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 33/T 748.2-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

【地方标准】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08:53:47
- DB33/T748.2-2009
- 现行
标准号:
DB 33/T 748.2-2009
标准名称: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
备案号:
浙江省地
方标准
DB33/T748.2—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Cordyceps militaris (L.) Link Practice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Part 2:Practice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2009-05-13发布
2009-06-13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748一2009《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菌种: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748一2009的第2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DB33/T748.2—2009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博士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卿、吴邦仁、林多聪、刘宁、汤慧、刘宇、梅旭东。I
1范围
DB33/T748.2—2009
北冬虫夏草裁培技术规程第2部分:裁培技术规程本部分规定了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的栽培基质、栽培瓶制作、灭菌和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和产品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北冬虫夏草的室内容器栽培技术规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33/748.1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菌种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食用菌术语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栽培容器
装有混合培养料的玻璃容器或聚丙烯塑料容器。3.2
用直径小于0.1cm的长尖物刺破栽培瓶口的聚丙烯薄膜。3.3
采用控温、调湿、增氧方法促进北冬虫夏草子座的形成。3.4
子实体(子座)形成并逐渐长大的过程。4栽培基质要求
4.1栽培基质要安全技术要求
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3环境要求
至少300m之内无禽兽舍,无垃圾(粪便)场,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如石灰厂、水泥厂等)4.4主料
DB33/T748.2—2009
小麦、大米。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4.5辅料
麦麸、玉米粉、大豆粉、豆天娥粉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4.6化学添加剂
见附录A中的A.1。
4.7栽培基质处理
基质中不允许加入农药,不允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成分不清的混合型基质添加剂。
5生产技术
5.1栽培季节
-般2月中下旬栽培接种,5月中下旬采收;8月中下旬栽培接种,11月采收,条件允许可周年栽培。5.2推荐配方
小麦68%,豆天蛾粉26%,煎糖5%,蛋白陈1%,维生素B1微量。6装料、灭菌、冷却、接种
6.1装料
先将小麦或大米等主料和辅料装入栽培容器中,料水比为1:1,用聚丙烯膜、橡皮筋包扎瓶口。6.2灭菌
将装好培养基栽培瓶装到铁框内,放置灭菌锅内高压(0.11Mpa~0.15Mpa)灭菌1.5h~2.0h或常压(100℃)灭菌10h~12h。
6.3冷却
灭菌后移置缓冲室内,冷却至24℃以下移置接种室内。6.4接种
6.4.1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用消毒剂对地面、墙壁进行消毒。6.4.2原种或栽培种质量应符合DB33/748.1-2009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菌种。6.4.3栽培瓶在接种室内用消毒剂密闭熏蒸1.5h~2h后接种。6.4.4每瓶栽培瓶约接5mL菌种。7菌丝培养
7.1培养室环境要求
培养室应经消毒,要求清洁、干燥、通风、遮光。7.2培养方法
容器栽培:立体架式,每档层高不超过6层。7.3培养管理
7.3.1发菌室温度宜为18℃~23℃,空气相对湿度65%~70%。7.3.2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适时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7.3.3接种后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感染杂菌的栽培容器。7.4培养时间
室内培养20d~25d,长满菌丝。8增氧
菌丝长满菌瓶后,刺孔增氧,刺空数为8个~10个。9出草管理
9.1培养室要求
培养室房应消毒处理,达到清洁、通风、有散射光(100Ix~2001x)。9.2促座
DB33/T748.2—2009
促座时期为菌丝体长满料面时,保持培养室温度为16℃~18℃,相对空气湿度90%,保证有散射光(1001x~2001x)诱导原基形成9.3出草
9.3.1出草温度为18℃~22℃。
9.3.2保持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85%,保证有散射光(1001x~2001x)。9.3.3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
9.3.4子座生长阶段,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10采收
