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8 16:07:51
  • DB11/T589-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11/T 589-2008

  • 标准名称: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11/T 589-2008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DB11/T589-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03. 080. 30
备案号:X2008
長京市地
方标准
DB11/T5892008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massage operation2008-08-29发布
2008-09-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按摩操作要求
4全身保健按摩.
5不适症保健按摩..
6病症保健康复按摩
7参考文献,
DB11/T5892008
+.+++++.++.+.++.+.++-+.
..+..++...+..+.+....+
本标准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长汉、赵鸿东、杨文超、王虹、李亚男、段立莉。本标准于2008年8月29日首次发布。DB11/T5892008
1范围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DB11/T589-2008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按摩操作要求、全身保健按摩、不适症保健按摩、病症康复保健按摩等的操作。本标准适用于保健按摩的操作。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仰卧位
dorsal position
顾客头下垫枕,仰面而卧,下肢平伸,上肢自然置于躯体两旁。2.2
ventricunbent position
俯卧位
顾客背面而卧,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体两旁或曲肘置于头部两侧。2.3
侧卧位Iateral position
顾客头下垫枕,侧面而卧,上肢自然置于胸前。2.4
坐位sitting position
顾客端正而坐。
3按摩操作要求
3.1熟练运用常用的经络、穴。
3.2熟练运用推,摩,抹,擦,搓,按,点,拨,捏,拿,捻,揉,滚,抖,振,击,,拍,摇,屈,伸的按摩技巧,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3.3进行按摩操作时应慎用牵引性、顿挫性等手法,不应使用脊柱关节扳法。4全身保健按摩
4.1头面部按摩bzxZ.net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
推印堂至神庭;
分推印堂至太阳:
揉前额;点揉印堂、太阳穴;
轻捏眼眶:
按揉眼周晴明、揽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等穴;推摩翼至额膠;
轻摩水沟至地仓:
轻揉下颌至颊车,再由颊车至太阳;拿探五经:
DB11/T5892008
梳理头皮;
点揉风池、风府等穴;
揉捏耳廓:
m双手振耳。
4.2胸腹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掌按双肩:
b)按揉中府:
c)分推胸肋;
点揉期门、章门、京门等穴:
推上中下三皖;
f)点揉天枢、气海、关元等穴;g)捏拿腹直肌;
h)摩、揉腹部。
3:上肢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推上肢内外侧;
b)拿揉上肢内外侧;
按揉腕关节:
点揉瑜穴: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劳宫等穴:搓揉掌心:
f)摇腕关节;
g)捻揉、拔伸手指:;
h)搓、抖上肢;
i)摇肩关节。
4.4下肢前、内、外侧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直推下肢:
拿揉下肢;
拨揉膝眼:
d)揉、擦膝关节;
e)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拨小腿胃经;
g)即打下肢;
h)推摩足背:
i)摇踝关节。
5颈肩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拿揉颈项:
b)点揉棘突两侧;
c)拿揉肩部;
点揉肩井、秉风、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滚肩部;
f)轻叩肩部。
4.6背腰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推背腰部:
b)揉、拔背腰部;
c)按压脊柱及两侧膀胱经:
d)点按夹脊穴;
e)滚背腰部:
f)按揉肾俞穴;
g)捏脊:
h)擦、颤命门、八;
叩打背腰部。
下肢后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直推下肢;
b)滚臀部及下肢;
c)拿揉下肢:
点按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d
抱揉下肢后侧;
f)叩打下肢;
9)推、擦、点足底;
h)拔伸趾关节;
i)叩击足跟。
5不适症保健按摩
5.1头胀痛
5.1.1注意事项
DB11/T589-2008
5.1.1.1按摩时手法宜轻柔缓和、力度适中;手掌不应紧贴面部及眼,不可用猛力、暴力。5.1.1.2对患有高血压或晕症的顾客按摩时宜采用仰卧位。5.1.2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j)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k)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坐位:
a)推印堂至神庭;
b)分推前额;
揉前额至头侧;
d)点揉太阳、头维、百会、四神聪等穴;按揉、拿捏头部;
扫散侧头部:
