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l2/T 382-2008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地方标准(DB)】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4 15:34:30
- DBl2/T382-2008
- 现行
标准号:
DBl2/T 382-2008
标准名称: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5-01 -
实施日期:
2008-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92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
湖南省地方标淮
DB43/T 382-2008
桑树栽培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rules for mulberry cultivation2008-02-15发布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03-15实施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桑苗繁育
4桑园建立
5树型养成·
6桑叶采摘…
7桑园管理·
8 病虫害防治·
9栽培档案
附录A(规范性附录)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表·DB43/T382-2008
为了规范我省桑树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DB43/T382-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处、湖南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凡利、唐汇清、李章宝、贾孟周、鲍光时、颜新培、何行健、万飞、仰勇。I
1范围
桑树栽培技术规范
DB43/T382-2008
本标准规定了我省桑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桑苗繁育、桑园建立、树型养成、桑叶采摘、桑园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中等肥力及以上的桑园。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嫁接
把一植株的枝或芽,移接到另一植株的茎或根上,愈合成一株共同生长发育的新个体的过程。2.2低干桑
树干(包括主干和支干)的总高度在70cm以下的桑树。2.3拳式养成
桑树定型后每年在枝条基部进行伐条,由基部潜伏芽抽发新枝,剪伐多年后,在支干顶端逐渐形成拳状的养成法。
3桑苗繁育
一般采用无性繁殖。
3.1桑苗圃的建立
3.1.1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壤土、排灌方便、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土地,且不宜连作。
3.1.2苗圃地的整理
苗圃地必须深耕20cm,清除杂草,每667m2施腐熟肥等5000kg和过磷酸钙50kg左右。精整苗床,做到地平土细,沿南北向开沟作睦,沟深20cm,宽30cm,苗床宽(1~1.2)m,高20cm。3.2砧木和接穗
3.2.1砧木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直径0.2cm以上的一年生实生桑苗作嫁接砧木,(0.2~0.4)cm的作撕皮根接,0.4cm以上的作室内袋接。砧木于2月上中旬出圃,在根茎交界处以上20cm截干假植于室内沙堆中。
3.2.2接穗
一般2月上旬在优良桑品种母本接穗园采集穗条充实、冬芽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分品种每100根扎成一捆贮藏。穗条采集数量室内袋接按直径(0.6~1.0)cm75kg/万株测算,撕皮根接按直径(1.0~2.0)cm250kg/万株测算。接穗采集后,选避风、阴凉的房屋,地上铺(15~20)cm厚湿润沙土,将成捆的穗条基部埋人沙内,穗条上面和四周用塑料薄膜覆盖,白天关闭门窗,夜间适当开窗,保持室内温度10℃以下,注意补湿排湿,防止发霉。1
