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124.1-2003 沿江棉花原(良)种常规繁育规程
标准号:
DB34/T 124.1-2003
标准名称:
沿江棉花原(良)种常规繁育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安徽省地
方标准
DB34/T124.32003
代替DB34/T124.3-1996
沿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2003-12-24发布
2003-12-2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日纯伴网t
DB34/T124.32003
本标准根据近年来国内棉花科技工作发展,沿江地区植棉技术的进步,在总结我省实施棉花标准化生产的实践经验,充分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对原地方标准DB34/T124.3-1996作了如下修订:本标准在大的框架上删除了栽培技术中有关时间、目标条文,而代之以生育指标和具体标准。本标准增加了有关术语与定义和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杂交棉、地膜覆盖栽培等相关标准,补充了科学管水、有害生物控制、吐絮期的管理等具体标准。本标准对棉花各生育期的管理技术、采摘收花等条文作了部分调整本标准起草单位:望江县农业委员会、望江县农技推广中心、望江县棉花办公室本标准起草人:裴百春、余宏旺、凌君扬、王结球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4第一次修订。替代DB34/T124.3-1996。合品k伴网httn://uww
1范围
沿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DB34/T124.3-2003
本标准规定了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客观环境、种植制度、棉种、栽培技术及采摘收花等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7.1棉花种子
NY400硫酸脱绒与包衣棉花种子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207-1992长江中下游棉花生产技术规程DB34/T124.1-2003沿江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规程DB34/T124.4-2003沿江棉花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
3.1苗期
从出苗到现蓄间的时期。
3.2蕾期
从现蕾到开花间的时期。
3.3盛蕾期
当50%棉株出现五台果枝时为进入盛蕾期。3.4花铃期
从棉株开花到开始吐絮的时期。3.5吐絮期
棉田有50%植株开始吐絮的时期。4棉花的生态气候条件
无霜期220天以上。活动积温(≥10℃)持续210天以上,累计4600℃~5600℃,开花结铃期平均气温在25℃~30℃。年日照2000h以上,日照率40%以上。5棉花种植的土壤
符合NY/T207-1992标准要求。
棉花生长期棉田地下水位应低于80cm,有灌溉和排涝条件。6棉田种植制度与种植方式
棉田种植制度一般为一年二熟,以棉为主,主要是棉油(油菜)、棉麦(大、小麦)、棉豆(蚕、豌豆)、棉菜(蔬菜)等两熟。以棉油双育双栽为主,油菜、小麦收获后接移栽。提倡棉茬口定期轮换。
品伙伴网
棉花种植方式分露地移栽种植和地膜覆盖移栽种植二种。7棉种
7.1品种
符合NY/T207-1992标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DB34/T124.3-2003
有枯(黄)菱病的棉田,必须选用抗耐枯(黄)菱病品种(组合):提倡应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抗逆性强的杂交组合(F)。提倡一县一种。7.2种子质量
应符合GB4407标准和NY400标准。8栽培
8.1选种与种子处理
按DB34/T124.1-2003执行。
8.2棉花营养钵育苗及移栽
按DB34/T124.1-2003执行。
8.3施肥