10.1适期
当北冬虫夏草形成子囊后,未弹射孢子前及时采收。10.2方法
采收时洗净双手,戴上手套,用镊子取出子座,除去杂质后,按规格分类。采收人员要戴帽子、口罩。
病虫害防治
11.1防治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11.2主要病害预防
11.2.1主要病害
霉菌(毛霉、脉孢霉、木霉、黄曲霉)和细菌性基腐病。11.2.2预防方法
11.2.2.1严格检查种源。
11.2.2.2保持环境清洁。
11.2.2.3发现病害及时清除,移出培养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11.2.2.4子座形成到采收期间禁止使用化学农药。11.3防治方法
11.3.1主要虫害
菇蝇、菇蚊、螨类。
11.3.2防治方法
11.3.2.1阻隔法防害虫,在场地周围控沟,在培养室安装沙门窗防止害虫飞入。11.3.2.2熏点生活用蚊香驱虫。11.3.2.3发现螨类等虫害及时清除,移出培养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11.4生产记录
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好生产记录。3
DB33/T748.2—20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用药剂的配制及使用
常用化学添加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A.1
常用化学添加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见表A.1。表A.1常用化学添加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种类
磷酸二氢钾(KH,PO)
硫酸镁(MgSO.)bzxZ.net
补充直接碳源营养
补充磷和钾
补充镁
2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A.2
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见表A.2,用量
0.1%~0.2%
0.05%~0.1%
表A.2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种类
乙醇(酒精)
胶胺铜
多菌灵
气雾消毒剂
(优氯净)
使用浓度
0.1%~0.2%
3g/m3~4g/m3
常用杀虫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常用杀虫剂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见表A.3。使用对象
手、接种工具、菌种瓶表面等
培养房壁、竹木结构处
培养室
接种室、培养室
表A.3常用杀虫剂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种类
使用浓度
每10m3片
防治害虫
菇蝇、菇蚊
培养室内熏点
注1:禁止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剧毒和高毒农药。注2:生产管理中用药应遵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使用方法
均匀拌入培养液中
均勾拌入培养液中
均匀拌入培养液中
使用方法
浸泡或涂擦
密闭烟熏
使用方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
浙江省地
方标准
DB33/T748.2—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Cordyceps militaris (L.) Link Practice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Part 2:Practice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2009-05-13发布
2009-06-13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748一2009《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菌种: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748一2009的第2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DB33/T748.2—2009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博士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卿、吴邦仁、林多聪、刘宁、汤慧、刘宇、梅旭东。I
1范围
DB33/T748.2—2009
北冬虫夏草裁培技术规程第2部分:裁培技术规程本部分规定了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的栽培基质、栽培瓶制作、灭菌和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和产品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北冬虫夏草的室内容器栽培技术规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33/748.1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菌种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食用菌术语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栽培容器
装有混合培养料的玻璃容器或聚丙烯塑料容器。3.2
用直径小于0.1cm的长尖物刺破栽培瓶口的聚丙烯薄膜。3.3
采用控温、调湿、增氧方法促进北冬虫夏草子座的形成。3.4
子实体(子座)形成并逐渐长大的过程。4栽培基质要求
4.1栽培基质要安全技术要求
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3环境要求
至少300m之内无禽兽舍,无垃圾(粪便)场,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如石灰厂、水泥厂等)4.4主料
DB33/T748.2—2009
小麦、大米。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4.5辅料
