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机械行业标准(JB) >>
- JB/T 9002-1999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机械行业标准(JB)】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14 14:53:32
- JB/T9002-1999
- 现行
标准号:
JB/T 9002-1999
标准名称: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英文名称:
Speed reducers for transport machinery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9-06-28 -
实施日期:
2000-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50.32 KB
标准ICS号: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轴和联轴器>>21.120.20联轴器、离合器、磨擦器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零部件>>J19联轴器、制动器与变速器
替代情况:
ZB J19026-1990

部分标准内容:
ICS21.1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002—1999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Gearboxes fortransportationmachinery1999-06-2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1-01实施
JB/T9002-1999
引用标准
型式和尺寸
基本参数及承载能力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制造质量保证及可靠性指标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
附录D(提示的附录)
附录E(提示的附录)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及选用
中硬齿面齿轮减速器有关规定
工作机械载荷分类
减速器的实际传动比
减速器转动惯量
JB/T9002-1999
本标准是对ZBJ1902690《运输机械用减速器》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19
90269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寄蓉、马亨阳、谷九清、佟家彦、赵春晖。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Gearboxes fortransportationmachineryJB/T9002-1999
代替ZBJ19026—90
本标准规定了运输机械用减速器(以下简称减速器)的型式、尺寸、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手DBY型二级传动和DCY型三级传动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BY型和DCY型减速器主要用于运输机械,也可用于冶金、矿山、化工、煤炭、建材、轻工、石油等各种通用机械,其工作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输入轴最高转速不大于1500r/min;b)齿轮圆周速度不大于20m/s
c)工作环境温度为-40~+45℃。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启动前润滑油应加热。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56—1988
GB/T1569—1990
GB/T3098.1—1982
GB/T3323—1987
GB/T5903—1995
GB/T 6404—1986
GB/T9439—1988
GB/T10095—1988
JB/T9050.3—1999
3型式和尺寸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3.1型式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
圆柱形轴伸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工业闭式齿轮油
齿轮装置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方法灰铸铁件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圆程齿轮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
DBY型为二级传动硬齿面齿轮减速器;DCY型为三级传动硬齿面齿轮减速器。DBY型和DCY型减速器的第一级传动为圆锥齿轮,第二、第三级传动则为渐开线圆柱斜齿轮。减速器按出轴形式可分I、II、I、IV四种装配型式,按旋转方向可分顺时针(S)和逆时针(N)两种方向,见图1,图2。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3.2外形尺寸
JB/T9002—1999
DBY型减速器装配型式
图2DCY型减速器装配型式
3.2.1DBY型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应符合图3、表1的规定。3.2.2DCY型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应符合图4、表2的规定。图3
名义中心距a
名义中心距a
JB/T9002—1999
名义中心距a
名义中心距a
JB/T9002—1999
JB/T9002—1999
3.3减速器的输入轴、输出轴及齿轮轴轴伸尺寸应符合GB/T1569的规定。3.4型号和标记
输入轴旋转方向代号
装配型式代号
公称传动比
