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气体分析 词汇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22:39:05
  • GB/T14850-202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4850-2020

  • 标准名称:

    气体分析 词汇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英文名称:

    Gas analysis—Vocabular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0-03-31
  • 实施日期:

    2021-0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 下载大小:

    3.3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4页
  • 标准价格:

    43.0
  • 出版日期:

    2020-03-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王少楠、陈雅丽、李福芬、潘义、王维康、廖恒易、陈艳珊、薛定、彭秀娟、申屠献忠、史婉君、徐娇、王晓伟、褚瑞华、唐青云、曲庆、唐峰、方华、石兆奇、任磊、刘畅、沈翠平、唐霞梅、方艾黎
  • 起草单位: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联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6)
  • 提出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6)
  • 相关标签:

    气体 分析 词汇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定义了气体分析相关的术语,主要侧重于气体分析和气体测量中使用的校准用混合气体相关的术语。不包括仅与特定应用相关的术语。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1.10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48502020/ISO
代替GB/T
气体分析
GasanalysisVocabulary
(ISO7504:2015,IDT)
2020-03-3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7504:2015
148502008
2021-0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148502020/ISO
7504:2015
本标准代替GB/T14850—2008气体分析词汇》,与GB/T14850—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将章标题“一般概念”修改为“与一般概念相关的术语”(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2章):删除“气体试样”“气体分析”“气体测量”“混合气体”“组分含量”“分数”(见2008年版的2.122、23、24、27.1、271);
增加“稳定性”“含量”(见3.2、3.4):将章标题“物理性质和定律”修改为“与物理特性相关的术语”(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3章):
一删除“阿马格定律”“道尔顿定律”(见2008年版的3.6.1、3.6.2):增加“泡点”“临界凝析压力”“临界凝析温度”(见4.7、4.9、4.10);将章标题“校准气体”修改为“与校准气体相关的术语”(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4章):一删除“校准混合气”“原级参考混合气”“次级参考混合气”“校准组分”“不确定组分”(见2008年版的4.1、4.1.1.1、4.1.1.2、4.2、4.4):增加“校准混合气体”“原料气”“关键杂质”“重要杂质”(见5.1、5.3、5.5.1、5.5.2);将章标题“混合气的制备方法”修改为“与混合气体制备方法相关的术语”(见第6章,2008年版的第5章);
一删除“饱和法”“渗透法”“扩散法”(见2008年版的5.5、5.6、5.7):将章标题“与稳定性相关的术语”修改为“与气瓶储存相关的术语”(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6章):
一删除“稳定性”“吸附”“吸收”“解吸”“化学反应”(见2008年版的6.1、6.2、6.2.1、6.3、6.4);一将“最高充填压力”修改为“最高充装压力”(见7.1,2008年版的6.5.1):一删除“载气”“吹洗时间”“采样技术”“采样管线”“输送管线”“分辨率”“灵敏度”“检测阀值”“测量阅值”“校准周期”(见2008年版的7.2.3、7.2.4、7.2.5、7.2.6.1、7.2.6.2、7.3.1.2、7.3.1.3、7.3.1.4.1、7.3.1.4.2、7.4.5);一增加“定量限”“分析函数”“校准点”“精确匹配校准”“空白两点校准”(见8.3.3、8.4.2、8.4.38.5.48.5.5);
一将“计量术语”修改为“计量学术语”(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8章);一删除“测量的准确度”“重复性”“复现性”“测量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溯源性”“测量标准”“标准样品”“参考标准”“原级标准”“次级标准”(见2008年版的8.1、8.2、8.3、8.6、8.6.1、8.6.1.1、8.6.1.2、8.6.1.3、8.7、8.8、8.8.1、8.8.2、8.8.2.1、8.8.2.2);
增加“有证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组成验证”(见9.1、9.3):-增加ISO/IECGuide98-3和ISO/IECGuide99定义的术语列表(见附录A):直接引用ISO10715中的部分采样有关术语并列入附录中(见附录B)。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07504:2015《气体分析词汇》。I
