3.3.2加速器厅厂、靶广的门均需安装联锁装置,只有门关闭后才能产止辐射。3.3.3在速器、靶内人员穿易到达的地点,应安装紧急停机或紧急断束开关,并且这种JF关应为有醒的标志。
3.3.4在加速器厅、靶厅内人员容易看到的地方须安装闪光式或旋转式红色警告灯应产响警告装置,在通往辐射区的走廊,人口和控制台上须安装1作状态指示灯。3.3.5在离辐射区和辐射风,应该安装遥控辐射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数产显示装置应安装在控制台「或监测位置。当辐射超过预定水时,该系统的许响和(或)灯光警告装置应当发山警告信号。3.3.6每台加速器必须根据其特点配备其他辐射监测装置,如个人剂量计,可携式监测仪。气体监测仪等。
3.3.7辐射安全系统的部件质量要好,安装必须收实可。系统的组件应耐辐射损伤。3.4通风系统
GB5172-85
3.4,1为排放有毒气体(如臭氧)和气载放射性物质,加速器设施内必须设有通风装置。3.4.2通风系统的排风速率应根据可能产的有害气体的数量和1作需要而定。通风系统的进气口应避免受到排出气体的污染。3.4.3通风管道通过屏蔽体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不得明显地减弱屏蔽体的屏蔽效果。运行中的辐射安全
4.1辐射防护设施的验收
4.1.1加速器设施峻T后,应对辐射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其中包括:辐射屏敏,联锁和警告系统辐射监测系统,通风系统;供辐射防护用的实验室或设施。这些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当地辐射防护上管部门发给许可证后,加速器方可正式投人运行。4.2运行程序
4.2.1凡加速器的运行人员,工作前必须接受辐射防护基本知识的训练,掌握本机器辐射安全系统(包括辐射测量仪表)的使用方祛,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转为止式运行人员。4.2.2应当在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开机:加速粒子的种类、加速电压与预楚值-致:b.控制台上的数字显示装置能正常 1作lC. 联锁和警告系统能T常工作
d。加速器厅、靶厅不得有人,
e加速器厅、靶厅的所有防护门都已关闭。4.2.3加速器运行期问,值班运行员必须保管好开关钥匙,加速器非运行期间必须锁好。4.2.4加速器的F机和停机必须用控制台上的控制开关操作,除紧急情况外,不得用切断联锁的办法停机。
4.2.5用切断联锁或紧急开关的办祛停机时,切断部位必须经人工复位后,方能在控制台上用主控开关重新启动加速器。
4.2.6没有特殊理由,不得旁路联锁系统。因上作需要旁路联锁系统时,必须做到:a,经值班人员和辐射安食员的批准:b.在控制台上给出显示,并在运行日志巾登记c.尽快复位:
d.采取其他安企措施。
4,3放射性材料的操作和保管。
4.3.1操作放射性材料(如换靶,处理活化部件以及加工和焊接放射性材料等)时,须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应严格遵守操作租,并做好相应的辐射监测,必要时须采取一定的个人防护措施和通风措施。
4.3.2放射性材料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场所或专用容器内,并需有适当的讲蔽和辐射危险标志。放射性材料必须由专人负责登记和保管。4..3机靶须存入专用容器内,该容器应放在具有良好通风的通风柜中,废真空泵油须存人专门容器内,并严防泄溺,些存处应有良好通风。这些物质如若废弃不用,应做为放射性废物处理。4.4检修
4.4.1川速器检修前、须由辐射安员进行辐射测其,井根据体情况提出检修中应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按安全规建进行捡修。4.4.2检修加速器的空泵时,必须有合适的1作地面,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和通风措施,严格控制污染及其蔓延。
4.4.3检修后,应对参加检修的人员的体表和衣服,检修工具以及地面等进行表面污染监测。4.5通风
GB 5172—B5
4.5.1加速器停机后,在人负进人有气载成射性的区域前,应先对该区域进行适当通风,使其浓度低于附录C所列导出空气浓度。但在符合内外照射低于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的原则下,可容许1次或多次吸人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超过附求C所列的导止空气蔽度。4.6应急程序
4.B.1根据加速器的实际情况,应制定出处理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失误)时所需的应急程序,包括人的撤离,个人剂量的确定,医学追踪,坏境评价等。4.7可靠性检验
4.7.1必须对辐射安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或维修,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并应做好检查记求。5辐射监测
5.1辐射监测的内容和要求
5.1.1个人剂监测