名义中心距a,mm
型式代号
标记示例:
名义中心距为280mm,公称传动比为31.5,装配型式为第Ⅲ种,输入轴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三级传动减速器的标记为:
减速器DCY280-31.5-IⅢISJB/T9002-—19994基本参数及承载能力
4.1中心距
4.1.1DBY型减速器的中心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DCY型减速器的中心距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3
名义中心距a
末级中心距
名义中心距α
中间级中心距
末级中心距
4.2公称传动比
4.2.1减速器的公称传动比应符合表5的规定。315
公称传动比
DBY型
JB/T9002—1999
DCY型
减速器的实际传动比与公称传动比的相对误差:DBY型减速器不大于4%,DCY型减速器不大于5%
4.3齿轮模数
4.3.1圆锥齿轮大端模数m为3~15mm。圆柱齿轮模数m为2.5,2.75,3,3.5,4,4.5,5,5.5,6,7,8,9,10,12,14,16,18,20,4.3.2
22,25mm。
4.4齿轮的基本齿形
4.4.1圆锥齿轮为格里森弧线齿或克林根贝尔格延伸外摆线齿,齿形参数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齿形角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齿宽中心螺旋角
格里森齿形制
弧线圆锥齿轮
α=20°
pm=35°
圆柱齿轮基本齿廓应符合GB/T1356的规定4.4.2
4.5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及选用应符合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5技术要求
5.1机体和机盖
克林根贝尔格齿形制
延伸外摆线齿轮
α=20%
Bm=30°
5.1.1机体和机盖铸铁件应符合GB/T9439中的HT200。允许采用焊接的机体和机盖,焊接件焊缝应达到GBT3323中的I级焊缝的规定。5.1.2机体、机盖合箱后,允许机盖凸缘比机体凸缘宽,每边宽出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名义中心距a
≤280
机盖凸缘宽出量
5.1.3机体、机盖自由结合时,分合面应密合,用0.05mm的塞尺检查其缝隙,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分合面宽度的1/3。
5.1.4机体、机盖应消除内应力。5.1.5分合面精加工后,平面度为7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为3.2um。6
JB/T9002—1999
5.1.6轴承孔尺寸公差带为H7,表面粗糙度R为3.2um。5.1.7轴承孔的圆柱度为7级精度5.1.8轴承孔圆柱面与其端面的垂直度为7级精度5.1.9轴承孔的中心距极限偏差土f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中心距
极限偏差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630
>630~800
5.1.10轴承孔的中心线平行度公差,在轴承跨距上测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f、f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轴承跨距
平行度公差、于
>125~280
>280~560
1机体、机盖轴承孔中心线应与分合面重合,其偏差应不大于0.3mm。5.1.11
5.1.12机体不准渗油。
>560~1000
5.1.13机体两垂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8,在机体孔端面至两轴线交点的距离上测量,见图5,其值按式(1)进行计算。
Romcoso,
式中:8-
JB/T9002—1999
-机体两垂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μm;齿轮副轴交角极限偏差,见表10:-机体孔端面至两轴线交点的测量距离,mm:一中心锥距,mm;
小齿轮分锥角,(°)。
小齿轮分锥角
>15~25
偏差代号
5.2齿轮、齿轮轴和轴
>50-100
>100~200
>200~400
>400~800
>800~1600
5.2.1齿轮、齿轮轴采用锻件,材料为20CrMnMo,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允许采用力学性能相当或较高的锻造材料。不准采用铸造齿轮。渗碳、淬火齿轮齿面精加工后,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15~0.25m,模数较大取较小值,模数较小取较大值。且齿面不得有裂纹、烧伤等缺陷。输出轴的材料为42CrMo,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允许采用力学性能相当或较高的材料。表11
材料牌号
20CrMnMo
42CrMo
热处理
渗碳、淬火、
两次淬火、
截面尺寸
≤100
学性能
N·m/cm2
1)齿轮芯部硬度:在齿宽中部法向截面上,轮齿的中心线与齿根圆相交处的硬度。5.2.2渗碳淬火齿轮齿面硬度:齿轮轴为58~62HRC,齿轮为54~58HRC。硬
齿面芯部\》
5.2.3齿轮基准孔尺寸公差带及基准孔和齿坏基准端面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
齿轮基准孔
齿轮基准端面
尺寸公差带
圆柱度
端面跳动
表面粗糙度Ra
齿轮轴或轴与轴承配合处的基准轴颈、轴肩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3的5.2.41
规定。
基准轴颈
轴肩端面
尺寸公差带
JB/T9002—1999
圆柱度
端面跳动
齿轮轴和轴的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5.2.5
轴伸直径
>30~50
轴伸轴肩
尺寸公差带
圆柱度
与轴承轴颈的同轴度
端面跳动
表面粗糙度R
表面粗糙度R.
