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机械行业标准(JB) >>
- JB/T 7258-2006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机械行业标准(JB)】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2 23:02:09
- JB/T7258-2006
- 现行
标准号:
JB/T 7258-2006
标准名称: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8-16 -
实施日期:
2007-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33 MB
替代情况:
替代JB/T 7258-199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的技术要求、结构、试验、外观、涂饰与防锈、成套供应与保证、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等最低要求。 JB/T 7258-2006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JB/T7258-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23.120
备案号:18355—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258—2006
代替JB/T7258-1994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Centrifugalblowerforgeneralpurpose2006-08-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2-01实施
JB/T7258—2006
本标准代替JB/T7258一1994《一般用途的离心式鼓风机》。本标准与JB/T7258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1范围”,内容中去掉“验收”而增加了“外观、涂饰与防锈、成套供应与保证”。并将出口压力改为\0.030MPa≤p。(表压)≤0.2MPa;或其压比为1.3≤≤3”。根据技术的发展,在4.1.1中强调鼓风机机壳的结构形式“垂直剖分型”。在4.1.3中增加了对多段式机壳的连接的要求。-在原标准4.1.4改为4.1.5中并增加了对鼓风机本体不承受外力和外力矩的限定。增加了4.1.6~4.1.9有关螺栓连接的内容。为了保证轴振动测量的精确度,在4.3.2中增加了对测振探头安装位置的限定。在4.3.4中去掉了叶轮的“铆接”结构。在4.6.1中,增加了膜片式联轴器。为保持与4.6.2要求一致,对4.7.3中硬齿面齿轮的设计寿命单位作了统一。-增加“4.8.1润滑形式”。
将原标准4.9.4.3和4.9.4.1合并为4.8.4.1,增加了双电动油泵的规定。-在4.8.5.1中将“根据需要,可为单式或双联管式冷油器,也可以采用气冷式冷油器”改为“润滑系统一般采用双联管式冷油器”。在表2注中增加了对鼓风机工作转速大于3000r/min和等于3000r/min时安装转子轴向位移的不同要求。
对原标准“5.1承压件试验”部分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压力容器标准做适当调整。在5.1中,对叶轮超速试验的尺寸检查作了详细规定。在5.3中,由于原标准中“B:——叶轮进口宽度”和“B2—一叶轮出口宽度”概念比较模糊,因此增加了图1图例解释。
因鼓风机的工作转速都大于3000r/min,所以将表3中的≤3000”改为“3000”。采用磁带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已越来越成为用户的普遍要求,所以增加了5.3.5提供给买方记录磁带的要求。
模化设计是进行鼓风机产品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所以在5.4.2中经模化设计的鼓风机产品可不再进行气动性能试验。
产品技术标准是供需双方完成购销合同和实现实物交易的基础,所以,标准中规定的事项都应成为供需双方合同或技术协议约定的范畴。因此在标准第5章的内容中去掉了原规定的制造厂进行验收的内容。
在8.2.6.2中增加了随机附图的内容。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丕艳、洪士强、李世强、刘文华、郭庆富、梅元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J72007—1987,JB/T7258—1994。404
1范围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JB/T7258—2006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的技术要求、结构、试验、外观、涂饰与防锈、成套供应与保证、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等最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出口压力p为:0.030MPap。(表压)0.20MPa,或其压比e为1.3≤e≤3,含尘量不大于10mg/m,输送介质为空气及其他无毒无腐蚀性气体的离心式鼓风机(以下简称鼓风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88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GB/T13306标牌
JB/T3165离心和轴流式鼓风机和压缩机热力性能试验JB/T6444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
3.1鼓风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当买卖双方有技术协议时,则按双方的技术协议执行。3.2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鼓风机及其辅助设备(易损件除外)的设计寿命应不少于20年。3.3当买方对环境噪声有要求时,应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予以规定。为了满足所规定的噪声限值,卖方可按买方要求设计或选用合适的消声装置。3.4鼓风机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应考虑使用、维修方便。3.5鼓风机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或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须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规定。
3.6鼓风机的主轴为刚性轴或柔性轴。转子的临界转速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原动机
刚性轴
柔性轴
注:nel
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
