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15-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QC汽车标准】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 QC/T15-92
- 现行
标准号:
QC/T 15-92
标准名称: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633.7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15-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15规定了汽车用塑料成型制品(以下简称制品)性能的通用试验方法.
QC/T 15适用于汽车用各种塑料制品,但不适用于发泡制品、座垫.电镀制品、涂装制品。
2引用标准
GB 209工业用氢氧化钠
GB 252轻柴油
GB 435汽油机油
GB 484车用汽油
GB 534工业硫酸
GB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5671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JB 3979汽车转 向盘试验方法
QC/T17汽车零部件耐侯性试验一般规则
SY40054604号合成刹车油
3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如下11项:
a.耐温 度性试验;
b.耐候性试验;
c.耐水性试验 ;
d. 耐湿性试验;
e.耐化学介质性试验;
f. 耐振动性试验;
g.耐冲击性试验;
h.耐磨损性试验;
i. 耐擦伤性试验;
j刚性试验 ;
k.综合 试验。
4试验的一般条件
4.1标准环境
试验的标准环境应符合GB2918的有关规定。
4.2 试样
供试验用的试样,取自实际装配使用状态下的制品,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情况下,亦可采用试验片,试验时模拟制品在汽车上的实用状态。
4.3试样预处理
试样应从制造后至少放置24h的制品中随机抽取,并在试验前将试样按4. 1规定的环境放置不少于4h,再进行试验;如果需要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其它条件。
4.4试样数量
在无特殊规定时,试样数量,按表1确定。
5试验方法
5.1耐温度性试验
耐温度性试验是检查制品在高温、低温和高低温交变情况下的实际性能。
5.1.1试验的分类
试验分类按表2规定

部分标准内容: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1生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塑料成型制品(以下简称制品)性能的通用试验方法。QC/T 15--92
本标推适用于汽车用各种塑料制品,但不适用于发泡制品、座垫、电镀制品、涂装制品。2引用标准
GB 209
GB2918
GB5671
JB3979
工业旧氢氧化钠
轻柴油
汽油机油
车用汽油
工业硫酸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胎
汽车转间盘试验方法
QC/T 17
SY4005
3试验项目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4604号合成刹车油
试验项目包括如下11 项:
耐温度性试验,
耐候性试验;
耐水性试验;
耐湿性试验;
耐化学介质性试验;
耐振动性试验;
耐冲击性试验;
耐磨损性试验;
耐擦伤性试验;
刚性试验
综合试验。
试验的般条件
4.1标准环境
试验的标准环境应符合GB2918的有关规定。4.2试样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1992—05—21批准1993—06—01实施
QC/T 15—92
供试验用的试样,取自实际装配使用状态下的制品,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情况下,亦可采用试验片,试验时模拟制品在汽车上的实用状态。4.3试样预处理
试样应从制造后至少放置24h的制品中随机抽取,并在试验前将试样按4.1规定的环境放置不少于4h,再进行试验;如果需要也可出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其它条件。4.4试样数量
在无特殊规定时,试样数量,按表1确定。表1
试验目的
定性试验
定量试验
试验方
耐滤度性试验
试样数量
至少3个
至少5个
耐温度性试验是检查制品在高温、低温和高低温交变情况下的实际性能。5.1.1试验的分类
试验分类按表2规定
常规耐热试验
耐热试验
极限耐热试验
耐塞试验
授热交变试验
5.1.2适用条件分类
方法A
方法B
制品放置在高温条件下检查其状态制品放暨在辐射热条件下检查其状态测定制品状态变化的极限温度
制品放置在低温条件下检查其状态制品经过冷热交变试验检查其状态根据制品在汽车上安装的部位及相应的温度状况,适用条件分为如下10种,如表3所示。5.1.3试验温度
试验箱的温度,分别按表4、表5、表6的规定进行控制。表3
:9种
制品安装在发动机的高温部位以及排气管、制动鼓等发热体上或附近的场合制品安装在发动机罩下或附近温度高的场合制品安装在发动机室或附近温度比较高的场合制品安装在发动机室或附近温度不高的场合制品安装在车内受太阳光置接照射温度高的场合制品安装在车内受太阳光直接照射温度比较高的场合制品安装在车内不受太阳光直接照温度比较高的场合制品安装在车内温度不商的场合制品安装在车外温度高的场合
制品安装在车外温度不高的场合试验种类
学必泽粉
150±3
QC/T 15—92
常规耐热试验(方法A)和耐寒试验温度条件常规耐热试验(方法A)
140±2
130±2
120±2
110±2
100±2
注,同种试样常规耐热试验有两个温度时,经供需双方协商,选择其中一个温度。表 5常规耐热试验(方法B)温度条件试验种类
冷必还粉
试验种类
常规耐热试验(方法 B)
试样裘面温度
表 6玲热交变试验温度条件
冷热交变试验
150±2
