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589-1996 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信行业标准(YD)】 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9:47:09
- YD/T589-1996
- 已作废
标准号:
YD/T 589-1996
标准名称:
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6-11-12 -
实施日期:
1997-05-01 -
作废日期:
2007-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1.31 KB
替代情况:
YD/T 589-92

部分标准内容:
YD/T589
本标准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589--92《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对原标准中4800bit/s传输速率下的承受综合传输损伤能力的个别指标作了修改,并增加了14400bit/s和9600bit/s两种传输速率下承受综含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本标准没有实施前,原YD/T589--92标准仍然有效。在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YD/T589-92将不再有效。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京、马瑞卿、苟雅莉。本标准委托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解释。26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
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
YD/T5891996
代替YD/T589--92
本标准规定了在公用电话网上使用的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公用电话网上的文件传真三类机。本标准是文件传真三类机进网检测的技术依据之,同时也为传真三类机的研制和生产提供参考。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82一93话路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互通技术条件GB6363—86文件传真质量主观评定方法YD514--92非话用户终端设备与公用电话网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8531996速率高达14400bit/s传真用二线调制解调器的技术要求ITU-T(CCITT)建议V.27丙:1988公用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标准化4800/2400bit/s调制解调器
ITU-T(CCITT)建议V.29:1988点对点四线租用电路上使用标准化9600bit/s调制解调器3接口参数
文件传真三类机接入公用电话网的接口参数应符合YD514的相关规定,其中文件传真二类机最高发送信号功率电平为0%dBm。
4传输速率
4800bit/s,符合ITU-T(CCITT)建议V.27(丙),9600bit/s,符合ITU-T(CCITT)建议V.29,该传输速率作为选用;14400bit/s,符合YD/T853--1996。5评定方法
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评定被测传真机的承受传输损伤能力。5.1按照GB6363对传真接收副本的质量进行主观评定。5.2以通信建立率和报文成功率进行客观评定。指定速率训练成功的次数×100%通信建立率=
指定速率训练的总次数
报文成功率一成功传糖全报文次数x100%报文传输总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11-12批准1997-05-01实施
YD/T 589
注:*一份报文的成功传输是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正常传输。6通信质量
在接收电平为一30dBm,纵向分辨力为3.85线/毫米,在7.2条规定的综合传输损伤参数限值的要求下,通信质量应达到:
6.1通信建立率和报文成功率均为100%;6.2页A4幅面的传真接收副本上发生差错的扫描线数小于或等于6线;6.3传真接收副本的主观评定评分应在3.5分以上(含3.5分),文字可读度为100%。7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7.1按照GB3382的规定,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接收灵敏度应不高于一43dBm。被测传真机在接收电平为一43dBm,纵向分辨力为3.85线/毫米的情况下,三种传输速率均应满足通信质量要求。
7.2综合传输损伤参数限值
