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富硒稻种植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5 11:19:45
  • DB34/T846-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34/T 846-2008

  • 标准名称:

    富硒稻种植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34/T 846-2008 富硒稻种植技术规范 DB34/T846-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安徽省地
方标准
DB34/T8462008
富硒稻种植技术规范
2008-08-13发布
2008-08-1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要求
5育秧..
6栽培技术
7收获、运输和贮藏
http://foodm
DB34/T8462008
DB34/T8462008
富硒大米作为一种特殊食用大米产品,既要满足一般食用大米的属性,同时要提高大米中硒的含量并符合GB2762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为此,必须在优质品种的基础上,特制定《富硒稻种植技术规范》,规范富硒稻生产技术,有效提高富硒大米产业生产水平,稳定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由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金大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运来、吴平华、田素润、柯立良、姚尧,本标准于2008年8月13日发布。
全品伴风httn
nate.net/
1范围
富硒稻种植技术规范
DB34/T8462008
本标准规定了富硒稻的种植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育秧技术、栽培技术及收获。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富硒稻的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GB8321
GB15618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bzxZ.net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790
GB/T15791
GB/T15792
GB/T15793
GB/T15794
NY/T496
NY/T5117
3术语和定义
富硒稻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水稻二化测报调查规范
稻纵卷叶测报调查规范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通过给水稻作物喷施含硒叶面肥,经植物将无机肥料硒转化为有机硒,从而将硒富集到稻谷籽粒中使硒的含量指标在0.1mg/kg-0.3mg/kg范围内的稻谷。3.2
指含有硒元素的叶面肥料。硒肥分为商品硒肥或自行配制硒肥。4环境要求
富硒稻生产基地应建立在土壤、水、空气等无污染区域。生产地的环境质量应达到规定标准:土壤符合应GB15618表1中农田或水田二级标准值的要求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表1中水作标准值的要求;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表1中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值的要求,
5.1种子
DB34/T8462008
应根据稻米用途和土壤、气候等特点,选择分能力强,抗逆、抗倒伏、抗病、耐虫害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作为主裁品种,并进行定期更换。5.2种子处理
种子播前需先晒种2天,进行筛选,用生石灰水浸种地8小时~72小时,再用清水清净后播种。5.3秧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灌排方便、杂草较少水田,建成秧床宽1.2m~1.5m,床间距30cm左右。每667m秧田底施腐熟肥500kg左右,面施三元复合肥30kg~40kg,施后均匀入秧床表层,平、搁硬、养水待播。
5.4播种
秧田每667m播种量60kg~80kg,分床定量勺播,播后塌谷。播种时间一般掌握在5月下旬,若生育期超过140天的品种可提早到5月中旬播种,确保9月下旬前齐穗。5.5种床管理
①管水。播后至二叶期,保持秧床湿润半沟水:晴热天气注意保持秧床湿润。二叶期后,哇面建立水层,以后浅水灌溉不断水。
②控长。加盖地膜保温,防止烂秧,晴天早晚揭开地膜两端通风,保证温度。一叶期,排干田水,每667m喷洒浓度为300mg/kg的多效唑药液50kg~60kg,做到均匀喷施,防止重喷和漏喷。③施肥。二叶期每667m施尿素3kg~5kg,三叶期每667m施促藻肥尿素5kg~8kg,拔秧前3天~4天施起身肥,每667m施尿素6kg8kg。④除草。在三叶期,进行人工除草。③防病治虫。每667m用10%吡虫啉2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稻蓟马,兼治稻飞虱;每667m用5%锐劲特30ml防治虫,兼治稻蓟马和稻飞虱。如秧苗受水淹没,水退后每667m用20%叶青双150g~200g兑水50kg~60kg喷雾,预防细菌性病害发生。5.6秧龄
秧龄应掌握在25天~30天的实龄秧苗。6栽培技术
6.1密植
株行距为25cm×21cm或25cm×24cm,机械化栽插,也可人工栽插。6.2施肥
施肥应符合NY/T496的规定,优先使用无害化肥料。6.2.1施用绿肥
