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行业标准(YD)】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6 19:13:27
- YD/T1595.1-2007
- 现行
标准号:
YD/T 1595.1-2007
标准名称: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5-16 -
实施日期:
2007-05-1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2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限值、性能判剧和测量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YD/T 1595.1-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YD/T1595.1-2007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95.1-2007
YD/T1595.2-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至第2部分)
2007-05-16发布
2007-05-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95.1-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for 2GHz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
Part 1:User Equipment and Ancillary Equipment2007-05-16发布
2007-05-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和缩略语
试验条件·
性能评估方法…·
性能判据·
适用性·
骚扰测量方法和限值·
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
YD/T1595.1-2007
YD/T 1595.1-2007
本部分是《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之一,该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2.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本部分是《2GHzWCDMA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的第1部分。
本部分非等效采用了EN301489-24《电磁兼容性与无线频谱,无线设备和业务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第24部分:IMT-2000CDMA直接扩频移动和便携无线电及附属设备的详细情况》和ITU-RSM329杂散发射。本部分与国外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辐射抗扰度的测试等级不同。
本部分在起草过程中还参考了以下标准: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6系列标准、YD/T1312.1《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吕松栋、肖雾、刘宝殿、周镒、张兴海、张士贤、谢玉明I
YD/T1595.1-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限值、性能判据和测量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9254
GB17625.1
GB17625.2
GB/T17626.2
GB/T17626.3
GB/T17626.4
GB/T17626.5
GB/T17626.6
GB/T17626.8
GB/T17626.11
YD/T1312.1
ISO 7637-2
EC61000-4-29
ITU-R SM.329
CISPR16-1-4
3定义和缩略语
3.1定义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扰限值和测量方法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二部分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杂散发射
无线电于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
YD/T1595.1-2007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无线链路访问固定通信网络(如PSTN,ISDN,IP等)业务以及其他为移动用户提供的业务。3.1.2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
3GPP规范中定义的一种特有的无线接人网络。3.1.3
用户设备UE
可以通过-个和多个无线接口访问UTRA业务的实体。这个实体在访问UTRA业务时,在UTRA业务区域内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该实体可以同时为一个或多个用户提供服务。3.1.4
空闲模式idiemode
用户设备(UE)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设备(UE)已经开机,但是没有RRC连接。3.1.5
业务模式trafficmode
用户设备(UE)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设备(UE)已经开机,并建立了RRC连接。在WCDMA中,分为3种情况:
一语音状态;
一上网浏览状态、下载文件、短消息;一VOD实时点播、上传图象、可视电话状态。3.1.6
最大平均功率maximumaveragepower发送时隙处于最大功率设置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包括没有信号发送时)获得的平均发送输出功率。
终端用户数据end-userdata
厂商为数据传输测试定义的数据格式。3.1.8
数据辅助设备data application ancillary为通过UE访问UMTS业务提供收发数据的辅助设备。3.1.9
驻留在小区campedonacell
UE完成了对小区的选择或重选择过程并处于空闲模式。UE监控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注意:业务可能被限制使用,PLMN(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可能不知道UE驻留在哪个被选小区中。3.1.10
杂散发射spuriousemissions