7.2.1衰减失真
衰减失真限值为表.1各频率点所规定的平滑曲线。表中各值偏差容限为士5%。表1衰减失真限值
衰减失真,dB
频率,Hz
7.2.2群时延失真
4800bit/s
9600/14400bit/s
群时延失真限值为表2各频率点所规定的平滑曲线。表中各值偏差容限为土5%。表2群时延失真限值
颊率,Hz
7.2.3随机噪声
信号与随机噪声(非加权)比的限值见表3的规定。264
群时延失真,ms
7.2.4谐波失真
传输速率,bit/s
YD/T 589.--
、三次谐波衰减的限值见表4的规定信噪比限值
谐波失真限值
传输速率,bit/s
7.2.5相位抖动
相位抖动的限值见表5的规定。
相位抖动限值
传输速率,bit/s
7.2.6频率偏差
频率偏差限值为士5Hz。
7.2.7单频干扰
信号与单频干扰比的限值见表6的规定。表6单频干扰比限值
传输速率,bit/s
7.2.8量化失真
信号与量化噪声比的限值见表了的规定表7信号与量化躁声比限值
传输速率,bit/s
信噪比,d13
次谐波衰减、dB
相位抖动()pp)
信号单频干扰比,dB
信号与量化噪声比,dB
YD/T 589--1996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测试方法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测试所用仪表需按计量法进行计量,检定。A1接收烫敏度
按图A1所示连接
测试方法:
可变衰耗器
(平衡6002)
A一传真发送机输出点:
D一传真接收机输人点
图A1接收灵敏度测试连接图
a。在A点接传真机作发送机,在D点接被测传真机作接收机;测
b.在D点高阻抗跨接电平表,调整可变衰减器使D点达到预期的接收灵敏度;c.使发、收传真机进人通信状态的报文中过程(C阶段),监测接收信号电平,同时接收传真副本:d.反复进行b、c两项测试,直到测出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传真副本质量时的电平值即为接收灵敏度。
A2承受综合传输损伤能力的测试按图2所示连接。
a.同 Ala;bZxz.net
b,在B点高阻抗跨接电平表,使发、收传真机进人通信状态的报文中过程(C阶段),调整传真发送机输出功率,使在B点的传真信号接口电平为一13dBm;c.在D点高阻抗跨接电平表,调整可变衰减器,使D点接收信号电平为一13dBm;d按本标准7.2条“综合传输损伤参数限值”中规定的限值,由单频信道模拟器同时加人衰减失真、群时延失真、白噪声、谐波失真、相位抖动、频率偏差、单频干扰、量化失真8种传输损伤;e.可在D点接数据电路测试仪”监测各损伤值及电平值;f.进行传真通报测试,并评定传真接收副本质量。266
-13dBm
YD/T589—1996
·襄喊失真
·群时延失真
·相位抖动
·单频干扰
·随机噪声
·频率偏差
·谐波失真
·量化失真
信道损伤产生单元
可变塞减器
音频信道模拟器
控制器
A一传真发送机输出点:B一二、四线转换点C-二、四线转换点;D—传真接收机输入点13dBm
传真三类机承受综合传输损伤能力的测试连接图图A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589--92《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对原标准中4800bit/s传输速率下的承受综合传输损伤能力的个别指标作了修改,并增加了14400bit/s和9600bit/s两种传输速率下承受综含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本标准没有实施前,原YD/T589--92标准仍然有效。在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YD/T589-92将不再有效。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京、马瑞卿、苟雅莉。本标准委托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解释。26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
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
YD/T5891996
代替YD/T589--92
本标准规定了在公用电话网上使用的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公用电话网上的文件传真三类机。本标准是文件传真三类机进网检测的技术依据之,同时也为传真三类机的研制和生产提供参考。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82一93话路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互通技术条件GB6363—86文件传真质量主观评定方法YD514--92非话用户终端设备与公用电话网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8531996速率高达14400bit/s传真用二线调制解调器的技术要求ITU-T(CCITT)建议V.27丙:1988公用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标准化4800/2400bit/s调制解调器
