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板栗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8 16:31:59
  • DB11/T332-200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 11/T 332-2005

  • 标准名称:

    板栗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 11/T 332-2005 板栗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DB11/T332-200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备案号:17789-2006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北京市地
方标准
DB11/T3322005
板栗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Comprehensive technique of chestnut nuisanceless production2005-12-27发布
2006-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板栗产地环境条件
4.1产地选择,
4.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4.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5板栗生产技术规程
5.1苗木生产
5.2板栗园建立,
5.3板栗园管理.
板栗园管理参见附录B。
5.4花果管理
5.5整形修剪
5.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C.
5.7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的使用5.8果实采收和贮运
6板栗果实质量标准
6.1要求
6.2检验方法
6.3检验规则.
DB11/T332—2005
本标准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局、北京农学院、怀柔县林业局、密云县林业局。本标准起草人:姚允聪、于乃晶、王月清、李松涛、付占芳、方建辉、张瑞。DB11/T332-2005
1范围
板栗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DB11/T332—2005
本标准规定了板栗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板栗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技术规范以及板栗品质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无公害板栗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8406.2一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H/T1029—2002板栗
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Producing area of Chinese chestnut板栗产地
具有一定面积和生产能力的板栗栽培区域。3.2
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condition影响板栗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3.3
优良品种Goodvariety
品质优良、树冠紧、早实丰产、高产稳产、适应性和抗病虫能力较强的品种。3.4
品质优良Highquality
坚果大小均匀整齐,平均单粒重不低于6.67g;果皮有光泽,茸毛少;涩皮易剥离,淀粉糯性,总糖含量在18%以上。糖炒质地细腻,风味香甜。3.5
树冠紧凑Compactcrown
树冠较矮,内膛枝有一定的结果能力。3.6
早实丰产Earlybearingand abundantproduction嫁接后当年部分单株结果,三年后有一定的产量。3.7
高产稳产Stablehigh-yield
品种发枝力强,树冠垂直投影每平方米不低于10个结果母枝,每一结果母枝平均抽生结果枝2个以上,每结果枝着生总苞(栗棚)2个以上:总苞出籽率在40%~45%:总苞含坚果平均不少于2.5粒;1
DB11/T332—2005
结果树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产量在0.5kg以上:大小年产量差异在20%以下。3.8
