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12/046.01-2008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

【地方标准(DB)】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04:41:21
- DB12/046.01-2008
- 现行
标准号:
DB12/046.01-2008
标准名称: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1-21 -
实施日期:
2008-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4.23 KB

部分标准内容:
ISC 27. 010
天津市地方标准wwW.bzxz.Net
DB12/046.01-2008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
General principles of calculation method and stipulation of comprehensiveenergy consumption norm for per unit product2008-01-21发布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03-01实施
DB12/046.01-2008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由《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和94项《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组成,见附录A。本标准为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的第1项。本标准规定了编写本系列其它各项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标准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天津市经济委员会资源环保处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节能协会检测与标准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景良、梅国栋、张莹、宋丽敏、周冀良、韩瑞国、朱天利、李志。2
1范围
DB12/046.01-2008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本标准规定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限额的制定与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及港口吞吐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B/T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BT5623-1985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GB/T12723-1991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直通则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产品总综合能耗total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products在报告期内,某种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后得到的以标准煤量表示的能耗总量。
3.2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perunitproduct某种产品的总综合能耗与同期内产出的该种产品合格品总量的比值。3.3产品工序(装置)综合耗能量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productprocedure某工序(装置)生产某种产品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后得到的以标准煤量表示的能耗总量。4计算原则
4.1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应以计量数据为基础。4.2计算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只计算本企业生产活动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
对于某些行业,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是否计入产品总综合能耗则按照有关行业部门的规定:对于使用外购、外协加工的零部件、半成品生产产品时,它们所消耗的能源不计入本企业产品综合能耗中。国家、行业另有规定的则按照规定执行:用做原料、辅料的能源应计入产品总综合能耗中。国家、行业另有规定的则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计入成品产量的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应计入产品总综合能耗中:回收的能源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量,应从本产品综合能耗中扣除,但要计入使用此能源的那种产品的综合能耗中:行业部门另有规定者除外。4.3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不得重计或漏计。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且实际消耗又无法分别进行实测时,可折算成标准产品统一计算,或按产量或采用其它方法合理分摊。4.4实际消耗的一次能源实物量应按实测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折算为标准煤量,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3
DB12/046.012008
实物量应按相应的能源折算系数折算为标准煤量。其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本企业自产的,按实际投入产出关系确定:外购的,按有关实测值计算:实测有困难时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值:外购电力取当量值折算。
4.5产品产量应为入库的符合国家、行业产品质量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合格品产量。不合格产品不得计入成品产量。
4.6为了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产品能耗可比而采用产品可比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时,按照国家、行业规定的相应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7对于使用产品电耗限额的产品,其单位产量综合电耗的计算按CB/T5623的规定。5计算公式
5.1产品总综合能耗的计算
产品总综合能耗就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活动总用能量。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不包括与生产无关的用于生活目的的能源、基建用能、外销能源和回收自用的能源。某种产品的总综合能耗按公式(1)计算:E=E+E
式中:
E,某种产品的总综合能耗,吨(标准煤):Ez一该种产品的直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一该种产品的间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Ei
5.1.1产品直接综合能耗
产品的直接综合能耗即该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包括从原料投入至产品产出整个生产过程的工艺用能、设备运行用能、检修调整用能以及它们的损耗。某种产品的直接综合能耗可按公式(2)计算,也可将主要生产系统化分成若干生产单元(如车间、生产线、工序等)后按公式(3)计算:Ee=E
(ErXps)
式中:
报告期内某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第s种能源实物量,实物单位:ps
第s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吨(标准煤)/实物单位;k报告期内该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种类数。EZEu
式中:
Eti—报告期内某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第个生产单元直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m该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生产单元数;5.1.2产品间接综合能耗
5.1.2.1某种产品间接综合能耗等于企业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为生产该种产品实际消耗的综合能耗及企业在该种产品生产中的损失综合能耗的总和。可按实测值计算也可按公式(4)计算或采用其它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
式中:
Eu=(E+E,+E,)·S
E报告期内企业辅助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吨(标准煤):4
E,报告期内企业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吨(标准煤):Ef
报告期内企业损失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一某种产品的间接能耗分摊系数。DB12/046.01—2008
