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
- CJ 3062-1996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安全通用要求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安全通用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18 12:28:25
- CJ3062-1996
- 现行
标准号:
CJ 3062-1996
标准名称: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安全通用要求
标准类别: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12-27 -
实施日期:
1997-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的是以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人工煤气为燃料的燃具。在使用电压不超过250V单向交流电源驱动或控制时,有关电气安全的通用要求。 CJ 3062-1996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安全通用要求 CJ3062-1996

部分标准内容:
CJ3062-1996
在我国燃具标准制定过程中,涉及到有关燃具使用交流电源的问题,燃具原本就有安全问题,使用交流电后,安全问题愈显重要。机电一体化进入燃具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所以及早制定燃具使用交流电的安全通用要求是当务之急。
本标准等效采用日本JGKASA802“关于家用燃具使用市电时电气部分通则”,并与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相一致。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海南爱普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花集团公司、上海水仙能率有限公司、慈溪燃气安全用具厂、成都前锋电子股份公司、太原太行仪表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维华、俞建法、张德超、陈达梅、吕复、陈军、赵金平。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
安全通用要求
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of gasappliances used AC power
CJ3062—1996
本标准规定的是以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人工煤气为燃料的燃具,在使用电压不超过250V单向交流电源驱动或控制时,有关电气安全的通用要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193—74聚酯漆包圆线(铜、铝)GB2681—81
GB2682—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3667—83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
GB4706.1一9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5013.2—85
GB5023.3—85
GB6833.4—87
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第二部分通用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连接用软电缆(电线)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GB6833.10—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GB6932—94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3定义
3.1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
制造厂标示在器具铭牌上的电压。3.2额定电压范围rated voltage range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电压范围,用上、下限表示。3.3额定输入功率ratedinput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在充分散热条件下或在正常负载下和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输入功率。3.4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额定功率下的电流。3.5额定频率ratedfrequency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频率。
3.6额定频率范围rated frequencyrange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6-12-27批准1997-05-01实施
CJ3062-1996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频率范围,用上、下限表示。3.7电源软线powersupplycord
为了连接电源,固定或装配到器具上的软缆或软线。3.8电源引线supplyleads
出厂前已连接在器具上的,用于连接固定线路的一组引线,一般设置在器具内的间隔室和特殊接线盒中,也可附在器具上。
3.9基本绝缘basicinsulation
用于带电部件对防触电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10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insulation一旦基本绝缘失效,为了确保安全,防止触电,除基本绝缘外而设置的另一种独立的绝缘。3.11双重绝缘doubleinsulaticn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两种绝缘组成的绝缘。3.12加强绝缘reinforcedinsulation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独绝缘系统,它提供的防触电保护程度,相当于双重绝缘。3.13器具appliance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时,根据其采用的绝缘类型不同,而被定义为I类器具或Ⅱ类器具或类器具。
