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2715-2016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泵

【TB铁路运输标准】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泵
- TB/T2715-2016
- 现行
标准号:
TB/T 2715-2016
标准名称: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泵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6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2715-2016.Fuel injection pump for diesel engine of locomotive and rail car.
1范围
TB/T 2715规定了机车、动车用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B/T 2715适用于机车、动车用柴油机的柱塞式喷油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 -2008,ISo 780 :1997, MOD)
GB 252- 2015普通柴油
GB/T 8029- -2010 柴 油机喷油泵校泵油
SH0004--1990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柱塞式喷油泵plunger fuel injection pump
以柱塞偶件作为升压部件,并向喷油器输出高压燃油的装置。
[改写CB/T 10826. 1-2007/IS0 7876-1:1990,定义4.1]
3.2机械式喷油泵mechanical fuel injection pump
通过柱塞螺旋线控制供油始点和供油终点的柱塞式喷油泵。
[改写GB/T 10826. 1-2007/IS0 7876-1:1990,定义5.1]
3.3电控式喷油泵electric fuel injection pump
通过电磁阀控制供油始点和供油终点的柱塞式喷油泵。
[改写GB/T 10826. 1- -2007/IS0 7876-1 :1990,定义5.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宝铁道行业标准
TB/T2715-2016
代替TB/T2715—2005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泵
Fuel injection pump for diesel engine of locomotive and rail car2016-05-26发布
国家铁路局
2016-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喷油泵总成及其偶件清洁度测定方法TB/T2715—2016
HTiKAoi KAca
HiiKAoi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TB/T2715-2016
本标准代替TB/T2715一2005《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泵》。与TB/T2715一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一增加了电控泵供油量偏差率要求(见表2):增加了电控泵及其偶件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4.15、5.1.4f)];增加了共轨泵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4.16、5.1.4g)];修改了喷油泵及其偶件的耐久性试验方法(见5.1.7、5.2.3和5.3.6,2005年版的4.1.7、4.1.8和4.1.9);
增加了电磁控制阀组件试验方法(见5.4):删除了抽样条件和用户抽样要求(见2005年版的5.1、5.2);增加了检验项目及要求(见表3)。本标准由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四川中车玉柴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友峰、李奇峰、何小华、申屹、张洪磊、颜天敏、樊美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2715—1996;TB/T2715—2005。HTiKAoi KAca
HiiKAoiKAca
1范围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泵
TB/T2715—2016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动车用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机车、动车用柴油机的柱塞式喷油泵。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0780:1997,M0D)GB252—2015普通柴油
CB/T8029—2010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SH0004—1990橡胶工业用溶剂油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柱塞式喷油泵plungerfuel injection pump以柱塞偶件作为升压部件,并向喷油器输出高压燃油的装置。【改写GB/T10826.12007/IS07876-1:1990.定义4.13.2
机械式喷油泵mechanical fuel injection pump通过柱塞螺旋线控制供油始点和供油终点的柱塞式喷油泵。[改写GB/T10826.1—2007/IS07876-11990,定义5.1]】3.3
