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标准(GB)】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9 04:12:50
- GB/T18477.3-2009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477.3-2009
标准名称: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10-1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9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8477.3-2009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GB/T18477.3-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83.14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477.3—2009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structure wall pipeline systemforundergroundsoilwasteanddrainage-Part 3:Bilayer and hollow-wall construction with axial hollow pipes2009-10-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GB/T 18477.3-—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2010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9758
定价16.00元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 18477.3—2009
GB/T18477《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双壁波纹管材;
第2部分:加筋管材;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本部分为GB/T18477的第3部分。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SAC/TC4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汤臣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公元塑业集团、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克能、周佰兴、黄剑、吴晓芬、朱宇宏。I
1范围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GB/T18477.3—2009
GB/T18477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氯乙烯树脂(PVC)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的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材料、分类与标记、结构型式与连接方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贮存。本部分适用于市政工程、公共建筑室外、住宅小区的埋地排污、排水、埋地无压农田排水用管材。本部分亦可用于工业排污、排水管材,此时应考虑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温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47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ISO1183-1:2004IDT)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291:1997,IDT)GB/T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eqvISO2505:1994)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ISO3126:2005,IDT)GB/T8806--2008
GB/T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ISO9969:1994,IDT)GB/T13526—2007
GB/T14152—2001
GB/T18042—2000
GB/T19278—2003
GB/T20221--2006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eqvISO3127:1994)热塑性塑料管材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eqvISO9967:1994)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ISO4435:2003,NEQ)HG/T3091一2000橡胶密封件给排水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3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19278--200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8477的本部分。3.1.1
公称尺寸nominalsize
表示部件尺寸的名义数值,单位为毫米(mm)。3.1.2
公称外径nominal outsidediameter管材外径的规定数值,单位为毫米(mm)。1
GB/T18477.3—2009
任一点外径outsidediameter(atanypoint)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断面测量的外径,单位为毫米(mm)。3.1.4
平均外径
meanoutsidediameter
管材任一横断面的外圆周长除以3.142(圆周率)并向大圆整到0.1mm得到的值。3.1.5
任一点内径insidediameter(atanypoint)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断面测量的内径,单位为毫米(mm)。3.1.6
meaninsidediameter
平均内径
相互垂直的两个或多个内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3.1.7
meaninsidediameterof socket
承口平均内径
承口规定部位的平均内径,单位为毫米(mm)。3.1.8
管材中空部分的内、外层壁厚
wall thickness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layer构成管材中空区的内、外层壁厚,单位为毫米(mm)。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GB/T18477的本部分。A