3.14I类器具classIappliance
器具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它的易触及的导电部件被连接到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上,一旦基本绝缘失效使易触及的导电部件不变成带电部件。I类器具可以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部件,可以有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3.15I类器具classappliance
器具的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但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于安装条件的措施。
这类器具可以是下列类型之一
a)具有耐用的并且坚固地连成一体的绝缘材料外壳的器具,除铭牌、螺钉、铆钉等小金属件外,壳体上包容着的所有金属零件均被用至少相当于加强绝缘的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这类器具称为绝缘封闭Ⅱ类器具。
b)具有坚固地连成一体的金属外壳器具,在其中,除了一些因为用双重绝缘显然行不通的部件用加强绝缘外,全部都用双重绝缘,这类器具称为金属镶嵌封闭I类器具。c)a)和b)类型综合的器具。
全绝缘类器具的外壳可以构成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一部分或全部。如果全部为双重绝缘和(或)加强绝缘的器具,又有接地端子或接地接点,则被认为是I类结构。I类器具可以有维持保护电路连续性的装置,条件是该装置应在器具内部并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易触及的导电部件隔离。1类器具可以有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3.16Ⅱ类器具class亚appliance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来防止触电的器具,同时在内部任何部位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以安全特低电压工作的器具若含有工作电压不是安全特低电压的内电路,则不包括在本分类中,需另定附加要求。
extra-lowvoltage
3.17特低电压
器具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器具内部提供电源的电压,在导线与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地线之间的值不932
超过42V。
CJ3062-1996
3.18安全特低电压safety extra-lowvoltage导线与导线之间,相线与地线之间标称电压不超过42V。若从电网取得安全特低电压时,必须是通过一个安全隔离变压器或一个有独立绕组的变换器。3.19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器具边界之间的,沿绝缘物表面测得的最短距离。3.20电气间隙clearance
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器具边界之间的,通过空气测得的最短距离。器具的边界面就是外壳的外表面,是将它当作以金属箔被压在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上那样加以考虑的。
3.21壳体body
该术语包括全部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手柄轴、旋钮、夹子和类似部件,以及与绝缘材料全部易触及表面相接触的金属箔。它不包括不易触及的金属部件。4材料
燃具中使用的电气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4.1保温材料应是不可燃材料、难燃材料或阻燃材料。4.2接触电弧的绝缘材料,在电弧作用下不应产生有害物质、有害变形和绝缘下降。4.3导电材料应使用铜材或铜合金材。但对兼起弹性功能的部件,在确保不产生事故时可不受本条限制。
4.4电源接线端子的螺栓应用铜材、铜合金材或不锈钢材料制造,也可以使用铁或钢材制成的电镀螺栓。
4.5接地端子螺栓应用铜材、铜合金材或不锈钢材料制造。但是,当接地端子装在燃具内部时不受本条限制。
4.6管式熔断器的卡座材料应是具有弹性的铜材或铜合金材。4.7变压器和调压器的线圈和绝缘层应浸绝缘漆或用同等以上绝缘材料绝缘。4.8向变压器或调压器外壳内充填密封填料时,应填充耐水、不吸湿、不生锈、使用时不产生裂纹的密封填料。自凝固树脂不属于密封填料。4.9燃具的钢制支撑件和零部件的防锈性能应符合GB4706.1的31章规定。5结构
5.1有外壳的电气开关,开闭时电弧有可能接触外壳时,外壳上应覆耐电弧的不可燃绝缘材料。5.2用GB4706.1图1规定的标准试验指或图2规定的试验销,对燃具外壳开孔进行防触电试验,具体试验按GB4706.1的8章进行,施加于试验指上的力为30N。对固定式燃具底板上的开孔部位,试验指施力为10N(对超过40kg的燃具,从地面算起,当地面距燃具底高度小于5cm时,其高度为2倍地面距底高度范围内的外缘和内侧都属于底面范围)。下面四种情况不受本条限制:
a)安装状态下人不能触及的燃具带电部位;b)燃具重量大于40kg,但距燃具底面的距离大于40cm的带电部位;c)对不得已露出来的带电部位,如绝缘变压器次级对地电压结点或线间电压结点,其交流电压小于42V或直流电压小于42V,并且在串接保护电阻时,检测对地电流或线间交流电流小于0.7mA,直流小于2mA时。测试按GB4706.1的附录B的B8进行。d)通电时产生热量的发热器件。933
CJ3062-1996
5.3电气间隙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带电部件与不带电金属部件间。带电部件与人可能接触的金属表面间的电气间隙(含爬电距离)应符合GB4706.1的29章规定,电气间隙(含爬电距离)的测量应按GB4706.1附录E进行。
印刷电路板的印刷导线电气间隙应符合GB4706.1的附录B的B29规定。下面两种情况不受本条限制。
5.3.1在绝缘变压器次级回路或整流后的回路上,不得已使用GB1193标准规定的聚酯线绕制的线圈或跨接时,应进行下面试验以确认是否允许。a)不同极性带电部位短路,短路件不会产生燃烧时;b)带电部件对地电压或线间电压,直流电压小于42V或交流电压小于42V,串联保护电阻时,检测对地电流或线间交流电流小于0.7mA,直流小于2mA时,测试按GB4706.1的附录B8进行。c)极性不同的带电部件间或带电部件与人可能接触的不带电金属部件间的峰值电压大于2.5kV使用放电棒连续放电30s,放电电弧不会引起部件燃烧时。5.3.2使用交流额定电压小于30V,直流额定电压小于45V的有刷电机时。5.4绝缘强度和泄漏电流
