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
- JG/T 239-2009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11 13:01:30
- JG/T239-2009
- 现行
标准号:
JG/T 239-2009
标准名称: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3-20 -
实施日期:
2009-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6.50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 91.060.50
Q70/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239—2009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External blinds and shutters--Resistance to wind loadsTest methods2009-03-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12-01实施
JG/T239—2009
本标准与EN1932—2001《External blinds and shutters—Resistancetowind loads—Methodof testing》(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删除欧标中正向额定荷载和反向额定荷载定义,增加抗风性能的定义。增加试验原理一章。
一对遮阳窗试验装置的风路调节系统及风管口的尺寸要求进行了简化。邀阳篷试验方法中引入了残余变形的概念。增加动风压试验方法作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星芝骄遮阳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正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名成智能遮阳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节能技术中心、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建筑遮阳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鹏、刘茂楠、王苗苗、沈彩萍、陈斌、单才华、蔡家定、张海遐、张士翔、李崃、任俊、田雁晨、沙峰、赵立华、王伶、刘雄、毕麟波、胡晓珍。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JG/T239—2009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外遮阳产品的抗风性能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原理、试验与试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外遮阳用遮阳篷、邀阳窗、邀阳帘等产品的抗风性能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JG/T242建筑遮阳产品操作力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测试风压testpressure
试样内表面与外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其根据产品性能分级取值。3.2
额定荷载nominaltestload
对试样表面所施加的荷载总和。3.3
安全荷载safetyload
未使试样产生损坏的最大荷载。3.4
抗风性能windloadresistanceperformance建筑外遮阳产品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且不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的能力。3.5
长度height
a)遮阳篷:卷轴轴线到遮阳篷最大展开状态时边部的距离;b)遮阳窗:遮阳窗顶部和底部边框的外包距离;c)
遮阳帘:顶部边缘到帘最大伸展状态时底部边缘的距离。3.6
宽度width
a)遮阳篷:遮阳篷两端外侧的距离;b)
遮阳窗:遮阳窗两侧边框的外包距离;c)
遮阳帘:遮阳帘伸展部分两侧边缘的距离。1
JG/T 2392009
4试验条件
4.1试样说明
试样应是装配完整、无缺陷,试样的规格、型号、材料、构造应与厂家提供的产品技术说明和设计技术说明一致,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措施。百叶帘试验试样数量为2件,其他产品试样数量为1件。4.2试验环境
试验室环境条件下,23℃±5℃。5试验原理
5.1遮阳篷
遮阳篷抗风性能试验,应采用施加集中荷载方式进行检测。测量施加集中荷载后的变形、试验前后操作力的变化以及观察试验后试样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来判定其抗风性能。5.2遮阳窗
5.2.1遮阳窗抗风性能试验,应采用静压箱方法进行检测。将遮阳窗安装到测试箱体上,通过供压系统向箱体中施加静风压,从而对试样进行检测(见图1)。测量试验前后操作力的变化以及观察试验后试样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来判定其抗风性能。静压箱;
通风口;
一压力控制装置;
d供压系统;
一压差计;
f—试样。
图1遮阳窗试验原理示意图
JG/T2392009
5.2.2压力箱的开口尺寸应能满足试件安装的要求;箱体应能承受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力差。5.2.3试件安装系统用于固定遮阳窗试样并将试样与压力箱开口部位密封。5.2.4供风设备应能施加正负双向的压力差,并能达到检测所需要的最大压力差;压力控制装置应能调节出稳定的气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达到检测风压。5.2.5试件两侧至少应各有一个压力探测点,以测量试件两侧的压力差;差压计的精度应达到1%。5.2.6试件的外侧应设置防止试件突然损坏造成人身伤害的安全防护网。5.3遮阳帘
遮阳帘抗风性能试验,应采用施加线荷载方法进行检测。将遮阳帘安装到试验框架上,通过移动框架对遮阳帘施加线荷载。测量施加线荷载后的变形、试验前后操作力的变化以及观察试验后试样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来判定其抗风性能。6试验
6.1曲臂平推遮阳篷
6.1.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曲臂平推遮阳綫测试荷载
额定荷载
安全荷载
6.1.2试验前准备
Fn=βxPxHxL
FS=YXFN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1.3试验步骤
通过滑轮牵引或悬挂重物等其他方式施加荷载,滑轮摩擦力忽略不计。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2。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测量残余变形和操作力。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