DB43/T382-2008
3.3嫁接
3.3.1嫁接适期
3月上中旬,砧木经温室内假植,树液开始流动,皮层与木质部容易用手捏开时,即可取出在室内嫁接。
3.3.2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室内袋接法和撕皮根接法。室内袋接要注意接穗削口平整,插紧不插破皮,砧木根系要修剪。撕皮根接要注意砧木斜面平滑不能沾沙,全部插入接穗撕开皮层内,用稻草捆扎切口,松紧适度。3.3.3桑苗移栽
嫁接凿要求当天接,当天栽,按行株距25cm×10cm开沟移栽,移栽时应扶正苗木,深浅一致,浅露顶芽,桑苗埋入苗床后要用地膜覆盖。3.4苗圃管理
当嫁接顶芽脱苞后,要及时揭膜,当桑凿长高至15cm后要适时逃行松土除草、灌溉、排溃、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3.5桑苗出圃
3.5.1挖苗
挖凿一般在桑苗落叶后进行。挖苗时保证根系良好,苗干不受损伤。3.5.2分级
挖出的桑苗要按分级标准(苗干长出土上方1.0cm处苗干直径)进行分级捆扎,并选出病虫害桑株。嫁接菌分级见表1。
表1嫁接苗分级表
4(等外苗)
3.5.3假植
苗径(cm)
1.0>@≥0.7
0.7>≥0.4
≥98%
不能及时裁植的桑苗,应进行假植。将苗木斜放在深50cm、宽35cm左右的假植沟,用细土填埋,使桑苗根与土壤紧密接触,保持桑苗不积水、不发霉、不受冻。3.5.4桑苗检疫
桑苗出售运输前须进行苗木检疫,按国家植物检疫规定办理桑苗检疫手续。4桑园建立
4.1桑树生态要求
4.1.1气候条件
年日照1300h以上;全年日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在210d以上,年有效积温4600℃左右;年无霜期220d以上;年降雨量1000mm左右。4.1.2土质条件
土壤含盐量低于2%o、有机质含量15%o以上、Ph值(4.5~9.0)。4.2桑园布局
4.2.1桑园应集中连片,避免“粮桑、棉桑”混作。桑园与粮田、棉地有绿化林带分隔为宜。4.2.2桑园应避开环境污染地区。应离厂矿2km以上,离开烟草种植地100m以上。4.2.3桑树行向以南北向为宜。
DB43/T382-2008
4.3桑园规划
建立桑园时,做好土地的深耕、平整、改土等工作。平原区栽桑,一般应划为(1.0~1.5)hm2的方形地块栽植。丘陵山地栽桑,要求在海拔高度500m以下,坡度25°以下,按等高线修筑梯田栽植,梯田宽度4m左右。桑园应有道路和排灌系统。桑园主干道为(3~5)m的机械道路,支干道宽2m。平原地开好排水沟,丘陵山地要建立蓄水池。4.4桑树品种
栽培的桑树品种可用湘7920、湘桑6号、育71-1、农桑14等高产、优质、抗病的湖桑品种。4.5桑树栽植
4.5.1栽植时期
一般在桑苗落叶至土壤封冻前(冬栽)、土壤解冻至桑苗发芽前(春栽)栽植。以冬栽为好。4.5.2栽植密度
低干树型养成每667m2平湖区栽桑苗(800~1000)株,山丘区(1000~1200)株,栽植密度见表2。表2桑树栽植密度表
土地类型
山丘区
平湖区
4.5.3栽植方法
密度(株/667m2)
1000~1200
800~1000
株行距(cm)
40~50×133
50×167~133
选栽根系发达、苗干粗壮、无病虫害的嫁接桑苗。开挖50cm×50cm的栽植沟,每667m2施腐熟肥堆肥等有机肥(3000~5000)kg,再覆盖10cm细土后定植桑苗,土踏实。定植时要拉线定点,株行整齐,株距相等,深浅一致。5树型养成
树型一般以低干拳式养成为宜。5.1第一年春季定干,高度(35~40)cm。每株选留位置均匀,整齐健壮的桑芽(3~4)个,当新芽长至离地面(55~60)cm时进行摘芯,促使分叉,养成支干,当年秋季每株养成(6~8)根枝条。5.2第二年春蚕采叶后,离地面高(55~60)cm夏伐定拳,当年每株养成(8~10)根枝条,成园后每667m2有效条在8000根以上,有效条长10000m以上。5.3第三年起按成林桑采伐培管。6桑叶采摘
桑园用药后在用叶安全期采摘桑叶。6.1采摘时期
根据养蚕布局,全年分春期、夏期和秋期采叶。6.2采摘方法
6.2.1摘片叶
全年各期蚕均可采用,适用于春蚕小蚕和夏秋期的用叶。秋蚕应摘叶留柄,顶部留叶(3~5)片。6.2.2采芽叶
一般适用于春蚕大蚕期采叶。夏蚕期利用夏伐后的疏芽叶养蚕。6.3桑叶贮藏
6.3.1贮藏时间
DB43/T382--2008
桑叶采回后要及时贮藏,保持叶质新鲜不变质。贮藏时间以不超过24h为宜。6.3.2贮藏方法
小蚕期一般用缸贮法。将叶理齐,叶柄向下,叶尖向上,沿缸盘放,上盖湿布。大蚕期一般用哇贮法。将全叶或全芽叶松堆成狭长的睦状,用塑料薄膜覆盖,哇与睦之间留有工作道。贮桑室保持低温多湿,湿度在90%以上。
