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8 15:55:50
- DL/T606.4-1996
- 现行
标准号:
DL/T 606.4-1996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02-24 -
实施日期:
1997-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61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测试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测试。 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DL/T606.4-1996

部分标准内容:
991067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Guide for balance of electrical energy of thermal power plantDL/T606.4—1996
DL/T 606.4—1996
本标准是根据电力工业部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二批)(技综[1995]44号文)的安排,由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制定的。能量平衡是火力发电厂节能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是考核火力发电厂能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标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并吸收火力发电厂在能量平衡工作中的经验和节能的科研成果而制定的。
根据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特点、生产过程和主要能耗,将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分为五个部分,即:
DL/T606.1
DL/T606.2
DL/T606.3
DL/T606.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
DL/T606.5
在编排上有总则,但还尽可能地保持四种能量平衡各自的独立性,便于应用。本导则是第四部分DL/T606.4《火力发电厂电平衡导则》。本导则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导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归口。本导则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张登敏、王雅贤、宋家升、常建华。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84
DL/T606.4—1996
引用标准
电能平衡原则
用电体系的划分
用电体系边界的确定
测试条件与要求
测试项目与方法
损耗电能的计算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电能平衡不平衡率的计算和要求,编写电能平衡测试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变压器损耗的测试计算方法附录B(标准的附录)厂用电线路测试计算方法附录C(提示的附录)电能平衡方框图28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Guideforbalanceof electricalenergyof.thermalpowerplant
DL/T606.4—1996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测试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测试。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222—1987
DL/T606.1--1996
SDGJ56—1983
DL/T606.1—1996
3定义
3.1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
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能量平衡导则总则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是以火力发电厂为对象,对有功电能的输送、转供、分布、流向进行考察、测定、分析和研究,建立厂用电范围内输人电能、有效电能和损失电能之间的平衡关系;了解火力发电厂的用电水平和寻求节电的正确方向和途径。3.2·用电体系
用电体系是指电能平衡考察的对象,如火力发电厂内的用电设备和工艺装置等。3.3用电体系的边界
用电体系与其周围相邻部分的分界面称为用电体系的边界。用电体系的边界应根据电能平衡考察的对象和达到的目标等因素确定。边界以外的部分称为界外。根据能量守衡定律,用电体系内的电能平衡关系为:输入电能(W)等于有效电能(Wx)和损耗电能(△W.)之和,电能平衡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3.4输人电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输入电能是指从外界供给用电体系的有功电能。3.5有效电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2-24批准286
1997-06-01实施
输入电能(Ws,)→
损耗电能(AW,)
→有效电能(Wyx)
图1电能平衡基本模型
用电体系在一定的生产工艺条件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时,满足物理化学变化所必须消耗的有功电能。
3.6损耗电能
输人电能与有效电能之差,称为损耗电能,3.7电能利用率
指用电体系中的有效电能占输人电能的百分数,即na=(Wyx/Ws)×100%
na=(1-AW./Ws)X100%
式中:na-—用电体系的电能利用率;%;W.——用电体系的输人电能,kW·h;Wyx—用电体系的有效电能,kW·h;AW.用电体系的损耗电能,kW·h。3.8总用电量
指平衡期内,厂用电能表指示值与购入电量之和:W=W.+W.