100%转速;
转子的二阶临界转速;
最小允许转速。
电动机
nel≥1.25n100
neal≤0.85nmin
na≥1.25ni00
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
nel≥1.25nioo
nel≤0.85nmin
ne2≥1.25n100
JB/T7258-2006
4结构
4.1机壳
4.1.1鼓风机机壳一般采用垂直剖分型,铸造成型。亦可采用水平剖分型,铸造成型(或钢板焊接)。4.1.2为了装拆方便,应在结合面上设计有定位销孔或凸肩(止口)。当结合面采用顶丝时,应在顶丝孔对应的另一结合面上加工出合适的凹坑,以防造成不良结合。4.1.3垂直分型机壳一般应选择止口配合。多段式机壳连接后应保证整体有足够的刚度。4.1.4当采用水平剖分型机壳时,为了装拆方便和安全,结合面应设置有装拆导向机构。4.1.5机壳和支腿(或支座)的设计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接口法兰处的外力和外力矩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应不致影响鼓风机的正常运行。风管上超过最大允许值的外力和外力矩不允许作用到鼓风机本体上。
4.1.6为了保证鼓风机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水平分型机壳的下机壳应设计有轴向、横向导向键。
4.1.7鼓风机的排气蜗壳和机壳中的每一级弯道底部都应设置带有盲法兰的排污孔。4.1.8水平分型机壳结合面应采用双头螺柱连接,尽量减少螺栓用孔。4.1.9垂直分型机壳结合面一般采用螺栓连接。连接螺栓应采用顶紧螺栓。4.2隔板
4.2.1为了组成完整的内部流道,采用水平分型机壳的鼓风机应设置有隔板。隔板一般为水平剖分型。当隔板的盖盘与回流器用螺栓连接时,应将螺母与螺栓焊死或铆死,当选用螺钉时,将螺钉头与机体点焊死。
4.2.2为便于装配,隔板与机壳之间的径向定位按机壳内径的大小可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当机壳内径小于1000mm时,隔板外径与机壳内径可采用合适的公差配合进行定位;当机壳内径大于1000mm时,可用装配于隔板外径处的支撑销钉与机壳内径配合进行定位。4.2.3隔板的起吊螺钉位置应尽可能通过隔板重心。4.3转子
4.3.1主轴一般采用缎钢制成,其结构形式可为光轴或阶梯轴。主轴应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主轴须经无损检测检查。4.3.2当买方要求在轴上直接测量转子轴振动时,测振探头的安装位置应在靠近径向轴承的轴颈上;距离径向轴承中心最远不得超过200mm,对应的轴颈环面不许刻划符号,不许出现油孔、键槽等不连续区,该部位不应喷镀,最终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0.8μm。为了保证测量精度,该部位应经适当的退磁或其他处理,其剩磁不超过5Gs(1Gs=10-4T)。4.3.3鼓风机的叶轮一般为半开式和闭式两种。半开式叶轮由轮盘和叶片组成;闭式叶轮由轮盘、轮盖和叶片组成。叶轮的制作可采用焊接、铣制和铸造等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保证叶轮有足够的强度。
4.3.4叶轮可带键槽或不带键槽,冷装或热装在主轴上。无论采用哪一种结构形式或装配形式,都必须保证在最高工作转速(包括跳闸转速)下,不致改变转子的平衡状态。4.3.5根据气动计算和结构设计要求,转子可带或不带平衡盘。当转子带有平衡盘时,平衡盘外缘应设有非接触式密封。
4.3.6转子材料由买卖双方在协议中确定。4.4密封
4.4.1鼓风机的密封主要有迷宫式密封、机械密封、抽气密封或碳环密封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密封可组合使用。
当采用迷宫式密封时,密封片无论装在固定件上或旋转件上,都必须有合适的密封间隙。迷宫式密406
封应设计成易于更换。当密封装在固定件上时,在旋转件上一般应设保护套。4.4.2密封件的设计应考虑不影响转子的稳定性。4.5轴承和轴承箱
4.5.1鼓风机可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来承受转子的轴向力和径向力。4.5.2采用滚动轴承时,在推力侧轴承箱内装上能承受双向推力的滚动轴承。4.5.3滑动轴承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和径向推力滑动轴承两种。JB/T7258-—2006
4.5.3.1滑动轴承的设计,应保证在所有工作状态(包括跳闸转速)下都应具有稳定的油膜。4.5.3.2滑动轴承一般由浇铸有轴承合金的铸钢或锻钢制成。滑动轴承应有防反转措施。4.5.3.3在轴承箱上测量轴承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轴承上,设计时应考虑安装位置。4.5.4推力轴承应能在两个方向上承受相等的轴向力。4.5.5轴承箱为铸造结构,滑动轴承的轴承箱一般为水平剖分型。箱体可与鼓风机机壳铸为一体,也可为独立部件。
4.5.5.1轴承箱的设计应考虑回油畅通并尽量减少润滑油起泡沫,箱体两侧均应有回油孔,以方便买:方接管。滚动轴承轴承箱应考虑轴承装拆方便、润滑油(脂)容积及冷却措施。4.5.5.2在轴承箱的轴孔部位设置有适当类型的密封,以防润滑油泄漏和外部杂质浸入。4.5.5.3滑动轴承轴承箱的设计应能安装非接触式测振探头,如用两个测振探头,应在同平面上90°士5°分开。并垂直于轴线(士5)。探头应距垂直中心的各侧45°士5°。4.6联轴器
4.6.1鼓风机、变速器、原动机之间的联轴器可选用膜片式联轴器、弹性联轴器或其他形式的联轴器。对采用滚动轴承的鼓风机,选用联轴器时应考虑便于轴承的拆换。4.6.2联轴器的设计寿命:膜片式联轴器不少于100000h;弹性联轴器不少于50000h。4.6.3联轴器应带有防护罩。防护罩应易于拆卸,以便检修。4.6.4联轴器应带键或靠过盈与对应轴联结在一起。单独进行动平衡校正的联轴器,各组件间应有明显的装配标记。
4.6.5·为了保证平衡状态,联轴器螺栓的质量应基本一致。4.7变速器
4.7.1变速器箱体采用铸造或焊接结构,可为独立结构,也可以与鼓风机机体连为体。为便于装拆和调试,独立结构的变速器箱体般为水平部分型。4.7.2变速器低速轴的临界转速不充许在高速轴工作转速的士15%之内。4.7.3在鼓风机最高连续转速下,变速器齿轮对的设计寿命:采用硬齿面时应不少于100000h;采用软齿面时应不少于50000h。
4.8润滑系统
4.8.1润滑形式
滑动轴承一般采用甩油润滑或强制供油润滑。4.8.1.1鼓风机采用甩油润滑滑动轴承时,轴承箱内的润滑油不得起油沫,且有自循环功能。必要时应有油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滑动轴承外侧应有回油孔。4.8.1.2采用强制供油润滑滑动轴承的鼓风机一般应有完整的润滑油系统,并以适当的压力向各润滑点提供充足的润滑油。
4.8.2润滑油系统一般由油箱、油泵(主油泵和备用油泵)、冷油器、滤油器、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等组成。必要时应设置油加热器。
4.8.3油箱
4.8.3.1油箱一般由钢板焊接制成。油箱内表面应除锈,并采取适当的防锈措施,但不得涂漆。油箱底板一般设计为倾斜式,并在最低处设置泄油口,以保证能完全排空油箱内的残油。407
JB/T7258—2006