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较强Wideadaptationandhighresistanttopestanddisease在土壤薄、气候干早条件下,树体能正常生长发育,并保持一定产量;具有较强的抗栗疫病及抗虫害能力。
实生苗Seedling
用种子培育的苗木。
嫁接苗Grafting seedling
把优良品种的芽(枝)嫁接在砧木上培育成的苗木。3.11
苗圃Nurserygarden
培养实生苗和嫁接苗的圃地。
采穗圃Scion plot
用于繁育优良品种接穗的圃地。3.13
Planting density
栽植密度
在单位面积内,按确定的株行距栽植的株数。3.14
定干 Leader branch cutting
栗苗栽植后,为培养树形和促发生枝,在确定的合适高度,将苗干剪断。3.15
除萌Offshootremoval
对嫁接苗(树)砧木上萌发的新梢及时清除。3.16
短截 Cutting back from shoot对一年生枝剪除一部分枝段的修剪技术。3.17
缓放Non-cutting of shoot
对一年生枝不修剪,任其生长。3.183.18
疏枝Thinning out
将枝条从基部剪除。
回缩 Cutting of perennial branch在二年生以上的枝段剪截。
拉枝Fixbranchinacertainangle用绳子把栗树枝条拉开,固定在所需要的一定角度的整形技术。3.21
修剪强度(修剪量)
Pruning intensity
板栗修剪后留下结果母枝数量,除以树冠投影面积所得的商数(个/m)。2
抽条Sprouting
DB11/T332—2005
冬季及初春,因生理干旱(根系因土壤冻结、幼树根系浅等原因,吸收的水分不足,使枝条失水)、霜冻危害(一年生枝木质化程度差,易受冻害)而使新梢部分死亡。3.23
骨干枝Mainbranches
组成板栗树体的永久性大分枝(主侧枝)。3.24
辅养枝Supplementarybranch
除骨于枝以外的临时性较大枝,能辅助树体生长,加快树形培育,又能早结果的枝。3.25
土壤覆盖Soilmulching
为防栗园土壤水分蒸发及提高土壤肥力,在树下用杂草、树叶、秸杆等植物体或地膜进行覆盖。3.26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水土保持S
防止土壤、水分、肥料流失所采用的生物工程或土壤改良的综合技术措施。3.27
萌芽期Sprouting phase
板栗树25%的混合芽鳞片绽开,露出芽嫩尖的时期。3.28
开花期
Anthesis
栗树5%的雄花与雌花开放至部分雄花序开始脱落的时期,全树50%以上的雄花与雌花开放时期为盛花期。
果实发育期Fruitdevelopmentphase栗果从受精开始到栗果成熟的生长发育时期。3.30
空苞(空棚)Emptyburr
没有栗果的栗苞。
栗果色泽Color of nut
栗果外种皮的颜色与光泽。
缩剪 Cutting of perennial branch对多年生结果枝结果后从较好的分枝处剪截。3.33
疏剪 Cutting out
对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从基部剪除。3.34
充分发育Fulldevelopment
果实自然地长成本品种应有的大小和形状。3.35
成熟Ripeness
果实发育充分,呈现出本品种特有的色、香、味,果肉开始由硬逐步转为脆或柔软。3
DB11/T332—2005
虫果Wormy fruit
被害虫危害而影响外观或内在质量的果。3.37
病害Fruitdiseases
病害可分为生理性病害和浸染性病害。a)生理性病害
主要有缺硼症、顶腐病、黑心病、黑皮病、褐痘病、果肉褐变、冷害、二氧化碳中毒等。侵染性病害
主要有轮纹病、黑星病、疫腐病、黑斑病、炭疽病、果柄基腐病、青霉病、绿霉病等。3.38
单果重Weight of simplefruit
单个果实的重量,是确定果实大小的依据,以克(g)为单位。3.39
果形 Fruit shape
本品种果实成熟时应具有的形状。果形端正指没有异常的明显凹陷或突起。外形严重偏缺,致使变形者,为畸形果。
虫伤 Worm injury
各种昆虫食果皮和果肉引起的表面伤痕。3.41
容许度Allowance
因板栗在采后分级中可能存在疏忽,以及在采后处理和贮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品质变化,规定一个低于本等级质量的允许限度,以百分率表示。4板栗产地环境条件
4.1产地选择
无公害板栗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4.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无公害板栗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空气质量指标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mg/m2氮氧化物(NO)(标准状态),mg/m氟化物(F),μg/(dm2·d)
