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林业行业标准(LY)】 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恢复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9 10:48:41
  • LY/T1751-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LY/T 1751-2008

  • 标准名称:

    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恢复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林业行业标准(L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3-31
  • 实施日期:

    2008-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97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40绿化和造林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林业>>B64森林经营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5-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鲁天平、史彦江、李护群、王爱静、王永红、龙步云
  • 起草单位:

    新疆林业科学院
  • 归口单位:

    国家林业局
  • 提出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
  • 发布部门:

    国家林业局
  • 相关标签:

    更新 恢复 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的措施和对象以及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嫁接换种、更新复壮前的调查设计与报批、检查验收、技术档案的建立。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干旱荒漠区胡杨天然林分布区域。 LY/T 1751-2008 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恢复技术规程 LY/T1751-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5.0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751—2008
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恢复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of regeneration and renewal restorationfordesertpoplareuphratesforest2008-03-31发布
数码防伪
国家林业局
2008-05-01实施
LY/T1751—2008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林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天平、史彦江、李护群、王爱静、王永红、龙步云。I
1范围
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恢复技术规程LY/T1751—2008
本标准规定了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的措施和对象以及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嫁接换种、更新复壮前的调查设计与报批、检查验收、技术档案的建立。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干旱荒漠区胡杨天然林分布区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荒漠胡杨林desertpoplareuphratesforest分布于干旱荒漠区的天然荒漠胡杨林。3.2
衰退林decayforest
由于生态条件恶化或人为活动影响而生长势衰退,无培养前途的多代萌生胡杨林,生产力低下,郁闭度在0.3以下近熟、成过熟胡杨林的林分。3.3
regeneration and renewal restoration更新复壮
以人工更新措施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措施为辅,使生长衰退的林分恢复生机的营林方式。3.4
河漫滩washland
夏季河流洪水漫淹的河滩地貌。4荒漠天然胡杨林主要类型划分标准4.1湿润型
生长季节地下水位小于3.0m或洪水漫灌深度0.3m以上,1.0m深土壤平均含水率10%~15%以上,1.0m深土壤平均含盐量小于2%。4.2干燥型
生长季节地下水位3.0m~4.0m,1.0m深土壤平均含水率10%~15%,1.0m深土壤平均含盐量小于2%。
4.3干旱型
生长季节地下水位大于4.0m,1.0m深土壤平均含水率小于10%,1.0m深土壤平均含盐量小LY/T1751—2008
于2%。
4.4盐地型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1.0m深土壤平均含盐量大于2.5%。更新困难,改良不易,维持现状,加强保护,防治盐漠化。5更新复壮恢复措施及对象