4.8.3.2油箱上应设有油位显示计。为了检查和清洁油箱内部,其盖板上应留有直径不小于500mm的开孔。油箱上所有开孔处不得泄漏。4.8.3.3为了脱气和沉淀杂物,最低油位以下的油箱油容量应不少于8倍鼓风机机组每分钟的用油量,同时最低油位至油泵抽空应有不少于5倍鼓风机机组每分钟的用油量。4.8.3.4如果提供油加热器,加热器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便将油在12h内加热到所要求的最低温度。
a)采用蒸汽加热器时,润滑油不得直接与蒸汽管道接触。b)采用电加热器时,应有恒温控制。其热密度不致引起润滑油变质。当加热器上方油位低于50mm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4.8.3.5当采用强制供油润滑时,润滑系统必须设置高位油箱。4.8.3.6高位油箱的设计,应在所有油泵停止供油后,至少保证机组有足够的停车时间,并能供到转速为零时的润滑油量。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8.3.7为了满足轴承对润滑油的最低压力要求,高位油箱的安装应有足够的高度。4.8.4油泵
4.8.4.1润滑油系统设有主油泵和备用油泵。当主油泵为主轴驱动时,电动油泵为备用油泵。当主油泵也为电动油泵时,两电动油泵互为备用油泵。4.8.4.2为保证鼓风机的正常运行,在油压下降至安全值以下时,备用油泵应能自动起动工作。4.8.4.3主油泵、备用油泵的额定流量应不小于鼓风机在正常工况点运行时所需油量的115%。4.8.5冷油器
4.8.5.1润滑系统一般采用双联管式冷油器,水在管内的流速一般为1.5m/s~2.5m/s。水侧的污垢系数:一般冷却水取1.7×10~*m2·K/W;封闭循环冷却水取0.85×10\m2·K/W。若对冷却水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规定。4.8.5.2冷油器的冷却能力,应满足鼓风机在最高连续工作转速下和冷却剂的最高进口温度下工作时所产生总热量的120%。
4.8.6滤油器
4.8.6.1滤油器应能阻挡润滑油中25μm以上固体杂质颗粒的95%和30um以上固体杂质颗粒的99.5%。
4.8.6.2滤油器壳体应按油系统最高工作压力进行设计。4.8.6.3滤油器应为全流量双过滤器,并带有联锁切换阀。4.9调节与控制
4.9.1鼓风机的调节与控制项目应按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要求进行配置,其方式可为气动、液压、电动或手动等,也可为不同方式的组合。无论采用何种凋节与控制方式,都应设有手动机构。4.9.2调节方式可任选进口节流和变转速调节等。当鼓风机由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时,应优先考虑变转速调节。
电动机直联驱动的鼓风机一般采用进口节流调节。4.9.3无论采用哪一种调节方式,均应保证在最大调节范围内,鼓风机调节后的最小流量应大于喘振流量的5%~10%。
4.9.4为了确保鼓风机机组安全运行,防止喘振现象发生,卖方可按照买方要求设计或选用合适的防喘振装置。
4.9.5为了便于控制,根据协议,鼓风机可设置集中或就地安装的仪表,以便对监测目标显示、报警和联锁停机。
4.9.6调节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使整个调节信号符合鼓风机的整个工作范围,最大调节脉冲应符合408
JB/T7258—2006
鼓风机的最大功率;对于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时,应符合鼓风机的最高连续工作转速。在鼓风机正常工作时,应能无冲击地向其他调节方式过渡。采用强制供油润滑的鼓风机一般应按表2规定设置安装合适的仪表。4.9.7
鼓风机进口压力
鼓风机出口压力
鼓风机进口温度
鼓风机出口温度
主油箱油位
轴承前润滑油进油压力
润滑油油泵出口油压力
冷油器出油温度
润滑油回油温度
冷油器进油温度
滤油器压差
径向轴承温度
推力轴承温度
转子轴向位移
轴或轴承的振动
转速(变速驱动时)
注1:表中“,”、“高”、“低”表示必须设置;“一”表示不必设置。注2:“(·)”、“(高)”表示推荐安装。报
(高)
(高)
(高)
(高)
(高)
注3:表中第1项~第4项一般情况下用户加于自配管道上(成套供应除外)。跳
(高)
(高)
注4:当鼓风机的最高连续转速大于3000t/min时,转子轴向位移监测仪按表2所列设置安装;当鼓风机的最高连续转速等于3000r/min时,转子轴向位移监测仪可根据用户要或要求设置安装。5试验
5.1叶轮超速试验
5.1.1叶轮应按下列转速进行超速试验至少1min:a)
电动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o)的112%;单轴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0)的118%;分轴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0)的121%。超速试验后的叶轮应采用磁粉法或着色渗透法进行检查。叶轮各处不得有裂纹及其他缺陷。叶轮每次超速前和超速后,卖方认为是关键的尺寸(如轴孔、叶轮进口密封圈和叶轮外径等均5.1.3
应测量。其全部测量结果、试验转速、返修次数、返修部位均应记录,以供买方审查。5.1.4超速后,被超速叶轮应放置到自然环境状态下冷却2h后测量,卖方认为的关键尺寸的永久变形量不允许超出图样规定的公差值(对于焊接叶轮,推荐其永久变形量控制在超速前实测值的0.025%以内;对于铸造叶轮,推荐其永久变形量控制在超速前实测值的0.020%以内)。5.1.5叶轮超速后因永久变形量超出图样规定的公差值而允许对超差部位进行返修,但返修后叶轮应409
JB/T7258-—2006
重新进行超速试验,且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5.2旋转件平衡校正
5.2.1鼓风机转子、变速器传动部分和联轴器等需经平衡校正。5.2.2旋转件平衡精度按式(1)进行计算:e=U/M=GX1000/w
式中:
-旋转件质心偏移,单位为微米(μm);U-
允许不平衡量,单位为克毫米(g·mm);旋转件质量,单位为千克(kg);平衡精度,单位为毫米每秒(mm/s);旋转件最高工作角速度,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5.2.3单面平衡校正应用范围:
(1)
当叶轮平均宽度B与叶轮最大直径D之比B/D≤0.1时,可作为单级叶轮或转子的终平衡和非上述情况的其他叶轮或转子的预平衡。B,+B
图1叶轮示意图
5.2.4两面平衡校正应用范围:
5.2.4.1用单面平衡校正不能满足要求的旋转件均应作两面平衡校正。5.2.4.2叶轮B值与叶轮最大直径D之比B/D>0.1的单级叶轮或多级叶轮需作两面平衡。5.2.5转子平衡精度等级按表3规定。表3
旋转件最高工作转速n
≤3000
>3 000
精度等级
5.2.6作平衡校正试验时,一般采取去重方法,叶轮的去重深度不得大于0.5mm,其他旋转件也不得因去重而影响强度。
5.3机械运转试验
5.3.1每台鼓风机出厂时须进行机械运转试验。当因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在买方现场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时,应由买卖双方商定。
5.3.2机械运转试验转速从零转速开始,直至最高连续转速,并在该转速下运转2h或直到轴承、润滑油温度和轴的振动稳定为止。