式中:W一总用电量,kW·h;
W。平衡期厂用电能表指示值,kW·h;W.—一平衡期电厂购人电量,kW·h。总用电量包含厂用电量、非生产用电量、转供电量、试验多耗电量。3.9厂用电量
指电厂用于发电和供热所消耗的全部有功电量。包括动力、通风、生产照明、采暖、小修、维护等用电量,还包括他励励磁用电量和设备属于电厂资产并由电厂负责其运行和检修的厂外输油管道系统、循环管道系统的用电量。3.10非生产用电量
指用于文化教育、福利卫生等用电量。如:食堂、医院、俱乐部、培训、生活供水、生活照明、生活供热等的用电量。还包括大修、基建、修配厂、转供和试验多耗的用电量。3.11转供电量
指虽然通过厂用电系统,但是电厂没有利用,而是转给其他部门用的电量。如:商店等287
的用电量。
3.12试验多耗电量
汽轮机、锅炉热力试验或其他试验,在试验期间由于经常变化调整操作而多耗的电量。4、电能平衡原则
遵循能量守衡定律。平衡期应按规定周期(月)的收、支电量进行平衡。4.1
4.2同类用电体系应有相同的体系边界。所用术语、定义、单位、符号、计算公式等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本标准的规定。4.3
用电体系的划分
5.1用电体系的划分原则
5.1.1符合电能平衡的目的和要求。5.1.2避免漏计、重计和错计。
5.1.3有利于测试计算和便于用电管理。5.2用电体系的划分方法
5.2.1按用电设备类型划分。
5.2.2按电能流向划分。
推荐选用按用电设备类型划分。用电体系边界的确定
6.1火力发电厂用电体系边界的确定从厂用电能表至各用电设备工质输出端止。6.2·厂用变压器体系边界的确定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6.3厂用电线路体系边界的确定参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6.4用电设备体系边界的确定从驱动电动机输入端至工质输出端止。测试条件与要求
7.1.测试条件
被测用电体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变化负荷测试不少于五个工况,取其平均值。7.2测试要求
7.2.1电动机容量在100kW以上(含100kW)同型号用电设备抽查测试一至二台;100kW以下用电设备可选用设计效率作为使用效率或者同型号用电设备抽测一台。7.2.2对高压转动机械(3kV及以上)原则上逐台测试,如有近期(半年内)试验报告,同型号用电设备应抽测一至二台。7:2.3输入电能的测定,一般选用电能表测定。7.2.4测试所用仪器、仪表的校验期都应在规定期限内,其精度应符合有关测试标准。8测试项目与方法
8.1变压器损耗的测试方法,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进行。8:2厂用电线路损耗的测试方法,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进行。288
8.3风机与水泵的测试方法,按现行测试标准进行。其有效电能按下式计算:Wyx-Wsr · Nds · n. · ed
式中:Wyx
风机或水泵有效电能,kW·h;
驱动电机输人电能,kW·h;
驱动电机使用效率;
一风机、水泵使用效率;
ned传动效率。
对没装电能表的转动机械设备有效电能按下式计算:Wyx=Pde·βar·n·ea·t
式中:Pde—驱动电机额定功率,kW;βar-驱动电机负载率;
Isr—实测转机设备平均输人电流,A;I。——驱动电机空载电流,A;I。驱动电机额定电流,A;
t平衡期转机设备运行时间,h。8.4电动机损耗暂不测试,可选用电动机设计效率作为电动机的使用效率。8.5磨煤机与电除尘器的损耗暂不测试,但需统计平衡期这两种用电设备的输人电能。8.6生产照明应符合SDGJ56-83标准。生产照明电能利用率的测试方法如下。8.6.1
统计平衡期内各种生产照明设备的型号、功率和使用时间。8.6.2
计算各生产照明设备的输入电能Wzsri=Pi·tu·K+AW
AW,=Ap·ta·Ki
式中:Wi-
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输人电能,kW·h:Pz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功率,kW;tai
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使用时间,h;Kz——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照明同时系数,一般取用0.9~1.0;AW,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镇流器消耗的电能,kW·h;一镇流器消耗功率,kW。
对1540W镇流器每小时耗电为78W,100W及以上镇流器每小时耗电取额定功率的10%。
8.6.3计算各生产照明设备的有效电能WiWsri· a
=k·ts
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有效电能,kW·h;(8)
nu———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效率,%;ki———第i种生产照明设备的光源可见光率,%;一第讠种生产照明设备灯具投射光线效率,%。tsi
8.6.4·计算平衡期生产照明电能利用率dl=(ZWgi/Wsr)X100%
式中:——平衡期生产照明电能利用率,%;Wzur—平衡期生产照明设备输人电能,kW·h。9损耗电能的计算
9.1·电气设备损耗电能的计算
AWa=AWby+AWx-AW
AW,=(AWb+AWx)a
式中:△W平衡期电气设备损耗电能,kW·h;AWby—平衡期变压器损耗电能,kW·h,见计算公式(35);AWx一一平衡期厂用电线路损耗电能,kW:h,见计算公式(41);AW——-平衡期非生产用电通过变压器和厂用线路时损耗的电能,kW·h;平衡期非生产用电量占总电量的百分比。生产设备损耗电能计算
AWAW+AW.+AW.