其中,辅助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包括供配电、供排水、动力站房、采暖空调、工具机修、厂内运输、仪表、原料与产品检验等部门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以及厂区、生产厂房、仓库、生产办公室等地照明用电量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是指生产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厂属环保设施、厂区内的科室、食堂、浴室、医务室、哺乳室、厕所等(不包括独立核算的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损失综合能耗,包括各种能源及耗能工质在企业内部进行贮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中的损耗量,如:库损、变损、线损、各类管网损失等实物量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5.1.2.2某种产品的间接综合能耗分摊系数可按公式(5)计算。也可按其它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E
式中:
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数。5.2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5.2.1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按公式(6)计算:ei
式中: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产品单位;ez
M报告期内产出的该种产品合格品量,产品单位。5.2.2某种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按公式(7)计算:Er
式中: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产品单位5.2.3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按公式(8)或公式(9)计算:e,
式中: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产品单位。ei=ez+ei
6限额制定
6.1制定原则
(9)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限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满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合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制定,以达到推动能源科学管理,促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的目的。
DB12/046.01-2008
6.2制定方法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限额应依据下列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与实际测试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制定:
统计资料
1)企业最近三年的用能结构(能源种类、消耗量、品质),产品结构(产品品种、产量、产值、原料),生产工艺及其变化,生产设备及其变化:2)企业最近三年的产品能耗定额及其执行情况3)国内、外同类产品能耗水平及生产技术发展趋势。b)实测资料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对产品能耗进行的现场实际测试数据。7
管理要求
企业应根据产品能耗限额制定和下达本企业用能部门和设备的能源消耗定额,定期考核。企业应按照GB17167的要求配齐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和齐企业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对主要产品能耗情况进行认真核算和分析,并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报送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限额执行情况,按年度进行考核。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及时做好产品能耗定额的修订工作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产品能耗。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1.DB12/046.01-2008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2.DB12/046.02-2008吨钢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DB12/046.03-2008无缝钢管吨管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DB12/046.04一2008转炉炼钢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DB12/046.05一2008电炉炼钢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DB12/046.06-2008还原铁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DB12/046.07—2008炼铁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DB12/046.08—2008冷拔无缝钢管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DB12/046.09-2008棒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0.DB12/046.10一2008热轧无缝钢管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1.DB12/046.11-2008热轧窄带钢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2.DB12/046.12—2008中、厚板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3.DB12/046.13一2008小型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4.DB12/046.14—2008烧结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5.DB12/046.15-2008线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6.DB12/046.16一2008焦化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7.DB12/046.17-2008冷扎薄板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8.DB12/046.18-2008阳极铜精炼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9.DB12/046.19-2008电解铜精炼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0.DB12/046.20—2008氧化铝型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1.DB12/046.21-2008挤压铝型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2.DB12/046.22一2008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3.DB12/046.23-2008原油加工单位能量因数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4.DB12/046.24—2008乙烯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5.DB12/046.25一2008涤纶短丝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6.DB12/046.26一2008涤纶长丝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7.DB12/046.27-2008PTA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DB12/046.01-2008
DB12/046.01-2008
28.DB12/046.28一2008聚乙烯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9.DB12/046.29-2008聚丙烯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0.DB12/046.30一2008火力发电供电煤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1.DB12/046.31-2008火力发电厂供热煤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2.DB12/046.32-2008纯碱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3.DB12/046.33-2008工程轮胎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4.DB12/046.34一2008顺酐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5.DB12/046.35-2008电石法聚氯乙烯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6.DB12/046.36一2008促进剂M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7.DB12/046.37-2008炭黑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8.DB12/046.38-2008环氧氯丙烷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9.DB12/046.39-2008环氧丙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40.DB12/046.40一2008氯化钾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41.DB12/046.41-2008合成氨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42.DB12/046.42一2008浮法玻璃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3.DB12/