铅(标准状态),ug/m
4.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无公害板栗产地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4
日平均
1h平均
总汞,mg/L
总镉,mg/L
总砷,mg/L
总铅,mg/L
铬(六价),mg/L
氯化物,mg/L
氟化物,mg/L
氰化物,mg/L
石油类,mg/L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
无公害板栗产地主壤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土壤质量指标
总镉,mg/kg
总汞,mg/kg
总砷,mg/kg
总铅,mg/kg
总铬,mg/kg
六六六,mg/kg
滴滴涕,
板栗生产技术规程
5.1苗木生产
5.1.1苗圃的建立
5.1.1.1苗圃地选择
用作板栗育苗的地块应具备以下条件:指
pH6.5~7.5
地形一致,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海拔在400m以下,排水良好;a)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壤土、壤土,pH值5.8~7.0;水源充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地下水位在1.0m以下:总重地。
5.1.1.2苗圃地规划
苗圃地规划如下:
DB11/T332--2005
苗圃一般建有良种采穗圃与苗木繁育圃两部分,其面积比例为1:20~1:30。也可单建苗木繁育圃;
道路、房舍、排灌系统等设施及防护林的营造,要求便于操作管理和使用,节省开支,少占地:5
DB11/T332—2005
c)规划的区、睦,必须进行统一编号,对各区、哇内的实生苗和嫁接苗品种要认真登记、建档保存,做到各类苗木准确无误。
5.1.2实生砧木苗的繁殖
5.1.2.1砧木选择
砖未利用本砖。
5.1.2.2种子采集和贮藏
5.1.2.2.1种子的采集
采集充分成熟、籽粒饱满、无病虫危害的种子,在栗苞已开裂,栗苞内坚果皮已变褐色,取出种子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1天~2天。然后清除病虫果,霉烂果、畸形果、机械伤果等,立即进行沙藏。5.1.2.2.2种子的购藏
种子的贮藏方法有冷藏法和沙藏法,贮藏方法见本标准5.8.2.2。5.1.2.3播种
5.1.2.3.1整地作哇
深翻20cm~30cm后,作宽1.2m,长20m~30m的小哇,南北向,东西排列。哇内撒施优质有机肥5kg/hm2~6kg/hm2,同时混施尿素、过磷酸钙各150kg/hm2,将肥料翻入土内,平整。5.1.2.3.2灌水
播种前3天~4天,灌水一次。
5.1.2.3.3播种量
播种量为1000kg/hm2~1125kg/hm。5.1.2.3.4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
5.1.2.3.5播种方法
在睦内按10cm×40cm的株行距开沟点播,把种子平放沟内,覆土3cm,然后拍实,有地下害虫时,要撒毒土(50%辛硫磷:细土=1:10),每公项15kg。5.1.2.4播后管理
5.1.2.4.1肥水管理
出苗前不要浇水,壤干燥时,应在下午喷水。苗木出士时浇水一次,以水分渗到士壤10cm为宜幼苗生长初期,浇小水一次;苗木生长高峰期(5月~6月下旬)要浇足水。苗高20cm左右,追尿素75kg/hm左右,追肥后浇水。苗木生长期,叶面喷0.3%的尿素3次~4次。5.1.2.4.2中耕除草
每年中耕除草2次~4次。
5.1.2.4.3苗圃排水
雨季要注意排水,苗圃不能积水。5.1.2.4.4防病虫害
苗木出土至2片~3片真叶期,主要防地下害虫,要喷1000倍的辛硫磷加800倍的多菌灵,同时防病。幼苗生长期要防食叶害虫如红蜘蛛、蚜虫等。5.1.2.4.5防抽条
1年~2年生栗苗,入冬前要弯倒埋土防寒:或把苗木自地表以上剪断,然后将茬口用土覆盖。5.1.3嫁接苗的繁殖
5.1.3.1嫁接时间
4月中旬至5月上旬。砧木地上5cm处直径达到0.8cm以上时即可嫁接。5.1.3.2接穗的选择、采集与贮藏5.1.3.2.1采集时期
采集时期为1月上旬~2月中旬。5.1.3.2.2接穗选择
从采穗圃中选树体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剪取树冠外围,生长健壮,顶芽及侧芽饱满的一年6
生枝为接穗。未建采穗圃的也可从健壮的中、幼年树上采接穗。5.1.3.2.3接穗贮藏
DB11/T332-2005
每100根接穗为一捆,捆好,挂牌,标明品种、采集时间、地点,并记录存档,及时存放在冷库或地窖中。
