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船舶行业标准(CB)】 水面自航船模操纵性试验规程及其结果的标准表达形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30 11:23:30
  • CB*/Z327-1982
  • 现行

基本信息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船舶>>船舶总体>>U11船舶理论与船模试验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标准价格:

    15.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CB*/Z 327-1982 水面自航船模操纵性试验规程及其结果的标准表达形式 CB*/Z327-198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全国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性技术文件水面自航船模操纵性试验规程及其结果的标准表达形式
Code for ManoeuveringTests of Free-HunningModelofSurfaceSntpand
Standard Forn for Presentation ofTest KesultsUDC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普通排水量船舶自电自航摸型的常规操纵性试验。符号
侧面积
侧面系数
后半体侧面积
后半体侧面系数
前半体侧面积
前半体侧面系数
单个舵舵面积
舵面积总和
方形系数
横剖面系数
稳穗定回转直径
回转纵距
最大回转纵距
逆转停船冲程
倒航自动回转直径
性停船汕相
一2发布
隆国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2f唯
2A La Ld
2AL/Ld
4章7条
参考图2DH
CB*/2-82
型吃水
尾吃水
首吃水
付汝德数
重力加速度
船模惯性矩
船模惯性矩系数
设计水线半进水角
回转性指激
无激纲回转性指数
第一峰回转性指数
第二、三峰回转性指数
无量纲K8
螺旋桨正转每分转数
螺旋浆逆转每分转数
船模回转角速度
无量纲船模回转角速度
回转强度
逆转停船冲行长度
惯性停船冲行长度
追从稳定性指数
无量纲追从一稳定性指数
第一峰迫从一一稳定性指数
m/sec\
kg-sec
deg/sec
第二、三峰追从一一稳定性指数sec
12z/p\
KIV或KLN。
KGOIV或KeLV
rL/57-3V
参考图2SB
TV/L或TVo
tetete
无量纲TG?
转首时滞
CB*/z—8 2
无量纲转首时滞免费标准bzxz.net
第二峰转首时滞
第三峰转首时滞
回转横距
切点回转横距
逆转停船时间
惯性停船时间
船模重心速度
船模直航速度
倒航可操能角
操舵角速度
剩余舵角
船模缩尺
水帘度
回转中静横倾角
装载横倾角
.dez/sec
kg.sec\/m*
Too V/L或 Too Vo/!
TI, +TL,
Tr VoL
4章7条
中o,2,u,6
deyewe
船模首向角
首向角
首向角
超越角
第二峰超越角
CBz-82
第三峰超越角
排水体积
尾垂线
首垂线
船体中线面
浮心距触的纵向距离
附录中图
$s,+s,
前“十”后*—
2模型制造要求
对模型的基本要求是模型的浸水部分(包括试验时可能淹湿的部分】与2/
实船尽可能地保持几何相似。
船模加工误差一般不大于下列数值:22
长度:±3m(对3m左右长的船模)±5m(对6m左右长的船模)
其它尺度:1mm
若未达到上列要求,则应记录实际加工误差。船模表面应光洁。
船模应妥善存放以防变形。
螺旋桨模型加工误差一般不大于下列数值:直
径:杰(,15mm
宽:±0,15mm
距:±0.5m
度:0,15
若未达到上列要求,则应记录实际加工误差。桨轴及浆轴套管直径由各试验室自行选定,但浆轴中心线在各个方向的2.5
顺斜度应和实船相同。
附体的尺度、形状,、安装位量,原则上应与实船相应:表面应光洁。原26
-则上应将所有附体装上船模。
3试验时的船模状态
3./船模的浮态应没有横倾。
船模的总重量应与计算的排水量一致,首尾和中部的吃水应与要求的值一致。若船模的重量与吃水无法同时与所要求的一致,则应保证前者,而使实际水线与要求水线平行地相差一段距离。但该距离不应过大,以不超过去2为限,浅吃水船模则为土1概。
3。2船模绕通过其重心的垂向轴的惯性矩应与实船相似;对高速船,还必须、使绕通过其重心的纵向轴的惯性矩和重心高度相似。若难以相似,则应测定这些量的5
实际数值。
久试验
CB2—82
为全面确定船模的操纵性能,规定以下六种试验作为标准试验项目:Q.
回转试验:
Z形操纵试验:
螺线(或逆螺线)试验或回直试验:d.
倒航操纵性试验;
紧制动试验;
f、燃性制动试验。
考只需确定部分操纵性能,则可选取上列试验中相应的某个或某几个项目来测定之。除倒航操纵性试验外,上列的其余项目均以船模直航前进作为开始,其直航速度均应以付汝德律(重力相似1确定,试验d项和e项中需要便螺施桨倒转,其倒转转速应是实船的以倍。
如果试验是在室外进行的,则应严格避免风力的影响。为此,试验应在蒲氏二级风以下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此外,船模的干应做得尽可能地低。≤2回转试验
≤2/试验目的在于测定船模的回转能力,特别是满舵角的回转能力(最大回转能力)。
422试验方法
a.调整螺旋桨转速及压舵角,使船模以所要求的速度直航前进。双桨时,应使两个奖的转速保持相同。
b.当船速稳定后,匀换舵至某一预定舵角,船模即行回转。c.船模回转达54(以上后,试验结束。d.保持所要求的直航速度,从右35至左35能角间,选取若干个舵角,分别按上述程序进行回转试验。
423测记参数
a、具备时间标志的船模重心运动轨迹(形式如图1,但图1上缺时间标志】6
CB*z&2
并从上量取回转直径D、纵距DA或最大纵距DAm、横距Tr或切点横距Trm,以及稳定回转中的船模重心速度V
尽可能测记螺旋桨转速。
纵距DA
直航才向
操貌开始
稳定趣转真径D
最大极距DAn
通转试验
b:漂角、回转中横倾和能力等参: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测量。24记录中应注明操舵速度和推进主机的型式。前者直接影响纵距和横距,后者真接影响回转中的速降。对多桨船还应注明,各螺旋桨系由同一主机带动或分别由多台主机带动。
女了Z形操纵试验
么3/、试验目的在于测定船模在使用中等舵角时的操纵性能。7
试验方法
CB*z—82
调整螺旋桨转速及压舵角,使船模以所要求的速度直航前进。双桨时,应使两个奖的转速保持相同。
当船速稳定后,匀速操舵至右10,船模即行向右回转。当船模首向向右偏离直航方向达10时,立即操舵至左10°,此时船模逐渐减慢向右回转趋势,直至升始左转。d.
