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冶金行业标准(YB)】 冶金勘察物探规范(试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6 09:58:47
  • YBJ41-198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BJ 41-1987

  • 标准名称:

    冶金勘察物探规范(试行)

  • 标准类别:

    冶金行业标准(Y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实施日期:

    1992-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4.84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采矿和矿产品>>73.020采矿和挖掘
  • 中标分类号:

    矿业>>地质矿产勘察与开发>>D12金属矿产勘察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57页
  • 标准价格:

    28.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YBJ 41-1987 冶金勘察物探规范(试行) YBJ41-198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标准新书目:79-63
ISBN 7502401261/TF·35
(书号15062·4676)定价0.98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部标准治金勘察物探规范
YBJ41--87
(试行)
上海事标准摊银通究所标准资料登记号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部标准冶金勘察物探规范
YBJ4187
主编部门:冶金工业部沈阳勘察研究院批准部门:冶金工业部
试行日期:一九八八年一月
冶金工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部标准冶金勘察物探规范
YBJ41—87
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北村酒大责誉祝院北港39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冶金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850×11681/32印张31/2字数88千字1987年12月第一版
1987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00,001~1,600册
统—书号:15062·4676
定价0.98元
ISBN7-5024-01261/TF·35
关于颁发《冶金勘察物探规范
(试行)》的通知
(87)冶基字第496号
勘察研究总院、武汉、沈阳、成都勘察研究院、勘察科学技术研究所:
现将《冶金勘察物探规范(试行)》YBJ41一87颁发给你们,作为冶金工业部系统勘察物探的统一标准,自一九八八年一月起试行。请各单位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意见和建议,及时告沈阳勘察研究院。
治金工业部
一九八七年五月十八日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编制说明
根据冶基设字第144号文“关于下达“七五’期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及部标准规范编制任务的通知”,由冶金部沈阳勘察研究院主持编写了《冶金勘察物探规范(试行)》,参加编写的单位有勘察研究总院、武汉勘察研究院、成都勘察研究院和勘察科学技术研究所。
各单位编写人员,经过调研、实验和总结,编写出《规范》讨论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写出《规范》初稿,在沈阳召开的《规范》预审会上,编写人员认真听取了预审会的意见后,编写出《规范》送审稿,于198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审定会议中审定通过。根据审定会的意见,由部分编写人员修改定稿,呈报审批。
本《规范》是从冶金勘察物探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总结近三十年的生产经验,并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规范》体现了冶金勘察物探工作的特点。本《规范》共十章,四个附录。对电法、地震、测井、磁法和放射性等方法的仪器、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质量评价及资料整理和解释推断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本《规范》系第一次编制,其中有些技术要求和规定可能有不当之处,希望各单位把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函告沈阳勘察研究院,以便在适当时期进行修改。《冶金勘察物探规范》编写组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日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总则·
物探的基本条件与应用
物探任务书和勘察纲要
测量工作
电法勘探
电阻率法
充电法
自然电场法
甚低频电磁法
激发极化法
地震勘探·
折射波法
波速测量
地微塞测量
电测井
声波测井:
放射性测并
并斜测量、并径测量及并璧取芯磁法勘探
放射性勘探
伽玛法·
静电α卡法
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的编制
成果报告的审批
附录一技术保安的有关规定
附录二各种物探方法记录表
附录三图式与图例·
附录四规范条文中用词和用语的说明·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第一章总
第1.0.1条应用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的地球物理勘探,通常称为工程物探。它是冶金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之一。工程物探是以观测勘察区地层的天然物理场和人工物理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状态,来查明地质构造,划分地层和提供岩体物性参数的勘察方法。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装备轻便和应用领域广等优点。
第1.0.2条本规范内容,包括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测并、磁法勘探和放射性勘探等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工程勘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初勘阶段和详勘阶段,在某些方面也适用于设计和施工阶段。合理的使用综合物探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勘察进度和降低成本。
第1.0.3条工程物探具有勘察区范围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对象浅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物探理论本身决定了物探方法应用的条件性和资料的多解性。因此,工作中必须重视试验工作,测定物性参数,分析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积极采用综合物探和先进技术;解释时,必须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定性到定量的原则;应正确处理物性层和地质层不统--的矛盾,物探资料与地质资料应紧密结合,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正确的地质结论;对物探成果应进行验证工作和地质效果的回访工作。第1.0.4条工程物探工作的般程序是:接受任务,现场踏勘,收集地质和物探资料,编制勘察纲要,组织野外生产,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及提出成果报告书。特殊情况下,上述程序可以简化。
第1.0.5条本规范仅就目前冶金勘察工作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做了规定,工作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如推广引进其它方法时,可参照有关部门的规范和规程执行。或自行制定暂行办法,报本系统标准化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1