e2,min
Li min
4材料
承口配合深度
承口密封区长度
管材任一点外径
平均外径
最小平均内径
公称外径
承口内径
承口最小平均内径
管材总壁厚
密封环槽处的壁厚
管材空腔部分内、外层壁厚
管材空腔部分最小内、外层壁厚管材的有效长度
最小承插深度
公称环刚度
4.1生产管材所用的材料应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其中可含有利于管材性能的添加剂。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应大于等于79℃。4.2只允许使用来自本厂的同种产品的清洁回用料。分类与标记
5.1管材按环刚度等级分类
管材的环刚度分为5个等级,见表1。2
环刚度/(kN/m2)
注:括号内数值为非首选等级。5.2标记
公称环刚度等级
GB/T18477.3--2009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用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的产品标记由以下部分组成:材料代号名称标准代号顺序号公称尺寸环刚度等级代号示例:公称尺寸DN为200mm、环刚度等级为SN8的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其产品标记为: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GB/T18477.3DN200SN86结构型式与连接方式
6.1结构型式
典型的结构型式见图1。
图1典型的结构型式
6.2连接方式
6.2.1管材应使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弹性密封圈应符合HG/T3091--2000的要求。弹性密封圈式承口和最小配合深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示意图见图2。图2弹性密封圈式承口
表2弹性密封圈式承口和配合深度基本尺寸公称外径
管材承口最小
平均内径
dammin
弹性密封圈承口
最小配合深度
最大密封区长度
单位为毫米
最小承插深度
GB/T18477.3—2009
公称外径
管材承口最小
平均内径
dammiawwW.bzxz.Net
表2(续)
弹性密封圈承口
最小配合深度
a允许高于C值,生产商应提供实际的LImin,并使LI.min=Aia十C当管材长度大于6m时,承口深度Ai需另行设计。最大密封区长度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的密封环槽处的壁厚e1,应不小于管材总壁厚的0.8倍。6.2.2
单位为毫米
最小承插深度
6.2.3管材连接时,应对管材插口端的空腔进行有效的封堵,封口应密闭良好,无毛刺,不渗水。若需坡口,其斜角应为15°45°。若无需坡口,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7技术要求
7.1外观
管材内壁和外壁不应有气泡、砂眼、明显的杂质和其他影响产品性能的表面缺陷。管材的两端应平整并与轴线垂直。管材内、外壁与中间连接筋不应出现脱开现象。管材内、外表面的颜色应均匀一致。7.2规格尺寸
7.2.1有效长度
管材有效长度一般为6m,或由供需双方确定。有效长度L见图2。长度不应有负偏差。7.2.2平均外径及偏差、最小平均内径及壁厚管材的平均外径de及偏差,最小平均内径dim.min,空腔部分最小内、外层壁厚e2.min应符合表3的规定。
3平均外径、最小平均内径、最小壁厚平均外径de
公称外径d。
允许偏差
最小平均内径
din mie
单位为毫米
最小内、外层壁厚
e2,mina
公称外径d。
平均外径 d
物理力学性能
允许偏差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密度/(kg/m2)
纵向回缩率/%
表3(续)
最小平均内径
物理力学性能
环刚度/(kN/m2)
环柔性
烘箱试验
变比率
冲击性能(TIR)/%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
7.4系统的适用性
GB/T18477.3—2009
单位为毫米
最小内、外层壁厚
e2,min
≤1550
试样圆滑,无反向弯曲,无破裂,两壁无脱开无分层,无开裂
表面无变化
管材应进行弹性密封圈连接的密封性试验,要求见表5。表5系统的适用性要求
试验参数
条件B:试验温度:(23±2)℃
径向变形:插口变形10%
承口变形
条件C:试验温度:(23±2)℃
角度偏转:
d,≤315mm:2°
315mmd.>630mm:1°
试验方法
较低的内部静液压
0.005MPa(15min)
较高的内部静液压0.05MPa(15min)内部气压
0. 03 MPa(15 min)
较低的内部静液压
较高的内部静液压
内部气压
0.005MPa(15min)
0.05MPa(15min)
0. 03 MPa(15 min)
无泄漏
无泄漏
Ap≤-0.027MPa
无泄漏
无泄漏
Ap≤-0.027MPa
状态调节和试验的环境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应按GB/T2918--1998的规定,在(23士2)℃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和试验,状5
GB/T18477.3—2009
态调节时间应不少于24h。
8.2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观察检查。8.3规格尺寸
8.3.1有效长度
按图2所示位置,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2平均外径
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3平均内径
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4壁厚
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5承口深度
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量具,按图2规定的部位测量。8.4物理力学性能
8.4.1密度
按GB/T1033.1--2008中的A法测试。8.4.2纵向回缩率
8.4.2.1试样
取(200土20)mm长的管材3段,d。小于等于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2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400mm并小于600mm时,沿轴向切成4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等于6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8个大小相同的试样。8.4.2.2试验步骤
按GB/T6671--2001中方法B进行试验,试验参数如下:试验温度:(150±2)℃;
试验时间:30min。
8.4.3环刚度
按GB/T9647—2003的规定进行。8.4.4环柔性
按GB/T9647--2003规定进行。试验速度按管材的外径确定,压缩使试样产生30%的径向变形后,观察试样是否保持圆滑,有无反向弯曲,是否破裂,两壁是否脱开。8.4.5烘箱试验
8.4.5.1试样