麦麸、玉米粉、大豆粉、豆天娥粉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4.6化学添加剂
见附录A中的A.1。
4.7栽培基质处理
基质中不允许加入农药,不允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成分不清的混合型基质添加剂。
5生产技术
5.1栽培季节
-般2月中下旬栽培接种,5月中下旬采收;8月中下旬栽培接种,11月采收,条件允许可周年栽培。5.2推荐配方
小麦68%,豆天蛾粉26%,煎糖5%,蛋白陈1%,维生素B1微量。6装料、灭菌、冷却、接种
6.1装料
先将小麦或大米等主料和辅料装入栽培容器中,料水比为1:1,用聚丙烯膜、橡皮筋包扎瓶口。6.2灭菌
将装好培养基栽培瓶装到铁框内,放置灭菌锅内高压(0.11Mpa~0.15Mpa)灭菌1.5h~2.0h或常压(100℃)灭菌10h~12h。
6.3冷却
灭菌后移置缓冲室内,冷却至24℃以下移置接种室内。6.4接种
6.4.1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用消毒剂对地面、墙壁进行消毒。6.4.2原种或栽培种质量应符合DB33/748.1-2009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菌种。6.4.3栽培瓶在接种室内用消毒剂密闭熏蒸1.5h~2h后接种。6.4.4每瓶栽培瓶约接5mL菌种。7菌丝培养
7.1培养室环境要求
培养室应经消毒,要求清洁、干燥、通风、遮光。7.2培养方法
容器栽培:立体架式,每档层高不超过6层。7.3培养管理
7.3.1发菌室温度宜为18℃~23℃,空气相对湿度65%~70%。7.3.2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适时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7.3.3接种后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感染杂菌的栽培容器。7.4培养时间
室内培养20d~25d,长满菌丝。8增氧
菌丝长满菌瓶后,刺孔增氧,刺空数为8个~10个。9出草管理
9.1培养室要求
培养室房应消毒处理,达到清洁、通风、有散射光(100Ix~2001x)。9.2促座
DB33/T748.2—2009
促座时期为菌丝体长满料面时,保持培养室温度为16℃~18℃,相对空气湿度90%,保证有散射光(1001x~2001x)诱导原基形成9.3出草
9.3.1出草温度为18℃~22℃。
9.3.2保持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85%,保证有散射光(1001x~2001x)。9.3.3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
9.3.4子座生长阶段,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10采收
10.1适期
当北冬虫夏草形成子囊后,未弹射孢子前及时采收。10.2方法
采收时洗净双手,戴上手套,用镊子取出子座,除去杂质后,按规格分类。采收人员要戴帽子、口罩。
病虫害防治
11.1防治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11.2主要病害预防
11.2.1主要病害
霉菌(毛霉、脉孢霉、木霉、黄曲霉)和细菌性基腐病。11.2.2预防方法
11.2.2.1严格检查种源。
11.2.2.2保持环境清洁。
11.2.2.3发现病害及时清除,移出培养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11.2.2.4子座形成到采收期间禁止使用化学农药。11.3防治方法
11.3.1主要虫害
菇蝇、菇蚊、螨类。
11.3.2防治方法
11.3.2.1阻隔法防害虫,在场地周围控沟,在培养室安装沙门窗防止害虫飞入。11.3.2.2熏点生活用蚊香驱虫。11.3.2.3发现螨类等虫害及时清除,移出培养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11.4生产记录
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好生产记录。3
DB33/T748.2—20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用药剂的配制及使用
常用化学添加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A.1
常用化学添加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见表A.1。表A.1常用化学添加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种类
磷酸二氢钾(KH,PO)
硫酸镁(MgSO.)bzxZ.net
补充直接碳源营养
补充磷和钾
补充镁
2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A.2
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见表A.2,用量
0.1%~0.2%
0.05%~0.1%
表A.2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种类
乙醇(酒精)
胶胺铜
多菌灵
气雾消毒剂
(优氯净)
使用浓度
0.1%~0.2%
3g/m3~4g/m3
常用杀虫剂种类、功效、用量和使用方法常用杀虫剂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见表A.3。使用对象
手、接种工具、菌种瓶表面等
培养房壁、竹木结构处
培养室
接种室、培养室
表A.3常用杀虫剂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种类
使用浓度
每10m3片
防治害虫
菇蝇、菇蚊
培养室内熏点
注1:禁止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剧毒和高毒农药。注2:生产管理中用药应遵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使用方法
均匀拌入培养液中
均勾拌入培养液中
均匀拌入培养液中
使用方法
浸泡或涂擦
密闭烟熏
使用方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50/T307-2008 重庆市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5/T2971-2009 绿色食品 黄瓜北疆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