第二章:物探的基本条件与应用第2.0.1条各种物探方法的应用条件见表2.0.1。第2.0.2条各种物探方法的应用程度和解决的地质问题见表2.0.2。
各种物探方法的应用条件
电法探电阻率法
充电法
电场法
特殊应用条件
操测对象上面无极高或极低的屏殿层
电测深法地层倾角小于20°,延续长度大于埋深
电剖面法地层倾角大于30*
操测对象的电阻事小于围岩
探测对象可以充电
测流速流向时,含水层埋赋浅,水力度大
探测对象有极明显的电化学活动性和能产生过滤电场
地下水位埋激浅和参透速度大
共同应用条件
探测对象与围岩有明显的
电性差异
探测对象的大小相对于理
深度,有一定的规模
有效讯号与干扰因索的信
噪比应较大
无地形影响或虽有影响但
能消除
电法勘控
甚低频
电磁法
微激发极
地展助探折射波法
波速测量
地微露
磁法静探
放射性
电测井
声波测井
放射性
特殊应用条件
存在场源
探需对象具有明显的激发极化效探测对象波速必须大于覆盖层
折射界面视倾角甲<90°—1(1-折射波临界角)
远离干扰额
有并液无套管的孔中
无套管的孔中
探测对象与围岩有明显的磁性差异探测对象的规模与理截深度之比应足够大地物产生的干扰影响小
操测对象与围岩闻有明显的放射性差异操测对象埋源浅
有一定的信噪比
续表2.0.1
共同应用条件
操测对象与围岩有明显的
弹性差异
探测对象相对于埋策深度
应有一定的规模
信噪比应较大
各相邻地层间应有明显的
物性差异
各地层应有足够的厚度
有一定的信噪比
梅触饺
地游宝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第三章物探任务书和勘察纲要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第3.0.1条物探工作任务书,应由物探队的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其内容应包括:
一、工程名称、工作地区及勘察范围;二、勘察任务与技术要求;
三、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四、要求提交的成果和期限;
五、与任务有关的附图。
第3.0.2条物探队在正式接受任务前,应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或做必要的试验工作。如不具备物探工作条件时,可申述理由请求撤销或改变任务。第3.0.3条勘察纲要的主要内容有:一、物探工作任务,勘察区位置、范围及完成时间;二、勘察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情况及地球物理特性;
三、物探方法的选择依据和技术要求,其中应包括:工作布置原则(试验工作)、测线方向及间距、点距、电极距、系统检查、参数测定及各种方法主要施工步骤;四、物探点测量工作的要求;
五、使用的仪器;
六、劳动组织与工作进度;
七、拟提交的文字资料和图表;八、存在的间题及解决办法;
九、附地形、地质及物探工作布置图。第3.0.4条勘察纲要的审批按冶金工业部勘察工程技术管理办法执行。勘察纲要经批准后应严格遵守,不得违背。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修改,若变动小又不影响工期可先修改后再上报审批,否则应先上报,待批准后方能执行。5

第四章测量工作
第4.0.1条物探工作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该和国家系统进行联测或和任务书附图系统联测。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部门批或委托单位同意也可以用假设系统表示。第4.0.2条物探工作所使用的比例尺,宜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同一工程中所使用的比例尺相同(测量成果应一致)。第4.0.3条下列物探点的位置应设立标志并书写编号:一、物探基线测量和点位测量的点;二、物探测线上的起止点及其间编号逢10的整倍数的测点;
三、所有电测深点、充电点、地震排列的端点、终点、交点、转折点和激发点;
四、所有进行物探工作的钻孔位置;五、重要的物探异常点和地段。第4.0.4条·物探点的精度要求如下:一,物探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在工作比例尺的图件上不得大于2mm;
二、物探点的高程误差不得大于士0.5m;三、各种物探点的点距误差不得大于士3%,剖面总长度误差不得大于士1%;
四、地震检波距和炮检距的误差不得大于士2%,测线总长度误差不得大于士1%。
第4.0.5条测量成果应包括如下资料:、所有物探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并展绘在所需工作比例尺的图上;
二、当地形起伏比较大时,应提供所需比例尺的实测地形剖面图;
三、当用假定坐标系绕时,应按规定比例尺测平面位置图。图中应包括物探点、钻孔、道路、河流、陡坎及其它主要地物。
第五章
电法勘探
第节电阻率法
(I)仪器及主要设备
第5.1.1条指针式电位计的技术指标:一、电表的实际精度应不低于1.5级;二、插孔AB、MN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00Ma;
三、屏蔽性能良好,当人体和仪器外壳接触时,感应电位差不得大于0.02mV;
四、电位差测量时允许误差,在3mV及其以下的测程,相对误差不得超过士3%:10mV及其以上测程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5%,3~10mV测程之间相对误差不得超过士2%;五、测量电流的标准电阻(0.12)的误差应小于士1%;六、各测程输入阻抗应不小于6~8M2;七、电零点和机械零点稳定,正常工作状态下5~10min可调回电零点并观察指针的偏转,20min内1mV测程的电零点漂移不应超过0.01mV;
八、极化补偿器在0~500mV范围内能均勾调节;九、供电开关的功率不小于1.2kW(3A400V)。第5.1.2条数字式仪器的技术指标;一、接受机输入阻抗应大于10M2;二、接受机频率响应1kHz;
三,接收机灵敏度应为0~1.9992和0~1.999M2,精度应达0.6%~2.0%,分辨率应达0.1mV;四、自然电位自动补偿,应为士1V;五、发射机输出电压应大于500V,输出电流应达3A,输出8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功率应达1.5kW;
六、发射机电流可读精度应为0.6%~2.0%,分辨率应达0.1mA;
七、仪器能在环境温度为一20°~+50°C时正常工作。第5.1.3条对主要设备的要求:
*、新领用的45V乙电池,开路电压不得小于45V,短路电流不得小于3.5A。电池并联时,开路电压不得小于40V,并联电池的电压相差不得超过5%,内阻相差不得超过20%,相互串联时,内阻也不得相差太大。
二、绕线架应转动灵活,导线和绕线架之间应绝缘良好。三、供电及测量导线应具有导电性强、绝缘良好、柔软抗拉等特点。导线电阻应小于10&/km,绝缘电阻应大于2M2/km。
四、供电电极可用铁电极,测量电极用铜电极或不极化电极。在水上或冰上工作时,应用铅电极。电极表面应清洁无锈,并保证联线与电极接触良好。
五、不极化电极的极化电位差应足够稳定,每分钟相对变化小于0.01mV,成对电极极差不大于2mV。第5.1.4条、所使用的仪器和主要设备每年年终应进行检查。检查要求按第5.1.1条~第5.1.3条执行。第5.1.5条仪器在外业生产期间,应定期检查下列内容:一、零点漂移和抖动;
二、屏蔽性能;
三、输入阻抗;
四、插孔AB、MN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五、各相邻测程读数差。
第5.1.6条每日开工前和收工时应检查并记录的内容:一、仪器内部电池电压是否符合要求;二、电调零是否起作用,电零点是否稳定;三、极化补偿器是否正常工作,表头指针偏转是否自如,有9

