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
- QJ 3230-2005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18:53:52
- QJ3230-2005
- 现行
标准号:
QJ 3230-2005
标准名称: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
标准类别: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5-12-12 -
实施日期:
2006-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30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600
QJ3230--2005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General rules of analysis report for 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2005—12-12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O六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真、姜殿玺、赵文晖、李淑瑛QJ3230—2005
1范围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QJ3230—2005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分析流程、主要内容以及编写的详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的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JB190—1986特性分类
GJB431一1988产品层次、产品互换性、样机及有关术语QJ892--1985航天产品特性分类和管理要求QJ1167.3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研究试验文件的格式及填写要求QJ1167.5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研究试验文件的编写规定QJ1167.6: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研究试验文件的签署规定3术语和定义
GJB190—1986、GJB4311988和QJ892—198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analysisreportforclassificationofproductcharacteristics根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对产品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进行分类分析后形成的技术报告,用于确定产品的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4一般要求
4.1产品特性类别的划定应按GJB190一1986的规定。4.2《报告》是依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对产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特性分类后形成的。
4.3产品特性分类分析工作应贯穿研制各阶段,分析结果应与产品的设计文件协调一致。应在初样转阶段评审时提供《报告》。
4.4产品特性分类分析工作一般以单元体为单位进行分析,特殊情况下几个同类产品亦可编写一份《报告》。
《报告》的编写应按QJ1167.3和QJ1167.5的规定。4.5
《报告》应按QJ1167.6的规定签署完整,并经质量部门会签。4.7
《报告》应列入型号产品研究试验文件完整性清单。QJ3230—2005
4.8关键件、重要件数量应控制在最小数量。4.9编制《报告》时,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和成熟程度,可对《报告》的编写内容进行剪裁。5特性分类分析流程
产品的特性分类分析般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研制任务书或
技术要求
确定关
分类分析
是否有
关、重特性?
键特性
重要特
图1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流程
《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写要求6.1主要内容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a)概述;
b)引用文件;
特性分类分析;
d)确定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
é)选定检验单元;
f)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g)结论。
6.2编写要求
6.2.1概述
简要说明产品的研制情况(包含方案阶段中模样研制情况)。6.2.2引用文件
关键件
重要件
报告中应列出直接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按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引用文件的顺序排列。其中,同类标准按照标准序号大小递增排列。6.2.3特性分类分析
6.2.3.1技术指标和产品组成
技术指标和产品组成内容一般应包括:a)产品任务书中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b)产品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6.2.3.2技术指标分析(设计输入分析)QJ3230-—2005
根据产品研制任务书(或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功能进行分析,并分解到组成产品的各分系统,以及零、部、组(整)件等。主要分析内容包括:a)产品在执行任务期间规定完成的全部功能及其重要性;b)产品完成每一项功能所要求的任务时间:c)产品的环境条件。