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可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3.1.11
抛负载loaddump
YD/T1595.1-2007
交流发电机正产生充电电流时,充电电池与交流发电机断开,而此时仍然有其他的负载与交流发电电路相连。
3.2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了以下缩略语。
IMT-2000
4试验条件
通用条件
Alternating Current
Artificial Mains Network
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Bit Error Rate
Block Error Rate
BaseStation
Coupling/Decoupling Network
Cyclic Redundancy CheckwwW.bzxz.Net
Direct Current
DownLink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ar Reference Point
Equipment Under Test
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2000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RadioMouthReferencePoint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adio Frequency
Sound Pressure Level
Time Division Duplex
User Equipment
Up Link
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交流
人工电源网络
绝对射频信道号
比特误码率
块误码率
耦合/去耦网络
循环穴余校验
下行链路(基站到用户设备)
间断发射
电磁兼容性
耳参考点
被测设备
频分双工
国际移动通信-2000
阻抗稳定网络
国际电联无线电部门
嘴参考点
无线资源控制
声压级
时分双工
用户设备
上行链路(用户设备到基站)
通用陆地无线接人
EUT应在正常试验环境下进行试验,试验条件应记录在报告中。当EUT具有可分离的一体化天线时,除非在本标准中另有规定,应按正常使用时的方式装上天线进行测试。
试验布置应尽可能的接近正常或典型的实际运行状态。3
YD/T1595.1-2007
如果EUT是系统的一部分或同辅助设备相连,那么在试验时EUT应连上最小典型配置的辅助设备,并且与辅助设备相连的端口必须被激活。在试验中工作模式和配置应准确记录在试验报告中。如果设备有大量的端口,就必须挑选足够数量的端口以确保能模拟实际情况且不同类型的端口都能被试验。
测试前,UE应处于最大功率发射状态下,并确认其最大总辐射功率值,测试方法参照《YD/T1484-2006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测试结果记录在试验报告中。4.2试验布置
测试时RF信号的频率应当从合适的UTRA绝对频率信道号(UTRAARFCN)中选取。EUT与基站模拟器建立一个通信连接。基站模拟器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在条件允许时,为减少测试时间,EUT的发信机部分和收信机部分的试验可以同时进行。抗扰度试验应在两种操作模式下进行:-建立通信链路(业务模式);
一空闲模式。
当EUT在业务模式下进行试验时,应按照一般呼叫建立过程和BER,BLER测试环回设置的规定建立呼叫,并应满足以下测试条件:一设置并向UE发送连续Up功率控制命令;一禁止间断发射(DTX);
一启动内环功率控制;
:一对于参考测试信道的发送及接收(UL/DL)比特速率为12.2kbit/s。当EUT在空闲模式下进行测试时,并应满足以下测试条件:一UE驻留在~-个小区中:
UE应在测试前完成本地注册(LR),而不是在测试过程中;一UE的邻小区列表应该为空;
一寻呼重复周期和DRX循环都应设置为最小(可能的最短时间间隔)。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4.2.1发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人发信机输入端口。外部信号源必须位于试验环境之外。
SS应保证EUT连续发射。
4.2.2发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Q射频天线端口,并且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出。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但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和EUT不含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出。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4
4.2.3收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外。
YD/T1595.1-2007
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人信号频率通过设置正确的UTRAARFCN来选择,除非本标准的其他部分有特殊规定,测试时应选择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UTRAARFCN。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并且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人。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但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和EUT不含外置的50Q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在抗扰度试验中,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入信号电平应高于EUT的参考灵敏度电平40dB,输人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在骚扰测量中,有用RF输人信号电平应不超过参考灵敏度电平15dB,输入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2.4收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对语音设备,接收机的音频输出应通过一非导电的声学管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音频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对于不能采用非导电的声学管的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将接收机的输出连接至音频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并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对非语音设备,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应通过非导电的方法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备。如果接收机有接收机输出连接器或端口,那么应象EUT的正常操作那样连接上线缆,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备。