取(300士20)mm长的管材3段,d,小于等于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2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400mm并小于600mm时,沿轴向切成4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等于6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8个大小相同的试样。
8.4.5.2试验步骤
在(150士2)℃下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试样有无分层与开裂。8.4.6蠕变比率
按GB/T18042--2000规定进行。
8.4.7冲击性能
按GB/T14152一2001规定进行,冲头球面曲率半径为(90.0±0.5)mm,试验温度为(0士1)℃,其他试验参数见表6。
观察冲击后的试样内壁有无破裂表6
公称外径d./mm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
落锤冲击质量和冲击高度
落锤质量/kg
GB/T18477.3—2009
冲击高度/mm
按GB/T13526--2007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15士0.5)℃,浸泡时间为30min。8.4.9系统的适用性
按GB/T20221--2006附录A的规定测试。检验规则
9.1产品需经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9.2组批
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30t。如生产数量少,生产期7d尚不足30t,则以7d产量为一批。9.3出厂检验
9.3.1出厂检验项目为7.1~7.2规定和7.3表4中规定的环刚度、环柔性、纵向回缩率、烘箱试验、冲击性能和二氟甲烷浸渍试验。
9.3.27.1~7.2的出厂检验执行GB/T2828.1一2003的抽样检验程序。采用检验水平为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为6.5的正常检验的一次抽样,其批量、样本量、判定数组见表7。表7抽样方案
批量N
≤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样本量n
接收数 Ac
单位为根
拒收数Re
9.3.3在按9.3.2抽样检查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7.3表4中的环刚度、环柔性、纵向回缩率、烘箱试验、冲击性能和二氯甲烷浸渍试验。9.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7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项目。一般情况下每两年至少一次,若有以下情况之一,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a)
设备、原料、工艺、配方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GB/T18477.3—2009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9.5判定规则
项目7.1~7.2中任一条不符合表7规定时,判该批为不合格。物理力学性能中有一项达不到指标时,按9.3.2抽取的合格样品中再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的复验。若仍不合格,即判该批为不合格批。
10标志、运输、贮存
10.1标志
10.1.1每根管材至少有一永久性标记,管材标记间距不应大于2m。10.1.2标志的大小应适当,并应在贮存、搬运和安装后仍清晰易读。10.1.3产品应有下列明显标志:生产厂名称或商标;
按5.2规定的标记;
GB/T18477的本部分编号;
d)生产日期。
10.2运输
产品在装卸运输时,不应受剧烈撞击、抛摔和重压,不应露天曝晒。10.3购存
管材存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承口部位应交错放置,避免挤压变形。管材不应曝晒,远离热源,堆放高度不超过2m。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9758
GB/T18477.3-2009
打印日期:2010年2月26H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477.3—2009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structure wall pipeline systemforundergroundsoilwasteanddrainage-Part 3:Bilayer and hollow-wall construction with axial hollow pipes2009-10-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GB/T 18477.3-—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2010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9758
定价16.00元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 18477.3—2009
GB/T18477《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双壁波纹管材;
第2部分:加筋管材;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本部分为GB/T18477的第3部分。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SAC/TC4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汤臣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公元塑业集团、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克能、周佰兴、黄剑、吴晓芬、朱宇宏。I
1范围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GB/T18477.3—2009
GB/T18477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氯乙烯树脂(PVC)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的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材料、分类与标记、结构型式与连接方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贮存。本部分适用于市政工程、公共建筑室外、住宅小区的埋地排污、排水、埋地无压农田排水用管材。本部分亦可用于工业排污、排水管材,此时应考虑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温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47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ISO1183-1:2004IDT)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291:1997,IDT)GB/T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eqvISO2505:1994)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ISO3126:2005,IDT)GB/T8806--2008