6.2.3.3设计分析
6.2.3.3.1材料性能分析
分析材料性能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作用。6.2.3.3.2工艺过程分析
分析加工、装配、试验、检验等过程对产品质量所产生的影响。6.2.3.3.3配合分析(互换性、协调性)分析产品尺寸、重量和公差对装配和互换性的影响。6.2.3.3.4电性能分析
分析电压、频率、功率、噪声、增益等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6.2.3.3.5环境适应性分析
分析自然环境、力学环境和电磁环境等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6.2.3.3.6寿命分析
分析影响产品寿命的相关特性。6.2.3.3.7安全性分析
分析产品在贮存、运输、使用维护过程中,对人身、财产造成危害的可能性。6.2.3.3.8维修性分析
分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测、维修的可能性以及产品在各维修级别中的维修工作。6.2.3.3.9可靠性分析
分析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所采取的几余设计、降额设计和热设计等措施,以及产品失效对功能和安全的影响,可直接引用产品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的结果。
6.2.3.3.10其它分析
分析其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6.2.4确定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
6.2.4.1关键特性的确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确定为关键特性:a)特性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发生故障,会迅速导致系统或主要产品失效,或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
b)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特性超差后无法返修,导致产品报废,经济损失大,或超差后难以检查,返修工作量大。c)
重要特性的确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确定为重要特性:3
QJ3230—2005
特性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发生故障,导致产品不能使用或不能完成预定任务:a)
b)互换性要求极为苛刻的单元件;c)难以采购或价格昂贵;
d)零件使用量超过产品零件总和的20%以上。6.2.5选定检验单元
依据技术指标分析和设计分析得出的所需保证的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以及对该特性在零件或装配件上检验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后选定检验单元。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被选为一个检验单元:
a)最终产品;
维护和修理最终产品所需的备件:b)
c)从使用或安全考虑的角度,要求定期更换的产品;d)必须进行破坏试验才能决定其性能的产品;e)产品在装配后不能检验、修理和更换或需要高成本才能检验、修理和更换的产品。6.2.6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根据6.2.3~6.2.5的分析,给出产品的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填人表1。表1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检验单元
6.2.7结论
通过对产品特性分析,得出该产品是否有关键件和重要件的结论。编写示例
《报告》的编写示例参见附录A。特性分类
《报告》的封面示例
《报告》的封面示例如下:
保管期限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示例编
阶段标记
×××××××-×× 方位机构特性分类分析报告
×××××××
×××
×××
×××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QJ32302005
中国航天×X集团公司××研究院×所QJ32302005
《报告》的页示例
《报告》的雇页示例如下:
内容提要:
根据型号研制需要,在初样阶段编制了方位机构特性分类分析报告。通过对方位机构进行技术指标分析和设计分析,确定了产品的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从而选定方位机构的关键件和重要件。在编制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时,应对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进行明确标识。主
更改单号
更改日期
更改人
更改办法
《报告》的内容示例
《报告》的内容示例如下:
1概述
QJ3230—2005
×××方位机构是某型号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11月开展研制工作以来,按照“继承、借鉴、提高”的设计思想,在完成了×××分解测绘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CIMS思想理念和技术,按照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思路开展方位机构的设计。2002年8月12日完成了方位机构铝合金骨架铸件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经过5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方位机构的初样设计。2引用文件
×××战车环境条件
×××方位机构骨架有限元计算报告X××方位机构FMEA报告
3特性分类分析
3.1技术指标及产品组成
3.1.1主要技术指标