梳理头皮;
h)揉点枕骨后缘风池、风府等穴;i)拿揉颈肩;
j)击头部;
k)叩击肩部。
5.2鼻塞不通(感冒)
5.2.1注意事项
DB11/T5892008
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和缓,应持续按摩至顾客感到身体发热,微微汗出。5.2.2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d)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e)~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
a)推、擦鼻翼两旁;
b)按揉竹、晴明、迎香等穴;
c)揉、拨鼻翼两侧;
d)点按头维、风池;
e)按揉风门、肺俞;
f)横擦大椎及以上两穴;
g)提拿肩井:
h)点按两侧列缺、曲池、合谷等穴。5.3目胀额紧
5.3.1注意事项
按摩手法要轻柔缓和,避免触及眼球。5.3.2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推印堂到神庭;
b)分推前额至太阳;
轻抹上下眼眶;
d)揉前额经太阳到头两侧;
e)按揉揽竹、晴明、太阳等穴;f)拿捏头部两侧及上下眼眶;
g)搓掌熨目:
h)叩击头部;
i)点揉枕骨下缘,点风池穴;
j)点按合谷、太冲穴。
5.4颈肩酸痛
5.4.1注意事项
扭转颈部时活动幅度及力度不应过大。5.4.2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坐位或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拿揉枕骨下缘至颈根部;
b)揉、拨项韧带及两侧颈肌;
c)拔、揉胸锁乳突肌:
d)按颈椎棘突及两侧:
e)拿揉颈项,并轻轻转动头部(头晕者慎用):f)点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9)拿揉、滚肩部,按压肩井、天宗穴;h)轻叩颈肩部;
i)手臂酸麻胀痛者,加拿揉、搓臂部,点按极泉、曲池、合谷等穴。5.5肩部酸沉
5.5.1注意事项
患肺气肿、心脏病等不宜俯卧的顾客,应采取坐位,按压力度不应过重4
5.5.2按摩操作
DB11/T5892008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e)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f)~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坐位:
a)推肩背部;
b)滚肩背部;
掌揉肩部及肩脚内侧缘:
d)点揉肩并和脊柱两侧夹脊穴;擦肩井及肩脚内侧缘;
f)拿揉肩部;
点按肩井、天宗、肩内俞、肩外俞、肩隅等穴;g)
h)轻叩肩背部。
5.6胸闷
5.6.1注意事项
5.6.1.1按摩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5.6.1.2按法操作要配合呼吸,随呼吸运动按压。5.6.2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坐位或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掌按锁骨下缘;
b)直推任脉;
c)分推斜肋部;
d)摩胸胁部;
e)轻叩胸部;
f)点按中府、云门、腹中、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5.7上肢酸痛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坐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推上肢内外侧;
b)拿揉上肢:
c)对拍上肢:
d)搓上肢:
e)抖动上肢;
f)点按肩隅、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内关等穴。5.8疲劳性腰痛
5.8.1注意事项
活动腰部时范围应由小到大,不应采用扳法按摩。5.8.2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g)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h)~i)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
a)推脊柱两侧;
b)分推腰部:
c)按揉背腰部;
d)弹拨腰部;
e)滚腰部;
f)叩打背腰部;
按压腰部俞穴及委中穴;
DB11/T5892008
h)屈膝屈髓摇腰;
i)点按阳陵泉等穴。
5.9背部强痛
5.9.1注意事项
5.9.1.1.做背部按压、振题等按摩操作时,应要求顾客不能整气5.9.1.2做上背部及腰部肾区打按摩操作时力度宜轻。5.9.2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i)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坐位:
a)推脊柱两侧;
b)分推背部:
c)掌揉背部:
d)滚背部;
e)拨揉、点按背俞穴、夹脊穴;f)叠掌按压、振颤脊柱;
g)擦背俞穴:
叩击背部;
拿揉肩井,点按肩井、天宗穴。5.10
食欲不振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摩皖腹部;
b)揉上腹部;
c)点揉期门、章门、梁门、上皖、中皖、下皖、天枢等穴;d)推、摩左胁肋部;
e)推腹部任脉路线;
f)揉皖腹部;
捏拿腹肌并抖颤:
点揉足三里。
下肢酸沉无力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i)~m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
a)直推下肢;
b)抱揉下肢;
c)拿揉下肢;
d)搓下肢;
e)点拨环跳、巨廖、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揉足底涌泉穴、掌擦足底;
g)拍打下肢;
h)牵引、抖动下肢;
i)推下肢:
j)拿揉下肢前侧;
k)点按足三里、解溪:
1)拍打下肢;
m摆动下肢。
5.12足跟痛
5.12.1注意事项
足跟局部按摩手法宜重,力度以顾客能忍受为限。5.12.2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推下肢后侧;