GB/T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ISO9969:1994,IDT)GB/T13526—2007
GB/T14152—2001
GB/T18042—2000
GB/T19278—2003
GB/T20221--2006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eqvISO3127:1994)热塑性塑料管材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eqvISO9967:1994)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ISO4435:2003,NEQ)HG/T3091一2000橡胶密封件给排水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3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19278--200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8477的本部分。3.1.1
公称尺寸nominalsize
表示部件尺寸的名义数值,单位为毫米(mm)。3.1.2
公称外径nominal outsidediameter管材外径的规定数值,单位为毫米(mm)。1
GB/T18477.3—2009
任一点外径outsidediameter(atanypoint)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断面测量的外径,单位为毫米(mm)。3.1.4
平均外径
meanoutsidediameter
管材任一横断面的外圆周长除以3.142(圆周率)并向大圆整到0.1mm得到的值。3.1.5
任一点内径insidediameter(atanypoint)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断面测量的内径,单位为毫米(mm)。3.1.6
meaninsidediameter
平均内径
相互垂直的两个或多个内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3.1.7
meaninsidediameterof socket
承口平均内径
承口规定部位的平均内径,单位为毫米(mm)。3.1.8
管材中空部分的内、外层壁厚
wall thickness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layer构成管材中空区的内、外层壁厚,单位为毫米(mm)。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GB/T18477的本部分。A
e2,min
Li min
4材料
承口配合深度
承口密封区长度
管材任一点外径
平均外径
最小平均内径
公称外径
承口内径
承口最小平均内径
管材总壁厚
密封环槽处的壁厚
管材空腔部分内、外层壁厚
管材空腔部分最小内、外层壁厚管材的有效长度
最小承插深度
公称环刚度
4.1生产管材所用的材料应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其中可含有利于管材性能的添加剂。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应大于等于79℃。4.2只允许使用来自本厂的同种产品的清洁回用料。分类与标记
5.1管材按环刚度等级分类
管材的环刚度分为5个等级,见表1。2
环刚度/(kN/m2)
注:括号内数值为非首选等级。5.2标记
公称环刚度等级
GB/T18477.3--2009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用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的产品标记由以下部分组成:材料代号名称标准代号顺序号公称尺寸环刚度等级代号示例:公称尺寸DN为200mm、环刚度等级为SN8的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其产品标记为: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GB/T18477.3DN200SN86结构型式与连接方式
6.1结构型式
典型的结构型式见图1。
图1典型的结构型式
6.2连接方式
6.2.1管材应使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弹性密封圈应符合HG/T3091--2000的要求。弹性密封圈式承口和最小配合深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示意图见图2。图2弹性密封圈式承口
表2弹性密封圈式承口和配合深度基本尺寸公称外径
管材承口最小
平均内径
dammin
弹性密封圈承口
最小配合深度
最大密封区长度
单位为毫米
最小承插深度
GB/T18477.3—2009
公称外径
管材承口最小
平均内径
dammiawwW.bzxz.Net
表2(续)
弹性密封圈承口
最小配合深度
a允许高于C值,生产商应提供实际的LImin,并使LI.min=Aia十C当管材长度大于6m时,承口深度Ai需另行设计。最大密封区长度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的密封环槽处的壁厚e1,应不小于管材总壁厚的0.8倍。6.2.2
单位为毫米
最小承插深度
6.2.3管材连接时,应对管材插口端的空腔进行有效的封堵,封口应密闭良好,无毛刺,不渗水。若需坡口,其斜角应为15°45°。若无需坡口,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7技术要求
7.1外观
管材内壁和外壁不应有气泡、砂眼、明显的杂质和其他影响产品性能的表面缺陷。管材的两端应平整并与轴线垂直。管材内、外壁与中间连接筋不应出现脱开现象。管材内、外表面的颜色应均匀一致。7.2规格尺寸
7.2.1有效长度
管材有效长度一般为6m,或由供需双方确定。有效长度L见图2。长度不应有负偏差。7.2.2平均外径及偏差、最小平均内径及壁厚管材的平均外径de及偏差,最小平均内径dim.min,空腔部分最小内、外层壁厚e2.min应符合表3的规定。
3平均外径、最小平均内径、最小壁厚平均外径de
公称外径d。
允许偏差
最小平均内径
din mie
单位为毫米
最小内、外层壁厚
e2,mina
公称外径d。
平均外径 d
物理力学性能
允许偏差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密度/(kg/m2)
纵向回缩率/%
表3(续)
最小平均内径
物理力学性能
环刚度/(kN/m2)
环柔性
烘箱试验
变比率
冲击性能(TIR)/%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
7.4系统的适用性
GB/T18477.3—2009
单位为毫米
最小内、外层壁厚
e2,min
≤1550
试样圆滑,无反向弯曲,无破裂,两壁无脱开无分层,无开裂
表面无变化