齿轮与轴的配合,当公称直径为50~80mm时采用H7/p6,公称直径大于80mm时采用H7/s6。轴与齿轮配合处的轴颈、轴肩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
与齿轮配合的轴颈
与齿轮配合的轴肩
圆柱度
与轴心线的同轴度
端面跳动
键槽的加工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16
键槽宽度公差
键槽的对称度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
5.2.8圆柱齿轮顶圆直径的偏差:当以齿顶圆作为测量和定位基准时,其偏差应符合表17的规定。允许在顶圆柱两端面各加工20~30mm宽的定位面,其径向跳动公差应符合表18的规定,其表面粗糙度R为1.6μm。
当顶圆不作为测量齿厚的基准时,尺寸偏差为IT11,但不大于0.1mg。表17
齿轮顶圆直径
齿轮顶圆直径偏差
齿轮分度圆直径
≤125
>125~400
>400~800
>800~16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002—1999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Gearboxes fortransportationmachinery1999-06-2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1-01实施
JB/T9002-1999
引用标准
型式和尺寸
基本参数及承载能力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制造质量保证及可靠性指标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
附录D(提示的附录)
附录E(提示的附录)
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及选用
中硬齿面齿轮减速器有关规定
工作机械载荷分类
减速器的实际传动比
减速器转动惯量
JB/T9002-1999
本标准是对ZBJ1902690《运输机械用减速器》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19
90269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寄蓉、马亨阳、谷九清、佟家彦、赵春晖。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Gearboxes fortransportationmachineryJB/T9002-1999
代替ZBJ19026—90
本标准规定了运输机械用减速器(以下简称减速器)的型式、尺寸、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手DBY型二级传动和DCY型三级传动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BY型和DCY型减速器主要用于运输机械,也可用于冶金、矿山、化工、煤炭、建材、轻工、石油等各种通用机械,其工作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输入轴最高转速不大于1500r/min;b)齿轮圆周速度不大于20m/s
c)工作环境温度为-40~+45℃。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启动前润滑油应加热。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56—1988
GB/T1569—1990
GB/T3098.1—1982
GB/T3323—1987
GB/T5903—1995
GB/T 6404—1986
GB/T9439—1988
GB/T10095—1988
JB/T9050.3—1999
3型式和尺寸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3.1型式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
圆柱形轴伸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工业闭式齿轮油
齿轮装置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方法灰铸铁件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圆程齿轮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
DBY型为二级传动硬齿面齿轮减速器;DCY型为三级传动硬齿面齿轮减速器。DBY型和DCY型减速器的第一级传动为圆锥齿轮,第二、第三级传动则为渐开线圆柱斜齿轮。减速器按出轴形式可分I、II、I、IV四种装配型式,按旋转方向可分顺时针(S)和逆时针(N)两种方向,见图1,图2。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3.2外形尺寸
JB/T9002—1999
DBY型减速器装配型式
图2DCY型减速器装配型式
3.2.1DBY型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应符合图3、表1的规定。3.2.2DCY型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应符合图4、表2的规定。图3
名义中心距a
名义中心距a
JB/T9002—1999
名义中心距a
名义中心距a
JB/T9002—1999
JB/T9002—1999
3.3减速器的输入轴、输出轴及齿轮轴轴伸尺寸应符合GB/T1569的规定。3.4型号和标记
输入轴旋转方向代号
装配型式代号
公称传动比
名义中心距a,mm
型式代号
标记示例:
名义中心距为280mm,公称传动比为31.5,装配型式为第Ⅲ种,输入轴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三级传动减速器的标记为:
减速器DCY280-31.5-IⅢISJB/T9002-—19994基本参数及承载能力
4.1中心距
4.1.1DBY型减速器的中心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DCY型减速器的中心距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3
名义中心距a
末级中心距
名义中心距α
中间级中心距
末级中心距
4.2公称传动比
4.2.1减速器的公称传动比应符合表5的规定。315
公称传动比
DBY型
JB/T9002—1999
DCY型
减速器的实际传动比与公称传动比的相对误差:DBY型减速器不大于4%,DCY型减速器不大于5%
4.3齿轮模数
4.3.1圆锥齿轮大端模数m为3~15mm。圆柱齿轮模数m为2.5,2.75,3,3.5,4,4.5,5,5.5,6,7,8,9,10,12,14,16,18,20,4.3.2
22,25mm。
4.4齿轮的基本齿形
4.4.1圆锥齿轮为格里森弧线齿或克林根贝尔格延伸外摆线齿,齿形参数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齿形角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齿宽中心螺旋角
格里森齿形制
弧线圆锥齿轮
α=20°
pm=35°
圆柱齿轮基本齿廓应符合GB/T1356的规定4.4.2