5.4.1器件外覆绝缘材料兼做附加绝缘时的厚度应大于0.8mm,人不可能触及的附加绝缘厚度应大于0.5mm,绝缘材料应无气泡、气孔。但对以洛式硬度为R100聚酯酰胺加工成的半径为10mm球形冲击试验器,锤头压在受试面上垂直冲击3次,绝缘材料不产生触电或火灾危险的裂纹时,不受本条限制。冲击试验器的试验应按GB4706.1的21章进行。
5.4.2除5.4.1以外的其他绝缘层厚度,在不会受外伤的条件下应大于0.3mm,绝缘材料应无气泡、气孔。但经下面试验合格且无气泡气孔时不受本条限制。a)按GB4706.1的13.2、13.3试验时,1min不击穿、不闪络时;生产检验时检测时间为1s,但电压是GB4706.1的13.3电压的1.2倍。Ⅱ类器具漏电流为0.5mA,1类器具漏电流为0.75mA,I类器具漏电流为0.25mA。b)绝缘漆用刀片割划后,在割口处贴上胶条拉扯,不产生漆膜脱落时。表1
绝缘耐压等级划分
≤342
>42~150
>150~300
试验电压
5.4.3不可能受到外伤的电动机绕组绝缘应按表1试验,1min合格时,绝缘可低于5.4.2要求的厚度。生产检验方法同5.4.2的a)。5.5连接件带电部位间或带电部位与不带电部位间的连接件,在燃具使用状态下不应产生松动或脱落。
5.6布线燃具内部布线,包括燃具内部的电源引线应符合下面规定。5.6.1对内部布线施加2N的力拉扯时,不能接触温度高于100℃的部位。燃具内部耐高温线不受本条限制。铝线不应用来作内部布线使用。5.6.2对内部布线施加2N的力拉扯时不能接触运动部件。5.6.3内部布线贯穿金属孔时,金属孔表面应光滑、圆整或配有套管。用插接件连接内部布线时,在连接处施加5N力拉扯时,插接件不应脱落。5.6.4
5.6.5器具内部布线的颜额色应符合GB2681的规定。5.7电源软线及外部软线软缆的贯穿孔,除应对可能损伤软线绝缘的贯穿孔面进行加工外,还应有保934
CJ3062—1996
护弹簧或保护护套管(包括小型手持器件的保护套管)等保护措施。但对非金属制成的光滑贯穿孔面,不会损伤软线绝缘时,不受本条限制。5.8电源软线(不包括固定式燃具不外露的电源软线)上,施加3倍器重的力拉扯时,(拉扯力大于100N时,按100N力拉扯;小于30N力时,按30N力拉扯)持续时间为15s,再夹住电源软线贯穿孔外5cm处向器内方向推压15s时,电源软线与内部端子间连接处不产生残余应力或使电源软线夹紧件产生脱落。
5.9为防止内部电源软线软缆短路时产生危险,燃具宜安装熔断器或漏电保护器。但内部软线软缆产生短路时,部件不会燃烧并无触电危险时,不受本条限制。5.10装在燃具外壳上的电源软线插座,应在插座或插座安装处,永久性标明其额定值。5.11室外用燃具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水不能浸到带电部位上;浴室内用燃具及附件,水不能浸到带电部位上;水也不能由外部软线连接处浸入到器件内。燃具带电部位和电机,距器底应大于5cm。5.12标志
5.12.11类器具端子与电源插头的接地端应有永久性标志。I类器具应有1类结构标志。电源插头和电源线应有长城认证标志。
5.12.2燃具内部的接地线端子和电源软线插头的接地端应有永久性标志。I类电器的电源软线中应有一根绿/黄双色接地线。
5.12.3直接使用交流电源的点火器应明显标示永久性警告标志5.13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可能触及的转动部件,应装有防护网或保护罩。但对可动部位人接触时不会产生触电等危险时,不受本条限制。5.14电源软线和引线端子安装电线时应符合下面规定:a)构造上应保证安装准确、牢固;b).两根电线安装在一个端子上时,两线应分别用螺母和垫圈拧紧:c)电源软线的安装端子,不能兼作他用。但是在安装或卸下电源软线时,其他线不会脱落时,不受本条限制。
5.15燃具装有电发热体时,应符合下面规定:a)电发热体应安装牢固;
b)电发热体的安装在受力或振动时不会产生松动;c)为防止电发热体断线时产生触电危险,燃具应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对于具有电源回路隔离装置和漏电切换器的器具,不受本条限制;d)暴露的电发热体应装在非金属绝缘体内,距绝缘体表面距离应大于2.5mme)暴露的电发热体电源回路上应安装单独的双极自动开关;5.16燃具熔断器应符合下面规定:a)熔断器应能使全部电路完全断电;b)熔断器断路时,不应产生短路或有危害的电弧;c)熔断器断路时,不应损坏套管或台座;d)熔断器安装应牢固,夹爪不应产生转动;e)无包装的管状熔断器,熔断器与器件的电气间隙应大于4mm;f)安装熔断器的螺栓,不能用来固定其他器件。但在安装或卸下熔断器时,其他部件不会脱落时,不受本条限制;
g)螺旋式熔断器除应符合上面规定外,装配时熔断器不应接触其他部件。5.17使用可更换的熔断器时,应在熔断器旁或熔断器座上标示熔断器的额定值和类别。5.18器具接地端子、接地终端或连接电源插头上的接地线端子,应符合下面规定:5.18.1接地线应能安装牢固。
CJ3062—1996
5.18.2接地线端子的公称直径应大于4mm,压紧型端子应大于3.5mm。弱电部件不受本条限制。5.18.3接地端子不应兼做它用。印刷导线不得用来提供接地保护线路的连续性5.19突出在燃具外壳上的指示灯、熔断器及其他部件的保护外壳,以络式硬度为R100的聚酯酰胺加工成的半径为10mm的球形冲击试验器,压在受试面上垂直冲击1次,以不产生能触电或火灾危险的裂纹为合格。
但对突出在外壳上的指示灯、熔断器等部件的表面积小于4cm2或突出壳外高度小于10mm,不受本条限制。
冲击试验器及冲击方法按GB4706.1的21章进行。指示灯和按钮应符合GB2682的规定。单靠颜色不能表征操作功能或运行状态时,可在器件上或器件的近旁,补加必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说明。
5.20由于温升可能产生危险时,应安装过热保护。可能引起过负载的器件应安装过负载保护。5.21如果手柄、旋钮、夹子、操纵杆等松动会导致危险,则应以可靠的方式使其固定,以避免正常使用中发生松动。
如果手柄、旋钮等被固定在错误位置会产生危险时,则结构设计应使该手柄、旋钮等不被错误地固定。
5.22如果燃具的温控器或其他控制装置的整定位置意外改变会引起危险时,则燃具的结构应使其不可能产生意外改变。
非自复位控制器的复位按钮,当意外复位会导致危险时,则其放置位置或保护的程度应使意外复位不可能发生。
5.23水气联动开关或相当于水气联动开关作用的微动开关,不应作为非亚类器具切断电源用的开关。5.24燃具不应装有:
a)电源软缆或软线中的开关或自动控制器;b)万一燃具损坏,利用短路使供电中断的装置;c)熔化粘连而复位的热断路器。6燃具中的电气部件和附件
燃具中的电气部件和附件除应符合有关燃具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面规定。6.1电气部件和附件的电压额定值应大于实际工作的值。6.2电源软线的选用(但弱电部件软线不受本条限制)6.2.1应采用符合GB5023.3规定的聚氯乙烯软线或符合GB5013.2规定的橡套电缆,而且其标称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0.75mm2,但聚氯乙烯软线和软缆不能用在电源软线端部温度大于70℃处。6.2.2电源软线和软缆插头及配装的护套等防弯曲保护应按GB4706.1的25.10进行弯曲试验,并按规定确认是否合格。