表2曲臂平推遮阳篷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将遮阳伸展到H/2处,在
每个悬臂端上施加荷裁F/4,然
后释放荷载。
步骤2:将遮阳篷完全展开到H
试验图示
参考初始位置
观赛和记录
施加荷载前测量初始操作力F。
以此时每个悬臂端的位置作为
测量的参考初始位置。
JG/T 2392009
试验步骤
步骤3:如图所示施加额定荷载Fn(2×F%/4+4×Fg/8),然后释放荷裁。
步骤4:如图所示在每个悬臂端上施加反向的额定荷裁F%/2,然后释放荷载。
步骤5:在每个悬臂端上施加安全荷载Fs/2,然后释放荷载。
表2(续)
试验图示
wW/8W/&
中轴线
观察和记录
释激荷载后测量每个悬臂端的
残余变形、,观察并记录
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
荷载释放后测量每个悬臂谱的
残余变形%,再次测试操作
力F。。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
坏和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
能障碍。
aα为左侧悬臂端在垂直方向上的残余变形,取绝对值。单位为毫米(mm),允许误差为±5mmgb,为右侧悬臀端在垂直方向上的残余变形,取绝对值。单位为毫米(mm),允许误差为±5mm。6.1.4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以下四个比值:a)左侧残余变形率的计算见式(1):8
式中:
A——左侧残余变形率,%;
8,左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H试样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右侧残余变形率的计算见式(2):4=
式中:
4——右侧残余变形率,%;
右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一试样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H
垂直残余变形率的计算见式(3)
×100%
(1)
(2)免费标准bzxz.net
(3)
式中:
垂直残余变形率,%;
8—左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8一一右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L试样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d)操作力变化率的计算见式(4):式中:
操作力变化率,%;
试验后的操作力,单位为牛顿(N);F试验前的操作力,单位为牛顿(N)。100%
JG/T2392009
(4)
e)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2曲臂摆转遮阳邃和曲臂斜伸遮阳6.2.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曲臂摆转遮阳篷和曲臂斜伸遮阳篷测试荷载额定荷载
安全荷载
6.2.2样品安装
F=β×P×H×L
Fs =Yx FN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2.3试验步骤
通过滑轮或其他方式悬挂重物施加荷载,滑轮摩擦力忽略不计。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4。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进行操作力测试。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
表4不带锁紧装置的曲臂摆转遮阳蓬和曲臂斜伸遮阳试验方法试验步骤
步骤1:如图所示将黛伸展
到H处,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额定荷载F%/2,然后释放
荷载。
步骤2: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安全荷载Fs/2,然后释放荷
试验图示
观察和记录
荷载释放后测量操作力F。。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JG/T2392009
试验步骤
表5带锁紧装置的曲臂摆转遮阳蓬和曲臂斜伸遮阳蓬试验方法试验图示
观察和记录
荷载释放后,以此时每个悬
步骤1:每个悬臂上施加荷
载Fz/4,然后释放荷载。
步骤2:如图所示在每个悬
赞上施加额定荷藏F/2,
然后释放荷裁。
步骤3:如图所示在每个悬
臂上施加反向的额定荷载
Fn/2,然后释放荷载。
步骤4: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安全荷载Fs/2,然后释放荷
步骤5: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反向安全荷载Fs/2,然后释
放荷载。
X处锁紧
X处锁紧
臂端的位置作为测量的参
考初始位置。测量操作力
荷载释放后,测量每个悬臂
端的残余变形、。观
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荷载释放后,测量每个基臂
端的残余变形、22锁紧
后,再次测量操作力F。。观
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摩碍。
6.2.4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以下四个比值:左侧残余变形率按式(1)计算。
右侧残余变形率按式(2)计算。
垂直残余变形率按式(3)计算。
操作力变化率按式(4)计算。
JG/T239—2009
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届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3户外导向卷帘
6.3.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户外导向卷帘测试荷载
额定荷教
6.3.2样品安装
Fn=β×P×H×L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3.3试验步骤
如表7图示将试验钢管施加在试样上,通过滑轮牵引或其他方式施加荷载,试验钢管硬度应大于卷帘套管硬度。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7。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进行操作力测试。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表7户外导向卷帘测试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利用试验钢管将卷帘
固定在距离下端1/3H长度
处,试验钢管两端各施加荷载
F/2,方向水平垂直向外。
步骤2:移走试验钢管,将卷帘
从底部提升至1/3H长度,交
替固定一端,释放另一端。
试验图示
试验钢管
观察和记录
试验前测量操作力F,观
案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试验后测量操作力 F。。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