5.1封禁育林
对于湿润型胡杨林和水分条件较好的河漫滩实生幼林,实施封育措施,不准放牧、割草、樵采和践踏,封育期内去弱留强,去弯留直,均匀保留1050株/hm2。5.1.1人工看护:封育区设专职护林员,巡回查看管护。5.1.2设置网围栏:在人畜活动频繁地区,采用刺丝或网丝建栏围封。5.1.3设置标志牌:在封育区边界和交通路口设置坚固的宣传告示牌。5.1.4其他具体要求按照GB/T15163规定执行。5.2引洪灌溉
5.2.1干燥型和干旱型胡杨林,实施引洪灌溉,在有洪灌条件的地区,以地形堵坝拦洪,开渠引洪灌溉,以恢复林未生机,促进萌发根檗,为关然下种更新创造条件。5.2.2引洪渠与河道夹角小于45°,设进水口和回归下游河道的出水口。5.2.3引洪渠顺自然洪沟方向开挖,渠底坡降1/1000~1/1500。边坡1:1.5~1:2.0。5.2.4灌溉量:沟灌灌水量600m/hm2;漫灌900m/hm。5.3萌芽更新
湿润型胡杨林,郁闭度小于0.3的衰退林、采伐迹地,实施萌芽更新,作业时间为晚秋落叶后和次年4月底前。干燥型或干旱型则要结合引洪灌溉措施实施。5.3.1伐桩萌芽更新
不足450株/hm2的林地,伐除生长势衰退的病、弱、残植株,伐桩高度0.05m~0.1m,沿伐桩面周围,以锋利的刀斧欲一圈,由锯口面变为力斧切面。5.3.2挖桩萌芽更新
针对衰退胡杨林采取人工挖桩或机械除桩。不足300株/hm2的林地,将树体周围1.0m1.5m半径内的水平根切断,深度0.6m~0.8m,挖出根桩,保留断根,填平根桩坑。作业宜在晚秋和早春进行,并在第二年或当年夏季引洪漫灌。5.3.3开沟断根萌芽更新
郁闭度0.3以下的疏林地,不足150株/hm2的林地,实施开沟断根更新。方法:离树株1.5m处挖环状钩,切断林木水平根,使断根外露,萌成苗,断根沟宽0.3m~0.4m,沟深0.5m0.7m,沟向顺水流方向,间距10.0m~20.0m,待根檗苗长出后及时洪灌。作业时间应在晚秋至早春。5.4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郁闭度0.3以下的稀疏宜林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落种的更新方式,更新区域选择土壤含盐量低于0.3%的沙壤或粉沙地,周围有种源,开渠引洪,沟灌结合沟间漫灌。作业时间各地应以胡杨种子成熟期为准。
5.5植苗更新
人工促进天然落种更新难度大的区域,选择土壤含盐量低于0.5%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地类和有灌溉条件的低平地,实施植苗措施,栽植密度750株/hm2~1200株/hm2。栽植后适时灌水和抚育管理。具体要求执行GB/T15776的规定。植苗更新方法:有洪灌条件的采用人工植苗措施栽植。营养袋苗高0.2m以上,夏季结合引洪灌溉栽植。裸根苗裁植,用2年生人工培育的经断主根后侧根发达的出圃标准苗木。2
6幼林抚育
6.1萌芽幼林抚育
LY/T1751—2008
萌芽条或幼树1.0m高时,除萌和疏株。更新3年~4年后一个伐桩上选留3根~4根健壮、通直的萌条,挖桩坑留3株~5株根萌幼树。5龄幼树开始修枝,树高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下的侧枝修除,均匀保留3000株/hm2~3750株/hm2,封育期5年~7年。6.2实生幼林抚育
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落种更新的实生幼林,10年生以前只进行封育保护。10年后加强抚育管理,进行密度调控,去弱留强,去弯留直,清除病、弱、枯死木,选留1500株/hm2~2250株/hm2干形通直、生长健壮的优势未。
7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技术参见附录A。
8更新复壮实施前的调查、设计与报批8.1调查内容
林地调查因子包括土壤、水分条件、地下水埋深、龄级、郁闭度、年胸径生长量、人为活动影响情况,根据林况确定更新复壮对象和措施,调查表见附录B和附录C。8.2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施工地点、面积、技术措施、用工(机车)量、经费估算及预期效果。8.3报批
施工设计书报县(市)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审批不得施工,批准后严格按要求施工。8.4作业设计
按LY/T1607规定。
9检查验收
9.1原则
按施工设计书逐项检查验收,施工单位先行全面自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复查核实和评定。
9.2更新复壮效果调查
施工3年后进行更新效果调查。抽样比例:更新面积10hm2以下、10hm2~30hm2、30hm2以上,分别按3%、2%、1%抽样。调查表见附录D。9.3验收标准
9.3.1实生苗更新地
保苗密度1500株/hm2以上。
9.3.2萌芽更新地
保苗密度1200株/hm2以上。
9.3.3封育
疏林地封育:郁闭度≥0.20;平均有乔木1050株/hm2以上,林木分布均匀。有林地封育:郁闭度≥0.60;乔木实生幼苗3000株/hm2以上或幼树500株/hm2以上,均匀分布。9.3.4保存率和合格率
合格更新地保存率和合格率均达到85%以上。验收表见附录E。3
LY/T1751—2008
)更新复壮技术档案
10.1原则
技术档案是评价更新成效及确定经营措施的重要依据。按更新类型,以小班为单位建立更新复壮档案。
技术档案内容
更新复壮调查资料、设计文件、图表、上级批文、施工时间、地点、类型、面积、检查验收记录、更新复壮效果调查结果、各项作业用工量及投资均要整理归档。10.3档案类型
荒漠胡杨林更新复壮的技术档案类型为永久性,更新复壮区应建立永久性标准地,连续记载经营管理活动、林地地下水位变化及林木生长情况,见附录F。10.4管理制度