一般每667m施用腐熟绿肥1000kg~1500kg,或酵素菌腐熟粪肥500kg,或酵素菌腐熟饼肥200kg,或商品有机肥50kg~60kg。
6.2.2施肥方法
施足基肥,适施分菜肥和穗肥。6.2.1中50%~70%作基肥,20%~30%作分菜肥,10%~20%作穗肥6.2.3喷施硒肥
硒肥配制50g亚硒酸钠兑水50kg。商品硒肥按说明书量使用。
喷施硒肥在水稻生长的幼穗分化期、齐穗期和扬花期与灌浆期间分三次喷施配制硒肥,每667m2每次喷施配制硒肥溶液50kg,应选用大型低微粒弥雾机,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四时后,在水稻叶面上均匀喷雾。施用后12小时内遇下雨可酌情补施一次,用量应适度减少。6.3灌溉
6.3.1灌溉水质
应符合GB5084表1中水作标准值的要求;2
6.3.2灌溉方法
DB34/T8462008
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葉,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
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6.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应符合GB8321的规定,优先使用无害化防治措施。6.4.1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应定期更换,以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发生。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到)结合等到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6.4.2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保护天敌,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到措施,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6.4.3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频震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6.4.4药剂防治
6.4.4.1主要病害的防治
纹枯病当纹枯病的病株率达20%时,每667m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50g兑水50kg对准基部喷雾防治。
稻瘟病依据GB/T15790的规定,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667m用20%三环唑100g~125g或40%稻瘟灵60g~70g细水喷雾。白叶枯病于发病初期每667m用20%叶枯唑150g~200g兑水60kg叶面细水喷雾:尤其在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之后,水稻叶片受到损伤,应及时喷施上述药剂,防止病情暴发。恶苗病采用抗二硫氰基甲烷或咪鲜胺溶液浸种防治。稻曲病在孕穗中、后期每667m用20%井岗霉素100g125g兑水50kg对穗部进行喷雾。6.4.4.2主要虫害防治
二化螺采用频震式杀虫灯、苏云金杆菌防治。仍不能控制则依据GB/T15792及NY/T59的规定,每667m用90%杀虫单35g+1.8%阿维菌素80ml~100ml或20%三唑磷100ml兑水50kg喷雾。三化根据虫情预报,掌握在螺卵孵化初盛期,每667m卵块发生量在50块以上的田块进行药剂防治药剂种类同二化螺。
稻飞虱采用频震式杀虫灯、稻鸭共生防治。仍不能控制则依据GB/T15794的规定,当白丛虫量达1500~2000头,每667m用25%噻嗪酮40~50g或10%吡虫啉15~20g兑水50kg,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稻纵卷叶采用频震式杀虫灯、苏云金杆菌防治。仍不能控制则依据GB/T15793的规定,当分期百丛幼虫80头、孕穗期60头左右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用90%杀虫单35g+1.8%阿维菌素100m1或40%毒死蜱100g~120g兑水50kg对准稻株中、上部喷雾。稻蓟马在由期出现叶尖卷曲率在10%20%时,每667m用90%杀虫单70g或20%硫克白威30m1或10%吡虫嘛15g~20g兑水50kg喷雾。6.4.5草害防治
在移栽后依据草害生长情况进行2~3次人工除草。当草害严重时每667m用禾草丹乳油100g~125g或10%吡嘧磺隆15g~20g或10%乙(苯嘧磺隆与乙草胺复配剂)25g30g拌化肥或细泥土15kg~20kg撒施。
7收获、运输和贮藏
7.1收获
DB34/T8462008
富硒稻谷与普通稻谷应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2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7.3购藏
应贮藏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易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仓库进行消毒、薰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7.4副产品处理
副产品处理应符合NY/T5117的规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的环保要求。4
jate.net/
Hk伴xhttn//uwwrfood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