5.1.1.1对加速器的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及实验人须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5.1.1.2如确知或者怀疑人员吸入或摄入了放射性核素时,应进行内照射监测,如取尿样分析或用全身计数器进行测旺等。
5.1.2区域监测
5.1.2.1加速器设施峻1.后的调试阶段和运行至大的辐射发射率状态,必须在辐射防护人员的参加下,对有关区域进行全面的辐射水测量,做出辐射安余状况的评价。5.1.2.2如加速器运行参数、屏蔽状况或区域的居留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可能影响到辐射安全时,必须复测辐射场。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在新条件下仍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5.1.2.3对1作场所经辐射测后,应按辐射水平对其逊行分类,特别对下列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监督区:在这些区域内连续工作时,人员1年接受的剂量当有可能超过职业放射性L作人员年剂当量限值的1/10。对这样的区域应加强辐射监测,b.控制:在这些区域内连续工作时,人员1年接受的剂量当量有可能超过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的3/10。对这些区域除应加强辐射监测外,还应在其人口处或边界上设置辐射危险标志。
5.1.2.4加速器运行期间,凡安装有遥控监测系统的风域应连续记录其辐射水,当翘过预定的阔值时,该系统应发出产响利1(或)灯光整件信号。对其他区域应进行必要的辐射巡测。5.1.2.5加速器停机,当人员进人加速器厅或靶厅时,应配合作好辐射监测。5.1.3表面污染监测
5.1.3.1储存和使用流靶(或含航物质)的地方,以及可能存在而表而污染的区域,必须定期进行表丧面污染的监测。
5.1.3.2山活化材料的剥落等原因可能引起表血汀染的[区域,应对其设备、墙整和地面等的污染水平进行定期监测。
5.1.3.3人员操作了放射性物质后,应对其体表,衣物进行丧面污染监测。5.1.3.4当各类物体的表面污染水平超过了相应的限值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及H去污,以防污染的蔓诞。
5.1.4载放射性监测
5.1.4.1应该连续监测或定期监测存在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区域的气载放射性浓度。5.2测量装置的选择
5.2.1加速器设施内应配备的辐射监测仪器或装置的种类和数比,主要取决于加速器的大小、复杂程度和用途等,但是对征何一台加速器必须给它产的每种射线少配备两台(类)测最仪器。5.2.2配的辐射测量仪器必须!有下列功能:。对待测辐射有下确的啊应
GB6172—85
b,仪器的测量下限低于2.5×10-2mSv-h-l(0.25mrem·h2\)c.仪器有足够的测量上限,以便能指示山被监测区域的辐射水平。5.3辐射测量的记录
5.3.1辐射测量应有记录,内容包括:a测量的时间、地点和月的
b。被加速粒子的种类、能量及束流强度,c
靶的类型,
准直器和磁铁的位置;
使用的辐射探测仪,
f.结果和建议,
g.参加测量的人员。
5.4仪器的刻度和检修
5.4.1为合理使用仪器,必须熟知其性能和局限性,因此,对每台仪器,必须给出下列性能资料::仪器对待测辐射量的响应,
b,能量响应!
c.对其他类型辐射的甄别能力,d.对湿度、温度和压力的响应;e.方向响应。
5.4.2必须对辐射测量仪器进行定期刻度,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年。每次检修后亦须进行刻度。5.4.9对于经常使用或连续使用的仪器,必须每天或每周对工作性能做1次检验。6辐射安全管理
6.1辐射安全机构及职责
6.1.1凡有加速器的单位,必须根据该单位拥有的加速器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成立一个辐射安全机构或任命专(兼)职辐射安全员。6.1.2辐射安全机构的职货是:
8:根据本规定要求,协同有关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并监暂执行,b.对运行人员和实验人员进行有关辐射安全方面的教育和训练!c。向本单位主管部门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提出辐射安全评价和改进意见,d.参与辐射安事故的调查和处理e:检查辐射安全设施,监测辐射水半,控制辐射危害,将必要情况通知运行人员和实验人员:对重大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1f:由于辐射安全方面的原因,辐射安全人员有权提出停止加速器的运行。6.1.3辐射安全人员的资格
a:加速器的辐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必须由工程师级的辐射防护人员参加:b,辐射案全员必须领由技术员职称以上的辐射防护人员拍任;c.辐射安全机构的负责人,应该由L程帅级以L的辐射防护人员担任。6.2 健康管理