ITU-T(CCITT)建议V.29:1988点对点四线租用电路上使用标准化9600bit/s调制解调器3接口参数
文件传真三类机接入公用电话网的接口参数应符合YD514的相关规定,其中文件传真二类机最高发送信号功率电平为0%dBm。
4传输速率
4800bit/s,符合ITU-T(CCITT)建议V.27(丙),9600bit/s,符合ITU-T(CCITT)建议V.29,该传输速率作为选用;14400bit/s,符合YD/T853--1996。5评定方法
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评定被测传真机的承受传输损伤能力。5.1按照GB6363对传真接收副本的质量进行主观评定。5.2以通信建立率和报文成功率进行客观评定。指定速率训练成功的次数×100%通信建立率=
指定速率训练的总次数
报文成功率一成功传糖全报文次数x100%报文传输总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11-12批准1997-05-01实施
YD/T 589
注:*一份报文的成功传输是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正常传输。6通信质量
在接收电平为一30dBm,纵向分辨力为3.85线/毫米,在7.2条规定的综合传输损伤参数限值的要求下,通信质量应达到:
6.1通信建立率和报文成功率均为100%;6.2页A4幅面的传真接收副本上发生差错的扫描线数小于或等于6线;6.3传真接收副本的主观评定评分应在3.5分以上(含3.5分),文字可读度为100%。7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7.1按照GB3382的规定,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接收灵敏度应不高于一43dBm。被测传真机在接收电平为一43dBm,纵向分辨力为3.85线/毫米的情况下,三种传输速率均应满足通信质量要求。
7.2综合传输损伤参数限值
7.2.1衰减失真
衰减失真限值为表.1各频率点所规定的平滑曲线。表中各值偏差容限为士5%。表1衰减失真限值
衰减失真,dB
频率,Hz
7.2.2群时延失真
4800bit/s
9600/14400bit/s
群时延失真限值为表2各频率点所规定的平滑曲线。表中各值偏差容限为土5%。表2群时延失真限值
颊率,Hz
7.2.3随机噪声
信号与随机噪声(非加权)比的限值见表3的规定。264
群时延失真,ms
7.2.4谐波失真
传输速率,bit/s
YD/T 589.--
、三次谐波衰减的限值见表4的规定信噪比限值
谐波失真限值
传输速率,bit/s
7.2.5相位抖动
相位抖动的限值见表5的规定。
相位抖动限值
传输速率,bit/s
7.2.6频率偏差
频率偏差限值为士5Hz。
7.2.7单频干扰
信号与单频干扰比的限值见表6的规定。表6单频干扰比限值
传输速率,bit/s
7.2.8量化失真
信号与量化噪声比的限值见表了的规定表7信号与量化躁声比限值
传输速率,bit/s
信噪比,d13
次谐波衰减、dB
相位抖动()pp)
信号单频干扰比,dB
信号与量化噪声比,dB
YD/T 589--1996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电话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测试方法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测试所用仪表需按计量法进行计量,检定。A1接收烫敏度
按图A1所示连接
测试方法:
可变衰耗器
(平衡6002)
A一传真发送机输出点:
D一传真接收机输人点
图A1接收灵敏度测试连接图
a。在A点接传真机作发送机,在D点接被测传真机作接收机;测
b.在D点高阻抗跨接电平表,调整可变衰减器使D点达到预期的接收灵敏度;c.使发、收传真机进人通信状态的报文中过程(C阶段),监测接收信号电平,同时接收传真副本:d.反复进行b、c两项测试,直到测出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传真副本质量时的电平值即为接收灵敏度。
A2承受综合传输损伤能力的测试按图2所示连接。
a.同 Ala;bZxz.net
b,在B点高阻抗跨接电平表,使发、收传真机进人通信状态的报文中过程(C阶段),调整传真发送机输出功率,使在B点的传真信号接口电平为一13dBm;c.在D点高阻抗跨接电平表,调整可变衰减器,使D点接收信号电平为一13dBm;d按本标准7.2条“综合传输损伤参数限值”中规定的限值,由单频信道模拟器同时加人衰减失真、群时延失真、白噪声、谐波失真、相位抖动、频率偏差、单频干扰、量化失真8种传输损伤;e.可在D点接数据电路测试仪”监测各损伤值及电平值;f.进行传真通报测试,并评定传真接收副本质量。266
-13dBm
YD/T589—1996
·襄喊失真
·群时延失真
·相位抖动
·单频干扰
·随机噪声
·频率偏差
·谐波失真
·量化失真
信道损伤产生单元
可变塞减器
音频信道模拟器
控制器
A一传真发送机输出点:B一二、四线转换点C-二、四线转换点;D—传真接收机输入点13dBm
传真三类机承受综合传输损伤能力的测试连接图图A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