7桑园管理
7.1施肥
7.1.1施肥原则
提倡测土施肥,平衡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防止偏施氮肥。般高产桑园采一次叶应施一次肥。桑园分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施肥,春肥、夏肥、秋肥以速效肥为主,冬肥以有机肥为主。
7.1.2施肥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全年每667m2施用纯N45.0kg、P18.0kg、K22.5kg。有机肥如人畜粪每吨含纯N4.8kg、P2.7kg、K.4.3kg,化学肥料按标注的N、P、K含量使用。一般春肥约占(25~30)%、夏肥占(20~25)%、秋肥占(25~30)%、冬肥占(20~25)%。桑园各季每667m2施肥量见表3。表3桑园各季每667m2施肥用量表施肥时期
春肥:解冻后至桑树发芽前
夏肥:桑树夏伐后于6月上旬
秋肥:7月中旬至9月中旬
冬肥:桑树落叶后至封冻前
7.1.3施肥方法
施肥量(kg)
过磷酸钙
堆肥、蕨肥、蚕沙等3000.0kg
氮化铆
春肥、夏肥、冬肥可结合耕地挖沟埋施,沟深(15~20)cm。秋肥在株间挖穴,穴的深宽为15cmx×20cm,施肥后即覆土。在桑树生长期,因天气干旱或缺肥时,可进行根外施肥,并可适量补施Fe、Zn等微量元素。般每隔(5~6)d喷施一次,可连喷(2~3)次。7.2桑园覆草及排灌
7.2.1在夏伐后每667m2覆盖农作物秸杆(500~1000)kg7.2.2桑园应及时排渍,干旱时应及时灌溉抗旱。7.3桑园中耕
桑园每年耕翻(2~3)次。冬耕在土壤封冻前结合施冬肥进行,深翻土壤,深度(20~25)cm。春耕在桑树发芽前进行,夏耕在桑树夏伐后进行,深度(1520)cm。7.4除草
7.4.1人工除草。春季桑树发芽前,除草1次。夏伐后,须及时除草(1~2)次,秋季在杂草开花结实前,除净杂草。
7.4.2化学除草。夏秋季在幼草期,使用草甘磷等除草剂喷于杂草茎叶进行除草。化学除草应避免降.4
雨前或有露水时进行,不可喷及桑树树体和树叶。DB43/T382-2008
7.5整枝剪梢
桑园整枝剪梢在桑树落叶后即可进行。应锯除树体上的死拳、枯桩,剪去病虫害枝和细弱枝、下垂枝。12月中下旬进行桑园剪梢,留条长120cm左右水平剪定。剪下来的死拳、枯桩、细枝、梢端应集中烧毁。
8桑病虫害防治
8.1调查方法
选取不同类型的桑园,采用五点取样及对角线取样法。每块桑园选择调查点5个以上,每点抽查(3~5)株,总样本数应在20株以上。体形微小的害虫以枝为单位调查叶片虫量;鳞翅目类害虫以株为单位;叶部病害调查叶片的病情指数。以各点加权平均法计算田块的虫量。8.2预测预报
采用期距法或虫分级法,结合历年发生和当时气候情况,预测次代发生期、发生量及为害程度。根据测报调查的化蛹时间,结合黑光灯、性诱测结果,预测幼虫孵化高峰期,即为防治适期。8.3主要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
桑树主要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见表4。表4桑树主要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表害虫名称
桑黄化性萎缩病
桑紫纹羽病
桑叶枯病
桑蓟马
桑白毛虫
桑天牛
鳞翅目类
8.4病虫防治
株发病率≥2%,菱纹叶蝉虫口≥1000头/667m2株发病率≥2%
病情指数≥3%
从条梢向下第3叶~6叶,每叶平均有虫50头株寄生率>15%、雌虫50头/m条长2000头/667m2
1000头~1500头/667m2
1000头~1500头/667m2
500头~1000头/667m2
为害株率>10%、成虫30头/667m2复合虫口>2000头/667m2
8.4.1农业防治
选栽合适的抗性桑树品种,培育无病虫桑苗,挖除病株,摘掉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质肥料,提高桑树抗病虫能力。冬季进行剪梢、整枝、修枯桩,并将带有病虫的枝、梢、桩集中烧毁。8.4.2物理防治
DB43/T382--2008
人工捕捉体形较大的害虫和采摘具有群集性为害的幼虫或卵块。利用桑害虫的趋食、趋化、趋光性用毒饵或灯光诱杀。
8.4.3化学防治
