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965-2015 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特性
标准号:
YD/T 2965-2015
标准名称:
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特性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6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965-2015.Characteristics of a bending loss insensitive multimode optical fibre.
1范围
YD/T 2965规定了50/125um Ala.1b、A1a.2b、A1a.3b类弯 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几何尺寸参数、光学和传输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规定了光纤特性的测量方法。
YD/T 2965适用于通信光缆和其它信息传输设备中使用的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57.1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 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 15972(所有部分)光纤试验方法规范(IEC 60793-1, MOD)
IEC 60793-1-41光纤第1-41 部分:测量方法与程序一带宽(Optical fibres-Part 1-41: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 procedures - Bandwidth)
IEC 60793-1-49: 2006光纤第1-49部分:测量方法与程序一微分模时延(Optical fibres-Part 1-49: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 procedures - Differential mode delay)
IEC 61280-4-1光纤通信系统测量程序第4-1部分:已安装光缆一多模衰减测量(Fibre-opticcommunication subsystem test procedures-Part 4-1: Installed cable plant-Multimode attenuation measurement)
3术语和定义
GB/T 15972 (所有部分)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
4.1一般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光纤应由玻璃芯和玻璃包层组成,玻璃芯层应具有渐变折射率剖面。
4.2几何尺寸参数
Ala.lb、A1a.2b、Al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几何尺寸参数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相关几何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见表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5-2015
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a bending loss insensitive multimode opticalfibre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4.2几何尺寸参数
机械性能·
传输特性·
环境性能
附录A(规范性附录)微分模时延计算满注入模式带宽(OMBC)的要求·YD/T2965-2015
YD/T2965-2015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光纤特性参考了IEC60793-2-10《光纤第2-10部分:产品规范一一A1类多模光纤特性》(英文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婧、张立岩、刘骋、张伟民、时彬、李琳莹、杨向荣、曹珊珊。1范围
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特性
YD/T2965-2015
本标准规定了50/125umAla.1b、A1a.2b、A1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几何尺寸参数、光学和传输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规定了光纤特性的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光缆和其它信息传输设备中使用的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357.1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GB/T15972(所有部分)光纤试验方法规范(IEC60793-1,MOD)IEC60793-1-41光纤第1-41部分:测量方法与程序一一带宽(Opticalfibres-Part1-41: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Bandwidth)IEC60793-1-49:2006光纤第1-49部分:测量方法与程序—微分模时延(Opticalfibres-Part1-49: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 procedures-Differential mode delay)IEC61280-4-1光纤通信系统测量程序第4-1部分:已安装光缆一一多模衰减测量(Fibre-opticcommunication subsystem test procedures - Part 4-I: Installed cable plant - Multimode attenuationmeasurement)
3术语和定义
GB/T15972(所有部分)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要求
4.1一般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光纤应由玻璃芯和玻璃包层组成,玻璃芯层应具有渐变折射率剖面。4.2几何尺寸参数
A1a.1b、A1a.2b、A1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几何尺寸参数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相关几何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见表2。
表1A1a.1b、A1a.2b、A1a.3b类多模光纤几何尺寸参数要求项目
芯直径
包层直径
芯/包层同心度误差
包层不圆度
芯不圆度
技术指标
50.0±2.5
125±1
YD/T2965-2015
涂覆层直径(未着色)
涂覆层直径(着色)
包层/涂覆层同心度误差
光纤长度
表1(续)
技术指标
245±10
250±15
这里涂覆层直径的限定值是通信光缆中最常应用的指标,在某些应用场合,可以采用其它规格的涂覆层直径和容差值(单位为μm),例如:400±40、500±50、700±100、900±100。,光纤的长度要求可以变化,由供应方和用户商定表2相关几何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项目