GB/T148502020/ISO7504:2015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136092017天然气取样导则(ISO10715:1997,MOD);-GB/T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ISO/ECGuide
98-3:2008,MOD)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参考文献中的脚注1):
一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联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西安鼎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供气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少楠、陈雅丽、李福芬、潘义、王维康、廖恒易、陈艳珊、薛定、彭秀娟、申屠献忠、史婉君、徐娇、王晓伟、褚瑞华、唐青云、曲庆、唐峰、方华、石兆奇、任磊、刘畅、沈翠平、唐霞梅、方艾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850—1993、GB/T148502008。Ⅱ
1范围
气体分析词汇
GB/T14850—2020/ISO7504:2015本标准定义了气体分析相关的术语,主要侧重于气体分析和气体测量中使用的校准用混合气体相关的术语。不包括仅与特定应用相关的术语。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IECGuide98-3:2008测量不确定度第3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Uncertaintyofmeasurement-Part3: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measurement(GUM:1995))ISO/IECGuide99:2007国际计量词汇基础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规定[Internationalcabulary of metrology-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VIM))ISo10715:1997天然气采样导则(Naturalgas—Samplingguidelines)3与一般概念相关的术语
气体分析领域中使用的、由ISO/IECGuide98-3或ISO/IECGuide99定义的术语列入附录A中。3.1
均匀性homogeneity
混合气体的所有组分(3.3)在其所占的空间内均匀分布的状态。3.2
稳定性stabil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气体的组成(3.5)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最长储存期限(7.5)(见附录A)】保持在规定的不确定度限度内的属性。3.3
组分component
在规定的物理状态下存在于单质或混合物中的化学物质。3.4
含量content
在纯气或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3.3)的物质的量分数(3.5.1.1)、质量分数(3.5.1.2)、体积分数(3.5.1.3)、物质的量浓度(3.5.2.1)、质量浓度(3.5.2.2)、体积浓度(3.5.2.3)。注:关于这个术语的更详尽的信息见IS0149127]示例1:氢和氮的混合气体中的氢含量以物质的量分数形式表示为x(H)=0.1示例2:在p=101.325kPa和T=288.15K状态下,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含量用质量浓度(3.5.2.2)表示为:y(SOz=1
组成composition
构成特定混合气体每一组分(3.3)的名称及其含量(3.4)。GB/T14850-2020/ISO7504:2015
3.5.1分数
物质的量分数
文amount-of-substancefraction摩尔分数molefraction
(xs,ys)
B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中所有组分(3.3)物质的量的总和之比。[源自:ISO
质量分数
80000-9:2009,9-14]
fraction
B组分的质量与混合气体中所有组分的质量总和之比。[[源自:ISO
80000-9:2009,9-12]
体积分数
volumefraction
混合之前,B组分的体积与混合气体所有组分体积总和之比,这里所有的体积均指与混合气体相同的压力和温度下的体积。
80000-9:2009,9-15]
[源自:ISO
3.5.2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amount-of-substanceconcentration摩尔浓度
Emoleconcentration
B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体积之比,[源自:ISO
质量浓度
80000-9:2009,9-13]
massconcentration
B组分的质量与混合气体体积之比。[源自:ISO
体积浓度
80000-9:2009,9-11.2]
volumeconcentration
在相同压力和温度下,B组分混合之前的体积与混合气体体积之比。注:在相同压力和相同温度下,当且仅当组分体积之和与整个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时,体积浓度和体积分数(3.5.1.3)具有相同的值,
4与物理特性相关的术语
equationofstate
状态方程
GB/T14850-2020/IS07504:2015
定物质量的纯气体或混合气体所占体积与状态变量(压力和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关系式为pV=ZnRT。
