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18:08:28
  • DB21/T1424-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21/T 1424-2006

  • 标准名称:

    农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21/T 1424-2006 农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DB21/T1424-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辽宁省地
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6-06-01发布
方标准
DB21/T1424—2006
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2006-07-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果蚕技术指导站。DB21/T1424-2006
本标准起草人:赵文东、孙喜臣、孙凌俊、李成祥、高圣华、张治东、郭印山、王昭、张雪冬、佟海恩宣景宏、李军、张立明、秦文胜、徐占广。1范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DB21/T14242006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葡萄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培方式、品种选择、架式选择、栽植、扣棚与升温、环境调控、栽培要求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葡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MIT369葡萄苗木
NY5086—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NY 5087—2002
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NY5088—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3园地选择与规划
3.1园地选择
应符合NY5087—2002的相关规定。3.2园地规划
按NY5088—2002规定执行。
4栽培方式
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有薄膜温室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两种。5品种选择
提早成熟上市,选择极早熟、早熟和中熟葡萄品种:延后在晚秋或冬季成熟上市,选择极晚熟品种或易多次结果的品种。
架式选择
可选用篱架包括单臂篱架、双臂篱架、宽顶篱架和小棚架等架式。7栽植
7.1栽植制度
多年一栽制,即栽植一次连续生产3年~4年:一年一栽制,即栽植后第二年浆果采收后立即拔掉重新定植。
7.2栽植时期
7.2.1一年一栽制
DB21/T1424—2006
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进行定植;对已经进行生产的温室,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浆果全部采收后,立即拔除所有葡萄植株清园后进行定植:将4月上旬至5月上旬预先栽植在大型营养袋中,生长健壮的苗木移栽到温室内进行定植,最迟不得晚于6月底,7.2.2多年一栽制
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进行定植。7.3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依据品种、土壤、架式等而定。栽植行向禽架以南北为宜,小棚架以东西行向为宜。禽架株行距为(0.5m~1.0m)×1.5m(单臂),每666.7m(亩)栽444株~889株:(0.5m~1.0m×(0.5m1.0m)×(2.0m2.5m)(双臀),每666.7m(亩)栽267株~1333株:0.5m(1.5m~2.0m)(宽顶禽架),每666.7m(亩)栽667株~889株:小棚架为(0.5m1.0m×(4.0m5.0m),每666.7m(亩)栽133株~333株。
7.4整地
对粘重或沙性较强的土壤,通过掺沙或掺粘进行改良:对坚实、粘重的土壤,进行深翻,打破不透水层。同时施入足量有机肥,每667m(亩)施优质腐熟肥4m或腐熟鸡粪1.5m~2.5m。7.5栽植方式
挖栽植沟,沟宽0.6m1m深0.5m~0.6m表土与底土分放,回填时先将表土和足量腐熟有机肥、适量过磷酸钙肥混匀填入,底土撒开或作风化。苗木适当浅栽,栽后灌透水。7.6苗木质量标准
按NM/T369执行。建议使用脱毒苗木。7.7苗木栽植前处理
先将苗茎剪留2个~3个饱满芽,对底层的侧根进行适当修剪,对上层侧根进行短截,剪出新鲜茬口。再将苗木根系浸水24h左右,使其充分吸足水。用2000mg/L的萘乙酸或1000mg/L吲哚丁酸70%酒精溶液浸根5秒~10秒,或将上述药剂与泥浆混合浸根后即可定植。7.8栽植技术
苗木栽植时,嫁接口与地面相平,将根系舒展向四周均勾分布,并将苗木扶直,左右对准,使其纵横成行。然后填土踩实,做哇灌水,全园覆地膜,1周后再浇水1次。8扣棚与升温
8.1扣棚与升温原则