遵循“有机无机配合,营养元系比例协调”的原则,根据产量目标,提倡测生配方施肥。肥料应符合NY/T496规定。一般中等肥力棉田,目标产量80100kg/667m皮棉约需施N:13kg18.5kg,P0s:6~6.5kg,K20:13.5~16.5kg,N:P20s:K.0一般按1:0.4~0.5:1施用。底肥和蕾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对速效性氮肥的施用,掌握苗期轻,蕾期稳,铃期重的原则:花铃期施氮量宜占总施量的60~65%。缺硼棉田每667m施硼肥0.51kg。地膜覆盖栽培的棉花应增加基肥中的有机肥施用量。蕾期不再破膜施肥,只可滴浇少量人畜粪、磷、钾肥。花铃肥的施用应随着生育进程的加快而相应提前。8.4水分管理
加强田间沟渠配套,哇沟、腰沟、围沟通联,深沟高哇,完善排灌设施为基础。苗、蕾、初花期以田间排涝降湿为主,防止明涝暗渍,花铃期遇伏秋干旱应及时灌溉,高温季节避免中午大水漫灌,提倡节水灌溉;遇大风强降雨时要防棉田受淹和棉株倒伏。吐絮期遇连阴雨时,要注意田间降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烂铃。
8.5苗期和蕾期管理
8.5.1早管勤管促早发稳长
栽后及时查苗补缺和中耕灭茬除草,对缺苗断垒的应选相近大小苗补栽。苗蕾期一般中耕2~3次,苗期浅中耕、蕾期深中耕,结合中耕清理田间三沟,防涝降渍,并逐次培土雍根。8.5.2轻追提苗肥
棉苗活棵后,每667m用碳铵8~10kg或尿素4~5kg,兑水浇施,也可滴浇腐熟人畜粪150~200kg。8.5.3整枝
现蕾后及时分次去叶枝。
8.5.4稳施蕾肥
一般在6月中旬,棉花盛期在行间开沟深施蕾肥,每667m施饼肥3050kg,N、P20s、K20各含15%的复合肥4.5~6kg,氯化钾10kg左右,做到蕾施花用。8.5.5化学调控
6~7叶期,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情况,用25%的助壮素兑水喷雾1次,一般每667m用量控制在2~4ml,旺长、瘦弱棉花酌量增减。
8.6花铃期管理
8.6.1重施花铃肥
DB34/T124.32003
花铃肥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棉株见桃时,每667㎡施饼肥20~30kg,蕾期施用多的可适当减量,施用少的要加大用量,氯化钾7.5~10kg,N、P20s、K20各含15%的复合肥20~25kg,采取开沟或打穴深施。第二次在8月初(即盖顶肥)每667m施尿素10~12.5kg8.6.2揭膜
地膜棉在6月底至7月初,及时揭去地膜,捡净田间残膜,揭膜后立即重施花铃肥。8.6.3清沟培土
在7月上中旬棉花封行前,清沟培土防倒伏。8.6.4打顶与整枝
在7月底至8月初,或当单株棉花出现18-20台果枝时,及时摘除顶心。8月中下旬,分次打边心,摘除无效花蕾、抹赞芽。
8.6.5化控
在主茎16~17叶时,视天气和苗情继续采用助壮素化学调控1次,每667m用量8ml,塑造株形,控制旺长;打顶后7~10天每667m用25%助壮素12~20ml兑水喷雾中上部果枝,控制无效蕾。8.7吐絮期管理
8.7.1根外追肥
8月下旬到9月上旬,每667m用0.5kg尿素加0.1~0.15kg磷酸二氢钾兑水50kg叶面喷施,每7~10天一次,共喷2~3次,防止早衰。8.7.2剪空枝,去老叶,摘烂铃
棉花吐絮后,分次脱去下部老叶,剪除空枝,对田间烂铃,适时采摘剥花晒干。8.7.3化学催熟
对后期成桃多的晚熟棉田,在10中旬,气温处在20℃以上时,每667m用40%乙烯利0.10.2kg,气温处在15℃20℃时,用40%乙烯利0.15~0.25kg兑水喷雾。9棉田有害生物的控制
按DB34/T124.4-2003标准执行。10采摘收花与晒藏
棉花成熟吐絮后及时分次采摘收花。实行田间收花,不摘青桃,不摘带壳花,雨前抢时采摘吐絮花。实行分收分晒分藏。摘花晒花与收藏须用棉布袋、竹制帘框等用具,防止混入异性纤维。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安徽省地
方标准
DB34/T124.32003
代替DB34/T124.3-1996
沿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2003-12-24发布
2003-12-2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日纯伴网t
DB34/T124.32003
本标准根据近年来国内棉花科技工作发展,沿江地区植棉技术的进步,在总结我省实施棉花标准化生产的实践经验,充分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对原地方标准DB34/T124.3-1996作了如下修订:本标准在大的框架上删除了栽培技术中有关时间、目标条文,而代之以生育指标和具体标准。本标准增加了有关术语与定义和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杂交棉、地膜覆盖栽培等相关标准,补充了科学管水、有害生物控制、吐絮期的管理等具体标准。本标准对棉花各生育期的管理技术、采摘收花等条文作了部分调整本标准起草单位:望江县农业委员会、望江县农技推广中心、望江县棉花办公室本标准起草人:裴百春、余宏旺、凌君扬、王结球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4第一次修订。替代DB34/T124.3-1996。合品k伴网httn://uww