6.2.1对准备从事加速器工作的人员,纳进行就业前的体格检查,健康合格者才能参加这项工作。6.2.2对已从事加速器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健康状况做出其从事的放射性工作是否适宜或应受到某种限制的鉴定。6.2.对接受过应急照射或事故照射的人员,须根据受照程度进行合理的医学追踪研究和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包括劳保待遇)。6.2.4对已确诊为放射性职业病的人员,除应按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劳保待遇外,还应采取完的医疗措施,使他早日康复。
6.3技术档案
GB5172—85
6.3.1除妥善保存加速器原辐射防护设计档案外,还应保存下列资料::个人剂量的记求。当人员调动时应复制一份转至新工作岗位;人员死亡后,除对死因有争设者外,其他人员可再保存10年
b。辐射事故情况报告及其处理意见,辐射防护评价报告和有价值的监测结果,以及本底调查资料。这些资料应该长期保存;
c.辐射测量仪器的检修和刻度记录。这些资料的保存年限应和该仪器同寿命:d.辐射联锁线路的检修和改动情况的记录。这些资料的保存年限规其对加速器运行的参考价值而定,一般应和加速器同寿命。7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
7.1凡有加速器的单位,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力求减少放射性“三废”的产生量,并尽可能少地向环境排放射性物质。
7.2有加速器的单位,要根据放射性“二废”产生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放射性废水,废物的储存场所或处理设施。
7.3放射性废物要按其半衰期长短及可否楚烧进行分类处理。楚烧放射性废物(如废真空泵油)时应有专门的梵烧炉。
7.4必须缅严格控制加速器设施内放射性废水(主要指活化的冷却水)的排放。排放前,必须采取放置衰变措施和净化过滤措施,并须进行辐射监测。7.5使用含氙量较高的氙靶或产生气载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加速器,前级泵的排出口或通风系统应采取净化过滤措施。
7.6加速器设施对环境的危害情况,每年应做1次调查或评价,特殊情况下应及时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
GB5172—85
附录A
名词解释
(补充件)
除下列名词外,本规定中所采用的其他名词,见GB4960一85《核科学技术术语》。A.1 靶
指被加速的带电粒子与其相互作用产生有用辐射的物质。A.2高辐射区
指工作人员可以接近的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的辐射水平可能使人体在任意1小时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1mS(100mrem)。
A,辐射区
指工作人员可以接近的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的辐射水平可能使人体在任意1小时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5×10-mSv(5mrem),或在任意的连续5天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1mSv(100mrem)。
A.关健居民组
在加速器设施周围居住和生活的各居民组中受照射水最高的居民组。6.2.3对接受过应急照射或事故照射的人员,须根据受照程度进行合理的医学追踪研究和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包括劳保待遇)。GB5172-B5
附录B
剂量估算
(补充件)
日1剂量估算应考虑: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人体受照部位和范围,辐射贯穿本领,辐射品质因数Q。
B.2在辑射防护中,用剂量当量来确定人体的所受剂量。剂量当量H定义为吸收剂量D、品质因数Q和其他修正因数N的乘积,
式中:H-
一剂量当量,Sy(rem);
吸收剂量,Gy(rad),
一修正因子,取!,
品质因了。
品质因数是--个取决于传能线密度LET的因数。对X、V射线和电子,Q取1,对中子,不知B.3
道能量分布的资料时,Q取10。
B.4估算中子剂量时,有时用注量率(n·cm-2-s-\)比较方便。在已知中了-能谱的条件下可以根据中子注鼠率
剂量当基率换算系数估算中子-剂罩当基。有关换算系数和品质因数见表B1。表B1
2.5×10-*
1 ×10-
1 ×10-
1×10-
1 ×10*1
1 ×10-4
1 ×10*
1 ×10
5 ×101
1 ×102
注和剂之间的bZxz.net
换算系数×102
n.cm**.s-1/mSv-h-1
品质因数
B,5全身受照有效剂量当量HE(希沃特或击姆),等于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剂量当量Hr(希沃特或需姆)乘以相应的权重因子职的总和,即:
GB 517285
He = W H
各组织相对危险度的权重因子-值见表B2。B,6在受到内外合并照射时,总剂量当量等于内、外剂量当量相加之和。表B2
组织或器宫
红片髓
甲状腺
竹表面
其余组织”
·指其余5个接受最高剂量当量的组织或器官。每1个的相对危险度权重因于取0.06,所有其他剩下的组织所受到的照射可忽略不计。
GB 5172—B5
附录C
一些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限值和导出空气浓度(补充件)