式中:AW平衡期生产设备损耗电能,kW·h;AWt——平衡期风机损耗电能,kW·h;-平衡期水泵损耗电能,kW·h;AWb-
·△W平衡期其他生产设备(不包括风机、水泵)损耗电能,kW·h。9.3机组非计划启、停损耗电能的计算AWat=Psr tgt
式中:AWgt—平衡期机组非计划启、停损耗电能,kW·h;一平衡期机组非计划启、停时,辅助设备电机输入功率(可对照采用各厂冷、温、Psr
热态不同启、停方式下实测功率值)kW;to——平衡期机组非计划启、停时,辅助设备运行时间,h。机组非计划停止时间,从机组与电网解列开始至辅助设备停止止。机组非计划启动时间,从辅助设备开始运行至机组与电网并列止。9.4生产照明设备损耗的计算
△W=W× (1-dl)
式中:AWm-
平衡期生产照明设备损耗电能,kW·h。9.5总损耗电能的计算
W=a+Ws.+W+W.
式中:W-
-平衡期总损耗电能,kW·h。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全厂电能利用率的计算
全厂综合电能利用率的计算
We-W.-Wa-ZAW
×100%
Wey-W.-Wae
式中:nzh,d——全厂综合电能利用率,%;We
一平衡期厂用电量,kW·h;
W.平衡期磨煤机的输人电能,kW·h,Wde
二平衡期电除尘器的输人电能,kW·h。10.1.2:全厂设备电能利用率的计算Wy-W.-Wa.-AW
ns.=W-Wm-Wa-Wg
X-100%
式中:7b,d——全厂设备电能利用率,%:AW.—机组非计划启、停损耗电能,kW·h。10.2用电设备电能利用率的计算按公式(1)计算。10.3厂用电率的计算
10.3.1凝汽式发电厂厂用电率e的计算ed=(We/Wa)X100%
式中:Wa—平衡期电厂发电量,kW·h。10.3.2热电厂厂用电率的计算
a)供热厂用电率e的计算
e'=W:/Qgr
(kW·h/GJ)
W-W+(W-W-W)c
式中:W.一一平衡期供热耗用的电能,kW·h;一平衡期纯供热用电能(指热网泵、供热站等用电能),kW·h;W
一平衡期纯发电用电能(指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用电能),kW·h(16)
平衡期供热比,%;
Q平衡期电厂供热量,GJ。
b)发电厂用电率ed的计算:
ed=(Wa/W)X100%
Wa=Wey-W:
式中:Wa
二平衡期发电耗用的电能,kW·h。10.4设备电耗的计算
10.4.1送风机电耗E的计算
Est=Wst/D
式中:Wsf
(kW·h/t)
平衡期送风机输入电能,kW·h;平衡期锅炉蒸发量,t。
10.4.2·吸风机电耗Ex的计算
Exf=Wx/D
(kw.h/t).
式中:Wxf-平衡期吸风机输人电能,kW·h。10.4.3给水泵电耗E的计算
Eg=Wg/D
(kw.·h/t)
式中:W.—平衡期给水泵输人电能,kW·h。10.4.4循环水泵电耗E的计算
Exb=(Wx/Wa)X100%
式中:Wxb一平衡期循环水泵输入电能,kW:h。10.4.5排粉机(或一次风机)电耗E的计算Ef=W/G
(kw·h/t)
一平衡期排粉机(或一次风机)输人电能,kW·h;式中,Wnf-
G—平衡期制粉系统磨煤量,t。10.4.6磨煤机电耗Em的计算
(kw·h/t)
式中:W.平衡期磨煤机输人电能,kW·h。10.4.7制粉电耗Ez的计算
E=W/G(kW·h/t)
W=W.+.Wf+.W.