5.1.3.2.4接穗的处理
处理方法:
剪穗:把接穗剪成15cm~18cm的枝段,接穗上部要有饱满芽2个~3个以上;a)
溶蜡:把石蜡放入锅或盆内,放入适量的水(蜡:水=4:1)加热,当蜡与水混合液沸腾时(约b)
100℃),即可使用:
封蜡:用手拿接穗一端,将另一端迅速在蜡液内蘸一下,立即取出;用同样的方法再蘸另一端,要求全穗封蜡。
5.1.3.2.5蜡封接穗贮藏
把封好的接穗,每100根一捆,挂牌标明品种、封蜡日期,并记录档案。然后存入地窖(或具备贮藏条件的地方),窖内铺一层沙,沙含水量8%以上,把接穗捆并排立着放在湿沙上面,然后用湿沙或塑料布覆盖。贮藏温度0℃~5℃,空气湿度90%以上。5.1.3.3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插皮接、合接、劈接等枝接法。举插皮嫁接法为例。示例:
a)削接穗:在接穗下端削长4cm~5cm的马耳形斜面,入刀处要陡一些,刀深达木质部后,再较6)
平直地向前斜削下去,把斜面下端轻削两刀,削去蜡皮见木质部即可;剪砧木:在砧木嫁接部位剪断,然后把截断面削光滑:c
选砖木树皮光滑部位,用刀从截断面边缘向下刻划,刻划长度与接穗削面一样长,刻划深达木质部;
把接穗削面对向木质部,从刻划口插入砧木形成层,削面上端露0.5cm~0.8cm(称露白),接穗削面与木形成层贴紧,接穗背面与砧树皮内侧贴紧e
绑缚:用塑料条将嫁接部位绑紧封严。5.1.3.4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苗的管理如下:
除萌藥:为保证接芽萌发和苗木生长健壮,要随时抹除砧木上长出的萌葉。a)
绑枝架:当新梢长到25cm~30cm要及时立支柱,把支柱绑在砖木上,然后把新梢用绳子系b)
在支柱上,支柱高度1.0m~1.5m为宜。绑枝架时去除塑料条。适时摘心:当苗高45cm以上时可行摘心,促生分枝。d
病虫害防治:接芽萌发后要经常检查,发现病虫危害及早防治,做到治早治了。肥水管理:新梢长到10cm以上时,可开沟施尿素,60kg/hm2~75kg/hm2:并及时浇水。生长季可叶面喷肥4次~5次,喷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浓度0.3%。生长季及时松土除草。
5.1.4苗木出圃指标
5.1.4.1嫁接苗出圃质量
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发育充实,芽饱满;地径1cm以上,苗高80cm以上,侧根3条以上,主侧根长20cm;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和机械伤。5.1.4.2板栗苗木生产量、出圃量指标每公项砧木苗12万株~15万株,可供嫁接量10万株~13万株。每公项出嫁接苗9万株~12万株。5.1.4.3起苗
起苗前对苗木品种数量要调查好,记录在档,对每个品种要挂牌,注明品种和木年龄。起苗前3天~5天要灌水;起苗时要保护根系。5.1.4.4苗木检疫
按《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进行。苗木出圃标准为:板栗苗木生产量、出圃量指标:每公砧7
DB11/T332—2005
木苗12万株15万株,可供嫁接量10万株13万株。每公锁出嫁接苗9万株~12万株。苗木质量标准: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发育充实,芽饱满;地径1cm以上,苗高80cm以上,侧根3条以上,主侧根长20cm: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和机械伤。5.1.4.5苗木消毒
苗木出圃前喷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5.1.4.6苗木包装、运输
苗木出圃后需要运输的要按50株或100株一捆进行包装,包装时要保持根系湿润,防止苗木机械损伤,包装后要挂牌,标明品种、数量、等级。不及时外运的苗应及时假植。5.2板栗园建立
5.2.1果园选址
5.2.1.1气候条件
5.2.1.1.1气温
年平均气温8.5℃~10℃,4月~10月平均气温18℃~22℃,1月的月平均气温大于-10℃,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25℃:果实发育期有效积温2200℃~3000℃:开花期适温为17℃27℃,无霜期180天以上。
5.2.1.1.2日照条件
年日照时数在2000h~2700h,日照率50%~60%。5.2.1.2土壤条件
5.2.1.2.1.板栗建园宜选择层在40cm以上,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王壤基岩以花岗岩、片麻岩、砂岩为好。土壤pH值5.8~6.8。5.2.1.2.2适宜土壤:褐壤土、沙壤土、壤土等。5.2.1.2.3在土壤条件差的地区,如薄山地、沙滩地、粘土地等,建园前必须进行土壤改良。5.2.1.2.4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7%以上,并含多种矿质营养元素。5.2.1.3水分条件
