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机械行业标准(JB)】 铅酸蓄电池用排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1 14:35:27
  • JB/T10054-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T 10054-2010

  • 标准名称:

    铅酸蓄电池用排管

  •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0-02-1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3.99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10-07-01

其他信息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酸蓄电池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用涤纶排管的定义、要求、测定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管状极板用排管。 JB/T 10054-2010 铅酸蓄电池用排管 JB/T10054-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220.20
备案号:2876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054—2010
代替JB/T10054—1999
铅酸蓄电池用排管
Polyesterfibergauntletsforlead-acid batteries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要求,
规格尺寸。
基本编织参数
侧边形状.
物理、化学性能
试验方法,
外观及尺寸
拉裂强度
直流电阻
孔率,
受力变形
浸酸失重
耐酸系数
氯含量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项目
组批规则,
判定规则
标志、食
包装、运输和贮存
贮存,
排管侧边形状示意图
拉裂强度试验装置
电阻测试示意图
表1外观质量...
表2基本编织参数
表3物理、化学性能
型式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
JB/T10054—2010
JB/T10054—2010
本标准代替JB/T10054—1999《铅酸蓄电池用涤纶排管》本标准和JB/T10054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章、节、条款按内容变化重新编排;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排管外观质量要求;
修改了直流电阻测定;
一修改了受力变形测试方法:
修改了检验分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培林、庄雅静、杨元玲、谢爽。本标准替代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K84005--1989
—JB/T10054-1999。
1范围
铅酸蓄电池用排管
JB/T10054—-2010
本标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用涤纶排管(以下简称排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测定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管状极板用排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625化学试剂硫酸(GB/T625--2007,ISO6353-2:1983,NEQ)GB/T626化学试剂硝酸(GB/T626—2006,ISO6353-2:1983,NEQ)GB/T643化学试剂高锰酸钾(GB/T643—2008,ISO6353-21983,NEQ)GB/T670化学试剂硝酸银(GB/T670—2007,ISO6353-2:1983,NEQ)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拉裂强度tensilestrength
单位宽度的排管经拉裂破坏时所需施加的力。3.2
直流电阻
且d-cresistance
在硫酸溶液中排管阻碍离子迁移的能力,表示为2·dm2。3.3
孔率porosity
排管孔隙体积占整个排管体积的百分率。4要求
4.1外观
排管编织均匀,颜色一致,表面及内壁平整,无折皱或叠层;管壁无损伤或透孔;无松经、松纬、断线、跳线等缺陷;排管两头无散头,两侧边管的编织边要求整齐牢固。其他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规格尺寸
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4.3基本编织参数
排管的基本编织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JB/T10054--2010
编织方式
平纹方孔
表1外观质量
检验项目
圆度公差(扁圆两个长轴的差值)单管接合线与中心线的偏差
单管两端直径差值
蘸头标记长度
表2基本缩织参数
股线(原纱支数/股数)
4.4侧边形状
排管两侧边形状有以下三种方式(见图1):a)编织边;
b)裁切边;
c)裁切后压直边。
经密根/cm
a)编织边
b)裁切边
c)裁切后压直边
图1排管侧边形状示意图
4.5物理、化学性能
排管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物理、化学性能
拉裂强度N/cm
直流电阻Q·dm2
受力变形
耐酸系数
氮含量(质量分数)
检验项目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没酸失重(质量分数)
单位:mm
极限值
纬密根/cm
极限值
≥200
≤0.0030
≥58%
≤50%