式中:W平衡期排粉机输人电能,kW·h;Wat
二平衡期制粉系统其他设备(包括给煤机、密封风机等)输人电能,kW·h。11电能平衡不平衡率的计算和要求AS=[(W-W.-W.)/W]x100%
式中:△S——电能平衡不平衡率,%;W-.平衡期电厂总用电量,kW·h;Wey—平衡期厂用电量,kW·h;Wra——平衡期非生产用电量,kW·h。电能平衡测试不平衡率要求不超过士1%。12编写电能平衡测试报告
12.1·写明测试单位、测试负责人、报告编写人和主要测试人员。12.2列出被测单位发电机、厂用变压器、风机、水泵等主要设备的数量、额定参数及配备电动机功率等。
12.3.测试目的及测点布置情况。12.4注明主要测试仪表名称、数量、精度。12.5测试概况介绍。
12.6平衡期内全厂电量分布情况(包括发电量、供电量、购人电量、厂用电量、非生产用电量)。
12.7·分析主要用电设备的电耗和电能利用率;分析全厂设备电能利用率和综合电能利用率情况,找出节电潜力,为制定节电规划提供依据。12.8绘制下列图表:
a)电气接线图(发电机出口至厂用高、低压母线)。b)电能计量点网络图。
c)变压器数据汇总表,见表1(表中符号含义见附录A)。d)厂用电线路数据汇总表,见表2。e)风机数据汇总表,见表3。
f)水泵数据汇总表,见表4。
g)用电设备数据汇总表,见表5。h)用电设备电耗数据汇总表,见表6。i)提高电能利用率措施表,见表7。j)全厂电量平衡表,见表8。
k)各体系电能平衡表,见表9。1)电能能流图,见图2。
:m)电能平衡方框图,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12.9总结报告的格式按照DL/T606.1一1996中附录A(标准的附录)。29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Guide for balance of electrical energy of thermal power plantDL/T606.4—1996
DL/T 606.4—1996
本标准是根据电力工业部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二批)(技综[1995]44号文)的安排,由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制定的。能量平衡是火力发电厂节能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是考核火力发电厂能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标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并吸收火力发电厂在能量平衡工作中的经验和节能的科研成果而制定的。
根据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特点、生产过程和主要能耗,将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分为五个部分,即:
DL/T606.1
DL/T606.2
DL/T606.3
DL/T606.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
DL/T606.5
在编排上有总则,但还尽可能地保持四种能量平衡各自的独立性,便于应用。本导则是第四部分DL/T606.4《火力发电厂电平衡导则》。本导则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导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归口。本导则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张登敏、王雅贤、宋家升、常建华。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84
DL/T606.4—1996
引用标准
电能平衡原则
用电体系的划分
用电体系边界的确定
测试条件与要求
测试项目与方法
损耗电能的计算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电能平衡不平衡率的计算和要求,编写电能平衡测试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变压器损耗的测试计算方法附录B(标准的附录)厂用电线路测试计算方法附录C(提示的附录)电能平衡方框图28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Guideforbalanceof electricalenergyof.thermalpowerplant
DL/T606.4—1996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测试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测试。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222—1987
DL/T606.1--1996
SDGJ56—1983
DL/T606.1—1996
3定义
3.1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
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能量平衡导则总则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是以火力发电厂为对象,对有功电能的输送、转供、分布、流向进行考察、测定、分析和研究,建立厂用电范围内输人电能、有效电能和损失电能之间的平衡关系;了解火力发电厂的用电水平和寻求节电的正确方向和途径。3.2·用电体系
用电体系是指电能平衡考察的对象,如火力发电厂内的用电设备和工艺装置等。3.3用电体系的边界
用电体系与其周围相邻部分的分界面称为用电体系的边界。用电体系的边界应根据电能平衡考察的对象和达到的目标等因素确定。边界以外的部分称为界外。根据能量守衡定律,用电体系内的电能平衡关系为:输入电能(W)等于有效电能(Wx)和损耗电能(△W.)之和,电能平衡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3.4输人电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输入电能是指从外界供给用电体系的有功电能。3.5有效电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2-24批准286
1997-06-01实施
输入电能(Ws,)→
损耗电能(AW,)
→有效电能(Wyx)
图1电能平衡基本模型
用电体系在一定的生产工艺条件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时,满足物理化学变化所必须消耗的有功电能。
3.6损耗电能
输人电能与有效电能之差,称为损耗电能,3.7电能利用率
指用电体系中的有效电能占输人电能的百分数,即na=(Wyx/Ws)×100%
na=(1-AW./Ws)X100%
式中:na-—用电体系的电能利用率;%;W.——用电体系的输人电能,kW·h;Wyx—用电体系的有效电能,kW·h;AW.用电体系的损耗电能,kW·h。3.8总用电量
指平衡期内,厂用电能表指示值与购入电量之和:W=W.+W.