4.5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及选用应符合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5技术要求
5.1机体和机盖
克林根贝尔格齿形制
延伸外摆线齿轮
α=20%
Bm=30°
5.1.1机体和机盖铸铁件应符合GB/T9439中的HT200。允许采用焊接的机体和机盖,焊接件焊缝应达到GBT3323中的I级焊缝的规定。5.1.2机体、机盖合箱后,允许机盖凸缘比机体凸缘宽,每边宽出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名义中心距a
≤280
机盖凸缘宽出量
5.1.3机体、机盖自由结合时,分合面应密合,用0.05mm的塞尺检查其缝隙,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分合面宽度的1/3。
5.1.4机体、机盖应消除内应力。5.1.5分合面精加工后,平面度为7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为3.2um。6
JB/T9002—1999
5.1.6轴承孔尺寸公差带为H7,表面粗糙度R为3.2um。5.1.7轴承孔的圆柱度为7级精度5.1.8轴承孔圆柱面与其端面的垂直度为7级精度5.1.9轴承孔的中心距极限偏差土f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中心距
极限偏差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630
>630~800
5.1.10轴承孔的中心线平行度公差,在轴承跨距上测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f、f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轴承跨距
平行度公差、于
>125~280
>280~560
1机体、机盖轴承孔中心线应与分合面重合,其偏差应不大于0.3mm。5.1.11
5.1.12机体不准渗油。
>560~1000
5.1.13机体两垂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8,在机体孔端面至两轴线交点的距离上测量,见图5,其值按式(1)进行计算。
Romcoso,
式中:8-
JB/T9002—1999
-机体两垂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μm;齿轮副轴交角极限偏差,见表10:-机体孔端面至两轴线交点的测量距离,mm:一中心锥距,mm;
小齿轮分锥角,(°)。
小齿轮分锥角
>15~25
偏差代号
5.2齿轮、齿轮轴和轴
>50-100
>100~200
>200~400
>400~800
>800~1600
5.2.1齿轮、齿轮轴采用锻件,材料为20CrMnMo,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允许采用力学性能相当或较高的锻造材料。不准采用铸造齿轮。渗碳、淬火齿轮齿面精加工后,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15~0.25m,模数较大取较小值,模数较小取较大值。且齿面不得有裂纹、烧伤等缺陷。输出轴的材料为42CrMo,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允许采用力学性能相当或较高的材料。表11
材料牌号
20CrMnMo
42CrMo
热处理
渗碳、淬火、
两次淬火、
截面尺寸
≤100
学性能
N·m/cm2
1)齿轮芯部硬度:在齿宽中部法向截面上,轮齿的中心线与齿根圆相交处的硬度。5.2.2渗碳淬火齿轮齿面硬度:齿轮轴为58~62HRC,齿轮为54~58HRC。硬
齿面芯部\》
5.2.3齿轮基准孔尺寸公差带及基准孔和齿坏基准端面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
齿轮基准孔
齿轮基准端面
尺寸公差带
圆柱度
端面跳动
表面粗糙度Ra
齿轮轴或轴与轴承配合处的基准轴颈、轴肩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3的5.2.41
规定。
基准轴颈
轴肩端面
尺寸公差带
JB/T9002—1999
圆柱度
端面跳动
齿轮轴和轴的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5.2.5
轴伸直径
>30~50
轴伸轴肩
尺寸公差带
圆柱度
与轴承轴颈的同轴度
端面跳动
表面粗糙度R
表面粗糙度R.
齿轮与轴的配合,当公称直径为50~80mm时采用H7/p6,公称直径大于80mm时采用H7/s6。轴与齿轮配合处的轴颈、轴肩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
与齿轮配合的轴颈
与齿轮配合的轴肩
圆柱度
与轴心线的同轴度
端面跳动
键槽的加工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16
键槽宽度公差
键槽的对称度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
5.2.8圆柱齿轮顶圆直径的偏差:当以齿顶圆作为测量和定位基准时,其偏差应符合表17的规定。允许在顶圆柱两端面各加工20~30mm宽的定位面,其径向跳动公差应符合表18的规定,其表面粗糙度R为1.6μm。
当顶圆不作为测量齿厚的基准时,尺寸偏差为IT11,但不大于0.1mg。表17
齿轮顶圆直径
齿轮顶圆直径偏差
齿轮分度圆直径
≤125
>125~400
>400~800
>800~16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 JB/T12872-2016 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猪头刨毛机
- JB/T5729-1991 单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 JB/T6382.4-2007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10296-2001 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 JB/T7273.7-1994 内波纹手轮
- JB/T2967.2-2010 横截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 JB/T9853-1999 向上式凿岩机
- JB/T7270.3-1994 直手柄
- JB/T6067-1992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 技术条件
- JB/T6519-1992 风扇磨煤机用大中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
- JB/T2858.3-1999 螺纹磨床 精度检验
- JB/T7280-2008 拖拉机制动系统 台架试验方法
- JB/T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
- JB/T9908.1-1999 卧轴圆台平面磨床 参数
- JB/T6358-2006 带可换导柱可转位平底锪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