C.1本附录表中所列的年摄入量限值(ALI)和导出空气浓度(D.AC)是对职业放射性1.作人员规定的。
C.2本附录表括号中的年摄人量限值是针对特定器官或组织的非随机性效应规定的,这一器官或组织已标在该数值的下面。
C.9表C1~C45中,ALI的单位是Bg,DAC的单位是Bq'm-3。C.4表中数值,除1aN,16N和150外,均取自IAEA第9号安全丛书(1982)\N,16N和15O的数值取自IAF.A第188号技术报告丛书(1979)。C.5DAC和ALI存在下述关系
D AC = AL1/2.4 × 103
(氛水)
《元素筑)
性:对DAC的估算包括了流经皮肤的吸收。梭
往,a为被的所有化合物。
b为除c之外通常存在的皱的所有化合物。c为铍的氧化物,岗化物和硝醛盐。表C2
2 × 109
3 ×109
3×105
3×109
8 ×105
2×101
7 × 104
3×105
(5)
(有机标记化合物)
(--氨化碾)
(氧化碳)
花:a对冠的所有化仁物。
GB 5172—85
2×1010
2×[010
6 ×10b
4×1glo
2×107
2 ×1010
1×107
浸设外照射 (半无限大烟云)
7 ×104
2 ×101
俊没外照射(半无限大烟公)
2 ×109
(2 × 10°)
3 ×104
byfl. Ll,Na、K.Rb, Cs, Fr. Be. Mg.Ca, Sr、Ba, Ra, Al, Gu, In,Tl, As, Sb, Bt.Fe, Ru, Os, Co, Rh. [r, Ni, P'd, Pt, Cu, Ag. Au.Zn, Cd, Hg. Se, Y, Ti. Zr.Hf,Nh、Ta,Mn,Te、Re等儿素和系儿素的谢化物。核
注;a、b为钠的所有化合物。
注:a为锁的所有化合物。
b为除c之外镁的所有化合物。
GB 5172—85
2×107
1×10g
c为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化物、卤化物和硝酸盐。表c9
注:且对氮的所有化合物。
6 ×1g6
(9 × 10\)
× L0
(1 ×10')
h为H、Li、Na、、Rb、Cs、Fr等元素的鼠化物。b
6 ×107
3×104
2 ×10#
6 ×105
B×10m
2 ×107
1 ×104
2 ×10
8 ×10+
5×1g7
2×104
2×109
7×105
9 × 105
r为系Jt素、He、Mg、Ca.Sr.Ha、Ra, Al.Ga,In.,TI,Ge. Sn、Pb、As,Sb,Si,Fe.Ru,Os,C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
The rul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of particle accelerators
UDC 621.384.6
: 614.898.5
GB 5172-85
1.1为加强对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工作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邻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根据G8一74,《放射防护规定》,参照国际辑射防护有关标准,并结合国内加速器的辐射防护状况,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加速粒子的单核能量低于100MeV的粒子加速器(不包括医疗用加速器和象密封型中子管之类的可移动加速器)设施。1.凡有粒子加速器的单位,必须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加速器的特点,制定出实施细则。
1.4在加速器辐射防护工作中,应当在降低剂量所获得的效益和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使该设施运行中产生的集体剂量当量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证个人所接受的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剂量当量限值。1.5新建、扩建和改建加速器设施的单位,必须编写该设施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评价报告,报请当地环境保护部1批准,否则不得设计和(或)施工。与此同时,还必须向当地公安部门登记。1.6要关心在加速器上工作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强健康管理。这类人员应当享受劳动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规定的劳保待遇。
1.7本规定由当地辐射防护主管部门1监督执行。2剂量当量限值
2.1职业放射性.1.作人员全身受到均匀照射的剂量当量或全身受到不均匀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均不得超过每年50mSv(5rem)公众中的个人,均不得超过每年5mSv(0.5rem)。2.2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眼晶体的剂量当量不得超过每年50mSv(5rem),其他组织或器官的剂量当量均不得超过每年500mSv(50ren),公众中的个人,任何器1或组织的剂量当量均不得超过每年50mSy(5rem).