电源软线的连接及附件设计和安装应符合GB4706.1的25章规定。6.3接地线的选用
接地线可选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6.3.1接地线应选用直径大于1.6mm的软铜线或同等以上强度和直径的其他不易腐蚀的金属导线。6.3.2接地线应选用标称截面积大于1.25mm2的单芯软铜线或单芯铜橡套电缆,6.3.3接地线应选用标称截面积大于0.75mm2的双芯软铜线,其双线两端应绞合在一起并压紧联接。
6.3.4接地线应选用标称截面积大于0.75mm2的多芯软铜线,其多芯线两端应绞合在一起并压紧联接。
6.4电子器件
CJ 3062-1996
6.4.1装有控制器的燃具,除只接受控制器和燃具上的开关控制外,不能受其他装置控制。6.4.2与燃具分离的线控器或遥控器,从70cm高处垂直落到厚30mm松木板上3次,不产生能引起触电或火灾危险的裂纹
6.4.3在浴室内使用的线控器或遥控器应有防淋水结构。按GB6932的6.8.5.3进行喷淋试验,应正常工作。
6.4.4由半导体器件组装的温度控制器,转动控制器等,在半导体器件失去控制能力时,不会引起控制器燃烧,也不会引起与控制器连接的部件燃烧。6.4.5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在非正常工作时,应不会产生触电、燃烧和放出未燃的燃气。通过对所有电路和电路部件按GB4706.1的B19.103规定的故障条件的试验来确定是否合格。符合GB4706.1的B19.102的不作本试验。
如果在任何故障条件下、器具的安全依靠小型熔断器来保证,则要按GB4706.1的B19.104来确认此熔断器是否合格。
6.5额定功率
6.5.1由半导体开关元件组装的控制器,因功率随使用条件而变化,应标明其功率变化范围。6.5.2在燃具运行30min后,测定额定功率应符合GB4706.1的10章规定。6.6辐射干扰强度试验
装有有刷电动机、机械开闭的电接点、电脉冲点火器点火时间大于20s的点火器时,应按下面要求检测辐射干扰强度。没有上面3个条件的控制器不受本条限制。6.6.1在距燃具3m处架设天线,检测辐射干扰强度应小于表2的值。试验方法和仪器应符合GB6833.10的规定。
频率范围
150kHz~1605kHz
1605kHz~27MHz
27MHz~200MHz
注:dB(μV/m)取每米1微伏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场强度。干扰强度dB
6.6.2在频率为525kHz到1605kHz范围内,电源端子对地辐射干扰强度应小于65dB。6.7燃具控制器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电池供电的控制器除外)在燃具停止、起动和工作状态下,分别把表3脉冲加到燃具电源线间和电源线对地之间,燃具应不产生误动作和放出未燃的燃气。试验方法和仪器应符合GB6833.4的规定。表3
脉冲宽
试验次数
1.5kV(负载电阻50α)
5×10s-10(单片机)
正和负
改变电源频率,以改变脉冲相位例如电源频率为70Hz时
各3次
6.8燃具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电气部件温升应符合表4的规定。937
整流器
测定地点
(包括电源整流)
熔断器
A级绝缘Www.bzxZ.net
E级绝缘
B级绝缘
F级绝缘
H级绝缘
硒整流
锗整流
硅整流
括号内的数字适用于电动机线圈。1
CJ3062—1996
125(120)
150(140)
170(165)
2采暖燃具的基准温度为20℃,其他为30℃。温升
133(128)
158(148)
178(173)
3热水器、灶具、烤箱为1级燃具,燃气采暖炉为2级燃具,电保温燃气饭锅为3级燃具。6.9燃具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试验3级
141(136)
141(156)
186(181)
燃具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应按GB4706.1的16章进行试验。本试验应在耐湿热试验前进行6.10耐湿热试验(浴室内安装的燃具)电气部件放在45士3℃温度条件下4h后,在温度为40士3℃,湿度为90士2%RH条件下放置24h,取出后除去表面水分,用500V兆欧表检测其带电部位与可能接触的不带电金属部位间绝缘电阻应大于0.3M。
6.11对装有交流整流器的燃具,如果交流整流器装在燃具外壳之内,则整个燃具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如果交流整流器装在燃具之外,且整流后为安全特低电压时,则交流整流器及电源插头属类或I类器具,应执行本标准。而燃具及其直流控制器应符合本标准下列条款规定:a)材料:
b)电子部件的选用;
c)辐射干扰强度试验、电源端子辐射干扰强度试验;d)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e)耐湿热试验;
6.12电动机堵转试验(电容器短路或开路试验)如果燃具具有下列情况,则锁住运动部件进行电动机堵转试验。a)有易被卡住的运动部件;
b)有转子堵转转矩小于满载转矩的电动机;c)有用手启动的电动机;
d)打算遥控或自动控制的;
e)当无人看管时,有可能运转的。试验燃具从冷态开始,以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值运转,运动部件按下述要求时间锁住,a)无程序控制器或定时器的燃具为5min;b)有程序控制器或定时器的燃具等于程序控制器或定时器所允许的最长时间;如果电动机在其副绕组电路内有不符合GB3667的电容器,应在电容器短路或开路状态下,两者938
CJ3062-1996
商流画计
选其较不利的条件,对电动机重复此项试验。电动机所装电容符合GB3667规定的除外。注
如果燃具装有不止一台电动机,或电动机在副绕组电路内有不止一个电容器,则分别对每台电动机和每个电害1
器进行试验;
2保护式电动机组的试验方法见GB4706.1中附录D;3如果因有电容器的某些电动机起动或不起动会导致不同结果,则应对电动机进行堵转转子的试验。在规定的试验周期结束时,或在熔断器、热脱扣器、电动机保护装置及类似装置动作瞬间,绕组的温度应小于表5规定的值。
燃具类型
用阻抗保护的
保护装置在第一个小时内动作加以保护的,其最大值
保护装置在第一个小时后动作加以保护的,其最大值
保护装置在第一个小时后动作加以保护的,其算术平均值
无保护措施的
极限温度
6.13在非Ⅱ类器具中,有靠安全特低电压提供防触电所需等级的部件时,则该类部件与其他带电部件间的绝缘,应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要求设计。6.14燃具是I类器具时,带电部件应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燃气管、水管等相隔离。6.15燃具的防触电防水等级
燃具应是I类或I类或I类器具。