方位机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a)方位机构总成能承受××kg静载荷:b)能承受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冲击负载×XN:c)方位机构总传动比××:
d)传动系统总空回误差不大于××’e)传动系统噪声不大于××dB(在电机额定转速时)3.1.2产品组成及功能
方位机构安装于载车上,隶属于转塔装置及伺服结构,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转塔结构、方位转盘轴承、,方位动力减速器、方位限位缓冲装置、方位数据减速器。用于完成以下功能:a)为装载两部雷达的发射机、接收机高频系统、天线及伺服系统、发控执行系统和光电跟踪器的设备提供结构安装位置和承受静、动载荷;
b)为导弹模块提供装填和固定的空间和机构;c)可在给定的方位角内进行方位回转。3.2技术指标分析
方位机构的五个组成部分,转塔结构及方位转盘轴承是方位机构主要承力部分:方位动力减速器是完成方位回转动力转换的重要组件:方位限位缓冲装置和方位数据减速器是保证方位机构运行安全的组件。3.2.1方位转盘轴承
方位转盘轴承为带齿单列四点球轴承,其分别与前后转塔及载车连接,从而支承整个发射转塔并使其能进行方位旋转运动。在战斗、训练过程中,主要支承转塔装置的重量和动静载荷,因此,对其有强度、刚度和精度的要求。如果设计选型不正确或发生故障,将无法完成武器系统规定的功能。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a)轴向静载荷为××N;
b)最大倾覆力矩为××N·m:
c)轴承内、外环端面跳动不大于××mm,径向跳动不大于××mm;d)轴向游隙××mm~××mm;
e)轴承空载时的摩擦力矩不大于××N·m;f)轴承加载10T时的摩擦力矩不大于××N·m;g)轴承齿轮精度×级,齿轮模数m=××,齿数z××。QJ3230—2005
3.2.2方位动力减速器
安装于方位机构的前转塔结构上,在方位上驱动转塔装置快速调转和跟踪目标。上一级和方位电机联接,下一级与方位转盘轴承相啮合。方位动力减速器结构特殊,它是采用分体的结构形式,齿轮没有被完全封闭在箱体中,而是暴露在外。壳体为铝合金铸件,它的底部有四个支座通过螺栓与前转塔结构的底座固定。齿轮按任务书要求设计为5级精度,以满足总体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分解如下:a)减速器传动比××;
b)减速器在输出轴上测量峰峰值,传动链精度不大于××;c)减速器加载跑合后,测量传动链空回不小于×,,不大于×,d)减速器折合在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不大于××N·m:e)电机额定功率××kW(短期过载×倍),电机额定转速××r/min。3.2.3方位数据减速器
安装于方位机构的前转塔结构上,在方位上将方位机构的方位运动转化为轴角编码,减速器上的凸轮机构和限位开关实现转塔装置方位转动的左限位和右限位。根据传递精度以及结构布局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其传递扭矩很小,传动方案采用小模数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方式,传动齿轮模数取××,齿轮啮合采用了双片齿轮周向弹簧拉紧结构,以消除齿轮副的侧隙,单个齿轮设计为×级精度,以满足总体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分解如下:a)方位机构的方位转角至减速器精通道的速比为××,至粗通道的速比为××:b)数据减速器输人轴至精通道的传动精度不大于×’c)数据减速器输人轴至粗通道的传动精度不大于×d)数据减速器传动链无空回:
e)数据减速器上安装有安全保护的短跨线,在365°±1°时,切断短跨线。3.2.4方位限位缓冲装置
安装于方位机构的前转塔结构上,在系统故障时,保证方位机构上电气与机械等设备的安全。主要技术指标分解如下:
a)机械限位缓冲装置的限位角度:××。:b)机械限位缓冲装置的极限限位角度:××°c)方位转动惯量不小于××kg·m2,最大方位转速××r/min。3.3设计分析
3.3.1转塔结构
3.3.1.1材料性能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结构采用其他型号应用成功的铸造铝合金,在选择铸造铝合金材料时,既要保证铸件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较强的抗蚀性,又要考虑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结合对战车的工作状态分析,以及铸造、焊接、机加等工艺要求,确定材料选用×××,热处理的最终状态为×状态。该种材料适用于铸造形状较为复杂的结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均较好。其抗拉强度,可以达到××MPa。分析来自《转塔结构有限元计算报告》。3.3.1.2工艺过程分析
3.3.1.2.1铸造工艺
铸件是特大型薄壁框形结构,结构复杂,它是目前国内最复杂的特大形薄壁铝合金铸件,因此对铸造工艺的设计要求高,而铸造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毛坏材料质量。3.3.1.2.2机加工艺
铸件下部用于安装方位转盘轴承,影响方位回转轴的垂直度和晃动精度。其中前转塔结构与轴承的贴合面有平面度要求、与方位回转轴有垂直度要求,结果直接影响导弹跟踪及发射精度,因此作为关键形位公差要求。另外,前后转塔结构的贴合面是后转塔的安装基准,必须保证其垂直度要求。由于铸造骨架的接口尺寸较多,精度要求高。为保证精度满足要求,结构件的机加由大型数控加工设备完成,8
3.3.1.3维修性分析
方位机构骨架维修性较差。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和更换。3.3.1.4可靠性分析
QJ3230—2005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有铸造裂纹、形位公差超出要求。如果出厂时这些指标满足要求,并在满足要求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很小。分析来自《方位机构FMEA报告》。3.3.2方位转盘轴承
3.3.2.1材料性能分析
轴承内外套的材料选用×××,滚道表面淬火×××,密封圈选用毛毡结构,以减小方位旋转摩擦力矩。3.3.2.2工艺过程分析
方位轴承对加工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其外圈滚道侧摆(不大于×××mm)、外圈径向摆动(不大于××mm)、轴承游隙(××mm~××mm)的超差将影响雷达制导精度。同时,齿圈精度将影响发射转塔方位传动组合的精度。3.3.2.3维修性分析