形试验。
当船模首向向左偏离直航方向达10时,再操舵至右10)…如此往返操舵共五次(包括第一次操舵)后,试验结束。若有可能,除上述102形试验外.还建议进行、15和20的Z测记参
舵角变化曲线。
首向角变化曲线。
若有条件,还可测记首向角速度变化、船模航速变化和螺旋桨转速变化,以利分析试验结果。
螺线试验
试验目的在于测定船模是否具有航向稳定性能,以及航向不稳定的程试验方法
调整螺旋桨转速及压舵角,使船模以所要求的速度直航前进。双桨时,应使两个桨的转速保持相同。
当船速稳定后,操舵至右15,船模邸行回转。当船模回转稳定后,操舵至右10。当船模回转又稳定后,操能至右5即,本试验的操舵次序为:
右 15 -- 右 10 右 右 - 右 右 2 右 左 左2左 左左左10 —
左13。
然后再朝反方问按上列舵角值操舵至右1,待船模回转稳定后,试验结束。44.3
测记参割
实际操舵角。
相应于各舵角的船模稳定回转角速度或回转直径,逆螺线试验
试验目的与上述的螺线试验相同,在该两种试验之中可任选一种以鉴定船模的航向稳定性。螺线试验需要的试验场地很大且费时颇多,而逆螺线试验没有这两个缺点,但试验装量的技术要求较高。45。2试验方法
本试验的方法与螺线试验不同的是:螺线试验是依次操定预定之舵角,测定在各该舵角下的船模回转角速度;逆螺线试验则是预定若干个船模回转角速度值,依次地操动能角来达到各该回转角速度,并测定各次回转角速度和操角的平均值。船模回转角速度可这样来选定:把从去15舵角的回转试验中测得的船模回转角速度作为上下限,参考上面所叙述的螺线试验的试验点密度和分布以及回转试验结果来适当地选定之。
了测记参数
实际的船模回转角速度连续曲线。能角连续曲线。
回直试验
试验目的与上述的螺线试验与逆螺线试验相同。回直试验的方法简便,结果直观。1
但无法测到下面将述及的不稳定环线宽度。6.2
试验方法
调整螺旋桨转速及压舵角,使船模以所要求的速度直航前进。双桨时,应使两个桨的转速保持相同。
舵后回中。
当船模稳定后,操舵至右15以上的任意舵角,船模即行回转。当船模回转稳定后,回舵至中和舵角(压舵角),并待船模运动稳定。重复上述程序,但把操右舵后再回中的操舵方式,改为操相应舵角的左9
C3*282
潮记从回舵前适当时间升始的船模回转角速度变化曲线和舵角变化曲倒航操纵性试验
试验目的在于测定船模在倒航中的方向操纵能力。试验方法
整定预先要求的螺旋桨转速,使舵居中,让船模倒航驶出。一般船型的船模,在驶出不久即行向某一方向回转,并逐渐进入稳定的回转状态。此时的回转圈称为自动回转圈,其回转角速度称为自动回转角速度。c.
向相应方向操舱至某能角值,力图便船模脱出自动回转圈。凡能使船模脱出自动回转圆的最小舵角值称为该船模之倒航可操舵角。7.3
测记参数
自动回转圈直径。
倒航可操舵角。
紧急制动试验
试验目的在于测定船模的紧急制动能力。试验方法
调整螺旋桨转速及压舵角,使船模以所要求的速度(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设计的最大航速)直航前进。b.
当船速稳定后,尽快地使螺旋桨全速倒转,以制动船模。当船模前进速度消失,并出现向后速度后,试验结束。测记带有时间标志和升倒车时刻标志的航迹(形式如图2,但图2上缺时间标志),并从上量取逆转停船冲程V>1、逆转停船冲行长度\B和逆转停船时间tB
厉航向
逆转红船冲程_DB
逆转仃船冲行长厦
紧急制动试验
船模推进主机型式是与制动能力真接有关的,因此应予注明。惯性制动试验
试验目的在于测定船模的惯性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调整螺旋桨转速及压舵角,使船模以所要求的速度直航前进。当船速穗定后停车。
当船模前进迟度消失后,试验结束·取惯性493测记带有时间标志的航迹,并从上量停船冲择Vs、惯性停船冲行长度Ss和惯性体船时间ts1航迹记录及相应的量取参教与紧急制动试验者类似,故可参考图2')。
5试验据的表达
回转试验结果应制成如图3所示之D/L~6K(舵角)、2L/D~OK5
DA/L(或DAm/L)~O、Tr/L(或Trm/LI~OR以及/V。V-~回转前直航速度)~ok曲线来表达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船舶行业标准(C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