注:在这个关系式中:
p压力:
V体积;
Z压缩系数(4.2):
n——物质的量;
R——摩尔气体常数;
绝对温度。
可压缩因子compressibilityfactor压缩因子compressionfactor
Z-因子Z-factor
真实气体因子
real-gasfactor
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任意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在相同状态条件下按理想气体定律计算的体积之比。
参考条件referenceconditions
在测量和/或计算气体和混合气体体积时应参考的压力和温度值。例如:在气体分析和气体测量领域,通常首选以下条件:标准条件:p=101.325kPa,T=273.15K。计量标准条件:p=101.325kPa.T=288.15K(见ISO
13443[5D
密度density
在一定状态条件下,质量与该质量在特定状态条件下占有的体积之比。[源自:ISO
80000-9:2009,9-11.1)
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
在相同的状态条件下,气体密度和标准组成的干燥空气密度之比。[源自:ISO
6976:1995,2.4,有修改
饱和蒸气压
saturation vapour pressure
在密闭系统中,化学物质的蒸气在与凝结相(液相、固相或固液共存相)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压力。注:对于每种纯物质,饱和蒸气压仅是温度的函数。3
148502020/ISO
dewpoint
7504:2015
在一定的压力下,
气体在某一温度或低于该温度时发生冷凝该温度即为露点。注:对于纯物质,露点和泡点(4.7)一致,在此温度下压力等于饱和蒸气压(4.5)泡点bZxz.net
bubble
液相与第一次出现气泡时的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液相所处的压力下对应的温度。注:对于纯物质,露点(4.6)和泡点是一致的,在此温度下,压力就等于饱和蒸气压(4.5)。4.8
临界点 critical point
压力-温度相图上的一个点,在该点上,处于平衡状态下气相和液相的组成和性质相同。注1:在该点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pe\;在该点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T.\。注2:对于纯物质,临界温度是指高于此温度时,无论怎样施加压力,仪有气相存在的温度4.9
临界凝析压力cricondenbar
发生两相分离(冷凝)的最大压力。注1:相坐标临界凝析压力和临界凝析温度(4.10)适用于混合气体(作为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二元系统):对于混合气体,临界点(4.8)不再是最大压力,也不再是气液共存的最高温度(见图1)。注2:它是两相共存区中的最高压力,一般高于临界压力。
注3:对于纯物质,临界凝析温度(4.10)、临界凝析压力和临界点(4.8)用唯一的点即临界点来表示。T
说明:
(1)——液相;
沸点曲线:
临界点:
临界凝析压力:
气相:
临界凝析温度:
露点曲线:
两相(液相-蒸气)区。
图1p-T二元相图
cricondentherm
临界凝析温度
发生两相分离(冷凝)的最高温度。GB/T14850-2020/IS07504:2015
注1:相坐标临界凝析压力(4.9)和临界凝析温度适用于混合气体(与二元系统的最简单情况一致),对于一种混合气体,临界点(4.8)不再是最大压力,也不再是汽液共存的最高温度(见图1)。注2:它是两相共存区中的最高温度,一般高于临界温度,注3:对于纯物质,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4.9)和临界点(4.8)用唯一的点即临界点来表示。5与校准气体相关的术语
校准混合气体
calibrationgasmixture
具有足够稳定性(3.2)和均性(3.1)的混合气体,其组成(3.5)用于测量仪器的校准(附录A)或测量仪器或测量方法有效性的验证(9.2)。注:校准混合气体是ISO/IECGuide99定义的测量标准(见附录A)。5.2
参考混合气体referencegasmixture组成(3.5)极其准确且稳定的校准混合气体(5.1),用作组成的参考测量标准并据此得到其他测量所得的组成数据。
注:参考混合气体是ISO/IECGuide99定义的参考测量标准(附录A)。5.3
原料气parentgas
用于制备其他混合气体的纯气、蒸气或混合气体。5.4
补充气complementarygas
平衡气balancegas
稀释气diluentgas
主组分气majorgas
底气matrixgas
通常在混合气体制备的最后一步中添加的组分(3.3)或动态法(6.4)制备混合气体中的稀释剂。注1:通常,混合气体的特定应用决定了选择哪种补充气体,注2:补充气体也可能是一种混合物(比如空气)5.5
impurity
在原料气(5.3)中不希望存在的、微量的,并可在该原料气制成的混合气体中可检测到的组分(3.3)。
关键杂质criticalimpurity
影响混合气体特定用途的杂质
注:ISO19229中给出了关键杂质的标准。5.5.2
significant impurity
重要杂质
对最终混合气体的不确定度的贡献预测超过10%的杂质。5
14850-2020/1SO7504:2015
零点气
zerogas
其目标组分(3.3)含量足够低且用于使给定的仪器在给定的含量(3.4)范围内产生零响应(8.3.2)的气体或混合气体。
6与混合气体制备方法相关的术语6.1
称量法gravimetricmethod
由称量确定各组分(3.3)的质量的方法6.2
manometricmethod
压力法
每个组分(3.3)的含量(3.4)由该组分加入后的压力的增加值而确定的方法。6.3
静态体积法staticvolumetricmethod在相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体积气体混合的方法6.4
动态法dynamicmethod
在规定条件(规定压力和温度)下,将两路或两路以上的已知流量的气流混合为单路气流的方法。7与气瓶储存相关的术语