滚动轴承在轴承表面测得的轴承温度一般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a)
滑动轴承在轴承温升稳定后连续运转1h,测量润滑油温度:在进口油温最高为43℃时,经过b)
JB/T7258—2006
轴承与轴承箱后的油温温升不应超过28℃,且轴承出口油温不应超过71℃。5.3.3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的机械运转试验,一般在买方现场进行,试验时,转速从零转速开始以大约10%的速度梯度增速至跳闸转速,在该转速下运转15min后返回到最高连续转速,并在该转速下运转2h或直到轴承、润滑油温度和轴的振动稳定为止。5.3.4鼓风机在规定的最高连续工作转速下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时,测量轴承部位的均方根振动速度值不得大于4mm/s。如果测轴振动,其双向振幅峰一峰值不得超过图2规定值。5.3.5如买方要求用磁带记录实际时间的振动数据。其记录磁带应提供给买方。5.4气动性能试验
5.4.1鼓风机的气动性能试验应按JB/T3165进行。5.4.2依据气动性能试验验证的鼓风机,模化设计的其他不同性能的鼓风机时可不再进行气动性能试验。
3×103
5.4.3鼓风机气动性能允差:
100%主轴转速/(t/min)
2×104
对于定转速鼓风机,在额定压力下进口容积流量允差为0%~十5%;或在额定流量下出口压力允差为0%~十5%,轴功率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十4%。对于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的鼓风机,应在保证出口压力和流量的条件下,其轴功率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十4%,其流量和压力可通过变转速达到额定值。5.4.4允许用空气代替实际工作介质进行气动性能试验,但其试验结果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作必要的换算和修正。
5.4.5当卖方工厂不具备试验条件时,根据买卖双方技术协议的规定,鼓风机的气动性能试验可以在买方工作现场进行。
5.5鼓风机的噪声测试按GB/T2888进行。5.6买方有权对试验进行监督。当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有规定时,卖方应提前确定试验日期并通知买方派员参加。若买方未能按时到场时,则认为买方自动放弃了监督权。5.7所要求进行的试验(包括理化试验)均须有试验报告或记录。关键件的材质化验单和外购件(包括外购辅助设备)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卖方必须保存,以备买方查询。5.8每台鼓风机出厂时须有产品合格证明书。411
JB/T7258—2006
6外观、涂饰与防锈
6.1所有零、部件的不加工表面,除有特殊规定或要求外,均应涂漆;若鼓风机主、辅机及管路的外观油漆颜色无特殊要求,应符合卖方的有关规定。6.2零件的外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锈蚀,总装后不得有油污、划伤、碰伤等缺陷。6.3涂层必须牢固。装饰性涂层不允许有流挂、起泡、发白、失光、划伤、碰伤等缺陷,最终应达到外观平整、美观,且色泽均匀一致。6.4所有外露的螺栓、螺母、垫圈均须经发蓝处理,螺栓外露长度应基本一致。6.5不需涂漆的裸露加工表面包装前应刷涂防锈油或防锈脂;防锈油或防锈脂层应均匀、连续,不得有漏涂现象。
7成套供应与保证
7.1产品的成套供应项目及数量应按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和合同供应。7.2在买方遵守保管、安装、使用、维护和运输规则条件下,产品的保证期从鼓风机投入运行之日起为12个月,但不超过从卖方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在保证期内,若因零、部件的设计错误、选材不当或粗劣制造而造成使用故障,卖方应免费进行修理或更换。
8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
8.1标志
8.1.1每台产品的主机和主要辅助设备应在明显的位置上钉上产品标牌。8.1.1.1鼓风机标牌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进口流量、进口温度、介质进口密度、主轴转速、原动机功率、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国名)、厂名等。8.1.1.2变速器标牌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最大传递功率、速比、主动轴转速、从动轴转速、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国名)、厂名等。8.1.2根据需要,在每台产品的相应部位上应固定有工作情况的标志。8.1.2.1鼓风机、变速器、油泵壳体应固定有转子回转方向的指示标记。阀门壳体、冷油器、滤油器等的水、油进出口应固定有流动方向的指示标记。8.1.2.2
8.1.2.3油箱上应有油位指示计,并应标有工作时最高油位和最低油位的标线。8.1.3所有标牌的尺寸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8.2包装与运输
8.2.1鼓风机在机械运转试验合格后方可按装箱单规定的编号、项目、件数进行包装。8.2.2产品可采用箱包或简包型式,但必须保证多次装卸,长途运输后无损伤,并应采取防潮防振措施。
8.2.3各种仪表及受振易损件应作专门包装,并加填料保护。8.2.4包装箱的设计应符合JB/T6444的规定并考虑排水流畅、通风条件良好。8.2.5包装箱的设计应符合水路、铁路、陆路、海路等运输的有关规定。8.2.6随同产品应附有下列技术文件:8.2.6.1装箱单
8.2.6.2随机附图
机组总布置图(含电动机,若卖方供应液力偶合器,还应含有液力偶合器);a)
风机外形图、断面图(包括基础螺栓布置示意图尺寸,单机动、静载荷分布点的位置、数值及机b)
组对基础振幅的允许值等);
最大检修件质量、最小起吊高度、转子GD2、临界转速;卖方供应的各单体辅助设备的安装图;d)
油管路示意图。
8.2.6.3技术文件
鼓风机及辅助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说明书;a)
鼓风机及各配套辅助设备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b)
8.3保管
8.3.1产品各包装件存放时应垫平放稳,离开地面应不少于200mm~300mm。8.3.2存放环境应有防雨淋、日晒及积水的保护措施。8.3.3产品在保管期间每半年(经船运第一次为3个月)开箱检查一次,并注意:JB/T7258—2006
各机件保护层是否失去保护作用,装饰性涂层是否有变色、剥蚀现象,必要时应更换保护层。a)
包装件的标志是否有模糊不清现象,必要时应重新涂刷标志。b)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18355—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258—2006