应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减小耦合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4.3免测频段
免测频段是指不进行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频段。辅助设备没有免测频段。
4.3.1发信机的免测频段
发信机的免测频段为发信机载频频率+2.5MHz4.3.2收信机的免测频段
收信机的免测频段的范围是:接收频段的低端频率减去85MHz至高端频率加上85MHz。4.4收信机的窄带响应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在抗扰度试验中在离散频率上产生的窄带响应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在抗扰度试验中,如果被监测的通信质量超出了规范(第6章中)的要求,那么需要确定这种偏离是由UE接收机还是试验系统的非期望响应(窄带响应)或是由宽带现象(EMC)所引起的。这种情况出现时,应将测试频点偏置±5MHz重复进行试验;一-如果在其中一个信道或两个信道上信号指标超差的情况消失,这就是窄带响应;--如果信号指标超差的情况未消失,应将测试频点偏置±10MHz重复进行试验;一-如果信号指标超差的情况仍未消失,则认为是由宽带现象引起的EMC现象,判定EUT不通过测试。
YD/T1595.1-2007
窄带响应应当忽略。
4.5连续骚扰测量条件和布置
测量应在EUT正常工作时产生最大骚扰的模式下进行。应使所检测到的辐射连续骚扰达到最大,例如通过移动EUT的电缆等。如图1所示,进行辐射连续骚扰测量时,通过SS建立通信连接,使EUT的发射功率最大,通过EMC测试系统对EUT的辐射连续骚扰信号进行测量。电波半暗室
接收系统
图1辐射连续扰测量布置
4.6抗扰度试验条件和布置
4.6.1抗扰度试验应在两种操作模式下进行:a.业务模式;
b.空闲模式。
4.6.2当EUT为模拟语音或音频信号传输模式时,应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布置:4.6.2.14.6.2.1音频校准
a.EUT与SS建立通信连接;
b.EUT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将EUT的音量设置为厂家规定的正常音频电平。如果没有该规定,应将EUT音量设置为中间值;
c.在测试之前,应校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如图2所示。对于下行链路,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等效于在ERP处1kHz时的OdBPa;对于上行链路,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则等效于在MRP处1kHz时的-5dBPa;
注释1:手机应安装在人工头上,从而使听简置于人工耳的中心。注释2:如果EUT不包括声学转换器(如麦克风、喇叭等),那么厂商应对等效参考电平加以说明。d,校准过程中,EUT的语音处理器通常可能使用噪声和回声抵消算法,这种算法试图消除或削弱稳态音频信号,如1kHz的校准信号。在校准过程中应该禁用这些算法,这可能需要特殊的测试软件。如果不能禁用这些算法,音频分析仪应使用最大保持的检波方式测量参考电平,从而可以在噪声和回声抵消算法生效前测出参考电平;
e.对于免提中使用了外部扩音器的设备,外部扩音器的声压通常会比用户设备听简的声压高,从而可以克服周围的高噪声电平。为此,应增加下行参考电压以补偿上述差别。另一种方案是在测量过程中6
YD/T1595.1-2007
根据厂商的规范调整扩音器和测试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注意一定不要超过测试仪表的动态范围。通常上行参考电平不需要进行调整。在不可能完成上述校准的情况下(如带有耳机的PC卡),厂商应对MRP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加以规定。
4.6.2.2音频测量
a.监视EUT的语音输出电平时,应该将EUT配置为语音应用,如果噪声和回声消除算法未被禁用,应使用音频分析仪的最大峰值保持检波方式测量语音输出电平如图3所示;d.EUT下行链路的语音信道输出信号在ERP处的电平应通过测量SPL来评估。当使用外部扩音器时,声学耦合器应该被安装在校准时使用的扩音器上,如图3所示;c.EUT上行语音信道输出的译码后的信号电平应在SS的模拟输出口测量。抗扰度试验中应使EUT的麦克风拾取的外来背景噪声达到最小。注:如果EUT不含有模拟语音电路,则不用语音信号电平对它进行评估。电波暗室
文音频输出
CF=1kHz
BW=200Hz
分析仪
测试源
-5dBPa:
注:上行链路校准时EUT在图示位置;下行链路校准时无EUT。声波管
测试源
图2音频校准布置
电波暗室
分析仪
音频输出
CF=1kHz
BW=200H
测试系统
声波管
图3音频测量布置
3当EUT处于数据传输模式时,应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布置:4.6.3
a.EUT与数据测试系统模拟器建立链接并保持数据传输状态;b.EUT处于正常的数据传输状态,厂商应提供计算误码率的方法;转换器
转换器
CF=1 kHz
BW=200Hz
分析仪
CF=1 kHz
BW=200Hz
分析仪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T1595.1-2007
YD/T1595.2-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至第2部分)
2007-05-16发布
2007-05-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95.1-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for 2GHz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
Part 1:User Equipment and Ancillary Equipment2007-05-16发布