2.3在只受到外照射的情况下,深部剂量当量指数应低于每年50mS(5rcm)。2.4在只受到内照射的情况下,每年摄人的放射性物质数量应低于附录C(补充件)所列ALI。2.5在受到内外合并照射的情况下,为保证不超过年剂当最限值,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公式:Hd
武中:
Hd—年深部剂量当量指数,Sv(rem)Ht—年深部剂量当限值,Sv(rem)——第i种放射性核素的年摄人量,Bq(Ci)国家标准局1985-05-10发布
(2)
1986-01-01实施
GB 5172-85
(ALI),—第j种放射性核素的年摄人量限值,Bq(Ci)His—年浅表剂量当量指数,Sv(rem)HskL———皮肤的什剂量量限值,500mSv(50rem)。2.6必要时经辐射安全机构批准,可允许职业放射性1作人员接受出过年剂低当量限值的照射。但1次非件接受的剂量或剂当负相,不得超过年限值的2倍:一牛这种照射总氏接受的剂量当或剂量当证货壮,不得大于代限值的5倍。具有生育能力的如1女和未满18周岁者,不得接受这种照射。2.7从事放射性1.作的欠、授乳妇以及年龄在16~18周岁的实习人员。应在1年的照射不超过年剂针当量限值3/10的条件下工作,并要求剂量当量率比较均匀。未满16周岁者,禁止从事放射性1.作。2.8从争加速器1作的全体放射性工作人员,年人均剂量当量应低于5mSv(0.5rem)。2.9放射性物质污染面的水平应低于附录D(补充件)所列数值。2.10加速器产/的杂散辐射、放射性气体和放射性废水等,对关键居比组中的个人造成的有效剂当量应低于每年0.1mSv(10mrem)。3辐射防护设施的设计原则
3.1总的要求
3.1.1加速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必须对辐射防护设施的内容给予充分考患,其中包括所蔽体、所需设备、实验室和人员编制等。3.1.2加速器的辐射防护设施,必须与士体「程同时设计,向时施[、同时投产。3.1.3加速器设施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该加速器今后可能会加大束流,提高能量和扩大应用等,所以辐射防护设施应留有适当的余地。3.1.4加速器设施的设让,应有辐射防护上程师参加:施阶段,辐射防护人员应对辐射防护设施的程质最进行检否,以保证设计要求。3.2辐射开蔽
3.2.1川速器的屏蔽体厚度必须根期加速粒广的种类、能量和束流强度以及靶材料等综合考虑,按其可能的最人辐射输出逃行设计。3.2.2加速器的屏蔽体厚度还应根据相邻区域的类型及其人口数确定,使其群体的集体剂当品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并须保证个人所接受的剂比当品不得超过相应的剂品当放限值。
3.2.3在计算蔽厚度时,需给于2倍安全系数。3.3辐射安食系统
3.8.1决定加速器产生辐射的主要控制系统应该用开关饥匙控制3.3.2加速器厅厂、靶广的门均需安装联锁装置,只有门关闭后才能产止辐射。3.3.3在速器、靶内人员穿易到达的地点,应安装紧急停机或紧急断束开关,并且这种JF关应为有醒的标志。
3.3.4在加速器厅、靶厅内人员容易看到的地方须安装闪光式或旋转式红色警告灯应产响警告装置,在通往辐射区的走廊,人口和控制台上须安装1作状态指示灯。3.3.5在离辐射区和辐射风,应该安装遥控辐射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数产显示装置应安装在控制台「或监测位置。当辐射超过预定水时,该系统的许响和(或)灯光警告装置应当发山警告信号。3.3.6每台加速器必须根据其特点配备其他辐射监测装置,如个人剂量计,可携式监测仪。气体监测仪等。
3.3.7辐射安全系统的部件质量要好,安装必须收实可。系统的组件应耐辐射损伤。3.4通风系统
GB5172-85
3.4,1为排放有毒气体(如臭氧)和气载放射性物质,加速器设施内必须设有通风装置。3.4.2通风系统的排风速率应根据可能产的有害气体的数量和1作需要而定。通风系统的进气口应避免受到排出气体的污染。3.4.3通风管道通过屏蔽体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不得明显地减弱屏蔽体的屏蔽效果。运行中的辐射安全
4.1辐射防护设施的验收
4.1.1加速器设施峻T后,应对辐射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其中包括:辐射屏敏,联锁和警告系统辐射监测系统,通风系统;供辐射防护用的实验室或设施。这些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当地辐射防护上管部门发给许可证后,加速器方可正式投人运行。4.2运行程序
4.2.1凡加速器的运行人员,工作前必须接受辐射防护基本知识的训练,掌握本机器辐射安全系统(包括辐射测量仪表)的使用方祛,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转为止式运行人员。4.2.2应当在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开机:加速粒子的种类、加速电压与预楚值-致:b.控制台上的数字显示装置能正常 1作lC. 联锁和警告系统能T常工作
d。加速器厅、靶厅不得有人,
e加速器厅、靶厅的所有防护门都已关闭。4.2.3加速器运行期问,值班运行员必须保管好开关钥匙,加速器非运行期间必须锁好。4.2.4加速器的F机和停机必须用控制台上的控制开关操作,除紧急情况外,不得用切断联锁的办法停机。
4.2.5用切断联锁或紧急开关的办祛停机时,切断部位必须经人工复位后,方能在控制台上用主控开关重新启动加速器。
4.2.6没有特殊理由,不得旁路联锁系统。因上作需要旁路联锁系统时,必须做到:a,经值班人员和辐射安食员的批准:b.在控制台上给出显示,并在运行日志巾登记c.尽快复位:
d.采取其他安企措施。
4,3放射性材料的操作和保管。