方位转盘轴承出现故障维修较为困难,其日常维修主要以预防性维护为主,包括定期加润滑脂等。3.3.2.4可靠性分析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有齿轮受损、方位摩擦力矩超出要求。如果齿轮受损,将影响正常作战任务。详细分析可参见《方位机构FMEA报告》。
3.3.3方位动力减速器
方位动力减速器作为方位机构的方位转动力矩的重要部件,当方位机构进行方位回转时,必须经过方位动力减速器将方位电机减速,并将方位力矩传递给方位转盘轴承。3.3.3.1维修性分析
方位动力减速器放置在义号舱的底部,平时需按照维修要求进行维修。在试验、使用中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
3.3.3.2可靠性分析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有连接螺栓松动、动力齿轮精度破坏,影响方位转动。分析来自《方位机构FMEA报告》。3.3.4方位限位缓冲装置
方位限位缓冲装置作为方位机构的方位限位件,平时并不发挥作用,只是当方位机构在方位回转的软件控制失效、微动开关失效等情况下,在360°±1°时,依靠摩擦阻力件制动方位机构的动能。3.3.4.1材料性能分析
方位限位缓冲装置中的制动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动器的性能,因而在设计制造中加强对制动摩擦片、紧力矩等质量控制。要求摩擦片能够承受×XMPa的压强,最高承受温度××℃,在最大相对速度Xm/s时,动摩擦系数为××。
3.3.4.2安全性分析
当方位机构在方位回转的软件控制失效、微动开关失效等情况下,在360°±1°时,依靠摩擦阻力件制动方位机构的动能。
3.3.4.3维修性分析
方位限位缓冲装置放置在×号舱的底部,需要专用工具维修。在试验、使用中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
3.3.4.4可靠性分析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为从动盘预紧力超出范围要求、摩擦片失效。如果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失败,将可能导致转塔与载车之间的连接导线断裂。详细分析可参见《方位机构FMEA报告》。3.3.5方位数据减速器bZxz.net
方位数据减速器作为方位机构的方位角检测部件,当方位机构进行方位回转时,通过方位数据减速器将方位角传递给方位伺服控制系统。
3.3.5.1维修性分析
方位数据减速器放置在×号舱的上部,平时需按照维修要求进行维修。在试验、使用中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FL1600
QJ3230--2005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General rules of analysis report for 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2005—12-12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O六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真、姜殿玺、赵文晖、李淑瑛QJ3230—2005
1范围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QJ3230—2005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分析流程、主要内容以及编写的详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的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JB190—1986特性分类
GJB431一1988产品层次、产品互换性、样机及有关术语QJ892--1985航天产品特性分类和管理要求QJ1167.3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研究试验文件的格式及填写要求QJ1167.5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研究试验文件的编写规定QJ1167.6: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研究试验文件的签署规定3术语和定义
GJB190—1986、GJB4311988和QJ892—198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analysisreportforclassificationofproductcharacteristics根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对产品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进行分类分析后形成的技术报告,用于确定产品的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4一般要求
4.1产品特性类别的划定应按GJB190一1986的规定。4.2《报告》是依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对产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特性分类后形成的。
4.3产品特性分类分析工作应贯穿研制各阶段,分析结果应与产品的设计文件协调一致。应在初样转阶段评审时提供《报告》。
4.4产品特性分类分析工作一般以单元体为单位进行分析,特殊情况下几个同类产品亦可编写一份《报告》。
《报告》的编写应按QJ1167.3和QJ1167.5的规定。4.5
《报告》应按QJ1167.6的规定签署完整,并经质量部门会签。4.7
《报告》应列入型号产品研究试验文件完整性清单。QJ3230—2005
4.8关键件、重要件数量应控制在最小数量。4.9编制《报告》时,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和成熟程度,可对《报告》的编写内容进行剪裁。5特性分类分析流程
产品的特性分类分析般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研制任务书或
技术要求
确定关
分类分析
是否有
关、重特性?