式中:W一总用电量,kW·h;
W。平衡期厂用电能表指示值,kW·h;W.—一平衡期电厂购人电量,kW·h。总用电量包含厂用电量、非生产用电量、转供电量、试验多耗电量。3.9厂用电量
指电厂用于发电和供热所消耗的全部有功电量。包括动力、通风、生产照明、采暖、小修、维护等用电量,还包括他励励磁用电量和设备属于电厂资产并由电厂负责其运行和检修的厂外输油管道系统、循环管道系统的用电量。3.10非生产用电量
指用于文化教育、福利卫生等用电量。如:食堂、医院、俱乐部、培训、生活供水、生活照明、生活供热等的用电量。还包括大修、基建、修配厂、转供和试验多耗的用电量。3.11转供电量
指虽然通过厂用电系统,但是电厂没有利用,而是转给其他部门用的电量。如:商店等287
的用电量。
3.12试验多耗电量
汽轮机、锅炉热力试验或其他试验,在试验期间由于经常变化调整操作而多耗的电量。4、电能平衡原则
遵循能量守衡定律。平衡期应按规定周期(月)的收、支电量进行平衡。4.1
4.2同类用电体系应有相同的体系边界。所用术语、定义、单位、符号、计算公式等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本标准的规定。4.3
用电体系的划分
5.1用电体系的划分原则
5.1.1符合电能平衡的目的和要求。5.1.2避免漏计、重计和错计。
5.1.3有利于测试计算和便于用电管理。5.2用电体系的划分方法
5.2.1按用电设备类型划分。
5.2.2按电能流向划分。
推荐选用按用电设备类型划分。用电体系边界的确定
6.1火力发电厂用电体系边界的确定从厂用电能表至各用电设备工质输出端止。6.2·厂用变压器体系边界的确定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6.3厂用电线路体系边界的确定参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6.4用电设备体系边界的确定从驱动电动机输入端至工质输出端止。测试条件与要求
7.1.测试条件
被测用电体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变化负荷测试不少于五个工况,取其平均值。7.2测试要求
7.2.1电动机容量在100kW以上(含100kW)同型号用电设备抽查测试一至二台;100kW以下用电设备可选用设计效率作为使用效率或者同型号用电设备抽测一台。7.2.2对高压转动机械(3kV及以上)原则上逐台测试,如有近期(半年内)试验报告,同型号用电设备应抽测一至二台。7:2.3输入电能的测定,一般选用电能表测定。7.2.4测试所用仪器、仪表的校验期都应在规定期限内,其精度应符合有关测试标准。8测试项目与方法
8.1变压器损耗的测试方法,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进行。8:2厂用电线路损耗的测试方法,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进行。288
8.3风机与水泵的测试方法,按现行测试标准进行。其有效电能按下式计算:Wyx-Wsr · Nds · n. · ed
式中:Wyx
风机或水泵有效电能,kW·h;
驱动电机输人电能,kW·h;
驱动电机使用效率;
一风机、水泵使用效率;
ned传动效率。
对没装电能表的转动机械设备有效电能按下式计算:Wyx=Pde·βar·n·ea·t
式中:Pde—驱动电机额定功率,kW;βar-驱动电机负载率;