电控式喷油泵electricfuelinjectionpump通过电磁阀控制供油始点和供油终点的柱塞式喷油泵。[改写GB/T10826.1—2007/IS07876-1:1990,定义5.2]]3.4
灵commonrailpump
共轨泵
包含多个柱塞偶件,内部有驱动凸轮的多缸柱塞喷油泵,根据油缸排列形式可分为直列泵、V型泵和径向泵。
4技术要求
4.1喷油泵及其偶件应按本标准和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除非另有规定,同型号的喷油泵及其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4.3喷油泵的运动零、部件工作时不应有阻滞现象。4.4喷油泵各密封处不应有渗油现象。1
HiiKAoiKAca
TB/T2715-—2016
4.5喷油泵在供油量调整试验之前应进行磨合运转试验。在磨合运转期间,喷油泵各密封处不应有渗油,柱塞工作正常,紧固零件无松动。4.6喷油应在具有性能良好且符合标准流量特性的喷油器和高压油管组件的试验台上试验和调整供油量。允许采用与标准喷油泵对比的试验方法。4.7喷油泵的标定供油量(大供油量),急速供油量(小供油量)分组及停正供油位置应特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4.8柱塞偶件圆柱工作面上起配油作用的边缘(柱塞工作端面的配油工作段、配油槽及柱塞套的配油孔)应尖锐,不应有倒棱、凸起、凹痕、剥落和毛刺。4.9柱塞套与柱塞应进行探伤检查,不应有裂纹。用磁粉探伤时,检查后应退磁,剩磁量不大于5×10-4T
4.10柱塞在柱塞套内应具有良好的滑动性。4.11柱塞偶件圆柱工作面的配合间隙应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配合间隙用油压法试验评定时,密封时间根据产品图样规定的间隙范围试验确定,并作为检验的依据。4.12喷油泵及其偶件的清洁度限值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4.13成品外观要求:
a)喷油泵外观无锈蚀和明显缺陷,油漆面完整和均勾,铅封良好,机械泵B尺寸清晰可辨;b)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或电磁控制阀组件外观无锈蚀和缺陷。4.14机械式喷油泵(以下简称机械泵)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机械泵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调试时,供油量的偏差率应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表1机械泵供油量的偏差率
标定供油量
供油量偏差率按式(1)计算。
式中:
——供油量偏差率;
Q一实际供油量,单位为毫升(mL);Q-Q×100%
Q一标定(或急速)供油量,单位为毫升(mL)。急速供油量
允许根据怠速供油量对机械泵进行分组,同组内机械泵怠速供油量偏差率为±5%。机械泵的油量调节机构应动作灵活,调节齿杆的动作阻力及调节齿杆与调节齿圈的啮合间隙b)
以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机械泵泵体齿杆孔与齿杆配合间隙之间不充许有燃油流尚,线性滴油和油珠喷射现象,仅充)
许有起润滑作用的少量燃油渗出和存在。机械泵的供油预行程按供需双方的协议规定。d)
e)桂
机械泵的油量调节齿杆上应有表示供油位置的行程刻线。机械泵出油阀偶件可以采用等容出油阀偶件结构型式或等压出油阀组件结构型式。f)
等容出油阀偶件的出油阀座、出油阀和等压出油阀组件的出油阀座、出油接头及运动件应经g)
探伤检查,不应有裂纹。用磁粉探伤时,检查后应退磁,剩磁量不大于5×10-T。等容出油阀偶件的出油阀在出油阀座内应具有良好的滑动性。等压出油阀组件出油阀、回油h)
阀工作时应具有良好的滑动性。2
HiiKAoiKAca
TB/T2715—2016
等容出油阀偶件的密封锥面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等压出油阀组件的密封锥面和密封平面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密封锥面的密封性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j)等容出油阀偶件其圆柱工作面的配合间隙应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k)等压出油阀组件的出油阀、回油阀的开启压力和关闭压力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4.15电控式喷油泵(以下简称“电控泵*)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电控泵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调试时,供油量的偏差率应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表2电控泵供油量的偏差率
标定供油量
急速供油量
b)电磁控制阀在阀座内应具有良好的滑动性,密封锥面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1.5倍最高喷油压力的条件下测试不能发生异常泄漏。控制阀杆圆柱形导向段与阀座内孔的配合间隙、径向密封性能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电磁控制阀应具有运动质量小、运动灵活、动态响应迅速、工作稳定可靠的特性。c)
d)电磁控制阀在喷油结束后应具有足够大的泄流面积,能实现快速泄流。高速电磁阀的最大电磁力、在额定电流下的电磁阀芯位移与电磁力的曲线应符合产品图样及e)
技术文件的要求。
高速电磁阀应具有动态响应迅速的特性,其动态响应时间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f)
要求。