键特性
重要特
图1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流程
《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写要求6.1主要内容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a)概述;
b)引用文件;
特性分类分析;
d)确定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
é)选定检验单元;
f)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g)结论。
6.2编写要求
6.2.1概述
简要说明产品的研制情况(包含方案阶段中模样研制情况)。6.2.2引用文件
关键件
重要件
报告中应列出直接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按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引用文件的顺序排列。其中,同类标准按照标准序号大小递增排列。6.2.3特性分类分析
6.2.3.1技术指标和产品组成
技术指标和产品组成内容一般应包括:a)产品任务书中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b)产品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6.2.3.2技术指标分析(设计输入分析)QJ3230-—2005
根据产品研制任务书(或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功能进行分析,并分解到组成产品的各分系统,以及零、部、组(整)件等。主要分析内容包括:a)产品在执行任务期间规定完成的全部功能及其重要性;b)产品完成每一项功能所要求的任务时间:c)产品的环境条件。
6.2.3.3设计分析
6.2.3.3.1材料性能分析
分析材料性能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作用。6.2.3.3.2工艺过程分析
分析加工、装配、试验、检验等过程对产品质量所产生的影响。6.2.3.3.3配合分析(互换性、协调性)分析产品尺寸、重量和公差对装配和互换性的影响。6.2.3.3.4电性能分析
分析电压、频率、功率、噪声、增益等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6.2.3.3.5环境适应性分析
分析自然环境、力学环境和电磁环境等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6.2.3.3.6寿命分析
分析影响产品寿命的相关特性。6.2.3.3.7安全性分析
分析产品在贮存、运输、使用维护过程中,对人身、财产造成危害的可能性。6.2.3.3.8维修性分析
分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测、维修的可能性以及产品在各维修级别中的维修工作。6.2.3.3.9可靠性分析
分析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所采取的几余设计、降额设计和热设计等措施,以及产品失效对功能和安全的影响,可直接引用产品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的结果。
6.2.3.3.10其它分析
分析其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6.2.4确定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
6.2.4.1关键特性的确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确定为关键特性:a)特性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发生故障,会迅速导致系统或主要产品失效,或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
b)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特性超差后无法返修,导致产品报废,经济损失大,或超差后难以检查,返修工作量大。c)
重要特性的确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确定为重要特性:3
QJ3230—2005
特性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发生故障,导致产品不能使用或不能完成预定任务:a)
b)互换性要求极为苛刻的单元件;c)难以采购或价格昂贵;
d)零件使用量超过产品零件总和的20%以上。6.2.5选定检验单元
依据技术指标分析和设计分析得出的所需保证的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以及对该特性在零件或装配件上检验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后选定检验单元。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被选为一个检验单元:
a)最终产品;
维护和修理最终产品所需的备件:b)
c)从使用或安全考虑的角度,要求定期更换的产品;d)必须进行破坏试验才能决定其性能的产品;e)产品在装配后不能检验、修理和更换或需要高成本才能检验、修理和更换的产品。6.2.6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根据6.2.3~6.2.5的分析,给出产品的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填人表1。表1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检验单元
6.2.7结论
通过对产品特性分析,得出该产品是否有关键件和重要件的结论。编写示例
《报告》的编写示例参见附录A。特性分类
《报告》的封面示例
《报告》的封面示例如下:
保管期限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示例编
阶段标记
×××××××-×× 方位机构特性分类分析报告
×××××××
×××
×××
×××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QJ32302005
中国航天×X集团公司××研究院×所QJ32302005