140±2130±2120±2110±2100±290±20
80±270±2
耐察试验
-40±2
(—30±2)
环境温度
—40±2
(—30±2)
5.1.4试验方法
QC/T 15—92
根据试样受到的传热条件,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试验。5.1.4.1常规耐热试验
方法A
按表4规定调整恒温箱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将试样放置在恒温箱中至少4h后取出,立即按第6条规定项目进行检查。
b..方法 B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受辐射热而产生高温的制品。按表5规定的环境温度调整恒温箱的温度,在此温度下,将试样放暨在恒温箱中1h后,用红外灯加热,把试样表面温度提商到表5规定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下至少保持3h,然后将试样取出,按第6:条规定项目进行检查,5.1.4.2极限耐热试验
如果试样在表4规定的温度或表5规定的表面温度\下未发现异常现象时,继续提高恒温箱的温度,每次提高10℃或5℃,让试样在此温度下保持1h,观察试样的变化,由目测认定的变形温度,就作为极限耐热温度。
注;试样承载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5.1.4.3耐寒试验
按表4规定的温度调整低温箱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将试样放置在低温箱中至少4h,然后从低温箱中取出,按第6条规定项目进行检。5.1.4.4玲热交变试验
表7冷热交变试验程序
在水中
试验程序(一个循环)
适用范田
参者’
一般制品
纤维素,桑酰胺
聚氨酯等制品
电器制品
按表7规定选择试验程序和试验时间,试样至少进行两次以上循环试验,每次循环帮由表?规定的试验程序组成。具体规定如下:高温按5. 1.4.1规定,使用方法 A,温度条件从表6中选择;使用方法B,温度条件从表 5中选,
择,但是,如果使用方法B,试择试验至少需3h,包括在规定环境温度下放置1h,红外灯加热至少2h,表7中分类a和f不适用,
b,低温按表6规定
表7中分类d和e中的高温高湿条件按表8选择,表7中分类(在水中试验,应将试样漫溃在室温水中进行:d
原则上,当将试样从每次循环的不同环境中取出时,应按第6条规定项日进行检查。5.2耐候性试验
耐候性试验按QC/T17的规定进行。4
5.3耐水性试验
QC/T 1592
耐水性试验是检查便用中与水直接接触的制品在吸水时的变化。试验按4.1条标准环境下颈处理的试样,浸溃在充满40土1C或实际工作温度水的恒温试验槽中,至少放罩 200h 后取出,用干燥的清清布擦干,然后让其在标推环境下冷却 1h,试样按第 6 条规定项目进行检查。原则上,试验用的水应是10\0以上的去离子水。5.4耐湿性试验
耐湿性试验是检查制品虫于吸湿而引起的变化。5.4.1试验分类
根据制品所受环境影响,试验分成3种,如表8所示。表8
试验条件
试验分类
5.4.2试验方法
相对湿度
90以上
95 以上
90以上
适用范围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暴的制品
一般制品
试样按4.3条规定进行预处理,然后放入按表8规定条件的恒温恒湿箱中,至少放置96h后取出:用干燥的清洁布擦于,在4. 1条规定标准环境下冷却1h,试样按第 6条规定项自进行检查,5.5.耐化学介质性试验
耐化学介质性试验是检查制品在汽车上浸渍或接触汽车上常用的燃料、油、润滑胎、药品或溶剂(下文涉及到的化学介质)时发生的变化。5.5.1试验分类
根据化学介质在制品上的附着情况试验分类如下a.浸溃试验;
b、擦拭试验;
c、点滴试验。
5.5.2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可采用标准温度23土2℃或制品实际工作温度,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试验时问按表9规定。
试验分类
浸溃试验
擦拭试验
点滴试验
5.5.3试验方法
5.5.3.1浸溃试验
,。室温下浸渍试验
试验时间h
至少168
4或直至干燥
在实际使用状态下介质附著情况偶尔接触
频繁时着
经常阳着
保持没满状态
局部附巷(循楚可见蒸发过程的结果和渗透边界)5
QC/T 15—92
将试样没溃在充满按表10规定化学介质的容器中,放量到规定时间后取出,用干爆的清洁布擦干,接第6条规定项目对试样进行检查。b.高温下浸溃试验
化学介质序号
注:根据制品的用读选挥化学介质。化学介质的种类
汽油机机油
淘滑油
刹车油
防陈液
清洗渡
防护蜡
抛光蜡
除蜡剂
中性洗诱液
释硫酸
氢氧化钠水溶液
GB 484
.GB435
GB5671
SY4005
汽车风挡玻璃清洗液
GB 534
GR 209
3%硫酸水溶液
1%氢氧化钠水溶液
将试样漫质在充满按表10规定化学介质的容器中,化学介质的温度按供需双方的规定,试样放置到规定时间后取出,冷却到室温,用干燥的清洁布擦干,按第6条规定项目对试样进行检查。5.5.3.2擦拭试验
a,室温下擦拭试验
将表10规定的化学介质涂在按供需双方商定的试验布上,用此试验布撰拭在标准环境下放景的试样表面,轻轻地擦拭2~3次,使表面达到湿润的程度,按 5.5.2规定的温度放置 30min后,按表11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按第6条规定项目对试样进行检查。高温下擦拭试验
将表10规定的化学介质涂在按供需双方商定的试验布上,前此试验布擦拭在标准环境下放置的试拌表面,轻轻地摔拭 2~~3次,使表面达到混润的程度,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温度放置 30min后,冷却至室摄,按表11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按第6条规定项目对试样进行检查。表11
11,12,13、14
清洁方法
立即用石油醚除去
油性疗物
立助用乙醇除去污物
立即用水冲洗使之
不圣现酸性或碱性
千燥方法
在 50℃或低于 50℃温箱中
干燥10~20min。
在50℃或低于50㎡
恒温箱中干燥 2~3h.