电磁控制阀和阀座采用的材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阀和阀座均应进行冷、热和时效处理。g)
电磁控制阀密封锥面不应有损伤和毛刺。4.16共轨泵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共轨泵应具有电磁式压力控制阀(PCV阀),控制共轨系统最高轨压不超过设定值。b)共轨泵在额定轨压和转速下的供油量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5检验方法
5.1喷油泵试验
5.1.1试验用油和试验装置
5.1.1.1喷油泵试验用油为GB252—2015规定的0号或-10号普通柴油,或者为GB/T8029—2010规定的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
5.1.1.2经供需双方认可的喷油泵试验装置。5.1.1.3喷油泵试验台用标准喷油泵、标准喷油器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5.1.2喷油泵磨合运转试验bzxz.net
磨合运转时间及试验工况按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但不应少于30min,其中标定工况下的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0min。
5.1.3喷油泵密封性试验
用堵头堵住喷油泉的进,回油孔,从高压出油口通入0.5MPa的压力空气,历时30s,压力下降不大于0.06MPa。
5.1.4喷油泵供油量调整和测量试验喷油泵供油量调整和测量试验应符合:a)试验台配备的喷油器和高压油管组件应符合标准流量特性,喷油器的开启压力应按标准值预先调整,供给喷油泵的燃油压力应符合规定。3
HiiKAoiKAca
TB/T2715-2016
允许采用与标准喷油泵对比的试验方法。试验前应使试验台和喷油泵运转一段时间,使油箱油温趋于稳定,温度控制在40℃±2℃范c
围内。
d)供油量的测试项目一般限于标定供油量和急速供油量,根据用户与制造单位的协议,可以增加停止供油位置和中间负荷工况的供油量测试(停止供油位置供油量应为零)。e)
机械泵进行供油量测量试验时,应将喷油泉的油量调节齿杆分别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测定喷油泵相应工况下的供油量。供油量测量点应符合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规定。f)
电控泵进行供油量测量试验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文件或供需双方的协议设定供油始点和供油脉宽,测定喷油泵相应工况下的供油量。中间负荷工况供油量及偏差,测试供油始点,测试脉宽由制造单位与用户协商确定。g)共轨泵进行供油量测量试验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或与供需双方的协议设定不同的轨压和供油转速,测定共轨泵相应工况下的供油量。机械泵和电控泵供油量调试结果按公式(2)计算。h)
Qr =0. 06 × n×p×Ev
式中:
Qr——喷油泵每小时供油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n—喷油泵凸轮轴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p——试验条件下的试验油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ZV—进人量杯中的试验油体积,单位为毫升(mL);i——供油量测量延续时间内的供油循环次数。5.1.5喷油泵各密封部位渗漏油检查在喷油泵性能试验过程中,目测喷油泵各密封部位有无渗漏油现象。5.1.6机械泵其他试验
机械泵还应进行下述试验:
·(2
a)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灵活性试验:当喷油泵调节齿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地转向垂直位置时,目测调节齿杆能否借自重自由滑下,及齿杆弹簧复原情况;喷油泵供油预行程的测定:喷油泵供油预行程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的方法测定;b)
喷油泵泵体齿杆孔与齿杆配合间隙之间渗油检查:在喷油泉性能试验过程中,自测喷油泵泉体齿杆孔与齿杆配合间隙之间渗油情况。5.1.7
喷油泵耐久性试验
喷油泵耐久性试验应符合:
应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耐久性试验,喷油泵试验台除了可以使用一般流量特性的喷油器和a)
高压油管组件、可以不具有供油量计量机构外,其余要求与喷油泵供油量调整试验台相同:试验开始前,喷油泵充许进行30min的磨合试验;b)
喷油泵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进行350h的运行试验;c)
d)试验结束后,按5.1.4进行喷油泵供油量测定。5.2柱塞偶件试验
5.2.1柱塞偶件滑动性试验
5.2.1.1试验用油为GB252—2015规定的0号或-10号普通柴油,允许采用GB/T8029—2010规定的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使用前,油液应经5um微孔滤膜过滤和沉淀。5.2.1.2柱塞偶件经清洗和润滑后,提出油面,并置于45°倾斜位置,从柱塞套内抽出柱塞至圆柱工作面长度的1/3,柱塞围绕自身轴线转至任何位置放手后,目测柱塞能否借自重自由地滑动落下。4
5.2.2柱塞偶件圆柱工作面密封性试验5.2.2.1试验采用油液等压法。
TB/T2715-2016
5.2.2.2试验用油为经过5μm微孔滤膜过滤的普通柴油与机油的混合油,20℃时的运动黏度为(10.2~10.7)×10*m/s(E20=1.85~1.90)。5.2.2.3油温和环境温度:20℃±2℃。5.2.2.4试验要求为:
a)试验前,柱塞偶件应用普通柴油清洗干净;b)