室内燃具的防水等级为普通型,浴室用和室外燃具的防水等级为防溅型。93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在我国燃具标准制定过程中,涉及到有关燃具使用交流电源的问题,燃具原本就有安全问题,使用交流电后,安全问题愈显重要。机电一体化进入燃具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所以及早制定燃具使用交流电的安全通用要求是当务之急。
本标准等效采用日本JGKASA802“关于家用燃具使用市电时电气部分通则”,并与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相一致。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海南爱普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花集团公司、上海水仙能率有限公司、慈溪燃气安全用具厂、成都前锋电子股份公司、太原太行仪表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维华、俞建法、张德超、陈达梅、吕复、陈军、赵金平。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
安全通用要求
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of gasappliances used AC power
CJ3062—1996
本标准规定的是以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人工煤气为燃料的燃具,在使用电压不超过250V单向交流电源驱动或控制时,有关电气安全的通用要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193—74聚酯漆包圆线(铜、铝)GB2681—81
GB2682—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3667—83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
GB4706.1一9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5013.2—85
GB5023.3—85
GB6833.4—87
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第二部分通用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连接用软电缆(电线)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GB6833.10—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GB6932—94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3定义
3.1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
制造厂标示在器具铭牌上的电压。3.2额定电压范围rated voltage range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电压范围,用上、下限表示。3.3额定输入功率ratedinput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在充分散热条件下或在正常负载下和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输入功率。3.4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额定功率下的电流。3.5额定频率ratedfrequency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频率。
3.6额定频率范围rated frequencyrange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6-12-27批准1997-05-01实施
CJ3062-1996
制造厂给器具规定的频率范围,用上、下限表示。3.7电源软线powersupplycord
为了连接电源,固定或装配到器具上的软缆或软线。3.8电源引线supplyleads
出厂前已连接在器具上的,用于连接固定线路的一组引线,一般设置在器具内的间隔室和特殊接线盒中,也可附在器具上。
3.9基本绝缘basicinsulation
用于带电部件对防触电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10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insulation一旦基本绝缘失效,为了确保安全,防止触电,除基本绝缘外而设置的另一种独立的绝缘。3.11双重绝缘doubleinsulaticn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两种绝缘组成的绝缘。3.12加强绝缘reinforcedinsulation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独绝缘系统,它提供的防触电保护程度,相当于双重绝缘。3.13器具appliance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时,根据其采用的绝缘类型不同,而被定义为I类器具或Ⅱ类器具或类器具。
3.14I类器具classIappliance
器具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它的易触及的导电部件被连接到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上,一旦基本绝缘失效使易触及的导电部件不变成带电部件。I类器具可以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部件,可以有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3.15I类器具classappliance
器具的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但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于安装条件的措施。
这类器具可以是下列类型之一
a)具有耐用的并且坚固地连成一体的绝缘材料外壳的器具,除铭牌、螺钉、铆钉等小金属件外,壳体上包容着的所有金属零件均被用至少相当于加强绝缘的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这类器具称为绝缘封闭Ⅱ类器具。
b)具有坚固地连成一体的金属外壳器具,在其中,除了一些因为用双重绝缘显然行不通的部件用加强绝缘外,全部都用双重绝缘,这类器具称为金属镶嵌封闭I类器具。c)a)和b)类型综合的器具。