干爆后放置时间(h)
5.5.3.3点滴试验
室温点滴试验
QC/T 15-92
将表10规定的化学介质用注射器或纱布定量地涂在标准环境下放后的试样表面上,放置到规定的时间,按表11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按第6条规定项目对试样进行检查。b.高温点滴试验
将表10规定的化学介质用注射器或纱布定量地涂在标准环境下放后的试样表面,按供需双方规定的温度下放置规定时闻,冷却至室温,按表11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按第6条规定项目对试样进行检查。
5.6耐振动性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制品的耐握动性。5.6.1试验分类
,共振点测定试验
测定制品的共振频率及其增速度,可以近似评价戴比较制品的动态刚性,b.振动耐久性试验
检查制品对振动的耐久性。
5.6.2振动条件分类
振动条件分类规定如下。
5.6.2.1根据制品安装的车辆类别,试样振动条件分为如下4类:1类:主要是轿车系列
2类'主要是客车系列
3类:主要是载货汽车系列
4类:主要是摩托车系列
5.6.2.2根据制品安装的部位,试样握动条件分为如下4种:A种,安装在车身或底盘弹簧的上部,振动较少的部位。B种,安装在车身或底盘弹簧的上部,振动较多的部位。C种:安装在发动机上,振动较少的部位。D种:安装在发动机上,振动较多的部位。5.6.3试验条件
5.6.3.1试验顺序
先进行共振点测定试验,然后进行耐久性试验。5.6.3.2试样安装
试样应以接近使用状态的条件安装在振动台上。5.6.3.3振动施加方法
相对于试样的安装方式侬次给予上下、左右及前后的正交方向的简谐振动。但是,简谐振动的谐波含有率原则上为振动加速度的25%以下。5.6. 3. 4试验温度
原期上试验度定为标准温度23士5亡,5.6.4试验方法
5.6.4.1共振点测定试验
本试验是在均匀速度下,根据表12规定的振动频率增减频率。频率Hz
周期min
(最小值)
QC/T15—92
振动加速度tn/e
注:①周期是最小频率和最大频率间循环一次所需的时间。②表中给出的握动条件数值是振动试验机动台所标示的值。③在试样不产生损伤的范困内选择握动加速度,5.6.4.2握动耐久性试验
企握幅mm(最大值)
振动耐久性试验是根据汽车的类别及其制品实际安装的部位,按表13规定的6级进行,也就是2、3、4、7、9和11级。适用分类按表13规定,试验时间按表14规定。5.7耐冲击性试验
5.7. 1 试验分类
本试验根据冲击方法分如下3种:a.
落锤冲击试验;
落下冲击试验:
石子冲击试验。
频率z
33或67
33或67
33或 67
33或6?
33.67或133
67或167
频率Hz
33或67
33或67
33或67
83.67或133
67或167
试验温度
振动加速度
振动加速度
振动时间h
QC/T 15--92
试验温度可按裘15规定,选择其中个温度条件进行试验表15
通度分类
5.7.3试验方法
5.7.3.1落锤冲击试验
试验温度
标准温度23士5
试验装置,试验装受包括重锤和试样的支撑机构,控制重锤自由落下的控制机构及重锤和标尺。重锤采用头部为球形,其半径为25mm的钢制品,质量为0.5kg.试验程序及操作,按下列程序进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定平均破裂强度,另一种是连续使瓜同一试样测定平均破裂强度.
.测定平均破裂强度
将试样牢固地安放在指定的位暨上,重锤从适当高度自由落下,进行预备性试验,按这种方法,调节重锤下落位暨,假设试验初始高度h。为破裂高度,直锤从。高度自由落下冲击试样,如果试样出现碎双,试验高度降低Ah,重锤在h。一高度自由落下冲击下一个试样,如果试样没有出现碎裂-试验高度提高4h,重锤在h。十4h高度直由落下冲击下一个试样,用此方法,至少用20个试样复试验,可得山平均被裂强度和最小破裂强度。用少摄试样测定破裂强度的方法b.