代替JB/T7258-1994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Centrifugalblowerforgeneralpurpose2006-08-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2-01实施
JB/T7258—2006
本标准代替JB/T7258一1994《一般用途的离心式鼓风机》。本标准与JB/T7258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1范围”,内容中去掉“验收”而增加了“外观、涂饰与防锈、成套供应与保证”。并将出口压力改为\0.030MPa≤p。(表压)≤0.2MPa;或其压比为1.3≤≤3”。根据技术的发展,在4.1.1中强调鼓风机机壳的结构形式“垂直剖分型”。在4.1.3中增加了对多段式机壳的连接的要求。-在原标准4.1.4改为4.1.5中并增加了对鼓风机本体不承受外力和外力矩的限定。增加了4.1.6~4.1.9有关螺栓连接的内容。为了保证轴振动测量的精确度,在4.3.2中增加了对测振探头安装位置的限定。在4.3.4中去掉了叶轮的“铆接”结构。在4.6.1中,增加了膜片式联轴器。为保持与4.6.2要求一致,对4.7.3中硬齿面齿轮的设计寿命单位作了统一。-增加“4.8.1润滑形式”。
将原标准4.9.4.3和4.9.4.1合并为4.8.4.1,增加了双电动油泵的规定。-在4.8.5.1中将“根据需要,可为单式或双联管式冷油器,也可以采用气冷式冷油器”改为“润滑系统一般采用双联管式冷油器”。在表2注中增加了对鼓风机工作转速大于3000r/min和等于3000r/min时安装转子轴向位移的不同要求。
对原标准“5.1承压件试验”部分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压力容器标准做适当调整。在5.1中,对叶轮超速试验的尺寸检查作了详细规定。在5.3中,由于原标准中“B:——叶轮进口宽度”和“B2—一叶轮出口宽度”概念比较模糊,因此增加了图1图例解释。
因鼓风机的工作转速都大于3000r/min,所以将表3中的≤3000”改为“3000”。采用磁带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已越来越成为用户的普遍要求,所以增加了5.3.5提供给买方记录磁带的要求。
模化设计是进行鼓风机产品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所以在5.4.2中经模化设计的鼓风机产品可不再进行气动性能试验。
产品技术标准是供需双方完成购销合同和实现实物交易的基础,所以,标准中规定的事项都应成为供需双方合同或技术协议约定的范畴。因此在标准第5章的内容中去掉了原规定的制造厂进行验收的内容。
在8.2.6.2中增加了随机附图的内容。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丕艳、洪士强、李世强、刘文华、郭庆富、梅元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J72007—1987,JB/T7258—1994。404
1范围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JB/T7258—2006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的技术要求、结构、试验、外观、涂饰与防锈、成套供应与保证、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等最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出口压力p为:0.030MPap。(表压)0.20MPa,或其压比e为1.3≤e≤3,含尘量不大于10mg/m,输送介质为空气及其他无毒无腐蚀性气体的离心式鼓风机(以下简称鼓风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88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GB/T13306标牌
JB/T3165离心和轴流式鼓风机和压缩机热力性能试验JB/T6444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
3.1鼓风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当买卖双方有技术协议时,则按双方的技术协议执行。3.2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鼓风机及其辅助设备(易损件除外)的设计寿命应不少于20年。3.3当买方对环境噪声有要求时,应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予以规定。为了满足所规定的噪声限值,卖方可按买方要求设计或选用合适的消声装置。3.4鼓风机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应考虑使用、维修方便。3.5鼓风机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或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须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规定。
3.6鼓风机的主轴为刚性轴或柔性轴。转子的临界转速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原动机
刚性轴
柔性轴
注:nel
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
100%转速;
转子的二阶临界转速;
最小允许转速。
电动机
nel≥1.25n100
neal≤0.85nmin
na≥1.25ni00
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
nel≥1.25nioo
nel≤0.85nmin
ne2≥1.25n100
JB/T7258-2006
4结构
4.1机壳
4.1.1鼓风机机壳一般采用垂直剖分型,铸造成型。亦可采用水平剖分型,铸造成型(或钢板焊接)。4.1.2为了装拆方便,应在结合面上设计有定位销孔或凸肩(止口)。当结合面采用顶丝时,应在顶丝孔对应的另一结合面上加工出合适的凹坑,以防造成不良结合。4.1.3垂直分型机壳一般应选择止口配合。多段式机壳连接后应保证整体有足够的刚度。4.1.4当采用水平剖分型机壳时,为了装拆方便和安全,结合面应设置有装拆导向机构。4.1.5机壳和支腿(或支座)的设计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接口法兰处的外力和外力矩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应不致影响鼓风机的正常运行。风管上超过最大允许值的外力和外力矩不允许作用到鼓风机本体上。
4.1.6为了保证鼓风机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水平分型机壳的下机壳应设计有轴向、横向导向键。
4.1.7鼓风机的排气蜗壳和机壳中的每一级弯道底部都应设置带有盲法兰的排污孔。4.1.8水平分型机壳结合面应采用双头螺柱连接,尽量减少螺栓用孔。4.1.9垂直分型机壳结合面一般采用螺栓连接。连接螺栓应采用顶紧螺栓。4.2隔板