2007-05-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和缩略语
试验条件·
性能评估方法…·
性能判据·
适用性·
骚扰测量方法和限值·
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
YD/T1595.1-2007
YD/T 1595.1-2007
本部分是《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之一,该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2.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本部分是《2GHzWCDMA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的第1部分。
本部分非等效采用了EN301489-24《电磁兼容性与无线频谱,无线设备和业务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第24部分:IMT-2000CDMA直接扩频移动和便携无线电及附属设备的详细情况》和ITU-RSM329杂散发射。本部分与国外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辐射抗扰度的测试等级不同。
本部分在起草过程中还参考了以下标准: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6系列标准、YD/T1312.1《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吕松栋、肖雾、刘宝殿、周镒、张兴海、张士贤、谢玉明I
YD/T1595.1-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限值、性能判据和测量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9254
GB17625.1
GB17625.2
GB/T17626.2
GB/T17626.3
GB/T17626.4
GB/T17626.5
GB/T17626.6
GB/T17626.8
GB/T17626.11
YD/T1312.1
ISO 7637-2
EC61000-4-29
ITU-R SM.329
CISPR16-1-4
3定义和缩略语
3.1定义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扰限值和测量方法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二部分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杂散发射
无线电于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
YD/T1595.1-2007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无线链路访问固定通信网络(如PSTN,ISDN,IP等)业务以及其他为移动用户提供的业务。3.1.2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
3GPP规范中定义的一种特有的无线接人网络。3.1.3
用户设备UE
可以通过-个和多个无线接口访问UTRA业务的实体。这个实体在访问UTRA业务时,在UTRA业务区域内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该实体可以同时为一个或多个用户提供服务。3.1.4
空闲模式idiemode
用户设备(UE)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设备(UE)已经开机,但是没有RRC连接。3.1.5
业务模式trafficmode
用户设备(UE)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设备(UE)已经开机,并建立了RRC连接。在WCDMA中,分为3种情况:
一语音状态;
一上网浏览状态、下载文件、短消息;一VOD实时点播、上传图象、可视电话状态。3.1.6
最大平均功率maximumaveragepower发送时隙处于最大功率设置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包括没有信号发送时)获得的平均发送输出功率。
终端用户数据end-userdata
厂商为数据传输测试定义的数据格式。3.1.8
数据辅助设备data application ancillary为通过UE访问UMTS业务提供收发数据的辅助设备。3.1.9
驻留在小区campedonacell
UE完成了对小区的选择或重选择过程并处于空闲模式。UE监控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注意:业务可能被限制使用,PLMN(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可能不知道UE驻留在哪个被选小区中。3.1.10
杂散发射spuriousemissions
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可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3.1.11
抛负载loaddump
YD/T1595.1-2007
交流发电机正产生充电电流时,充电电池与交流发电机断开,而此时仍然有其他的负载与交流发电电路相连。
3.2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了以下缩略语。
IMT-2000
4试验条件
通用条件
Alternating Current
Artificial Mains Network
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Bit Error Rate
Block Error Rate
BaseStation
Coupling/Decoupling Network
Cyclic Redundancy CheckwwW.bzxz.Net
Direct Current
DownLink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ar Reference Point
Equipment Under Test
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2000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RadioMouthReferencePoint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adio Frequency
Sound Pressure Level
Time Division Duplex
User Equipment
Up Link