4.3.1操作放射性材料(如换靶,处理活化部件以及加工和焊接放射性材料等)时,须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应严格遵守操作租,并做好相应的辐射监测,必要时须采取一定的个人防护措施和通风措施。
4.3.2放射性材料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场所或专用容器内,并需有适当的讲蔽和辐射危险标志。放射性材料必须由专人负责登记和保管。4..3机靶须存入专用容器内,该容器应放在具有良好通风的通风柜中,废真空泵油须存人专门容器内,并严防泄溺,些存处应有良好通风。这些物质如若废弃不用,应做为放射性废物处理。4.4检修
4.4.1川速器检修前、须由辐射安员进行辐射测其,井根据体情况提出检修中应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按安全规建进行捡修。4.4.2检修加速器的空泵时,必须有合适的1作地面,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和通风措施,严格控制污染及其蔓延。
4.4.3检修后,应对参加检修的人员的体表和衣服,检修工具以及地面等进行表面污染监测。4.5通风
GB 5172—B5
4.5.1加速器停机后,在人负进人有气载成射性的区域前,应先对该区域进行适当通风,使其浓度低于附录C所列导出空气浓度。但在符合内外照射低于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的原则下,可容许1次或多次吸人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超过附求C所列的导止空气蔽度。4.6应急程序
4.B.1根据加速器的实际情况,应制定出处理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失误)时所需的应急程序,包括人的撤离,个人剂量的确定,医学追踪,坏境评价等。4.7可靠性检验
4.7.1必须对辐射安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或维修,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并应做好检查记求。5辐射监测
5.1辐射监测的内容和要求
5.1.1个人剂监测
5.1.1.1对加速器的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及实验人须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5.1.1.2如确知或者怀疑人员吸入或摄入了放射性核素时,应进行内照射监测,如取尿样分析或用全身计数器进行测旺等。
5.1.2区域监测
5.1.2.1加速器设施峻1.后的调试阶段和运行至大的辐射发射率状态,必须在辐射防护人员的参加下,对有关区域进行全面的辐射水测量,做出辐射安余状况的评价。5.1.2.2如加速器运行参数、屏蔽状况或区域的居留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可能影响到辐射安全时,必须复测辐射场。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在新条件下仍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5.1.2.3对1作场所经辐射测后,应按辐射水平对其逊行分类,特别对下列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监督区:在这些区域内连续工作时,人员1年接受的剂量当有可能超过职业放射性L作人员年剂当量限值的1/10。对这样的区域应加强辐射监测,b.控制:在这些区域内连续工作时,人员1年接受的剂量当量有可能超过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的3/10。对这些区域除应加强辐射监测外,还应在其人口处或边界上设置辐射危险标志。
5.1.2.4加速器运行期间,凡安装有遥控监测系统的风域应连续记录其辐射水,当翘过预定的阔值时,该系统应发出产响利1(或)灯光整件信号。对其他区域应进行必要的辐射巡测。5.1.2.5加速器停机,当人员进人加速器厅或靶厅时,应配合作好辐射监测。5.1.3表面污染监测
5.1.3.1储存和使用流靶(或含航物质)的地方,以及可能存在而表而污染的区域,必须定期进行表丧面污染的监测。
5.1.3.2山活化材料的剥落等原因可能引起表血汀染的[区域,应对其设备、墙整和地面等的污染水平进行定期监测。
5.1.3.3人员操作了放射性物质后,应对其体表,衣物进行丧面污染监测。5.1.3.4当各类物体的表面污染水平超过了相应的限值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及H去污,以防污染的蔓诞。
5.1.4载放射性监测
5.1.4.1应该连续监测或定期监测存在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区域的气载放射性浓度。5.2测量装置的选择
5.2.1加速器设施内应配备的辐射监测仪器或装置的种类和数比,主要取决于加速器的大小、复杂程度和用途等,但是对征何一台加速器必须给它产的每种射线少配备两台(类)测最仪器。5.2.2配的辐射测量仪器必须!有下列功能:。对待测辐射有下确的啊应
GB6172—85
b,仪器的测量下限低于2.5×10-2mSv-h-l(0.25mrem·h2\)c.仪器有足够的测量上限,以便能指示山被监测区域的辐射水平。5.3辐射测量的记录
5.3.1辐射测量应有记录,内容包括:a测量的时间、地点和月的
b。被加速粒子的种类、能量及束流强度,c
靶的类型,
准直器和磁铁的位置;
使用的辐射探测仪,
f.结果和建议,
g.参加测量的人员。
5.4仪器的刻度和检修
5.4.1为合理使用仪器,必须熟知其性能和局限性,因此,对每台仪器,必须给出下列性能资料::仪器对待测辐射量的响应,
b,能量响应!