全年用药(3~6)次为宜。即4月上旬视虫情而定、夏伐后(3~5)d“白拳”治虫、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视虫情而定、10月下旬“封园”治虫各一次。桑园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见附录A。9
栽培档案
桑树栽培档案包括:栽植时期、桑树品种、栽植密度、栽植面积、肥料品种及施肥次数、农药品种与施药时期、桑叶产量等。上述要求都应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作好记载,填人有关表内保存。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表
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如表A·1所示。表A·1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表分类
植原体
缨翅目
同翅目
鳞翅目
鞘翅目
半翅目
蜱螨目
病害虫
桑黄化型
萎缩病
桑紫纹羽
桑叶枯病
桑蓟马
菱纹叶蝉
尺螳类
斜纹夜蛾
桑白毛虫
灯蛾类
桑天牛
桑象虫
叶甲类
绿盲蝽
土霉素液
四环素液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福尔马林液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0%乐果乳油
40%氧化乐果乳油
机油乳剂
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强力桑虫净乳油
24%桑虫清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40%护桑乳油
40%乐桑乳油
24%桑虫清乳油
磷化锌毒签
40%乐桑乳油
强力桑虫净乳油
80%敌敌畏乳油
73%螨停乳油
2000μg/L
2000μg/L
500倍
500倍
1000倍
800倍
1500倍
1000倍
1500倍
1000倍
1000倍
1500倍
1500倍
1500倍
1000倍
1000倍
3000倍
养蚕安全期
DB43/T382-2008
使用方法
浸苗根3h
浸苗根30min
土壤消毒覆膜24h
发病初期隔(6~7)d
喷一次,连喷2次
常规喷雾
涂刷树干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
插入新鲜排泄孔内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湖南省地方标淮
DB43/T 382-2008
桑树栽培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rules for mulberry cultivation2008-02-15发布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03-15实施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桑苗繁育
4桑园建立
5树型养成·
6桑叶采摘…
7桑园管理·
8 病虫害防治·
9栽培档案
附录A(规范性附录)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表·DB43/T382-2008
为了规范我省桑树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DB43/T382-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处、湖南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凡利、唐汇清、李章宝、贾孟周、鲍光时、颜新培、何行健、万飞、仰勇。I
1范围
桑树栽培技术规范
DB43/T382-2008
本标准规定了我省桑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桑苗繁育、桑园建立、树型养成、桑叶采摘、桑园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中等肥力及以上的桑园。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嫁接
把一植株的枝或芽,移接到另一植株的茎或根上,愈合成一株共同生长发育的新个体的过程。2.2低干桑
树干(包括主干和支干)的总高度在70cm以下的桑树。2.3拳式养成
桑树定型后每年在枝条基部进行伐条,由基部潜伏芽抽发新枝,剪伐多年后,在支干顶端逐渐形成拳状的养成法。