坏和功能障碍。
JG/T 2392009
6.3.4结果
操作力变化率按式(4)计算。
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4天篷帘
6.4.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天篷帘测试荷载裁
额定荷裁
6.4.2样品安装
Fn=β×P×H×L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4.3试验步骤
将试验钢管安装在试样最大长度的1/2处下方,通过滑轮牵引或者其他方式施加向上的拉力,试验钢管硬度应大于卷帘套管硬度。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9。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 min后再进行测试。
表9天蓬帘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对试验钢管两端垂直
向上施加Fs/2,然后释放荷
步骤2:用力Fm/2两边提起试
样后,交替固定一端,释放另
一端。
6.4.4结果
试验图示
观察和记录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
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
能障碍。
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5遮阳百叶窗
6.5.1测试荷裁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0和表11的规定。8
a)卷闸百叶窗和推拉百叶窗
卷闸百叶窗和推拉百叶窗测试荷载额定荷截
安全荷载
b)平开、上旋或下旋百叶窗
Fh=βxPxHxL
Fs=?× FN
平开、上施或下旅百叶窗测试荷载表11
额定荷藏
安全荷载
6.5.2样品安装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6.5.3试验步骤
F=2×β×P×H×L
Fs=?xFN
JG/T 2392009
在试样上施加均勾的压力,并在试样垂直方向进行变形试验,详细试验装置参见试验原理。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12。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进行操作力测试。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
表12遮阳窗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施加额定荷载
步骤2:施加反向额定
荷载Fno
步骤3:施加安全荷载
步骤4:施加反向安全
荷载Fs。
试验图示
观赛和记录
试验前测量操作力Ft。观察
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
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试验后测量操作
观案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Q70/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239—2009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External blinds and shutters--Resistance to wind loadsTest methods2009-03-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12-01实施
JG/T239—2009
本标准与EN1932—2001《External blinds and shutters—Resistancetowind loads—Methodof testing》(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删除欧标中正向额定荷载和反向额定荷载定义,增加抗风性能的定义。增加试验原理一章。
一对遮阳窗试验装置的风路调节系统及风管口的尺寸要求进行了简化。邀阳篷试验方法中引入了残余变形的概念。增加动风压试验方法作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星芝骄遮阳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正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名成智能遮阳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节能技术中心、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建筑遮阳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鹏、刘茂楠、王苗苗、沈彩萍、陈斌、单才华、蔡家定、张海遐、张士翔、李崃、任俊、田雁晨、沙峰、赵立华、王伶、刘雄、毕麟波、胡晓珍。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JG/T239—2009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外遮阳产品的抗风性能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原理、试验与试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外遮阳用遮阳篷、邀阳窗、邀阳帘等产品的抗风性能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JG/T242建筑遮阳产品操作力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测试风压testpressure
试样内表面与外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其根据产品性能分级取值。3.2
额定荷载nominaltestload
对试样表面所施加的荷载总和。3.3
安全荷载safetyload
未使试样产生损坏的最大荷载。3.4
抗风性能windloadresistanceperformance建筑外遮阳产品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且不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的能力。3.5
长度height
a)遮阳篷:卷轴轴线到遮阳篷最大展开状态时边部的距离;b)遮阳窗:遮阳窗顶部和底部边框的外包距离;c)
遮阳帘:顶部边缘到帘最大伸展状态时底部边缘的距离。3.6
宽度width
a)遮阳篷:遮阳篷两端外侧的距离;b)
遮阳窗:遮阳窗两侧边框的外包距离;c)
遮阳帘:遮阳帘伸展部分两侧边缘的距离。1
JG/T 2392009
4试验条件
4.1试样说明
试样应是装配完整、无缺陷,试样的规格、型号、材料、构造应与厂家提供的产品技术说明和设计技术说明一致,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措施。百叶帘试验试样数量为2件,其他产品试样数量为1件。4.2试验环境