c.对其他类型辐射的甄别能力,d.对湿度、温度和压力的响应;e.方向响应。
5.4.2必须对辐射测量仪器进行定期刻度,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年。每次检修后亦须进行刻度。5.4.9对于经常使用或连续使用的仪器,必须每天或每周对工作性能做1次检验。6辐射安全管理
6.1辐射安全机构及职责
6.1.1凡有加速器的单位,必须根据该单位拥有的加速器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成立一个辐射安全机构或任命专(兼)职辐射安全员。6.1.2辐射安全机构的职货是:
8:根据本规定要求,协同有关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并监暂执行,b.对运行人员和实验人员进行有关辐射安全方面的教育和训练!c。向本单位主管部门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提出辐射安全评价和改进意见,d.参与辐射安事故的调查和处理e:检查辐射安全设施,监测辐射水半,控制辐射危害,将必要情况通知运行人员和实验人员:对重大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1f:由于辐射安全方面的原因,辐射安全人员有权提出停止加速器的运行。6.1.3辐射安全人员的资格
a:加速器的辐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必须由工程师级的辐射防护人员参加:b,辐射案全员必须领由技术员职称以上的辐射防护人员拍任;c.辐射安全机构的负责人,应该由L程帅级以L的辐射防护人员担任。6.2 健康管理
6.2.1对准备从事加速器工作的人员,纳进行就业前的体格检查,健康合格者才能参加这项工作。6.2.2对已从事加速器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健康状况做出其从事的放射性工作是否适宜或应受到某种限制的鉴定。6.2.对接受过应急照射或事故照射的人员,须根据受照程度进行合理的医学追踪研究和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包括劳保待遇)。6.2.4对已确诊为放射性职业病的人员,除应按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劳保待遇外,还应采取完的医疗措施,使他早日康复。
6.3技术档案
GB5172—85
6.3.1除妥善保存加速器原辐射防护设计档案外,还应保存下列资料::个人剂量的记求。当人员调动时应复制一份转至新工作岗位;人员死亡后,除对死因有争设者外,其他人员可再保存10年
b。辐射事故情况报告及其处理意见,辐射防护评价报告和有价值的监测结果,以及本底调查资料。这些资料应该长期保存;
c.辐射测量仪器的检修和刻度记录。这些资料的保存年限应和该仪器同寿命:d.辐射联锁线路的检修和改动情况的记录。这些资料的保存年限规其对加速器运行的参考价值而定,一般应和加速器同寿命。7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
7.1凡有加速器的单位,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力求减少放射性“三废”的产生量,并尽可能少地向环境排放射性物质。
7.2有加速器的单位,要根据放射性“二废”产生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放射性废水,废物的储存场所或处理设施。
7.3放射性废物要按其半衰期长短及可否楚烧进行分类处理。楚烧放射性废物(如废真空泵油)时应有专门的梵烧炉。
7.4必须缅严格控制加速器设施内放射性废水(主要指活化的冷却水)的排放。排放前,必须采取放置衰变措施和净化过滤措施,并须进行辐射监测。7.5使用含氙量较高的氙靶或产生气载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加速器,前级泵的排出口或通风系统应采取净化过滤措施。
7.6加速器设施对环境的危害情况,每年应做1次调查或评价,特殊情况下应及时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
GB5172—85
附录A
名词解释
(补充件)
除下列名词外,本规定中所采用的其他名词,见GB4960一85《核科学技术术语》。A.1 靶
指被加速的带电粒子与其相互作用产生有用辐射的物质。A.2高辐射区
指工作人员可以接近的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的辐射水平可能使人体在任意1小时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1mS(100mrem)。
A,辐射区
