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7 00:56:16
  • GB/T8890-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8890-2007

  • 标准名称:

    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7-11
  • 实施日期:

    2007-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73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大16开 页数:12, 字数:16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2007-11-01
  • 计划单号:

    20063771-T-610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8-02-29
  • 起草人:

    孟惠娟、郭慧慧、曹建国、苗国伟、朱迎利、魏连运、杨存利、李卫
  • 起草单位: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热交换器 铜合金 无缝管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舰艇船舶、海上石油、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制造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用的铜合金无缝圆形管材。 GB/T 8890-2007 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8890-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15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890—2007
代替GB/T8890-1998
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Seamless copper alloy tube for heat-exchanger2007-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11-01实施
GB/T8890—2007
本标准参照欧盟BSEV12451:19996铜及铜合金热交换器用无缝因形管》标准,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电力行业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修订。本标准代替GB/TB890-1998家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隆管》本标准与GB/T8890-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合金牌号增加了HSn70-1B.HSn70-1AB:增加了BFe10-11盘管和硬(Y)状态直管:对BFe10-1-1软(M)状态宜管的可供规格进行了调整,外径范图由\10mm~35mm调整为\8mm~160mm2,罩度上限由3.0mm调坚为\4.5mm\删除了管材的公称尺寸系列,
参照BSEN12451:1999标准,对尺寸允许偏差进行了修改:将管材的端部“允许有轻微的毛划”改为“无毛刺”。参照BSEN12451:1999标准,对白钢管材的力学性能重新做了规定,并将拉伸试样由长试样改为短试样,即伸长率以\A\代替\An”,同时,修改了相应数值;删除了对管材进行液压试验的规定:管材的无损检测,增加了外径大于40mm的管材人工标准缺陷由供需双方商定,并规定流探伤试验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增加了对管材进行残余应力检验的规定:增加了管材的内表面进行碳膜试验的选作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木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隆达铜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惠娟、郭慧稳、曹建国、苗国伟、朱迎利、魏连运、杨存利、李卫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所代普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88901988.GB/T8890—199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广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用铜合金无缝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舰艇船舶、海上油、机板,化工等工业部门制造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用的铜合金无缝圆形管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适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性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木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月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品版本适用丁本标准。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
金属材料
GB/T2282002
GB/T241
GB/T242
GB/T246
室温拉伸试验方
液压试验
金属管
扩口试验
GB/T2828.
GB/T5121
GB/T5231
GB/T5248
GB/T8888
GB/T10567.
压扁试验
放抽样检验程
新合金化学分
上铜及调合金化
部分:接接收质量限(AGL)检索的这批检验拍样计划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Q利合金无缝管涡流换份方法
金属加工产
装、标志、运输和财存
品的包
硝酸亚乘试验法
力检验方法
正材线余应
锯合金加
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GB/T10567.2
YS/T347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规格
铜合金加
度测定方法
平均晶
管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行合表1的规定氢熏试验法
牌号、状态和规格
BFel0-1-1
BFe30-1-1
HA177-2.HSn70-1.IISn70-1R
HSn70-1ABHG8A,H?A.H85A
供应状态
软(M)、半硬(Y)、硬(Y)
软(M)
半硬(Y)硬(Y)
软(M),半硬(Y)
软(M)
半硬(Y)
规格/mm
CB/T8890-2007
3.1.2标记示例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号、状态、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禁例1:
用BFc10-1-1制运的、软(M)状志、外径为15,05mm.整享为0.89mm的盘管标记为盘管EFe10.11M0.05X0.89GR/T88S0-2007示例
用HSn70-1AB制造的,半硬(Y)状态、外径为10mm.壁厚为1.0mm、长度为3000.mm的直管标记为:直管11Sn70-1ABY:1aX1X3C00GB/T5890200m3.2化学成分
HSn701B、HS170-1AB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他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6231中的相应规定、
表2IISn70-1B、HSn70-1AB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丰成分/%
HSn70-11
HSn70-1AB
3.3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3.3.1外径及其允许偏差
管材的外径及其允诊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3管材的外径允许偏差
外经充停偏差
>15~-25
350--7
75-*100
2100--130
130160
注1:接高精级订货时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普通级供货,注2:外径允许偏差包括圆度允许偏差。3.3.2壁厚充许偏差
管材的壁厚允许偏差为公称壁厚的士10%:3.3.3长度及其充许偏差
3.3.3.1盘管的长度及其充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杂质或分/活不大
杂质总程
单位为毫米
高精级
≥15000--30000
表4盘骨的长度充许偏差