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交流
人工电源网络
绝对射频信道号
比特误码率
块误码率
耦合/去耦网络
循环穴余校验
下行链路(基站到用户设备)
间断发射
电磁兼容性
耳参考点
被测设备
频分双工
国际移动通信-2000
阻抗稳定网络
国际电联无线电部门
嘴参考点
无线资源控制
声压级
时分双工
用户设备
上行链路(用户设备到基站)
通用陆地无线接人
EUT应在正常试验环境下进行试验,试验条件应记录在报告中。当EUT具有可分离的一体化天线时,除非在本标准中另有规定,应按正常使用时的方式装上天线进行测试。
试验布置应尽可能的接近正常或典型的实际运行状态。3
YD/T1595.1-2007
如果EUT是系统的一部分或同辅助设备相连,那么在试验时EUT应连上最小典型配置的辅助设备,并且与辅助设备相连的端口必须被激活。在试验中工作模式和配置应准确记录在试验报告中。如果设备有大量的端口,就必须挑选足够数量的端口以确保能模拟实际情况且不同类型的端口都能被试验。
测试前,UE应处于最大功率发射状态下,并确认其最大总辐射功率值,测试方法参照《YD/T1484-2006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测试结果记录在试验报告中。4.2试验布置
测试时RF信号的频率应当从合适的UTRA绝对频率信道号(UTRAARFCN)中选取。EUT与基站模拟器建立一个通信连接。基站模拟器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在条件允许时,为减少测试时间,EUT的发信机部分和收信机部分的试验可以同时进行。抗扰度试验应在两种操作模式下进行:-建立通信链路(业务模式);
一空闲模式。
当EUT在业务模式下进行试验时,应按照一般呼叫建立过程和BER,BLER测试环回设置的规定建立呼叫,并应满足以下测试条件:一设置并向UE发送连续Up功率控制命令;一禁止间断发射(DTX);
一启动内环功率控制;
:一对于参考测试信道的发送及接收(UL/DL)比特速率为12.2kbit/s。当EUT在空闲模式下进行测试时,并应满足以下测试条件:一UE驻留在~-个小区中:
UE应在测试前完成本地注册(LR),而不是在测试过程中;一UE的邻小区列表应该为空;
一寻呼重复周期和DRX循环都应设置为最小(可能的最短时间间隔)。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4.2.1发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人发信机输入端口。外部信号源必须位于试验环境之外。
SS应保证EUT连续发射。
4.2.2发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Q射频天线端口,并且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出。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但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和EUT不含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出。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4
4.2.3收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外。
YD/T1595.1-2007
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人信号频率通过设置正确的UTRAARFCN来选择,除非本标准的其他部分有特殊规定,测试时应选择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UTRAARFCN。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并且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人。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但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和EUT不含外置的50Q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在抗扰度试验中,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入信号电平应高于EUT的参考灵敏度电平40dB,输人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在骚扰测量中,有用RF输人信号电平应不超过参考灵敏度电平15dB,输入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2.4收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对语音设备,接收机的音频输出应通过一非导电的声学管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音频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对于不能采用非导电的声学管的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将接收机的输出连接至音频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并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对非语音设备,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应通过非导电的方法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备。如果接收机有接收机输出连接器或端口,那么应象EUT的正常操作那样连接上线缆,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备。
应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减小耦合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4.3免测频段
免测频段是指不进行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频段。辅助设备没有免测频段。
4.3.1发信机的免测频段
发信机的免测频段为发信机载频频率+2.5MHz4.3.2收信机的免测频段
