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43/T 394-2008 玉竹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DB)】 玉竹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5 16:19:25
- DB43/T394-2008
- 现行
标准号:
DB43/T 394-2008
标准名称:
玉竹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2-01 -
实施日期:
2008-05-1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32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11.120.10
湖南省地方标淮
DB43/T394-2008
玉竹裁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 for polygonatum odoratum cultivation2008-04-15发布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05-15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品种选择·
5种茎准备
6栽培技术
7采收··
8加工
9病虫防治·
10田间档案记载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表·次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玉竹田间操作档案记载表DB43/T394-2008
DB43/T394-2008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VarPluriflorum(Mig)Chwi),又称尾参,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规范其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邵阳市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如高、邓如新、李钧。II
1范围
玉竹裁培技术规程
DB43/T394-2008
本标准规定了玉竹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种茎准备、栽培技术、采收、加工、病虫防治及田间档案记载。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符合生产玉竹的生态区的玉竹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DB43T/152-2001无公害蔬菜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产周期
玉竹从播种到收获的总时期一般为2年,部分为3年,最短的1年,最长的达4年。3.2年生命周期
玉竹在一年内从休眠到下年休眠起始时的全部时期。期间经历一系列生命活动,如出苗、开花、结实等。
4品种选择
目前人工栽培品种有猪屎尾、同尾、刺尾、竹节尾、姜尾和木尾等。主要采用“猪屎尾”和“同尾”两个品种。但以制玉竹片为主要用途的宜采用“猪屎尾”。5种茎的准备
5.1选种
在大田玉竹采收时结合采收种根茎,玉竹地下茎挖出后,从其上选取生长健壮、粗细适宜、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分支根茎作为种茎。5.2质量要求
外观黄白色,前端有一白色健壮顶芽,长度(8~10)cm,粗度(1.5~1.8)cm,采后去掉长须根即可随采随播。
5.3运输
需调运的种茎应妥善装卸,装篓时轻拿轻放,不使种茎受伤。DB43/T394-2008
5.4贮藏
选种后即可播种,不能马上播种的需贮藏。贮藏方法是选择阴凉通风的房间,用微润细沙或细黄土层积贮藏。贮藏时,底层垫沙(土),厚度(5~8)cm,上放种茎,厚度(6~8)cm,种子上面盖沙(土)(6~8)cm,以此类推,层积种茎根以5层为限,上层盖沙(土)后,用麻袋等通气材料覆盖,并防止家禽和老鼠损坏。种子贮藏时间以30d为限,时间过长需另行处置,贮藏过程中可翻堆检查一次,剔除烂种,再同上复堆,贮藏期间可随时播种。6栽培技术
6.1用地选择
6.1.1选土壤深厚的壤土、沙壤土、水稻土、山地缓坡红壤土等。6.1.2坡地的坡向以南坡为宜,坡度≤15°的宜采用水平梯土栽培,稻田栽培要求有良好的排水条件。6.1.3前茬非玉竹和其他百合科作物,忌连作,需(4~5)年轮作。6.1.4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和NY5010-2002的要求。6.2整地
6.2.1翻地
在播种前,将土地进行一次全面翻挖,粗坏曝晒(7-10)d,旱土翻挖深度(25~30)cm,稻田深挖见犁底层。
6.2.2分厢与开沟
一般按地块横向分厢,厢宽200cm,厢沟宽40cm,深(25~30)cm。稻田及地块较大的旱土,需在中间开设纵沟和若干腰沟。稻田加开围沟、纵沟、腰沟与排水口相通。纵沟和腰沟宽40cm、深(40~50)cm。围沟宽33cm、深30cm。开沟土置于厢面待整。6.2.3施底肥整地