4.2.1为了组成完整的内部流道,采用水平分型机壳的鼓风机应设置有隔板。隔板一般为水平剖分型。当隔板的盖盘与回流器用螺栓连接时,应将螺母与螺栓焊死或铆死,当选用螺钉时,将螺钉头与机体点焊死。
4.2.2为便于装配,隔板与机壳之间的径向定位按机壳内径的大小可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当机壳内径小于1000mm时,隔板外径与机壳内径可采用合适的公差配合进行定位;当机壳内径大于1000mm时,可用装配于隔板外径处的支撑销钉与机壳内径配合进行定位。4.2.3隔板的起吊螺钉位置应尽可能通过隔板重心。4.3转子
4.3.1主轴一般采用缎钢制成,其结构形式可为光轴或阶梯轴。主轴应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主轴须经无损检测检查。4.3.2当买方要求在轴上直接测量转子轴振动时,测振探头的安装位置应在靠近径向轴承的轴颈上;距离径向轴承中心最远不得超过200mm,对应的轴颈环面不许刻划符号,不许出现油孔、键槽等不连续区,该部位不应喷镀,最终表面粗糙度Ra值不得大于0.8μm。为了保证测量精度,该部位应经适当的退磁或其他处理,其剩磁不超过5Gs(1Gs=10-4T)。4.3.3鼓风机的叶轮一般为半开式和闭式两种。半开式叶轮由轮盘和叶片组成;闭式叶轮由轮盘、轮盖和叶片组成。叶轮的制作可采用焊接、铣制和铸造等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保证叶轮有足够的强度。
4.3.4叶轮可带键槽或不带键槽,冷装或热装在主轴上。无论采用哪一种结构形式或装配形式,都必须保证在最高工作转速(包括跳闸转速)下,不致改变转子的平衡状态。4.3.5根据气动计算和结构设计要求,转子可带或不带平衡盘。当转子带有平衡盘时,平衡盘外缘应设有非接触式密封。
4.3.6转子材料由买卖双方在协议中确定。4.4密封
4.4.1鼓风机的密封主要有迷宫式密封、机械密封、抽气密封或碳环密封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密封可组合使用。
当采用迷宫式密封时,密封片无论装在固定件上或旋转件上,都必须有合适的密封间隙。迷宫式密406
封应设计成易于更换。当密封装在固定件上时,在旋转件上一般应设保护套。4.4.2密封件的设计应考虑不影响转子的稳定性。4.5轴承和轴承箱
4.5.1鼓风机可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来承受转子的轴向力和径向力。4.5.2采用滚动轴承时,在推力侧轴承箱内装上能承受双向推力的滚动轴承。4.5.3滑动轴承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和径向推力滑动轴承两种。JB/T7258-—2006
4.5.3.1滑动轴承的设计,应保证在所有工作状态(包括跳闸转速)下都应具有稳定的油膜。4.5.3.2滑动轴承一般由浇铸有轴承合金的铸钢或锻钢制成。滑动轴承应有防反转措施。4.5.3.3在轴承箱上测量轴承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轴承上,设计时应考虑安装位置。4.5.4推力轴承应能在两个方向上承受相等的轴向力。4.5.5轴承箱为铸造结构,滑动轴承的轴承箱一般为水平剖分型。箱体可与鼓风机机壳铸为一体,也可为独立部件。
4.5.5.1轴承箱的设计应考虑回油畅通并尽量减少润滑油起泡沫,箱体两侧均应有回油孔,以方便买:方接管。滚动轴承轴承箱应考虑轴承装拆方便、润滑油(脂)容积及冷却措施。4.5.5.2在轴承箱的轴孔部位设置有适当类型的密封,以防润滑油泄漏和外部杂质浸入。4.5.5.3滑动轴承轴承箱的设计应能安装非接触式测振探头,如用两个测振探头,应在同平面上90°士5°分开。并垂直于轴线(士5)。探头应距垂直中心的各侧45°士5°。4.6联轴器
4.6.1鼓风机、变速器、原动机之间的联轴器可选用膜片式联轴器、弹性联轴器或其他形式的联轴器。对采用滚动轴承的鼓风机,选用联轴器时应考虑便于轴承的拆换。4.6.2联轴器的设计寿命:膜片式联轴器不少于100000h;弹性联轴器不少于50000h。4.6.3联轴器应带有防护罩。防护罩应易于拆卸,以便检修。4.6.4联轴器应带键或靠过盈与对应轴联结在一起。单独进行动平衡校正的联轴器,各组件间应有明显的装配标记。
4.6.5·为了保证平衡状态,联轴器螺栓的质量应基本一致。4.7变速器
4.7.1变速器箱体采用铸造或焊接结构,可为独立结构,也可以与鼓风机机体连为体。为便于装拆和调试,独立结构的变速器箱体般为水平部分型。4.7.2变速器低速轴的临界转速不充许在高速轴工作转速的士15%之内。4.7.3在鼓风机最高连续转速下,变速器齿轮对的设计寿命:采用硬齿面时应不少于100000h;采用软齿面时应不少于50000h。
4.8润滑系统
4.8.1润滑形式
滑动轴承一般采用甩油润滑或强制供油润滑。4.8.1.1鼓风机采用甩油润滑滑动轴承时,轴承箱内的润滑油不得起油沫,且有自循环功能。必要时应有油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滑动轴承外侧应有回油孔。4.8.1.2采用强制供油润滑滑动轴承的鼓风机一般应有完整的润滑油系统,并以适当的压力向各润滑点提供充足的润滑油。
4.8.2润滑油系统一般由油箱、油泵(主油泵和备用油泵)、冷油器、滤油器、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等组成。必要时应设置油加热器。
4.8.3油箱
4.8.3.1油箱一般由钢板焊接制成。油箱内表面应除锈,并采取适当的防锈措施,但不得涂漆。油箱底板一般设计为倾斜式,并在最低处设置泄油口,以保证能完全排空油箱内的残油。407
JB/T7258—2006
4.8.3.2油箱上应设有油位显示计。为了检查和清洁油箱内部,其盖板上应留有直径不小于500mm的开孔。油箱上所有开孔处不得泄漏。4.8.3.3为了脱气和沉淀杂物,最低油位以下的油箱油容量应不少于8倍鼓风机机组每分钟的用油量,同时最低油位至油泵抽空应有不少于5倍鼓风机机组每分钟的用油量。4.8.3.4如果提供油加热器,加热器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便将油在12h内加热到所要求的最低温度。
a)采用蒸汽加热器时,润滑油不得直接与蒸汽管道接触。b)采用电加热器时,应有恒温控制。其热密度不致引起润滑油变质。当加热器上方油位低于50mm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4.8.3.5当采用强制供油润滑时,润滑系统必须设置高位油箱。4.8.3.6高位油箱的设计,应在所有油泵停止供油后,至少保证机组有足够的停车时间,并能供到转速为零时的润滑油量。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8.3.7为了满足轴承对润滑油的最低压力要求,高位油箱的安装应有足够的高度。4.8.4油泵
4.8.4.1润滑油系统设有主油泵和备用油泵。当主油泵为主轴驱动时,电动油泵为备用油泵。当主油泵也为电动油泵时,两电动油泵互为备用油泵。4.8.4.2为保证鼓风机的正常运行,在油压下降至安全值以下时,备用油泵应能自动起动工作。4.8.4.3主油泵、备用油泵的额定流量应不小于鼓风机在正常工况点运行时所需油量的115%。4.8.5冷油器