3.3.3.2直管的长度及其充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直管的长度充许偏差
≥6C0--2000
22007~4000
外径25
长度允许储差
+3%公称长度值
长度允许编差
外径≥25~100
注,倍尺长度应加人锯切分段时的锯切量。每一锯切量为5mmGB/T8890-2007
单位为来
单位为毫米
外径≥100
3.3.4切斜度
管材的端部应锯切平整,无毛刺,在不使管材长度妞出允许偏差的条件下,许可有不超出表6规定的切斜度
外径/mm
表6管材的切斜度
切斜度/mm,不大于
2.52公称外径值
3.3.5直度
直管的直度应待合表7的规定,全长直度不应超过每来直度与总长度(m)的乘积表7直管的直度
公称外巷
3.4力学性能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高精级
每米直度,不大于
表8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
BFe33-1-1
BFel011
单位为毫米
普调级
伸长率A/%
抗拉强度Rm/(N/mml)
本小十
GB/T8890-2007
HA177-2
HSn70-1.HSn7C-1B
HSn9-1AB
HIGBA.HI7CA
3.5工艺性能
经退火的、壁厚不大
不应有肉服可见的裂纹
3.5.1扩口试验
外径不大于100
BFe3C-1-1,H
HAI77-2,1
表8(绒)
拉强度Rm/(N/mm)
不小手
仲长率A/%
“口试验最压扁成验。试验后的管材管材,进行扩4试验,管材的口试验应者合表9的规定。
HSn7-IB,H
3.5.2压扁试验
外径大于100m
管材压扇后:内壁间
3.6残余应力检验
材,进行乐属试验
3倍壁屋
黄销管应进行消除内
肉眼可见的裂纹。
3.7无损检测
3.7.1涡流探伤试验
管材应行涡流操伤试验
3.7.2水压试验
誉材的扩口试验
状态的管
成心锥度
材压痛后,内壁间距应等于厚Y,状态的进信
应力试验
读验后,管材不应有
需方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管材可近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水压试验时管材不应渗漏或破裂。需方未要求时,供方也应子以保证。3.8晶粒度
需方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经退火的管材可进行品粒度检验,管材的平均品粒度应在.010mm~0.050 mm范用肉。
3.9表面质量
3.9.1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洁活,不允许有裂纹、起皮、火杂和分层等缺陷。当用户有要求时,其内表而应逆过附录A的碳膜试验。
3.9.2管材允许有不使管材外径和壁厚超出允许偏差的划伤,口坑,压入物、环状痕等缺陷。经微的氧化色不作报废依据
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
管材的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4.2外形尺寸测量方法
普材的外形尺寸应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4.3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CB/T8890—2007
管材的室温拉伸试验按GB/T228的规定进行,就用试样应符合GB/T228附录D的规定,试样的选取见表10
表10管材的拉伸试样
外轻/mm
30-—50
GB/T228附D
4.4工艺性能机
4.4.1管材的E属试验按GBTM2的规定进行。国式验按GB
3T246的规定进行。
4.4.2管材的
4.5或余应光方法
管材的残试验推荐来用氢再武验方法4.5.1管材片亚乘试验方沃接GB/T10567.1的规定进4.5.2管材的成试验方法接G
10567.2的规定进
4.6无损检验方法
4.6.1管材的U伤试验接CB·T
48的规定进行
4.6.2管材的验按GB
4.7晶粒度检验方法
管材的品粒专YS/
4.8表面质量检查
4.8.1管材的破膜公
241钓规宗
347的舰定进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4.8.2管材的其他表商质量
5检验规则
自视进行检验。
试样号
成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1检查和验收
5.1.1管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开填写质量证明书。5.1.2需方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出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呈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其他质量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二个月内提出。如需仲效,仲裁取样应出供需双方共同进行。5.2组批
管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2000kg。5.3检验项目
5.3.1每批管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扩口试验或压扁试验)、残余应力、无损检验和表面质量的检验。GB/T8890-2007
5.3.2如有要求,也可进行晶粒度、水压试验和内表面碳膜的检验。5.4取样
管材取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检验项目
化学志分
外形尺寸,
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
残余应力
无掘检验
富粒度
碳膜试验
表面质量
表11管材的取样
取样规定
个试样/熔次(供方):1个痒/批(需方)接照GB/T2823.1规定的取释,检测水平1或供需双方协商
任取2/批,上个试样/根
在最2根/就、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长150mm的试样/表逐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检测水平Ⅱ或供需双方协商
接收质量限AQL=4,
5.5检验结果的判定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5.5.1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管材不合格5.5.2管材的外形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不合格时,按根判不合格。每批中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5.5.3当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残余应力、晶粒度和碳膜试验的试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管材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伴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管材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管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5.5.4无损检验不合格时判单根管材不合格。5.5.5当出现其他缺陷时,该批管材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管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
b)牌号:
)状态;
d尺寸规格:
e)品粒度(有要求时)
水压试验(有要求时):
碳膜试验(有要求时)
h)本标准编号:
i其他。
A.1试样的制备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碳膜试验
CB/T8890—-2007
用于试验的管材试样,应将外表面的金属屑造成的磨痕清除或消除原管材表面的所有痕迹,可采用化学方法将管口一端用耐酸的寒子塞住,浸人硝酸溶液中,然后用去高子水洗净并烘干。试样应从清洁的管材上切取,长度不小于25mm,用干净的锯条沿纵向切成两个试验块,试样块应具有尺寸大于22mmx1mm的表面,并对试样块用内酮脱脂处理。A.2测定步骤
把经过脱脂处理的试样块放人一个小型的平底瓷盘或玻璃盘内,试样的内表面朝上,在室温下加人25%(体积分数)的硝酸,将试样块港没。酸将使试样表面沉积物浮起,当酸液变成蓝色时,应将试样块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再回到酸液中洗去试样软上的任何微小物质。试样块在酸中的反应,应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观察将评定材料在酸中的反应是否形成了一层膜或微小的物质。
A3碳膜的判定
如果未发现任何现象,或仪看见微小的物质,该试验为通过。如果能清楚地看见一层膜浮于表面,有可能就是碳膜或氧化膜。为了区分碳膜或氧化膜,应把瓷盘或玻璃盘慢慢地加热,使酸液沸腾约5min即可溶解氧化膜,如在重新试验中,该膜被分解或仅剩微小物质,也认为通过试验。假若膜没有任何改变,那一定是碳膜,即未通过试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