3桑苗繁育
一般采用无性繁殖。
3.1桑苗圃的建立
3.1.1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壤土、排灌方便、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土地,且不宜连作。
3.1.2苗圃地的整理
苗圃地必须深耕20cm,清除杂草,每667m2施腐熟肥等5000kg和过磷酸钙50kg左右。精整苗床,做到地平土细,沿南北向开沟作睦,沟深20cm,宽30cm,苗床宽(1~1.2)m,高20cm。3.2砧木和接穗
3.2.1砧木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直径0.2cm以上的一年生实生桑苗作嫁接砧木,(0.2~0.4)cm的作撕皮根接,0.4cm以上的作室内袋接。砧木于2月上中旬出圃,在根茎交界处以上20cm截干假植于室内沙堆中。
3.2.2接穗
一般2月上旬在优良桑品种母本接穗园采集穗条充实、冬芽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分品种每100根扎成一捆贮藏。穗条采集数量室内袋接按直径(0.6~1.0)cm75kg/万株测算,撕皮根接按直径(1.0~2.0)cm250kg/万株测算。接穗采集后,选避风、阴凉的房屋,地上铺(15~20)cm厚湿润沙土,将成捆的穗条基部埋人沙内,穗条上面和四周用塑料薄膜覆盖,白天关闭门窗,夜间适当开窗,保持室内温度10℃以下,注意补湿排湿,防止发霉。1
DB43/T382-2008
3.3嫁接
3.3.1嫁接适期
3月上中旬,砧木经温室内假植,树液开始流动,皮层与木质部容易用手捏开时,即可取出在室内嫁接。
3.3.2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室内袋接法和撕皮根接法。室内袋接要注意接穗削口平整,插紧不插破皮,砧木根系要修剪。撕皮根接要注意砧木斜面平滑不能沾沙,全部插入接穗撕开皮层内,用稻草捆扎切口,松紧适度。3.3.3桑苗移栽
嫁接凿要求当天接,当天栽,按行株距25cm×10cm开沟移栽,移栽时应扶正苗木,深浅一致,浅露顶芽,桑苗埋入苗床后要用地膜覆盖。3.4苗圃管理
当嫁接顶芽脱苞后,要及时揭膜,当桑凿长高至15cm后要适时逃行松土除草、灌溉、排溃、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3.5桑苗出圃
3.5.1挖苗
挖凿一般在桑苗落叶后进行。挖苗时保证根系良好,苗干不受损伤。3.5.2分级
挖出的桑苗要按分级标准(苗干长出土上方1.0cm处苗干直径)进行分级捆扎,并选出病虫害桑株。嫁接菌分级见表1。
表1嫁接苗分级表
4(等外苗)
3.5.3假植
苗径(cm)
1.0>@≥0.7
0.7>≥0.4
≥98%
不能及时裁植的桑苗,应进行假植。将苗木斜放在深50cm、宽35cm左右的假植沟,用细土填埋,使桑苗根与土壤紧密接触,保持桑苗不积水、不发霉、不受冻。3.5.4桑苗检疫
桑苗出售运输前须进行苗木检疫,按国家植物检疫规定办理桑苗检疫手续。4桑园建立
4.1桑树生态要求
4.1.1气候条件
年日照1300h以上;全年日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在210d以上,年有效积温4600℃左右;年无霜期220d以上;年降雨量1000mm左右。4.1.2土质条件
土壤含盐量低于2%o、有机质含量15%o以上、Ph值(4.5~9.0)。4.2桑园布局
4.2.1桑园应集中连片,避免“粮桑、棉桑”混作。桑园与粮田、棉地有绿化林带分隔为宜。4.2.2桑园应避开环境污染地区。应离厂矿2km以上,离开烟草种植地100m以上。4.2.3桑树行向以南北向为宜。
DB43/T382-2008
4.3桑园规划
建立桑园时,做好土地的深耕、平整、改土等工作。平原区栽桑,一般应划为(1.0~1.5)hm2的方形地块栽植。丘陵山地栽桑,要求在海拔高度500m以下,坡度25°以下,按等高线修筑梯田栽植,梯田宽度4m左右。桑园应有道路和排灌系统。桑园主干道为(3~5)m的机械道路,支干道宽2m。平原地开好排水沟,丘陵山地要建立蓄水池。4.4桑树品种
栽培的桑树品种可用湘7920、湘桑6号、育71-1、农桑14等高产、优质、抗病的湖桑品种。4.5桑树栽植
4.5.1栽植时期
一般在桑苗落叶至土壤封冻前(冬栽)、土壤解冻至桑苗发芽前(春栽)栽植。以冬栽为好。4.5.2栽植密度
低干树型养成每667m2平湖区栽桑苗(800~1000)株,山丘区(1000~1200)株,栽植密度见表2。表2桑树栽植密度表