《报告》的页示例
《报告》的雇页示例如下:
内容提要:
根据型号研制需要,在初样阶段编制了方位机构特性分类分析报告。通过对方位机构进行技术指标分析和设计分析,确定了产品的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从而选定方位机构的关键件和重要件。在编制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时,应对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进行明确标识。主
更改单号
更改日期
更改人
更改办法
《报告》的内容示例
《报告》的内容示例如下:
1概述
QJ3230—2005
×××方位机构是某型号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11月开展研制工作以来,按照“继承、借鉴、提高”的设计思想,在完成了×××分解测绘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CIMS思想理念和技术,按照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思路开展方位机构的设计。2002年8月12日完成了方位机构铝合金骨架铸件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经过5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方位机构的初样设计。2引用文件
×××战车环境条件
×××方位机构骨架有限元计算报告X××方位机构FMEA报告
3特性分类分析
3.1技术指标及产品组成
3.1.1主要技术指标
方位机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a)方位机构总成能承受××kg静载荷:b)能承受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冲击负载×XN:c)方位机构总传动比××:
d)传动系统总空回误差不大于××’e)传动系统噪声不大于××dB(在电机额定转速时)3.1.2产品组成及功能
方位机构安装于载车上,隶属于转塔装置及伺服结构,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转塔结构、方位转盘轴承、,方位动力减速器、方位限位缓冲装置、方位数据减速器。用于完成以下功能:a)为装载两部雷达的发射机、接收机高频系统、天线及伺服系统、发控执行系统和光电跟踪器的设备提供结构安装位置和承受静、动载荷;
b)为导弹模块提供装填和固定的空间和机构;c)可在给定的方位角内进行方位回转。3.2技术指标分析
方位机构的五个组成部分,转塔结构及方位转盘轴承是方位机构主要承力部分:方位动力减速器是完成方位回转动力转换的重要组件:方位限位缓冲装置和方位数据减速器是保证方位机构运行安全的组件。3.2.1方位转盘轴承
方位转盘轴承为带齿单列四点球轴承,其分别与前后转塔及载车连接,从而支承整个发射转塔并使其能进行方位旋转运动。在战斗、训练过程中,主要支承转塔装置的重量和动静载荷,因此,对其有强度、刚度和精度的要求。如果设计选型不正确或发生故障,将无法完成武器系统规定的功能。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a)轴向静载荷为××N;
b)最大倾覆力矩为××N·m:
c)轴承内、外环端面跳动不大于××mm,径向跳动不大于××mm;d)轴向游隙××mm~××mm;
e)轴承空载时的摩擦力矩不大于××N·m;f)轴承加载10T时的摩擦力矩不大于××N·m;g)轴承齿轮精度×级,齿轮模数m=××,齿数z××。QJ3230—2005
3.2.2方位动力减速器
安装于方位机构的前转塔结构上,在方位上驱动转塔装置快速调转和跟踪目标。上一级和方位电机联接,下一级与方位转盘轴承相啮合。方位动力减速器结构特殊,它是采用分体的结构形式,齿轮没有被完全封闭在箱体中,而是暴露在外。壳体为铝合金铸件,它的底部有四个支座通过螺栓与前转塔结构的底座固定。齿轮按任务书要求设计为5级精度,以满足总体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分解如下:a)减速器传动比××;
b)减速器在输出轴上测量峰峰值,传动链精度不大于××;c)减速器加载跑合后,测量传动链空回不小于×,,不大于×,d)减速器折合在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不大于××N·m:e)电机额定功率××kW(短期过载×倍),电机额定转速××r/min。3.2.3方位数据减速器
安装于方位机构的前转塔结构上,在方位上将方位机构的方位运动转化为轴角编码,减速器上的凸轮机构和限位开关实现转塔装置方位转动的左限位和右限位。根据传递精度以及结构布局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其传递扭矩很小,传动方案采用小模数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方式,传动齿轮模数取××,齿轮啮合采用了双片齿轮周向弹簧拉紧结构,以消除齿轮副的侧隙,单个齿轮设计为×级精度,以满足总体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分解如下:a)方位机构的方位转角至减速器精通道的速比为××,至粗通道的速比为××:b)数据减速器输人轴至精通道的传动精度不大于×’c)数据减速器输人轴至粗通道的传动精度不大于×d)数据减速器传动链无空回:
e)数据减速器上安装有安全保护的短跨线,在365°±1°时,切断短跨线。3.2.4方位限位缓冲装置
安装于方位机构的前转塔结构上,在系统故障时,保证方位机构上电气与机械等设备的安全。主要技术指标分解如下:
a)机械限位缓冲装置的限位角度:××。:b)机械限位缓冲装置的极限限位角度:××°c)方位转动惯量不小于××kg·m2,最大方位转速××r/min。3.3设计分析
3.3.1转塔结构
3.3.1.1材料性能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结构采用其他型号应用成功的铸造铝合金,在选择铸造铝合金材料时,既要保证铸件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较强的抗蚀性,又要考虑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结合对战车的工作状态分析,以及铸造、焊接、机加等工艺要求,确定材料选用×××,热处理的最终状态为×状态。该种材料适用于铸造形状较为复杂的结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均较好。其抗拉强度,可以达到××MPa。分析来自《转塔结构有限元计算报告》。3.3.1.2工艺过程分析