整地前厢面撒施底肥,每667m2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100kg(含P20s12kg)硫酸钾50kg(含K2025kg)猪牛粪肥1500kg。施肥后立即将土块整细,肥料均匀翻入土壤中,将厢面整平待播。旱土及林间山地有白蚁的,整地时每667m2需撒施茶枯50kg、石灰100kg。6.3播种
6.3.1播种时期
8月初至9月底均可播种,立秋至白露为适宜播种期。6.3.2播种规格
一般每667m275%利用率的播种(15000~20000)苑,用种量(250-350)kg,行距30cm、株距(6~10)cm,视种根大小而定。
6.3.3播种方法
6.3.3.1开播种沟
在与厢沟垂直方向按30cm行距开播种沟,沟底宽10cm、深10cm。可开一行播一行连续作业。6.3.3.2播种
在播种沟内,将种茎呈双行马蹄形水平摆放,要求顶芽朝上大方向一致,向播种沟两侧稍倾斜呈倒“八”字形,并保持株距均匀。6.3.4施盖种肥
播种后,沟内施充分腐熟的猪牛粪盖种,每667m2大田面积盖种肥用量(3000~4000)kg。盖种肥中不用禽粪、狗粪肥。施肥后将播种沟用土填平,厢面整平。如播种时土壤干燥,盖种肥上先淋水保,淋水后复土耙平。
6.3.5地面覆盖
播种后厢面用稻草、作物秸秆、柴草等物覆盖,覆盖物厚度5cm左右。6.4第一周年的田间管理
6.4.1除草
田间出现杂草时,要及时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不宜锄草或使用除草剂。6.4.2加强防护
DB43/T394-2008
禁止人、畜、家禽进人玉竹地内践踏,并采用堵鼠洞、安鼠夹、投毒饵等方法防止老鼠为害。6.4.3清沟沥水
苗期应及时清疏排水沟,不使土壤渍水,保持干湿适度,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左右为宜。6.4.4施提苗肥
当幼苗长至(7~10)cm时,每667m2应施腐熟人粪(200~250)kg、尿素5kg,混合兑水1000L均匀泼施。6.4.5·冬培管理
每年10月至12月玉竹苗枯死倒苗即进入冬培管理。6.4.5.1冬培清园是倒苗后应立即清理地里的枯苗和杂草,并将枯苗和宿根杂草清出园外。6.4.5.2重施冬肥是清园后,每667m2施腐熟的猪粪(4000-5000)kg。施肥方法为全面均匀撒施,主厢面稍厚,近边缘稍薄。
6.4.5.3覆土是施肥后,通过清沟、刨坎和就近取心土全面覆盖一层,均匀整细耙平,覆土厚度(5~7)cm6.5第二、三周年的田间管理
第二、三周年的田间管理除重施冬肥和加厚覆土层稍有不同外,其他同6.4.1、6.4.2、6.4.3、6.4.4条的要求。
7采收
7.1采收时期
玉竹栽后,一般两周年采收。因需要也可以三周年采收。特殊情况,最短一周年或最迟四周年采收。采收适期为7月底至8月底的晴天。7.2采收方法
选晴天进行,用圆齿粑头自厢沟位置起挖,深25cm,圆齿粑由下往上逐渐翻挖,将肉质根茎整块翻出,去掉地上茎,置于厢面适度晾晒,然后轻摇去土,装筐运出田间。8加工
8.1初晒
将采收运回的鲜玉竹置于晒场连续晾晒(2-3)d,夜间适当收拢覆盖,但不宜过厚堆放。未进行夜间收拢次日摊晒的,每天需翻动一次。8.2揉搓去毛
经初晒后,须根已干枯,玉竹条失水变柔软,即可用手工揉搓去毛(须根)或用脱毛机去毛。手工操作时,下垫粗糙物件如晒算等或水泥地面,用手抓按玉竹条(3~4)根,作往复揉搓,先慢后快,由轻到重,揉去泥沙、须根、粗皮,达到色泽金黄、内无白心、呈半透明,略有糖分溢于表面即可。如须根未全干,一次去毛不净的,续晒(1-2)d再进行第二次去毛。用于加工刨片的,不宜过分揉搓糖化,晒制九成干即可。
8.3复晒
揉搓去毛后,用晒算摊晒至全干,一般需7d左右。期间若遇雨,短时间可置于室内摊晾,长时间下雨应进行烘烤干燥,烘烤可用烤房或焙笼,分批烘烤至全干。8.4分级包装
DB43/T394-2008
经于燥后,立即分级包装。
9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种类有褐斑病、灰霉病、褐腐病、白绢病、白蚁、金龟子。9.2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见附录A,并符合NY/T393-2000、DB43/T152-2001的规定。10
田间档案记载
田间档案记载见附录B。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表
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如表A.1所示。表A.1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褐斑病
白绢病
褐腐病
灰霉病
金龟子
发生时期及表现
(5~8)月均可发病。叶面产生褐色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颜色变淡,后期有霉状物出现。
夏秋高温多雨易发病。地下茎或地下茎交接处受害,初为暗褐色病斑,其上密生白色丝状,后期病部产生褐色菌核,病部腐烂,植株枯死。
全生长期均可发病,高温高湿期发病严重。地下根茎发病后,表面产生不规则的水渍状淡黄色病斑,后逐渐扩大为褐色,继而腐烂变软,植株逐渐黄化、落叶、枯死。病斑发生在叶片上,近椭圆形,天气干燥时,病斑褐紫色,边缘清晰,紫色,有模糊的轮文。潮湿时病斑扩大,呈水渍状,背面长出灰褐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子实体。南方(6~7)月发生。
部分旱地有发生,蛀食地下根茎成黑色蛙洞。
幼虫(蜡)啃食地下根茎,成虫啃食叶片。以林间或近山地块发生严重。防治方法