全绝缘类器具的外壳可以构成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一部分或全部。如果全部为双重绝缘和(或)加强绝缘的器具,又有接地端子或接地接点,则被认为是I类结构。I类器具可以有维持保护电路连续性的装置,条件是该装置应在器具内部并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易触及的导电部件隔离。1类器具可以有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3.16Ⅱ类器具class亚appliance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来防止触电的器具,同时在内部任何部位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以安全特低电压工作的器具若含有工作电压不是安全特低电压的内电路,则不包括在本分类中,需另定附加要求。
extra-lowvoltage
3.17特低电压
器具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器具内部提供电源的电压,在导线与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地线之间的值不932
超过42V。
CJ3062-1996
3.18安全特低电压safety extra-lowvoltage导线与导线之间,相线与地线之间标称电压不超过42V。若从电网取得安全特低电压时,必须是通过一个安全隔离变压器或一个有独立绕组的变换器。3.19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器具边界之间的,沿绝缘物表面测得的最短距离。3.20电气间隙clearance
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器具边界之间的,通过空气测得的最短距离。器具的边界面就是外壳的外表面,是将它当作以金属箔被压在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上那样加以考虑的。
3.21壳体body
该术语包括全部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手柄轴、旋钮、夹子和类似部件,以及与绝缘材料全部易触及表面相接触的金属箔。它不包括不易触及的金属部件。4材料
燃具中使用的电气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4.1保温材料应是不可燃材料、难燃材料或阻燃材料。4.2接触电弧的绝缘材料,在电弧作用下不应产生有害物质、有害变形和绝缘下降。4.3导电材料应使用铜材或铜合金材。但对兼起弹性功能的部件,在确保不产生事故时可不受本条限制。
4.4电源接线端子的螺栓应用铜材、铜合金材或不锈钢材料制造,也可以使用铁或钢材制成的电镀螺栓。
4.5接地端子螺栓应用铜材、铜合金材或不锈钢材料制造。但是,当接地端子装在燃具内部时不受本条限制。
4.6管式熔断器的卡座材料应是具有弹性的铜材或铜合金材。4.7变压器和调压器的线圈和绝缘层应浸绝缘漆或用同等以上绝缘材料绝缘。4.8向变压器或调压器外壳内充填密封填料时,应填充耐水、不吸湿、不生锈、使用时不产生裂纹的密封填料。自凝固树脂不属于密封填料。4.9燃具的钢制支撑件和零部件的防锈性能应符合GB4706.1的31章规定。5结构
5.1有外壳的电气开关,开闭时电弧有可能接触外壳时,外壳上应覆耐电弧的不可燃绝缘材料。5.2用GB4706.1图1规定的标准试验指或图2规定的试验销,对燃具外壳开孔进行防触电试验,具体试验按GB4706.1的8章进行,施加于试验指上的力为30N。对固定式燃具底板上的开孔部位,试验指施力为10N(对超过40kg的燃具,从地面算起,当地面距燃具底高度小于5cm时,其高度为2倍地面距底高度范围内的外缘和内侧都属于底面范围)。下面四种情况不受本条限制:
a)安装状态下人不能触及的燃具带电部位;b)燃具重量大于40kg,但距燃具底面的距离大于40cm的带电部位;c)对不得已露出来的带电部位,如绝缘变压器次级对地电压结点或线间电压结点,其交流电压小于42V或直流电压小于42V,并且在串接保护电阻时,检测对地电流或线间交流电流小于0.7mA,直流小于2mA时。测试按GB4706.1的附录B的B8进行。d)通电时产生热量的发热器件。933
CJ3062-1996
5.3电气间隙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带电部件与不带电金属部件间。带电部件与人可能接触的金属表面间的电气间隙(含爬电距离)应符合GB4706.1的29章规定,电气间隙(含爬电距离)的测量应按GB4706.1附录E进行。
印刷电路板的印刷导线电气间隙应符合GB4706.1的附录B的B29规定。下面两种情况不受本条限制。
5.3.1在绝缘变压器次级回路或整流后的回路上,不得已使用GB1193标准规定的聚酯线绕制的线圈或跨接时,应进行下面试验以确认是否允许。a)不同极性带电部位短路,短路件不会产生燃烧时;b)带电部件对地电压或线间电压,直流电压小于42V或交流电压小于42V,串联保护电阻时,检测对地电流或线间交流电流小于0.7mA,直流小于2mA时,测试按GB4706.1的附录B8进行。c)极性不同的带电部件间或带电部件与人可能接触的不带电金属部件间的峰值电压大于2.5kV使用放电棒连续放电30s,放电电弧不会引起部件燃烧时。5.3.2使用交流额定电压小于30V,直流额定电压小于45V的有刷电机时。5.4绝缘强度和泄漏电流
5.4.1器件外覆绝缘材料兼做附加绝缘时的厚度应大于0.8mm,人不可能触及的附加绝缘厚度应大于0.5mm,绝缘材料应无气泡、气孔。但对以洛式硬度为R100聚酯酰胺加工成的半径为10mm球形冲击试验器,锤头压在受试面上垂直冲击3次,绝缘材料不产生触电或火灾危险的裂纹时,不受本条限制。冲击试验器的试验应按GB4706.1的21章进行。
5.4.2除5.4.1以外的其他绝缘层厚度,在不会受外伤的条件下应大于0.3mm,绝缘材料应无气泡、气孔。但经下面试验合格且无气泡气孔时不受本条限制。a)按GB4706.1的13.2、13.3试验时,1min不击穿、不闪络时;生产检验时检测时间为1s,但电压是GB4706.1的13.3电压的1.2倍。Ⅱ类器具漏电流为0.5mA,1类器具漏电流为0.75mA,I类器具漏电流为0.25mA。b)绝缘漆用刀片割划后,在割口处贴上胶条拉扯,不产生漆膜脱落时。表1
绝缘耐压等级划分
≤342
>42~150
>150~300
试验电压
5.4.3不可能受到外伤的电动机绕组绝缘应按表1试验,1min合格时,绝缘可低于5.4.2要求的厚度。生产检验方法同5.4.2的a)。5.5连接件带电部位间或带电部位与不带电部位间的连接件,在燃具使用状态下不应产生松动或脱落。
5.6布线燃具内部布线,包括燃具内部的电源引线应符合下面规定。5.6.1对内部布线施加2N的力拉扯时,不能接触温度高于100℃的部位。燃具内部耐高温线不受本条限制。铝线不应用来作内部布线使用。5.6.2对内部布线施加2N的力拉扯时不能接触运动部件。5.6.3内部布线贯穿金属孔时,金属孔表面应光滑、圆整或配有套管。用插接件连接内部布线时,在连接处施加5N力拉扯时,插接件不应脱落。5.6.4