在满足葡萄自然休眠和设施内达到葡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后,根据计划果实的上市日期和果实发育期,确定升温时期。
8.2升温时期
8.2.1薄膜温室
秋季冬剪后覆盖薄膜、草帘,翌年外界日平均气温稳定在-7℃~-5.1℃时开始揭帘升温。升温前15d~20d,用石灰氮500g兑温水2.5kg进行搅拌均匀,涂抹葡萄的结果母枝。一年生葡萄枝蔓从基部40cm处开始向上涂抹。
8.2.2塑料大棚
于外界日平均气温为5℃时(2月下旬~3月中旬),葡萄扣棚、出土、升温。9环境调控
要通过选用无滴塑料薄膜、铺设反光膜等措施增加光照:通过加大放风、施用固体二氧化碳等方法补充室内二氧化碳的不足。设施葡萄不同生育期温、湿度调控范围参考表1。2
催芽期
生育期
花前新梢生长期
果实膨大生长期
着色至成熟期
10栽培要求
10.1土肥水管理
10.1.1土壤改良与耕作
10.1.1.1土壤改良
表1设施内葡萄各生育期适宜温、湿度温度(℃)
20左右
28左右
15左右
15左右
DB21/T14242006
相对湿度(%
在浆果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对土壤进行深翻熟化。深翻时沿栽植沟两侧,将表土放在一边,心土放在一边,深度与原栽植沟一致。沟底可填入秸杆,然后再可填表土,最后将心王和粪肥(其中拌入过磷酸钙等)混合,填入栽植沟表层。10.1.1.2土壤耕作
根据杂草发生和土壤板结情况,在整个生育周期中进行5次~8次中耕松土和除草。中耕的深度为10cm~15cm多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10.1.2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适当掺入一定数量的矿质元素,于秋季浆果采收后在根系周围挖施肥沟(穴)施入土壤和撒施于池面。每667m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000kg~8000kg,过磷酸钙100kg
-追肥:于萌芽前、开花前每667m追施一次复合肥20kg或尿素15kg~20kg:浆果膨大期、果实着色期每667m追施一次复合肥15kg和过磷酸钙15kg:叶面肥在果实着色前每隔10d~15d喷施一次0.3%尿素或以氮素为主的叶面肥,果实着色后每15d喷施一次0.3%~0.5%磷酸二氢钾。
10.1.3灌水
萌芽前灌水1次,花序出现至开花前10d灌水1次,浆果膨大期根据具体情况灌水3次~5次,浆果着色初期灌透水1次~2次,浆果采收后立即灌水1次,落叶后灌透水1次,利于根系正常越冬。提倡覆膜,采用膜下滴灌。
10.2整形
10.2.1单龙干形
株距0.5m~0.6m定植当年从萌发出的新梢中,选留1个生长健壮的新梢作主蔓培养。夏剪时主蔓不留副梢,直线延伸,直到主蔓长至整形长度后,进行摘心,控制延伸生长。如果主蔓生长较慢,北部地区8月中下句还达不到整形长度,则此时也应及时摘心,促进新梢加粗生长和枝芽成熟。冬剪时,根据主蔓粗度和成熟度剪截,一般剪口下要求枝粗直径达到0.8cm以上,定植当年主蔓剪留长度不超过1.5m以防剪留过长中下部出现“瞎眼”。若主蔓粗度在0.8cm以下,应留3芽~5芽平茬,翌年重新培养主蔓。
10.2.2双龙干形
株距1m~1.4m从定植苗中选留2个生长势相近的新梢作主蔓培养。如果苗木只抽生1个新梢,则待该新梢生长5片~6片叶时,摘心促发副梢,选其中2个生长强壮的副梢作主蔓培养,其他副梢贴根抹除。夏剪和冬剪技术与要求,与单龙干形主蔓培养方法相同。10.3修剪
DB21/T1424—2006
10.3.1生长期修剪
10.3.1.1抹芽和疏枝
新梢长到5cm10cm左右时,将过多的发育枝、主蔓靠近地面30-40cm内的枝芽以及过密过弱的新梢抹去,同一芽眼中出现2个~3个新梢,只保留一个健壮的新梢。新梢长到15cm20cm时,再进行一次疏枝。根据树势强弱和架面大小确定留枝量。单篱架新梢垂直引缚时每隔10cm~15cm留1个新梢:棚架每平方米架面保留15个~20个新梢。抹芽和疏枝后,结果枝与发育枝比例以(1~2):(0.5~1)为宜。10.3.1.2结果枝摘心
在开花前5d~7d至始花期,在花序以上留4片~6片叶摘心。10.3.1.3副梢处理
定植当年的葡萄苗木萌发后,其新梢做预备枝培养结果母枝时,在主梢摘心后,其上的副梢除顶端一个留1片~2片叶反复摘心外,余者全部从基部抹除:作为延长生长用的梢可将其上副梢各留1片~3片叶进行摘心,以后发出的副梢保留1片叶反复摘心。葡萄开始结果后,结果枝上的副梢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主梢在花序前4片~6片叶摘心后,果穗以下的副梢从基部抹除,顶端1个副梢留3片~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2片叶反复摘心,使果枝上的叶片数最终达到12片~15片:另一种是主梢摘心后,只保留顶端一个副梢4叶~6叶摘心,以后始终只保留前端1个副梢2叶~3叶反复摘心。10.3.1.4除卷须及新梢引缚
在生长季修剪中结合其他工作,随时对卷须加以摘除。当新梢长到40cm左右时,即需引缚到架面上。篱架栽培可将部分新梢向外呈弓形引缚:棚架栽培可30%左右的新梢引缚,其余的使之直立生长,以利通风透光。
10.3.1.5采收后修剪
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枝条生长的具体情况,对部分枝梢进行适当回缩、短截和疏除。10.3.2休眠期修剪