DB43/T394-2008
①控制氮肥,清沟沥水,可减少发病。②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有77%可杀得、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10%世高水剂1500倍液,(7-10)d次,连续(2~3)次。
①每667m撒施石灰100kg。
②拔除病株烧毁。
③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200倍细黄土撒于病株部,或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雾。①合理轮作,新区5年、老区8年1轮。②整地时每667m施石灰100-150kg。③生产季节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1~2)次。
④连根清除枯死病株,撒施石灰粉消毒。防治方法同褐斑病。
有白蚁的地块,在整地时,每667m2撒施石灰100kg、茶枯饼粉50kg。
①精细整地,捡除幼虫。
②铲除杂草,减少成虫产卵。
③利用成虫假死性捕杀成虫,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杀灭成虫。
DB43/T394-2008
B.1基本情况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bZxz.net
玉竹田间档案记载要求
户主姓名、文化程度、地址、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生产年度。B.2主要投入品使用情况
B.2.1种茎
记载见表B.1。
B.2.2农药
记载见表B.2。
B.2.3化肥
购货单位及票号
购货单位
及票号
记载见表B.3。
购货单位
及票号
种茎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g或kg)
农药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
播种时间
(年、月、日)
、化肥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
播种时间
(年、月、日)
播种时间
(年、月、日)
使用量
使用量
(kg)
防治面积
防治面积
(m2)
种植面积(m)
防治病虫
用途(基肥
或追肥)
B.2.4生长调节剂
记载见表B.4。
购货单位
及票号
B.3物候期记载
记载见表B.5。
年周期
表B.4生长调节剂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
播种时间
(年、月、日)
使用量
物候期记载表
注1:月、日用斜线分数式记载,如8月15日记作15/8。开花
注2:第一周年相对休眠期起点为播种期,以后倒苗期与休眠期同。B.4产品销售记载
记载见表B.6。
销售日期
(年、月、日)
(kg)
产品销售记载表
(元/kg)
使用面积
(亩)
DB43/T394-2008
用途(保花、保果或
叶面追肥)
单位:月日
销售额(元)
销售单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湖南省地方标淮
DB43/T394-2008
玉竹裁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 for polygonatum odoratum cultivation2008-04-15发布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05-15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品种选择·
5种茎准备
6栽培技术
7采收··
8加工
9病虫防治·
10田间档案记载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表·次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玉竹田间操作档案记载表DB43/T394-2008
DB43/T394-2008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VarPluriflorum(Mig)Chwi),又称尾参,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规范其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邵阳市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如高、邓如新、李钧。II
1范围
玉竹裁培技术规程
DB43/T394-2008
本标准规定了玉竹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种茎准备、栽培技术、采收、加工、病虫防治及田间档案记载。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符合生产玉竹的生态区的玉竹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DB43T/152-2001无公害蔬菜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产周期