将试样牢固地安放在指定的位置上,重锤从适当高度自由落下,进行预备性试验;按这种方法,调节重锤下落位置,假设试验初始高度h。为破裂高度,重铺从为。高度自由落下冲击试样,如果试样出现碎,试验高度降低△,重链在h一h高度自由落下冲击下一个试样;如果试样没有出现碎裂,试验高度提高么,重锤在h。十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同一个试样,用此方法,将所有试样重复试验,可测定出平均破裂强度和最小破裂强度。
心.计算
平均破裂强度和最小破裂强度按下式计算:F-mgH
Fra=mghui
H-hmia-
式中F
平均破裂强度,J;
最小被裂强度,
重锤的质量,kg;
标准重力加速度(9.80665),m/s*平均破裂高度,m:
最小破裂高度,m;
试验高度变化量,m
试样总数;
i-m-(ha—hma)/Aht
h。试验高度,m:
一在试验高度下试样破裂数或没有破裂数。往①用少量试样求破裂强度时,在同一试样上重复试验的次数都作为试样数;②用辞裂试样数计算时,公式<3>中应是1/2Ah,用没有碎裂试样数计算时,公式(3)中应是+1/24h。(1)
5.7.3.2落下冲击试验
QC/T 15--92
试验装置:包括试样支撑机构,控制试样自由落下的控制机构及标尺.原则上,试样下落地面是至少10mm厚的混凝土表面。
试验程序及操作,试样安装在支撑台上,调节到适当高度使其自由落下,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与5.7.3.1相同,但公式(1)、(2)中m应是试样的质量。5.7.3.3石子冲击试验
试验装罩:如图1所示,主要由压缩空气喷射石子(花岗石或大理石)的装置,输送石子的料斗及试样支撑台组成。
操作:试样安装在与石子冲击方向成60°或90°角的位置上,根据表16规定的操作条件进行试验。表16
空气压力
冲击材料
石子墨
冲击持续时间
试验温度
重复冲击次数
60或90*
5.8耐磨损性试验
5.8.1试验分类
490±19.6kPwwW.bzxz.Net
直径为9~12mm花岗石或大理石石子每次0.5kg
每次5~108
标准温度或低温(见表4)
子料斗
根据制品表面形状和磨损的性质,试验可分为3种形式:a.
曲面滑动磨损试验检查制品曲面的滑动磨损;h。平面滑动磨摄试验检查制品平面的滑动磨损;c.落砂磨损试验检查制品的耐擦伤性5.8.2试验方法
5.8.2.1曲面滑动磨损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主要由试样支撑机构、驱动糜擦布机构和法码组成。10
QC/T .15--92
摩携布
试验条件:试样数量至少5个,操作条件按表17规定项目,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表17的操作条件仅作为转向盘试验时参考,
5.8.2.2平面滑动磨损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主要由试样固定台和在载荷下控制摩擦布驱动的装置组成。试验条件:试样数量至少5个,操作条件按表18规定项目,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表18规定的操作条件仅作为烫印成型制品试验时参考,表17
摩擦布行
摩擦布往返频率
法码的质量
库搬布材料
注:(1)参服JB3979中2.6.3条规定进行。操作:试样固定在试验装置上,按下列要点进行试验;a.摩擦体的纤维方向应与加载方向一致;b.避免在摩擦面上产生偏负荷
白布、幅宽45mm,干式或湿式(1C.试验软质材料试样时,应当考虑摩擦布的速度及础码的质量不应使试详表面产生扭变或损坏现象。
每次试验应当换新的摩擦布,试验次数由供需双方商定。表18
摩擦体的行程
擦体的速度
摩擦你表面压力
率擦布的材质和数量
试样安装方法
注;(1)参照JB3979 中 2.6.3条规定进行。条
15往复/min
6张白布重登放置,有干式或湿式(1)两竭用夹子
QC/T15—92
导向托
试验台
操作,试样紧固在试验装置上,在一定裁荷下,水平前后移动规定的次数。注意不应使摩嫁表面产生偏负荷,每饮试验均应换新的摩擦布,试验次数由供循双方商定。5.8.2.3落砂磨损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主要由旋转料斗的控制装置、料斗、落下磨料的导管(磨料由料斗的七个孔定量地落下)以及45\角的试样安装台组成。试验条件,从制品平坦部位裁取规定尺寸的试样,经供需双方商定进行测定。操作条件按表19规定进行。
A部放大
直径1.Bmm
7个托
试样安装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568.1-201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微型
- QC/T220-1996 汽车用易熔线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