3.3.1.2.1铸造工艺
铸件是特大型薄壁框形结构,结构复杂,它是目前国内最复杂的特大形薄壁铝合金铸件,因此对铸造工艺的设计要求高,而铸造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毛坏材料质量。3.3.1.2.2机加工艺
铸件下部用于安装方位转盘轴承,影响方位回转轴的垂直度和晃动精度。其中前转塔结构与轴承的贴合面有平面度要求、与方位回转轴有垂直度要求,结果直接影响导弹跟踪及发射精度,因此作为关键形位公差要求。另外,前后转塔结构的贴合面是后转塔的安装基准,必须保证其垂直度要求。由于铸造骨架的接口尺寸较多,精度要求高。为保证精度满足要求,结构件的机加由大型数控加工设备完成,8
3.3.1.3维修性分析
方位机构骨架维修性较差。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和更换。3.3.1.4可靠性分析
QJ3230—2005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有铸造裂纹、形位公差超出要求。如果出厂时这些指标满足要求,并在满足要求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很小。分析来自《方位机构FMEA报告》。3.3.2方位转盘轴承
3.3.2.1材料性能分析
轴承内外套的材料选用×××,滚道表面淬火×××,密封圈选用毛毡结构,以减小方位旋转摩擦力矩。3.3.2.2工艺过程分析
方位轴承对加工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其外圈滚道侧摆(不大于×××mm)、外圈径向摆动(不大于××mm)、轴承游隙(××mm~××mm)的超差将影响雷达制导精度。同时,齿圈精度将影响发射转塔方位传动组合的精度。3.3.2.3维修性分析
方位转盘轴承出现故障维修较为困难,其日常维修主要以预防性维护为主,包括定期加润滑脂等。3.3.2.4可靠性分析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有齿轮受损、方位摩擦力矩超出要求。如果齿轮受损,将影响正常作战任务。详细分析可参见《方位机构FMEA报告》。
3.3.3方位动力减速器
方位动力减速器作为方位机构的方位转动力矩的重要部件,当方位机构进行方位回转时,必须经过方位动力减速器将方位电机减速,并将方位力矩传递给方位转盘轴承。3.3.3.1维修性分析
方位动力减速器放置在义号舱的底部,平时需按照维修要求进行维修。在试验、使用中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
3.3.3.2可靠性分析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有连接螺栓松动、动力齿轮精度破坏,影响方位转动。分析来自《方位机构FMEA报告》。3.3.4方位限位缓冲装置
方位限位缓冲装置作为方位机构的方位限位件,平时并不发挥作用,只是当方位机构在方位回转的软件控制失效、微动开关失效等情况下,在360°±1°时,依靠摩擦阻力件制动方位机构的动能。3.3.4.1材料性能分析
方位限位缓冲装置中的制动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动器的性能,因而在设计制造中加强对制动摩擦片、紧力矩等质量控制。要求摩擦片能够承受×XMPa的压强,最高承受温度××℃,在最大相对速度Xm/s时,动摩擦系数为××。
3.3.4.2安全性分析
当方位机构在方位回转的软件控制失效、微动开关失效等情况下,在360°±1°时,依靠摩擦阻力件制动方位机构的动能。
3.3.4.3维修性分析
方位限位缓冲装置放置在×号舱的底部,需要专用工具维修。在试验、使用中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
3.3.4.4可靠性分析
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为从动盘预紧力超出范围要求、摩擦片失效。如果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失败,将可能导致转塔与载车之间的连接导线断裂。详细分析可参见《方位机构FMEA报告》。3.3.5方位数据减速器bZxz.net
方位数据减速器作为方位机构的方位角检测部件,当方位机构进行方位回转时,通过方位数据减速器将方位角传递给方位伺服控制系统。
3.3.5.1维修性分析
方位数据减速器放置在×号舱的上部,平时需按照维修要求进行维修。在试验、使用中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返厂进行维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标准计划
- QJ3217-2005 潜在分析方法和程序
- QJ3216.1-2005 真空扩散钎焊用锰镀层 第1部分:规范
- QJ3214-2005 复合固体推进剂研制生产单位安全评价
- QJ2241A-2004 返回式卫星天线通用规范
- QJ1000.127-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支承板
- QJ1000.141-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侧装对刀块
- QJ1456A-1997 单自由度液浮速率积分陀螺仪通用规范
- QJ3296.2-2008 蜂窝夹层结构用镶嵌件 第2部分:通孔B型镶嵌件
- QJ1000.18-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压入式螺纹衬套(用于普通螺纹)
- QJ1318.2-1987 普通螺纹量规 双头锥度锁紧式螺纹塞规d=7~48mm
- QJ1145.5-1987 焊接夹具零件及部件 小锥体
- QJ1000.112-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固定手柄
- QJ1000.118-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六角头支承
- QJ1000.120-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圆柱头调节支承
- QJ1000.123-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螺钉支承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