玉竹从播种到收获的总时期一般为2年,部分为3年,最短的1年,最长的达4年。3.2年生命周期
玉竹在一年内从休眠到下年休眠起始时的全部时期。期间经历一系列生命活动,如出苗、开花、结实等。
4品种选择
目前人工栽培品种有猪屎尾、同尾、刺尾、竹节尾、姜尾和木尾等。主要采用“猪屎尾”和“同尾”两个品种。但以制玉竹片为主要用途的宜采用“猪屎尾”。5种茎的准备
5.1选种
在大田玉竹采收时结合采收种根茎,玉竹地下茎挖出后,从其上选取生长健壮、粗细适宜、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分支根茎作为种茎。5.2质量要求
外观黄白色,前端有一白色健壮顶芽,长度(8~10)cm,粗度(1.5~1.8)cm,采后去掉长须根即可随采随播。
5.3运输
需调运的种茎应妥善装卸,装篓时轻拿轻放,不使种茎受伤。DB43/T394-2008
5.4贮藏
选种后即可播种,不能马上播种的需贮藏。贮藏方法是选择阴凉通风的房间,用微润细沙或细黄土层积贮藏。贮藏时,底层垫沙(土),厚度(5~8)cm,上放种茎,厚度(6~8)cm,种子上面盖沙(土)(6~8)cm,以此类推,层积种茎根以5层为限,上层盖沙(土)后,用麻袋等通气材料覆盖,并防止家禽和老鼠损坏。种子贮藏时间以30d为限,时间过长需另行处置,贮藏过程中可翻堆检查一次,剔除烂种,再同上复堆,贮藏期间可随时播种。6栽培技术
6.1用地选择
6.1.1选土壤深厚的壤土、沙壤土、水稻土、山地缓坡红壤土等。6.1.2坡地的坡向以南坡为宜,坡度≤15°的宜采用水平梯土栽培,稻田栽培要求有良好的排水条件。6.1.3前茬非玉竹和其他百合科作物,忌连作,需(4~5)年轮作。6.1.4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和NY5010-2002的要求。6.2整地
6.2.1翻地
在播种前,将土地进行一次全面翻挖,粗坏曝晒(7-10)d,旱土翻挖深度(25~30)cm,稻田深挖见犁底层。
6.2.2分厢与开沟
一般按地块横向分厢,厢宽200cm,厢沟宽40cm,深(25~30)cm。稻田及地块较大的旱土,需在中间开设纵沟和若干腰沟。稻田加开围沟、纵沟、腰沟与排水口相通。纵沟和腰沟宽40cm、深(40~50)cm。围沟宽33cm、深30cm。开沟土置于厢面待整。6.2.3施底肥整地
整地前厢面撒施底肥,每667m2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100kg(含P20s12kg)硫酸钾50kg(含K2025kg)猪牛粪肥1500kg。施肥后立即将土块整细,肥料均匀翻入土壤中,将厢面整平待播。旱土及林间山地有白蚁的,整地时每667m2需撒施茶枯50kg、石灰100kg。6.3播种
6.3.1播种时期
8月初至9月底均可播种,立秋至白露为适宜播种期。6.3.2播种规格
一般每667m275%利用率的播种(15000~20000)苑,用种量(250-350)kg,行距30cm、株距(6~10)cm,视种根大小而定。
6.3.3播种方法
6.3.3.1开播种沟
在与厢沟垂直方向按30cm行距开播种沟,沟底宽10cm、深10cm。可开一行播一行连续作业。6.3.3.2播种
在播种沟内,将种茎呈双行马蹄形水平摆放,要求顶芽朝上大方向一致,向播种沟两侧稍倾斜呈倒“八”字形,并保持株距均匀。6.3.4施盖种肥
播种后,沟内施充分腐熟的猪牛粪盖种,每667m2大田面积盖种肥用量(3000~4000)kg。盖种肥中不用禽粪、狗粪肥。施肥后将播种沟用土填平,厢面整平。如播种时土壤干燥,盖种肥上先淋水保,淋水后复土耙平。
6.3.5地面覆盖
播种后厢面用稻草、作物秸秆、柴草等物覆盖,覆盖物厚度5cm左右。6.4第一周年的田间管理
6.4.1除草
田间出现杂草时,要及时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不宜锄草或使用除草剂。6.4.2加强防护
DB43/T394-2008
禁止人、畜、家禽进人玉竹地内践踏,并采用堵鼠洞、安鼠夹、投毒饵等方法防止老鼠为害。6.4.3清沟沥水
苗期应及时清疏排水沟,不使土壤渍水,保持干湿适度,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左右为宜。6.4.4施提苗肥
当幼苗长至(7~10)cm时,每667m2应施腐熟人粪(200~250)kg、尿素5kg,混合兑水1000L均匀泼施。6.4.5·冬培管理
每年10月至12月玉竹苗枯死倒苗即进入冬培管理。6.4.5.1冬培清园是倒苗后应立即清理地里的枯苗和杂草,并将枯苗和宿根杂草清出园外。6.4.5.2重施冬肥是清园后,每667m2施腐熟的猪粪(4000-5000)kg。施肥方法为全面均匀撒施,主厢面稍厚,近边缘稍薄。
6.4.5.3覆土是施肥后,通过清沟、刨坎和就近取心土全面覆盖一层,均匀整细耙平,覆土厚度(5~7)cm6.5第二、三周年的田间管理
第二、三周年的田间管理除重施冬肥和加厚覆土层稍有不同外,其他同6.4.1、6.4.2、6.4.3、6.4.4条的要求。
7采收
7.1采收时期
玉竹栽后,一般两周年采收。因需要也可以三周年采收。特殊情况,最短一周年或最迟四周年采收。采收适期为7月底至8月底的晴天。7.2采收方法
选晴天进行,用圆齿粑头自厢沟位置起挖,深25cm,圆齿粑由下往上逐渐翻挖,将肉质根茎整块翻出,去掉地上茎,置于厢面适度晾晒,然后轻摇去土,装筐运出田间。8加工
8.1初晒
将采收运回的鲜玉竹置于晒场连续晾晒(2-3)d,夜间适当收拢覆盖,但不宜过厚堆放。未进行夜间收拢次日摊晒的,每天需翻动一次。8.2揉搓去毛