≤0.0030%
5试验方法
5.1外观及尺寸
检验方法:
JB/T10054—2010
用目视检查排管的外观,长、宽用分度值为1mm的金属直尺或卷尺测量,壁厚用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测量,内径用分度值为0.1mm量规测量。5.2拉裂强度
5.2.1设备和装置
a)拉力试验机(拉裂试验装置见图2);b)裁纸刀。bzxZ.net
图2拉裂强度试验装置
5.2.2试样的制备
在排管上切取单根排管,然后在单根排管上裁取宽度为1cm的管状试样五个。5.2.3测试步骤
将拉裂试验装置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然后将试样套在图2所示装置的圆柱上,排管的接合线处于水平位置,拉力试验机以100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记录试样断裂破坏时的负荷。5.2.4结果及判定
拉裂强度按公式(1)计算:
式中:
拉裂强度,单位为N/cm;
P-试样破坏负载,单位为N;
一试样宽度,单位为cm。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到整数。5.3直流电阻
5.3.1仪器和装置
a)直流稳流器:量程为0~10A;b)直流电压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量程为0~300mV,内阻大于3002/V;c)直流电流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量程为05A;(1)
JB/T10054—2010
d)有机玻璃测试槽;
e)干式荷电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f)裁纸刀;
g)硫酸(GB/T625):分析纯,密度为1.280g/cm2±0.005g/cm2(25℃)。5.3.2试样的制备
裁取142mm×146mm的排管试样五片,将裁切好的试样完全浸没在密度1.280g/cm2±0.005g/cm3(25℃)的硫酸溶液中,浸酸时间应不少于5h。5.3.3测试步骤
将测试槽内硫酸溶液的温度调整为25℃土2℃,按图3所示接通电路,以1A电流恒流充电直至镉电极电压稳定,调节直流稳流器的微调旋钮,调整电流至1.0A,将试样纵向插入测试槽中,待电压表指针稳定时记录电压。然后将试样取出,记录空白电压。5.3.4结果计算及判定
直流电阻按公式(2)计算:
式中:
R试样直流电阻,单位为2·dm2;硫酸溶液空白电压,单位为V;
Vi——插入试样后电压,单位为V;S
R=-Vo)s
被测排管试样的有效面积,单位为dm2;一电流,单位为A。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1—直流稳流器;2—
-电流表;3-
5.4孔率
5.4.1仪器与装置
电压表:4-
镉电极:5-
图3电阻测试示意图
a)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以上;b)切样机;
c)干燥器;
d)恒温干燥箱;
e)烧杯。
5.4.2试样的制备
-耐酸容器;6——极板;7———排管。(2)
在切样机上裁取五个直径为50mm~60mm的试样,并将试样放在70℃土2℃烘箱中干燥2h后4
取出,放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5.4.3测试步骤
JB/T10054—2010
准确称取试样的质量,然后将试样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h,将试样悬挂于天平上,称量试样悬浮于无水乙醇中的质量,称量后再将试样取出,立即用滤纸将试样底部乙醇吸掉,迅速在天平上称量试样的质量,在5s内读取数值。
5.4.4结果计算及判定
试样的孔率以质量分数A(%)计,按公式(3)计算:A=m-m×100
式中:
A—一试样孔率的质量分数,(%);m
干燥排管在空气中的质量,单位为g:ml——浸透乙醇后的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单位为g;一浸透无水乙醇的试样悬浮于无水乙醇中的质量,单位为g。m2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到整数。5.5受力变形
5.5.1仪器和装置
a)拉力试验机(带反向器);
b)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5.5.2试样的制备
裁取长为7cm,宽度为8根单管的试样五片。5.5.3测试步骤
(3)
将试样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外径,然后将反向器装在拉力试验机上并调整好,将试样放在反向器的高压板中间。以25mm/min的速度压缩试样,当载荷显示为40N时,记录此时试样的外径(反向器的两块高压板间的距离)。5.5.4结果计算及判定
试样的受力变形以长度分数X,(%)计,按公式(4)计算:X; =≤=×100
(4)
式中:
X,一试样的受力变形量,(%);中。试样直径,单位为mm;
d试样压缩后直径,单位为mm。
测试结果以五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到整数。5.6浸酸失重
5.6.1设备和仪器
a)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以上;b)烘箱。
5.6.2试样的制备
裁取五条长为1cm的试样,每一条试样的宽度应含有16根单管,如某条试样的宽度少于16根单管,可以通过增加条数补足。
5.6.3测试步骤
准确称量试样的质量,将称好的试样放在500mL烧杯中,注入约400mL密度为1.280g/cm2土5
JB/T10054-2010
0.005g/cm2(25℃)的硫酸,用塑料袋罩住烧杯口,再用橡皮筋扎紧密封。将装有试样的烧杯置于温度为70℃的烘箱中恒温168h,取出试样洗涤至中性。在温度为105℃土2℃的烘箱中干燥2h,取出试样,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试样,记录试样浸酸后的质量。5.6.4结果计算及判定
试样的浸酸失重以质量分数X(%)计,按公式(5)计算:X =mo -m x10 .