046.43一2008格法玻璃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4.DB12/046.44一2008水泥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5.DB12/046.45-2008水泥熟料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6.DB12/046.46一2008粉磨站水泥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7.DB12/046.47-2008生石灰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8.DB12/046.48一2008石膏板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9.DB12/046.49-2008页岩砖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0.DB12/046.50-2008夏利汽车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1.DB12/046.51-2008汽车发动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2.DB12/046.52-2008汽车桥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53.DB12/046.53-2008电焊丝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4.DB12/046.54一2008齿轮机床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5.DB12/046.55-2008冰箱压缩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6.DB12/046.56—2008电焊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7:DB12/046.57-2008机械电炉钢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8.DB12/046.58一2008机车车辆弹簧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o
59.DB12/046.59-2008曲轴锻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0.DB12/046.60一2008铅酸蓄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1.DB12/046.61-2008镍氢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2.DB12/046.62-2008锂离子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3.DB12/046.63一2008精纺毛织品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4.DB12/046.64一2008印染布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5.DB12/046.65-2008棉布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6.DB12/046.66一2008棉纱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7.DB12/046.67-2008地塞米松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8.DB12/046.68一2008大输液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9.DB12/046.69一2008复方丹参滴丸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0.DB12/046.70一2008咖啡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1.DB12/046.71-2008软饮料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2.DB12/046.72一2008卷烟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3.DB12/046.73-2008白酒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4.DB12/046.74一2008纸制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5.DB12/046.75-2008油墨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6.DB12/046.76-2008啤酒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7.DB12/046.77-2008酒精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8.DB12/046.78一2008瓦楞纸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9.DB12/046.79-2008洗衣粉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0.DB12/046.80-2008油漆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1.DB12/046.81-2008食用油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2.DB12/046.82-2008空调器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3.DB12/046.83-2008微波炉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4.DB12/046.84一2008聚苯乙烯发泡制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5.DB12/046.85-2008显象管、显示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6.DB12/046.86一2008贴片电容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7:DB12/046.87-2008集成电路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8.DB12/046.88一2008晶振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DB12/046.012008
DB12/046.01-2008
DB12/046.89-2008手机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9.
DB12/046.90-2008通信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0.
DB12/046.91-2008葡萄酒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1.
DB12/046.92一2008酸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2.
DB12/046.93-2008超高温无菌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3.
DB12/046.94一2008自来水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4.
DB12/046.95一2008港口吞吐量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5.
能源名称
洗精煤
洗中煤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其他石油制品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其它煤气
发生煤气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重油热裂解煤气
焦炭制气
压力气化煤气
水煤气
煤焦油
其他焦化产品
热力(当量)
电力(当量)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折标准煤系数
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0.9000千克标准煤/千克
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DB12/046.01-2008
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0.5-0.7千克标准煤/千克
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1-1.3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1.7572千克标准煤/千克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1.2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17-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1.1-1.5千克标准煤/千克
0.03412千克标准煤/百万焦耳
0.14286千克标准煤/1000千卡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
DB12/ 046.012008
耗能工质名称
新鲜水
软化水
压缩空气
二氧化碳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能源等价值
折标煤
指尚未使用过的自
来水,按平均耗电计
当副产品时
当主产品时
按耗电石计算
按平均耗焦碳、电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天津市地方标准wwW.bzxz.Net
DB12/046.01-2008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