指工作人员可以接近的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的辐射水平可能使人体在任意1小时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5×10-mSv(5mrem),或在任意的连续5天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1mSv(100mrem)。
A.关健居民组
在加速器设施周围居住和生活的各居民组中受照射水最高的居民组。6.2.3对接受过应急照射或事故照射的人员,须根据受照程度进行合理的医学追踪研究和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包括劳保待遇)。GB5172-B5
附录B
剂量估算
(补充件)
日1剂量估算应考虑: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人体受照部位和范围,辐射贯穿本领,辐射品质因数Q。
B.2在辑射防护中,用剂量当量来确定人体的所受剂量。剂量当量H定义为吸收剂量D、品质因数Q和其他修正因数N的乘积,
式中:H-
一剂量当量,Sy(rem);
吸收剂量,Gy(rad),
一修正因子,取!,
品质因了。
品质因数是--个取决于传能线密度LET的因数。对X、V射线和电子,Q取1,对中子,不知B.3
道能量分布的资料时,Q取10。
B.4估算中子剂量时,有时用注量率(n·cm-2-s-\)比较方便。在已知中了-能谱的条件下可以根据中子注鼠率
剂量当基率换算系数估算中子-剂罩当基。有关换算系数和品质因数见表B1。表B1
2.5×10-*
1 ×10-
1 ×10-
1×10-
1 ×10*1
1 ×10-4
1 ×10*
1 ×10
5 ×101
1 ×102
注和剂之间的bZxz.net
换算系数×102
n.cm**.s-1/mSv-h-1
品质因数
B,5全身受照有效剂量当量HE(希沃特或击姆),等于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剂量当量Hr(希沃特或需姆)乘以相应的权重因子职的总和,即:
GB 517285
He = W H
各组织相对危险度的权重因子-值见表B2。B,6在受到内外合并照射时,总剂量当量等于内、外剂量当量相加之和。表B2
组织或器宫
红片髓
甲状腺
竹表面
其余组织”
·指其余5个接受最高剂量当量的组织或器官。每1个的相对危险度权重因于取0.06,所有其他剩下的组织所受到的照射可忽略不计。
GB 5172—B5
附录C
一些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限值和导出空气浓度(补充件)
C.1本附录表中所列的年摄入量限值(ALI)和导出空气浓度(D.AC)是对职业放射性1.作人员规定的。
C.2本附录表括号中的年摄人量限值是针对特定器官或组织的非随机性效应规定的,这一器官或组织已标在该数值的下面。
C.9表C1~C45中,ALI的单位是Bg,DAC的单位是Bq'm-3。C.4表中数值,除1aN,16N和150外,均取自IAEA第9号安全丛书(1982)\N,16N和15O的数值取自IAF.A第188号技术报告丛书(1979)。C.5DAC和ALI存在下述关系
D AC = AL1/2.4 × 103
(氛水)
《元素筑)
性:对DAC的估算包括了流经皮肤的吸收。梭
往,a为被的所有化合物。
b为除c之外通常存在的皱的所有化合物。c为铍的氧化物,岗化物和硝醛盐。表C2
2 × 109
3 ×109
3×105
3×109
8 ×105
2×101
7 × 104
3×105
(5)
(有机标记化合物)
(--氨化碾)
(氧化碳)
花:a对冠的所有化仁物。
GB 5172—85
2×1010
2×[010
6 ×10b
4×1glo
2×107
2 ×1010
1×107
浸设外照射 (半无限大烟云)
7 ×104
2 ×101
俊没外照射(半无限大烟公)
2 ×109
(2 × 10°)
3 ×104
byfl. Ll,Na、K.Rb, Cs, Fr. Be. Mg.Ca, Sr、Ba, Ra, Al, Gu, In,Tl, As, Sb, Bt.Fe, Ru, Os, Co, Rh. [r, Ni, P'd, Pt, Cu, Ag. Au.Zn, Cd, Hg. Se, Y, Ti. Zr.Hf,Nh、Ta,Mn,Te、Re等儿素和系儿素的谢化物。核
注;a、b为钠的所有化合物。
注:a为锁的所有化合物。
b为除c之外镁的所有化合物。
GB 5172—85
2×107
1×10g
c为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化物、卤化物和硝酸盐。表c9
注:且对氮的所有化合物。
6 ×1g6
(9 × 10\)
× L0
(1 ×10')
h为H、Li、Na、、Rb、Cs、Fr等元素的鼠化物。b
6 ×107
3×104
2 ×10#
6 ×105
B×10m
2 ×107
1 ×104
2 ×10
8 ×10+
5×1g7
2×104
2×109
7×105
9 × 105
r为系Jt素、He、Mg、Ca.Sr.Ha、Ra, Al.Ga,In.,TI,Ge. Sn、Pb、As,Sb,Si,Fe.Ru,Os,C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