试验室环境条件下,23℃±5℃。5试验原理
5.1遮阳篷
遮阳篷抗风性能试验,应采用施加集中荷载方式进行检测。测量施加集中荷载后的变形、试验前后操作力的变化以及观察试验后试样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来判定其抗风性能。5.2遮阳窗
5.2.1遮阳窗抗风性能试验,应采用静压箱方法进行检测。将遮阳窗安装到测试箱体上,通过供压系统向箱体中施加静风压,从而对试样进行检测(见图1)。测量试验前后操作力的变化以及观察试验后试样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来判定其抗风性能。静压箱;
通风口;
一压力控制装置;
d供压系统;
一压差计;
f—试样。
图1遮阳窗试验原理示意图
JG/T2392009
5.2.2压力箱的开口尺寸应能满足试件安装的要求;箱体应能承受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力差。5.2.3试件安装系统用于固定遮阳窗试样并将试样与压力箱开口部位密封。5.2.4供风设备应能施加正负双向的压力差,并能达到检测所需要的最大压力差;压力控制装置应能调节出稳定的气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达到检测风压。5.2.5试件两侧至少应各有一个压力探测点,以测量试件两侧的压力差;差压计的精度应达到1%。5.2.6试件的外侧应设置防止试件突然损坏造成人身伤害的安全防护网。5.3遮阳帘
遮阳帘抗风性能试验,应采用施加线荷载方法进行检测。将遮阳帘安装到试验框架上,通过移动框架对遮阳帘施加线荷载。测量施加线荷载后的变形、试验前后操作力的变化以及观察试验后试样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来判定其抗风性能。6试验
6.1曲臂平推遮阳篷
6.1.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曲臂平推遮阳綫测试荷载
额定荷载
安全荷载
6.1.2试验前准备
Fn=βxPxHxL
FS=YXFN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1.3试验步骤
通过滑轮牵引或悬挂重物等其他方式施加荷载,滑轮摩擦力忽略不计。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2。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测量残余变形和操作力。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
表2曲臂平推遮阳篷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将遮阳伸展到H/2处,在
每个悬臂端上施加荷裁F/4,然
后释放荷载。
步骤2:将遮阳篷完全展开到H
试验图示
参考初始位置
观赛和记录
施加荷载前测量初始操作力F。
以此时每个悬臂端的位置作为
测量的参考初始位置。
JG/T 2392009
试验步骤
步骤3:如图所示施加额定荷载Fn(2×F%/4+4×Fg/8),然后释放荷裁。
步骤4:如图所示在每个悬臂端上施加反向的额定荷裁F%/2,然后释放荷载。
步骤5:在每个悬臂端上施加安全荷载Fs/2,然后释放荷载。
表2(续)
试验图示
wW/8W/&
中轴线
观察和记录
释激荷载后测量每个悬臂端的
残余变形、,观察并记录
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
荷载释放后测量每个悬臂谱的
残余变形%,再次测试操作
力F。。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
坏和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
能障碍。
aα为左侧悬臂端在垂直方向上的残余变形,取绝对值。单位为毫米(mm),允许误差为±5mmgb,为右侧悬臀端在垂直方向上的残余变形,取绝对值。单位为毫米(mm),允许误差为±5mm。6.1.4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以下四个比值:a)左侧残余变形率的计算见式(1):8
式中:
A——左侧残余变形率,%;
8,左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H试样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右侧残余变形率的计算见式(2):4=
式中:
4——右侧残余变形率,%;
右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一试样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H
垂直残余变形率的计算见式(3)
×100%
(1)
(2)免费标准bzxz.net
(3)
式中:
垂直残余变形率,%;
8—左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8一一右侧残余变形,单位为毫米(mm);L试样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d)操作力变化率的计算见式(4):式中:
操作力变化率,%;
试验后的操作力,单位为牛顿(N);F试验前的操作力,单位为牛顿(N)。100%
JG/T2392009
(4)
e)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2曲臂摆转遮阳邃和曲臂斜伸遮阳6.2.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曲臂摆转遮阳篷和曲臂斜伸遮阳篷测试荷载额定荷载
安全荷载
6.2.2样品安装
F=β×P×H×L
Fs =Yx FN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2.3试验步骤
通过滑轮或其他方式悬挂重物施加荷载,滑轮摩擦力忽略不计。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4。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进行操作力测试。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
表4不带锁紧装置的曲臂摆转遮阳蓬和曲臂斜伸遮阳试验方法试验步骤
步骤1:如图所示将黛伸展
到H处,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额定荷载F%/2,然后释放
荷载。
步骤2: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安全荷载Fs/2,然后释放荷
试验图示
观察和记录
荷载释放后测量操作力F。。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JG/T2392009
试验步骤
表5带锁紧装置的曲臂摆转遮阳蓬和曲臂斜伸遮阳蓬试验方法试验图示
观察和记录
荷载释放后,以此时每个悬
步骤1:每个悬臂上施加荷
载Fz/4,然后释放荷载。
步骤2:如图所示在每个悬
赞上施加额定荷藏F/2,
然后释放荷裁。
步骤3:如图所示在每个悬
臂上施加反向的额定荷载
Fn/2,然后释放荷载。
步骤4: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安全荷载Fs/2,然后释放荷
步骤5:在每个悬臂上施加
反向安全荷载Fs/2,然后释
放荷载。
X处锁紧
X处锁紧
臂端的位置作为测量的参