b)拿揉下肢;
c)点揉跟部:
按揉跟腱及周围;
拿捏、指推足跟;
揉足掌面:
9)点按涌泉、昆仑、太溪等穴;h)活动踝关节。
5.13精神疲劳
5.13.1注意事项
按摩操作时应以按摩头部及相关穴位为主,手法宜轻、缓、稳。5.13.2按摩操作
DB11/T5892008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d)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e)~f)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
a)推印堂至神庭;
b)推摩前额至太阳穴;
c)按揉百会;
d)点按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e)摩、揉背部;
f)揉、拿小腿后部肌肉。
心烦失眠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e)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f)~u)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v)~z)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坐位:a)推背部;
b)拨揉夹脊穴;
c)按压背俞穴;
d)拿揉下肢部;
e)揉、擦足底,点按涌泉;
f)推印堂至神庭:
分推印堂至太阳;
揉前额:点揉印堂、太阳穴;
轻捏眼眶;
按揉眼周晴明、揽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等穴:j)
k)推摩鼻翼至颧臀;
1)轻摩水沟至地仓;
m轻揉下颌至颊车,再由颊车至太阳;n)拿揉五经;
梳理头皮;
点揉风池、风府等穴;
DB11/T5892008
q)揉捏耳廓:
双手振耳;
掌心轻压、轻揉眼球;
按揉中府、云门、中等穴;
u)按揉前臂内侧心经、心包经路线;点按神门、内关等穴:点揉关元、中、天枢、气冲、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等穴;按揉枕骨下缘;
拿探颈肩部:
y)点揉风池、肩井、天宗等穴;z)轻拍肩部。
5.15运动疲劳
5.15.1注意事项
5.15.1.1应以按摩四肢、项背为主,按摩头部、胸腹为辅。5.15.1.2按摩手法宜均匀柔和,力度应适宜。5.15.2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e)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f)~l)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
a)直推印堂至神庭;
b)分推印堂至太阳;
c)推按胸部,搓摩两胁;
d)揉、颤腹部;
e)推、拿下肢;
f)拿肩井;
9)揉擦背腰部:
h)按压脊柱及两侧;
i)推、拿大腿后侧;
j)点按环跳、委中、承山等穴;k)叩打背腰部及下肢;
1)抖动下肢。
6病症保健康复按摩
6.1肩周炎
6.1.1注意事项
按摩力度以顾客能够耐受为宜,运动范围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6.1.2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卧位或坐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揉、拿肩部及上臂;
b)按揉穴,包括中府、天宗、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秉风、巨骨、缺盆、肩、极泉等穴和肩部痛点;
c)运动肩关节:
推肘肩内收;
-屈肘肩外展;
直臂肩前屈;
屈肘肩后伸;
屈肘肩旋前、旋后;
--环绕肩关节;
d)抱揉、搓肩臂部;
e)抖动上肢。
6.2颈椎病
6.2.1注意事项
按摩操作适用于颈型、颈椎型颈椎病。6.2.2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或坐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a)拿揉颈肩部;
b)拨揉颈部:
c)按揉天柱至大籽穴、肩井、肩外俞、风池、天鼎、天宗等穴;d)揉颈肩部及上背部。
6.3急性腰扭伤
6.3.1注意事项
对扭伤早期、疼痛严重顾客进行局部按摩时手法宜轻。6.3.2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DB11/T5892008
a)远端取穴镇痛,按揉扭伤穴(阳池与曲池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或腰痛穴等;b)推、揉、拔理腰部:
c)拿、揉腰部、臀部;
d)按揉两侧环跳,殷门,委中等穴;e)按压承山穴,活动腰部。
6.4腰肌劳损
6.4.1注意事项
按摩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
6.4.2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e)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f)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
a)推腰背部;
b)按揉腰背部;
c)滚腰背部:
d)拔揉痛点:
e)擦肾俞、腰阳关至透热;
f)屈膝屈髋活动腰部。
6.5腰椎间盘突出
6.5.1注意事项
对有早期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病变的顾客不应进行按摩。6.5.2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b)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c)~d)操作程序,顾客采用侧卧位:e)操作程序,顾客采用仰卧位a)推、按揉、滚背腰及下肢后侧;b)按压腰、臀部疼痛点及环跳、承扶、委中、殷门、承山、昆仑等穴;c)点按腰骶部夹脊穴: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