最高充装压力maximumfillingpressure混合气体可被压缩充装入气瓶的最高压力。注:混合气体的最高充装压力取决于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和纯气(混合气体)出现冷凝的条件。7.2
最低使用压力
minimum
pressure
ofatilization
气瓶内混合气体的所关注的属性能保证处于其限度内的最低压力。注:根据混合气体的组成(3.5)可能因以下因素的变化来设定最低使用压力:a)所关注的组分(3.3)的解吸,或b)一个或多个组分的冷凝。
minimumapplicabletemperature最低使用温度
混合气体的属性能保证在其限度范围内的最低温度,注:根据混合气体的组成(3.5)可能因以下因素变化来设定最低使用温度,例如:a)气瓶内表面一个或多个组分(3.3)的吸附;b)一个或多个组分的冷凝。
最高使用温度
maximumapplicabletemperature混合气体的属性能保证在其限度范围内的最高温度。注:由于混合气体组分(3.3)的物理或化学的相互作用或与气瓶内表面的相互作用,混合气体的组成(3.5)可能发生改变,因此需要设定最高使用温度。6
最长储存期限maximumstoragelife混合气体的属性能保证在其限度范围内的最长的保存时间。GB/T148502020/IS07504:2015
注1:这一期限通常被确认为混合气体在满足7.1~7.4规定的条件时,生产商所能保证混合气体的组成(3.5)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期限。
注2:这个时期的结束日期可表示为“有效期”(参见IS06142-1)8与气体分析相关的术语
气体分析系统gasanalyticalsystem被设计用于测量气体组成的设备,包括气体处理系统和采样系统。8.2
采样sampling
有关采样的术语和定义见附录B
8.3测量
分析装置analytical unit
分析仪analyser
根据物质的化学或物理性质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测定的设备。注:一个典型的装置可以包括:一一允许引入和导出校准混合气体的管线,—测量单元,能根据样品中组分(3.3)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给出可识别或被测量的信号,和一信号处理设备(如放大器、积分仪、记录器)和/或数据处理设备。8.3.2
拉response
测量系统的输出信号。
定量限quantificationlimit
仪器能定量测定组分(3.3)含量(3.4)的最小值。注:定量能力通常表述为组分含量(真)值,该值具有具体的不确定度(见附录A)评估值。8.4校准
校准函数calibrationfunction
通过校准而建立的组分含量(3.4)与响应(8.3.2)之间的数学表达式,表述为响应对含量的函数。8.4.2
分析函数analysisfunction
校准函数(8.4.1)的反函数,表述为被测物含量(3.4)对响应(8.3.2)的函数。8.4.3
calibrationpoint
校准点
由组分含量(3.4)与其相应的响应(8.3.2)所确定的一组数值。7
GB/T14850-2020/IS07504:2015
8.5校准方法
多点校准
multipointcalibration
用两个以上校准点(8.4.3)建立的校准函数(8.4.1),被测组分的含量(3.4)的估计值应在这些校准点界定的范围内。
#two-pointcalibration
两点校准
用两个校准点(8.4.3)界定一个范围并建立直线性校准函数(8.4.1)。注:建立该范围的目的在于使测组分(3.3)的含量(3.4)预期处于两个校准混合气体(5.1)组分含量之间。8.5.3
单点校准single-pointcalibration仅用一种校准混合气体(5.1)建立的通过原点的直线校准函数(8.4.1)。8.5.4
精确匹配校准exact-matchcalibration用与被测样品的响应(8.3.2)在统计学上无差异的单一的校准混合气体(5.1)的响应建立校准坐标。8.5.5
空白两点校准
two-pointcalibrationwithablank建立两个校准坐标点:接近被测样品响应(8.3.2)的单校准坐标和空白底气(5.4)响应坐标,9计量学术语
有证标准样品/标准物质certifiedreferencematerial:CRM标准样品/标准物质(RM:附录A)以计量学的有效的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指定特性,同时提供指定特性量值及其相关的不确定度(附录A)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证书,并说明其计量溯源性(附录A)。[源自:ISOGuide30:2015,2.2,有修改】9.2
验证verification
提供客观证据,证明给定项目满足规定要求示例:确认测量系统的性能特征或已满足法制要求。注1:当适用时,考虑测量不确定度(附录A)。注2:项目可以是,例如一个流程、测量程序、材料、组分(3.3)或测量系统。注3:满足规定要求,例如,符合制造商说明书注4:法制计量检定,如VIM和一般合格评定的定义,涉及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测量系统检定证书注5:验证不应与确认混淆,不是每一个验证都是一个确认(9.4)。注6:在化学中,验证实体身份或活性时,需要描述该实体或活性的结构或特性。[源自:ISO
14532:2014,2.5.1.12,有修改
组成验证verificationof composition提供实验证据表明采集的校准混合气体(5.1)的组成(3.5)与制备过程计算的组成是一致的。8
确认validation
GB/T148502020/S07504:2015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认定一个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的要求已经满足注1:在气体组成分析中,确认是指确认所用方法适合预期用途。注2:“确认”的概念比“验证”(9.2)的概念更为苛刻。一个有效的测量结果可以与另一个有效的测量结果比较,以建立同一被测量的计量兼容性,[【源自:ISO9000:2005,3.8.5.有修改】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