收信机的免测频段的范围是:接收频段的低端频率减去85MHz至高端频率加上85MHz。4.4收信机的窄带响应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在抗扰度试验中在离散频率上产生的窄带响应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在抗扰度试验中,如果被监测的通信质量超出了规范(第6章中)的要求,那么需要确定这种偏离是由UE接收机还是试验系统的非期望响应(窄带响应)或是由宽带现象(EMC)所引起的。这种情况出现时,应将测试频点偏置±5MHz重复进行试验;一-如果在其中一个信道或两个信道上信号指标超差的情况消失,这就是窄带响应;--如果信号指标超差的情况未消失,应将测试频点偏置±10MHz重复进行试验;一-如果信号指标超差的情况仍未消失,则认为是由宽带现象引起的EMC现象,判定EUT不通过测试。
YD/T1595.1-2007
窄带响应应当忽略。
4.5连续骚扰测量条件和布置
测量应在EUT正常工作时产生最大骚扰的模式下进行。应使所检测到的辐射连续骚扰达到最大,例如通过移动EUT的电缆等。如图1所示,进行辐射连续骚扰测量时,通过SS建立通信连接,使EUT的发射功率最大,通过EMC测试系统对EUT的辐射连续骚扰信号进行测量。电波半暗室
接收系统
图1辐射连续扰测量布置
4.6抗扰度试验条件和布置
4.6.1抗扰度试验应在两种操作模式下进行:a.业务模式;
b.空闲模式。
4.6.2当EUT为模拟语音或音频信号传输模式时,应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布置:4.6.2.14.6.2.1音频校准
a.EUT与SS建立通信连接;
b.EUT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将EUT的音量设置为厂家规定的正常音频电平。如果没有该规定,应将EUT音量设置为中间值;
c.在测试之前,应校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如图2所示。对于下行链路,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等效于在ERP处1kHz时的OdBPa;对于上行链路,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则等效于在MRP处1kHz时的-5dBPa;
注释1:手机应安装在人工头上,从而使听简置于人工耳的中心。注释2:如果EUT不包括声学转换器(如麦克风、喇叭等),那么厂商应对等效参考电平加以说明。d,校准过程中,EUT的语音处理器通常可能使用噪声和回声抵消算法,这种算法试图消除或削弱稳态音频信号,如1kHz的校准信号。在校准过程中应该禁用这些算法,这可能需要特殊的测试软件。如果不能禁用这些算法,音频分析仪应使用最大保持的检波方式测量参考电平,从而可以在噪声和回声抵消算法生效前测出参考电平;
e.对于免提中使用了外部扩音器的设备,外部扩音器的声压通常会比用户设备听简的声压高,从而可以克服周围的高噪声电平。为此,应增加下行参考电压以补偿上述差别。另一种方案是在测量过程中6
YD/T1595.1-2007
根据厂商的规范调整扩音器和测试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注意一定不要超过测试仪表的动态范围。通常上行参考电平不需要进行调整。在不可能完成上述校准的情况下(如带有耳机的PC卡),厂商应对MRP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加以规定。
4.6.2.2音频测量
a.监视EUT的语音输出电平时,应该将EUT配置为语音应用,如果噪声和回声消除算法未被禁用,应使用音频分析仪的最大峰值保持检波方式测量语音输出电平如图3所示;d.EUT下行链路的语音信道输出信号在ERP处的电平应通过测量SPL来评估。当使用外部扩音器时,声学耦合器应该被安装在校准时使用的扩音器上,如图3所示;c.EUT上行语音信道输出的译码后的信号电平应在SS的模拟输出口测量。抗扰度试验中应使EUT的麦克风拾取的外来背景噪声达到最小。注:如果EUT不含有模拟语音电路,则不用语音信号电平对它进行评估。电波暗室
文音频输出
CF=1kHz
BW=200Hz
分析仪
测试源
-5dBPa:
注:上行链路校准时EUT在图示位置;下行链路校准时无EUT。声波管
测试源
图2音频校准布置
电波暗室
分析仪
音频输出
CF=1kHz
BW=200H
测试系统
声波管
图3音频测量布置
3当EUT处于数据传输模式时,应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布置:4.6.3
a.EUT与数据测试系统模拟器建立链接并保持数据传输状态;b.EUT处于正常的数据传输状态,厂商应提供计算误码率的方法;转换器
转换器
CF=1 kHz
BW=200Hz
分析仪
CF=1 kHz
BW=200Hz
分析仪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2245-2011 域名注册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 YD/T2068.3-2010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广播系统(TD-MBMS)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基于 CORBA 技术的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 YD/T681-1994 通信用直流一直流变换设备质量分等标准
- YD/T1428.3-2005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测试方法(CAMEL3) 第3部分:业务交换点(SSP)分组域(PS)
- YD/T950-2008 电信中心内通信设备的过电压过电流抗力要求及试验方法
- YD/T5070-2005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 YD/T5152-2007 光缆进线室验收规定
- YD/T679-1994 程控机电制用户线路集中器质量分等标准
- YD/T1469-2006 用于 IP 网络的 Diameter 基础协议技术要求
- YD/T1876-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 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空中接口信令一致性
- YD/T1889-2009 手柄电话助听器耦合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 YD/T2411-2012 WCDMA 双卡双通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
- YD/T1970.6-2009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第6部分:发电机组系统
- YD/T1529-2006 光纤线路自动切换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 YD/T1340.2-2005 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认证计费接口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