管材应进行弹性密封圈连接的密封性试验,要求见表5。表5系统的适用性要求
试验参数
条件B:试验温度:(23±2)℃
径向变形:插口变形10%
承口变形
条件C:试验温度:(23±2)℃
角度偏转:
d,≤315mm:2°
315mm
试验方法
较低的内部静液压
0.005MPa(15min)
较高的内部静液压0.05MPa(15min)内部气压
0. 03 MPa(15 min)
较低的内部静液压
较高的内部静液压
内部气压
0.005MPa(15min)
0.05MPa(15min)
0. 03 MPa(15 min)
无泄漏
无泄漏
Ap≤-0.027MPa
无泄漏
无泄漏
Ap≤-0.027MPa
状态调节和试验的环境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应按GB/T2918--1998的规定,在(23士2)℃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和试验,状5
GB/T18477.3—2009
态调节时间应不少于24h。
8.2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观察检查。8.3规格尺寸
8.3.1有效长度
按图2所示位置,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2平均外径
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3平均内径
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4壁厚
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8.3.5承口深度
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量具,按图2规定的部位测量。8.4物理力学性能
8.4.1密度
按GB/T1033.1--2008中的A法测试。8.4.2纵向回缩率
8.4.2.1试样
取(200土20)mm长的管材3段,d。小于等于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2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400mm并小于600mm时,沿轴向切成4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等于6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8个大小相同的试样。8.4.2.2试验步骤
按GB/T6671--2001中方法B进行试验,试验参数如下:试验温度:(150±2)℃;
试验时间:30min。
8.4.3环刚度
按GB/T9647—2003的规定进行。8.4.4环柔性
按GB/T9647--2003规定进行。试验速度按管材的外径确定,压缩使试样产生30%的径向变形后,观察试样是否保持圆滑,有无反向弯曲,是否破裂,两壁是否脱开。8.4.5烘箱试验
8.4.5.1试样
取(300士20)mm长的管材3段,d,小于等于4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2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400mm并小于600mm时,沿轴向切成4个大小相同的试样;d大于等于600mm的管材,沿轴向切成8个大小相同的试样。
8.4.5.2试验步骤
在(150士2)℃下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试样有无分层与开裂。8.4.6蠕变比率
按GB/T18042--2000规定进行。
8.4.7冲击性能
按GB/T14152一2001规定进行,冲头球面曲率半径为(90.0±0.5)mm,试验温度为(0士1)℃,其他试验参数见表6。
观察冲击后的试样内壁有无破裂表6
公称外径d./mm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
落锤冲击质量和冲击高度
落锤质量/kg
GB/T18477.3—2009
冲击高度/mm
按GB/T13526--2007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15士0.5)℃,浸泡时间为30min。8.4.9系统的适用性
按GB/T20221--2006附录A的规定测试。检验规则
9.1产品需经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9.2组批
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30t。如生产数量少,生产期7d尚不足30t,则以7d产量为一批。9.3出厂检验
9.3.1出厂检验项目为7.1~7.2规定和7.3表4中规定的环刚度、环柔性、纵向回缩率、烘箱试验、冲击性能和二氟甲烷浸渍试验。
9.3.27.1~7.2的出厂检验执行GB/T2828.1一2003的抽样检验程序。采用检验水平为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为6.5的正常检验的一次抽样,其批量、样本量、判定数组见表7。表7抽样方案
批量N
≤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样本量n
接收数 Ac
单位为根
拒收数Re
9.3.3在按9.3.2抽样检查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7.3表4中的环刚度、环柔性、纵向回缩率、烘箱试验、冲击性能和二氯甲烷浸渍试验。9.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7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项目。一般情况下每两年至少一次,若有以下情况之一,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a)
设备、原料、工艺、配方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GB/T18477.3—2009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9.5判定规则
项目7.1~7.2中任一条不符合表7规定时,判该批为不合格。物理力学性能中有一项达不到指标时,按9.3.2抽取的合格样品中再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的复验。若仍不合格,即判该批为不合格批。
10标志、运输、贮存
10.1标志
10.1.1每根管材至少有一永久性标记,管材标记间距不应大于2m。10.1.2标志的大小应适当,并应在贮存、搬运和安装后仍清晰易读。10.1.3产品应有下列明显标志:生产厂名称或商标;
按5.2规定的标记;
GB/T18477的本部分编号;
d)生产日期。
10.2运输
产品在装卸运输时,不应受剧烈撞击、抛摔和重压,不应露天曝晒。10.3购存
管材存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承口部位应交错放置,避免挤压变形。管材不应曝晒,远离热源,堆放高度不超过2m。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9758
GB/T18477.3-2009
打印日期:2010年2月26H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