General principles of calculation method and stipulation of comprehensiveenergy consumption norm for per unit product2008-01-21发布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03-01实施
DB12/046.01-2008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由《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和94项《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组成,见附录A。本标准为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的第1项。本标准规定了编写本系列其它各项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标准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天津市经济委员会资源环保处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节能协会检测与标准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景良、梅国栋、张莹、宋丽敏、周冀良、韩瑞国、朱天利、李志。2
1范围
DB12/046.01-2008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本标准规定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限额的制定与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及港口吞吐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B/T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BT5623-1985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GB/T12723-1991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直通则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产品总综合能耗total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products在报告期内,某种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后得到的以标准煤量表示的能耗总量。
3.2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perunitproduct某种产品的总综合能耗与同期内产出的该种产品合格品总量的比值。3.3产品工序(装置)综合耗能量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productprocedure某工序(装置)生产某种产品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后得到的以标准煤量表示的能耗总量。4计算原则
4.1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应以计量数据为基础。4.2计算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只计算本企业生产活动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
对于某些行业,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是否计入产品总综合能耗则按照有关行业部门的规定:对于使用外购、外协加工的零部件、半成品生产产品时,它们所消耗的能源不计入本企业产品综合能耗中。国家、行业另有规定的则按照规定执行:用做原料、辅料的能源应计入产品总综合能耗中。国家、行业另有规定的则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计入成品产量的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应计入产品总综合能耗中:回收的能源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量,应从本产品综合能耗中扣除,但要计入使用此能源的那种产品的综合能耗中:行业部门另有规定者除外。4.3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不得重计或漏计。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且实际消耗又无法分别进行实测时,可折算成标准产品统一计算,或按产量或采用其它方法合理分摊。4.4实际消耗的一次能源实物量应按实测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折算为标准煤量,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3
DB12/046.012008
实物量应按相应的能源折算系数折算为标准煤量。其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本企业自产的,按实际投入产出关系确定:外购的,按有关实测值计算:实测有困难时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值:外购电力取当量值折算。
4.5产品产量应为入库的符合国家、行业产品质量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合格品产量。不合格产品不得计入成品产量。
4.6为了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产品能耗可比而采用产品可比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时,按照国家、行业规定的相应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7对于使用产品电耗限额的产品,其单位产量综合电耗的计算按CB/T5623的规定。5计算公式
5.1产品总综合能耗的计算
产品总综合能耗就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活动总用能量。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不包括与生产无关的用于生活目的的能源、基建用能、外销能源和回收自用的能源。某种产品的总综合能耗按公式(1)计算:E=E+E
式中:
E,某种产品的总综合能耗,吨(标准煤):Ez一该种产品的直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一该种产品的间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Ei
5.1.1产品直接综合能耗
产品的直接综合能耗即该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包括从原料投入至产品产出整个生产过程的工艺用能、设备运行用能、检修调整用能以及它们的损耗。某种产品的直接综合能耗可按公式(2)计算,也可将主要生产系统化分成若干生产单元(如车间、生产线、工序等)后按公式(3)计算:Ee=E
(ErXps)
式中:
报告期内某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第s种能源实物量,实物单位:ps
第s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吨(标准煤)/实物单位;k报告期内该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种类数。EZEu
式中:
Eti—报告期内某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第个生产单元直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m该种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生产单元数;5.1.2产品间接综合能耗
5.1.2.1某种产品间接综合能耗等于企业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为生产该种产品实际消耗的综合能耗及企业在该种产品生产中的损失综合能耗的总和。可按实测值计算也可按公式(4)计算或采用其它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
式中:
Eu=(E+E,+E,)·S
E报告期内企业辅助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吨(标准煤):4
E,报告期内企业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吨(标准煤):Ef
报告期内企业损失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一某种产品的间接能耗分摊系数。DB12/046.01—2008
其中,辅助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包括供配电、供排水、动力站房、采暖空调、工具机修、厂内运输、仪表、原料与产品检验等部门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以及厂区、生产厂房、仓库、生产办公室等地照明用电量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是指生产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厂属环保设施、厂区内的科室、食堂、浴室、医务室、哺乳室、厕所等(不包括独立核算的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损失综合能耗,包括各种能源及耗能工质在企业内部进行贮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中的损耗量,如:库损、变损、线损、各类管网损失等实物量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5.1.2.2某种产品的间接综合能耗分摊系数可按公式(5)计算。也可按其它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E
式中:
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数。5.2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5.2.1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按公式(6)计算:ei
式中: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产品单位;ez