试验时,柱塞套端面应密封,不应有渗油:c)
对于有螺旋线的柱塞,其相对于柱塞套油孔的角度位置,原则上应相当于喷油泵标定供油工况位置,角度值的允差为±30\;试验计时过程中,柱塞顶部空腔内的油压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但保持的油压极限偏差应为±0.3MPa;柱塞偶件的密封时间及计时统计方法按照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d)
允许采用其他油压或气压试验方法,但应保证达到按上述试验方法所选出的符合4.11规定的密封性标准样品的要求;
用密封性标准样品做比较法试验时,试验用油的黏度和温度可以不作严格要求。5.2.3柱塞偶件耐久性试验
5.2.3.1将柱塞偶件装人工艺用喷油泵进行耐久性试验。5.2.3.2按5.1.7的规定执行。
5.2.3.3因工艺喷油泵的故障导致的试验中断,允许更换一次工艺喷油泵,柱塞偶件的试验时间可以累计,但不充许在更换工艺喷油泵的过程中,对试验柱塞偶件进行任何的修复工作。5.3出油阀偶件试验
5.3.1出油阀偶件滑动性试验
5.3.1.1等容出油阀偶件经清洗后,置于垂直位置,从出油阀座内抽出出油阀至其减压凸缘稍许脱离出油阀座的圆柱工作面(无减压凸缘的出油阀,应抽出其圆柱工作面长度的13),出油阀围绕自身轴线转至任何位置,放手后,自测出油阀能否借自重自由地滑动落下5.3.1.2等压出油阀组件经清洗后,置于垂直位置,从出油阀组件内抽出出油阀和回油阀圆柱工作面长度的1/3,出油阀和回油阀围绕自身轴线转至任何位置,放手后,目测出油阀能否借自重自由地滑动落下。
5.3.2等容出油阀偶件密封锥面的密封性试验5.3.2.1试验在气密性试验台上用施加压力空气的方法进行。5.3.2.2试验前,出油阀偶件用普通柴油或汽油清洗。试验时,偶件通人0.5MPa±0.1MPa的压力空气,出油阀所受的压紧力和密封性能评判标准及计时的统计方法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5.3.2.3每副出油阀偶件应在3个不同的相对位置下各试验1次。5.3.2.4允许采用供需双方认可的其他试验方法。5.3.3等压出油阀组件开启压力和关闭压力试验5.3.3.1试验用油:符合5.2.2.2的要求。5.3.3.2油温和环境温度:20℃±2℃。5.3.3.3在等压出油阀组件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试验时观察出油阀、回油阀开启和关闭的状态,记录出油阀,回油阀的开启压力和关闭压力。5.3.4等压出油阀组件密封锥面的密封性试验5.3.4.1试验用油:符合5.2.2.2的要求。5.3.4.2油温和环境温度:20℃±2℃。5.3.4.3在等压出油阀组件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试验前,出油阀组件各零件用轻柴油或汽油清5
TB/T2715—2016
洗,试验时将出油阀,回油阀开启压力调整至标定值,每次试验前应进行一次供油,供油结束关闭后开始进行密封锥面密封性试验,试验要求的压紧力,密封时间,计时时刻和计时统计方法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试验时,出油阀接头与出油阀座的密封贴合面不应漏油。5.3.5出油阀偶件圆柱工作面配合间隙测试出油阀偶件圆柱工作面配合间隙测试方法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5.3.6出油阀偶件耐久性试验
5.3.6.1将出油阀偶件装人工艺用喷油泵进行耐久性试验。5.3.6.2按5.1.7的规定执行。
5.3.6.3因工艺喷油泵的故障导致的试验中断,允许更换一次工艺喷油泵,将出油阀偶件的试验时间可以累计,但不充许在更换工艺喷油泵的过程中,对试验出油阀偶件进行任何的修复工作。5.4电磁控制阀组件试验
5.4.1电磁控制阀滑动性试验
控制阀芯经过清洗后,置于垂直位置,从阀座内抽出控制阀芯至圆柱工作面长度的1/3,控制阀芯围绕自身轴线转至任何位置放手后,自测控制阀芯能否借自重自由地滑动落下。5.4.2电磁控制阀密封锥面密封性试验在专用的密封性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提升试验压力为电磁控制阀工作压力的1.5倍,观察电磁控制阀的密封面有无泄漏现象。
5.4.3高速电磁阀试验
在高速电磁阀试验台上测量不同驱动电流条件下阀芯位移与电磁力曲线,测量电磁阀的动态响应时间。
5.5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喷油泵及其偶件的外观。5.6清洁度测定
喷油泵及其偶件的清洁度测定方法应符合附录A规定。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喷油泵及其偶件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合格证)应随产品一起交付给用户。出厂检验项目及要求等见表3。
6.2型式检验
6.2.1对于喷油泵及其偶件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做型式检验:a)
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车
转厂生产的产品试制完成时:
c)产品停产2年及以上再恢复生产时:d)产品结构、材料、工艺等的改变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有影响时;连续生产5年时。
6.2.2型式检验的项目及要求见表3。6.3型式检验的样品
6.3.1喷油泵型式试验抽样数量为3套。1套(保持原出厂状态)用于清洁度测定;1套进行性能试验、耐久性试验;1套备用。
6.3.2柱塞偶件型式试验抽样数量为2副。6.3.3出油阀偶件型式试验抽样数量为3副。1副(保持原出厂状态)用于清洁度测定;1副进行性能试验、耐久性试验;1副备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456-2016 动车组用截断塞门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