建立技术单位管理制度,荒漠胡杨林管理单位和部门要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将采集调查、观测数据整理归档。技术资料的归档和查阅均需业务主管领导准签,保证技术档案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安全,
A.1胡杨林的主要病虫种类及防治指标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病虫害防治
A.1.1春尺Apocheima cinerarus ErschoffLY/T1751—2008
每年3月下旬~4月中下旬防治春尺1龄~3龄幼虫。防治指标以胡杨幼龄林每2头/百叶,胡杨成熟林、过熟林每5头/百叶为标准。A.1.2杨毛臀萤叶甲东方亚种AgelasticaalniorientatisBaly每年4月上旬和7月上旬幼虫期,每株树叶片上有3龄以下幼虫3头~5头时进行防治。A.1.3胡杨木虱Egeirotriozasp.每年5月~6月,木虱若虫期,胡杨叶片上虫瘤或0.5m长枝干上有虫瘦3个时防治。A.1.4胡杨枝瘦木虱Trioza sp.
每年5月~6月,木虱若虫期,胡杨叶片上虫瘤或0.5m长枝干上有虫瘦3个时防治。A.1.5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L.每年3月底~4月上旬卵孵化前,一年生苗木0.5m长,主干上有20块卵,雌成虫11头/株,开始防治;二年生苗木0.5m,主干有25块卵,雌成虫14头/株,开始防治;三年幼树有30块卵,雌成虫20头/株,开始防治。
A.1.6突笠圆盾QuadraspidiotusSlavonicus(Green)。4月上旬前越冬代若虫,6月上旬~9月上旬1龄~2龄若虫,虫口密度25头/cm2,进行若虫防治。A.1.7胡杨锈病MelampsorapruinosaeTranz当叶片背面有5个~7个小黄点但尚未破裂时防治。A.1.8胡杨斑枯病SeptoriapopuliDesm.当叶片上有2个~4个病斑时进行防治。A.1.9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A.1.9.1叶部病虫
树叶被害率≤1/3为轻微发生;1/3<树叶被害率≤2/3为中等;树叶被害率>2/3为严重。A.1.9.2枝梢病虫
枝梢被害率≤20%为轻微发生;20%<枝梢被害率50%为中等;枝梢被害率>50%为严重。A.1.9.3干、根、种实病虫
受害株率或种实被害率≤10%为轻微发生;10%<受害株率或种实被害率≤20%为中等;受害株率>20%为严重。
A.2虫害防治技术
A.2.1营林措施
A.2.1.1加强产地和调运检疫,发现虫瘦、壳及卵块及时剪下烧毁,深埋或水浸泡处理。A.2.1.2加强营林管理,在早春、秋末时深翻林地,夏季及时浇水施肥,清除杂草,破坏害虫的越冬、越夏场所,提高树势,增加树木抗虫能力。A.2.1.3人工捕捉成虫,摘除卵块,摇动树干,振落幼虫,扫集灭杀。A.2.1.4早春时在树干基部捆绑塑料布裙,阻止春尺的雌蛾上树产卵。A.2.1.5树干刷白防止树木冻害、日灼伤和牲畜啃食。5
LY/T1751-—2008
A.2.2生物防治技术
A.2.2.1保护和利用天敌,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增加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达到自然控制的能力。A.2.2.2利用微生物治虫,用1.8%爱福丁乳油1500倍,BT乳剂500g/hm2150倍,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2000倍,白僵菌粉加水25kg喷雾防治害虫的幼虫。A.2.3化学防治技术
A.2.3.1用2.5%溴氰菊脂乳油1500倍8000倍,40%速扑杀乳油1500倍~2000倍,20%爱卡士乳油100倍~1500倍喷雾防治幼虫。A.2.3.2用2.5%溴氰菊脂毒笔在树干上涂毒环2道3道,毒环宽0.1m~0.15m(毒笔配方:2.5%溴氰菊脂乳油十柴油,比例为1:25),可毒杀春尺雌蛾、叶甲的越冬成虫和老熟幼虫。A.2.4物理防治技术
可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用黄板胶粘成虫。A.2.5飞机防治技术
预测害虫发生期,根据虫口密度、地形、面积、风向划分作业区,用“运五型”飞机,药箱800kg,每架次用药量为1600IU/mg的BT粉剂(wp)32kg、2.5%溴氰菊酯或氯氰菊酯0.8kg、洗衣粉0.8kg、活性炭粉0.2kg,喷洒量为30kg/hm2,飞机飞行高度距树高5m~10m,喷幅宽度40m,雾滴大小200μm~400μm,密度20个雾滴/cm2。A.3病害防治技术
A.3.1营林措施
A.3.1.1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除草,使林内通风透光,提高树木抗病能力,合理灌溉,生长后期及时停水,促进树木木质化,冬灌和早春灌溉预防生理干旱。A.3.1.2及时摘除清理病枝、叶及病残体,并及时掩埋销毁,减少病菌侵染源。A.3.2防治技术
A.3.2.1叶锈病
用15%~25%粉锈宁稀释1000倍;25%敌力脱乳油稀释1500倍;56%靠山稀释500倍800倍液喷雾防治。
A.3.2.2斑枯病
用25%敌力脱稀释1000倍;40%达科宁稀释600倍~800倍;75%百菌清稀释500倍700倍液喷雾防治。
LY/T1751—2008
(3/#1)/要号%/求号
(gy/)
“台班》
LY/T 1751—200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胡杨林更新复壮类型、面积及措施统计表表c.1
林地类型
统计时间:
立地类型
面积/hm2
统计人:
实施措施
LY/T1751—2008
z/)/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林业行业标准(LY)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