4.8.5.1润滑系统一般采用双联管式冷油器,水在管内的流速一般为1.5m/s~2.5m/s。水侧的污垢系数:一般冷却水取1.7×10~*m2·K/W;封闭循环冷却水取0.85×10\m2·K/W。若对冷却水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规定。4.8.5.2冷油器的冷却能力,应满足鼓风机在最高连续工作转速下和冷却剂的最高进口温度下工作时所产生总热量的120%。
4.8.6滤油器
4.8.6.1滤油器应能阻挡润滑油中25μm以上固体杂质颗粒的95%和30um以上固体杂质颗粒的99.5%。
4.8.6.2滤油器壳体应按油系统最高工作压力进行设计。4.8.6.3滤油器应为全流量双过滤器,并带有联锁切换阀。4.9调节与控制
4.9.1鼓风机的调节与控制项目应按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要求进行配置,其方式可为气动、液压、电动或手动等,也可为不同方式的组合。无论采用何种凋节与控制方式,都应设有手动机构。4.9.2调节方式可任选进口节流和变转速调节等。当鼓风机由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时,应优先考虑变转速调节。
电动机直联驱动的鼓风机一般采用进口节流调节。4.9.3无论采用哪一种调节方式,均应保证在最大调节范围内,鼓风机调节后的最小流量应大于喘振流量的5%~10%。
4.9.4为了确保鼓风机机组安全运行,防止喘振现象发生,卖方可按照买方要求设计或选用合适的防喘振装置。
4.9.5为了便于控制,根据协议,鼓风机可设置集中或就地安装的仪表,以便对监测目标显示、报警和联锁停机。
4.9.6调节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使整个调节信号符合鼓风机的整个工作范围,最大调节脉冲应符合408
JB/T7258—2006
鼓风机的最大功率;对于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时,应符合鼓风机的最高连续工作转速。在鼓风机正常工作时,应能无冲击地向其他调节方式过渡。采用强制供油润滑的鼓风机一般应按表2规定设置安装合适的仪表。4.9.7
鼓风机进口压力
鼓风机出口压力
鼓风机进口温度
鼓风机出口温度
主油箱油位
轴承前润滑油进油压力
润滑油油泵出口油压力
冷油器出油温度
润滑油回油温度
冷油器进油温度
滤油器压差
径向轴承温度
推力轴承温度
转子轴向位移
轴或轴承的振动
转速(变速驱动时)
注1:表中“,”、“高”、“低”表示必须设置;“一”表示不必设置。注2:“(·)”、“(高)”表示推荐安装。报
(高)
(高)
(高)
(高)
(高)
注3:表中第1项~第4项一般情况下用户加于自配管道上(成套供应除外)。跳
(高)
(高)
注4:当鼓风机的最高连续转速大于3000t/min时,转子轴向位移监测仪按表2所列设置安装;当鼓风机的最高连续转速等于3000r/min时,转子轴向位移监测仪可根据用户要或要求设置安装。5试验
5.1叶轮超速试验
5.1.1叶轮应按下列转速进行超速试验至少1min:a)
电动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o)的112%;单轴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0)的118%;分轴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0)的121%。超速试验后的叶轮应采用磁粉法或着色渗透法进行检查。叶轮各处不得有裂纹及其他缺陷。叶轮每次超速前和超速后,卖方认为是关键的尺寸(如轴孔、叶轮进口密封圈和叶轮外径等均5.1.3
应测量。其全部测量结果、试验转速、返修次数、返修部位均应记录,以供买方审查。5.1.4超速后,被超速叶轮应放置到自然环境状态下冷却2h后测量,卖方认为的关键尺寸的永久变形量不允许超出图样规定的公差值(对于焊接叶轮,推荐其永久变形量控制在超速前实测值的0.025%以内;对于铸造叶轮,推荐其永久变形量控制在超速前实测值的0.020%以内)。5.1.5叶轮超速后因永久变形量超出图样规定的公差值而允许对超差部位进行返修,但返修后叶轮应409
JB/T7258-—2006
重新进行超速试验,且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5.2旋转件平衡校正
5.2.1鼓风机转子、变速器传动部分和联轴器等需经平衡校正。5.2.2旋转件平衡精度按式(1)进行计算:e=U/M=GX1000/w
式中:
-旋转件质心偏移,单位为微米(μm);U-
允许不平衡量,单位为克毫米(g·mm);旋转件质量,单位为千克(kg);平衡精度,单位为毫米每秒(mm/s);旋转件最高工作角速度,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5.2.3单面平衡校正应用范围:
(1)
当叶轮平均宽度B与叶轮最大直径D之比B/D≤0.1时,可作为单级叶轮或转子的终平衡和非上述情况的其他叶轮或转子的预平衡。B,+B
图1叶轮示意图
5.2.4两面平衡校正应用范围:
5.2.4.1用单面平衡校正不能满足要求的旋转件均应作两面平衡校正。5.2.4.2叶轮B值与叶轮最大直径D之比B/D>0.1的单级叶轮或多级叶轮需作两面平衡。5.2.5转子平衡精度等级按表3规定。表3
旋转件最高工作转速n
≤3000
>3 000
精度等级
5.2.6作平衡校正试验时,一般采取去重方法,叶轮的去重深度不得大于0.5mm,其他旋转件也不得因去重而影响强度。
5.3机械运转试验
5.3.1每台鼓风机出厂时须进行机械运转试验。当因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在买方现场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时,应由买卖双方商定。
5.3.2机械运转试验转速从零转速开始,直至最高连续转速,并在该转速下运转2h或直到轴承、润滑油温度和轴的振动稳定为止。
滚动轴承在轴承表面测得的轴承温度一般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a)
滑动轴承在轴承温升稳定后连续运转1h,测量润滑油温度:在进口油温最高为43℃时,经过b)
JB/T7258—2006
轴承与轴承箱后的油温温升不应超过28℃,且轴承出口油温不应超过71℃。5.3.3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的机械运转试验,一般在买方现场进行,试验时,转速从零转速开始以大约10%的速度梯度增速至跳闸转速,在该转速下运转15min后返回到最高连续转速,并在该转速下运转2h或直到轴承、润滑油温度和轴的振动稳定为止。5.3.4鼓风机在规定的最高连续工作转速下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时,测量轴承部位的均方根振动速度值不得大于4mm/s。如果测轴振动,其双向振幅峰一峰值不得超过图2规定值。5.3.5如买方要求用磁带记录实际时间的振动数据。其记录磁带应提供给买方。5.4气动性能试验
5.4.1鼓风机的气动性能试验应按JB/T3165进行。5.4.2依据气动性能试验验证的鼓风机,模化设计的其他不同性能的鼓风机时可不再进行气动性能试验。
3×103
5.4.3鼓风机气动性能允差:
100%主轴转速/(t/min)
2×104