年降水量500mm以上。北京地区冬春干旱少雨,最好有水浇条件。5.2.1.4地势
海拔高度在600m以下,园地选在阳坡、半阳坡;低山丘陵在半阴坡、阴坡亦可栽植。5.2.1.5果园规模
集中连片或散生。
5.2.2园地的调查
规划设计之前,对园地要进行地类、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质厚度、土壤养分、pH值、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植被及气候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出有关的图表。5.2.3板栗园的规划设计
5.2.3.1整地
5.2.3.1.1整地时间
栽植前一年的秋天。
5.2.3.1.2整地方式及规格
根据测绘结果,按地势、走向、坡度,确定整地方案,如下:a)围山转(等高擦壕):在坡度15°~20°的丘陵地,沿等高线挖壕,壕宽1m~1.5m,深0.8m~1.0m,壕间等高差4m,把表层土回填壕里,壕面外高里低。有水浇条件的要浇水沉壕,无水浇条件的要等过一个雨季再定植。栗苗栽植在壕内侧厚土处。梯田:坡度在15°~25°的土、石相间的山地,要修石坝梯田,梯田宽度因坡度而定,一般b)
是1.2m~1.5m,沿等高线修筑。梯田坝墙要牢,梯田面外高里低,内侧挖排、蓄水沟。c)土壤改良:沙滩地掺入黄土进行土壤改良;土壤粘重的掺入沙土改良。5.2.3.2小区规划
DB11/T332—2005
为合理利用土地和便于生产管理,将栗园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小区面积一般1hm2~3hm2。地形复杂的山区,小区面积为0.3hm2~0.7hm2,小区边界以山脊、山沟、小路等为界。5.2.3.3道路设计
道路分主路、支路、作业路三级。主路贯穿栗园中央,宽为4m;支路连接主路与作业道,在山地沿等高线修建,宽为3m,也是小区边界;作业道在小区内,宽为2m。5.2.3.4排灌系统规划
园内灌水系统主要按照园地特点设计。山地栗园应设计蓄水池,排水沟等设施。水土保持工程:根据坡度、土质挖等高擦壕或修梯田。5.2.3.5防护林规划
山区或小面积栗园可不设防护林。河滩地或大面积板栗园在迎风面宜营造防风林。主林带行向与主风向垂直,主林带栽植树木4行~6行,以乔、灌木结合为好。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一般栽2行~3行树,林带与栗树的距离为10m左右。可选择杨树、榆树、紫穗槐、荆条、花椒等做为授粉树。5.2.3.6建筑物规划
包括果园办公室、工具房、休息室、车库、仓库等。5.2.4品种选择
适宜北京地区的板栗优良品种参见附录A。品种选择要求如下:
品种选择应以区域化和良种化为基础,遵照板栗区域化,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优良品种,a)
实行适地适栽,并达到排开上市;b)
国外优良品种引进栽培时,必须进行品种区域试验,然后再大面积发展。品种选择时要注意选用乡土良种,做到乡土良种与引进品种相结合:大型栗园(面积在66hm2以上)需配置5个以上品种:小型园(面积在10hm2~65hm)配3个~5个品种;一个小区可配1个~2个品种。5.2.5栽植密度
根据士壤和立地条件,每公项可栽666株~1665株。5.2.6定植前的准备
栽植前挖好定植坑,定植坑的规格:长、宽、深各70cm~80cm为宜。每坑施入有机肥25kg,肥与表土混合填入坑内,踩实。
5.2.7苗木处理
选用合格苗木,剪除受伤根,假植苗木,栽前应在清水中浸泡12h24h,补充失去的水分。5.2.8栽植
5.2.3.7栽植时间
春栽3月下旬~4月上中旬:秋栽在栗苗落叶后至土壤结冻之前。5.2.3.8栽植技术
在定植坑中央培成小馒头状土堆,上面撒保水剂(10~15)g/株,放入苗木,覆土、提苗、踩实,再覆土使苗木根颈部高于地面10cm,灌水下渗后根颈要与地表相平。栽植前采用苗木进行消毒,催根和沾泥浆等措施,以提高成活率。5.2.9栽植后管理
浇水:栽植后应及时浇水,20天后再浇水一次,然后用地膜覆盖定植坑。秋栽树浇水渗下后,留苗干10cm剪截,然后培土严封苗木,防寒越冬。定干:栽植完并浇第一水后,及时定干。定干高度:50cm~80cm(依采用的不同树形而定)。b)
土壤管理:春季干旱,应注意苗木发芽后浇水和保,以保苗木成活。雨季注意松土除草,并追肥2次~3次,每次25g/株左右,应以氮肥为主。防抽条:生长一年的苗木,在落叶后土壤结冻以前,把苗木卧倒埋土防寒。来年在苗木萌芽初d)
期将覆于苗木的防寒土撤去并将苗干扶直。5.3板栗园管理
板栗园管理参见附录B。
5.3.1幼年(1年~5年生)栗园土肥水管理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