芯直径:
包层直径
芯/包层同心度误差
包层不圆度
芯不圆度
涂覆层直径(未着色)
涂覆层直径(着色)
包层/涂覆层同心度误差
光纤长度
测量方法
见GB/T15972.20
见GB/T15972.20
见GB/T15972.20
见GB/T15972.20
见GB/T15972.20
见GB/T15972.21
见GB/T15972.21
见GB/T15972.21
见GB/T15972.22
“对于Ala.1b、Ala.2b、Al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测量芯直径时,宜选择850nm士10nm波长光源进行测试,应使用100m土5m长度的样品,阀值kcoRE取0.0254.3机械性能
A1a.1b、A1a.2b、Al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机械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2357.1中4.3的规定。
4.4传输特性
4.4.1光纤的传输特性
Ala.1b、Ala.2b、Al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传输特性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表3A1a.1b、A1a.2b、A1a.3b类多模光纤传输特性要求项目
最大衰减系数
最小模式带宽
(满注入)
1300nm
1300nm
微分模时延(850nm)
数值孔径
零色散波长。
零色散斜率So
1295nm^≤1310nm
1310nm≤入。≤1340nm
ps/(nm2km)
技术指标
应符合GB/T12357.1中B.1
或B.2要求
0.200±0.015
应符合GB/T12357.1中B.4
或B.5要求
1295≤。≤1340
≤0.1054
≤0.000375-(1590—4)
a光纤在850nm处的色散系数最坏情况下(如^。=1340nm处S=0.09375ps/(nm-km),或^。=1320nm处S=0.10125ps/(nm2km))为—104ps/(nm*km)2
4.4.2光纤的宏弯损耗
Ala.1b、A1a.2b、A1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宏弯损耗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A1a.1b、A1a.2b、A1a.3b类多模光纤宏弯损耗要求条件
弯曲半径(mm)
光纤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
技术指标
A1a.1b、A1a.2b、A1l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见表5。表5相关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
衰减系数
模式带宽=b
微分模时延“
数值孔径。
色散特性
宏弯损耗?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测量方法
见GB/T15972.40
见IEC60793-1-41
见IEC60793-1-49
见GB/T15972.43
见GB/T15972.42
见GB/T15972.47
YD/T2965-2015
1300nm
测量模式带宽时,应选择850nm土10mm和1300mm土10nm波长光源进行测试,样品长度应为1000m土50m。可以直接测量满注入模式带宽(OFL),或者通过微分模时延计算满注入模式带宽(OMBc),OMBc为基准试验方法,见附录A。
c测量微分模时延时,应选择850mm士10mm波长光源进行测试,样品长度应为1000m土50m。d测量数值孔径时,宜选择850nm土10nm波长光源进行测试,样品长度应为100m士5m,闵值kNA取0.05。“测量宏弯损耗时,光源的注入条件应满足IEC61280-4-1的规定4.5环境性能
A1a.1b、A1a.2b、Ala.3b类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的环境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2357.1中4.5的规定。
YD/T2965-20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微分模时延计算满注入模式带宽(OMBc)的要求A.1计算满注入模式带宽(OMBc)依照IEC60793-1-49:2006测量光纤的微分模时延。A.1.1
OMBc应按照IEC60793-1-49:2006中公式(1):并代入表A.1中规定的权重进行计算。表A.1
通过微分模时延计算满注入模式带宽(OMBC)的权重半径位置(μm)
注:权重仅适用于850nm光源
OMBc的权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信行业标准
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特性
YD/T2965-2015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电出版大厦邮政编码:100164
北京康利胶印厂印刷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16年1月第1版
2016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15115905
定价:10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电话:(010)8105549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
- YD/T2098-2010 信息无障碍语音上网技术要求
- YD/T2771-2014 公共告警协议技术要求
- YD/T1811-2008 2048kbit/s 再定时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 YD/T986-2018 155Mbs和622Mbs光收发合一模块
- YD/T2827.5-2015 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 第5部分:滤波器类器件
- YD/T2923-2015 移动分组核心网域名系统(DNS)设备技术要求
- YD/T2734.2-2014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2891-2015 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 YD/T2495-2013 GSM/WCDMA 无线接入网路测(DT)和呼叫质量测试(CQT)记录技术要求
- YD/T1363.5-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5部分:门禁集中监控系统
- YD/T1190-2002 基于网络的虚拟 IP 专用网(IP-VPN)框架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2343-2011 通信用前置端子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 YD/T574-1997 邮电日戳技术条件
- YD/T3191-2016 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 (REST) 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 (API) 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
- 行业新闻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