1范围
沿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DB34/T124.3-2003
本标准规定了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客观环境、种植制度、棉种、栽培技术及采摘收花等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7.1棉花种子
NY400硫酸脱绒与包衣棉花种子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207-1992长江中下游棉花生产技术规程DB34/T124.1-2003沿江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规程DB34/T124.4-2003沿江棉花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
3.1苗期
从出苗到现蓄间的时期。
3.2蕾期
从现蕾到开花间的时期。
3.3盛蕾期
当50%棉株出现五台果枝时为进入盛蕾期。3.4花铃期
从棉株开花到开始吐絮的时期。3.5吐絮期
棉田有50%植株开始吐絮的时期。4棉花的生态气候条件
无霜期220天以上。活动积温(≥10℃)持续210天以上,累计4600℃~5600℃,开花结铃期平均气温在25℃~30℃。年日照2000h以上,日照率40%以上。5棉花种植的土壤
符合NY/T207-1992标准要求。
棉花生长期棉田地下水位应低于80cm,有灌溉和排涝条件。6棉田种植制度与种植方式
棉田种植制度一般为一年二熟,以棉为主,主要是棉油(油菜)、棉麦(大、小麦)、棉豆(蚕、豌豆)、棉菜(蔬菜)等两熟。以棉油双育双栽为主,油菜、小麦收获后接移栽。提倡棉茬口定期轮换。
品伙伴网
棉花种植方式分露地移栽种植和地膜覆盖移栽种植二种。7棉种
7.1品种
符合NY/T207-1992标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DB34/T124.3-2003
有枯(黄)菱病的棉田,必须选用抗耐枯(黄)菱病品种(组合):提倡应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抗逆性强的杂交组合(F)。提倡一县一种。7.2种子质量
应符合GB4407标准和NY400标准。8栽培
8.1选种与种子处理
按DB34/T124.1-2003执行。
8.2棉花营养钵育苗及移栽
按DB34/T124.1-2003执行。
8.3施肥
遵循“有机无机配合,营养元系比例协调”的原则,根据产量目标,提倡测生配方施肥。肥料应符合NY/T496规定。一般中等肥力棉田,目标产量80100kg/667m皮棉约需施N:13kg18.5kg,P0s:6~6.5kg,K20:13.5~16.5kg,N:P20s:K.0一般按1:0.4~0.5:1施用。底肥和蕾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对速效性氮肥的施用,掌握苗期轻,蕾期稳,铃期重的原则:花铃期施氮量宜占总施量的60~65%。缺硼棉田每667m施硼肥0.51kg。地膜覆盖栽培的棉花应增加基肥中的有机肥施用量。蕾期不再破膜施肥,只可滴浇少量人畜粪、磷、钾肥。花铃肥的施用应随着生育进程的加快而相应提前。8.4水分管理
加强田间沟渠配套,哇沟、腰沟、围沟通联,深沟高哇,完善排灌设施为基础。苗、蕾、初花期以田间排涝降湿为主,防止明涝暗渍,花铃期遇伏秋干旱应及时灌溉,高温季节避免中午大水漫灌,提倡节水灌溉;遇大风强降雨时要防棉田受淹和棉株倒伏。吐絮期遇连阴雨时,要注意田间降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烂铃。
8.5苗期和蕾期管理
8.5.1早管勤管促早发稳长
栽后及时查苗补缺和中耕灭茬除草,对缺苗断垒的应选相近大小苗补栽。苗蕾期一般中耕2~3次,苗期浅中耕、蕾期深中耕,结合中耕清理田间三沟,防涝降渍,并逐次培土雍根。8.5.2轻追提苗肥
棉苗活棵后,每667m用碳铵8~10kg或尿素4~5kg,兑水浇施,也可滴浇腐熟人畜粪150~200kg。8.5.3整枝
现蕾后及时分次去叶枝。
8.5.4稳施蕾肥