对于定转速鼓风机,在额定压力下进口容积流量允差为0%~十5%;或在额定流量下出口压力允差为0%~十5%,轴功率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十4%。对于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的鼓风机,应在保证出口压力和流量的条件下,其轴功率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十4%,其流量和压力可通过变转速达到额定值。5.4.4允许用空气代替实际工作介质进行气动性能试验,但其试验结果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作必要的换算和修正。
5.4.5当卖方工厂不具备试验条件时,根据买卖双方技术协议的规定,鼓风机的气动性能试验可以在买方工作现场进行。
5.5鼓风机的噪声测试按GB/T2888进行。5.6买方有权对试验进行监督。当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有规定时,卖方应提前确定试验日期并通知买方派员参加。若买方未能按时到场时,则认为买方自动放弃了监督权。5.7所要求进行的试验(包括理化试验)均须有试验报告或记录。关键件的材质化验单和外购件(包括外购辅助设备)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卖方必须保存,以备买方查询。5.8每台鼓风机出厂时须有产品合格证明书。411
JB/T7258—2006
6外观、涂饰与防锈
6.1所有零、部件的不加工表面,除有特殊规定或要求外,均应涂漆;若鼓风机主、辅机及管路的外观油漆颜色无特殊要求,应符合卖方的有关规定。6.2零件的外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锈蚀,总装后不得有油污、划伤、碰伤等缺陷。6.3涂层必须牢固。装饰性涂层不允许有流挂、起泡、发白、失光、划伤、碰伤等缺陷,最终应达到外观平整、美观,且色泽均匀一致。6.4所有外露的螺栓、螺母、垫圈均须经发蓝处理,螺栓外露长度应基本一致。6.5不需涂漆的裸露加工表面包装前应刷涂防锈油或防锈脂;防锈油或防锈脂层应均匀、连续,不得有漏涂现象。
7成套供应与保证
7.1产品的成套供应项目及数量应按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和合同供应。7.2在买方遵守保管、安装、使用、维护和运输规则条件下,产品的保证期从鼓风机投入运行之日起为12个月,但不超过从卖方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在保证期内,若因零、部件的设计错误、选材不当或粗劣制造而造成使用故障,卖方应免费进行修理或更换。
8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
8.1标志
8.1.1每台产品的主机和主要辅助设备应在明显的位置上钉上产品标牌。8.1.1.1鼓风机标牌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进口流量、进口温度、介质进口密度、主轴转速、原动机功率、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国名)、厂名等。8.1.1.2变速器标牌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最大传递功率、速比、主动轴转速、从动轴转速、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国名)、厂名等。8.1.2根据需要,在每台产品的相应部位上应固定有工作情况的标志。8.1.2.1鼓风机、变速器、油泵壳体应固定有转子回转方向的指示标记。阀门壳体、冷油器、滤油器等的水、油进出口应固定有流动方向的指示标记。8.1.2.2
8.1.2.3油箱上应有油位指示计,并应标有工作时最高油位和最低油位的标线。8.1.3所有标牌的尺寸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8.2包装与运输
8.2.1鼓风机在机械运转试验合格后方可按装箱单规定的编号、项目、件数进行包装。8.2.2产品可采用箱包或简包型式,但必须保证多次装卸,长途运输后无损伤,并应采取防潮防振措施。
8.2.3各种仪表及受振易损件应作专门包装,并加填料保护。8.2.4包装箱的设计应符合JB/T6444的规定并考虑排水流畅、通风条件良好。8.2.5包装箱的设计应符合水路、铁路、陆路、海路等运输的有关规定。8.2.6随同产品应附有下列技术文件:8.2.6.1装箱单
8.2.6.2随机附图
机组总布置图(含电动机,若卖方供应液力偶合器,还应含有液力偶合器);a)
风机外形图、断面图(包括基础螺栓布置示意图尺寸,单机动、静载荷分布点的位置、数值及机b)
组对基础振幅的允许值等);
最大检修件质量、最小起吊高度、转子GD2、临界转速;卖方供应的各单体辅助设备的安装图;d)
油管路示意图。
8.2.6.3技术文件
鼓风机及辅助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说明书;a)
鼓风机及各配套辅助设备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b)
8.3保管
8.3.1产品各包装件存放时应垫平放稳,离开地面应不少于200mm~300mm。8.3.2存放环境应有防雨淋、日晒及积水的保护措施。8.3.3产品在保管期间每半年(经船运第一次为3个月)开箱检查一次,并注意:JB/T7258—2006
各机件保护层是否失去保护作用,装饰性涂层是否有变色、剥蚀现象,必要时应更换保护层。a)
包装件的标志是否有模糊不清现象,必要时应重新涂刷标志。b)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 JB/T6382.4-2007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5729-1991 单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 JB/T7273.7-1994 内波纹手轮
- JB/T6358-2006 带可换导柱可转位平底锪钻
- JB/T9853-1999 向上式凿岩机
- JB/T10296-2001 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 JB/T7780.2-2008 铆钉型触头用线材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测量
- JB/T6382.2-2007 锥密封焊接式55°非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2967.2-2010 横截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 JB/T10427-2004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
- JB/T7280-2008 拖拉机制动系统 台架试验方法
- JB/T7780.3-2008 铆钉型触头用线材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电阻率测量
- JB/T3771-2008 移动式压缩机底盘 技术条件
- JB/T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
- JB/T6067-1992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 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