土地类型
山丘区
平湖区
4.5.3栽植方法
密度(株/667m2)
1000~1200
800~1000
株行距(cm)
40~50×133
50×167~133
选栽根系发达、苗干粗壮、无病虫害的嫁接桑苗。开挖50cm×50cm的栽植沟,每667m2施腐熟肥堆肥等有机肥(3000~5000)kg,再覆盖10cm细土后定植桑苗,土踏实。定植时要拉线定点,株行整齐,株距相等,深浅一致。5树型养成
树型一般以低干拳式养成为宜。5.1第一年春季定干,高度(35~40)cm。每株选留位置均匀,整齐健壮的桑芽(3~4)个,当新芽长至离地面(55~60)cm时进行摘芯,促使分叉,养成支干,当年秋季每株养成(6~8)根枝条。5.2第二年春蚕采叶后,离地面高(55~60)cm夏伐定拳,当年每株养成(8~10)根枝条,成园后每667m2有效条在8000根以上,有效条长10000m以上。5.3第三年起按成林桑采伐培管。6桑叶采摘
桑园用药后在用叶安全期采摘桑叶。6.1采摘时期
根据养蚕布局,全年分春期、夏期和秋期采叶。6.2采摘方法
6.2.1摘片叶
全年各期蚕均可采用,适用于春蚕小蚕和夏秋期的用叶。秋蚕应摘叶留柄,顶部留叶(3~5)片。6.2.2采芽叶
一般适用于春蚕大蚕期采叶。夏蚕期利用夏伐后的疏芽叶养蚕。6.3桑叶贮藏
6.3.1贮藏时间
DB43/T382--2008
桑叶采回后要及时贮藏,保持叶质新鲜不变质。贮藏时间以不超过24h为宜。6.3.2贮藏方法
小蚕期一般用缸贮法。将叶理齐,叶柄向下,叶尖向上,沿缸盘放,上盖湿布。大蚕期一般用哇贮法。将全叶或全芽叶松堆成狭长的睦状,用塑料薄膜覆盖,哇与睦之间留有工作道。贮桑室保持低温多湿,湿度在90%以上。
7桑园管理
7.1施肥
7.1.1施肥原则
提倡测土施肥,平衡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防止偏施氮肥。般高产桑园采一次叶应施一次肥。桑园分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施肥,春肥、夏肥、秋肥以速效肥为主,冬肥以有机肥为主。
7.1.2施肥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全年每667m2施用纯N45.0kg、P18.0kg、K22.5kg。有机肥如人畜粪每吨含纯N4.8kg、P2.7kg、K.4.3kg,化学肥料按标注的N、P、K含量使用。一般春肥约占(25~30)%、夏肥占(20~25)%、秋肥占(25~30)%、冬肥占(20~25)%。桑园各季每667m2施肥量见表3。表3桑园各季每667m2施肥用量表施肥时期
春肥:解冻后至桑树发芽前
夏肥:桑树夏伐后于6月上旬
秋肥:7月中旬至9月中旬
冬肥:桑树落叶后至封冻前
7.1.3施肥方法
施肥量(kg)
过磷酸钙
堆肥、蕨肥、蚕沙等3000.0kg
氮化铆
春肥、夏肥、冬肥可结合耕地挖沟埋施,沟深(15~20)cm。秋肥在株间挖穴,穴的深宽为15cmx×20cm,施肥后即覆土。在桑树生长期,因天气干旱或缺肥时,可进行根外施肥,并可适量补施Fe、Zn等微量元素。般每隔(5~6)d喷施一次,可连喷(2~3)次。7.2桑园覆草及排灌
7.2.1在夏伐后每667m2覆盖农作物秸杆(500~1000)kg7.2.2桑园应及时排渍,干旱时应及时灌溉抗旱。7.3桑园中耕
桑园每年耕翻(2~3)次。冬耕在土壤封冻前结合施冬肥进行,深翻土壤,深度(20~25)cm。春耕在桑树发芽前进行,夏耕在桑树夏伐后进行,深度(1520)cm。7.4除草
7.4.1人工除草。春季桑树发芽前,除草1次。夏伐后,须及时除草(1~2)次,秋季在杂草开花结实前,除净杂草。
7.4.2化学除草。夏秋季在幼草期,使用草甘磷等除草剂喷于杂草茎叶进行除草。化学除草应避免降.4
雨前或有露水时进行,不可喷及桑树树体和树叶。DB43/T382-2008
7.5整枝剪梢
桑园整枝剪梢在桑树落叶后即可进行。应锯除树体上的死拳、枯桩,剪去病虫害枝和细弱枝、下垂枝。12月中下旬进行桑园剪梢,留条长120cm左右水平剪定。剪下来的死拳、枯桩、细枝、梢端应集中烧毁。
8桑病虫害防治
8.1调查方法
选取不同类型的桑园,采用五点取样及对角线取样法。每块桑园选择调查点5个以上,每点抽查(3~5)株,总样本数应在20株以上。体形微小的害虫以枝为单位调查叶片虫量;鳞翅目类害虫以株为单位;叶部病害调查叶片的病情指数。以各点加权平均法计算田块的虫量。8.2预测预报
采用期距法或虫分级法,结合历年发生和当时气候情况,预测次代发生期、发生量及为害程度。根据测报调查的化蛹时间,结合黑光灯、性诱测结果,预测幼虫孵化高峰期,即为防治适期。8.3主要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