Isr—实测转机设备平均输人电流,A;I。——驱动电机空载电流,A;I。驱动电机额定电流,A;
t平衡期转机设备运行时间,h。8.4电动机损耗暂不测试,可选用电动机设计效率作为电动机的使用效率。8.5磨煤机与电除尘器的损耗暂不测试,但需统计平衡期这两种用电设备的输人电能。8.6生产照明应符合SDGJ56-83标准。生产照明电能利用率的测试方法如下。8.6.1
统计平衡期内各种生产照明设备的型号、功率和使用时间。8.6.2
计算各生产照明设备的输入电能Wzsri=Pi·tu·K+AW
AW,=Ap·ta·Ki
式中:Wi-
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输人电能,kW·h:Pz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功率,kW;tai
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使用时间,h;Kz——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照明同时系数,一般取用0.9~1.0;AW,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镇流器消耗的电能,kW·h;一镇流器消耗功率,kW。
对1540W镇流器每小时耗电为78W,100W及以上镇流器每小时耗电取额定功率的10%。
8.6.3计算各生产照明设备的有效电能WiWsri· a
=k·ts
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有效电能,kW·h;(8)
nu———平衡期第i种照明设备的效率,%;ki———第i种生产照明设备的光源可见光率,%;一第讠种生产照明设备灯具投射光线效率,%。tsi
8.6.4·计算平衡期生产照明电能利用率dl=(ZWgi/Wsr)X100%
式中:——平衡期生产照明电能利用率,%;Wzur—平衡期生产照明设备输人电能,kW·h。9损耗电能的计算
9.1·电气设备损耗电能的计算
AWa=AWby+AWx-AW
AW,=(AWb+AWx)a
式中:△W平衡期电气设备损耗电能,kW·h;AWby—平衡期变压器损耗电能,kW·h,见计算公式(35);AWx一一平衡期厂用电线路损耗电能,kW:h,见计算公式(41);AW——-平衡期非生产用电通过变压器和厂用线路时损耗的电能,kW·h;平衡期非生产用电量占总电量的百分比。生产设备损耗电能计算
AWAW+AW.+AW.
式中:AW平衡期生产设备损耗电能,kW·h;AWt——平衡期风机损耗电能,kW·h;-平衡期水泵损耗电能,kW·h;AWb-
·△W平衡期其他生产设备(不包括风机、水泵)损耗电能,kW·h。9.3机组非计划启、停损耗电能的计算AWat=Psr tgt
式中:AWgt—平衡期机组非计划启、停损耗电能,kW·h;一平衡期机组非计划启、停时,辅助设备电机输入功率(可对照采用各厂冷、温、Psr
热态不同启、停方式下实测功率值)kW;to——平衡期机组非计划启、停时,辅助设备运行时间,h。机组非计划停止时间,从机组与电网解列开始至辅助设备停止止。机组非计划启动时间,从辅助设备开始运行至机组与电网并列止。9.4生产照明设备损耗的计算
△W=W× (1-dl)
式中:AWm-
平衡期生产照明设备损耗电能,kW·h。9.5总损耗电能的计算
W=a+Ws.+W+W.