无跳动和阻卡。
、仪器的保管、检修和运输应按附录一的有关规第5.1.7条
定执行。
(I)野外工作
第5.1.8条野外工作开始前,应做如下试验:一、当用多台仪器工作时,应做仪器的一致性对比试验;二、应做最佳电极距选择性试验;三、条件允许时,宜进行物探方法有效性和最佳技术方案的试验。
第5.1.9条勘察区范围的确定:
一、按任务书要求确定勘察区范围,当异常反应不好或不完整时,应向外延伸;
二、应包括一部分地质情况比较清楚的地段(天然露头及已揭露的勘探工程);
三、在任务书规定的勘察区范围内,由于地形、地物等条件限制无法取得良好资料,却可在相邻有利地段工作并推得有用资料时,应把勘察区扩大到相邻地段;四、在已有物探成果的地区布置更大比例尺工作时,应充分利用以往的资料来决定勘察区范围。第5.1.10条测线方向的布置:
“、应尽量垂直于探测对象的走向,并尽可能避免地形、地物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二、当探测对象有不同走向时,主要测线宜垂直于总的平均走向;对不同走向地段,宜布置不同方向的辅助测线;三、测线应和有关勘探工程点连接或重合。第5.1.11条.测网布置原则:
一、测网密度按探测对象的大小,埋深、地电特点及任务书要求确定,一般应和同一工程地质工作的比例尺相同;二、电测深法的测线间距在工作比例尺图上一般为2~8cm,10
测点间距为1~4cm;
三、电剖面法的测线间距在工作比例尺图上,一般为2~8cm;
四、一个勘察区既作电测深法又作电剖面法时,应使两者测线重合;
五、对区内有意义的最小探测对象,至少应有两条测线通过,每条测线上至少应有3个相邻点予以控制。第5.1.12条电测深法电极距选择原则:“、供电电极距应按等比级数排列,相邻电极距在模数为6.25cm的双对数坐标纸上的长度为515mm;二、最小供电电极距以能够获得第一电性层的电阻率为原则;
三、最大供电电极距,应至少有三个电极距反应目的层底部电性层;
四、当采用测量电极距MN与供电电极距AB的比值为变数1
3~30间;
的装置时,其比值应在一
五、当采用测量电极距MN与供电电极距AB的比值为常数1
3~10间;
的装置时,其比值应在
六、三极电测深法的无穷远极C,宜布设在测量电极MN的中垂线上,最大不应偏离15°,C至MN中点O的距离OC应大于最大供电电极距AO(或BO)的5倍以上。第5.1.13条电剖面法电极距选择原则:一、对称四极剖面供电电极距AB应不小于探测对象顶部埋深的4~6倍,测量电极距MN应不大于AB/3,一般可等于点距;
二、复合四极面AB>2A'B',其它规定同上(第5.1.13条第一项);
三、联合剖面法供电电极距AO,应大于探测对象顶部埋深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冶金行业标准(Y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