式中:
X2—试样的浸酸失重,(%);
mo—试样质量,单位为 g;
m1—试样浸酸后质量,单位为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5.7耐酸系数
5.7.1设备和装置
拉力试验机、拉裂试验装置。
5.7.2试样的制备
按5.2.2规定的方法制备五个试样。5.7.3测试步骤
将试样按5.6.3规定的方法经过浸酸后,按5.2规定的方法进行排管的拉裂强度试验。5.7.4结果计算及判定
耐酸系数按公式(6)计算:
式中:
试样的耐酸系数:
S,试样的拉裂强度,单位为N/cm;52浸酸后试样的拉裂强度,单位为N/cm。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5.8氯含量
5.8.1试剂
a)硝酸(GB/T626):分析纯,1+1溶液;b)硝酸银(GB/T670):分析纯,10%溶液;(5)
c)硫酸(GB/T625):分析纯,密度为1.280g/cm2±0.005g/cm2(25℃),溶液;d)氯标准溶液:称取经过500℃600℃高温灼烧至恒的氯化钠(分析纯)0.1649g(精确至0.0001g)溶于适量蒸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备用,此溶液氯含量为0.0001g/mL,标示为溶液甲;用移液管吸取10mL溶液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此溶液氯含量为0.00001g/mL,标示为溶液乙,溶液乙只供当天使用。5.8.2待测液的制备
将排管剪成1cm左右的长条,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于250mL烧杯内,加入密度为1.280g/cm2±0.005g/cm2(25℃)的硫酸溶液100mL150mL,以浸没试样为准,以表面皿覆盖烧杯,在室温条件下浸泡24h。然后过滤至250mL容量瓶内,用水洗涤烧杯及漏斗3次~5次,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备用。
5.8.3分析步骤
JB/T10054—-2010
吸取25mL待测液移入50mL比色管内,加入1十1硝酸0.5mL和10%硝酸银溶液2mL摇匀,同时做一标准色阶:取五支同规格的比色管,各加入氯标准溶液乙分别为0.00mL,0.50mL,1.00mL,1.50mL,2.00mL,然后分别加入蒸馏水10mL和密度为1.280g/cm±0.005g/cm2(25℃)硫酸溶液10mL,再分别加入1+1硝酸0.5mL和10%硝酸银溶液2mL,用蒸馏水调整液面,使试液与标准色阶体积相同,摇匀,放置15min后比色。5.8.4结果计算
试样的氯含量以质量分数X3(%)计,按公式(7)计算:_0.00001×V×250
式中:
X3---氯含量的质量分数,(%);0.00001一氯标准溶液乙的质量浓度,单位为g/mL;V--耗用氯标准溶液乙的体积,单位为mL;一试样质量,单位为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四位。5.9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5.9.1仪器
a)恒温干燥箱;
b)耐酸滤过漏斗G3;
c)恒温水浴锅。
5.9.2溶液和试剂
a)高锰酸钾(GB/T643):分析纯,C(KMnOg/5)=0.1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7)
1)配制:称取3.30g(精确至0.01g)高锰酸钾,溶于1050mL水中。缓缓煮沸20min~30min。冷却后置于暗处密闭保存两周,用耐酸滤过漏斗G过滤至干燥的棕色瓶中。2)标定:称取经过在105℃~110℃烘至恒重的草酸钠0.20g,精确至0.0002g,溶于50mL含有8mL浓硫酸(分析纯)的水中。用C(KMnO/5)=0.1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70℃80℃,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保持30s,同时作空白试验。3)计算:溶液浓度按式(8)计算:m
(V -V)x M(Na,C,O,/2)
C(KMnO4 /5)=
式中:
-草酸钠质量的体积,单位为g:m
V—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V2—空白试验耗用高锰酸钾的体积,单位为mL;M(NaC2O4/2)—草酸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b)高锰酸钾:分析纯,C(KMnO4/5)=0.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8)
配制:使用时将配制好的C(KMnO4/5)=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C(KMnOg/5)=0.002mol/L,摇匀。该溶液只供当天使用。5.9.3分析步骤
吸取10mL按照5.8.2制备的待测液移入150mL三角烧瓶内,加入8mL浓硫酸和C(KMnOg/5)=0.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5mL,于水浴上煮沸15min,浅红色不消退为合格。7
JB/T10054—2010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1出厂检验
凡提出交货的产品,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6.1.2型式检验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试制的新产品;
b)工艺配方或所用原材料变化时;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e)合同规定;
f)正常使用或生产时,按表4规定的检验周期进行型式检验。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4,出厂检验项目见表5。表4型式检验项目
组批规则
项目名称
编织参数
受力变形
直流电阻
拉裂强度
耐酸系数
化学性能
项目名称
编织参数
直流电阻
拉裂强度
样本单位
5片/项
检验周期
5出厂检验项目
样本单位
测定方法
5.6、5.8、5.9
测定方法
排管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的排管组成。每批数量为10000片~30000片。
6.4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重复检验全项性能,如仍有项目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