桑树主要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见表4。表4桑树主要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表害虫名称
桑黄化性萎缩病
桑紫纹羽病
桑叶枯病
桑蓟马
桑白毛虫
桑天牛
鳞翅目类
8.4病虫防治
株发病率≥2%,菱纹叶蝉虫口≥1000头/667m2株发病率≥2%
病情指数≥3%
从条梢向下第3叶~6叶,每叶平均有虫50头株寄生率>15%、雌虫50头/m条长2000头/667m2
1000头~1500头/667m2
1000头~1500头/667m2
500头~1000头/667m2
为害株率>10%、成虫30头/667m2复合虫口>2000头/667m2
8.4.1农业防治
选栽合适的抗性桑树品种,培育无病虫桑苗,挖除病株,摘掉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质肥料,提高桑树抗病虫能力。冬季进行剪梢、整枝、修枯桩,并将带有病虫的枝、梢、桩集中烧毁。8.4.2物理防治
DB43/T382--2008
人工捕捉体形较大的害虫和采摘具有群集性为害的幼虫或卵块。利用桑害虫的趋食、趋化、趋光性用毒饵或灯光诱杀。
8.4.3化学防治
全年用药(3~6)次为宜。即4月上旬视虫情而定、夏伐后(3~5)d“白拳”治虫、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视虫情而定、10月下旬“封园”治虫各一次。桑园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见附录A。9
栽培档案
桑树栽培档案包括:栽植时期、桑树品种、栽植密度、栽植面积、肥料品种及施肥次数、农药品种与施药时期、桑叶产量等。上述要求都应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作好记载,填人有关表内保存。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表
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如表A·1所示。表A·1桑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表分类
植原体
缨翅目
同翅目
鳞翅目
鞘翅目
半翅目
蜱螨目
病害虫
桑黄化型
萎缩病
桑紫纹羽
桑叶枯病
桑蓟马
菱纹叶蝉
尺螳类
斜纹夜蛾
桑白毛虫
灯蛾类
桑天牛
桑象虫
叶甲类
绿盲蝽
土霉素液
四环素液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福尔马林液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0%乐果乳油
40%氧化乐果乳油
机油乳剂
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强力桑虫净乳油
24%桑虫清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40%护桑乳油
40%乐桑乳油
24%桑虫清乳油
磷化锌毒签
40%乐桑乳油
强力桑虫净乳油
80%敌敌畏乳油
73%螨停乳油
2000μg/L
2000μg/L
500倍
500倍
1000倍
800倍
1500倍
1000倍
1500倍
1000倍
1000倍
1500倍
1500倍
1500倍
1000倍
1000倍
3000倍
养蚕安全期
DB43/T382-2008
使用方法
浸苗根3h
浸苗根30min
土壤消毒覆膜24h
发病初期隔(6~7)d
喷一次,连喷2次
常规喷雾
涂刷树干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
插入新鲜排泄孔内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49.2-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2部分:信用评价
- DB33/T2250-2020 企业综合能耗确权核算通则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35/T822-2008 白芽奇兰茶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