经初晒后,须根已干枯,玉竹条失水变柔软,即可用手工揉搓去毛(须根)或用脱毛机去毛。手工操作时,下垫粗糙物件如晒算等或水泥地面,用手抓按玉竹条(3~4)根,作往复揉搓,先慢后快,由轻到重,揉去泥沙、须根、粗皮,达到色泽金黄、内无白心、呈半透明,略有糖分溢于表面即可。如须根未全干,一次去毛不净的,续晒(1-2)d再进行第二次去毛。用于加工刨片的,不宜过分揉搓糖化,晒制九成干即可。
8.3复晒
揉搓去毛后,用晒算摊晒至全干,一般需7d左右。期间若遇雨,短时间可置于室内摊晾,长时间下雨应进行烘烤干燥,烘烤可用烤房或焙笼,分批烘烤至全干。8.4分级包装
DB43/T394-2008
经于燥后,立即分级包装。
9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种类有褐斑病、灰霉病、褐腐病、白绢病、白蚁、金龟子。9.2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见附录A,并符合NY/T393-2000、DB43/T152-2001的规定。10
田间档案记载
田间档案记载见附录B。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表
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如表A.1所示。表A.1玉竹主要病虫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褐斑病
白绢病
褐腐病
灰霉病
金龟子
发生时期及表现
(5~8)月均可发病。叶面产生褐色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颜色变淡,后期有霉状物出现。
夏秋高温多雨易发病。地下茎或地下茎交接处受害,初为暗褐色病斑,其上密生白色丝状,后期病部产生褐色菌核,病部腐烂,植株枯死。
全生长期均可发病,高温高湿期发病严重。地下根茎发病后,表面产生不规则的水渍状淡黄色病斑,后逐渐扩大为褐色,继而腐烂变软,植株逐渐黄化、落叶、枯死。病斑发生在叶片上,近椭圆形,天气干燥时,病斑褐紫色,边缘清晰,紫色,有模糊的轮文。潮湿时病斑扩大,呈水渍状,背面长出灰褐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子实体。南方(6~7)月发生。
部分旱地有发生,蛀食地下根茎成黑色蛙洞。
幼虫(蜡)啃食地下根茎,成虫啃食叶片。以林间或近山地块发生严重。防治方法
DB43/T394-2008
①控制氮肥,清沟沥水,可减少发病。②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有77%可杀得、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10%世高水剂1500倍液,(7-10)d次,连续(2~3)次。
①每667m撒施石灰100kg。
②拔除病株烧毁。
③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200倍细黄土撒于病株部,或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雾。①合理轮作,新区5年、老区8年1轮。②整地时每667m施石灰100-150kg。③生产季节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1~2)次。
④连根清除枯死病株,撒施石灰粉消毒。防治方法同褐斑病。
有白蚁的地块,在整地时,每667m2撒施石灰100kg、茶枯饼粉50kg。
①精细整地,捡除幼虫。
②铲除杂草,减少成虫产卵。
③利用成虫假死性捕杀成虫,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杀灭成虫。
DB43/T394-2008
B.1基本情况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bZxz.net
玉竹田间档案记载要求
户主姓名、文化程度、地址、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生产年度。B.2主要投入品使用情况
B.2.1种茎
记载见表B.1。
B.2.2农药
记载见表B.2。
B.2.3化肥
购货单位及票号
购货单位
及票号
记载见表B.3。
购货单位
及票号
种茎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g或kg)
农药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
播种时间
(年、月、日)
、化肥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
播种时间
(年、月、日)
播种时间
(年、月、日)
使用量
使用量
(kg)
防治面积
防治面积
(m2)
种植面积(m)
防治病虫
用途(基肥
或追肥)
B.2.4生长调节剂
记载见表B.4。
购货单位
及票号
B.3物候期记载
记载见表B.5。
年周期
表B.4生长调节剂使用记载表
购货数量
播种时间
(年、月、日)
使用量
物候期记载表
注1:月、日用斜线分数式记载,如8月15日记作15/8。开花
注2:第一周年相对休眠期起点为播种期,以后倒苗期与休眠期同。B.4产品销售记载
记载见表B.6。
销售日期
(年、月、日)
(kg)
产品销售记载表
(元/kg)
使用面积
(亩)
DB43/T394-2008
用途(保花、保果或
叶面追肥)
单位:月日
销售额(元)
销售单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