考初始位置。测量操作力
荷载释放后,测量每个悬臂
端的残余变形、。观
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荷载释放后,测量每个基臂
端的残余变形、22锁紧
后,再次测量操作力F。。观
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摩碍。
6.2.4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以下四个比值:左侧残余变形率按式(1)计算。
右侧残余变形率按式(2)计算。
垂直残余变形率按式(3)计算。
操作力变化率按式(4)计算。
JG/T239—2009
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届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3户外导向卷帘
6.3.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户外导向卷帘测试荷载
额定荷教
6.3.2样品安装
Fn=β×P×H×L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3.3试验步骤
如表7图示将试验钢管施加在试样上,通过滑轮牵引或其他方式施加荷载,试验钢管硬度应大于卷帘套管硬度。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7。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进行操作力测试。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表7户外导向卷帘测试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利用试验钢管将卷帘
固定在距离下端1/3H长度
处,试验钢管两端各施加荷载
F/2,方向水平垂直向外。
步骤2:移走试验钢管,将卷帘
从底部提升至1/3H长度,交
替固定一端,释放另一端。
试验图示
试验钢管
观察和记录
试验前测量操作力F,观
案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
和功能障碍。
试验后测量操作力 F。。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
坏和功能障碍。
JG/T 2392009
6.3.4结果
操作力变化率按式(4)计算。
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4天篷帘
6.4.1测试荷载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天篷帘测试荷载裁
额定荷裁
6.4.2样品安装
Fn=β×P×H×L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并保持卷轴水平,其水平允许偏差+5°。6.4.3试验步骤
将试验钢管安装在试样最大长度的1/2处下方,通过滑轮牵引或者其他方式施加向上的拉力,试验钢管硬度应大于卷帘套管硬度。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9。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 min后再进行测试。
表9天蓬帘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对试验钢管两端垂直
向上施加Fs/2,然后释放荷
步骤2:用力Fm/2两边提起试
样后,交替固定一端,释放另
一端。
6.4.4结果
试验图示
观察和记录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
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
能障碍。
记录试验样品是否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是否发生损坏(如:裂缝、面板或面料破损、局部屈服、连接失效等)和功能障碍(如:操作功能障碍、五金件松动等)。6.5遮阳百叶窗
6.5.1测试荷裁
荷载测试的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0和表11的规定。8
a)卷闸百叶窗和推拉百叶窗
卷闸百叶窗和推拉百叶窗测试荷载额定荷截
安全荷载
b)平开、上旋或下旋百叶窗
Fh=βxPxHxL
Fs=?× FN
平开、上施或下旅百叶窗测试荷载表11
额定荷藏
安全荷载
6.5.2样品安装
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在刚性支架上安装试样。6.5.3试验步骤
F=2×β×P×H×L
Fs=?xFN
JG/T 2392009
在试样上施加均勾的压力,并在试样垂直方向进行变形试验,详细试验装置参见试验原理。具体加载方式及步骤详见表12。每次施加荷载时间为2min,卸载静置2min后再进行操作力测试。操作力试验方法按JG/T242的规定进行。
表12遮阳窗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步骤1:施加额定荷载
步骤2:施加反向额定
荷载Fno
步骤3:施加安全荷载
步骤4:施加反向安全
荷载Fs。
试验图示
观赛和记录
试验前测量操作力Ft。观察
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
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试验后测量操作
观案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观察并记录是否发生损坏和
功能障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标准计划
- JG/T572-2019 建筑木结构用阻燃涂料
- JG/T91-2000 小型装载机
- JGJ159-2008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JG/T255-2009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 JG/T433-2014 建筑幕墙用平推窗滑撑
- JGJ/T372-2016 喷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
- JGJ/T309-2013 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
- JG/T471-2015 建筑门窗幕墙用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
- JG/T571-2019 玻纤增强聚氨酯节能门窗
- JGJ27-1986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 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JGJ46-19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 JG/T246-2009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 JGJ126-2015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