式中:W-
-平衡期总损耗电能,kW·h。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全厂电能利用率的计算
全厂综合电能利用率的计算
We-W.-Wa-ZAW
×100%
Wey-W.-Wae
式中:nzh,d——全厂综合电能利用率,%;We
一平衡期厂用电量,kW·h;
W.平衡期磨煤机的输人电能,kW·h,Wde
二平衡期电除尘器的输人电能,kW·h。10.1.2:全厂设备电能利用率的计算Wy-W.-Wa.-AW
ns.=W-Wm-Wa-Wg
X-100%
式中:7b,d——全厂设备电能利用率,%:AW.—机组非计划启、停损耗电能,kW·h。10.2用电设备电能利用率的计算按公式(1)计算。10.3厂用电率的计算
10.3.1凝汽式发电厂厂用电率e的计算ed=(We/Wa)X100%
式中:Wa—平衡期电厂发电量,kW·h。10.3.2热电厂厂用电率的计算
a)供热厂用电率e的计算
e'=W:/Qgr
(kW·h/GJ)
W-W+(W-W-W)c
式中:W.一一平衡期供热耗用的电能,kW·h;一平衡期纯供热用电能(指热网泵、供热站等用电能),kW·h;W
一平衡期纯发电用电能(指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用电能),kW·h(16)
平衡期供热比,%;
Q平衡期电厂供热量,GJ。
b)发电厂用电率ed的计算:
ed=(Wa/W)X100%
Wa=Wey-W:
式中:Wa
二平衡期发电耗用的电能,kW·h。10.4设备电耗的计算
10.4.1送风机电耗E的计算
Est=Wst/D
式中:Wsf
(kW·h/t)
平衡期送风机输入电能,kW·h;平衡期锅炉蒸发量,t。
10.4.2·吸风机电耗Ex的计算
Exf=Wx/D
(kw.h/t).
式中:Wxf-平衡期吸风机输人电能,kW·h。10.4.3给水泵电耗E的计算
Eg=Wg/D
(kw.·h/t)
式中:W.—平衡期给水泵输人电能,kW·h。10.4.4循环水泵电耗E的计算
Exb=(Wx/Wa)X100%
式中:Wxb一平衡期循环水泵输入电能,kW:h。10.4.5排粉机(或一次风机)电耗E的计算Ef=W/G
(kw·h/t)
一平衡期排粉机(或一次风机)输人电能,kW·h;式中,Wnf-
G—平衡期制粉系统磨煤量,t。10.4.6磨煤机电耗Em的计算
(kw·h/t)
式中:W.平衡期磨煤机输人电能,kW·h。10.4.7制粉电耗Ez的计算
E=W/G(kW·h/t)
W=W.+.Wf+.W.
式中:W平衡期排粉机输人电能,kW·h;Wat
二平衡期制粉系统其他设备(包括给煤机、密封风机等)输人电能,kW·h。11电能平衡不平衡率的计算和要求AS=[(W-W.-W.)/W]x100%
式中:△S——电能平衡不平衡率,%;W-.平衡期电厂总用电量,kW·h;Wey—平衡期厂用电量,kW·h;Wra——平衡期非生产用电量,kW·h。电能平衡测试不平衡率要求不超过士1%。12编写电能平衡测试报告
12.1·写明测试单位、测试负责人、报告编写人和主要测试人员。12.2列出被测单位发电机、厂用变压器、风机、水泵等主要设备的数量、额定参数及配备电动机功率等。
12.3.测试目的及测点布置情况。12.4注明主要测试仪表名称、数量、精度。12.5测试概况介绍。
12.6平衡期内全厂电量分布情况(包括发电量、供电量、购人电量、厂用电量、非生产用电量)。
12.7·分析主要用电设备的电耗和电能利用率;分析全厂设备电能利用率和综合电能利用率情况,找出节电潜力,为制定节电规划提供依据。12.8绘制下列图表:
a)电气接线图(发电机出口至厂用高、低压母线)。b)电能计量点网络图。
c)变压器数据汇总表,见表1(表中符号含义见附录A)。d)厂用电线路数据汇总表,见表2。e)风机数据汇总表,见表3。
f)水泵数据汇总表,见表4。
g)用电设备数据汇总表,见表5。h)用电设备电耗数据汇总表,见表6。i)提高电能利用率措施表,见表7。j)全厂电量平衡表,见表8。
k)各体系电能平衡表,见表9。1)电能能流图,见图2。
:m)电能平衡方框图,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12.9总结报告的格式按照DL/T606.1一1996中附录A(标准的附录)。29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53-2013 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
- DL/T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