5.6.5器具内部布线的颜额色应符合GB2681的规定。5.7电源软线及外部软线软缆的贯穿孔,除应对可能损伤软线绝缘的贯穿孔面进行加工外,还应有保934
CJ3062—1996
护弹簧或保护护套管(包括小型手持器件的保护套管)等保护措施。但对非金属制成的光滑贯穿孔面,不会损伤软线绝缘时,不受本条限制。5.8电源软线(不包括固定式燃具不外露的电源软线)上,施加3倍器重的力拉扯时,(拉扯力大于100N时,按100N力拉扯;小于30N力时,按30N力拉扯)持续时间为15s,再夹住电源软线贯穿孔外5cm处向器内方向推压15s时,电源软线与内部端子间连接处不产生残余应力或使电源软线夹紧件产生脱落。
5.9为防止内部电源软线软缆短路时产生危险,燃具宜安装熔断器或漏电保护器。但内部软线软缆产生短路时,部件不会燃烧并无触电危险时,不受本条限制。5.10装在燃具外壳上的电源软线插座,应在插座或插座安装处,永久性标明其额定值。5.11室外用燃具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水不能浸到带电部位上;浴室内用燃具及附件,水不能浸到带电部位上;水也不能由外部软线连接处浸入到器件内。燃具带电部位和电机,距器底应大于5cm。5.12标志
5.12.11类器具端子与电源插头的接地端应有永久性标志。I类器具应有1类结构标志。电源插头和电源线应有长城认证标志。
5.12.2燃具内部的接地线端子和电源软线插头的接地端应有永久性标志。I类电器的电源软线中应有一根绿/黄双色接地线。
5.12.3直接使用交流电源的点火器应明显标示永久性警告标志5.13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可能触及的转动部件,应装有防护网或保护罩。但对可动部位人接触时不会产生触电等危险时,不受本条限制。5.14电源软线和引线端子安装电线时应符合下面规定:a)构造上应保证安装准确、牢固;b).两根电线安装在一个端子上时,两线应分别用螺母和垫圈拧紧:c)电源软线的安装端子,不能兼作他用。但是在安装或卸下电源软线时,其他线不会脱落时,不受本条限制。
5.15燃具装有电发热体时,应符合下面规定:a)电发热体应安装牢固;
b)电发热体的安装在受力或振动时不会产生松动;c)为防止电发热体断线时产生触电危险,燃具应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对于具有电源回路隔离装置和漏电切换器的器具,不受本条限制;d)暴露的电发热体应装在非金属绝缘体内,距绝缘体表面距离应大于2.5mme)暴露的电发热体电源回路上应安装单独的双极自动开关;5.16燃具熔断器应符合下面规定:a)熔断器应能使全部电路完全断电;b)熔断器断路时,不应产生短路或有危害的电弧;c)熔断器断路时,不应损坏套管或台座;d)熔断器安装应牢固,夹爪不应产生转动;e)无包装的管状熔断器,熔断器与器件的电气间隙应大于4mm;f)安装熔断器的螺栓,不能用来固定其他器件。但在安装或卸下熔断器时,其他部件不会脱落时,不受本条限制;
g)螺旋式熔断器除应符合上面规定外,装配时熔断器不应接触其他部件。5.17使用可更换的熔断器时,应在熔断器旁或熔断器座上标示熔断器的额定值和类别。5.18器具接地端子、接地终端或连接电源插头上的接地线端子,应符合下面规定:5.18.1接地线应能安装牢固。
CJ3062—1996
5.18.2接地线端子的公称直径应大于4mm,压紧型端子应大于3.5mm。弱电部件不受本条限制。5.18.3接地端子不应兼做它用。印刷导线不得用来提供接地保护线路的连续性5.19突出在燃具外壳上的指示灯、熔断器及其他部件的保护外壳,以络式硬度为R100的聚酯酰胺加工成的半径为10mm的球形冲击试验器,压在受试面上垂直冲击1次,以不产生能触电或火灾危险的裂纹为合格。
但对突出在外壳上的指示灯、熔断器等部件的表面积小于4cm2或突出壳外高度小于10mm,不受本条限制。
冲击试验器及冲击方法按GB4706.1的21章进行。指示灯和按钮应符合GB2682的规定。单靠颜色不能表征操作功能或运行状态时,可在器件上或器件的近旁,补加必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说明。
5.20由于温升可能产生危险时,应安装过热保护。可能引起过负载的器件应安装过负载保护。5.21如果手柄、旋钮、夹子、操纵杆等松动会导致危险,则应以可靠的方式使其固定,以避免正常使用中发生松动。
如果手柄、旋钮等被固定在错误位置会产生危险时,则结构设计应使该手柄、旋钮等不被错误地固定。
5.22如果燃具的温控器或其他控制装置的整定位置意外改变会引起危险时,则燃具的结构应使其不可能产生意外改变。
非自复位控制器的复位按钮,当意外复位会导致危险时,则其放置位置或保护的程度应使意外复位不可能发生。
5.23水气联动开关或相当于水气联动开关作用的微动开关,不应作为非亚类器具切断电源用的开关。5.24燃具不应装有:
a)电源软缆或软线中的开关或自动控制器;b)万一燃具损坏,利用短路使供电中断的装置;c)熔化粘连而复位的热断路器。6燃具中的电气部件和附件
燃具中的电气部件和附件除应符合有关燃具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面规定。6.1电气部件和附件的电压额定值应大于实际工作的值。6.2电源软线的选用(但弱电部件软线不受本条限制)6.2.1应采用符合GB5023.3规定的聚氯乙烯软线或符合GB5013.2规定的橡套电缆,而且其标称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0.75mm2,但聚氯乙烯软线和软缆不能用在电源软线端部温度大于70℃处。6.2.2电源软线和软缆插头及配装的护套等防弯曲保护应按GB4706.1的25.10进行弯曲试验,并按规定确认是否合格。
电源软线的连接及附件设计和安装应符合GB4706.1的25章规定。6.3接地线的选用
接地线可选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6.3.1接地线应选用直径大于1.6mm的软铜线或同等以上强度和直径的其他不易腐蚀的金属导线。6.3.2接地线应选用标称截面积大于1.25mm2的单芯软铜线或单芯铜橡套电缆,6.3.3接地线应选用标称截面积大于0.75mm2的双芯软铜线,其双线两端应绞合在一起并压紧联接。
6.3.4接地线应选用标称截面积大于0.75mm2的多芯软铜线,其多芯线两端应绞合在一起并压紧联接。
6.4电子器件
CJ 3062-1996
6.4.1装有控制器的燃具,除只接受控制器和燃具上的开关控制外,不能受其他装置控制。6.4.2与燃具分离的线控器或遥控器,从70cm高处垂直落到厚30mm松木板上3次,不产生能引起触电或火灾危险的裂纹
6.4.3在浴室内使用的线控器或遥控器应有防淋水结构。按GB6932的6.8.5.3进行喷淋试验,应正常工作。
6.4.4由半导体器件组装的温度控制器,转动控制器等,在半导体器件失去控制能力时,不会引起控制器燃烧,也不会引起与控制器连接的部件燃烧。6.4.5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在非正常工作时,应不会产生触电、燃烧和放出未燃的燃气。通过对所有电路和电路部件按GB4706.1的B19.103规定的故障条件的试验来确定是否合格。符合GB4706.1的B19.102的不作本试验。