一年一栽制葡萄在落叶后将充分成熟的主蔓剪留2m左右,将上面着生的副梢从基部疏除。多年一栽制葡萄对结果母枝的休眠期修剪有短梢修剪(2芽~4芽),中梢修剪(5芽~7芽)和长梢修剪(8芽以上)。中、长梢修剪时,采用双枝更新的修剪方法,即在中梢或长梢的下位留一个具有2个~3个饱满芽的预备枝,当中、长梢完成结果后,在预备枝的上方剪除。预备枝上留下的2个新梢,靠上位的休眠期修剪时,仍按中、长梢进行剪截,下位的新梢剪留2个~3个芽作为预备枝。短梢修剪时,采用单枝更新修剪法,即短梢结果母枝上发出2个~3个新梢,在冬剪时回缩到最下位的一个枝,并剪留2个~3个芽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10.4花果管理
10.4.1诱发二次果
10.4.1.1利用冬芽副梢诱发二次果在葡萄花前7d~10d,在主梢花序以上留4片~7片叶摘心,发育枝留8片~10片叶摘心,并抹除所有夏芽副梢,激发冬芽萌发,待冬芽二次梢露出花序后,在其上留2片叶摘心。巨峰及巨峰系品种均可用此法获得二次果。
10.4.1.2利用夏芽副梢诱发二次果在主梢开花前15d~20d,在花序以上夏芽尚未萌动的节上,对主梢进行摘心,同时,将下部已萌动的夏芽副梢全部抹除。如夏芽副梢上没有花序,待其展叶4片~5片时,再留2片~3片叶摘心,利用夏芽三次梢结果。无核8611、京秀等品种应用此法效果很好。10.4.2疏花序与花序整形
10.4.2.1疏除花序
对果穗重400g以上的大穗品种,壮枝留1个~2个花序,中庸枝留1个花序,短弱枝不留花序:对小穗品种,壮枝留2个花序,中等枝留1个花序为主,个别空间较大处可留2个花序,短细枝不留花序。10.4.2.2花序整形
DB21/T14242006
果穗圆柱形、紧圆锥形的品种,花序一般不用整形,部分花序过长的,于开花前7d~10d将花序顶端用手指掐去其全长的1/4~1/5:果穗较大、副穗明显的品种,将过大的副穗剪除,过长的分枝和过长的穗尖掐去,使果穗紧凑、果粒大小整齐。10.4.3疏穗和疏粒
10.4.3.1疏穗
在盛花后20d左右,篱架上按二年生葡萄每株保留4个~6个果穗,多年生葡萄架面每平方米保留5个~8个果穗的原则,将多余的果穗疏除。10.4.3.2疏粒
落花后15d~20d,果粒小、着生紧密的果穗以250g~350g为标准,果粒大、着生稍松散的果穗以750g~850g为标准,果粒中等、松紧适中的果穗以450g~550g为标准,疏除部分过密果、畸形果和小粒果。
10.4.4提高着色率
在浆果开始着色时,通过调整果穗位置,摘掉结果新梢基部的3片~4片老叶和疏除部分遮盖果穗的无用新梢,架下铺设反光膜等措施,促进果穗着色。10.4.5化学调控
10.4.5.1无核化处理
于盛花期和盛花后11d~14d,采用30mg/L~5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蘸花序和果穗各一次。10.4.5.2浆果膨大处理
有核葡萄于谢花后15d~20d,无核葡萄于谢花后5d和20d,采用10mg/L的葡萄膨大剂溶液浸或喷果穗,或无核葡萄于谢花后12d~15d,用30mg/L~50ng/L的赤霉素浸或喷果穗。10.4.6浆果采收与包装
按照NY5086—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10.4.7采后管理
多年一栽制葡萄果实采收后,同露地栽培管理。11病虫害防治
11.1.1农业防治
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果园设施中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组织,减少果园设施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采用滴灌、树下铺膜等技术。适当稀植,加强新梢管理,避免树冠郁蔽。11.1.2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
DB21/T14242006
A1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A1.
病虫害
白腐病
炭疽病
房枯病
霜霉病
灰霉病
穗轴褐枯病
缺镁症
缺硼症
缺铁症
缺锰症
白粉虱
红蜘蛛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表A1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通用名(商品名)
波尔多液
福美双
大生M45
百菌清
代森铵
溴菌腈(炭特灵)
施保功
甲基托布津
同白腐病、炭疽病
波尔多液免费标准bzxz.net
克露(霜脲锰锌)
灭克(氟吗啉锰锌)
乙磷铝(疫霜灵)
瑞毒莓
多菌灵
农利灵
甲基托布津
炭疽福美
戴措霉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锰
敌敌畏
氧化乐果
50%可湿性粉剂
80%湿性粉剂
75%湿性粉剂
10%水分散粒剂
45%水剂
10%水分散粒剂
25%油
50%湿性粉剂
70%湿性粉剂
同白腐病、炭疽病
72%可湿性粉剂
60%可湿性粉剂
40%可湿性粉剂
40%可湿性粉剂
50%可湿性粉剂
50%湿性粉
50%湿性粉
78%湿性粉剂
80%湿性粉剂
34%~38%
80%油
40%乳油
胶悬剂
稀释倍数
1:0.5:200
600~800
500~700
1500~2000
1500~2000
300~500
1000~2000
同白腐病、炭疽病
1:0.7:200
600~800
750~1500
200~300
800~1000
1000~1500
500600
500~600
150200
200~300
300~4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