M报告期内产出的该种产品合格品量,产品单位。5.2.2某种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按公式(7)计算:Er
式中: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产品单位5.2.3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按公式(8)或公式(9)计算:e,
式中: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产品单位。ei=ez+ei
6限额制定
6.1制定原则
(9)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限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满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合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制定,以达到推动能源科学管理,促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的目的。
DB12/046.01-2008
6.2制定方法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限额应依据下列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与实际测试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制定:
统计资料
1)企业最近三年的用能结构(能源种类、消耗量、品质),产品结构(产品品种、产量、产值、原料),生产工艺及其变化,生产设备及其变化:2)企业最近三年的产品能耗定额及其执行情况3)国内、外同类产品能耗水平及生产技术发展趋势。b)实测资料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对产品能耗进行的现场实际测试数据。7
管理要求
企业应根据产品能耗限额制定和下达本企业用能部门和设备的能源消耗定额,定期考核。企业应按照GB17167的要求配齐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和齐企业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对主要产品能耗情况进行认真核算和分析,并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报送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限额执行情况,按年度进行考核。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及时做好产品能耗定额的修订工作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产品能耗。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1.DB12/046.01-2008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2.DB12/046.02-2008吨钢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DB12/046.03-2008无缝钢管吨管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DB12/046.04一2008转炉炼钢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DB12/046.05一2008电炉炼钢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DB12/046.06-2008还原铁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DB12/046.07—2008炼铁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DB12/046.08—2008冷拔无缝钢管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DB12/046.09-2008棒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0.DB12/046.10一2008热轧无缝钢管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1.DB12/046.11-2008热轧窄带钢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2.DB12/046.12—2008中、厚板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3.DB12/046.13一2008小型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4.DB12/046.14—2008烧结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5.DB12/046.15-2008线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6.DB12/046.16一2008焦化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7.DB12/046.17-2008冷扎薄板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8.DB12/046.18-2008阳极铜精炼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19.DB12/046.19-2008电解铜精炼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0.DB12/046.20—2008氧化铝型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1.DB12/046.21-2008挤压铝型材工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2.DB12/046.22一2008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3.DB12/046.23-2008原油加工单位能量因数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4.DB12/046.24—2008乙烯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5.DB12/046.25一2008涤纶短丝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6.DB12/046.26一2008涤纶长丝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7.DB12/046.27-2008PTA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DB12/046.01-2008
DB12/046.01-2008
28.DB12/046.28一2008聚乙烯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9.DB12/046.29-2008聚丙烯装置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0.DB12/046.30一2008火力发电供电煤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1.DB12/046.31-2008火力发电厂供热煤耗计算方法及限额32.DB12/046.32-2008纯碱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3.DB12/046.33-2008工程轮胎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4.DB12/046.34一2008顺酐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5.DB12/046.35-2008电石法聚氯乙烯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6.DB12/046.36一2008促进剂M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7.DB12/046.37-2008炭黑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8.DB12/046.38-2008环氧氯丙烷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39.DB12/046.39-2008环氧丙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40.DB12/046.40一2008氯化钾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41.DB12/046.41-2008合成氨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42.DB12/046.42一2008浮法玻璃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3.DB12/046.43一2008格法玻璃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4.DB12/046.44一2008水泥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5.DB12/046.45-2008水泥熟料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6.DB12/046.46一2008粉磨站水泥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7.DB12/046.47-2008生石灰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8.DB12/046.48一2008石膏板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9.DB12/046.49-2008页岩砖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0.DB12/046.50-2008夏利汽车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1.DB12/046.51-2008汽车发动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2.DB12/046.52-2008汽车桥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453.DB12/046.53-2008电焊丝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4.DB12/046.54一2008齿轮机床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5.DB12/046.55-2008冰箱压缩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6.DB12/046.56—2008电焊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7:DB12/046.57-2008机械电炉钢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58.DB12/046.58一2008机车车辆弹簧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o