如果在任何故障条件下、器具的安全依靠小型熔断器来保证,则要按GB4706.1的B19.104来确认此熔断器是否合格。
6.5额定功率
6.5.1由半导体开关元件组装的控制器,因功率随使用条件而变化,应标明其功率变化范围。6.5.2在燃具运行30min后,测定额定功率应符合GB4706.1的10章规定。6.6辐射干扰强度试验
装有有刷电动机、机械开闭的电接点、电脉冲点火器点火时间大于20s的点火器时,应按下面要求检测辐射干扰强度。没有上面3个条件的控制器不受本条限制。6.6.1在距燃具3m处架设天线,检测辐射干扰强度应小于表2的值。试验方法和仪器应符合GB6833.10的规定。
频率范围
150kHz~1605kHz
1605kHz~27MHz
27MHz~200MHz
注:dB(μV/m)取每米1微伏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场强度。干扰强度dB
6.6.2在频率为525kHz到1605kHz范围内,电源端子对地辐射干扰强度应小于65dB。6.7燃具控制器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电池供电的控制器除外)在燃具停止、起动和工作状态下,分别把表3脉冲加到燃具电源线间和电源线对地之间,燃具应不产生误动作和放出未燃的燃气。试验方法和仪器应符合GB6833.4的规定。表3
脉冲宽
试验次数
1.5kV(负载电阻50α)
5×10s-10(单片机)
正和负
改变电源频率,以改变脉冲相位例如电源频率为70Hz时
各3次
6.8燃具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电气部件温升应符合表4的规定。937
整流器
测定地点
(包括电源整流)
熔断器
A级绝缘Www.bzxZ.net
E级绝缘
B级绝缘
F级绝缘
H级绝缘
硒整流
锗整流
硅整流
括号内的数字适用于电动机线圈。1
CJ3062—1996
125(120)
150(140)
170(165)
2采暖燃具的基准温度为20℃,其他为30℃。温升
133(128)
158(148)
178(173)
3热水器、灶具、烤箱为1级燃具,燃气采暖炉为2级燃具,电保温燃气饭锅为3级燃具。6.9燃具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试验3级
141(136)
141(156)
186(181)
燃具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应按GB4706.1的16章进行试验。本试验应在耐湿热试验前进行6.10耐湿热试验(浴室内安装的燃具)电气部件放在45士3℃温度条件下4h后,在温度为40士3℃,湿度为90士2%RH条件下放置24h,取出后除去表面水分,用500V兆欧表检测其带电部位与可能接触的不带电金属部位间绝缘电阻应大于0.3M。
6.11对装有交流整流器的燃具,如果交流整流器装在燃具外壳之内,则整个燃具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如果交流整流器装在燃具之外,且整流后为安全特低电压时,则交流整流器及电源插头属类或I类器具,应执行本标准。而燃具及其直流控制器应符合本标准下列条款规定:a)材料:
b)电子部件的选用;
c)辐射干扰强度试验、电源端子辐射干扰强度试验;d)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e)耐湿热试验;
6.12电动机堵转试验(电容器短路或开路试验)如果燃具具有下列情况,则锁住运动部件进行电动机堵转试验。a)有易被卡住的运动部件;
b)有转子堵转转矩小于满载转矩的电动机;c)有用手启动的电动机;
d)打算遥控或自动控制的;
e)当无人看管时,有可能运转的。试验燃具从冷态开始,以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值运转,运动部件按下述要求时间锁住,a)无程序控制器或定时器的燃具为5min;b)有程序控制器或定时器的燃具等于程序控制器或定时器所允许的最长时间;如果电动机在其副绕组电路内有不符合GB3667的电容器,应在电容器短路或开路状态下,两者938
CJ3062-1996
商流画计
选其较不利的条件,对电动机重复此项试验。电动机所装电容符合GB3667规定的除外。注
如果燃具装有不止一台电动机,或电动机在副绕组电路内有不止一个电容器,则分别对每台电动机和每个电害1
器进行试验;
2保护式电动机组的试验方法见GB4706.1中附录D;3如果因有电容器的某些电动机起动或不起动会导致不同结果,则应对电动机进行堵转转子的试验。在规定的试验周期结束时,或在熔断器、热脱扣器、电动机保护装置及类似装置动作瞬间,绕组的温度应小于表5规定的值。
燃具类型
用阻抗保护的
保护装置在第一个小时内动作加以保护的,其最大值
保护装置在第一个小时后动作加以保护的,其最大值
保护装置在第一个小时后动作加以保护的,其算术平均值
无保护措施的
极限温度
6.13在非Ⅱ类器具中,有靠安全特低电压提供防触电所需等级的部件时,则该类部件与其他带电部件间的绝缘,应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要求设计。6.14燃具是I类器具时,带电部件应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燃气管、水管等相隔离。6.15燃具的防触电防水等级
燃具应是I类或I类或I类器具。
室内燃具的防水等级为普通型,浴室用和室外燃具的防水等级为防溅型。93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标准计划
- CJ/T540-2019 重力式污泥浓缩池悬挂式中心传动浓缩机
- CJ/T539-2019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CJJ/T82-19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T203-2016 无堵塞泵
- CJ/T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 CJ/T415-2013 城镇供水管网加压泵站无负压供水设备
- CJ/T256-2007 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
- CJ/T435-2013 燃气用铝合金衬塑复合管材及管件
- CJ/T456-2014 气体保压式叠压供水设备
- CJ/T379-2011 多功能斜板阀
- CJ/T386-2012 集成灶
- CJ/T427-20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片复合管
- CJ/T441-2013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CJ/T393-2012 家用燃气器具旋塞阀总成
- CJ/T411-2012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