一般在6月中旬,棉花盛期在行间开沟深施蕾肥,每667m施饼肥3050kg,N、P20s、K20各含15%的复合肥4.5~6kg,氯化钾10kg左右,做到蕾施花用。8.5.5化学调控
6~7叶期,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情况,用25%的助壮素兑水喷雾1次,一般每667m用量控制在2~4ml,旺长、瘦弱棉花酌量增减。
8.6花铃期管理
8.6.1重施花铃肥
DB34/T124.32003
花铃肥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棉株见桃时,每667㎡施饼肥20~30kg,蕾期施用多的可适当减量,施用少的要加大用量,氯化钾7.5~10kg,N、P20s、K20各含15%的复合肥20~25kg,采取开沟或打穴深施。第二次在8月初(即盖顶肥)每667m施尿素10~12.5kg8.6.2揭膜
地膜棉在6月底至7月初,及时揭去地膜,捡净田间残膜,揭膜后立即重施花铃肥。8.6.3清沟培土
在7月上中旬棉花封行前,清沟培土防倒伏。8.6.4打顶与整枝
在7月底至8月初,或当单株棉花出现18-20台果枝时,及时摘除顶心。8月中下旬,分次打边心,摘除无效花蕾、抹赞芽。
8.6.5化控
在主茎16~17叶时,视天气和苗情继续采用助壮素化学调控1次,每667m用量8ml,塑造株形,控制旺长;打顶后7~10天每667m用25%助壮素12~20ml兑水喷雾中上部果枝,控制无效蕾。8.7吐絮期管理
8.7.1根外追肥
8月下旬到9月上旬,每667m用0.5kg尿素加0.1~0.15kg磷酸二氢钾兑水50kg叶面喷施,每7~10天一次,共喷2~3次,防止早衰。8.7.2剪空枝,去老叶,摘烂铃
棉花吐絮后,分次脱去下部老叶,剪除空枝,对田间烂铃,适时采摘剥花晒干。8.7.3化学催熟
对后期成桃多的晚熟棉田,在10中旬,气温处在20℃以上时,每667m用40%乙烯利0.10.2kg,气温处在15℃20℃时,用40%乙烯利0.15~0.25kg兑水喷雾。9棉田有害生物的控制
按DB34/T124.4-2003标准执行。10采摘收花与晒藏
棉花成熟吐絮后及时分次采摘收花。实行田间收花,不摘青桃,不摘带壳花,雨前抢时采摘吐絮花。实行分收分晒分藏。摘花晒花与收藏须用棉布袋、竹制帘框等用具,防止混入异性纤维。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
- DB43/T434-2009 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实验室无害化处理规范
- DB53/T277.21-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1部分:初烤烟叶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DB32/T1332-2009 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规程
- DB62/T1736-2008 绿色食品天祝县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
- DB53/T277.42-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42部分:成熟采收技术规程
- DB65/T2709-2007 春尺蠖飞机防治技术规程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S41009-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药片(粉)
- DB42/T512-2008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DB61/T388.1-2007 桑树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 DB41/T563-2009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定期检验规程
- DB44/T553.1-2008 数控纵切小型车铣延复合中心 技术条件
- DB44/T562-2008 动态背光液晶电视相关性能测量方法
- DB45/T521-2008 巴西龟庭院养殖技术规范
- DB37/T1051-2008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双孢菇操作指南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