59.DB12/046.59-2008曲轴锻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0.DB12/046.60一2008铅酸蓄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1.DB12/046.61-2008镍氢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2.DB12/046.62-2008锂离子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3.DB12/046.63一2008精纺毛织品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4.DB12/046.64一2008印染布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5.DB12/046.65-2008棉布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6.DB12/046.66一2008棉纱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7.DB12/046.67-2008地塞米松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8.DB12/046.68一2008大输液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69.DB12/046.69一2008复方丹参滴丸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0.DB12/046.70一2008咖啡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1.DB12/046.71-2008软饮料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2.DB12/046.72一2008卷烟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3.DB12/046.73-2008白酒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4.DB12/046.74一2008纸制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5.DB12/046.75-2008油墨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6.DB12/046.76-2008啤酒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7.DB12/046.77-2008酒精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8.DB12/046.78一2008瓦楞纸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79.DB12/046.79-2008洗衣粉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0.DB12/046.80-2008油漆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1.DB12/046.81-2008食用油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2.DB12/046.82-2008空调器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3.DB12/046.83-2008微波炉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4.DB12/046.84一2008聚苯乙烯发泡制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5.DB12/046.85-2008显象管、显示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6.DB12/046.86一2008贴片电容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7:DB12/046.87-2008集成电路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8.DB12/046.88一2008晶振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DB12/046.012008
DB12/046.01-2008
DB12/046.89-2008手机单位产量综合电耗计算方法及限额89.
DB12/046.90-2008通信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0.
DB12/046.91-2008葡萄酒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1.
DB12/046.92一2008酸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2.
DB12/046.93-2008超高温无菌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3.
DB12/046.94一2008自来水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4.
DB12/046.95一2008港口吞吐量单位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95.
能源名称
洗精煤
洗中煤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其他石油制品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其它煤气
发生煤气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重油热裂解煤气
焦炭制气
压力气化煤气
水煤气
煤焦油
其他焦化产品
热力(当量)
电力(当量)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折标准煤系数
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0.9000千克标准煤/千克
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DB12/046.01-2008
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0.5-0.7千克标准煤/千克
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1.4千克标准煤/千克
1.1-1.3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1.7572千克标准煤/千克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1.2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17-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1.1-1.5千克标准煤/千克
0.03412千克标准煤/百万焦耳
0.14286千克标准煤/1000千卡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
DB12/ 046.012008
耗能工质名称
新鲜水
软化水
压缩空气
二氧化碳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能源等价值
折标煤
指尚未使用过的自
来水,按平均耗电计
当副产品时
当主产品时
按耗电石计算
按平均耗焦碳、电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5/T819-2008 白芽奇兰茶 苗木培育技术规范
- DB23/T208.6-2008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6部分: 简易式脱粒机
- DB11/T905-2012 草莓种苗
- DB62/T1741-2008 庆阳市楸树育苗造林技术规范
- DB33/T342-2005 腌制用盐
- DB61/T388.4-2007 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 DB53/T277.21-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1部分:初烤烟叶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DB64/T512-2007 宁夏南部山区水浇地胡萝卜栽培技术规程
- DB34/T923.1-2009 合肥四大名点 麻饼
- DB65/T2931-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培养基投入品要求
- DB65/T2969-2009 绿色食品 辣椒北疆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 DB23/T1267-2008 苗期补灌技术规范
- DB37/2374-2013 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DB44/T477-2008 茄汁鲮鱼罐头
- DB37/T970-2007 眼镜验光配镜服务质量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